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和小说最大的不同在结尾,小说里,被捕的清水祐一承认,他利用了光代对他的感情,而在电影的最后,祐一掐住了光代的脖子,意在洗白光代共犯的身份,在被警察带走的时候,他奋力挣扎,只为再碰一碰光代的手。
《恶人》能获电影旬报十佳的第一位大概是因为它戳到了日本人的痛处了吧,镜头下那个冷色调的世界里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朋友之间,亲人之间,每个人都急匆匆的用冷漠武装内心企图做到刀枪不入。
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成为了现代人类的精神寄托和主要社交场所,因为在那里,在面具的庇护之下,人类终于可以暴露他们为所欲为的本性,而当这种不加遮掩的本性从网络延伸到现实中来时,便发生了电影里的悲剧。
绝大部分的人,都像电影里的佳乃那样,从事着一份收入普通的工作,结交一群关系普通的朋友为的不过是在下班后不用独自一人。
这些人,表面青春靓丽但内心里漏洞百出,也就特别容易迷失在物质和欲望的迷宫里。
佳乃一边做着嫁入豪门的白日梦一边在网络聊天室里寻找欲望的慰藉,最后却成了欲望的牺牲品。
佳乃是恶人吗?
她对父母冷漠,对朋友冷淡,做着网络援助交际。
她放下尊严向富二代乞求一份带有铜臭气味的爱情,在被拒绝后却对试图帮助他的祐一恶语相向,一个典型的利欲熏心的贱女,却依旧是凶残杀人犯手下的受害者。
那个一脚将佳乃踹下车的富二代,他是恶人吗?
他是个可怜人,一辈子也就在对他人的歧视和嘲讽这样的负面情感中度过。
光代,她是恶人吗?
她是个自私的人,明知道祐一是杀人凶手,却还是和他踏上了逃亡的路途,明知道不会有结果的恋情,却还是要用一个共犯的罪名去交换。
她是个孤独的人,在雨夜独自骑车回家,在妹妹和男友出门约会的时候默默的吃他们留下的一小块蛋糕。
她也是一个傻瓜,和爱人藏身在寒冷的灯塔中,迎着海风摇晃着身体对着绝美的朝霞流泪以为能够忘记世间哀愁。
祐一,他是恶人吗?
他从小被母亲抛弃,是奶奶一手把他拉扯大。
在结尾处的闪回里,祐一和光代两人,对着地平线处升起的朝霞微笑着流泪,一个对着天空流泪的男人,他是恶人吗?
他只是一个被现实激怒了的平凡沉默的人。
还有那些散落在影片各处的“恶人”们,对着老人大喊“你的孙子是杀人犯”的记者,胁迫老人买劣质保健产品的庸医,把儿子抛弃在海岸线的母亲,他们是恶人吗?
恶人到底该怎么定义又该承受怎样的惩罚?
这就是电影让人揪心的地方,无法判断所谓的善与恶,我们面对的更多的,是善和恶纠葛的灰色地带。
佳乃的父亲去佳乃的死亡地点祭拜,在雨中他看见了女儿的亡魂,此时我有些明白死亡的意义重大,当死亡带走了一切属于人间的肮脏气息,也许每个人都会拥有那一张被雨水洗刷的苍白素净的脸孔。
父亲只是平静的对佳乃说,他说:“不是你的错,你没有错。
”此时在悲哀中我能想到的唯一一个词,那就是救赎,真正的救赎只属于一个灵魂。
和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很相似,《恶人》以杀人事件为始而犯人早早浮出水面,真正推动剧情的,是被杀人事件牵扯其中的,犯人和受害者周边的人他们的心路历程,从而折射出了社会中的重重问题和矛盾。
感情是电影处理的最出彩的地方,无论是男女主角之间由寂寞生出的生死相随的爱情,还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无需说抱歉的无私亲情都值得观众为之掬一把眼泪。
祐一虽是天理难容的杀人犯,但是在光代心里,他就是那个她最最珍惜的人,是她宁愿放弃平静生活也要追随的未来;佳乃的生活作风虽有不堪,但她却仍然是父母心中温暖的火种。
其中日本影坛老将柄本明的演出最为感人,作为被害人的父亲,对于女儿如此“不光彩”的被杀害,他表现出了异常冷静和镇定,他找到之前羞辱过佳乃的富二代,但最后高高举起的扳手还是没有砸下,而正是这样的克制才避免了另一个悲剧的诞生以及恶的循环。
“你心中有疼爱的人吗?
