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诗,恭喜哇,和那个人到台湾去你就可以过上体面、富足的生活,也不用被人背地里讲坏话了。
我真的,真的为你开心。
可是和你说完最后一句话,我控制不住表情也控制不了眼泪,真的、很难过。
你是知道的,在水帘洞上班,日常就是伺候那些肥头油耳的老板,为了小费被揩油也是常态,我抽烟喝酒泡A、B、C,我习惯了这样随意的生活。
那天领你回家,你收拾屋子给我煮粥、说“把这里当家”,那天你说我们要一起好好把孩子养大,那天你许下生日愿望要我们永远一起。
我们都是没人爱的“孤儿”,可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从不缺爱,你明白吗诗诗?
你可能不很明白,那天你推开了我的手,我生气地先你一步走了,后来想明白,你终究是会归属于一个和男人的家的。
我把你推开、因为那是个好的归宿,我希望你明白、又希望你永远是那个要黏着我的笨小孩。
我爱你,这是那个依偎睡去的夜里、我落在你额间的吻中道不出的万言。
————————————梁咏琪演技真的很差劲。
不喜欢这样合家欢的结局,很生硬,只会让我更哀怜灵,一辈子只短暂感受过爱的灵灵。
哭死我了😭!
其实电影一般,但我爱灵灵。
为什么啊,爱的最明白的人最不幸!
为什么啊😭
最近看得比较走心的一部电影就是这部骨妹。
骨妹其实是代表着比较底层,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劳独立苟且养活自己的那一类特殊的人群。
她们虽然没有妓女那么卑微,但却是最最底层的服务群体。
这些年轻的女孩大多都是家庭经济状况糟糕,从小无依无靠,独自来到大城市打拼,内心倔强却又无比脆弱。
好在孤苦伶仃的两个小姐妹,遇到了彼此。
得以第一次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从陌生人那里获得了善良、无私的关爱。
诗诗是个孤儿,从孤儿院出来后只身一人闯荡大澳门。
长相清纯、甜美,身材娇小薄如纸片。
没想到一个如此弱小的小身板里面却有着异于常人的勇气。
第一次来到按摩店找工作,就敢一下子扒掉自己的衣服,证明自己的攉得出去可以胜任。
诗诗诚实、勇敢。
被灵灵抓到偷看师姐工作,也能大方地承认:“偷师啊?
”“对啊。
”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诗诗,非常希望工作上有人带她上路,于是勇敢地靠近师姐们,向她们学习,终于获得了过硬的技术,也收获了友谊。
而其中,灵灵是第一个肯定她工作能力的人,第一个教她技术,带她上工,并且在客人刁难的时候为她挺身而出的人。
“哎呀她是新人的,不要吓她咯!
”从此诗诗发现灵灵的善良、仗义!
她是诗诗在这个残酷而陌生的世界唯一可以依赖的亲人。
灵灵陪她看电影、陪她逛街、陪她过人生当中第一个生日。
由于长期住在一起,相濡以沫,抱团取暖。
诗诗慢慢地爱上了灵灵。
可是有一天,诗诗发现灵灵居然对街坊邻居嘲笑她们是同性恋的事情破口大骂。
她以为,原来灵灵并不想把她当成恋人。
所以,为了不让灵灵感到压力,当灵灵抓着她推着婴儿车的手时,她突然放开了。
只是她没想到,她放开的还有灵灵对她的一片真心。
接下来是灵灵的故事。
灵灵跟诗诗一样有一个孤独而脆弱的灵魂。
虽然灵灵有家庭,但是与父母关系疏远,并且父母只会问她要钱,没有给过她真正的家庭温暖。
灵灵年长些,早已经过了诗诗那种青涩懵懂的年龄。
她成熟、老练。
开背动作流利、娴熟。
客人一个动作,就知道要去把门口玻璃挡上、拿油、除火。
因为身材姣好,样貌也算有姿色,追灵灵的人估计不少。
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真心对她。
怀孕时都不知道孩子是谁的。
没有钱,没有亲人,也养不起孩子,也没有心情照顾自己,家里总是乱糟糟的,冰箱厨房空空如也。
直到诗诗出现。
诗诗帮她做家务家,给她做饭,细心照顾她。
她被家人伤害,伤心失落地时候诗诗给她拥抱,怀孕时脚抽筋,诗诗给她按摩。
面临要堕胎的伤害时,诗诗挺身而出鼓励她生下来并答应帮她照顾小孩。
她说过“孩子我跟你一起养!
