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第一天和第二天 之所以一起写是因为我15号第一场15:45的《乘列车前行》之后跟的是20:45的《致亲爱的你》(也译成《只为了你》)回家以后再写不太现实,而且这一天也发生了太多事。
于是,两天合起来写。
早上约了发型师补颜色,补完以后回家吃了饭笃悠悠出门去新天地。
新天地最近满世界的蓝胖子,我在蓝色气球海洋里游啊游啊终于游到UME影城,一号厅。
记得去年我在这里看了《凯撒之死》,记忆犹新。
之前已经看过片子了,剧情不是最重要的。
无非是在大银幕上看一下瑛太听一下原声罢了。
结果,画面最上端在荧幕外,声音在锅子里,字幕则在外太空……我这种看过的人还可以全程听日文,第一遍的同学们于是看着画面笑了一遍,后知后觉的字幕出来以后再笑一遍,不晓得累不累……不过全片看完以后还是给了两遍掌声,一遍是给去世了的导演,另一遍是打出字幕工作人员名字的时候……电影节的观众真是亚萨西啊~ 走出电影院往和平的方向走,一遍刷微博,抬起头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然来到了大剧院这里。
突然意识到原来去年我的电影节也是瑛太的片子开场呢(《一命》),散场后走去大剧院看红毯什么的……如今的红毯在几个街区外的另一处,风吹过,大剧院这里有些落寞。
因为时间大把,于是跑去COSTA捧着杯咖啡看南京路上人来人往。
这时候开始隐隐觉得不太对劲:脸很烫,心跳很快,手心也烫烫的。
自己觉得不应该是感冒的样子,因为我自己知道感冒时候我什么样子的。
但是各种不舒服不能影响我去看贵美子生人啊,于是去家有好面吃了碗小馄饨默默上楼。
刚从过道想走去和平影都,却发现人塞满了整个大厅(虽然这个大厅很小啦)原来是前一场还没有散……我跟几个霓虹斯达夫站在楼梯上,他们拿着相机拍摄盛况,我也拿出手机拍了发微博。
(跑题一句,几年看下来,日本电影周时候过来的斯达夫们无论年上年下,一律有型得很,就算是单一的黑西装,也看起来很精神(和本土一穿西装就很有银行摆摊卖信用卡以及新入职地产经纪的不一样)大概是他们都比较花时间整理发型的关系吧……) 终于等到前一场散场我们可以进去了。
这一场因为有贵美子出席我才买的,位子已经不是考虑首选了。
意料之外的是她居然一套纯白和服出现,好美。
主持人照例问了些场面问题,居然还有粉丝送礼物环节,男粉上场送了只玩具胖达……呼呼。
影片按说是挺煽情的,不知为何明明被触动而想到很多但是完全没有落泪,只是觉得温暖充盈。
其实看这部的时候心里有点儿小忐忑,怕音画会和下午的《列车》一样糟糕,不过好在一开场虽然上下调整了很久但正片开始就好了,字幕从头到底也就打错了一两个字,心满意足。
但我观影过程中其实是很难受的,我的心跳一直过快,浑身发烫,更糟糕的是COSTA的那杯咖啡开始折腾我了,于是这一回我坐到黑屏上字幕的时候就起身了,没等到最后。
打车回家,照发型师说的重新冲了一遍头发,似乎好点了,勉强睡着。
好在早上醒来觉得好些了。
起床吃了东西去离家最近的医院,结果人家皮肤科休息日不开,打车去华山医院,人家皮肤科门诊不开急诊开,但是预检的医生说,两条路,要么这三五天每天过来挂激素同时口服药物,不过有副作用,要我想清楚,要么就吃开瑞坦……唉…… 鉴于我当时心情很糟糕,一路走去静安寺地铁站的时候我就去贵都二楼补了个妆,下去地铁站里坐着平复心情……朋友倒是情绪高涨,唉…… 今天的片子是《致亲爱的你》(对,我看两遍)以及《天地明察》,两场都在大光明,很方便。
第二遍看《致亲爱的你》,注意到一些之前关注情节时放过的细节,不过大光明的画面颜色和UME的相比似乎偏黄。
我对《天地明察》主要是看小葵,剧情略雷。
贴片广告的时候对焦一直不准,好在正片的时候准了。
不知道为什么,《天地明察》的音量开得很响,而对白中对着对方大吼的部分又好多,于是对耳朵来说还真不是个好消息。
是你,点亮了我心中的明灯。
每个人的故事里,都有一处遗憾,每个人的遗憾中,都有一盏明灯。
