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完第一季和剧场版的观后感,这部其实就是霹雳和老虚的一次合作试水,感觉上还是蛮成功的。
剧情还是挺不错的,而且操偶打戏镜头都很赞,分分钟都有种经费在燃烧的感觉。
不过主要还是想说说凛雪鸦:凛雪鸦这个角色第一眼看着,绝对是相当惊艳的,帅气的造型,幽默的谈吐,磁性的嗓音,还带着一种神秘感,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度,至少会让人产生兴趣,随着剧情的发展,很快就能感觉到,他不似正派人物,似乎也有着自己的目的,让人难以捉摸果然,不久后便暴露出,他是个窃贼,以盗取恶人宝物为乐,享受的是这种刺激和乐趣。
这样一个人物,非黑非白,应该说,是个灰色人物,而且,是更接近黑色的那种,没有善恶是非观,他窃取欺诈恶人,只是因为好人无趣,并非惩恶扬善。
只是因为曾经站的太高,而选择用这种办法来满足自己的空虚,以此为乐。
这其实有点类似金光的神蛊温皇,只不过,他是因为厌倦了,而温皇,是因为太寂寞。
凛雪鸦是塑造很成功的一个角色,但不是一个合适的主角,因为他太“恶”,这样的角色,作为主角,观众的带入却不强,因为观众有时候无法理解或者接受他的做法,比如剧场版中,他对杀无生做法,就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其实看过tv也知道,杀无生是恶人,是值得同情还是死有余辜每个人看法不同,不予评论。
真正让观众反感的是,凛雪鸦亲手引领杀无生走向正道,给了他改邪归正的机会,然后亲手粉碎了它。
这才是引起反感的原因。
并非说“恶”的角色不能是主角,只是应该适度,凛雪鸦,尺度有点大了,我觉得凛雪鸦如果是作为配角,甚至是反派,都会比主角更容易得到接受和认可,这是个成功的角色,也是失败的主角。
不过不管怎么说,才第一季,看发展吧。
如何做江湖强者?
当陌生人对你感兴趣,你就是“强”,正如King于光头披风侠,天机老人于其他人。
阿虚故事里,一流剑客互给抱团,三流剑客敬强远之,倒无这传统意义的“江湖强者”。
故,两条道路通向不同罗马,于东离便是最后10分钟,名为“天降神兵”的,巧妙的急展开。
另恭喜殇大侠,没被弹幕更名“殇神”:证明虚老板这回主角的“心/技”和“力”大体接近了。
其一身世是谜团,其二有刃无锋的技巧与自制后,殇能更自然承接剧本降予的力量,过渡“心/技”与“力”的割裂,相较于圆和橙而言。
小圆也许应该成神,但橙武假若有上述殇的两种铺垫,或取其一,角色都会更有弹性,更有再描写的空间。
要知道橙神每年在movie大战,都混得很艰难啊……
纪,嗯,没打错。
在讲东离剑游纪之前,我先谈谈我对霹雳系列的看法。
不吹不黑。
每次我跟我表弟讲,我就会用“吊离笑佛”四个字对霹雳一笑置之。
(粤语粗口谐音,梗出自黄子华电影《难兄难弟》)。
不怕得罪霹雳粉,霹雳系列向来都是仙佛满天,神怪满地,长着毫无二致的长脸大眼人偶,穿着锦衣玉袍轮番开挂,轮番爆炸或轮番吐便当———当然你说个中有美丑,雕艺有进步,剧情有深浅,没错,月无波和蝴蝶君是真好看。
但是!
故事来来去去就是邪道正道互相碾压讨伐,佛道儒魔,仁义道德,痴男怨女,我从百科词条上看,千把来集,十几二十年下来,每集1小时就没从核心、模式上真正创新过。
这也就是我讨厌霹雳的地方。
看着看着,真的会生出一种被仙侠文化的虚妄意淫洗脑,被老旧道德紧紧束缚的恐怖和悲哀来。
不是说笑,这种感觉,挺可怕的。
大学时我认识了一个台湾网友,比我小两岁,很萌的妹纸。
我问她你知道霹雳布袋戏吗?
