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一个人想找点乐,一边做着手边事一边听着心花路放,虽然看过几次但听着依旧很逗,不过在结尾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大龄文艺女青年与耿浩的爱情开始的那么默契那么甜蜜,俩人仿佛都将对方视为知己或者灵魂伴侣,但他们的婚姻却在一年之间崩得如此迅速,令人唏嘘。
看完以后有找到了情圣,虽然在抖音刷过好多次搞笑桥段,即便被剧透依旧逗得我前仰后合,不过离报字幕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笑不出来了,看着都在骂男人、不相信爱情、不信任婚姻的弹幕,我却有种相反的想法,它是这么的真实,甚至这种真相真实到青年人不信中年人不敢信的程度:都说唯太阳与人心不可直视,但经过岁月打磨在时光中沉沦后的模样你真的敢去直视吗?
心花路放里的康小雨与情圣里的肖瀚算是相反的人遇到同一件事做出不同的选择,康与肖都做出了大跌眼镜的事情,康在做她的文艺青年时对待情爱极其保守,而后无意间找到自己那份“真爱”却在婚姻一周年左右迅速出轨,肖的故事起源于女儿已经会打酱油的婚姻生活,平日对老婆言听计从却无意中被人开了天窗,跌跌撞撞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属于原本婚姻。
康是那种一面渴望爱情一面又不屑于“世俗”、坚定寻找能与自己共鸣的伴侣,她在人前人后看起来很洒脱单纯的样子,骨子里却是极其拧巴,标榜着爱情却视婚姻如儿戏,灵魂伴侣最终败给了物质,把自己打造的遗世独立,装高雅到甚至装到常常把自己都骗了的程度。
展开一下想象,她曾经也是人群焦点,当焦点在她身上散去她在自己身上画了个焦点,其实她并不需要这个焦点,但这个焦点却莫名其妙地指挥了她一段人生,压制了深处最需求的欲望。
但这结果却是老实人耿浩埋单的。
好汉的故事则好得多,也能推测出原来也是个一老本实的老实人,勤劳踏实吃苦能干在中年时升至公司中层,这潭死水却倒映了红色的背影,从那以后这潭水活了:被好朋友影响的从精神出轨转为肉体出轨,心跳心跳还是心跳,为了这该死的心跳,再也不畏畏缩缩地压抑自己,绞尽脑汁拼尽全力在最后一刻却没有了,可能他没料到看似纯洁不谙世事的她甚至比这种油腻中年人更玩得开,这是最初想要的吗?
琴棋书画诗酒花呢?
好像总归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人确实是很奇妙,当认为是颠不破的至理名言能在一瞬变成放屁,当一切的墨守成规会在突然之间发现就是狗屁,我称之为觉醒。
这一瞬间的到来,却可能在不同的心情、环境、心态等造成不同的想法,思想决定行为,不同走势的人生多米诺骨牌也行成了。
而当好汉一步步掉进深坑里我也突然意识到人的可塑性简直太强了,当好汉看到好友出轨后的全身而退,竟然开启了主动技能,认为这是可以效仿的。
而很多情况下多次暗示下的思维被动接受也有太多的情况,所以,人被影响是很简单的。
除了一出生时那种差异之外,人类很有可能被模式化,但会在特殊情况下觉醒。
这也是人性的薛定谔猫吧百思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
压抑自我意味着没有见与试的可能,衡其轻重后权其利弊,试一试才会懂,明了了之后才知道什么最重要。
康小雨试了耿浩丢掉了文青的标签,好汉毅然决然地回归了家庭,越界有错吗?
除了能造成永久伤害的事情外,还是仁者见仁吧,如果康小雨压抑内心在好汉年纪才发现自己爱的是物质,如果好汉在婚姻起步就发现了让自己心跳的人,估计都会改写。
多试试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当女神开着超跑拍着广告全世界地跑,我预感了结局的荒谬,优优不拒绝好汉也是值得品味的。
中年男人为了圆少年梦释放了天性,这种执念终究死去了,没留遗憾。
在合适的年纪拥抱合适自己的欲望。
人性黑盒很难凭空预测,有些人天性,反复地体验就是为了第一次那种感觉。
欲望是什么,带兽性的想法,比如占有、情欲、快感等。
理想是什么,带神性的想法。
别把遗憾交给时间,时间会把遗憾连本带利一起还给你。
能最好地消灭遗憾的恰恰就是时间。
释放欲望的节奏困。。。。。
在电影院看时,时不时总有一丝不舒适感。
比如,小沈阳和别人上完床能心安理得还回到家庭,而她老婆都捉奸在床了居然还相信他是给客户定的房?
