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Tamana Ayazi,马赛尔·梅特尔谢芬
主演:Zarifa Ghafari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简介:西方军队撤离后,阿富汗最年轻的女市长冒着生命危险带领下一代阿富汗人争取受教育的权利。详细 >
和当下的情况很应景,只是他为女性而战,我们为自己的自由而战。改变压迫与不公,非常艰难,我们做的还不够。对于她,我一切都很喜欢,只是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放弃她的保镖兼司机,保镖为她出生入死,把她当家人,但她好像只把她当个保镖或司机~ 甚至没有给他基本的尊重,这件事被她处理的,多少有点政客的冷血
男人们因为绝望加入塔利班,妇女们因为塔利班绝望
讽刺的是国统区人心惶惶,到了塔利班占领区倒是一派安静祥和。
逃离阿富汗,和当时的新闻对照起来,看到实际各方人物的面孔和采访是一种更实际的感受效果。但对主人公的叙事有种简单仓促的感觉,更多只是介绍这个背景下的危险与勇敢,而这样的结局也是很无奈的。
可能最大的特色就是拍到了喀布尔陷落之后的样子。女主最后说:让我们重建这个国家,选出女总统,把男人都锁在家里,周围的人都笑了,我完全笑不出来,女主来自上层阶级,抛头露面为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呼吁结果父亲被暗杀,其他普通女性过的是什么日子
比较喜欢看纪录片是因为真实而非虚构,尽管制作方也有自己的角度和立场。
相比于那个国家女性生存的不幸,我更加痛恨他们根深蒂固的宗教极权,任凭十个女人也改变不了!
原始与现代,极端与文明的激烈碰撞。
技术上拍得很一般。但看完谁能不说一句男的真晦气呢。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场,女主上台,希拉里克林顿到场助阵,足见这部纪录片的政治意义。
对塔利班当然是持批判立场的,但对于女市长似乎也并不是全盘肯定,至少塔利班和女市长都是具有政治作秀的成分在的,导演实际上是在追问为什么塔利班会夺权。以女市长为代表的塔利班政府高层看上去在追求女性平权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但阿富汗社会更加严重的问题比如贫困、腐败等问题却被政府避而不谈,这也许是塔利班能够夺权的真实原因吧
“我把一切都留下了 妈妈 这简直是最大的懦弱”
时代面前都是一粒沙,落到个体头上就是一座山。对个体的选择可以延伸出各种视角。问题是真的有救世主吗?什么样的土壤容易促生宗教狂热?如果只能在自由和教条之间做选择,那有没有相对先进,至少已被验证的世俗教条?
希望把所有人都放出家门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既然不敢留谈什么伟大理想?
难得有第一手塔利班视角的纪录片,故事本身十分动人,可是很多地方确只是浅尝辄止,不免有些遗憾。
阿富汗女市长的执政和逃离。动荡中,贫民是最无助的。主人公起码可以政治避难,留在阿富汗的只有痛苦。
所找到的人物和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加上跟拍。让这个片子处处充满了戏剧性。生活比电影更drama,有生之年碰上政权更替,已经很drama了。片子的主题集中在女性为了自由而斗争,这个议题本身也很具社会价值与意义。
哎无力无尽的叹息
什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于还处于中世纪时代的阿富汗来说,扎丽法·加法里作为阿富汗的第一位女市长,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扎丽法·加法里必将载入阿富汗的历史。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和当下的情况很应景,只是他为女性而战,我们为自己的自由而战。改变压迫与不公,非常艰难,我们做的还不够。对于她,我一切都很喜欢,只是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放弃她的保镖兼司机,保镖为她出生入死,把她当家人,但她好像只把她当个保镖或司机~ 甚至没有给他基本的尊重,这件事被她处理的,多少有点政客的冷血
男人们因为绝望加入塔利班,妇女们因为塔利班绝望
讽刺的是国统区人心惶惶,到了塔利班占领区倒是一派安静祥和。
逃离阿富汗,和当时的新闻对照起来,看到实际各方人物的面孔和采访是一种更实际的感受效果。但对主人公的叙事有种简单仓促的感觉,更多只是介绍这个背景下的危险与勇敢,而这样的结局也是很无奈的。
可能最大的特色就是拍到了喀布尔陷落之后的样子。女主最后说:让我们重建这个国家,选出女总统,把男人都锁在家里,周围的人都笑了,我完全笑不出来,女主来自上层阶级,抛头露面为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呼吁结果父亲被暗杀,其他普通女性过的是什么日子
比较喜欢看纪录片是因为真实而非虚构,尽管制作方也有自己的角度和立场。
相比于那个国家女性生存的不幸,我更加痛恨他们根深蒂固的宗教极权,任凭十个女人也改变不了!
原始与现代,极端与文明的激烈碰撞。
技术上拍得很一般。但看完谁能不说一句男的真晦气呢。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场,女主上台,希拉里克林顿到场助阵,足见这部纪录片的政治意义。
对塔利班当然是持批判立场的,但对于女市长似乎也并不是全盘肯定,至少塔利班和女市长都是具有政治作秀的成分在的,导演实际上是在追问为什么塔利班会夺权。以女市长为代表的塔利班政府高层看上去在追求女性平权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但阿富汗社会更加严重的问题比如贫困、腐败等问题却被政府避而不谈,这也许是塔利班能够夺权的真实原因吧
“我把一切都留下了 妈妈 这简直是最大的懦弱”
时代面前都是一粒沙,落到个体头上就是一座山。对个体的选择可以延伸出各种视角。问题是真的有救世主吗?什么样的土壤容易促生宗教狂热?如果只能在自由和教条之间做选择,那有没有相对先进,至少已被验证的世俗教条?
希望把所有人都放出家门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既然不敢留谈什么伟大理想?
难得有第一手塔利班视角的纪录片,故事本身十分动人,可是很多地方确只是浅尝辄止,不免有些遗憾。
阿富汗女市长的执政和逃离。动荡中,贫民是最无助的。主人公起码可以政治避难,留在阿富汗的只有痛苦。
所找到的人物和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加上跟拍。让这个片子处处充满了戏剧性。生活比电影更drama,有生之年碰上政权更替,已经很drama了。片子的主题集中在女性为了自由而斗争,这个议题本身也很具社会价值与意义。
哎无力无尽的叹息
什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于还处于中世纪时代的阿富汗来说,扎丽法·加法里作为阿富汗的第一位女市长,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扎丽法·加法里必将载入阿富汗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