那些只要你想到他们会幸福快乐,自己也会开心起来的人。
今时今日,太多人连一个自己疼爱的人也没有,还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可以天不怕地不怕,然后就以为自己最重要、最高高在上。
看到别人疼惜身边人,失去挚爱时,就鄙视他们。
人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段话虽然说教,但却句句都说到了我们的痛处。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片压抑的氛围里,爆发属于两位老人们。
除了佳乃父亲的复仇外,祐一的奶奶被庸医敲诈,她带上了祐一送给她的围巾,只身一人前往诈骗窝点索要自己的钱财,虽然两种爆发最后都未果,但这样的一种正直和倔强在影片的氛围下是十分有震撼力的,让观众积压已久的情绪在此刻也终于能够找到出口。
影片的整体节奏较慢,真正的高\潮集中在后三十分钟集体爆发,配上久石让一直高质量的音乐,也算是给予了观众耐心一种奖赏。
单单看这后三十分钟,电影和它所受到的好评可谓是名副其实。
《恶人》是一个悲剧,但又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悲剧,因为人人心中,其实都藏着一个恶人。
祐一说有时候面对大海,会有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
我想这个恶人,大概也是在人性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现身吧。
看完电影,我们每一个人,都该扪心自问,问问自己的心,喂,在藏着一个恶人的同时,是不是也有一个疼爱的人在那里?
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因果倒推先。
题目是:如果你养了个轻腚的闺女,咋办。
最治标治本的,不要放她去东京这种大城市。
好吧你心软你经不住她娇声软语的恳求你放她去了,那记得一定要教她以下几项花花世界生存法则。
1.不要随便注册交友网。
2.好吧你注册了,不要试图干点儿交友之外的小勾当。
3.好吧你就是动机不纯想找个炮友顺便捞点儿外快神马的,不要小瞧个别小镇青年。
4.好吧你就是瞧不起这种干体力活出身的,除了车和打炮对其他事物不感兴趣的小镇青年,有些事儿也别做的太露骨。
比如,当着他的面儿上另一个男人的车。
5.不要对家里是在旅游胜地开旅馆但老板不是他爸而是他妈的富二代抱有幻想。
6.好吧你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做旅馆下一任老板娘了,记得功夫要做足。
比如要把每一个夜晚都视为可以与其在公园入口偶遇之夜。
为此你得改掉诸如下了班和同事去居酒屋吃饺子的不良饮食习惯。
7.好吧你就是喜欢吃饺子你戒不掉这个瘾就像你天生就是一副贱骨头没得治了,记得吃完饺子要猛嚼口香糖。
8.好吧你就是觉得大蒜的味道也没怎么样你就是讨厌口香糖,结果你被被富二代在荒山野岭撂下了就别死鸭子嘴硬了还不识好人心对着一直痴情尾随的小镇男撒泼,老实儿地搭个顺风车离了这荒山野岭的找个Motel好好打赏人家还来不及呢就算做不到也不至于栽赃陷害吧。
小镇男青年都是上辈子折了翼的天屎拥有一不小心就让你窒息而死的无边法力你知不知道?
好吧闺女你就是忍不住你觉得囧境都被人看尽了抹不开面子非破口大骂一场不可。
那就只好祝福你爸了。
以上,为个人对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做的大致脉络分析。
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致电10086。
至于为神马死的是你闺女不是别人家的,那就算问天问地问神仙也问不出个所以然。
自己心里有数就得了,用我妈的话说,我还不知道你心里那点儿小算盘,小尾巴一翘我就知道要往哪儿拉屎了,哼。
你还不清楚自己养了个什么货?
做观众的也别SB嘻嘻地又文青了又温情了感叹什么相见恨晚时不我待之类的,人家司法部门吃干饭的?
君不见悬崖峭壁上捞个尸体多困难,不跨个省对得起那些给贱货做尸检的验尸官吗?
你们是真不知道世道艰难还是初中背多了执手相看泪眼啊,啊(二声)。
好吧,皮肉之词到此为止,咱来点儿客观的观影心得。
首先,说说好的方面。
比如导演李相日。
我很喜欢他的《扶桑花女孩》。
比如男配冈田将生。
继《告白》中倒霉热血少年维特之后,居然把一个Mother控嬉皮笑脸富二代演绎的如此绘声绘色,禁不住让我为虚长其一年两个月二十天的岁数汗颜。
放心,现在虽然只有一个Canon,但广告商们不会瞎眼,给谁钱不是白给,最终代言费会雪花般签给你这个实力派的。
我看好你呦比如女配满岛光。
建议再坚持一下现下的戏路暂时不要改,毕竟天生的强生的,老天赐你这么一副欠扇的嘴脸不是不值得好好利用的资源。
再者说比清纯你也比不过那些面瘫们,现在这样挺好,毕竟折翼天屎注定局限于那几个排排坐,而扮黑脸的每部片子都势必安插一个,怎么算你都赚的。
比如老戏骨们。
比如配乐。
以上。
然后请允许我再度开炮。
先是作者。
吉田修一上一部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品《パレード(检阅式)》因为没错开时间所以没看成,买了书(就这么个毛病,一定要看全套神马的),结果人名还没记全就看不下去了。
其语言之罗嗦繁复,叙事之六神无主在本片上映进入第二个人的叙述时被我再次无可奈何地确定了。
从今往后,我要再看他的作品就打的直奔东京湾沉尸。
然后还是导演。
建议从此放弃这种题材吧,你拍不来的。
一是节奏掌握的不好。
不比励志片神马的还可以靠狗血男女猪脚救场,一部犯罪嫌疑外加亲情片的节奏,那揍是它的命脉啊,我竟然都打瞌睡了乃知道不知道?!!!