”“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两个人力量,给了灵灵巨大的勇气。
从来不会照顾自己的她,也有勇气生下乐乐,并一个人抚养乐乐长大。
可是台湾男孩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灵灵发现,诗诗比她“好命”,有一个好男人会真心待她,不再让她受苦。
灵灵的心开始动摇了,诗诗还年轻,做这一行也不久,还可以有很好的未来。
她劝诗诗接受男孩,并且跟男孩到台湾发展。
“澳门最近那么动荡,接受他咯,台湾也不错的吧!
”而诗诗突然放开她的手的这一刻,进一步促使灵灵决定要对诗诗“绝情”。
灵灵可能觉得,诗诗也不想把她当恋人,她们只是相拥取暖,并不可能长久吧。
于是,阴差阳错。
两人就这样分道扬镳了。
这其中确实有误会、有意外,但是,也是她们的命。
设想她们如果真的同居,真的像恋人般在一起,又要经历多少风雨,尤其是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
这个社会对女性一直都是很残酷的,更不用说学历低、出身卑微,无依无靠的女孩们。
两个年轻女孩,带着一个孩子能走多远,也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看完电影,虽然很伤感、很懊悔,很想回到过去跟灵灵说你不要放手,跟诗诗说,灵灵是爱你的。
但是,人生就是如此,有遗憾,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看到最后诗诗回到了澳门,租下了灵灵最喜欢买蛋糕的店。
变成了守候灵灵的灵魂的人,内心还是能感到安慰和温暖。
也许,人生中有那么一刻,如果我们觉得还有一些善良的人,给过我们温暖,值得我们为他们好好地活,此生也足矣。
还是那句话,东方人细腻,善于表达情感。
西方的电影,不管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到头来很难让人感受到爱情。
而这一部电影,居然微妙地展示了人与人的情感。
骨妹,就是按摩妹。
再怎么说都离不开色情服务的暗示,是社会确定的低贱工作,但是出于生计,自然顾不了那么多了。
两个主人公,一个是为了家乡的老小的大陆人,一个是成年自立的孤儿。
她们互相依赖,甚至因为灵灵稀里糊涂怀孕,两人一起做起了妈妈。
这种底层的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相互扶持,超越了亲情,混淆了友情,似乎就成了“恋情”。
作为导演或者观众,可能认为要表达的是“同性恋”。
但是我觉得人物的表现并不是,因为灵灵有很多男友,本来就不是同性恋,何况两人并没有“性别认知”的问题。
她们一开始就是一起当“妈妈”。
片中,有个细节,就是她们推着婴儿车路过一街边,孩子童言无忌说出:同性恋也能生孩子。
其实,这话也是“不可能”的,在那个时代,小孩子哪里来的“同性恋”概念。
何况现在我们看到两个女的推着一辆婴儿车,我们也会想到是一对闺蜜带着孩子出来玩。
至于,诗诗对灵灵的误会,这种情结其实更是老套。
所以,电影展示的是“人的感情”,因为相似的命运,因为相互依赖,因为共同度过艰难岁月。
18.6.28
《骨妹》国语中字版终于来了!