她反问我:这不是老人家才喜欢看的戏吗?
在大陆很出名么?
当然,我也是喜欢过霹雳一阵子的,包括小学看的亚视大儒侠史艳文,我就觉得真假仙好搞笑(搞笑是霹雳的特色之一),史艳文好有大侠风范。
(还算是武侠范畴,大学时期也补过番),电影圣石传说、郑问主笔的漫画大霹雳(郑问的画工真的和霹雳世界是绝配,可是两者都有大毛病,这里不作赘述)。
不得不承认,霹雳的诗词章句,人名器名,人物刻画都是很有特色,下了很大功夫的,对于念中文系的我来说相当有吸引力。
但除此之外,就是我上述的严重弊端了。
而最近东离剑游纪的出现,无疑是给霹雳打开了一片晴天。
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血液。
要说人偶千人一面,这次所有角色一人刻一套五官,辨识度很高,丹翡还是标准的日漫萌妹圆脸!
别说,除了卷残云双眼略略无神,太有霹雳遗风,一个个都美!
(尤其喜欢眯眯眼小哥。
)千来集坑太大?
老虚表示我不支吹,我用杯。
于是自己开一条独立霹雳系列之外的体系,13集完事儿,一集20来分钟,看着清爽,可以!
霹雳雷打不动的千人一嗓和说书演剧式的剧白,以及传统的武侠配乐也被全新包装,———日式王道RPG剧情加炫酷音乐,怪物级专业声优配音,ACG迷们的感兴趣和接受程度无疑大大上升。
角色美,战斗炫,音乐炸裂,对从没接触过霹雳系列的海外观众,或者之前对霹雳并不感冒的华语圈朋友来说,东离的安利指数还是相当高的。
再加上B站齐全的弹幕AV剧单,霹雳道友们不遗余力的热心引荐。
连我看完东离后也忍不住意犹未尽的开始补起霹雳剑踪起来。
(但是不过4集就有点心有余力不足,并且回到本文开头的厌嫌中去了......)也就是说,东离剑游纪,创新吸粉上,是成功的。
但接下来我要强烈吐槽的是,东离剧本自身有很大的问题。
私以为,整个故事像大学生面试手游公司所写出来的游戏剧本一般,很水很平庸,虎头蛇尾。
反派外强中干,每个角色反转都极其缺乏说服力,正派反派招式说来就来,和当场印卡似的,而且那些招式名,用蝴蝶君的话说,就是“八字疯”!
表弟提醒我,剧情嘛,当一般的傲天文看看就好了。
Well,fine.但我还是忍不住继续吐槽......日式RPG闯三关的套路好蠢好蠢的,还把关卡构成和攻略讲得那么直白,太游戏化了!
还把殇大叔坑得那么出位,那几集看得相当无语兼来气。
然后接近大结局,神棍鸦一言不合亮剑对肛老蔑,专业被坑的殇大叔秒充送卷轴,开挂开得像日和的西游记似的,让人一脸问号。
螳螂大妈,为你默哀一分钟...(大妈:我镜头都没一分钟!
)。
第二季续作制作确定,舞台应该一路向西了吧?
人人都说东离套路多,那西幽估计就挂逼多了?
霹雳日漫化初试啼声,有不尽人意肯定在所难免,东离剑游纪,讲真,人偶,布景,特效,音乐都让人叹为观止,耳目一新。
唯独剧本,希望多走心,少点低幼套路。
不然,新体系拙劣低幼,旧体系沉疴不改,吊离笑佛也只能一直是吊离笑佛了!