二是选角的眼光,马上提到。
你不能说妻夫木不够颠覆以往形象,你不能说深津眼神不够情深似海洋。
你只能说,不论再颓,那也是妻夫木,换了女猪是谁,都会生死相随永不后悔。
片中二人的表现总给我一种前者都快看不见方圆一米之内动静物了导演还在旁边耳语:你可以把眼神再压低些再低些。
后者则根本无法从前者的个人魅力中挣脱出来完全是本色演绎了一回一位想要跟演员妻夫木聪而不是土木工人清水佑一私奔的女粉丝。
对此,我想说,一张好脸有时的确会成为一个绊脚石,成为戏骨的革命之路还需再来几部烂片练练功夫。
忘了那座蒙特利尔最佳女主奖杯吧,要是当初启用的是松山健一神马的你还能表现得如此奋不顾身我才敬你是条汉子。
其实说到底最大的败笔还是要绕回故事情节上。
四个字:太老套了。
时代已经走到了《告白》这种新颖的角度来审视世界,你还以为摆一个亡命鸳鸯携手看朝阳的结尾就能赚人眼泪发人深思?
拜托虽然我没看过原作(也不打算拜读),但是用脚趾头想想那小子怎么可能连胡子茬都没冒出锋芒,跑路还备着剃须刀啊,这也太不符合纯朴小镇青年的思想境界了吧。
片中有句话:每当我面对大海,常常有种前方已无路可走的感觉。
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我不敢苟同这么牵强附会的联想。
不过那种走投无路的感觉,常常在看完一部烂片之后涌上来憋得我喘不过气。
《恶人》与《告白》并称2010年日本影坛最受关注的文学改编电影。
两部原著因为从题材的争议性来说,两者都不分伯仲地堪称吸睛之作。
《告白》以复仇题材做梗巡视了日本青少年犯罪的罪与罚,《恶人》则以受害人也即是造恶人的这一颠覆约定俗成的思辩性遐思立足于庞杂的书海中。
两部出版年份不同的著作分别在同一年度被搬上大银幕,不可谓不巧,从筹拍之初的卡司配备,到上映之时的口碑比较,最后到颁奖季两片开始激烈地争夺,无论从演技方面还是从影片完成度,在得奖方面基本上不分伯仲,也再次成为坊间谈论的话题。
《告白》在之前的特别加映栏已经讨论过,原著我是没有看过,在文字与影象之间的转换成功率方面无从发言。
可是单从影片方面考量,个人感觉形式大于内在,对于社会的鞭挞性不够,所有的用力都漂浮在影象技术上,从最初对于故事的延展思考转变成了对于花样翻新的摄影技巧叹为观止,不可谓不可惜可悲可叹。
这也是为什么最终演技类奖项的归属上几乎完败于《恶人》。
因为日本严格的版权维护,国内如若想要看到日影,基本上要等待上半年左右直至DVD上架,所以边等待的过程中把原著看了,也算为电影版稍加热身。
故事的完整度非常高,每条线都非常充盈,稍显不足的结尾,貌似太过仓促,好象大多数读者都希望光代能够发扬日本女人伟大的隐忍坚毅的性格守侯佑一这一狗血淋漓之结尾。
但是现实生活多的只有意外,没有惊喜。
能做到像光代那样陪伴领略过那一路风景的人又有几何呢?
还能期望更多吗?