等了整整一年,终于有了资源。
这也是续1999年的《心动》后,时隔十八年,梁咏琪再度出演的百合拉拉片。
《骨妹》是一段铺设在90年代澳门按摩店里的姐妹情感回忆录。
按摩店里的19号骨妹诗诗(廖子妤饰演)和18号骨妹灵灵(余香凝饰演)之间的故事是全片的主线。
在经历了十多年澳门的巨大变迁后,人到中年的诗诗(梁咏琪饰演)再回故里,物是人非,灵灵已不在人世,两人的那一段尘封已久的秘密却就此从回忆开启……
梁咏琪在24岁时《心动》里饰演的那一个深夜拒绝莫文蔚失魂落魄示爱的小柔;
到如今42岁《骨妹》里饰演站在细雨霏霏里向幻觉中的爱人痛倾衷肠的中年女子诗诗。
时隔18年,她的表演依旧如此,一直给观众留下的是无法回避的尴尬与出戏。
为了防止剧透,Dongdong在这里就不展开剧情解说了,就来说说电影本身吧作为导演的处女作,整部电影故事叙述性还是比较强的。
但不得不说,故事虽用插叙、倒叙的方式展开,衔接却是硬伤。
在本片中,只是跨越十几年的时间,不明白为什么导演就要安排两个女演员来演绎同一个成年人。
这个跨度的改变只会让观众无法避免的感到角色的突兀,尤其在回忆画面切换时,给角色关系平添了不必要的断层感。
尽管梁咏琪准确延续了廖子妤在饰演诗诗这个角色的善良,但除此之外,观众只看到曾经清丽短发的Gigi如今产后发福的体型,角色十几年后在她身上并没有留下岁月的沉淀和其他变化。
明显的演绎硬伤也证实了这部电影在参加第36届香港金像奖时,最佳女配奖提名和最佳新演员提名都是两位年轻女主角获得,而梁咏琪全无提名。
尤其是饰演灵灵的新晋90后演员余香凝,《骨妹》也算是她第一部主演的电影,而她在影片中的表演成熟、自如。
《骨妹》在女女爱这条主线上,自始自终是收着的,无论从演员之间的表演,还是最终电影要表达的含义,都是点到即止,不深切入。
特别是影片后半部分,试图以反转来揭示所谓“姐妹情”的真相,但用闪回手法重新解读角色情感关系的力量非常散乱和薄弱,令主角之间本可歌可泣的长线爱情,最终变得差强人意、不痛不痒、隔靴搔痒。
相对导演拿捏准确的部分,也算电影最丰满的地方:按摩女郎的底层生活、讨债、卖身、私生子……然而这些无一不是港澳台影视剧中多年的陈词滥调,虽无差错,但已毫无新意。
很奇怪,影片请的是香港著名电影团队“银河映像”的编剧,剧情却出现很多学生作品般的硬伤。
当然,除了姐妹情深般的女女感情之外,不难看出影片中还时不时泛着导演对澳门的丝丝情愫,只是表现略为浅显和平庸
影片最后,诗诗对老公说的那段话,倒是可以让还在犹豫要不要找个男人就此嫁了的姬友一些参考(继续跌在Gigi尴尬的表演里)
影片结局对诗诗来说是正面的,因为她终于幡然醒悟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只是,若这样的结局放到现实生活里,终究对那个真心真意爱了十多年的男人过于残忍。
毕竟,电影比生活美好。
--end--文/整理:Dongdong 配图:影片截图 豆瓣转载请注明:深秋小屋ladyscn公众号,关注深秋小屋公众号后台回复 骨妹可获取影片国语中字全片
写了10几篇了,第一次写中国电影。
中国的女性电影不少,其中百合电影虽少但也不是没有好作品,可我不太有勇气写。
因为多数看着都太难过了。
反映现实的故事,通常都会比较残酷。
而中国的故事,无论从社会环境,还是人的思维方式,自己人总是更能戳中痛点。
这部片子,讨去了我前面几部欠下的所有眼泪。
西方的女性电影中,表现文化、种族、信仰方面的矛盾冲突比较多,而中国的女性电影中,矛盾通常来自所谓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习俗,而用习俗来约束和伤害女性的人,往往是她们身边最亲近的人。
这种差异,让我们在看中国电影时,更容易感同身受。
这部电影最戳人的地方,也是最有这种地域特色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有两点: 一是,我们可以克服经济上、生活上、身体上的各种困难,甚至看淡生死,却无法坦然面对周围人的闲言碎语。
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工作、生活,只要你和别人不同,你就永远是人们指指点点的对象,永远是那个异类。
但,谁又能保证,自己处处都在大多数的阵营呢?