正常智商的女的当时就会抓到那个小三不依不饶,问个真相,而不是所有人傻逼一样都出去追。
再比如,马总为何知道大翰有家庭依旧大肆主动约炮,社会应有的道德约束呢?
还有,大翰老婆这个角色是傻逼吗?
女人的第六感有多准捉奸能力有多强看微博就知道了,而剧中却被设定这么容易被欺骗?
再看到后面越来越不舒服,凭什么大翰能若无其事的回归家庭?
出轨的所有主动行为都做了,只是运气不佳碰到个有大佬的女人没上到床就一切没事了?
后面想下,本就是一部男性yy的电影,没什么好说的。
假若,今天的导演是女性,剧情就完全不是这么演了,小沈阳妻子捉奸在床,伤心欲绝,决绝而去。
大翰妻子发现实情,大翰落得个妻离子散,净身出户。
然后这两任妻子,认真生活,越来越精彩,迎来人生新的事业,爱情的巅峰。
留下渣男们暗自后悔,生活潦倒。
你看,这样的剧情,我们广大女同胞就不会看的难受了。
所以,只是缺乏这样的女导演拍出这样的电影,我们要争取的要努力的是在各行各业成就出独立,智慧,漂亮,双商高的女性,在社会上不断获取优质资源,自己创造想要的世界。
而不是,和男性们进行激烈的争辩,互骂。
然后暗自神伤,对感情婚姻越来越恐慌。
有何意义吗?
本就各有各的欲望和价值观,互相都不认同。
所以,这部剧女性观众就不带思考的去看吧,不想三观的事还是好笑的,当它纯属娱乐片。
再讲点格外的个人观点,yoyo这类人,段位高的很,像大翰这样的根本不是对手,一个公司的市场总监而已,她满世界飞拍那么多广告片,每个公司都有一个市场总监,为了上位可以和每个市场总监睡一下,在最前期还要有她"男朋友"这样的大佬在人脉,金钱,机会上帮一把。
所以,大翰撑死能得到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地位,为她成名做一点点贡献,最终得到有可能的一炮。
男性可能还会觉得值得,但却没意识到背后的代价,家庭破解,妻离子散,净身出户,分分钟的事,不要以为可以躲过去,现实中女性真不是傻子。
而yoyo又可以开开心心转向下一个市场总监或导演了,留下一无所有的大翰成个炮灰。
不禁感慨,物欲横流的世界啊,棋逢对手才不会输的狼狈不堪。
开头,我想说,本片还挺能博人一笑,虽然不少影评说“三观不正”,话说哪个片子被某些人说“正”了呢?
国内拍个“湄公河大案”,马上就有人批评说主角太个人英雄主义balabala,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不更是如此?
所以,评分不能全信,不是这个片子“三观不正”,而是有些人屁股不正。
以上是废话,看了一些评论后的小感想。
下面进入主题~本片被不少人冠以“三观不正”,那如何的片子才是“三观正”呢?
通过诙谐的方式反应一下中年时代,遇到的婚姻危机、兄弟情谊(此词稍候评论)、回归家庭等,为什么不正呢?
夫妻之间的感情问题,历来也是各路影片所反映的重点,君不见,几乎所有的“抗日神剧”总会乱加感情戏,还弄得“有模有样”,真以为抗战时有那么多男欢女爱?
不过,如果拍出来都是大老爷们,你去看么?
就如真男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收视率一样。
电影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如果没有这些复杂的家庭关系,电影如何继续?
家庭危机是本片描述的一个重点,其实家庭危机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有婚姻自主权这一代人,经常会面临的情况。
换而言之,家庭危机的产生,也并不能说两人关系不好,或者其他,而是两人每天米面油盐酱醋茶,慢慢磨去了生活的激情。
如何有效避免“中年危机”、“七年之痒”,是现在很大一批电影受众所面临的情形。
导演还比较准确抓住了这一点,虽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后还是让主角回归了家庭,普通而平凡的一天,这也许才是生活最真的地方。
生活原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最本质,最真的还是平淡。
对于里面的被称为“直男癌”的兄弟情谊,我想给一个中性评价。
其实,对于里面的某些“掩护”行为,对媳妇撒谎等,本人也不是太喜欢;但是所反映的铁哥们之间这种关系,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也许很多人,对2010年春晚郭冬临、牛莉的小品还有印象,不也是在反映,好朋友之间的相互“包庇”么?
还有某撕逼电影中,只是把男性之间的掩护,换做了女性之间的掩护。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朋友情谊。
不过这种撒谎,终归是不太好的,但是作为一起生活了多少年的夫妻,对于一些损友,难道会没有清楚的认识么?