反观影片给我的感觉就没有原著那么完整充实了,比如增尾圭吾这条线,片中只是呈现了他是一个纨绔子弟视其他人的感受于无物,轻看世界地同时也被自己所抛弃。
当然从电影的角度来说不可能一一呈现书中的人物,毕竟时长不过2小时的影片需要调度地不仅是人物成长历程,还有将文字转换为影象的功能化转变。
原文作者吉田修一参与了编剧,预示着影片会非常忠于原著;导演为韩裔日籍李相日,被视作今后肩负希望的导演之一,平实的拍摄手法,也让观众更能够被故事本身吸引而不回被其他辅助的表现手法蛊惑;演员方面的配备也算堪称豪华,当最初听到妻夫木聪饰演佑一担心之余也添了份期待,看惯了他在偶像剧乃至银幕上的帅气潇洒演绎,突然接演如此一个缺乏幸福感的自卑男,也看出了他面临而立之年对自身演绎生涯的变革决心;深津绘里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女优之一,每每她小小的身体里都能够爆发出无限的能量去诠释角色,每次都被吸引,一旦她饰演光代之后,再也想不出第二个人能够出演;树木希林简直成为了贤妻良母乃至奶奶的代言人了;柄本明很好地诠释了失去爱女却同时需要面对来自社会奚落的无辜而又愤懑的父亲;冈田将生去年真是忙碌的一年,轧戏无数,甚至还在竞争对手《告白》里掺合了一下,这个年龄最适合不过增尾这个角色,多一点嫌多,少一点不够;满岛光饰演的佳乃举首投足间充斥着市侩俗气,虽然在日奥中败给了树木希林前辈,不过所幸的是,韶华犹在,机会大有;永山洵斗扮演了小说中唯一带有批判性的存在感的鹤田,虽然镜头不多,不过经鉴定,确是帅哥一枚。
影片的配乐是久石让,原声音乐同样值得期待。
演职员再过华丽,也要有好剧情相顶,正如吉田修一的人生经历一样,辗转迁徙的现实生活中,无数卑微如蚁族的人在追求幸福的旅途上遭遇的种种辛酸通过文字跃然纸上、通过影象跳跃着映射进人们的心里。
清水佑一只不过想要温暖幸福罢了,每日每夜辛苦地劳作,对于外公外婆的孝顺尽责,也掩盖不了内心幸福感的贫瘠。
年少时被妈妈遗弃,犹如心中的刺随着时间流逝逆势生长直到刺痛自己,时刻提醒着他被抛弃的存在,让他不能够正常地交友,转而向交友网站寻求慰籍,悲哀地以为所有人的交心都建立在金钱之上,这就不得不归咎于木村佳乃的错误引导,市侩如她,也只不过想要幸福罢了,在明知交友网站不可信,却还是会依赖它,一旦发现看似美好的幸福时会毫不犹豫地奔向它,反而最终因此陨落;石桥佳男只是期待理发店的生意能够好些,过年女儿能够回家阖家团圆,仅是这一小小的幸福也不能够如愿,望着媒体对于女儿交友方式正当性的含沙射影,仿佛外人口中的女儿忽然陌生起来,幸福变得如此遥不可及;光代每天日复一日地勤勉工作,换回的只不过是吃上闭门羹的尴尬,这一情节设置非常精妙,光代尴尬的面部表情而又无比渴望得到幸福的姿态被深津绘里刻画得淋漓尽致,最终遇见了晚了一步的佑一,却仍旧幸福不得。
房枝辛苦劳作了一生,毫无怨言地抚养了女儿撇下的外孙,谁曾想会遇上欺诈,外孙的被捕,蜂拥而至的记者把责任全部抛向了含辛茹苦的抚养人,甚至不负责任的女儿这时也能够揣上一脚,荒谬的遭遇让她的幸福在风中飘零。
片中的爱情,可能会被人所诟病,也许那只不过是两个寂寞无助的人互相抱团取暖的本能反应,可是还是相信这存在吧。
犹如在冰冷的灯塔里,他们相互依偎取暖,望着远方的夕阳直到感动落泪,如同末日来临般地珍惜每一天,墙上的幸福画卷没有展开就夭折,虽然幸福短暂可是它存在过。
值得玩味的最后,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佑一用近乎牺牲自己的方式让光代得以在世俗认识中生存了下来,最后甚至光代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时候,但那不就是人生吗?
