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坐在老爸的ymaha80上就常想,我也要这样载着我的孩子漫游在成都的大街小巷。
长大后禁摩、国产摩托的质量、走私摩托的高价,让我渐渐忘了这个梦。
直到一个朋友骑着它的94cb出现在我的眼前。
一瞬间,我明白,这个梦又回来了。
骑车久了,追求就并不是最初的耍帅那么简单,也许喜欢的仅仅是春天午后走街架起摩托点燃一根红河缓缓吐出烟圈的瞬间。
电影里老头给我映像最深的的是他的处世态度,对任何人友善,对人妖服务员的理解和赞美、对搭车小兵的宽容和建议、对孤寡妇人的善良和接受,令人动容的是,别人也这样回报了他。
一个讨人喜欢的人走到哪里别人都不会对他太差,对么?
眼前很多老人老了只做一件事,等死。
希望到我老了,有那么一件事仍然能无时无刻让我肾上腺爆棚,哪怕吞下无数粒药丸。
也许是照顾那台老车;也许是风雨无阻的垂钓;也许是每天打扮周正到春熙路看美女;也许是为了西班牙的第n个欧洲杯欢呼,管他妈的。
男人,没了肾上腺素,还剩啥?
小的时候喜欢跟着姥姥学踩缝纫机,一度想长大了做出最美丽的衣服,以做出的第一个鞋垫引以为傲许久。
稍大些基本上和大部分小学生,尤其是女生的愿望一样,就是长大了当一名人民教师,还时常在院里竖起小黑板,教比自己年级低的玩伴功课。
然后就是做连年三好生,保送到最好的初中,其间也练过小提琴,不过是耍把式经历一番而已。
再然后就是继续考最好的高中,连文理分班的时候,都是各科成绩极为平均,随大流选的理科班,的确也有父母常念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功劳。
当然,也如常的青春期谈起恋爱,于是也就如常的耽误不少功课,最终抱憾上了个凑合的大学,还是卡着分数和就业热门选的专业。
最后就是毕业了根据专业找对口的工作,工作,工作,直至今日。
从头数一遍,就是我看这部影片最大的感触,那就是:我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我把梦想丢了。
而且发现不了,也是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弄丢的。
是忙于应付学业时,是沉醉在情窦初开时,还是疲于在办公室爬格子的日积月累时?
总之,我找不到自己的梦想了,这是极其可怕的事情。
也曾追过星,喜欢剪报,写写文章,有各种物件三分钟兴头的收集癖,但是这些都是拥有流行基因的小小爱好而已。
让我沉迷,追求一生的梦想,变得很汗颜去提及,究竟嘴里念不出一个来。
执着,对我,现在成了件没有主的奢侈品。
即使可以自我狡辩,追随大多数所谓的成功人士一样,说自己的事业就是自己的梦想,但是这事业发展成什么样,算是实现梦想呢?
或者说自己的梦想是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结果和一个状态呢?
又哑然了,长久的,很安静。
非常羡慕Burt Munro,他的梦想很明确“如果你在阳光下骑车,是一辈子最好的时光,这就是我的梦想。
”他的梦想让他的性格都变得开朗,在得知自己的心脏病会让摩托生涯结束时,也没有大过悲伤,像个小孩子一样听医生的话。
他的梦想,让他不害怕孤单,“这是我妈妈,这是我爸爸,他们都走了,我的过去也没有了。
比赛前我会紧张,但是一开始就什么都顾不上了,也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这很有趣。
”他的梦想赋予他生活的乐趣和勇气,“如果你不追随你的梦想,你的生活一定是呆板的。
当你想去的时候就去,不要当你要去的时候你却死了。
”他的梦想也会成为别人的激励,一路上无论是人妖前台、搭便车的、寄宿的、印第安部落的,是贵人,亦是友人。
他的梦想,让他时常像孩子一样的开心,他扭跳着的样子真是无法形容的可爱。
梦想都源自于一个单纯的动机。
他成功了,刷新纪录的过程我都捏着一把汗紧张到不行,但是最后无疑他成功了!
让我非常羡慕的成功了!
这种羡慕,会成为励志找到自己梦想的动力吧!
