前几天,广场舞大爷大妈围殴篮球小伙,引起广泛的热议。
评论更是一边倒,纷纷谴责那帮老人。
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在这个“风口浪尖”,淑芬跟大家分享一部电影,正好是说“流氓”们变老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名字是《龙三和他的七人党》。
讲述的是曾经是黑帮老大的龙三年老以后,不甘寂寞,找回昔日的手下,组建帮派,想着重塑昨天的“辉煌”的故事。
电影导演北野武,被称为“日本电影新天皇”,还是公认的黑泽明的接班人。
他十分擅长表现暴力,从他导演的处女作《凶暴的男人》开始,《奏鸣曲》、《大佬》、《花火》、《极恶非道》系列,都被打上了“黑帮电影”的标签。
但北野武展现的杀戮不同于昆汀·塔伦蒂诺的鲜明直白。
他镜头下的事件常以猝不及防的方式出现,黑帮人物的描写也更生活化,真实又可怕。
侯孝贤评价北野武说:“他的电影一直处在现实的冰冷,北野武很小心的避免过度倾泻像悲伤或渴望之类的感情。
”在电影《大佬》中,剖腹、剁手指、筷子插鼻孔等元素的设置,原生态的把黑社会的残忍、嗜血展示出来。
但北野武的电影风格又不仅限于“暴力美学”,黑色幽默也是他的一大特色。
在他的作品中,即使是很暴力血腥的电影里,也时常会有一些荒诞不经的片段。
《花火》中,被黑社会追债的西佳敬,抢劫银行之后,带着患病的命不久矣的妻子去旅行,在景点合影留念时,费劲心思终于摆好姿势和表情,按下快门的瞬间,一辆汽车从镜头前开过,这个情节的设定,打断了之前的沉重伤感。
在《座头市》中,盲剑客座头市在打败数个高手后,却在胜利的归途中,不慎自己绊倒。
观众在哄然大笑后,从血腥中解放出来。
北野武的电影中总是流露出“自嘲精神”,《双面北野武》、《导演万岁!
》和《阿基里斯与龟》,也被称作北野武的“自嘲三部曲”。
虽然北野武长了一张恶人脸,生活中却是一个逗老头。
早年的时候,北野武是一名喜剧演员,与人搭档说相声,并以毒舌和冷幽默饱受欢迎。
他还出演搞笑节目和短剧。
北野武在电视上模仿体操运动员高叉裤的动作,淑芬觉得又古怪又搞笑。
由于一次醉酒后的车祸,导致北野武半边脸面瘫。
在他出演的很多部电影中,冷漠的表情加上脸部的不时抽搐,和机关似的说话方式,这种反差,让人忍不住想笑。
威尼斯电影节上,北野武发表获奖感言:“你看,我的一半脸笑了”。
在一次回母校做讲座的时候,北野武回忆刚拍电影时说:“那时会叫我一声‘导演’的,也只有流氓。
”
他的话,总是流露出黑色幽默中的自嘲。
北野武在没出名之前,幻想有一天如果有钱了,一定要买一辆保时捷汽车。
但当他终于买到保时捷后,他觉得开起来的感觉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于是,这个“逗”老头,把车借给朋友开。
自己打车跟在后面,向司机炫耀:“看,那是我的车。
”
电影《龙三和他的七人党》中,他将自己两个最突出的特征“暴力、黑色幽默”,融合在一起。
一帮曾经是黑社会的年过七旬的老人们,厌烦了晚年的无聊生活,决心再组帮派,重出江湖,不料却与新帮派发生种种斗争的故事。
与北野武之前的黑帮片的黑暗沉重的风格不同的是,这部黑帮电影是以喜剧的方式呈现。
看着一群站都站不直的老人,还要去打劫、恐吓别人。
这种表现出来的荒诞和反差,使电影笑料百出。
龙三招待昔日道上的好友,来家里做客,并热情的给他们做了一盘烧烤,当下酒菜。
于是龙三和他的儿子展开了下面的对话:儿子:白腰文鸟怎么不见了。
龙三:我给他喂食的时候跑掉了。
重组黑帮的老大爷们,商量怎么选老大。
来自龙三的回答,直击心灵,震碎五脏六腑。
一行人骗了黑公司一笔钱之后,开心的跑去赌马龙三冲着茂吉摆出两双手,要他全部买55号马,这匹马果然不负众望的赢了。
不过,这次茂吉“听话”的买了35号马。
虽然龙三已经隐退多年了,但江湖上依旧有他的传说。
龙三去会所碰到一个崇拜他的妈妈桑。
妈妈桑一顿献殷勤,想看龙三身上的纹身,作为黑社会老大的标志,龙三也很骄傲的向她展示。
不料中途,妈妈桑的金主上门。
不得已,躲在卫生间里赤裸的龙三,就地取材,成功伪装逃跑。
这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胆识,就问你服不服?