二就是大多数中国人骨子里的“我这样是为、你、好、啊。
”——用心良苦,真心实意。
但这样的自我牺牲,既不能解脱自己,也不能成全别人。
最终双双遗憾终生。
剧中的“我”在最后得知了一切,又能怎么样呢?
内心多年的空洞突然被曾经如此炙热的感情填满,但,一切早已无可挽回。
看似温暖的结局,越想越觉得残忍。
“我们”原本不必这样的。
片中的这种感情并不只针对爱情,也有一定笔墨表现在亲情、友情上。
希望儿子考公务员的妈妈,希望姐妹有份正经工作的朋友,她们发自内心的希望对方好,但如果对方不接受这样的安排,便是不识好歹了。
========以下是概括全剧透,慎看=======
诗诗是一个酗酒成瘾的中年女人,经常因为醉酒摔伤。
人总是淡淡的,不喜不悲的样子。
她和丈夫在台湾经营着一家民宿。
有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寻人消息“诗诗:灵灵死了,有要事商讨,来电XX”,于是她赶回澳门。
随着见到当年的朋友、经过当年熟悉的地方,记忆也随之慢慢展开。
90年代的澳门,诗诗到古场(按摩店)找工作,学徒期间受到前辈灵灵的指点和照顾,开始工作后要了挨着前辈的号牌19号开始一起打工。
和按摩店的小姐妹盈盈、芝芝四人很合得来,相互照应着。
房东要卖房,诗诗无处落脚,就搬到灵灵的房子同住。
诗诗把灵灵的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
相处久了,两人也更了解对方,诗诗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灵灵的家人对她从不关心,只是一直不停地找她要钱。
两个从小生活窘困、从未得到家庭温暖的人相互扶持着,勉强支撑艰辛的生活。
灵灵怀孕了,不知道孩子的爸爸是谁,她让诗诗陪她去堕胎,但诗诗说自己帮她养。
从怀孕到儿子出生,进而两人一起抚养着孩子,诗诗一直尽全力帮助灵灵。
时间久了少不了街坊四邻的闲言闲语。
有一次,两人一起过生日,把许下的愿望写在了路边长椅的下面,她们各自写下愿望,然后给对方看“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希望和灵灵相约到永远”。
店里来了个很老实的台湾男孩儿追求诗诗,因为照顾灵灵和孩子,诗诗一直没理他。
澳门回归时,灵灵说有男人要娶她,她要带着孩子回大陆了,和诗诗就此绝交,诗诗觉得灵灵非常自私。
于是,她跟着台湾男孩走了。
故事穿插着从回忆到现实,诗诗找到了灵灵的儿子乐乐。
乐乐告诉她,自己的妈妈从来没有结过婚,也从来没有离开澳门。
她对乐乐说,自己有个很喜欢的人,和TA有过很多开心的时光。
诗诗冲到当年写下愿望的长椅,一个个长椅找了过去,在其中一个下面看到,“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变成了“希望诗诗永远幸福”,她跪在长椅边泣不成声。
镜头一幕幕回忆着过去,诗诗知道的,和她不知道的。
诗诗生病了,她老公来澳门找她。
她对老公说:“我知道你很好很好,但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洞,不管你对我多好,我就是开心不起来。
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因为我心里一直留着一个人。
我想留在澳门,对不起。
” 诗诗在澳门开了一家小零食店,在当年和灵灵每天路过的街边。
乐乐不想做公务员,以前总是跟灵灵对着干,现在,诗诗让他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乐乐寄回的明信片上,抬头都是:“妈”。
今日看了一部澳门电影,叫《骨妹》,女导演徐欣羡的处女作。
这是一部同性电影,虽然比较隐晦了些,说的是一对按摩女的爱情故事。
故事整体问题不大,但过于女权,看着不太舒服。
为避免各位浪费时间,我把这个故事拆解了(担心剧透的话,可以直接关了)。
一个澳门孤儿院的女孩子,叫诗诗,长大后出来找一份技师工作,粤语叫做骨妹,其实,职业不分贵贱,做什么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自己喜欢,并且学到技术,正所谓招牌广告上写的那样:“一技傍身,世界通行”。
不过做个“骨妹”并不是看身材就够了,上岗前你得学会怎么按摩才行,诗诗当然也不例外。
好在有朋友帮助,练习一段时间后,顺利出师。