另,非常感谢某熊,为我介绍了这么一部雪中送炭的佳片
体育传记电影,讲述新西兰一位63岁老人伯特,跨越半个地球,来到美国追逐极速驾驶之梦的故事。
人到暮年,依旧壮心不已。
72岁的伯特驾驶着古董级印第安摩托车,赴盐地参加挑战赛,最终凭借执着非凡的勇气和改装机车的聪明头脑,创造了摩托车极速世界纪录。
当他躺在盐地上的那一刻,说“我做到了”,全片达到最高的燃点。
影片可看性强,既有新西兰与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国情对比,也有公路电影常见的奇遇、快乐、温情桥段,最后的高潮则是盐地比赛,过程一波三折,惊心动魄。
一个快乐、充满童心、永不言弃、向梦想进发的可爱老头形象,跃然银幕之上。
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表演让人叹服。
《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观感,该片讲述了新西兰赛车传奇人物伯特·孟若的故事,这个传奇的摩托车手在修理和改装了他的1920年印第安牌侦察摩托之后,冒险来到美国犹他州以完成他毕生的愿望,最终创造了陆地速度的世界纪录。
整部影片看完后,给人一种平淡的感动,这部影片应该归结为公路类的影片,以围绕着霍普金斯扮演的巴特这一角色展开,全片讲述了巴特为了他自己的梦想而穿越了大半个地球,并为了实现自己驾车行驶到地球最快速度的梦想而努力的故事,整个影片故事线明朗,霍普金斯不仅用他出色的演技把巴特的多种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以及对于梦想的执的感觉很好的演绎了出来,而且做到了弥补剧情的单一乏味之处,让整部电影增添了不少喜剧色彩,影帝不愧为影帝,同时,在整部电影当中表达了了对于梦想的诠释,故事线完整,演员演技到位,很好地突出了梦想二字,让人看后不禁为此而感动,正如影片中的台词所说的那样,人如果不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那和高丽菜又有什么区别呢?
整部电影,从人物塑造方面,作为单一主人公方式的公路影片,霍普金斯不仅使用它全面的演技撑起了整部电影,通过对于人物的刻画以及人物处理事务的乐观态度,让观众的情绪不由自主的带入到巴特身上,让观众的心绪能够追随着整部电影一脉相承,代入感很强,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巴特的传奇之旅。
整个剧情方面没有过多的拖沓,剧情线索明朗简单,围绕着巴特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一路不辞奔波不断的经过各种努力和尝试,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得不说,在公路片的剧情当中,运用简短的叙述和人物的关系展示顺利地推动了剧情的进行,而没有让人觉得跑题的感觉,在能够完整的表述剧本的寓意之外,同时用极强的渲染力将观众带入到电影的情节当中去,使得整个剧本再即使线索十分明朗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丰富自然。
影片的构图和音效,多采用三分式构图,能够表达人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更刻画出主人公的心情以及实时的变化,而适当的音效加入进去,既能够使电影色彩增色不少,同时又能够将情感很好的表达出来。
全片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镜头的把控,对于霍普金斯的近景和特写,既能够让人们看到霍普金斯那沧桑的脸庞上,但却从她的眼神中能看到有年轻人的梦想,同时,很好地强调了人物的心理状态,比如在得知不能够参加比赛时,对于霍普金斯面部的特写和在最开始是通过过肩镜头来拍摄他和爱德华的角度,一老一少反映了梦想之间的传承以及霍布金斯炽热的梦想。
《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告诉我们生活是我们自己创造的,障碍可以使我们更有活力,而热忱和决心则可以让我们达成一切梦想。
最后,其实我想说,整部电影无论有多么困难,霍普金斯意志坚定着自己的信念,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幸运,可见,即使你一定要达成的梦想,连老天也会为你帮忙,所以,坚定信念才是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
新西兰人伯特·马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创造了1000cc摩托车的最快速度纪录,该记录保持至今。
创造记录时他年近七十。
圣人不是一天造就的。
电影以老人离开新西兰前往美国参加比赛打破记录为主线,但从各个角度提到他与20年代的indian侦察摩托痴心为伴,终身以赛车为梦想。
从新西兰前往美国的道路十分漫长,先要造一辆好车,然后凑够钱,人和车坐船越过太平洋,获得入境签证,自驾车长途行驶到盐滩地,获得迟到的参赛资格,反复练习直至最终破记录。
电影不厌其烦地讲述他在路上遇到的人与事。
邻居小男孩帮助他一起修车,爱上他的老妇人和爱上飞车的小混混贴钱给他,有易装癖的男人帮助他克服初到美国的困难,同为赛车爱好者的美国人给了他有力的帮助,感觉上马诺就是一台吸水机,一路上尽最大可能吸取别人的能量,最终成就了他的一番伟业。
片中的马诺缺乏语言天赋,口齿略含糊,表达欠激情,生活简单贫乏就是赛车一件事,但不打紧,他在做的事和他相信的事本身非常容易理解。
容易被理解的事也就是容易获得支持的事。
马诺的成功在于,他是一位容易被理解的简单朴实的好汉。
人们理解了什么呢?