首先,有严重木偶恐惧症的可以先X掉了,我身边也有这类型的朋友,真的从生理到心里上就害怕木偶,这种安利是强迫不来的。
我一开始是在一个漫画群受到台湾基友的安利的,当时是想看霹雳布袋戏来着,但是听说便当派得很厉害,所以就先看了另一家的,后来慢慢霹雳、金光、新世纪和神魔都有看过了。
东离作为霹雳布袋戏独立出来的一个作品,我觉得很不错。
霹雳正剧的内容太多了,一般人看到有2000集就懒病发作不想点开了,而且每部开头的剧情会衔接上一部的,再加上还听不习惯闽南话,简直像是对外树立了高墙。
如果让我安利,我可能会选着先安利其他家的,只因为其他家的比较短。
下面,我说说东离。
1、故事背景和剧情这里先说个背景,一开始老虚是想要直接把霹雳加个字幕就放上电视的,但是考虑后还是觉得不可取。
这里面遇到的问题有几个:①文化的差异;②日本观众对布袋戏的接受程度未知;③霹雳布袋戏1集(60min左右)不适合日本电视上的放映时间。
最后老虚和霹雳商量过后,觉得出个区别于霹雳布袋戏的独立作品。
东离可以说是一个试水性质的作品,主要作用是安利布袋戏。
东离现在看来是以传统的RPG游戏基调来进行推进剧情的,经过几集剧情的铺垫,每个角色的性格已经很鲜明了。
因为剧本是老虚写的,我相信后面可能会有反转。
虽然老虚说了剧情会尽量简单易懂,但是我觉得不太可信(你们懂的)。
2、人设东离人设相对于霹雳布袋戏的人设,简单了很多。
不过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清爽些的(这样打斗动作也会爽利些),所以东离的人设我还是挺喜欢的。
一开始会觉得圆眼睛的女主角画风和其他人的不一样很奇怪,但是看习惯后就觉得非常可爱了果然偶还是要动起来还会最好看!
有些没怎么接触过布袋戏的人就会吐槽这部剧人物都没表情什么的,其实这个问题会在你们看了几集后就会自动消息。
布袋戏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它只是用配音和略有些夸张的人物动作就能把人完全带进去,人物表情什么的自己不知为嘛会自动补充,我以前只看了几集就完全习惯了,觉得偶一动起来就是活生生的,感觉他们都有了生命。
3、场景分镜东离的场景和分镜都非常优秀,能看出来真的非常用心!
看剧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个动态或者静态的画面里元素都非常丰富,有时候会让人忍不住就盯着看,每次再看的时候都可能有新的发现。
因此,蛮多人都会说这部剧有毒,会让人想重复看。
虽然有些人会吐槽分镜基本都只有上半身什么的,但是这个是不可抗力啊,毕竟偶下面都是操偶师傅们.......4、CG东离的CG做的很不错,相比之下国内那些XX剧的CG就完全是渣渣了。
精致炫酷什么的就不说了,东离起码做到了CG和画面非常自然和适合。
第一集和最后一集的CG可能会多写之外,中间部分的CG尽量少一些,不是经费什么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向观众展现更多的操偶技术,让观众了解布袋戏的魅力所在。
我是从看了布袋戏之后就不怎么能国内的脑残剧了,主要是看用不用心这一点上。
布袋戏因为各种原因,很难安利出去,还能坚持在制作一线这么多年,我觉得几家布袋戏的公司都非常的值的让人尊重。
就算不喜欢好,希望大家不在没去了解过的情况下对布袋戏各种黑。
有点兴趣的亲们,快来入坑吧坑虽然深,但是不会让人后悔的!
以前看过《大儒侠史艳文》,被那华丽丽的打斗给震惊到了,之前对木偶戏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的皮影戏阶段,以讲故事为主,没想到竟然打得如此精彩,如此有创意,比真人版的武侠剧还好看,也有着不少很好听的歌曲,可惜剧情越播越夸张,各种现代穿越来的人,便弃了坑,没追下去了。
后来一个很喜欢看布袋戏的朋友强力推荐了《霹雳布袋戏》,一看集数破四位数,很有含量!