一般只去按摩,都会找个阿姨,因为她们技术熟练,也有力度,能够按到点上,除非你想要推油之类的套餐,才会选择身材棒长相好的年轻妹子。
培训完之后就可以领号正式上岗,女主角认识的3个死党,盈盈38号,芝芝8号,灵灵18号,因为女主角跟灵灵关系更好,所以她选择了19号。
接下来就是等客人叫号了,刚开始诗诗没什么人叫号,熟客也是需要一次次服务建立和维系的,后来18号灵灵帮助了她,于是两人齐齐服务。
做按摩这一行有很多潜规则嘛,初次去的时候可能你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推油。
诗诗也是,幸好有灵灵在场,又帮助了她。
随着按摩技术的精进,业务的熟练,诗诗很快就赚到不少钱。
工作之余,和几个朋友聚餐,唱K,玩得很开心。
影片中唱的这首歌还是《再见二丁目》,如果你对这首歌的背景故事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这首歌是林夕和黄耀明的故事。
故事转折开始了,有天诗诗被房东赶出门了,没地方去,灵灵收留了她,两人一起同居。
诗诗把灵灵的家里收拾得非常干净,还做饭做菜,二人世界过得很幸福。
除了灵灵出去约会外,两人几乎形影不离,诗诗还带灵灵去吃童年喜欢吃的东西,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
灵灵在天台用打火机当蜡烛给诗诗过生日,还和她在码头的一个板凳下面刻下“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的誓言。
故事转折又来了,灵灵约会乱搞,不知道怀的是谁的孩子,想要打掉孩子,诗诗阻止了,于是,灵灵生下一个儿子叫乐乐。
两人决定一起将孩子培养到大,原本这样安安静静地生活就好了。
可是这一切还是被打破了。
先是被街坊邻居闲言碎语,说两人没有老公,带着孩子,经常粘着一起,看起来很恶心。
然后是一个台湾客人的穷追猛打,认识不到几天,第一次约会就在餐厅里下跪求婚,想要娶她回台湾。
两人这时候才意识到彼此的关系过于亲密,灵灵开始跟诗诗刻意保持距离感。
听说台湾男要带诗诗离开,灵灵感到由衷地开心,于是她以送儿子回大陆的借口跟诗诗断绝好友关系。
诗诗伤痛欲绝,于是跟着台湾男离开了澳门,在台湾经营一个家庭旅馆。
但诗诗其实心理一直都不开心,每次都喝到烂醉摔倒,经常看医生。
台湾男也很暖心,在家里装了防撞条和软垫,担心诗诗又不小心跌倒。
直到有一天,诗诗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灵灵死了的消息,决定回去澳门。
原来之前灵灵买了保险,保单的名字写的是诗诗。
注意,她没有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诗诗哟。
重回澳门后,她又见了当年的死党和乐乐,还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
在和乐乐聊天过程中,她意外知道,原来灵灵一直都是爱她的。
当时灵灵并没有送乐乐回大陆,她经常到码头上发呆,还将当时刻在小板凳上的誓言更改了,从【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变成【希望诗诗永远幸福】。
知道这一切的诗诗十分地懊恼和后悔,她终于明白灵灵当年的心意。
可惜,一切都太晚了,诗诗只能在梦里说出积压在内心十几年的话——我只想跟你在一起。
这个镜头是整部影片最好的一个,灵灵似乎从梦中穿越到现实,帮诗诗擦拭掉眼角的泪水。
醒来之后,诗诗跟自己的老公袒露心声,先是夸一下老公说这些年来对她很好很好,然后说自己开心不起来,因为心里一直留着一个人,没有办法再接受其他人,最后说了一声谢谢,表示自己想留在澳门。
故事就到此为止,结尾,诗诗和当年的朋友恢复来往,在澳门开了个小店。
这个故事相对而言比较简单,采用倒叙的方式,然后不断寻找线索回忆过去,最后找到开启答案的钥匙。
剪辑方式也有点粗糙,不过毕竟这是澳门电影徐欣羡的处女作嘛。
梁咏琪在片中的演技还是勉强合格的,其他也没有太多亮点。
唯一想吐槽的就是故事太过于女权,把里面的男人形象弄得太简单,尤其是骨妹跟黑社会大佬打交道,以及诗诗的老公。
一个男人真心去追你,对你好,你却利用了他十几年,如果不开心,早点说出来嘛,何必总是喝酒,摔倒后要人照顾,如果是同性恋,早点说出来嘛,何必浪费他人的时间和感情。
醒来之后,跟老公说句谢谢,就完事了?
