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

勇士,The Warriors

主演:李东学,于谨维,聂远,宋佳伦,徐洪浩,王梓程,郑好,曾肖龙,林妙可,宁宁,江平,王斑,刘之冰,佟瑞欣,刘劲,陈牧扬,冯国庆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6

《勇士》剧照

勇士 剧照 NO.1勇士 剧照 NO.2勇士 剧照 NO.3勇士 剧照 NO.4勇士 剧照 NO.5勇士 剧照 NO.6勇士 剧照 NO.13勇士 剧照 NO.14勇士 剧照 NO.15勇士 剧照 NO.16勇士 剧照 NO.17勇士 剧照 NO.18勇士 剧照 NO.19勇士 剧照 NO.20

《勇士》剧情介绍

勇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李东学在片中饰演率领22名突击队员的黄开湘团长,他与战士们穿越枪林弹雨的围剿,突破天险飞夺泸定桥,以血肉之躯粉碎了国民政府的阴谋,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不朽的一页篇章。在勇士们心中,黄开湘团长不但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是带领他们击败困难的“战神”。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杀手卡利单身男女2探戈一号后海前街消失的皮箱我要发达摄影机不要停!续集好莱坞大作战!无懈可击草木人间江户川乱步短篇集2品味巴黎微妙爱情幼儿怨要听爸爸的话男女8人夏物语绝对控制任侠学园我的老婆是大佬3孝顺媳妇深囧该隐山靠近我温暖你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圣剑使的禁咒咏唱大喜临门皇后区的某处蛇蟒星际风云传奇鬼同你有缘之阴尸路别叫我酒神2无边之雾

《勇士》长篇影评

 1 ) 勇士的评分不正常

怎么才5.5分,今天还跟姐姐题到了这部片子。

当时看后就觉得很好看。

今天去参观了铜鼓秋收纪念馆,姐姐带了两个小孩去,所以我推荐他们看这个片子。

名字记错了,还以为是飞夺泸定桥呢,最后查2016电影大全才查到叫勇士。

晕。

这部片子我心目中应该有8分,红军有铁的纪律,坚定的信念,完成了人类行军史上的奇迹,付出了巨大牺牲后最终夺下了泸定桥。

豆瓣评分大体还准。

怎么这部片子分值这么低呢?

初一看过的西游伏妖篇那么差的片子居然比这部还要高0.1分。

所以我就想问问为什么?

 2 ) 这不是一部及格的宣传片

1.TMD紧赶慢赶到了桥头,干嘛要等那么久发动攻击?

等什么?

早知道不会少跑死几个人么?

2.红军凌晨到了桥头,下午四点攻击,这么久时间,又是动员,又是收门板,对岸锅军愣是没发现?

都没战斗部署?

要等到一小兵撒尿才看到红军渡河跟见了鬼一样大呼小叫?

3.桥两边都发动攻击,南边夺容易还是北边夺容易拿脚趾都想得清楚,不觉得黑了桥北的红一团么?

4.为什么王树增的长征里说二十二个人一个都没有掉下去?

到底有没有人掉下去啊?

5.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我,到底是王开湘还是黄开湘啊?

怎么好多文学作品和和回忆录都不同一啊?

......其实还有很多啊。

导演,编剧能不能走点心啊?

本来我还是挺坚定的,这样一来我也动摇了。。。

......所以,我敢肯定,这电影是锅民党缓动派拍的。。。

 3 ) 用心之作

看了豆瓣的5.3分,没有觉得意外,在我预料之中,充分说明了舆论宣传的重要性。

我相信给这部电影低分的人应该没几个看过这部电影,或是怀着某种目的打着瞌睡看了一遍,或是中共与尔等苦大仇深,再或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或并非军事爱好者。

你们既然愿意浪费时间看这部电影或是来这里写一番评论,那有些话我也不吐不快。

与多数电影爱好者不同,我对50年代至80年代初的国产电影非常感兴趣,表现同题材的作品有《万水千山1959》和《大渡河1980》(汉武大帝陈宝国主演,湄公河的公安部长,那时候还是个小白脸儿),我觉得《勇士》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超越同类题材老电影的新作品!