据说,这是导演的亲身经历。
不同的是,北野武忘带家门钥匙了。
原以为只是小打小闹的“一龙会”,却在中途引起新帮派的不满。
茂吉的孙女被新帮派的掌控,茂吉深入贼窝报仇,却不幸被新帮派的人打死。
“一龙会”的老大爷们,终于可以去搞些上头条的大事情了——为茂吉报仇。
不要以为茂吉死了,就帮不上忙了。
生前为兄弟两肋插刀,死后还可以被兄弟再插两刀。
新帮派的人扛不住疯狂的“一龙堂”的大爷们,开车逃走。
一行人劫持一辆公交车追击奔驰,上车还不忘出示老年卡。
《龙三和他的七人党》中,搞笑艺人出身的北野武,用他擅长的黑色幽默贯穿全片。
但电影又不仅仅是笑料的简单堆砌,《龙三和他的七人党》其实表达的是被时代远远甩开的人们的失落,和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无可奈何。
这帮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大爷们,在电影中呈现出来的荒诞,实际上是对这种“无奈”命运的奋力反抗,他们看似滑稽,却又让人感到悲壮。
父子关系决裂、兄弟惨死、自己有可能蹲监狱到死,这些严肃又沉重的事情,在电影中,都不算什么。
要知道, 生活会让你苦一阵子,等你适应以后,再让你苦一辈子。
在对待死者这个问题上,日本人大概跟我国人民差不多,人死为大,入土为安什么的。
但老爷子终归耐不住寂寞,开始拿死人做起文章,于是有了结尾那段癫狂的办公室乱战。
对立双方谁都没受伤,只有可怜的茂吉被打成了筛子。
头上插着队友的飞钉,不管愿不愿意,还是被架上公车,展开鸡毛一地的追逐战。
最后人各有终,老家伙们连进去之前都那么威风。
唯独遍体鳞伤的茂吉被遗忘在车上。
这段荒诞爆笑的鞭尸梗,真是个绝妙的讽喻。
北野武其实是跟自己有仇吧,看到这段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老爷子没有从良,给自己安排的角色应该是茂吉。
大家都是在道上混的正统仁义之士,一辈子风光无量,所向披靡,虽然上了年纪难免出些昏招,走点弯路,但终究是放过了孤儿寡母,保住了晚年节操。
唯独茂吉,曾经最大的成就是躲在茅坑里暗算了某个酒醉的大佬。
就连半条腿都埋进土里的时候,还在恬不知耻的用些一拆就穿的把戏搞诈骗,被小混混痛殴,自己的孙女也保不齐,跟在一众大哥身后唯唯诺诺撕贴纸。
别人都昂首挺胸并肩走在黑社会的康庄大道上,一不留神就活成了传奇,只有这个人,怎么看怎么可疑。
所以茂吉你究竟是如何混进这个全体开了挂一样的迷之团体?