原来感情,还可以以这种方式被铭刻。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吧。
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
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间路。
生活处处都有遗憾,但并不妨碍我们热爱它,并不妨碍我们继续精彩的活着。
这个道理好简单,可是说出来却饱含沧桑的辛酸。
正如那封简单的诀别书,さようなら. 放下遗憾,放下幸福的包袱,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谁的生活里,没有几个如果。
如果他还在该有多好,如果当时再勇敢一点该有多好,如果自己不那么任性该有多好,如果爱情可以圆满该有多好。
那么多如果,让你以为一个不完满生活就此崩塌,最爱的人不会再来,自己的幸福就此搁浅。
但是,这不就是生活么,这就是我们要经历的人生啊。
太多人因为惧怕结果的悲凉就放弃开始,船未出海已搁浅,这样的逃避,结局无异乎“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了。
生活真正的勇气,不仅仅在于霎那的冲动,更在于直面它的不完美,并且隐忍而坚定的活下去。
My Dearest:我走了。
拜托你去我千里之外的故乡,探望我来不及与你细述的过往再见!
=====1.还能记起她的什么?
相识相依画里窗边的小麻雀蓝色小水瓶中的几瓣小花沙滩上被时间打磨变形的树木残骸用心写下的小小菜谱本...于是口里衔着包袱皮,一把一把,让那从海里来的,终究回去海里2.监狱里的木匠监狱仅仅是一片白墙围起来的地域么?
是不知如何述说的心事是回不去的家是想逃开的小镇平淡生活是你走了,而我陷在回忆里3.旅行还是云游?
诗不离口,自称丧妻的偷车贼妻子出轨,天南海北奔忙以逃避面对的厨子不甘心小镇生活,诈死还债的渔夫...那些各怀心事在尘世中游荡的灵魂啊!
《高仓健,去了》高仓健10日因病去世 享年83岁。
为了缅怀,为了自己童年中被《追捕》激发,和伙伴们玩了几百遍的“昭仓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寻找一部旧作看看!
tu--1在中国,刘德华拍过150多部电影,基本已算最高产的演员;但相比之下,高仓健一生拍过超过204部电影,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主演,在亚洲无人能出其左右。
选择具有代表性,且我未看过的,不难!
6、《致亲爱的你》我只能说,这是一部关于日本男人中:丧偶、逃避、外遇,三合一的故事体!
当然,由导演: 降旗康男 出面组合,影片阵容不会低!
上映日期: 2012-08-25,高仓健先生足足81岁了,不容易啊!
非常非常非常敬佩!
致81岁的高仓健先生!
啊,已经看了6部了,再看2部吧!
全文请看http://site.douban.com/237924/widget/notes/16651380/note/473880642/
“季節外れの風鈴ほど 哀しい音はないもの”【没有什么声音,比错过季节的风铃声更悲伤了】”行き暮れて なんとここらの水のうまさは”【行至日暮,方知此处水之甘甜】 ”放浪と旅の違い 分かりますか”【你知道所谓流浪和旅行的区别么】 ”目的があるか ないかです”【区别就在于目的的有无】”分け入っても分け入っても 青い山”【拔草行行复行行,此身犹在青山中】生活即是生活。
它像小溪潺潺流过,不经意的滋养了生命。
日本电影撇弃了那些故弄玄虚的惊险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在慢慢流淌着的镜头中,为观众讲述内心隐忍着的故事,那些不动声色却深刻深沉的爱。
仓岛英二载着誓言上路了。
旅程的未知便是期待。
我很惊喜北野武的演出。
一位看似满腹经纶的语文教师竟然是被警署通缉的犯人。
那些种田山头火的诗句,简洁朴素的参悟出人生的道理。
那些流浪的灵魂何时有回家的方向?