压根不愁没东西看,思索一下,参考了网上的推荐,排除了年代较为久远的那些看了起来。
剧情方面依旧跌宕起伏,打斗依旧精彩而富有创意,有一个缺点保留了下来:废话多。
但...配音变成了闽南语,这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无论男女角色均为男配...就像收音机上那些故事一样,在只有声音一个表现介质时,男扮女声还能接受,但在有了画面后,一切都不同了,穿着华丽容貌姣好的女性角色一张嘴便是故意拔尖的大叔音,那感觉就像是游戏里忽然发现你喜欢的女玩家是长满胡渣的大叔一样。
尽管如此还是被剧情和打斗两方面的优秀留了下来,直到织语长心的故事让我过于悲伤,彻底抛弃了这部戏剧,之后也几次尝试过回归,终究无法摆脱那份阴影,只能作罢 最近无意中发现B站上竟然有新布袋戏《东离剑游纪》,一看不得了了,日本和台湾共同合作,动漫便当大师亲自把控,泽野弘之配乐,大牌声优参与,简直是全明星阵容,有了预算,有了品控,剧集的品质可想而知(当然好莱坞电影经常出反例),而且最重要的,是女性角色终于是由女性配音的了!!!
这能不看吗?
13集的动画,我一直都觉得至少要坚持看上5集才能勉强确定好不好看,而这一部相当为观众考虑,第一集就直接先来个高潮,假如看了第一集还不感兴趣,那么就可以跟这剧说拜拜了,也不用浪费时间。
《东离剑游纪》的故事不算优秀,也比较简单,人物设定略为面谱化,可以在其它作品里见到相似的角色性格,但却塑造得很成功,13集、每集20多分钟这样的短时长,不仅记住了主角的名字和特色,连配角都记得(当然小反派还是不大记得住)。
背景音乐也是高水准发挥,气氛营造非常迅速,缺点是曲目太少,就那几首重复利用,OP都跑进来掺一脚(主题歌觉得是最不上心的了,没啥特色)……节奏方面,前两集密集的战斗过后就缓慢了下来,充斥着大量对白,也没啥戏剧张力,看得稍微有点发困,与小兵的战斗更是超级无聊,而最终战的对决也比较中二,剑术变成了摆Pose放大招,略为失望。
但总的来说,依然是挺优秀的作品总体评分:8.3/10.0娱乐指数:8.1/10.0
蔑天骸万物之生,死亡之序,奉吾则功上枯骨,逆我则剑下亡魂,寒刃之前,唯此二道。
蔑天骸的诗号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不同在于,后者使用死亡在威胁别人归顺自己,而前者是用荣耀在拉拢。
所谓凡人皆有一死,预期碌碌无为被我杀死不如助我成就一番伟业,成为功上枯骨的一份子。
作为玄鬼宗的CEO,蔑天骸的这套理论可以说是很成功的。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蔑天骸的个人能力很强,从原本的一个小卒到当上CEO靠的都是个人的努力,武力高强不说还精通法术,智谋也不错(轻易就识破了凜雪鴉的计谋)。
在这样强大的个人实力的保证下,蔑天骸并没有像其他反派那样采用恐怖管理策略,而是用“荣耀”这样的正能量来管理下属。
玄鬼宗上下不论是干部还是小卒都将维护宗主蔑天骸的荣耀摆在第一位,甚至为此牺牲性命。
玄鬼宗的三个干部残凶、猎魅、凋命都是在知道自己实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依然毫不退缩才退场的。
支撑他们走下去的不是恐惧,而是宗主的那份荣耀。
利用正能量而不是负能量的区别在于,正能量更加持久,更能激发公司员工的动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在蔑天骸死后,干部们全灭,作为基层的玄鬼宗小兵也依然在想法设法为宗主报仇在蔑天骸的领导下,玄鬼宗上下一心,以他为中心发展迅速,成为连官府都不敢插手的一方势力。
然而这种个人崇拜式的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就在于,玄鬼宗的发展完全与蔑天骸的个人能力绑定,并且不能吸引真正的人才。
只有弱小的人才会将自己的一切依附在别人的成就上,才会抛弃自我来崇拜他人。
所以玄鬼宗里处理CEO外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干部的能力水平可以说很平庸,连鋭眼穿楊都打不过。
由于长期和平庸的手下在一起,蔑天骸傲慢的情绪逐渐增长,以为自己的剑术已经天下无敌,足以称霸天下。
而在幻想破灭后,蔑天骸个人的失败也宣告了整个玄鬼宗的失败
* 光是布袋戲不能賣肉拖時間這點,就值得將30分鐘花在這真功夫,看對話的番劇上* 女性角色(含捲殘雲)都是用來連結橋段* 九集前(打敗石巨人前):男性對話/冷笑話都像日漫的賺稿費SOP, 後段開始破梗後一個個角色的性格/行為模式被揭穿- 原來之前的冷梗都不是硬拗的!!