对于朋友,就是需要这种“两肋插刀”的情谊,否则,出了一些状况后,谁来帮你?
人不仅仅要有家庭,还要有一批死党。
这只是一部113分钟的电影,如果过于叙述肖瀚和沈红,叙述俩人的生活,怎么能展现剧中所需要的那种对立冲突?
而且,沈红给肖瀚收拾行李等细节,也说明两人关系还是很好的,只是因为结婚日久,产生了一些平淡,才会让肖瀚想寻找心的“噗通”。
总体来说吧,艺术是要高于现实。
虽然影片中有不少细节并没有交代太清晰,也留有不少“坑”,但是至少在这冬日,在这2016年的末尾,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欢笑。
还是推荐大家去看看滴~最后来点小疑问:话说,对于YoYo,最后的黑帮大哥过来,不知道是不是她故意安排,有意整蛊肖瀚的呢?
剧中YoYo虽然中文不好,但是还可以理解不少东西的,所以个人倾向可能是故意的。
对于艾木和马丽莲的感情,在那一个晚上,为什么马丽莲会把花都摆出来呢?
这也是我有所疑惑的点,似乎仅仅是为了给两人的感情一个交代?
还有那块“单向玻璃”,为什么会有单向玻璃呢?
而且肖瀚在那里停了那么久的车,都没有意识到么?
总不能是专门为了肖瀚和YoYo的邂逅而安装的吧?
感觉这也是一个逻辑上的坑。
写在前面:本人妹子,跨年和好朋友(妹子)约了电影,同期没什么可以放松的好片(摆xx你懂的),上豆瓣大致看了下评价还是看了这部。
虽说有些评价说很直男癌,我算半个女权,但是觉得也许站在这个角度也是可以看一下的。
看后观感还是不错的——我是指整部电影包袱的安插,还有我很喜欢的几个演员,乔杉常远艾伦,自带笑点的几个人。
电影院里不止一次有全场大笑,单作为喜剧电影来说它是成功的。
那再来讨论所谓三观,也是会预见到的,会和夏洛特烦恼一样迎来两级分化的口碑。
那么我想问一个问题,中年男人都会想出轨吗?
或者客观点来说,一部分的中年男性都会开始嫌恶自己的老婆转而有新的女神,所以结婚的时候难道你娶的不是你喜欢的女人?
还是喜欢久了厌倦了?
我觉得可以用两句看似常理的句子来概括中年男人三喜事 升官发财死老婆不管男人年龄多大,他们喜欢的都是年轻漂亮的小姑娘。
这部电影没有给我答案,我不知道最后肖瀚为什么想要回归家庭,是因为发现出轨成本太高,还是因为自己yy了好久的女神其实也不是那么单纯可爱,又或者是突然看开´_>`然后我又忍不住站在男主老婆的角度上想,她是不是当时已经发现了老公的不对劲,在大姑家没有被介绍时的强颜欢笑脸,还有出门被老公丢下时和女儿站在一起的样子。
但她最后选择了原谅。
这似乎也是中国现在婚姻的状况,男性出轨只要承认错误就是“他只是犯了错!
我们家人会一直陪伴他!
”,女性出轨则,呵呵。
(无特指对象)我不是为出轨者辩白,因为违背了无论感情和婚姻契约在我看来都是没有自控力极为可耻的事情。
不要跟我说男主并没有走上这条路,想做这件事并为之付出行动对我而言已经到达了我的容忍限度。
看完出来和妹子散步,我说,我可能一辈子都不结婚了。
她说,到了一定年龄总归是想和一个人在一起的。
没说出口的是,如果到了中年我开始变得年老色衰没有性吸引力,我的丈夫遇到了yoyo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我要变得歇斯底里疑神疑鬼防着他出轨,活得未免也难看:)也许我也会找个人出轨:)如果老公很有钱给我钱随便花那你就出轨吧我不care:)未来的路还长,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且走且看吧,如果真的不幸嫁人遇到这种情况想要妥协,这篇影评也算记录,希望那个时候能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的自己:)
#情圣#一个中年男人的白日性幻想梦,典型一部男性荷尔蒙电影。
相比较于韩国美女#李成敏#,#闫妮#的性感更具持久性,不腻。
闫妮确实在影视作品中走的是逆生长路线,10年前的佟掌柜已经是个中年妇女,而她近几年的作品很多反而走的是女神路线,姐弟恋成为了主题。
电影本身其实很简单,就是围绕着性话题铺展。
看完电影后也看了很多评论,好多说直男癌的,我不是很明白直男癌是什么意思!
也有人批评什么垃圾喜剧之类的!
三观不正之类!
我看完后并没有觉得这是喜剧,因为那些笑点不足以超过我在看的时候去思考那么深刻!