可能连北野武自己都回答不了。
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是个段子手,后来莫名其妙当了演员,深夜番给AV女优大赏当主持,画的画在全世界做过巡回展览。
混进导演队伍之后,虽然也被捧上过神坛,但那毕竟是在众神落幕之后,还背着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指指戳戳。
老伙伴们在街边小店里总结人生,黑泽明,深作欣二,大岛渚们都以高票被表在记单簿上。
可茂吉得了多少分,已经没有人会记得。
真是撒鼻息的人生啊,明明都是道上混的,却总有那么几座大山挡在前头,风头出尽,名声挣光,纵使时代变迁,也仍然有着搅风搅雨的本事。
而这个从头到尾都形迹可疑的老头却躲在高山的阴影里,始终不得出头。
总得壮烈一次吧,这么想着的茂吉再次钻进厕所,这回避无可避,终于要直面命运。
结果就是,被命运当头一棒,打死在了功没成名未就的过去。
北野武桑是在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已经死掉了呢?
他是否一直觉得自己的灵感就像是蹲在茅坑里等来的天赐良机,跟那些怪物般得同行没法比,随便挥挥手就是腥风血雨。
这个大师当得也太难了,既要守着过去,跟老伙伴们并驾齐驱,还得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寻得一线生机。
死了倒是干净,两耳一闭,从此是是非非都是身外事。
可是老艺术家毕竟不甘心,在拉自己出来鞭尸前,你们都得带上我的面具致个敬。
你看,最后不管老的小的旧的新的有多牛逼,还是老子扛在中间让你们无计可施。
能婊我得也只有我自己。
这是神的行为艺术,凡人又怎么会懂。
脑瘫粉只知道,不管龙三们有多了不起,我只喜欢这个猥琐又狡猾,浑身都是黑点的茂吉欧吉吉。
有没有过对黑社会的盲目崇拜,有没有喜欢教父里有理有利有节的美女暴力,有没有对西装革履下的纹身与肌肉没有理由的不爱不坏呢?
很遗憾没有看过古惑仔,没有看全教父,所以看电影以前,我以为会是日本金盆洗手的黑社会老爷爷宝刀不老的复仇故事……然而,太搞笑了,一群差不多没有明天的糟老头,搞了一堆乌龙,最后嘻嘻哈哈进监狱的故事。
导演是个老头,把这群老头刻画得太真实,帕金森也好,大小便失禁也好,那个死了以后被各种鞭尸的可怜老头也好……他们的一切都似乎可以让人原谅。
因为曾经的叱咤风云让那些礼义之下的孩子气在暮年以后表露得更加可爱了。
看完看了好些影评,知道了日本黑社会的现实,就更添了一份感动。
这个影评写了五遍,每次写了几段,被打断后回来就没有了,我又重新写,重新写,重新写……真的好闲啊,哈哈,不想写了。
最后表达一个想法,如果我老了,痴呆了,我希望能结束我的生命,活得有尊严。
北野武的视角非常日本,如果说老年问题哪儿都有,在唯一黑社会合法却也越来越严格规制的日本,混过江湖的龙三们,垂暮之年的保障比一般老人更差,还要忍受子女的抱怨,也难怪,子女们多半儿是在邻居、同学的白眼中长大的。
影片里,龙三们重组黑社会,再加上一个脑子多少有点儿问题的右翼老兵,固然少不了笑料,最终还是为社会不容,这注定的结局增加了悲剧感,龙三们不愿意苟延残喘这才有英雄气概,成就了这出裹着喜剧外衣的悲剧。
同样是想致敬迟暮的英雄、感怀远去的时代,看《老炮》把自己憋的:伟光正吧那肯定不是,冯导也绝对不会那么拍,他总还是个要脸的人,完全混不吝吧他又不舍得,总想让他风光一把再给个光明的尾巴,所以片尾就有了冰面拖刀那场戏,硬把个正剧拍成了闹剧。
“靠!
