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电影天堂原创,电影天堂公众号:dianyingnews《火车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
结局真是大快人心!
女角Rachel酗酒且经常喝到不省人事。
她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有个爱自己的丈夫。
她还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可她不能生育,试管婴儿也未能成功。
她开始借酒消愁,开始变得暴躁不安,她因此丢了工作,也失去了爱人和家庭。
她迷恋上了搭乘火车。
确切说,她迷恋那座自己和丈夫曾经一起住过的房子。
她可以坐在火车车厢内,清楚的看见那座房子和房子里现在住着的人。
那人是她的前夫和现任妻子以及两人的共同结晶。
她每天都会搭乘那一辆火车,每天都远远的短暂的看一眼那座房子。
除此之外,她还注意到了住在旁边的另外一对夫妻。
那对夫妻很相爱,很甜蜜,她很羡慕。
就这样,她偷偷观察了这对夫妻一年,并用绘画的方式,记下了他们甜蜜的瞬间。
可不久后,她看到女方(名叫Megan)跟另外一个陌生男子在阳台亲吻。
她怀疑女方有了外遇。
她开始痛恨Megan,痛恨其出轨行为,痛恨其在自己家中跟别的男人乱搞。
就好像,她自己曾经住过的房子,曾经亲手布置的家具,现在却被另外一个女人占有着。
她甚至能想象出,那个女人和自己前夫在厨房在客厅在沙发上忘情缠绵的样子。
她感觉属于自己的东西仿佛又被摧残了一遍,她内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愤怒和恨意。
“如果可以,我真想冲到她的家中,用手拽住她长长的金发,把她拖到地上,把她脑袋狠狠撞到地上,一遍一遍又一遍!
”
之后,Megan就消失了。
而她则满身是血、浑身是泥的从宿醉中醒来。
之前究竟做过什么,去过哪里,她完全没了印象。
而警察也有理由怀疑,是她杀了Megan。
因为她精神状态很不稳定,酗酒后更是神志不清。
她曾经在酒后闯进前夫家中,试图抱走前夫的孩子。
更何况,还有一段能证明她有杀人动机的视频存在。
不过,警方没有直接证据,也没有找到Megan的尸体,她又向警察透露了Megan可能有外遇的消息,因此,Megan的外遇对象也成了被调查对象。
Megan被怀疑的外遇对象是一名心理医生。
其实,Megan的婚姻生活并不像Rachel看到的那般美好,相反,她一直活在控制欲和占有欲极强的丈夫的掌控之中。
所以,她才会去看心理医生,她想找人倾诉,想得到安慰。
当然,原因不止如此。
Megan当过一段时间的保姆。
照看的便是Rachel前夫的孩子。
她并不喜欢保姆这份工作,有过并失去过孩子的经历更是让她抵触与婴儿接触。
可她的丈夫同意,她的情人更是欣喜若狂。
Megan确实有外遇,但对象不是心理医生,而是Rachel的前夫Tom。
Tom就是个极品渣男。
和Rachel在一起时,他跟已成为现任妻子的Anna偷情,并虐待酗酒后神志不清的Rachel,还把所有的暴力和过错,甚至自己被开除的原因,都归罪于什么都不记得的Rachel身上。
而他被开除的真正原因是他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几乎性骚扰遍了同公司的所有女人。
现在,他和Anna结了婚有了孩子,却又跟Megan暗度陈仓。
Megan辞去保姆工作时,就已经决定跟Tom断了关系。
她想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不想再受制于任何人,更不想做别人眼中的婊子。
可她却发现自己怀孕了,而孩子很有可能就是Tom的。
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渣男也都一个样,个个都是拔屌无情的负心汉。
Tom不想负责更不想对Megan负责,而就在两人互相拉扯时,Megan被Tom推倒,头部撞上了石头。
之后,Tom又朝她的肚子连踹数脚,最后又用石块结束了她的生命。
一尸两命。
Tom以为自己很聪明,利用前妻Rachel酗酒的弱点故意把嫌疑转到她身上。
Tom以为妻子Anna很愚蠢,不会发现自己一直在说谎、隐瞒和欺骗。
任何的犯罪行为,即使你认为处理的滴水不漏,也依旧有迹可循。
更何况Tom把最重要的筹码用在了“人”这个最不确定的因素上。
说真的,整部影片看得我脑累又心累。
前半部分剪辑比较跳脱,要一边拼凑已有碎片,还要一边推测剧情。
影片基调也很沉重,压抑和沉闷是我最大的感受。
但当看到Tom被前妻穿喉又被现任补刀时,我瞬间觉得神清气爽、通体舒畅!
真的是,大快人心!