还不许他发火,要轻声细语,温柔以待,这样的价值观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我从来不反对女权,但是面对这样中华田园式的女权,真令人反感。
这也是我为什么直接把这部电影故事以这样的方式剧透了,也是避免大家浪费太多时间在这部影片上。
在完整看整部影片之前看过b站女王泡面的剪辑,在看剪辑的时候就哭成了泪人,哪怕知道了所有剧情,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是哭得不成样子。
以悲剧结尾的故事总是让人动容,也使人铭记。
不知在多年后,我能否记住这个故事,因为怕自己忘了,所以写点东西记录下此时此刻的感受。
在那个年代,两个女生之间的感情,还不像现在这样能为人接受,甚至是禁忌般的存在。
在这种背景下的感情,是如此小心翼翼,生怕伤到对方和自己,爱是为对方着想。
就我自己而言,体会过爱一个人但却从未亲口对她说出过爱的心情,也体会过明明不是爱,但却随意地对她说出“我爱你”的时刻,但却未曾体会过这种惺惺相惜的感情。
当诗诗回到澳门,看到她们曾经一起过生日刻下愿望的那张椅子时,我无法再克制自己的情绪,最珍贵的感情莫过于此了吧。
前段时间看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第一次学习爱,原来爱是这样,是关心理解,是付出,是不求回报,那种我付出多少要求你回报多少的,只能算是交易罢了,与爱情无关。
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
我对感情的态度从来都是怕错过,只要是喜欢的,我都不会顾忌太多,或许是太过自信,总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也或许是还太过年轻,不懂生存的艰难,但我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只要足够优秀,除了我和对方不够相爱,一切问题都是有解决办法的。
因为,如果有一天,我真的遇见了想要互相守护一生的人,就一定一定不想错过。
我会用她喜欢的方式去爱她,而不是自以为是地以为为了她好。
片名《骨妹》,不知是不是粤语,初听起来不是很喜欢,瘆得慌,没有温度。
Sisterhood呢,好像也不够,两人互相深爱到最后才揭晓,超越友情,大概算是无性的爱情,sisterhood不够准确。
《姐妹》当然也不行。
取两人工号《1819》,也没劲。
之所以难,是因为没有现成的概念来描述。
两个住一起,照顾一个小孩,处于一种很开心的状态,所以“同性”这个标签很多余,世上感情千千万,非得同性恋?
因为做按摩女相识,喜欢有对方的日子,亲姐妹一样,灵灵意外生了一个小孩,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就是这个样子,不需要描述。
片子最后往同性方面引,低级了。
灵灵为了让诗诗嫁人,不惜演戏得罪她,这么做固然伟大,但是为什么不直说?
她自己后来不找对象不结婚,这是不是有点和前面穿梭于ABC三个对象之间有矛盾?
可怜的台湾大帅哥只是一张船票,一个道具,片中话叫“码头”,这么温柔帅气照顾你这么多年你最后居然说我这些年过得都不开心,因为我发现我心里一直只有灵灵一个人。
what the f××k?