”
有时候能坚守一件事情一直到老,无论对错与否总归是老有所依的一种表现。
老家伙们基本都是老无所依、穷困落魄,但是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正义,自己的追求。
片尾梦想着做神风队的飞去了航母,梦想着做老大的阿昌刺伤了两个喽啰,麦克一直拿着枪等等.....老无所依老有所依,北野武确实是一反常态的像我展示另外一种黑帮。
时代更替,新的暴走族占领了老黑社会的地盘以及社会地位,老黑社会不满现状想重新建立往日的制度但却被看低,老派的做法已经彻底过时,麦克的自我介绍就像鸡同鸭讲,茂吉从前的壮举被现代马桶抛弃最后还搭上了自己的命。
茂吉事件发生的非常快和平静,这些本来就要被遗忘的老人,他们的生死对社会不会有一点影响,对死亡的表现,平静比壮烈更刺激人,冷漠才是现实的人性。
最后老黑社会和暴走族一起进了警局,龙三他们的生命也许终点就在这里,但对这个社会的改变可能微乎其微,这个暴走族被送进了警局但新的小混混总会登上舞台,一个时代的过去是不可改变的,曾经强大的力量在更加荒唐的新时代显得无力。
科技在越来越进步,人性隐藏在素质教育下仍然黑暗
印象中在《菊次郎的夏天》之后,北野武再没有正正经经地执导过纯粹日式无厘头风格的喜剧了。
虽然「黑帮片」是北野武最著名的标签之一,近些年他也致力于「极恶非道」系列的拍摄,然而作为一个前漫才艺人,搞笑亦是其拿手的活儿。
正如他所言:「《极恶非道》固然好,但是讨厌一直拍这样的片子。
」因此,我们可以把《龙三和他的七人党》看成是北野武将黑帮元素与喜剧成分相结合的一次另类尝试。
影片的黑帮元素在于一干主角皆是归隐山林的前黑帮成员:绰号「鬼龙三」的风云人物龙三、足智多谋的副手阿胜、喜欢躲在茅坑里扎敌人菊花的茂吉、酷爱影星史蒂夫·麦昆的快枪手麦克、扔钉子百发百中的五寸长钉阿鹰、爱用剃刀割喉的剃须刀阿隆、刀法精妙的拐杖刀客一藏,以及自称曾是少年特攻队的神风阿康。
这些早年间叱咤江湖的黑帮分子如今都已到了风烛残年,有的退休在家无所事事、有的体弱多病、有的住进了养老院、有的靠行骗赚点小钱。
在龙三和阿胜的召集下,老爷爷们振臂一呼,成立了「一龙会」。
虽然貌似黑帮,其实他们的初衷无非只是老友们聚在一起喝个小酒泡泡澡,重叙一下当年的江湖情谊。
不过,诈骗组织「京浜联合」的出现,让这帮老炮们动起了真格。
事实上,《龙三和他的七人党》的精神内核与《极恶非道》是如出一辙的,那便是对社会诚信与仁义渐失的失望和批判,黑帮元素只不过是用以表现的外在形式而已。
在《极恶非道》里表现的是黑帮内部的倾轧以及黑帮警察间的相互勾结,而在《龙三和他的七人党》里北野武选择了更加接地气的方式——以「京浜联合」为代表的诈骗组织。
这个组织主要从事电话诈骗、上门恶意推销、放债收账等勾当,目标不是老人就是穷人,手段十分卑劣下流。
这样的情节设定无疑颇为贴近现实,既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老炮们的「肆无忌惮」和「胡作非为」可能带来的不适。
所以,我们会为老爷子们的以暴制暴拍手称快。
龙三等人都是好人吗?