又有多少人迷失在这行行复行行的漫漫人生路上啊
(劇透) 《悲慘世界》是煽情MV音樂特輯,「睇到喊」成了口碑;但淚流之後又怎樣呢?
戲裡的主角很悲慘,但最後上 天堂,觀眾可滿足地離場。
《給親愛的你》的力量,卻在於其哭不出來的哀愁。
人所承受的壓力分級,最高的是喪偶。
年過八十的高倉健在戲裡保持著其硬漢形象, 對亡妻的思念無論多麼強烈,都不會流淚。
橋段看似平淡,但靜心觀看也發現不少轉折,不為扭橋而扭橋。
角色設計和情節都反映出粗中有細的日本文化:高倉健飾 演的倉島英二本是監獄職員,木訥謹慎,卻有一雙做木工的巧手。
他獨身多年(這樣性格的人,不驚訝吧),卻跟常來監獄演唱的洋子(田中裕子飾)譜出中年戀。
洋子後來患癌逝世,之前留下遺言,請丈夫把骨灰撒在她的故鄉長崎的海裡──離倉島工作的監獄很遠。
於是老人便駕著改裝過的七人車上路,沿途碰到各式各樣的旅行者:有徘句詩人種田山頭火的愛好者、厚臉皮的流動便當商販、改名換姓以另一身份生活的漁夫…… 那些角色背後都有愁懷孤寂的故事,他們之間好像有一股不需明言的牽引之力。
就像其他公路電影的角色,他們一見如故,相識不久就趟開內心的陰暗角落。
有異於 其他公路電影的是,汽車在公路行駛的鏡頭不多,更多的是過橋,既有人行的小橋,也有跨岸的大橋。
每個在路上的人都像孤島,倉島有時就像橋,在他們之間聯繫 著;他們也像那輛經過改裝後,能容納客廳、廚房和睡床的七人車,是移動的島。
倉島本像一個孤島,或像監獄,在筆直的監獄通道兩端觀看,都是盡頭──直至他遇上洋子,她就像明信片裡鐵窗旁的小鳥,在死後才帶著倉島真正的告別孤獨,瀟灑上路。
老人的愛情和悲傷深沉而含蓄,你不會哭出來,但你不會那麼快忘記,因為這齣戲並沒有叫人用眼淚來消費。
【前言无关】我家老爹是看着《追捕》长大的,曾经抢购过同样立领风衣的高仓健的粉丝。
到我们的年代高仓健已经暮年,约十年前为了和频频冷战老爹找共同话题,特意看了《千里走单骑》,当时第一是被“这居然是张艺谋拍的”所震惊,第二就是被沉默的铁汉柔情感动的泣不成声。
如今我身在岛国,惊闻高仓健去世,马上联系老爹问他难不难过,老爹回信说“我已知道,不难过,前几年《千里走单骑》的时候才难过,真是老了。
”【回正题】现在我和老爹都是北野武的粉丝,虽然一直想看这个老戏骨们合作的电影,但一直没有查中文名是什么。
找到之后一看,发现本电影里的出发点居然是富山,离我不过几十公里(而且还去过无数次),一样的街景一样的气候,看着同一片山。
关于富山所在的日本北陆地区是日本的村中之村,貌似是日本气候最恶劣的地方没有之一,有着日本一百分之一的人口。
我在这里上学,生活,打工,求职,实习,最后考研,从最开始的哈日小脑残到现在提起日本尤其农村态度变成“呵呵,去你M的”。
只举两个栗子,第一这边公交车上大妈抢座的凶悍程度比国内更甚,第二是猥琐老头堪比AV剧情。
很遗憾我和不少中国同学对这里的评价都是“穷山恶水出刁民”,连我的东京出身的教授听我说不想考西部的大学的时候都说“嗯,其实我懂你”。
不知道导演是想突出旅途之远还是不知道北陆民风之恶,你其实完全可以选择一个稍微善良点的地方。
电影的剧情太日本了,而且是理想化的日本,所有人都那么善良,旅途上一定有美好的邂逅,刚认识几个小时的人一定会对你掏心掏肺,一定会有帮忙和被帮忙,然后有各种奇迹般的巧合。
(我自己开车五个小时山路去京都的时候抛锚在伏见区一个便利店,不仅没人可怜我这个遥远的农村车牌,便利店的大妈还催我赶紧想办法给车挪走,呵呵)电影通过对话强调了无数次一本满足君草彅刚演的非要人帮忙的推销员“恨不起来呢”“不讨厌呢”,试图给人洗脑他不讨厌,好吧主角都不讨厌观众还能说什么?