影片似乎已经交代清楚了,但又没有花什么力气去说明。
这是一部有点点与众不同的励志片。
有幸看到这部电影,有幸在不惑之年送给自己一部摩托车,有幸在自己精力充沛的年纪享受到了风与自由。
一个人的梦想与金钱,制度都没有关系,只有在这样的梦想目标下,才能结识到真正的友谊,邻家的小男孩,异装癖前台,老寡妇,越战归来的小伙,赛场上的大咖,彼岸的老摩迷,老伯尼与这些人的结识都是因为他的梦想。
追逐自己的梦想吧,任何时候都不晚,哪怕已经72岁了。
也许是受《沉默的羔羊》系列的影响,在我印象里面的安东尼霍普金斯总摆着一副无比奸诈的表情,稍显臃肿的左眼皮耷拉下来,遮住少许瞳孔散发出来的光芒,却更加突出了他那犀利的眼神,似乎能看穿你的内心一般。
但是在这部片子里面,它却一改我心目中的形象,扮傻充愣演了一个为了理想奋斗、头脑里面多少有点“一根筋”的老家伙,说实话,我爱死这个糟老头子了。
我不是什么影评人,充其量也就是个“伪电影爱好者”,似乎曾经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影帝必须能够突破自己的形象”,为什么哈里森福特不能当影帝?
因为每一次他只要一出场我们就知道:大英雄和救世主出现了,为什么阿诺不能当影帝?
因为他永远都是个硬汉,为什么安东尼霍普金斯、达斯汀霍夫曼能当影帝?
因为他们真正能突破他们在观众心目中的那个形象,他们可以胜任几乎可以被要求的任何角色。
其实故事很简单,年过花甲的BURT MURNO为了实现自己的速度梦,挑战世界上的陆地最快速度,带着他的摩托车从新西兰到达美国并一举打破世界纪录的故事,虽然他用的是20多年前的技术,没有任何安全保障,他的摩托车完全由自己手工改装,但是时至今日,他在76年创造的纪录仍然无人可破。
电影里面最令我感动的是BURT MURNO一路上善意地对待别人,而且别人也善意地对待他的过程。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和BURT MURNO有些相像,喜欢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即使周围的人再冷嘲热讽,也坚定不移,想要为梦想出发了,如果有人为伴那再好不过,倘若无人同行,我自己也可以独自踏上旅途,享受路上的一切。
我很喜欢《天伦之旅》里面的那个老爷子,想去看儿女,收拾收拾东西就出门了,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孤独,倘若你认为自己是孤独的,什么时候你都是孤独的,倘若你认为自己不是孤独的,那你便是快乐的,就这样简单。
希望我年逾古稀的时候依然有这份体力和精力,去进行自己愿意的旅程,享受生命。
P.S.最后加一句,BURT MURNO出一趟远门还能碰到艳遇,俺独自出门这么多次了,咋就没碰见过捏?
生活真是不公平啊不公平!!
在新西兰的乡村,一个叫伯特·孟若的善良老头用毕生的经历土法制钢的改装着一辆1920年产的印第安牌摩托,然后一次次的在沙滩上享受速度带来的快乐。
一场和年轻车手们比赛的失利加之心脏病的发作,都让他意识人生有限,终于老头怀揣着信念来到了梦想之地,在美国的巴纳维亚盐带平地上驰骋。
老头的邻家小孩汤姆问他不怕出事嘛?
老头说,你像这样全速开上五分钟,抵得上某些人活一辈子。
要知道危险是生活的调料,你每时每刻都得冒险不是吗?
这样才能让生活过的有意义些,这就是老头的哲学,一个付之于行动的理想主义者。
这是一部描写理想的励志电影,十分的温暖,老头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放在传统类型片里一定是一个激化矛盾的戏剧要素,然而在本片,老头对自身喜好的顽固与执着并没有让村子里的人反感,虽然大家都对他抱有怀疑,却也都默默的尊敬他的选择。
老头要远赴大洋彼岸,临走前邻居提醒他修剪一下杂草丛生的院子,他居然放了一把火烧尽了事,邻居虽然百般无奈,但片尾老头凯旋的时候,这个好心人却早已将他的院子整理的干干净净。
老头从淳朴的新西兰来到纷杂的美国,抄着一口浓郁的口音和不大灵光的耳朵,典型土包子进城的模样,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投来了种种鄙夷的眼光。
这不就是我们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刚刚踏入异乡的写照吗?