并不尽然。
「一龙会」也会到处收保护费、也会出口不逊、也会到声色场所胡天胡帝、也会趁火打劫敲竹杠。
然而我们一方面会因为这些老小孩的「可爱」行径而付诸一笑,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老炮们是有底限的,换句话说有他们坚守的黑帮义理,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龙三、阿胜和茂吉替人上门收债时面对生活困苦的单身母亲,非但没有收钱,反而还同情心泛滥倒贴了几个子儿。
当然北野武始终是用戏谑的口吻来讲述故事,时不时地来一段冷幽默插科打诨,尽情展现了一把他擅长的日式无厘头。
譬如龙三为了招待老友喝酒居然把孙子养的鸟儿烤了当下酒菜;又如龙三为了躲避「京浜联合」的人无奈穿了女人的内衣逃到街上竟被拉客的人妖误认戗行;最搞笑的是在「一龙会」同「京浜联合」大战的高潮时刻,神风阿康本要开着飞机撞向「京浜联合」的大楼,不料却带着阿隆没头没脑地飞向了停靠在横须贺的美军航母。
而其他人推着茂吉的尸体上门复仇,没想到这尸体还惨遭枪林弹雨的「蹂躏」,成了双方武器的靶子,直可谓死不瞑目啊。
诚然,老炮们的快意恩仇、为民除害令人解恨,但北野武并未在无厘头上一路走到黑,而是有放有收。
双方火并到最后仍需警察来收拾局面,施暴者无论初衷是什么终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一点和本片对正义、道义的呼唤形成了逻辑上的吻合,不至于荒腔走板到用双重标准来度量老炮和诈骗犯。
《龙三和他的七人党》与《极恶非道》一样,洋溢着北野武对旧时代、对江湖道义、对社会诚信的怀念,但他应该也明白时代不同了,过去的东西很难再回来,因而只能用YY的以暴制暴来完成对时代的救赎。
这和管虎的《老炮儿》有着相似之处,只不过六爷的结局更加悲壮。
若是将眼界放开,蝙蝠侠等超级英雄的惩奸除恶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这个意义上,龙三和六爷也都能算超级英雄。
在我看来,影片表面上是退休黑道们重出江湖,与年轻黑道们恶斗一番,但实则处处是常见骗局,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骗局。
情节上虽有铺垫起伏,有伏笔、有呼应(例如一龙、宣传车),但有些人物事件引了出来,却没有交待后续,时长关系,也得有取舍,让我感觉不够完整。
可能因为我不了解相关的背景和知识,所以我看不出影片有多大的格局,不过我觉得非常适合用来给老年人看的防骗宣传片,搞笑欢乐之余,有对过去年轻气盛的怀念,现在与子辈孙辈的相处,温情脉脉地普及各种骗局,这一点让我在原本打的三星上加了一颗星。
演员中除了几位老年演员,其他人的演技略显浮夸做作,我觉得这是影片的欢乐防骗宣传基调决定的。
有一个挺有意思的情节是他们已成老态,但人们还是惧怕他们曾经的身份;可是当他们去收“保护费”的时候,被恫吓的人给了他们1000日元,这就有点可怜他们老年人而不是害怕他们曾经身份的意味了。
再说主角龙三,已到暮年,动作还是挺利索的;明明很爱自己的家人,误以为儿子出事了,立马拿出了自己的所有家当,都是有意义的物品;他儿子误会他把孙子的鸟给吃了,到他们电话话别的时候,孙子看着笼的鸟,儿子说着希望他回来,展现着他们隐晦的谅解。
身为老大的龙三能伸能屈,面对警察,没有气焰嚣张,面对妈妈桑的相好来了,能穿着女装和高跟鞋溜走,面对站街的人妖,能马上给自己起个艺名龙子。
挺有意思的一个角色。
作为老年人防骗宣传片,影片也挺政治正确的。
虽然开篇就是弹珠机、两老人赌吃客点餐,用小小的赌资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也不为过,但到了赌马,情节用龙三的 35 55 引出赌资全输,也暗示了赌博只会让人赔上全部。
而且违法犯罪的人都被抓起来了,包括这群老头子。
总的来说,是一部欢乐的防骗宣传片。
“一天是社团的人,一辈子都会是。
”与香港黑帮电影中对老年“古惑仔”的描写不同,高桥龙三和他的七个兄弟虽然依旧背负着黑道人物的烙印,但基本上已经回归了普通人的生活(茂吉除外),所以与前者中那些靠着满腹权谋而成功上位的老头子,如《扎职》中的敏哥;或是衣衫褴褛奄奄一息的老乞丐,如《古惑仔》中倒卧街边的老者相比,龙三君等人的老年生活已经有了一种“大隐于市”的超脱意味。
然而耐得住寂寞的英雄又有几人?