是个人都受不了好不,结果老帅哥来一句,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正常人不会是这种反应,那我只能往暗黑方面想了,比如……可是台湾哥的人设实在太坚固了,我不忍心。
片子毛病很多,过于理想化,人物单纯到有点傻,转折有有点生硬,但是依然是个好片子,值得一看。
比如两女一小孩的家庭就很好,不一定非得百合,就那么住在一起,柴米油盐就很好。
你非点加点颜色,那只能女同。
能不能两人都各有对象但不结婚,还是一家三口住一起呢。
不行,诗诗单纯痴线的人设不允许,灵灵认为她是一定要嫁人而且要嫁个好人的,机会来了就会推她出去,不想耽误她。
灵灵一定要装酷才能达到目的吗?
可能是性格使然,但是不让诗诗伤透心,她是不会离开的。
这么看也合理。
片子温情默默口味清淡,男人都是大猪蹄子。
四个女人另外两个形象太扁平,如果能丰富点,互相之间矛盾也多点,那就是郭敬明做梦都想要拍出来的《小时代》(关于小时代我觉得郭敬明是有能力拍得没那么烂的,之所以那么烂,是为了报复社会,喂屎,不然实在无法理解。
) 剧情方面也有点像经典的《情书》,斯人已逝,才开始顺着记忆来一个解谜,谜底揭晓,他妈的,是爱。
最后想说一点,整部片子没有出现灵灵老了的样子,实在是电影最大的亮点,我看的过程中都在担心,千万不要出现她老了的照片,为什么?
她那么美,那么酷,就让她永远年轻好了,永远活在20岁。
电影不是现实,它可以是永恒。
“我以后都不想再见到你啊”当诗诗痛苦的对灵灵说出这句话后,调转身伤心的离开了。
只是她没有看见,背后的灵灵也在伤心的流着泪!
诗诗,单纯,细心,善良!
出身于孤儿院,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
以为按摩店只要身材好够漂亮,所以脱掉外套给经理展示身材;完全不懂按摩技巧,一个人在对着被子刻苦练习;偷偷躲在门外面观看,想要学习到更多……初到按摩店,迷茫与困惑,完全不知道如何去做。
但她需要生存,她需要这份工作!
灵灵出现了,成为了她的救星!
灵灵是从内地来到澳门的。
没有一技之长,而家里还有人等着自己养,只好从事按摩行业。
性格直爽,乐于助人!
当看到诗诗笨拙的练习手法时,主动帮忙指点;当诗诗在门外偷师时,主动打开了门让诗诗看的更加清楚;当诗诗第一次黑客人按摩遇上客人不安分时,主动站出来帮忙化解;当诗诗被房东赶出来时,主动带她住进了自己家里。
殊不知,这让诗诗的内心开始对她有了依赖。
缺乏安全感的人,依赖感也就超强。
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下,对别人的关心与问候特别重视。
陪伴是最容易住进一个人的心!
诗诗与灵灵开始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看电影,一起上班!
有一个人如影随形的跟你在一块,了解你的一切,明白你的心理。
当两个人可以共吃一颗苹果时,两人的感情已经在无声无息中变得更加亲密了!
而之后灵灵意外怀孕,抚养乐乐成为了两人最开心的事!
有些事,尽管繁琐忙乱,但因为是跟你一起在做,而变得成为最浪漫的事!
起早贪黑,诚心祈祷,精心照料!
诗诗完全将乐乐当作自己的孩子在养!
“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希望与灵灵相约到永远”当两个人一起过生日许下愿望时,彼此都希望这样快乐的过一辈子。
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
灵灵和诗诗的过分亲密,以及未婚就有了孩子,还是遭遇了邻居的嘲笑。
于是两个紧握的手,还是默默的分开了。
刚巧有个优秀的男人在追求诗诗,考虑到未来,灵灵决定将诗诗推给他。
故意冷落诗诗,假装送乐乐回内地,假装自己也要嫁人……终于把诗诗送到了男人身边。
只是分开的两人都过得不快乐!