《火车上的女孩》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
原著因心理惊悚的情节设置加上婚姻家庭的故事主线,被媒体誉为是希区柯克的《后窗》与《消失的爱人》的完美结合体。
非常厉害的悬疑小说,害得我几乎彻夜未眠,酗酒女主角的叙事口吻只能用完美二字来形容。
——史蒂芬金 有评论称,《火车上的女孩》比《消失的爱人》更加残酷,无情揭示完美婚姻掩盖的真相。
“每一对夫妻都曾试图忠诚不二,但最终,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败露无遗。
”
深陷爱情中的人,都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Tom和Rachel的爱情,Rachel一直都处于劣势,Rachel一直不敢正视Tom,一直都觉得是自己害了他。
最开始的剧情也是如此演绎的,一败涂地的Rachel,每天在火车上观察着megan,注视着megan和她的老公Scot,从最开始两人相识,到后来megan出轨,Rachel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如果不是我知道这剧情是把Rachel当做一个局外人,我可能还会觉得Rachel的神经错乱到把megan当做了自己的妻子(开玩笑)。
片头三个女人的生活穿插的场景一开始让人抓不到头脑,不知道他具体是想说什么,而且各种主人公之间的切换作为一个本来就脸盲的观众来说,看清每一个人的面孔真的很累。
后来就知道Rachel整天酗酒,Anna是Rachel成功上位的小三,而megan是后来整天被Rachel“监视”的人。
后来megan去看心理医生的场景也让人不知所云,但是能从言语中体会到megan在这段感情中很累,其中还会穿插megan自己的回忆,让整个剧情变得诡异起来。
知道有一天,警探找到Rachel。
似乎所有的谜团指向的嫌疑人都是Rachel,Rachel自己也信了,于是拼命的把嫌疑往别人的身上引,到最后居然引火烧身。
整个剧情的翻转,大概就是在Rachel决定戒酒以及Rachel重遇好友。
和自己想象中千差万别的Tom浮出水面,戒酒成功的她也开始一点一点找回记忆,发现最终谋害了megan的就是心口不一的Tom。
而这时Anna也在Tom的物品中发现了本属于megan的手机。
一场殊死搏斗就这样展开。
最终Tom被杀死,Anna为Rachel脱罪,最后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如果没离婚之前的Rachel是你,你会怎么选?
每天喝的烂醉,被Tom欺骗,自以为很爱他,分手之后生活就没有了重心。
我相信Rachel从看到megan的那一刻,就是把megan当做她自己的我,当她看到megan出轨,她内心又开始煎熬,不知道该是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状况。
直到认清楚Tom的真面孔,她才开始真正审视自己之前的生活。
在爱之后,要继续清醒,这样才能走下去,让自己的生活继续。
其实是一部心里悲剧,劈腿男,酗酒女,婚外情,何至于杀人!
悲伤导致酗酒,酗酒导致精神恍惚,无聊到每天坐火车打发时间,却带来意外收获:终于找到能够分心的事——婚外情加失踪。
最终杀了给她带来绝望的男人,走出困境。
分心事哪里找?
20171117重看。
三位女主都很美。
为什么每个人都不愿坦白?
现实如此残酷,以至于我们害怕面对?
主人公蕾切尔离婚之后,每天都要坐火车进城,因为在车上能看到自己曾经的家。
只是物是人非,房子的主人已经换成了美艳的梅根和他的丈夫。
蕾切尔在车上总能看到梅根夫妇的恩爱场景,这让她痛苦不堪,因为她是因为酒精依赖、无法生育才被前夫抛弃的。
突然有一天,蕾切尔发现梅根与别的男人偷情,惊讶又愤怒的她冲下火车去跟踪梅根,不料想卷入了一场错综复杂的案件。
在悬疑的外衣之下,本片其实是一部女性主义作品。
蕾切尔之所以成为怨妇,自我评价低,是因为前夫长期的贬低甚至精神虐待。
男人到处拈花惹草,招惹是非,却把责任甩给女人。
不过,毕竟穿上了悬疑这件外衣,如果设置悬念和揭秘真相很考验导演的手段。
影片在前半段有些故弄玄虚,利用蕾切尔长期酗酒造成的记忆混乱,一次一次误导观众。
这种误导,玩好了是《西部世界》第一季,没控制好度就会让观众有被愚弄的感觉。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火车上的女孩,虽然打着悬疑犯罪的幌子,然而看过之后,一不像犯罪片 二不像悬疑片,反而更加接近乎于表达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孩子虽然不是主线,但是毕竟三个女人都是为了他们而毁灭了自我。
说是为了爱情有失偏颇,单说母性又太片面,只不过是整部剧里女孩儿都太细腻以至于优柔,而渣男又修炼成精...故事三分,演技和剪辑五分,Rachel从最初酗酒的人事不省到最后施施然走进墓园,期间的变化刻画的非常到位。
Megan对心理医生叙述的部分因为时间太长显得有些绵软无力,但是这反思的部分却也是角色的精华所在。
作为配角,警探对偏见的把握非常到位,Megan的丈夫看向Rachel的最后一个眼神也可以回味一年...在主线故事中不断穿插的闪回部分,起初会带来一些困惑,看到一半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啊,原来那个人就是她啊"。
作为一个脸盲患者,头二三十分钟是崩溃的。
作为一个还不够厉害的英语使用者,头二三十分钟是崩溃的……Well, 我理解成是导演刻意让大家混淆男演员们和女演员们的脸,使观众也和女主Rachel一样,会对情况产生错误判断……(不仅仅是错误判断,已经是搞不清楚情况了好嘛!