但我们的伯特·芒罗善良而又乐观,他除了会去担忧那辆老爷车外从来不为世间琐事而愁眉,他总能用释然的幽默感去化解别人异样的目光,敞开心扉的和每个人交流,无论遇到什么困境他都心平气和处之坦然,他的这种品格打破了国家和种族之间的隔阂,一路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朋友,无论是变性的黑人,沧桑的老印第安人还是单身的女牛仔到最后盐地的赛车手们都被这个老骑士的锲而不舍所感染。
装备精良的赛车手们看到伯特·芒罗的这台任何方面都不和技术标准的破古董笑掉了大牙,他们奚落着用餐刀休整的轮胎,厨房门板做的外壳以及那个塞着油箱的白兰地木塞,甚至还道出了一个事实,你太老了。
然后老头却认真的告诉他们:也许外表上我老态龙钟,但我内心永远都是十八岁,年轻人,我都可以跟你赛车赌钱。
老爵士安东尼·霍普金斯塑造过的角色可谓千姿百态,无论是高雅的食人魔,英伦的绅士,焦躁孤独的总统还是严厉的尊长,抑或本片潇洒憨厚的老骑士,他总能够把角色凌家于个人之上,人们总记住他诠释过的难以忘怀的人物,却从来无法估量他能给人以多大的惊喜。
片子中这个憨然的老头只有过几次情绪波动,譬如有几次想起他早逝的哥哥,相信这也是能让他坚持不渝的追求生活的动因之一,还有当他听说他的印地安摩托运送到美国时有损坏的那一刹那惊吓,还有得知自己无法参赛的忐忑,到后来所有人都支持他的时候,他豪爽的笑的像个孩子。
最让我动容的地方是伯特千辛万苦来到了心中的圣地,老爷子望着白茫茫而又平坦的盐地,口述着那些征服过这里的骑士的名字,翻动着热泪,他的梦想近在咫尺,看到这里我对安东尼霍普金斯的全身心的演绎所产生的崇敬已经难以言表了。
每个人都有梦想,老头们的梦想可能没有年轻人那么来的汹涌奔腾,但更好比涓涓的泉水,不息不止,润及到他生命的每一个角落,梦想是驱动人生向前的油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扭动它的激情和勇气。
这部新西兰电影,是一个老人关于追寻梦想的路,而且的确是真实发生过的事,这个新西兰固执的小老头,克服前列腺病痛,以及路上各种各样的困难他都积极乐观的去找寻办法去克服,这个世界不能低估任何人追求梦想的决心,哪怕面对死亡,只要追梦人觉得值都是敢于去尝试突破,这个新西兰的小老头在任何人都不怎么看好的情况下,开着他那个老伙计却创造了奇迹,梦想真的不关乎年龄,还有所谓客观条件关键你是否有追寻梦想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行动力.成功梦想的实现是在一次次挫折中总结经验不放弃的前提实现,梦想的实现也许是一瞬间的事,但离不开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
有梦的人,闪着光,即使他其貌不扬,年老体弱…总是好奇那些成功人士周围,总是闪耀着一群追随者。
却很少明白原因——总鄙夷地认为,那些追随者无非冲着钱或名而已。
其实,是冲着他们身上勇往直前、执着梦想的精神。
这些精神就是一股力量,让你不由自主地,想帮他一把,让他的梦想彻底成真!
好像这样,自己也做了一件伟大的事。
这个老头儿,72岁,头发全白,没钱、心脏病,身上一股执着追求速度的劲头儿,一路感染着大家,让鄙视他的人幡然醒悟,让心里隐隐闪着梦想的人叹服,让【nothing is impossible】有了新的代言人。
2022.4.17 上海疫情,家中记录
"这些比电影情节还神奇的真实故事让这世界还不至于乏味到令人厌烦的程度“——这是我看完《寻找小糖人》时的感受 这部电影同样如此 其实片子拍的并不出彩 也就是励志片老套路 但是这一切在这个故事面前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没想到的是真实人物传记。本片中的美国友好得让人不敢相信是真的。
你能为你的梦想坚持到多久
老年片,不够跌宕,分数虚高
hopkins演坏蛋坏的透彻,演这样可爱的老头人见人爱。说的话大多都是至理警句。励志~
故事讲薄了梦想 讲厚了温情
makes sure
如果你的梦想足够强大,世界会为你让步 ( p.s.还赠免费炮哟亲~!)
1.新西兰乡下一个天真随和的老头,带着自己的老摩托去美国参赛的故事;2.一路上因为他的性格得到很多陌生人的喜欢和帮助。3.拍的比较小清新。
演技没得的说,霍普金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老年影星了吧,有几个场景和情节很棒,有些很俗套,可以拍得更完美些
融合了剧情片,公路片,励志片,记录片,运动片的有机元素,节奏控制非常好,温情感人,美好向上!
Christopher Lawford好帅!!!
老饼干怎么会发现一部这么逗的老年摩托车公路片 新西兰老头跨越大洋泡老妞、喝冰可乐差点心梗,就为了来一场印第安摩托之旅… 好极了…
你的世界可能永远不会如此美好,但是知道这个世界还可以如此美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中规中矩,不过看到了霍普金斯的另外一面
非常干瘪,如果没有已有的故事作为铺垫,这个拍的叫科幻片了,就是一个机修老头战胜高科技,这个是不是有点反智了
连流水账都不够格!全方位的零展开甚是离谱
一般,没有被感动到
励志儿童片
坚持梦想 感受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