诗诗酗酒,灵灵孤独一人!
两人心中还装着彼此。
灵灵将自己的保险受益人写成诗诗,终于在自己出车祸死后,回到澳门的诗诗找回了这份失落的感情。
是友情也好,爱情也罢!
情到深处又何必分的那么细。
只要曾经拥有,只要曾经快乐,一切都是最美的存在!
我以后再也不想见到你了。
我想离开,你可以带我走吗?
于是就成了再也见不到的离别,可能是太年轻,可能是没看清楚自己的心,即便是离开了也放不下那些曾经,一起的那些平凡又珍贵的记忆一直扎根在心底。
岁月蹉跎,十几年的光阴,再回去,找寻那些光影,却再也看不到那个熟悉的背影,才发现原来是我自己离开最好的幸福去另一个城市旅行,成长的学费是这么的刻骨铭心。
如今只能留下守护着有你和我的那些曾经。
三星半。故事可以,但槽点还是蛮多的。同行的朋友对于强行悲剧表示很生气。感觉 情感的细节表现的不够,结尾让人觉得bug。最后明明很姬,评论刷姐妹情深的,姬老听见会想打人。内地上的话会二刷。确实看的时候感觉有些部分很七月与安生,但是貌似很早拍的,可能只是巧合。很喜欢新演员。梁咏琪值得鼓励
女性视角的小城故事,到gigi的戏份总是有太强的跳跃感。而里面的男性角色没一个正常或者说普世化的,都是为女性而服务或者愚弄女性的存在。年轻时的戏份是真的好,好到可以爆灯。但一回到现实,却又割裂了。本来想多给一星,但里面的感情观,原谅作为一个男性观众,实在无法接受
题材是嘘头,剧情不说了,编剧连台词都懒到原封不动抄袭20年前的港剧。
非常细腻的感情,没有大起大落,只有细水长流。
总觉得缺很多东西,两个女生的感情脉络没有那种很“黏糊”的感觉,最后分开也太过套路。
7,一开始没认出梁咏琪……这部也算是从闺蜜情升级到了同性爱,虽然只有一点点,这部分加0.5吧。
拍得清汤寡水,剧本写得不好,根本没细节。以及我gigi怎么这么壮?
远远低于预期 一条线都讲不清楚 还双线 狗血 味同嚼蜡 流于表面
看得心里堵。缘起缘灭都不过天地一刹那。
从“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到“希望诗诗永远幸福”椅子下的愿望悄然变化
两个年轻女生是最好的,这个电影可以只保留他们的部分,梁咏琪的角色不好演,当然她也演得不好。追忆情怀的片子一定要有细节和过渡,这个电影是没有的,是割裂的片段式。一场又一场戏只是为了一个结果,而非一份情感。
「俗套的剧情煽动我恻隐」廖子妤的演技和余香凝的美颜能让我原谅电影本身的所有不足,以至于角色本身的情感代入和她们的演绎已经完全盖过Gigi。其实情感推进还是有点生硬…但就是感人啊,就是喜欢啊。是不是les不重要,因为不是所有的关系都需要被定义,也不是所有的感情都需要被分类。
轻描淡写的深情
这都是什么事啊
看到了断背山的影子,但又完全不同。
就是浓缩版的TVB电视剧吧。澳门在香港 大陆之间可以插入的视角可以太多,但是这部片子什么也没有。甚至连怀旧都没有,澳门的质感一点没有。
因為細節刻畫不足,導致電影其實有一些分裂,若說是追憶青春,故事過分側重四姊妹中的兩個主角,導致另兩個在追憶部分存在感太過薄弱,若說是女同情懷,明明已經超越了姊妹情的邊界,導演卻沒有如《自梳》一般跨過去的勇氣。廖子妤和余香凝兩個人都交出了不錯的表演,未來可期,反倒是老演員們有些光芒暗淡了。
看国配好难受+改台词好难受。
三星半
演灵灵的这个余香凝好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