我的观点觉得这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不是经典,却是可以让人思考的电影,所以,这部电影我应该欣赏的同时也要批评,但不会一棍子打死,我也最讨厌那样的人有个评论说女神那段,有点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我看的时候心情和看西西里的时候一样,一种心跳,没那种心跳的也不希望你来看我的影评这点我觉得是没错的,男人心中总有一个自己的女神,有点意淫,就是意淫,西西里意淫的也不少,但看的时候我在想假如我有妻子,却又遇到一个女神,我会怎么样,我看的时候,是没有觉得最后男主会追到的,不管男主做什么,我觉得最后还是看模特的态度,如那句可望而不可即反正是矛盾的,我觉得男主是对不起妻子,同时,我觉得会去追女神也是对的,所以一些说三观不正的,我觉得就是因为这个才是这部电影值得我这影评的原因有两个我不满意的地方,在生日过后,我以为主角已经放弃女神了,认命了,结果还是去了,这有点太什么了,也可能现实更让人气愤,毕竟看电影人会理智一点二就是,我不同意最后把模特塑造成绿茶的形象,当时模特脱衣的时候我在想她怎么会喜欢男主的,结果来了个绿茶的形象,这让我很失望,女神就是女神,不需要往绿茶这方面去塑造的有人会说这段是做梦,我不管,在我认为,这是一部描写男人面对家里的妻子和女神的一种纠结心态的电影,不分对错,只是一种心态,让观众去思考就可以了,所以上面这两段等于给了这个心态答案,我不满意 还有就是那些说这是侮辱女性的说法我也不同意,去掉后面我不满意的两段,片中并没有什么侮辱女性的地方,那些说什么直男癌的我直接忽略,最后说明,我还没有女朋友,我喜欢一个女生,却有时会觉得可望而不可即,妻子我希望是一个有自己个性和喜欢的事会去做的,会照顾家庭,但不用当家庭主妇,偶尔做做女神,多点活力自然美丽,我觉得是有存在这种女生的!
我不需要女神,但也不喜欢家庭主妇
诶,看了几篇影评……大家都在喷直男癌,后面剧情老板转花痴,yoyo转绿茶婊,剧情尴尬。
难道没有人发现整部戏从1小时20分开始,主角做梦在水里和yoyo亲亲之后醒来之后的所有事都是主角坐的一场梦?
对应,之后和影片最后的吊扇,小女孩说的台词,都是一摸一样的,还有片尾中,坐飞机去曼谷结果迫停昆明好吧。
无非就是精神出轨了之后,自己梦境中总结反思,然后回归家庭。
对应刘磊在车里说的那句话。
豆瓣这么多人能啦噗啦的bibi那么多,咋不仔细看看电影再喷呢。
“玩归玩,最后还得回家”是这部电影表面上的核心论点。
但是由于那个象征永恒的青春和欲望的“红衣女郎”实在太美,以及身为喜剧片不得不照顾的喜剧效果,这部电影变成了“家就是我的命,但是为了那个女孩我连命都不要了”。
该片影评也是两极分化的厉害,看的出男生们是用尽了力气在维护这部说出了很多人心声的电影。
而女性们简直是产生了生理性反感,这特么什么意思,老娘照顾你娃照顾你娘,一切都兢兢业业安排的好好的,结果你他妈说生活一潭死水???
一部简单的喜剧片,讨好了半边天,激怒了另外半边天,也是挺不容易的,但并不是这部片有多反传统反社会,而是中国社会的两性关系实在是太幼稚太未经教育了。
其实我认为这部片的价值,或者说应当要展现的价值不在于满足中年男人的意淫,或者单纯的为了博众人一笑,而是在于阐述一个中国家庭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人到中年,诱惑是真实的、丰满的、不可抵挡的,欲望是孤独的、苦闷的、狂野不羁的。
就像这部电影最原始的版本《大象骗人》这个片名一样,“我要脱离按部就班的生活”这个想法,就像大象一样,庞大、沉默、不容忽视。
这部片受众很广,男性尤其欣赏,原因就是顶着道德压力,正视了欲望。
这在中国可不容易,由于中国人的性观念十分保守,男性绝对不允许女性出轨,这导致女性在获得社会地位后同样以此要求男性,而同时中国女性在“知情识趣”方面又很保守,导致男性认为性生活单调,久而久之,欲望被严重的压抑。
当然就女性而言,对欲望的压抑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们有更多机会逃离平静的生活,毕竟只要她们想打开双腿,门外马上能排上长队。
但是代价之大,却难以承受,代价便是一个人撑起家,要养孩子,要养父母,要保住工作,要顶住亲人、社会甚至是情人本身无尽谴责、唾弃和蔑视。
机会更多却代价更大,欲望无穷无尽,压抑如影随形。
在中国,女性的性压抑有多严重呢,连一部好好讲述女人出轨的电影都没有,更不用说描述性幻想的了。
可尽管性压抑严重,仍有这么多人选择坚守,他们只是因为付不起纵欲的代价吗?