这是非常用心的一部电影。

因为条件限制,很多普及型的文字材料和影视剧无法从技术层面交代清楚战斗的过程细节,所以很多人(包括我)认为革命剧中不少是出于政治宣传被夸大的东西,但是这部电影从各个角度对这场战斗进行了描述,是中国战争电影中难得的用心之作。

我没想建议右翼人士去看这部电影,我只是不希望持中间立场的电影爱好者被误导,尤其是军事、历史爱好者,对中国战争电影失望的观众应该去看看,因为这部电影已经完全颠覆了我对目前国产战争片的认识。

 4 ) 勇士 -- 向死而生

勇士这个题材对我来说很亲切,小时候听过红军爷爷们讲长征时候没有吃的,如何把一条皮带切成小块含在嘴里,不舍得嚼,直到化掉。

影片中不时出现1935年,我会不由得想那个时候的红小鬼会是在哪个战线上。

摇曳的竹林,呼啸而过的子弹,影片从一开始战争场面就很震撼吸引人。

黄团长为救小女孩而负伤。

节奏非常紧凑,扣人心弦。

第一次以小木船在安顺场强渡河的场面很精彩。

湍急河流汹涌翻滚咆哮中悬着一叶小舟,对面是敌人的炮火猛攻,那真的是以血肉之躯去对抗机枪炮弹。

整个影片有两个场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第一个是当小船在敌人的轰炸下?几乎翻覆,战士们都掉入河里。

突然所有的勇士一起从潜伏的河水里站起来机枪扫射,组成一道撼不动的人墙,那个画面让我瞬间感动,勇气无畏坚定的信念置生死于度外。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的存在,才有我们的民族之魂。

另一个场景是在抢夺泸定桥时,将士们以血肉之躯在13根铁索上匍匐爬行,顶着对岸密集的枪林弹雨,桥头的红军战士在黄团长的指挥下一齐开始吹响嘹亮的军号,为战友助威。

悲壮的军号声铺天盖地响彻大河两岸,一时间士气大震,敌军丧胆。

也让我瞬间泪目,飘扬的红旗上布满累累弹孔,可却飘扬在每个人的心头,那才是真正不灭的士魂。

李东学饰演的黄团长虽然话不多,低压的声音却非常有力满含坚忍,的确是红四团的灵魂。

“你在,红四团就在”。

正如一支军队不能没有头脑。

他不能像其他将士一样勇猛地在前面冲锋陷阵,但他身上肩负的是所有士兵的生命和红军的生死存亡。

每一个战友失去生命都痛在他心上,隐含的泪水,沉默的抑郁,内敛的隐忍,责任的担当,李东学演绎的极好,不靠言语,眼神里全是戏,充满情感的感染力,细微的变化打磨得很细腻,分寸的拿捏炉火纯青。

把一个抑郁,隐忍,坚持理想,矛盾而有内在情感张力的黄开湘演绎得入木三分。

当他们以为廖大强死了,却突然看到他回来,每个人的眼神都很动人,眼泛泪花,百感交集,但红军是没有多余的时间诉说感伤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战友倒下了,内心再悲痛却只能一路向前,疾行240里,拿下泸定桥。

在敌军集结之前赶到泸定桥才可能有一线生机,围追堵截中只能前进,没有退路,命悬一线,在此一搏。

山娃子倒在了终点,多少战士跑得累死了,一个个无名的英雄。

曾经是一样年轻的生命,而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全片有两个泪点,一是背着炮兵田生才为了他而死的王冬宇,从此田生才变成了王冬宇,欠他一条命,而真正成为红军战士。

红军真是穷人的军队,除了人什么都没有,可是难道人不是最重要的吗,比起武器装备。

川军集结是骑着马,抬着先进的武器装备。

而红军全靠一双草鞋两条腿,还吃不饱饭。

一夜疾行240里,创造行军史上的奇迹,战胜武器装备精良的川军。

因为他们有精神的力量,勇士的力量,正如黄团长所说,为了理想为了信仰,为了红军的生死存亡,为了整个战争的最终胜利。

他为大家指明了方向,只许进不许退。

另一个最大的泪点毫无疑问是余振中死的时候,抢渡泸定桥,战士们在13根铁索上爬行,顶着敌军的炮火猛攻,血肉之躯如何对抗枪林弹雨,那真是全靠人的牺牲铺开一条血路,老余为了救战友中了枪,那样勇猛无畏的一个人,无限悲壮英勇地被汹涌的大渡河水吞没,让人洒泪。