非恶即善只存在于童话中了,现实哪容你如此傻如此天真,即使光代相信自己的判断也难免不对人产生怀疑,进而忘记了当初是谁先想要留存那一点点的幸福。
从2010年的《恶人》到2016年的《怒》,李相日的导演风格已基本成型:多线索叙事、声画对位的音画处理、现代个体生存境况的主题呈现……李相日是一个镜头感极好的导演,即便你无法融入到电影本身的叙事之中,也无可避免地会被某个镜头所打动。
这是其优点所在,但在叙事和节奏处理不好时,又容易成为其软肋,本片即是如此,多条线索尚未完全展开,便急不可耐地奔向高潮;这也导致了电影后半部分的情绪几乎处于失控之中。
雖然我對阿布(非叢林那只)的那一頭毛很印象深刻,而且對氣質美沒有抵抗力,套句木村拓哉説過的話:“深津是女優,‘優秀的女人’的‘女優’。
”但是一旦得了獎,就常常搞得喧嘩太過,本來電影院就很容易人滿爲患,這種片子帶著個話題回來,就更是要人擠人了,我向來暈人,其實沒打算去看來的。
二來吉田修一的小説在結尾的地方向來跟我不合,每每都給我一種像是推翻了整本書中堅定不移的某些部分或是某個主題的感覺,而尤以這本《惡人》為最。
當年這本小説出來,我就對結局有很大不滿。
覺得被結尾那麽一寫,就弄得整個讓人不明白光代的想法了。
好像書裏那曾經的一切都變得膚淺起來,仿佛光代根本就沒了解過祐一這個人……anyway,吉田修一的書于我真的只能享受過程,每每在結尾的地方他都搞這麽一下子,其實不只《惡人》一本這樣。
在這幾個理由同時加壓下,我其實真的沒打算去看的。
不過我家大老闆手上有一些送的票一直放著。
從内映到現在還沒用完,結果沒看過的也沒剩幾個了,就便宜到我一張ピカデリー小包間,說實話我這土包子完全是爲了那紅雙小沙發去的……不過還好去了。
雖然外面讚否兩論(因爲紅了嘛),但是說實話以一個讀過原作的人來説,我真心覺得挺好的。
大概吉田修一全程參與腳本是一大功勞。
首先不愧是原作,自然清楚整本書的重點都在哪裏,又碰上的是也想著重于小説原本的精神,沒有想要大搞改動的李導演,於是整個電影基本上對書的情節沒有過多的改動。
最大的一筆改動在於改了結局。
這點我拍手稱道。
我本來就不喜歡那個結局,現在經由原作者的手把它改成了一個新的模樣,在我這樣的讀者看來,絕對是再好不過的美事了。
雖然原著也有原著的深意才用了那麽個看似“背離”甚至“背叛”的方式表現的,但是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啊,如今改得這麽巧又不流于表面,當然額手稱道了。
然後是有幾點沒改動的地方感覺很好,一個是不只突出了光代和祐一,而且將原本小説中也花了很多心血突出描寫的祐一的祖母,以及被害者的家族都按照小説本來的意思原原本本的濃墨重彩描繪了出來。
再加上演員的演技真的很讚,就更是顯出“誰是惡人,誰對誰來説卻是最深沉的愛”這種感覺來。
再有就是吉田修一筆下那種越是混濁泥濘下就越是顯得純粹純潔的感情,那種清澈感就像是搾起書頁而直接流進電影裏面來一樣,一邊看我腦海中甚至就想起那些書中的字句,甚至跟著翻頁……就已經還原到這種地步了。
這幾年來看到還原成這樣的有原作的電影,好像還是第一回。
哦對,所以那個結尾的改動就更讓我覺得感動和感謝了。
吉田修一伯伯我錯怪您了,您是好人XD所以總結了一下,我覺得這電影改動的地方,和還原出來的地方,都讓對原作有所認識的人應該起碼會挺滿意的。
當然也不排除對原作的結局很喜歡的人就可能會覺得改動得不妥了。
還有一個對我來説是驚喜的地方,就是岡田的增尾。
之前去看雷櫻的内映,我還很坏心眼的想哇岡田的顏襯得蒼井優小美女更顯小了,而他的演技也襯得小美女的演技更好了……不過事實證明岡田是演“惡人”的命啊,他終于找到他的戲路了啊XD(壞笑)……我覺得整個就看到一個從書裏跳出來的增尾,再次讓我想起了看書時候的那份厭惡感……我沒怎麽看過岡田將生的電影和電視,對他的印象就是夏帆小美女的竹馬,從電影一路騎到電視(繼續壞笑)。
《告白》說實話也不是他出彩,我覺得整個就是中島哲也的彩頭(沒辦法我是飯嘛>)。
不過這次真的挺出彩的,有他的增尾存在,反面更襯出阿布那小兔子一般無辜又深藏無奈的眼眸。
這本小説裏那份純粹,我覺得反而是吉田修一的書最複雜的地方,這一點有主演和主創的加持,被還原得小心翼翼,如果說換個人來拍的話,可能會拍出一個比原作更加像電影的電影,但是經由這一個班底,將一個電影拍得仿佛讓我幾乎能都聼得見再次翻開那一頁頁紙張的聲音,而又同時能讓人覺得是個很好看的電影,有沒有可能其實這是更難得的一種體驗?
對我來説是的,我覺得既很滿足,又有點新奇。
其實我心裏是想打4.5星的,少去的那半顆星,在阿布那裏,我真的覺得其實凴阿布可以做到更惹人憐動人心的,可是時間就那麽多,安排給他的高手又太多了,一個個過招的結果變成大家都出彩了,給阿布表現的時間就稍微有點點短缺了。
看起來好像是大家都在圍著他轉,但是其實卻變成有時候他是那道反光板,照出的是對面的人性了。
所以猶豫了一下,還是拉下了一顆星。
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是個好電影。
如果看過小説的話,應該會更能體會吧。
看完电影,再打开电视看别的节目,索然无味不太看日本电影,上次看了《告白》,这次是《恶人》上次的告白在心里埋下一粒小小的种子,种子安然的沉浸在土壤中这次的恶人,外表风平浪静,土壤下的种子已蠢蠢欲动,若不写点什么,这电影的情绪将无法释怀,于是,我被迫的注册了豆瓣,被迫写下这些话谁是恶人?