原來劇本有從每個角色的立場推敲過的!
!* 詩號內容不重要, 猛得是閩南語念得跟真的一樣!!* 一旦骨架紮實, 虛淵玄是可以編得比Fate好的 ===蔑天骸* 攻擊力:8* 擁有許多名劍 * 追求名劍, 世上人類無對手,只能劍器找朋友* 劍道觀:沒人比我搖擺,只能去器材店叫板* 謎底:最看不起別人的人,反而是最信仰訓練王道的 鬼鳥 * 攻擊力:10+* [推測] 擁有名劍數量一般 * 不追求名劍, 一切都是遊戲道具* 劍道觀:高手只有搖擺,沒有最搖擺. 於是我只能在別家high* 謎底:熱衷遊戲挑戰是生活沒重心的表現 殤不患 * 攻擊力:10+* 擁有許多名劍 * 追求名劍, 想把它們全摧毀* 劍道觀:與其在江湖搖擺,不如在家刷平板* 謎底:希望天下太平的人往往忙一輩子, 熱臉貼冷屁股 殺無生 * 攻擊力:7* [推測] 擁有名劍數量一般 * 不追求名劍, 找高手挑戰比較重要* 劍道觀:就讓我搖擺走一回* 謎底:劍術其實只是R等級
看完了东离剑游纪,老虚编剧和泽野弘之配乐,再加上各种豪华CV,配置还是不错的。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公式化还是有点严重。
人物角色确实是写得有血有肉的,但是放在一起,真的是非常标准的日式西幻故事➕日式情感描写:一个魔王倒下了,另一个魔王站起来(两季故事概括起来就是这样);年轻的勇者秉持受的观念到外界冲击(无脑卷和纯情丹妹妹);执念复仇系(刑亥和杀无生);双面人(不着调凛雪鸦和假正派独眼龙,还有那只狐狸精);状况外的受害者(殇不患);受害者忠实好友(小浪)。
大体套路里面又有一点反套路,看着确实很爽。
日味非常浓重,美中不足的话大概是集数太少了…比如第一季,这么多人物每个都有一定篇幅去讲的话,一定会很精彩,但是13集就很容易掐头去尾了,故事只剩下主线,支线特别特别少,什么都点到为止很不舒服。
丹妹妹的过去描写,小卷的观念冲击后的冲突,他们两的感情线,独眼龙割舍良心的过去,独眼龙和小卷的曾经的情义,凛雪鸦和杀无生的过去(我知道剧场版有,但是放在第一季里作为回忆杀会更丰满),玄鬼宗内部的故事,这些在主剧情里都被阉割了就很难受……看着就像是走马观花,每个角色都有点印象,但是不够特别深刻。
第二季人物少了之后,人物关系的支线描写就凸出了,感情上太日味太冲了,比第一季更注重文戏了,但是那个思维是日本人的思维。
比如那个女配对自己的个人定义就是很明显的日本思维,还有boss老姜,他们两个人的感情戏可以写出来一部分的,老姜还俗前的表现和还俗后与剑的关系,剑自身的疑问,其实也能多写,但是都被避重就轻了。
我也是看得非常的难受。
第二季其实人三人组加上狐狸精的刻画比较有意思,狐狸精反而是这26集里除了主角以外让我觉得丰满的角色了。
吐槽一下那个仙镇城老头…太容易相信了以至于让我觉得是不是护印师都住在那种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庄园农场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守护圣剑……丹妹妹相信我可以说家族保护和理念灌输得太好了以及年轻惹的祸。
老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吃过的盐应该比剧本里所有年轻人说过的话还多,怎么就这么容易相信了狐狸精的话,还是说人老了会变固执啊?