)刚开始每个女主角出场的时候,都会打出名字,我以为是分角色视角平行叙事;后来导演似乎玩不下去了,只有最后视角才切换了一下,大部分时间都是Rachel 和客观视角,只有偶然几个情节才有其他女主的主观视角。
每次时间回到过去时,都有字幕间隔,但是什么时候从过去回到现在的,呃,不是很清楚,至少刚开始不太清楚。
要想一想,适应一段时间才能明白这个规律。
但老Paul说过,一旦观众开始思考规律和引申含义,那么观众就会从情节中被拉出来,你的故事就失败了。
其实还是挺喜欢这个狗血的故事。
我是看进去了,虽然几次都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但是确实在她遇见前夫前领导之前,我一直以为是女主杀的人。
可能只是我个人对这种犯罪啊,心理的故事颇有好感。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以为的和你看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相。
BTW,我好讨厌那个女警官。
一度我以为这个故事要讲警察任职不当、舆论压力杀人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一条线索是孩子:Richal因为久久不孕开始酗酒,慢慢失去了自我;Miggen意外失去了孩子,导致真爱也无法原谅她,自己也忌惮一生,对再孕迟疑不决;Anna明知丈夫的险恶,却也为了孩子选择自我欺骗。
当新生命形成命题,婚姻与感情便不再是简单两个人之间的事,它使爱情发生质变。
没有任何一个女性天生准备好做母亲,每一个女性都在对孩子的思考和孕育中重新对自己进行认识,人生也得到升华。
2016美国惊悚悬疑片《火车上的女孩》,根据英国同名小说改编,全球累计票房1.73亿美元,定级R,豆瓣评分6.4,时光网评分7.0。
“世人笑我太痴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世人皆醉,唯我独醒”。
影片的惊悚感和悬疑感构建得很好,不断地闪回、不断地倒叙和插叙,令事情扑朔迷离,观众的注意力被导演巧妙地引导了女主角酗酒幻觉的错误方向上,观众会误以为支离破碎的影像都是由于女主角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而产生的幻象,甚至会怀疑女主角是一系列事件的元凶。
当而片尾揭示谜底时,观众才焕然大悟,豁然开朗,原来这些混乱的影像,都是女主角的真实所见,只是由于酗酒而导致短暂记忆丧失罢了。
由于女主的酗酒,导致没人相信她的话,她在酗酒引发的恶性循环中无人理睬。
即便是她掌握了真相,也不被相信。
这个故事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因为多数人都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一旦先入为主,就会带着主观评判去看待事物。
影片在三分之二的时间里,节奏不够紧凑,有些平缓和松散,直到后三分之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时,影片氛围才渐入佳境。
而且,本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两个小时的片长导致过于冗长。
导演如果精简浓缩一下,将片长控制在100分钟左右,会比现在两个小时的观感要好。
故事的主体是三女两男,却产生了一系列的婚外情,女主角的丈夫婚内出轨,和女主角离婚后,再婚生子,婚内再次出轨已婚女保姆。
女保姆不仅婚内出轨女主角前夫,而且婚内再次出轨心理医生。
女主角前夫的现任妻子,曾经第三者插足成功上位,如今自己却被第三者插足,这一情节设定有极大的现实讽刺意味。
这是一个渣男和渣女的故事。
女主的前夫是纯粹的渣男,女人在他眼里只是发泄兽欲的工具,不懂珍惜,到处放荡撩女。
看心理医生的女患者则是个渣女,纯粹的不知自重的骚货贱货,到处留情,最终落得惨死渣男手下。
渣男和渣女最终都惨死,实为罪有应得、因果报应。
2021年的印度同名影片,不是翻拍自本片,和本片一样都改编自英国同名小说。
看过之后,一不像犯罪片 二不像悬疑片,反而更加接近乎于表达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孩子虽然不是主线,但是毕竟三个女人都是为了他们而毁灭了自我。
说是为了爱情有失偏颇,单说母性又太片面,只不过是整部剧里女孩儿都太细腻以至于优柔,而渣男又修炼成精...故事三分,演技和剪辑五分,Rachel从最初酗酒的人事不省到最后施施然走进墓园,期间的变化刻画的非常到位。
Megan对心理医生叙述的部分因为时间太长显得有些绵软无力,但是这反思的部分却也是角色的精华所在。
作为配角,警探对偏见的把握非常到位,Megan的丈夫看向Rachel的最后一个眼神也可以回味一年...在主线故事中不断穿插的闪回部分,起初会带来一些困惑,看到一半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啊,原来那个人就是她啊"。
小说自去年10月到现在也不过勉强看过50%。
不是写的不好,2015各大排行榜榜首的作品差不到哪去。
不过是因为手贱去翻了这悬疑推理小说的结局后变得没了兴致,却又强迫症的不想弃书,好吧,我才不会说是因为Rachel,Megan,Anna这几个名字才会莫名的坚持。
电影基本与小说走向相同,期间不少细节改动,至于Rachel是用can喝gin还是用water bottle喝vodka我其实不怎么care。
最纠结的是伦敦变成了纽约和从头到尾所有人的F来F去。
说好的绅士英伦风呢!