当川军把桥对面的木板点燃,13根铁索瞬间变成了13根火链,红军将士依然死死抓住铁链匍匐前进,两岸炮弹不断落入水中飞溅起水浪滔天,汹涌澎湃,有如为战士们奏响的一声声礼炮。

黄团长最终带领红四团飞夺泸定桥,抢渡了大渡河,走向雪山高原,在关乎红军生死存亡的一役中力挽狂澜。

影片在战争场面的震撼精彩之中难得的是仍有细腻的情感。

也让我对长征有了更为切实的感受。

我还特别喜欢那些美丽的风景,红河谷,日落金山,攀缘的猿猴,美丽的雪山,还有那片潇潇翠竹。

大渡河水冷刺骨,泸定枪声痛锥心。

赤胆热血又重现,八十年前勇士魂。

 5 ) 『勇士』沉默

『勇士』沉默

 6 ) 为了那些不该被遗忘的感情,我给五星

其实决定看这部片的时候就觉得它不会太差,打开豆瓣还是被它的低分惊到,感觉正常说来也是步7-8分的片吧,结果只看到骂声一片,大致看了一下,总的分为两类一种是觉得不写实,另一种是觉得这种没意义。

首先,这部片子是歌颂军人铁血的片子,影片也没有说这是纪实片,只是根据某段历史改写的电影,里面人物的名字都改过了,当中很多片段也是和历史不同,那些长征路上的那些情感被突出了。

本身这个不应该是一个槽点。

第二,我想起了电视剧《琅琊榜》——无论政治多么的腥风血雨,军人用鲜血换来供给都应该被尊重。

每一个铁铮铮的英雄背后,都有那些搅动风云的黑手。

世界上有岳飞,就有秦刽;有韩信,就有刘邦。

难道因为他们辛苦打下来的江山被糟蹋了,所以他们就不是英雄而是笨蛋了?

英雄应该被肯定,只是他们的精神,如此而已。

最后还是想提一下国军和红军的关系,历史上类似的关系有很多,项羽和刘邦,曹操和刘备,甚至陈友谅和朱元璋也很有相似的关系。

一个是天之骄子,有财有势有人,一个是农民起义,我就是什么都没有。

这是有财有势有人的那一方,最后就是一败涂地,就是这么讽刺。

那又怎样,结果又有什么关系,在后世,留下的也只是一个传说,一个精神,如此而已。

勇士这部片子,就是为了纪念飞夺泸定桥的那些勇士,实力的悬殊摆在那里,没有装备,没有胜算,没有依靠,没有支援,没有肯定,没有时间,没有肯定,甚至没有希望。

那些勇士牺牲性命创造出的胜利成果,或是长久,或是短暂,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起码他们创造了一个传说,起码他们应该得到一种温柔,就是,你的精神被后世所铭记。

你的故事也不该被忘记。

 7 ) 红军好猛

红军真的是太猛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跑完240公里的山路。

我参加过两天徒步100公里的活动。

所以,我比较可以体会那种强度的感觉。

红军实在是太厉害了。

一天跑完240公里还需要继续去夺取泸定桥。

对于身体都是极致的挑战。

除了刚开始打斗场景感觉像武侠剧。

整个故事节奏紧凑,情绪渲染相对比较克制,有几段还是打动我心的。

 8 ) 主旋律电影的“温故知新”

昨天,91岁的袁老去世了。

这个消息一出,举国哀痛。

除了对于袁老的去世感到深深的悲痛以及惋惜之外,还有一件事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袁老于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去世,可是在当天上午的时候,CGTN就发布袁老已经去世的消息,从纯属乌龙到最后的证实,还是伤了很多网友的心。

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国家利益面前,在道德与法律面前,过快的、流量的时代早已笼络了人心,让那些媒体从业者已经不再关注感性与道德的东西,他们所追求的只不过是更快的信息渠道,更多的流量以及更丰厚多的利益。

不得不说,这是时代的悲哀!