这就说到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了,也就是《红衣女郎》、《廊桥遗梦》、《花样年华》等等优秀的电影所探讨的问题。
如果中年危机之时诱惑真的那么强大,那么我们付了代价又如何?
只要死不了,就比继续现在行尸走肉的生活强!
但为什么很多人还是选择敬而远之?
因为其实内心里他们都清楚明白,大象是会骗人的。
虽然欲望庞大而不容忽视,但一旦靠近你就能发现,如梦幻泡影一般,这只大象是气球做的,一戳就破了。
纵欲的过程其实没有幻想中那样美好,纵欲之后是数不尽的麻烦,不仅仅是更加庞大的孤独与不安全,后悔和疑惑,更是死亡的象征——曾经的伴侣放逐你,纵欲的对象也可能很快失去,你感到你身上的一部分死了。
在电影中的直接表现,就是男主从酒店外的高台上一跃而下,很多人看了觉得莫名其妙,难道出轨不成就要去死?但其实,这是男主的一个选择的象征,他虽然纵欲没有成功,但已经意识到纵欲之后的可怕结果和毫无意义,那么他选择割舍,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总而言之,这部片本来可以很优秀的,承认欲望的存在,夸大欲望的美感,最后再否认欲望的价值。
很可惜,没做到好好探讨这些,反而十分的三俗,对所有天真地相信着爱情的女人而言,“玩归玩,最后还得回家”这句话,实在是见血封喉。
这部片也因此变得臭不可闻。
2015年,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横空出世,从市场卷走十几亿票房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争议,喜欢的人认为本片笑果极好,是难得的喜剧精品,不喜欢本片的人,则基本对准了主题层面的问题,干净利落地抛下一句“直男癌”转身离去,留下一个三观端正的背影——《夏》应该不是第一部被喷直男癌的片子,但应该是其中较为出名的一部,毕竟这片子都是前年的事了,我们就不讨论它到底癌不癌了,我觉得在讨论一部电影的时候,需要分清片中人物的性格人品和电影本身的主题以及表达方式,然后再来选择“三观不正”的大帽子究竟应该扣给谁,明确了这一点,再来看这部电影本片说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在中年危机时面对“痒”的处理问题,老掉牙的主题了,尤其是近几年徐峥几乎一年一部类似故事主题的喜剧,已经让观众坦然接受了这种“喜剧类型片”,本片相比之前徐峥的那些作品也没什么创新,对生活已经没有激情的已婚男人肖央饰演的主角遇到心动女神,靠着狐朋狗友的帮助接近女神,在此途中和上司也闹出了些误会,最终好不容易和女神有机会共度良宵了却又遇到了新的麻烦,结果到最后发现这一切——不对,不是一切,是一部分只是一个梦,自己还在家里床上睡着,并没有跑到泰国去和女神见面,也没有尴尬的生日派对和之后更尴尬的酒店会面,幡然醒悟之后放下工作去和家人享受生活,故事结束。
整个故事不咸不淡,没什么新意也没大漏洞,实在有也可以靠“这是喜剧”弥补一些,故事勉强算是讲圆了,虽然说最后揭开一切只是个梦有些过于“强行”,但也还没到忍不了的地步,真正让人忍不了的是编剧也并没有让剧本更精彩的打算,比如第一次小沈阳的老婆带着肖央一家去捉奸,这是影片中第一个全部主要角色聚齐的场合,达成了一个剧情死结,眼看着精彩的东西要来了,观众咧开嘴准备笑却发现故事瞬间被解决了,整个这一段唯一的笑点是艾伦嘲笑小沈阳的浴巾,再比如生日一场戏,这次本该是高潮的死结,却又瞬间就结束了,小沈阳说老婆不见了就不见了?
代乐乐不能打个电话问问吗?
四个人就这样走了就不管了?
诸如此类的强行收束让故事失去了变得更精彩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就是中规中矩,毫无亮点。
本片的角色几乎是没有任何复杂人设可言,全部都是纸片人,四位男主角先抛去肖央,艾伦,小沈阳,乔杉就是三个单薄的类型代表,单纯傻子,老司机,熊Gay,甚至连角色的前后故事都懒得再进一步详述,全部都是功能性角色,这里需要傻子来帮忙开车,所以有艾伦,这里需要老司机提意见影响主角,所以有小沈阳,这里需要……昂,我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要有个Gay,大概出于考虑LGBT群体吗?