纠结的是,你分不清,也无法做判断,黑白分明的是颜色,绝不是人,没有绝对的恶也没有绝对的善,不是吗?
也许男主角是恶人吧,毕竟,剥夺了人的生命,没有理由可以原谅,上帝也不会,“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
”掐住女主角脖子的手,直到破门而入的警察到来,都没有松开,我惊讶,我叹息,我想错了,彻底错了,他是恶人,在逃亡期间陪伴他,给他温暖,给他爱,不顾一切的为了不让他再次尝到被抛弃的滋味,而奋力的奔向灯塔,“我是真心的”,女主角在他手下挣扎,他的吻,又是为什么,直到警察将他俩分开,他的手还想再碰一次女主角的手,碰不到,再也碰不到了,他不是真的想她死,他只是不想连累她而已。
两个孤独的人,第一次见面的尴尬,和彼此伤害,是因为自卑才会给她钱,还是因为上一次的真心换来的是伤害,女主角的哭泣,“我是真心的”,“我也是真心的”,是爱情吗?
“你有没有疼爱的人?
”“遇到你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活着还是死了”“只是想多陪他一会儿”我讨厌他,他真的很世俗,我喜欢他,他很可爱,因为不了解,所以可以那么轻轻松松的把话说出口,不是吗?
那女主角呢?
女孩死亡的盘山公路上,的士司机“真是一个恶人呀”,女主角“也许他是恶人吧”,夕阳,海,想给她看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这远不是金钱所能给予的。
爱一个人,怎会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真正的他只有自己知道,不是用眼睛看,不是用耳朵听,而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的。
看不到希望,所以心痛,难以释怀,是真的没有希望吗?
女孩的母亲擦拭着理发店的镜子,女主角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田间,继续着她的人生,“一生都没有离开这条街,出生,上学,工作,都在这条街上”男主角送给奶奶的丝巾,能支撑人活下去的力量,出现在了女孩死亡的盘山公路,抚养恶人长大的奶奶有错吗?
喧闹的记者,正直的司机,狡猾的行骗者,奶奶在医院里擦拭老伴的身体,生活还要继续,不是吗?
“如果早一点遇见你就好了”
(昨天在餐廳吃飯,對面是三個日本人兩女壹男布包白灰色系衣服坐下先來三瓶啤酒 細細欣賞酒瓶 如賞藝術品壹下子覺得氣場不同便刻意觀察果然是日本遊客 不難分辨大家都知道,咱們不會在坐下點菜開始就互相點頭微笑回應猶豫許久,終於點好菜 細聲詢問焦躁的服務員在服務員不夠耐心與禮貌的走開後,短發少女像同桌友人露出無辜表情(微笑)然後就是談話微笑點頭說了壹推“索德斯內”)壹點小插曲,欣賞這種禮貌有些拘謹但確實讓人心生平和關於影片配樂有夏天雷雨時節,清新寥落孤獨的氣氛。
觀影中有很多感觸,現在卻說不出什麽夕陽 公車 街巷在現實中掙紮 孤獨的年輕人疏離的家庭關系寥落無助的老年人虛偽的 冷漠的 人真實的生活不論文化經濟差異,貌似各國都有相似。
真實最能打動人,又或者是某壹個細節引起共鳴。
妳有疼愛的人嗎“我知道誰最愛我,但我不懂得去回應 ”那不是件很悲傷的事嗎“我第壹次壹個人離開 第壹次做這些事 第壹次學會疼愛疼愛我的人”或許是我們要經歷的
没错,的确我是看了怒之后来看的恶人,但是看了恶人后多少对其中的各个角色有点怒其不争的感觉。
首先来说小七扮演的男主,是被母亲抛弃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身体不好经常住院,奶奶也说过祐一要是不在的话,爷爷连洗澡都不知道怎么办呢,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一时的冲动与杀意还是让这个家庭背负了更多。
奶奶出门回家都会有大批的记者堵在门口,当公交车怒斥记者并在奶奶下车时对她说“不是你的错”,真是对男主有种怒其不争的愤慨。
女主由深津绘里扮演,是一个生活简单乏味守旧的单身女性,工作也是卖西服的柜台服务员,稍微提下妹妹感觉应该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日本女性,性格比较外向也比较注重打扮有交往的男性。
这样的姐姐是与男主由手机交友app认识的,两人的开始与过程说不清是欲望、爱情亦或者是空虚,甚至直至最终感觉也不能男女主之间是爱,多少有点因为此时此刻的一种沉沦。