从袁老去世到举国悲痛,我还是感觉到中国的强大的,不止是军事、经济以及科技环节的强大,更加强大的是大家懂得感恩以及忆苦思甜了。

袁老是我们历史书上出现过却仍然在世的人物,从他为人们吃饱饭操碎了心,到网友们制作出各种袁老的表情包用来表达对于袁老的爱意,好像这些事恍如昨天。

如今,他还是离开了我们,在一个还算高寿的年龄。

我相信,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通过各种电影以及纪录片来了解这个可爱的爷爷了。

历史永远都是前进的,在走过一片土地,趟过一条河流,爬过一座高山时,这些印记还是存在的,存在于各种光影片段中。

国家的强大,人们的爱国之心,这些都加速了主旋律影片的出现。

还记得童年时,总是听爸妈提起《地道战》、《高山下的花环》、《闪闪的红星》等黑白主旋律影片,当时觉得一点都不好看,黑白的光影,不熟悉的演员,服化道也不精致。

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越发觉得这些电影是多么精彩,值得人怀念,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演员谱写了一段又一段不为人知可是又让人印象深刻的战役。

也许我们的爱国情怀正是由于多年的主旋律影片的熏陶。

黑白光影时代早已过去,主旋律影片还是呈井喷的趋势放映着。

人们去到影院并不仅仅是为了爆米花片、爽片了,更多的则是情怀!

说到主旋律影片就不得不说一部好片了!

这部由宁海强执导,于小伟、李东学、聂远、宋佳伦领衔主演的战斗片《勇士》,于2016年10月14日在中国上映。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黄团长率领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越过天险,一举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为石达开第二的阴谋。

从而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并没有渡河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地地形非常险峻,军队只能沿着江边的道路行进,而在行进的途中,清军可以在路上几乎任何地点设伏,而一旦设伏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情况。

所以石达开要通过这个地方只有快速通过能多快就多快,最忌讳的就是在路上耽误时间。

石达开却因为妃子给自己生了个儿子而大摆筵席三天,而耽误了时间。

反观历史,我们能发现在国共内战时期,红军吸取了教训,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在5月29日凌晨6时前到达泸定桥。

天下大雨,距离长,敌人偷袭阻截,体力不支,这些都不在话下。

一昼夜的奔袭,240里崎岖的山路,相当于三个马拉松的距离,他们做到了。

放在各种条件都较好的今天,专业运动员也不一定能做到,而我们的工农红军做到了。

他们天生就比较厉害吗?

他们都是牛人吗?

他们的精力就是比别人多吗?

并不是,只是因为在当时那样的社会,他们相信毛主席,相信官兵平等,他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足以让当时的社会更好,他们就一个劲的向前进。

这种精神不该只是在历 史书上一笔带过,而该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世世代代。

《勇士》这部电影没有流量演员,也没有刻意煽情,他们只是秉持着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去拍摄。

为了能够走进角色的内心,李东学特意翻看了很多书籍和材料,包括曾任红四军政委的杨成武在晚年所写的回忆录《忆长征》。

宋佳伦在拍摄一个双脚都是倒挂在铁索桥上的镜头,而且还要拉着悬在半空中的战友,因为当时拍摄了很长时间,下来以后他脸上的毛细血管都破裂了,整个脸肿了好几天。

影片在海拔高达4000米的雪山上拍摄,主创人员都遭到了蚊虫的袭击,其中很多人甚至发生了化脓现象,为了不耽误影片拍摄,主创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隐忍,没有任何一个人掉队。

大渡河的成功,夺取泸定桥的成功,倒在路上,倒在终点的战士,都提醒着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强大,全靠我们的爱国情怀在支撑。

没了这个情怀,其他都是虚无的泡沫,一碰就消失。

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多,每到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一大批明星都会参与到这些电影的拍摄中,以彰显“爱国”这两个字的意义,我们不能只是看过就看过了,还应该记得那些祖祖辈辈们打拼守下来的国土,那些人,那些事,都该被记住,并且珍惜现在的日子,这才是主旋律电影的终极意义吧!

《勇士》既有热血激燃的战争场面,又有百里奔袭的艰苦卓绝。

电影开篇与之前发布的惊心动魄,用黑白胶片的质感将人拉回一段对历史记忆的缅怀,颇有忆苦思甜的意味。

 9 ) 20161029看电影《勇士》有感,写给参加鸟马的自己

看电影《勇士》有感,写给参加鸟马的自己我知道, 我参加鸟马有一个原因,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要用奔跑致敬那些勇士们!