很有意思的是,明明他们在片中的角色都明显是有故事发展的(这在彩蛋或者正片中都有体现)但是导演却完全没有分条线给他们的打算,整个故事后段就是肖央一个人的故事,这几位兄弟甚至连提供笑点的功能都没有了,肖央身边的三个男配角,就真的只是这个故事里的三个道具而已。
而女性角色也同样是道具,闫妮,代乐乐,李成敏三个角色都完全是依附品,在闫妮的身上体现的尤为严重,闫妮作为主角公司的老总,事业女强人,演出的是一个情商智商双低还动不动就有奇怪的暴力倾向的“女神经病”(不是我黑啊,这是台词原话)而她做事的一切动力来源就是男人,误会了肖央,因此刮车、倒咖啡、砸办公室,然后竟然去搜索“男人喜欢的东西”而搞SM,主动献身,最让人惊讶的是当他发现其实爱自己的是艾伦时,立刻兴奋地接受了这个设定而再一次献身,也就是说这个角色是一个只是想要个男人的寂寞空虚女而已——这个设定倒并不少见,老港片喜剧里经常有很多这样的女性,我甚至都已经脑补好了苑琼丹郑裕玲的脸了;代乐乐算是稍好一些,甚至比起《夏》里的马冬梅都还要更好一些,这是一个国产婆媳电视剧中常见的平易近人的黄脸婆形象;李成敏虽然看起来最薄,但因为毁人设的地方都在肖央的梦中,反而显得这个角色是个比较独立的女性,反正梦之外的地方她的主要作用也就是当花瓶——虽然真的很好看就是了。
不过总结完之后我却突然发现,本片的配角人设设置在全部扁平的情况下一定程度减少了“直男癌”的程度,因为无论是男角色还是女角色都是扁平的,没有偏向,大家都是纸片人,谁也说不着谁。
但是有了主角就有偏向了,肖央饰演的肖瀚是一个很典型的这类电影的主角,老港片里常见,徐峥这几年也大量贡献,简单说是“渣男”,复杂说是因为平淡的生活过了太久而渴望一份生活中的激情的中年男性,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很多中年男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也因此这是个很现实的角色,这就导致肖央的驾驭有些不足,我之前夸过很多次他在喜剧中的表现,但那些前提是他演的是一个很特别不同寻常的角色,而这次一个寻常角色他的演技就有些不够用了,经常一个幅度很小的骚笑或者一张臭脸,不适合喜剧,也不适合这个角色——先插句题外话,小沈阳也同样不适合他在本片中的角色,小沈阳的搞笑才能通常要在他处于示弱方时才能发挥得好,当他像在本片中一样演一个强势的角色时,会有种“你他妈咋还敢这样?
”的诡异感觉,就比如他从酒店逃回家,安排部下送来信用卡训斥老婆那场戏,本来是很搞笑的,但他的那种“生气”的演法完全起到了反效果,就导致这里让人发笑的是情节,而不是表演本身。
在《夏》里,沈腾饰演的夏洛回到过去是为了想和秋雅在一起,结果他在这过程中发现自己其实对马冬梅一直都有感情只是不愿意面对,而秋雅也并非是他想象的那样是个完美无缺的女神,在回到现实之后他因为已经在梦里爽过了大半辈子同时也醒悟了,于是重新拥抱起马冬梅好好生活(当然很多人诟病他没有去工作,虽然我认为他肯定还是去找了工作的)这在很多人眼里就是非常直男癌的体现了,那我们在看看肖瀚,肖瀚在停车场偶遇悠悠一见钟情,之后就一直在努力追求,酒店差点被抓并没有让他反思,而是继续寻找别的办法,之后在梦里更是不远万里去泰国找悠悠,之后和悠悠正式交往后带回家吃面发生生日会事件,这次事件后本该是面临一次道德挣扎可他仍旧没有,狐朋狗友来接他时他毫不犹豫抛下媳妇就走,然后直奔酒店,酒店被悠悠勾引也没有半点迟疑脱衣服就上床。
有人说那他最后不也是醒悟了吗?