但是女主的恶是指包庇男主与其私奔,不过对大众来说她是被诱拐了的,另外硬要说的话以日本文化来说“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也就是说即使并非你的错但是给别人造成困扰了就需要道歉,那么姐姐的恶应该就是与男主私奔给妹妹带来了困扰吧,这在姐妹的电话中可以感受到。
再者说说死者妹子,她虚荣,在朋友间假装富二代是自己的男友,背后会说朋友的坏话,与男主也是交友网站上认识的,嫌弃着男主的职业没出息,其实自己也不过是靠着父亲介绍了客户,整体梦想飞上枝头变凤凰,而在被富二代踢下车子以后对于想要帮助她的男主又恶言相向,一股脑将怨气都发泄在男主身上,威胁说要去告男主绑架她,那种恼羞成怒的高傲又仿佛是不允许别人轻贱的,明明前一刻还死皮赖脸的在讨好富二代,可以说非常典型的一种自卑又高傲的人了,让人感觉讨厌又可怜可悲。
死者的父亲是一位小乡村里的理发师,对于去大城市的女儿不满又无奈却又有种隐隐的骄傲,认尸的时候确认了是女儿后看见女儿脚边的布没有盖好,父亲认真的包好了女儿的脚,突然间就有种泪目感。
看着女儿从儿时到成年回忆的短片耳边是来悼念的宾客的闲言碎语,我想父亲的内心是奔溃的吧,在雨中父亲对着女儿的管用说你没有错,这究竟是对女儿说的还是对自己呢。
富二代可以算是定义上的恶人,法律上的良民了,他并没有杀人,但是造成这些恶果的直接导火线,在富二代朋友中说大话总是嘲笑别人,踹死者下车,而在以为杀人案与自己有关的时候又吓到躲在胶囊旅馆中,被找到简直是毫无尊严的哇哇大叫妈,有种莫名的好笑,但无论如何在法律上他并非恶人。
男主的奶奶被骗子骗走了积蓄,奶奶最终带上孙子送的围巾再次去找了骗子,然而他们仍旧是毫不心软的,这样的恶人,有人能帮我们惩罚他们吗?
影片中两次处理镜头非常巧妙,一是死者的父亲当被告知女儿死讯的时候,母亲的脸被门帘挡住若隐若现看不清表情,父亲问了两次什么事,从不耐烦到懵逼脸,并且有稍许的停顿;二是男主向女主坦白真相,在餐厅中以对方视角只给予半张脸看双方的表情变化,被送菜的打断后继续然后进入回忆。
另外久石让的bgm也非常配合影片气氛。
无论如何,也许正如片尾女主和出租车司机的对话,“那个人就像世人所说的真的是个恶人呢,是杀人犯”,而在女主的回忆中是男主与她一起在灯塔上看夕阳的美好片段。
人性是复杂的,三观正不正与影片好不好也无关,片中每个人或许都有着恶,但有些人又是在另一方面来说是善的,他们都是平凡而并不富裕的家庭环境的小人物,而这样的他们又对同样背景的人们种下了“恶”,可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哉!
在电影院看完后,总结如下: 妻夫木聡的角色清水祐一,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在叔父的拆家公司当个小工,平时的爱好就是上上交友网站,从小被母亲抛弃,由姥姥抚养长大,渴望被爱的他后来又被爱慕虚荣女満島ひかり给涮了一把,他的愤怒就像他开的那辆白色gtr发出的巨大轰鸣一样,别看哥平时玩的是寂寞,爆发起来那甩尾可不是盖的!
这金毛可不是白染得!
花了好几万呢!
你丫的让哥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知道哥是环保人士啊,这一来一回害哥碳排放又增加不少!
哈哈,啥 你还威胁哥,你刚让人给踹了,哥带你回家你还血口喷人说哥要强奸你!
少说废话再唧唧歪歪哥把上回拍的酒店激情小视频发到网上给你来个酒店门!!
啥?
说哥不敢,CAO!
还敢打我!?
掐死你丫的!!
我掐……掐死你!?
???
掐死……你?
死了?!!
再说増尾圭吾(岡田将生),富二代大概是个!
以自我为中心,对一切不屑一顾。
极具成为70码男的潜质!
偶然碰上了爱慕虚荣女満島ひかり,做爷的车就算了,还调戏爷!!
咋啦?
干哈?
你不是谁的车都能上吗?
你车模啊你?
下去,下车!
快快,听见没有,哭啥?
爷这辈子最恨的就是你这种坐在宝马里哭的女人,虽然爷这是奥迪Q7!
赶紧下去,我踹死你…… 満島ひかり的角色石橋佳乃,一个时尚卖保险的女OL!
偶尔上上交友网站,不讨厌一夜情,可以与一夜情对象玩儿激情小自拍!
绝对的艳照门女主角,借开宝马一个月陪睡30天保您满意,gtr,奥迪Q7等名车也可商量,可以上门服务,详情请登陆www.日本最大交友网站.com. 満島ひかり的部屋,我在等你哟!