遗憾的是作为一个在日料店打工过的人来说,这种员工给“客人”“添了巨大的麻烦”,不让你下跪就不错了居然还死乞白赖地强迫人给你打工?
起码住旅店要给人免费吧?
到了长崎事情变得更加戏剧化了,高仓健身处众人之中就像湍急河流里的巨石一样,一直那么的strong but silent,不得不说看惯了前半部分老戏骨们的表现,绫濑遥等人的演技真不是一个level,我其实挺喜欢她的,但是果然她那种偶像剧派的表演实在跟高仓健不合拍....顺便一说九州方言真的是土掉渣..还好没让高仓健讲富山方言否则他的形象会毁掉一半,嗯。
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个电影真的就是看老戏骨的。
洋子去世时候53,他们结婚15年,这对夫妻年龄应该还是差得蛮大的吧,难怪田中裕子就像少女一样文艺又甜美,婚前婚后的神情差异很大,感觉她是很幸福的。
高仓健让每个沉默又深情的角色都像是量身定做一样,虽然无言的特写超级多,但是每一个眼神都是戏。
可能这就是日本人理想中的硬汉形象吧,用的第一人称都是“自分”,除了对洋子其他人都是语气都是标准体,对洋子还偶尔有撒娇,实在是太铁骨柔肠了。
北野武的角色倒是,终于离痞子和黑社会远了一些,甚至比他在电视新闻里当嘉宾的样子还要温柔和文艺,我就喜欢看他咧着歪嘴笑,噗。
总之对于高仓桑生前最后一部电影,我的好评和泪水全给诸位老戏骨,如果换了一拨人,这个电影真的是有些苍白和矫情,风景嘛,唉,日本除了几个世界知名的大城市之外都那样,富山——长崎只能说是从山村到渔村,对于旅游可能是好地方,但是宜居程度不敢恭维。
”季節外れの風鈴ほど 哀しい音はないもの” “没有什么声音,比错过季节的风铃声更悲伤了” ”行き暮れて なんとここらの水のうまさは” ”行至日暮,方知此处水之甘甜“ ”放浪と旅の違い 分かりますか” ”你知道所谓流浪和旅行的区别么“ ”目的があるか ないかです” ”区别就在于目的的有无“ ”分け入っても分け入っても 青い山” ”拔草行行复行行,此身犹在青山中“ 种田山头火(1882年~1940年),日本自由律俳句的著名俳人。
主要著作有:『钵の子』『草木塔』『山行水行』 等童年的山头火经常看到父亲对妈妈呵斥辱骂和受了委屈的妈妈只能在躲在深夜里偷偷哭泣。
这让山头火自幼对妈妈、对弱者就产生了不一般的同情和怜悯。
有一次妈妈问起山头火喜欢什么样的女孩,瘦小的山头火紧紧的盯着妈妈的眼睛答道:“我喜欢寂寞又可怜,痛苦的快要死掉的人。
”生活放荡的父亲债台高筑到再也无力偿还,偷偷把债务转到山头火名下后自己弃家逃亡。
经济崩溃,债主逼门,山头火只能举家夜逃,极其狼狈的远离故乡。
“故乡有如一去不留痕迹的萤火虫”。
母亲自杀,弟弟自杀,亲人们的相继在眼前离去,山头火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力量是多么弱小。
长期以来一直在现实和幻想中徘徊的山头火真切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残酷。
“万里无云的天空,围绕死者的人们”,巨大的痛苦让山头火急切的想要主动抓住生活,“我要永远歌咏生命的诗句!