不他根本没有醒悟,他最后并没有在上悠悠前进行道德挣扎,而是被外界事物打断,也就是说梦里的黑帮大哥没来的话他就真的和悠悠发生性关系了,之后的跳楼段落他也没有多少悔过的心理,最后他想的是一死了之,他还是在逃避责任,如果梦真的是他的意识的反映的话,那他也根本不是因为爱或者责任或者家庭而选择放弃悠悠,而是因为他认为可能会发生一些麻烦的事不会那么顺利才放弃。
再说简单一点,他根本不是变好了,他是怕为出轨负责。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这个角色比夏洛还要渣很多倍,已经很接近近几年喜剧片中渣男的极限——《港囧》里的徐来了,而影片结尾对于他的这种“洗白”也并没有一点点批判的意思,而是一派歌舞升平,Happy Ending(你看还押韵)所以我认为,至少喷这部片子有些直男癌或者“三观不正”(希望大家尽可能避免使用这个省事的词而准确地指出问题)你问我支持不支持,我是支持的。
说到作为一部喜剧本身,本片的质量还算过硬,笑点一直也都有,虽然有些还是很硬但是能感觉到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永远和大保健绑定的乔杉在做美容,再比如小沈阳被捉奸时流畅而熟练地走位,再比如艾伦在办公室里拿着“枪”的影子,这些都是用心设计的笑点,虽然可能不好笑,但是会感觉到的确用心去想了,很巧妙,这方面还是会加分,但是由于人物行事动机有些莫名,后半段尤其是梦中几乎完全成家庭伦理剧失去笑点,这些都降低了可看性,它必然不是一部烂片,但是也就是将将及格的水平。
尤其是都2016年了,国产喜剧还是总抓住中年男人的中年危机不放,各位中年男人为主的创作群体就不能考虑一下别的群体吗,他们也挺惨的。
听说打一星的很多都是我们姑娘,主要是看不惯本片不太正的三观。
什么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啊,还没结婚呢就拍这绝望的片儿来吓唬我们?
什么哥们儿之间沆瀣一气帮逃捉奸又帮婚外恋的?
这也算歌颂哥们儿义气?
什么外面的妹子就非比家里的老婆美丽动人啊?
那老婆给你生孩子洗衣服做家务你怎么不说?
什么广电总局你审不审片儿啊!
这样的下三滥你也不一枪毙了他吗?
什么...我写不下去了,因为我不是站位这一边的SORRY。
首先想说的是,我也是一已婚的姑娘。
而且不是新婚,婚了快5年吧。
所以对于婚姻这座"坟墓",也算是有点发言权。
其次再严肃表明立场,出轨是不对,男女双方谁出轨都不对。
但打一星,也讨好不回对方想要出轨的心。
不如提高内功,你变得越是优秀,他便越难被外面的妹吸引走这便是客观事实。
这并不是给男生们洗白,但也不是说他出轨你便是全对,你特委屈你哭天喊地你夺命追问爱不爱我你不想活了只会让你显得更狼狈他更反感。
越这样男生就越觉得外面的妹怎么那么优雅知性通情达理又身材火爆人间尤物呢啊,所以,在他认识更优的妹之前,咱请先优起来好吗?
剧中的老婆形象,短发素颜背心长裤说话大嗓门儿一副假小子打扮。
而外面的妹……我不形容了,反正无论是身材颜值性格都无死角的美,作为女生我都被大口大口地吸引住了。
谁更吸引人谁有女人味你们说!
尤其是当姑娘轻轻拂掉身上的薄衫露出美好的胴体时,我后排的几位直男整齐有节奏地欢呼着"WOW....WOW..."不行了的声音。
试想他们有一天也会成为别人的老公或者此时便是我也是能理解的嗯。
因为如果我是男生,我也心动这位外面的妹,也不惊讶男主角会说出"看到你,我的心跳加快我好像重新谈了一场恋爱"这样不害臊的话。
而跟老婆躺在同一张床上,不到一个手指的距离,却没有想搞一下的激情,同床异梦的真实写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也不犯法。
结了婚的男人也会有的,别掩耳盗铃了姐妹们。
审美疲劳也是会有,所以也不乏出现一些娶了漂亮的姑娘当老婆依然也会被外面的妹子吸引的情况。
这些你改变不了,你只能把自己的段位提高。
我有个已婚的瑰蜜,现在每天下班定点儿学英语做keep,风雨无阻的她每天在群里打卡,po挥泪雨下的照片与我们分享。
她老公是飞行员,身边美女无数,但她也从来没因此失去过自信,因为自己也从来没没因为把自己嫁出去了便泄了气,反而是更高标准要求自己。
得成长,才有新鲜感。
还有一个朋友的朋友,他老婆自从嫁给他之后,就不再工作。
不工作没怎样,是个人选择,但自从不工作,对自己的标准也开始not work了。
成天在家吃薯片看连续剧,任由身材走样黯淡无光,老公辛辛苦苦下班回家,想聊点营养话题,但她只懂家长里短无聊八卦。
而老公随着工作能力的提高,晋升很快,钱倒是往家拿,但心却渐行渐远。
不久工作关系的牵线认识了一个同行业同level的女生,优雅大方聪慧懂事,最重要是谈得来。
两人一起讨论工作棋逢对手,谈笑之间自然有了好感。
对手最怕比较,但更可怕是没得比。
因为差距太大,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即使一纸证书做保障,但一方进步一方停滞久而久之你们真的不在同一世界。
进步的一方会在更高的level认识更优秀的姑娘,又为何甘心娶回家的不是那个更优秀的?