毕竟是偶剧,也是第一次完整的看完。
(以前零碎看过一些金光)用的惯常看电影动漫的思维看的,也不知道这样的评价是不是好的。
只能说自己的体验就是这样了。
总体上剧还是不错的,演出阵容很豪华,是加分项。
如果能延长集数把一个故事好好的讲完整,我会更喜欢……
我也是布袋戏迷,从狂刀入坑看到现在,可以说霹雳布袋戏一集不如一集,但是至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剧情勉强能看,东离推出的时候我是很期待的,毕竟剧情是一向比较另类牛逼的老虚,诚然第一集确实相当精彩,也让人对这部剧集有了追看的兴趣,可是第二集开始大量的废话充斥着,第三第四第五依旧废话连篇,这就是你们打五星的理由?
我给他打两星的理由只剩下制作还算精良了,至于其他的请脑残粉自己摸摸良心这部剧到底配不配五星?
剧情弱智的我想笑,还不如霹雳剧组顺手抓一个编剧写的好,三弦周郎都要吐血了吧。
剧情也挺紧凑的!
说打就打!
<图片1>
<图片3>
剧情其实很一般,但是打斗做的不错,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高,感觉就是个八分的作品。
日本人写江湖 中国人可以笑了 乛◡乛 老虚3星,霹雳社5星,泽野负分滚粗
三星半。这不比真人好看多了?4/13
第一话就好high啊 团灭预定
炫酷啊!但是老虚的剧本这次不给力啊,尤其是在收尾的处理上,感觉剧情上虎头蛇尾
前十一集剧情又扯又俗,充满各种“明明有直线我非要绕九九八十一圈再来个空中劈腿旋转360度”式解决方案,小学三年级即可荣担本剧智力担当。优点是逼格满满,深得古龙精髓,套路先塑造一个高逼格人物A,然后被高破天际逼格人物B秒杀,B再被跳出三界不在五行的C谈笑间灰飞烟灭。日语配音也好,霹雳布袋一人成团不男不女配音我一直难以接受。PS.可可评论娃娃好看,但是动作好僵硬。
厌倦了资本主义的西欧军火商跋涉绿癌重灾区的戈壁来到远东番邦,而费拉生态随意上演着喜闻乐见的人吃人戏码令其烦不胜烦,无可奈何的欧洲人于是以自己深厚的文明素养成功造成了更多费拉的自相残杀——最终,蕞尔宗火绳枪收集爱好者不敌二手烟,至于食人花则被次元激光剑无情地打回史前陈列馆,皆大欢喜
中规中矩的王道剧情,喜欢殇不患
前三集燃到我分分钟都可以高潮!但从第五集开始日剧那特有啰嗦也让我分分钟阳痿!
前面看了四集,直接跳到最后一集。居然无伤看懂全部内容。呃,这是什么编剧。特效还行,钱都化特效了。镜头很死板,看的无趣。
有点套路,但还行。
神作,太好看了,我居然没评论。期待第二季
啊,会不会霹雳入坑呢?
第一集很惊艳,第二集高开低走,希望接下来稳定发挥吧
7分
刚开始看的时候感叹木偶戏还可以拍成这样,制作的真精致。但是看下去还是习惯不了,毕竟动作僵硬,面无表情,哪里有动画来得丰富。木偶再精致也只是三流演员。何况情节也没什么出彩的。
等第二季!
垃圾剧情浪费了服装浪费了场景浪费了特效浪费了主题曲
套路啊。一星音乐一星经费一星套路。
颇有《心理测量者》第一季的风范,不过前中段是比较缺乏引力,虽说人设情节分镜各方面有板有眼,但是不算出色,没有让人爆肝连看的欲望,最后一集堪比电影剧场版,必看。跟金光比,侠味和戏感都更好,武戏方面甚至比金光二零年的战血天道更胜一筹,人偶细节也多,金光太沉迷于讲道理了,在决战时刻和九龙变的时候真是巅峰,后面很多都是编剧夹带私货倾泻个人价值观的段子拼接,跟陈某的火凤燎原差不多,前面搞了一出好戏,后面想不出东西而且人气高了就开始大篇大篇讲道理,搞感情戏,疯狂拆分剧情碎片化,看多了真的很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