八十一年前,也曾有过这样一场奔跑,一天一夜,二百四十里,沿着大渡河,披荆斩棘,前有拦截,后又追击,枪林弹雨中,一刻也不停息,脚上穿的是草鞋,腹内吃的是生米,心中升腾的却是必胜的意志。

相比而言,今天的这场奔跑有多么的幸福,三个小时,二十一公里,沿着大马路,宽阔无比,周到的服务,丰富的补给,欢歌笑语中,走走也可以,脚上穿的运动鞋,腹内吃的高能量,心中充盈的该是无尽的感恩。

当年的勇士们奔跑着,留给我们一个崭新的中国;今天的我们奔跑着,为了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如果你觉得苦,如果你觉得累,请跟我一起唱: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二百四;加油!

参加鸟马的自己!

加油!

参加鸟马的新时代的勇士们!

 10 ) 电影《勇士》:勿忘那段英勇的岁月

作为纪念长征胜利的80周年革命大片,《勇士》的上映自然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相较于现在五花八门的青春片和动辄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神片,《勇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价值观的传承对当下信仰缺失的中国社会不啻为一种醍醐灌顶的心灵震撼。

现在的年轻人太需要当年战争岁月中的那种精神信念了,如今的我们之所以能如此安逸自在极尽享受之能事幸福生活在和平的土地上呼吸自由的空气而不用担心是否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这全靠革命先烈们英勇无畏的忘我牺牲换来的,如果没有他们的艰苦奋斗和矢志不渝的信念,也许今天的你我将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苦难中哀鸿遍野。

所以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能忘掉血与火的岁月中勇士们的慷慨悲歌和他们所书写的伟大事迹。

佛教中有“上报四重恩”的偈颂,其中有一条就叫作“国家恩”。

革命先烈为了什么可以不顾一切投入血与火的抗争,不就是为了国家的和平、民族的兴盛吗?

有些影评人本着高人一筹的思想境界不经意间指摘着内战的大不韪,打着和平主义的旗号反对内战的诸多不仁不义,甚或举出美国和韩国的一些影片作为佐证。

对于这种观点,我并无异议,但凡事都有例外,并不是所有的内战都是非人道的,有些内战是顺势而为,替天行道,比如“辛亥革命”,有些内战则是迫不得已,比如“长征”。

评价一段历史应该客观公正地评判,而不应该站在理想主义的制高点上进行论断。

言归正传,回到电影本身上来。

影片以1935年5月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一著名的真实革命历史事件为原形,基本上真实演绎了当年红军勇士两昼夜行军320里、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全貌,较之80年代的老版电影《飞夺泸定桥》更加身临其境、震撼人心,加之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推波助澜,各种场面的战斗如丛林伏击战、抢攻战、炮战、群战、对垒战都呈现得格外壮观,不仅子弹横飞清晰可见,甚至浓浓炮火或偷袭的子弹的呼啸都能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看着红军战士在敌人的偷袭下无声倒地,一阵无以抑制的悲哀便油然而生,很多战士没能跑完240里的山路就陆续口吐白沫累死在中途,更何况还有瓢泼的大雨和敌人的围追堵截,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壮举,也几乎是不可能创造的奇迹,每一项都足以载入世界纪录,每一项都值得全世界肃然起敬——这精神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国籍,谨是对勇士发自内心的叹服。

当然,全片的压轴大戏“飞夺泸定桥”也没有辜负观众的祈盼,汹涌澎湃的大渡河、天堑奇险的劣势环境、光秃秃的十三根铁索还被敌人据断一根、简陋的武器装备、连绵不断的迫击炮的轰炸和机枪的扫射以及被敌人玉石俱焚点燃的熊熊大火等,都在镜头的切换和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被渲染得淋漓尽致、残酷悲壮,宁海强导演的执导能力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白军田生才与小红军的生死兄弟情、藏族小女孩对勇士哥哥的孺慕之情、黄团长与一众战士的革命战友情以及红军战士对过往老百姓的关心帮助等均都刻画得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可以说,《勇士》在整体的拿捏上比之热映的《湄公河行动》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说《湄公河行动》着重凸显的是个人英雄主义,那么《勇士》则更倾向于为理想而奋斗的高尚信念主义和休戚与共的团结。