永远没有一种说法是,就算你早,但你停止努力,你永远也可以在那个位置稳如泰山。
故事的最后果然是,他离婚了,跟了那个更优秀的女生在一起。
从世俗的角度来讲,放弃旧爱选择新欢是不对。
大家也会不由自主同情弱者。
如我,最开始听到这个故事我也会跟你们一样,骂男生不地道。
但冷静下来想,如果我是那个男生,我便会甘心?
而为什么他的老婆不能早一点提高内功,等着一天一天地被比下去?
对,无论是为老公还是为自己,你提高内功总是没错。
你保持少女的好心态,你坚持健身练出翘臀马甲线,你工作努力上司宠你下属服你,你积极乐观热爱生活,你烧得一手好菜,你不爱慕虚荣还善解人意,你琴棋书画总有一两样精通,你优雅知性大方得体,情商智商双高连他朋友都赞你。
这样的姑娘,他恐怕在外面的世界找不到更好的了(捂脸),即使偶尔会被新鲜的面孔吸引走一秒两秒,但相处一会儿就会发现,我去这姑娘哪有我老婆十二分之一好。
所以只要你拿出"就算结婚了,也能分分钟秒杀外面无数小鲜肉老腊肉但只一心回家撩老公"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不会错了。
最后对全体演员的演技致敬。
幽默不夸张,完全不出戏,而且该深情的地方就是能让人前一秒还笑地岔气儿而这一秒就已经默默抹眼泪了,比摆渡人咯吱你胳肢窝逗你笑的那种尴尬好一万层台阶!
上一部在院线看的过程笑到爆的电影还是«夏洛特烦恼»,这部只是运用喜剧最基本的技巧,观众就已经嗨翻了 ! 足见人民群众的饥渴 !( 缺点:"前面开车太猛,刹车又太急,小遗憾~!)
看得我度秒如年。分分钟想骂人
前面勉勉强强还是个片子,有几个梗得说确实有点想法。最后半小时什么鬼了,让人绝望的粪演出。
去看《长城》,走错了放映厅,提前看了…
剧本还是不错的,笑点蛮密集,就是直男癌明显,收尾仓促软弱、缺乏说服力。
挺搞笑的,幽默的背后却讲的是中年男子悬崖勒马最终回归家庭。
笑点多
1.婚姻导致人生困惑;2.段落恶俗搞笑,进口的花瓶格外美;3.三观合理,不遮不掩,现实如此。
第三颗星给韩国妹子。特别美。肖央用颜值证明,中年大叔的猥琐是如何练成的。看了毒舌电影的推荐看的。结果好失望
一副烂片相,却意外能看下去。直男或直男癌视角性喜剧,三观不正又会很多人不喜欢吧。不过中年男的意淫不都那样。如所有中年危机一样,都是在对生活与工作失去激情,如何被梦中女神唤醒。改编自76年法国片,豆瓣叫大象骗人,剧情基本类似,包括模仿《七年之痒》。各种误会与巧合咬的比较好,不会很出戏
直人梗,直人癌、直人剧、直人演员,直人世界观
在喜剧路上,肖央长相平凡,演技自然,适合喜剧里各种小人物的塑造,如果将来戏路能扩宽,说不定能带出更多惊喜!这部电影尺度较大,能拿下龙标,说不定因为有一个虽然我反感但社会正三观的片尾。
误会喜剧,不断会错意,后程乏力。中年直男癌导演将出轨欲望娓娓道来,拒绝悲情,也拒绝反思,倒也真诚。或如李银河所说,婚姻制度是有局限性的,人是轻微多偶制动物。从卡司配置看,很像《欢乐喜剧人》汇报演出。
有看到编剧用心的点。公司戏都拍得还挺好的。
意外地不错,3.5分,前后割裂感比较强,讲述中年男人在婚姻中感受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虚无感那部分不错。
四分应该有吧,少一颗星主要是剧情中有些地方还是有点俗,搞笑效果还是有的,至少看的挺开心
一群狼狈为奸的狗男人 给我爬
有bug,节奏也有问题,但这不比港囧好太多?
没有阖家欢乐,大团圆结局,却很真实。但是so sad。
太粗糙了,我以为看网络小品节目。这男女主演的颜值差别好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