”已经三十七岁的山头火作出决定:“为了重生,我要上东京。
”创作日益稀少,谋生、就职也不能持久,山头火的生活处处碰壁,一腔豪情又渐渐陷入了萎靡不振的沼泽。
看着妻子寄来的离婚协议书,山头火孤独的写下“都市的尘风吹上红色的邮筒”。
一九二三年,东京遭遇关东大地震。
侥幸脱险的山头火只能落寞逃回熊本。
迎接他的除了妻子的笑脸,就只有乡邻的嘲弄和儿子的反抗。
再怎么自我标榜为了语言、为了艺术而活,一事无成的现实让山头火只是众人眼中一个永不争气的窝囊男人而已。
山头火精神无托,又日益奢酒,数次试图自杀,但又缺乏足够的胆量而未遂。
“路尽无路,迂转见风”,绝望中的山头火只能求救于佛门。
于是山头火当起了行脚僧,开始在深山修禅,后又选择了托钵云游。
“铁钵中亦降冰雹”,“滑到跌倒,山亦寂静”,“细细品味只有饭的饭”。
旅程伊始,山头火就在《层云》上发表了名句:“不断的穿越,不断的穿越,依旧是青山。
”这看似简朴的一句中,既反映了诗人对走入大自然怀抱的喜悦,又流露出山头火对漫漫漂泊之旅的无奈。
不过这种无奈不是绝望无力的,而更有一种青山连绵,生命无限,我来徐徐穿越,一任艰辛的淡定和从容。
现在的山头火已经有了主动去化解苦难的思力,于是对爱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欣喜也洋溢而出。
对于苦行,他坦然以对“日日托钵,处处百花盛开”,对于妻儿,他满是怀恋“大马小马,温暖齐归”,对于曾视为生命支柱的妈妈,他也由依靠转变为纪念“供上乌龙面,娘啊,我也一起享用。
”在贯穿整个后半生的漂泊中,山头火写下了大量这样简朴却清纯,新鲜又隽永的自由律俳句,真正践行了他用生命歌咏生命的艺术美学。
晚年的山头火是在俳友的帮助与关怀下渡过的。
当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山头火非但没有止步,反而避开众人,跨海远行。
在这最后的旅程中,病入膏肓的山头火突然发觉,无亲无友的独自求道原来仍是一种痛苦。
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极限并不存在于飘零动荡的踽踽独行,而是存在于历尽曲折追寻后的清澈静止,无法与他人牵手的路才是没有分享与温暖的路。
“笔直之路多寂寥!
”悟出此句的山头火心情已步入与万物圆融相通的境界,他毕生的在现实、逃避、才情之间的徘徊之旅也走到了周而复始的原点。
一九四零年,山头火因心脏麻痹在松山逝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首俳句为:“风起云涌,云涌云涌,步上白云。
”行行复行行,青山无尽穷。
飘忽山水间,心闲水自甘。
一个猫头鹰一个我,两个睡不着。
(随手摘记于此)
记忆越来越差,看的时候竟忘了片名。
索性看完,对照片名,才明白了细腻柔软的故事有那么多亲爱的、致亲爱的:女主始终只为一个人唱的那首歌;女主在两段感情里画出的精美卡片;男主这段看似旅行实则流浪的旅行;餐馆老板娘让“信鸽”带走的照片;甚至:“语文老师”送给男主的诗集;男主疾跑几步收回的雨伞,绕路送人又主动清洗的乌贼,老渔夫只收油钱的航行。。。。。
都是致亲爱的致亲爱的,在一起满眼柔情,永别后各自安好,是女主柔软的表演下坚定的表达。
致亲爱的,把每个人当成亲爱的,遇事搭把手,是男主顽固的性格里温暖的元素。
最后,男主女主在一起的每个片段都是鲜美的狗粮。
我们生活在一个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国度,每天晚上我去湖边散步,不知要与多少人擦肩接踵而过,在闷热、汗水的夏天,肢体的接触是一件让人非常讨厌的事情。
在这样缺乏距离的世界里,让人有一种没有自我、没有尊严在生活的一种错觉。
洋子最后的明信片上写道:永别了。
仓岛从困惑到释然,想明白的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是并不能做到完全了解的。
否则,自我又怎么会是自我。
我喜欢这电影里,大家和气并因保有各自尊严而有距离谈话、生活,这距离不显得冷漠,反而让人觉得舒适、被尊重。
生活中,本就是很多话不必细说,但总有人,什么事都要问一句为什么,我十分不欣赏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这部电影总让我想到法国电影爱,它们都是在诠释爱与尊严,与人而言,两者都是不能缺失的。
记得以前还看过台湾一部电影,叫练习曲。
都是男主人公出于某种原因踏上旅途,然而我却觉得“致亲爱的你”要有味道得多。
大概是出于年龄差距,高仓健饰演的仓岛更有沉淀岁月的味道,因而很多的话语都更打动人心。
特别喜欢的一段,就是仓岛与那位窃贼老师在讨论绯句,电影从画面到台词,真的精美得如诗句一般。
节奏有点慢,前后两部分割裂得有点厉害,后半部分甚至有些主角混淆...话说日本人真是有够含蓄,说话拐弯抹角的,还好男主角够聪明...高仓健老了还是那么帅啊...