她在伤害了一个男人孤独心灵的同时,又被另一个男人踹下车并被路边护栏爆头!
被自以为好心男的妻夫木聡跟踪搭救的时候,也被看到了自己的囧样!
姐儿可是视形象为生命的,被你看到了还让姐儿怎么活了!?
别充好人,你以为视觉暴力就不算暴力啊!
姐儿告你强奸,告你视觉强奸!
什么?
你还要当陈冠希?
你!
打你小丫挺儿的!
馬込光代(深津絵里),将寂寞进行到底……我是个西装店营业员,平时的工作就是帮客人试试西装,甭管合适不合适,我都夸您穿上好看。
我的工作比较稳定,但是接触的客人一般都是有家室的,因为他们把我分在了老款式西装区!
平时也接触不到什么年轻的上班族,店里的员工也都是同性,眼看我也是三十有七快奔四的大龄剩女了,平时心里边儿这个寂寞啊!
唉,就别提了!
妹妹倒是时不时把男人往家领,完了还给我吃个闭门羹!
不过我长的比较娇小,他们都说我看起来没那么大,顶多也就三十岁!
要说爱好,基本没有,不过最近迷上了交友网站,这不,谈上了一个叫清水祐一(妻夫木聡)的,还约好了第二天见面,呵呵,好兴奋啊!
这可是我第一次见网友,没想到本人比照片上帅很多,还是一头金发!
呵呵,真是没想到能坐在这么帅的车子里面呀!
啊,不不,我是说能跟一头金发的祐一桑坐在一起,好有约会的感觉喔!
呵,什么?
开房?
这么快,人家还没……真的?
好吧!
啊!
近年最佳作之一。
气氛渲染到位,音乐、摄影最高,灯光、服装、场景我都想夸。
许久不愿拿书的我都被惹得读了原著。
嗯。
你们以为我要开始比较了吗?
不针对本作,我想说所有的“原著党”都是垃圾。
你们喜欢原著,请抱着你们的原著,滚。
不要飞来飞去污染环境,你们当自己蟑螂吗?
电影和文字怎么比,你们傻的吗?
也许很多时候爱是没有出路的,做爱也不一定有。所以一个拥抱、一句关爱、一次日出、一个念想才会那么弥足珍贵。越是无望的爱,在那些无意识的寻常之恶中,越是没有出路,越是堕入蛮荒。「你心中有疼爱的人吗?……」片末父亲的这段独白,不禁动容。我们很多时候看电影,电影也在偷偷地看着我们。
最近看的日影都有些一言难尽
烂片
故事线比较简单,更多聚焦的是对人性的探讨,真正的了解一个故事后,就发现好人未必是好人,坏人未必是坏人,有点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意思了……
没什么意思
哭死了。妻夫木聪转型好成功。谁才是这个世界的恶人?
因为久石让的配乐才勾起我对这部《恶人》的兴趣,节奏很慢,但细节把握的很到位,演员表演出色尤其是男主角 妻夫木聪,他内心刻画得十分丰满,后面凄美爱情的描绘也让人感觉唏嘘不以,而久石让的配乐更加是毋庸置疑的经典!PS: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电影《告白》,也是讲恶的!
无聊,有些贱人真得防着点
简约不简单,不得不给满分
真实的恶人,是那个杀了人的人么.这片儿看着挺烦闷的,但是很现实.自卑,嘲笑,用拥有一切的心对别人珍惜的事物感到厌倦和不屑,的确可恶。
没《告白》来的惊艳。赤裸裸的爱恨不那么明显。
看小说的时候就这么觉得了,如果也有打写作提纲的习惯的话,那吉田修一写《恶人》的中心思想就是“谁才是真正的恶人?”,由此铺展了太多让人同情犯罪者的各种背景与环境,多少有点用意太显。
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好,总觉得辅线和主线之间的穿插配合有问题,但最大问题出在两位主演分别的表演都不错但一搭戏就是没火花上。最后40分钟很好,多加一星给树木希林。
剧情剪得过于单薄
这电影要用到这样的时长么.....
前一个半小时倒是看的滋味很浓
男主就是个无药可救的败类(loser),如果不是妻夫木聪演,非得恶心我2个多小时;但如果是长着妻夫木聪脸的败类,我也会对他不离不弃吧orz谁爱谁谁不爱谁很明显,明知飞蛾扑火的结局,爱与不爱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大龄女只想疯狂一次,哦~。另:永山绚斗的脸其实更像小妻更多一点啊。。
不是我所谓的佳片
看不明白这种片子竟然有7.1分。果然需要我来帮忙拉拉分!!!作为文艺片他太具体,作为剧情片,他太文艺、俗套还拖拉散。差评没商量!!!!
影片完成度高,完全挑不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