影片的最后,李东学不断喃喃重复着“理想”二字,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为什么红军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而“正规军”却屡战屡败不堪一击的原因。

另外,大概是为了增加影片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其中有两处细节颇令人玩味,一处是被枪炮吓得瑟瑟发抖的大熊猫,还有一处则是吓得倏忽而逃的金丝猴。

这是影片的创意之所在。

《勇士》短评

大渡桥横铁索寒……

9分钟前
  • 大罗
  • 还行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史实?

11分钟前
  • sindy9977
  • 推荐

6公主片单……少好几句口号应该会好很多的……开头就一条船还让过河,那不是去送死么,当对岸是摆设啊

13分钟前
  • 白夜黑天
  • 还行

能负分吗?跑两百四,再来个生死战斗,这也太假了吧……林妙可我就呵呵了……

15分钟前
  • 漩涡小叮当
  • 很差

拍摄的还是可以的。不过主旋律过重,煽情过头是其一,其二剧情比较散漫,对大局,战略背景描写稍显不足,没把当时国军在后紧追压迫感传达好。主要领导毛朱等人决策分兵讨论当前局势场景也没有,一昼夜120公里时间紧迫,但电影在紧迫感传达上没能做到太好,重头戏飞夺泸定桥为观影体验,刻意进行艺术加工,虽然可以理解,但拿盆挡子弹完全打不穿,铁索慢镜头煽情体操为煽情而煽情体验感就比较神剧。查资料可知实际守桥川军装备较差,只是稍微抵抗,国军守将听闻红军从东边围上来了,军心大乱直接跑路,只留少数士兵守桥,所以战斗场面并不如电影中描述的这样激烈,实际应该是被红军火力压的抬不起头。但电影压轴戏嘛如果真按照历史这样拍突破的就太简单缺乏高潮戏,这样改可以理解,但整体拍摄还停留于为煽情而煽情上,拍摄理念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19分钟前
  • 紫川平
  • 还行

唔,有星就是胜利啦

24分钟前
  • 拔丝土豆
  • 较差

主旋律这么拍也不好看啊。。。

28分钟前
  • 撒马尔罕守门员
  • 较差

五星反击装逼狗

29分钟前
  • 英俊打铁王
  • 力荐

不懂那些批判,不懂说这个故事是假的的人,也许我太没深度,也许我对历史认识得太片面。不知道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先烈们是否会为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后代感到失望。根据剧情需要,演员大部分演技到位,不谈作品优劣,只看故事本身,我很受触动,然而看了豆瓣评论更是触目惊心。

31分钟前
  • 脑袋大有福
  • 还行

本世紀最强科幻片

34分钟前
  • 马苏皮拉密
  • 很差

祝祖国母亲70岁快乐

35分钟前
  • 豆友4284284
  • 很差

没看过,先打个五星平衡一下

38分钟前
  • 小黑爱学习
  • 力荐

可惜虚构,但是不可以篡改历史,颠倒黑白。

43分钟前
  • 夜长有时尽
  • 很差

这是对红军的亵渎!

47分钟前
  • 来自致远星
  • 很差

鋼鋸嶺才是真實的啊⋯⋯這種抗戰神劇⋯⋯

48分钟前
  • 囧子
  • 很差

长征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

52分钟前
  • Lawrence 叶
  • 力荐

画面很赞啊,拍的比以前的主旋律电影进步很多啊……ps 这类电影在豆瓣上被黑的不成样子了,有些人良心不会痛么……

53分钟前
  • airdream
  • 力荐

比一些人心心念念的美国英雄真实的多 最真实的年代 最真实的战斗 用五星来平衡一下一星的白痴 你们小时代给一星爵迹给一星 这片子还给一星 你们的评判标准还真是清新脱俗啊

58分钟前
  • Ann
  • 力荐

飞夺泸定桥

1小时前
  • 默默
  • 还行

半睡半醒中看见国军的钢盔一枪一个洞,共军找个脸盆、木板就可以有效挡子弹了,吹牛逼可专业了,我服。

1小时前
  • 包正忠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