遇见你之前是旅行,失去你之后是流浪。
略嫌刻意的清淡小品,题材不新鲜,难得的是沉默中的温暖;保留秘密就是对他人的尊重,无论生者死者;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开始一段旅程,形形色色的人,反反复复的路,到最后总是孤单。
最近对治愈系不是很感冒。俳句写得真好(也有可能是译得好。。)。各位大神的龙套表现真是感人,就是短了点。
“我想让你的时间继续流动”。高仓健遗作,他按照亡妻留下的信去她的家乡办个简单海葬,他这辈子是个没怎么出过远门的监狱公务员,其实亡妻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他出门散散心,这主题没什么深度也没新东西,编排的也很应付,高仓健一路上免不了回忆和亡妻的种种,但他俩作为半路夫妻,这个点是异于常人的本该在内容上做出一些差异,然而剧情好像忘了这茬,高仓健回忆里的夫妻往事并没有什么看点,而田中裕子唱了好几次的那首歌本身又不好听,又不勾连剧情(她跟这首歌相关的昔日恋人的戏完全没展开)。另外就是高仓健一路上偶遇北野武、浅野忠信、佐藤浩市……这些人,但大家的戏都很平,除了作为名人来客串捧场并没有什么意义,当然流窜小偷北野武直接用旅行和流浪的区别来点题,另外推荐了种田山头火的俳句,算是还紧扣主题的部分,其它桥段都很零散
懂得告别
”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今日吾亦往,从走此间路。“昭和味浓浓,阿健心凄凄。种田山头火的俳句记心间。降旗康男拍了半辈子,从三国连太郎、山口百惠、三浦友和到他们的儿子(佐藤浩市、三浦贵大),身边不变的只有高仓健。活跃在昭和时代的电影人不多了,愿两位长寿康健。
日本人拍起这类东西毫不费力啊。感觉没有理清,并且洒了不必要的狗血。北野武真是亮瞎了。
色调好舒服 真挚 美好而感人 有些感情很简单 因为简单才是真
影片节奏缓慢,散发着淡淡的感伤气息,高仓健的表演也很内敛,但是由于自己太过年轻了吧,难以体会影片所蕴含的情感
田中裕子像个少女
日本片的调调,小哀小伤
三星半,略显凌乱,但日本电影有时候要的就是这种味道,你没法奢求太多。
该忘记的就忘了吧,不然你的时间也会停止……很治愈的片子,讨论了很多问题
不喜歡電影的色調 (對我而言太過刺眼) 和各種閃回。
你永远不孤独
作的太用力 无感。。。
日本治愈系调子@好久没有去的蒙自路
高仓健与降旗康男合作的第20部电影,也是高仓健最后一部电影,同时也是片中另一位演员大泷秀治的遗作,80岁的男人为了亡妻遗愿,驱车从富山(总算不是北海道了)到长崎的故事,内容沉稳,风格哀而不伤。#跨年电影愿# #电影种草官# 高仓健旅途对昔日回忆之地的“打卡”,穿插着对过去的闪回,有着物是人非的惆怅。而他沿途的见闻之中,有着博学多才实则是个诈骗犯的北野武,也有着为了离开故土而选择假死隐姓埋名佐藤浩市,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方式选择与过去告别。与主角的故事线对比之下,彰显了这趟旅程的意义所在——与过去完成一次伟大的诀别。
漫漫人生路,行行復行行,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間路. 淺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