面对德永和新派黑帮京滨联合,龙三带着他的老哥们儿们拍案而起,高举着“义理”的旗帜与之展开激烈冲突,然而他们却忘了自己曾在面馆训斥顾客,也忘了他们将龙平的车贴满标语偷偷开出来顺势敲诈一笔的符合“义理”的行为,但这些矛盾点的存在,反而才让我在这八位黑道老者身上看到了他们的率性和可爱。
坚守“义理”的龙三等人,在自掏腰包资助被上门讨债的困难主妇后,转身离去的那一刻,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晚节,同时也表现出了作为“义士”所应有的风度和操守。
黑社会与小混混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有其信守,否则组织再庞大,人员再众多,也只是不入流的小混混,乌合之众而已。
京滨联合一面干着坑蒙拐骗的勾当,一面却不承认自己是黑帮,同时以为政府缴纳大量税金的方式来获得官方的庇护,所以龙三的“一龙会”认为他们的行为不够光明磊落,更谈不上道义。
但如果跳出主角的视角来看,京滨联合的生存能力毫无疑问地要强过一龙会一百倍,因为在这个时代,单纯地讲究“义理”已然寸步难行,这个时代,已经不是龙三他们的黄金时代。
所以结局很难将龙三等人设定为大获全胜,当然,全军覆没更不符合初衷,于是只留下两败俱伤这一个选项——京滨联合与一龙会全体被捕,而可怜的茂吉则死得无比憋屈。
义理最终没有取得完胜,老一辈黑道人士所具备的武士精神也在龙三他们身上画上了句号,成为一个永久的传说,黑帮不黑,白道不白的新时代同样也不会因为区区一个京滨联合的灭亡而就此终止,金钱,彻底成为天下人共同的利益和信仰。
最后再说一下茂吉。
茂吉没有五寸钉或是快枪手之类的绝技,同时其他的战绩貌似也不够突出,只因为年轻的时候蹲在茅坑里成功袭击敌方老大而一举闻名,所以在帮会解散后只能靠诈骗一些小钱来度日,活得苟且而猥琐。
待到一龙会时代,清理车身标语、联络老朋友这类杂活也都落在了茂吉的头上,谁让你本领最差呢。
在京滨联合办公室里大战的一场戏里,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茂吉几乎成了双方共同的肉盾,以死去的身体磁铁般地吸收了所有的攻击,以致双方其他人员无一伤亡,这绝对称得上是黑道火并史上的一大奇迹。
当敌人与老友全部被押上警车,被鞭了尸的茂吉却孤零零地坐在那辆破破烂烂的公交车里,所有的人都已经忘了他,北野武的镜头也故意没再去对着他,但他那副窝窝囊囊的死相怕是出现在了每个看客的心中。
北野武,1947年生,15年的他也已是68岁高龄了,《龙三和他的七人党 》或许是对他那个年代的致敬吧!