><进度方面果然有着大多电影的通病,剧情不甚连贯,需要观众脑补。
人物塑造不够丰满,有事行为有点莫名其妙。
小说前50%大多还都是铺垫和背景说明,电影把这50%压缩到了不到20%的篇幅而说明的部分也集中压缩在后半部且往往是一笔带过。
时间线错乱的三人日记形式却在前半段得以保留,结果就是前一半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后半部信息量巨大观众可能无法消化。
我敢说大多不知道这个故事的人,能坚持看完前半段真的不容易。
反正毕太太看到一半的时候三个女人的脸都没分清。
哦对,这片颜值甚高,除了男二不大符合小说形象和那个由小说里两人合并且只保留了讨人厌属性的女警察以外,其他人都很美颜!
IMDB打分6.5,估计也就这样了,不是有原书迷托着,估计连这分也到不了。
Phew,时隔六个月,终于可以开新书了!
不看完不开新也是病,得改!
觉得这故事配不上卡司呀,演员表现绝对及格,但故事本身和电影手法就显得有点嫩了。
现在的畅销小说真是不能尽信
很久以前看的 记得预告片剪得挺吸引人 演员也都是喜欢的演员 但电影本身质量不高而且节奏非常拖沓 但是当时看到rebecca的美貌有被惊艳到 彼时她还没有那么广为人知 但是已经在她的第一部碟中谍里面惊艳了大家 在这里出现时完全没把两个角色联系到一起去 因为是完全不同的美 发现竟然是同一个演员的时候真的非常惊讶
豆瓣的低分险些让我错过了这部之前预期满满的作品,表演可圈可点剧情转折也比较震撼。
开局还算可以的,后面就乱成一坨屎,还是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那种。
三个女人都演的很棒哎。。。要不是梅根怀孕了我差点以为她是跟安娜有一腿。。。
女人的觉醒,叙事太乱,脸盲症的人会看晕。
3.5=3 stars for emily blunt and half a star for Rebecca Ferguson lol
怎么会有这么老套还能如此畅销的原著作品
女醉鬼理清头绪,复仇揭露前任罪行,与小三小四由撕逼到交好的故事。
不太能理解,明明知道对方是谋杀凶手,还要跑去单独跟他对峙……这是怎样的“胸大无脑”?
渣男杀了现任小三,现任即前任小三联手前任杀了渣男,一句话就讲完的剧情演了两个小时,原来还在想作为悬疑小说原著评分怎么会那么低,现在知道为啥了
性无能一定占变态家庭暴力原因的很大比例吧?保持了英国悬疑剧一贯应有的节奏。
男人甚至不必多机智、总有傻得低估男人之渣的女人们上赶着倒贴、in this case连命都贴上了——厌蠢症表示怜悯不起来。前半描绘女主醉酒发疯的铺垫足足花掉一个多小时、叙事过于冗余。
剧情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 EB演技也非常到位 就是导演的剪辑太杂乱了
酒瘾真可怕啊
RF的颜真是(๑′ᴗ‵๑)
想像之中应该是个不错的悬疑推理故事,但作者与导演显然志不在此,总是想以文学的手法,表现一种情绪,可惜又缺乏掌控的能力,故事讲述得相当混乱与无趣。
换个时间线可能会更好,不过小三和大婆手刃渣男老公的故事,不管咋说都是带感的。
一个月前在飞机上看的然后存在感低到今天看到才想起来。电影全靠Emliy Blunt撑,整体并没什么亮点。我真的很想知道小说是不是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