主人公龙三(藤龙也),年近70,年轻时是名噪一时的黑帮头目,杀过2个人,伤人3次,服役20年,可谓是“风光无限”。
岁月无情,已至古稀之年的龙三,虽无限缅怀年轻时候热血的生活,但也因自己的恶行,给家庭(尤其是儿子)带来了不少麻烦。
于是就出现了电影第一幕的场景,儿子(龙平,胜村政信饰)责备父亲清早袒露纹身练剑,不仅吵嚷到邻里,也给自己和孙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按照故事的尿性,电影将讲述龙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年生活,值得期待的是,影片中充斥着老年组式的黑色幽默,让人捧腹大笑。
第一幕:龙三被电话诈骗,带着50万家当与田村(诈骗组织)碰面。
龙三从包里拿出徽章、明治天皇时期硬币等东西帮儿子渡过难关,甚至动用黑帮手段——割断手指——赎罪,结果硬是把年轻一代的小混混田村的吓跑了。
在这里,联想到龙三左手已断两指,想必也是年轻时为兄弟两肋插刀时失去的。
第二幕:龙三和阿昌两人在酒馆喝酒,聊人生,顺道赌一把来客点的食物,也是十分顽皮有趣。
尤其是龙三因为输钱赌气,理直气壮地呵斥小情侣明明穷,却装模作样地点天妇罗冷荞面,小情侣当时一脸的尴尬也是逗死人。
第三幕:龙三和他的七人党齐聚一堂,按年轻时的功绩(劣迹)排辈分。
酒馆老板最后报出龙三肝脏2个(杀人2个),心脏3个(伤人3次),肋骨20(服役20年),满满的撸串儿的既视感。
第四幕:龙三、阿昌、茂吉三人假装残废去收债,被催债人声泪俱下哭诉生活不易,阿昌(假扮残疾人)大怒:比起你们的小命,钱可重要得多。
结果,龙三反而义气凛然的责骂起阿昌,顺便掏钱给被催债人,声称打扰了。
……高潮出现在龙三与京滨联合的血拼中,可怜的茂吉可谓是死不瞑目,挨了枪子,吃了棍棒,简直是一群逗比老年黑帮组。
结尾处,阿昌意气风发地声称自己刺了2个人,从监狱出来就是老大了,龙三笑着讽刺道,一把老骨头出来大家都死翘翘了。
<图片1>大半辈子奉献给黑帮的龙三和他的七人党,最后也以黑帮式的结局而收场。
影片提到的战后日本,黑帮文化盛行,黑帮组织雨后春笋般涌现。
而到了近代,战后“垮掉的一代”都已到暮年,老年人对日本经济负担与日俱增,年轻一代也无法再理解老年一代的生活。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方式,过去的痕迹才成为今天的自己。
龙三和他的七人党用他们的暴力美学,延续着热血的生活,抵抗岁月的衰老。
因为有着反派京滨联合的存在,龙三和他的七人党,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昭示生存道理的存在。
希望北野武先生能够继续给我们带来如此棒的电影,在此祝愿先生如龙三般继续热血下去。
这片让我猛的记起北野武是导演界最牛逼的相声演员这件事。
化身段子手
稀松无力
明明没钱,还有脸吃天妇罗冷荞麦面吗
fun fun fun!
北野武无论怎样都是爷爷辈,自有他很多要表达给年轻人的觉悟,片子里曾经的黑帮也有了时代的变化,唯一不变的还是那份江湖的仁义。哈哈哈,最可爱的人莫过于老人和孩子了。
刻意搞笑的低俗垃圾……………………………………
20151209 720p
日本老炮儿~
大量的对峙台词都令人捧腹大笑
烂片指数直追他的《阿基里斯与龟》。
黑道的新老冲突、用喜剧来表达也不错、北野武的玩笑之作、如果认真必定是佳作
学生仔!明明没钱,装模作样点什么天妇罗冷荞麦面啊!明明没钱,还有脸吃天妇罗冷荞麦面吗?你就想上那女人吧,色胚!女人!一份天妇罗冷荞麦面你就让他睡你吗?是不是点个大份你连菊花都让他爆啊!
以前的日本承认黑帮的存在也是个奇葩,现在的老黑帮也觉得现在的日本才是奇葩,总之一直都是奇葩
失望 人终究会老去 北野武也不例外
2020-03-27 仁义之士遇到的诈骗行为,可见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 WiKi
7.8
其实结局也挺残酷的虽然拍的很轻松,孙子看鸟那个是不是唯一一个暖镜头
好片
本质上还是在玩,大量无厘头的段子也是做相声演员时攒下的经验,不是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热血,更多的是那种不甘心背后的辛酸,北野武那这样一部玩票的片子来挑战今日的日本影坛,可能多少也有自己的不甘心在里面,只是野心不大,观感也一般,以及,日本的黑帮片还是不成体系,想要拿来解构时也多拾人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