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

The Disciple,追寻音乐的灵光(台),信徒,声之学徒

主演:阿迪亚·莫达克,阿伦·德拉维德,苏米特拉·贝夫,迪皮卡·比德·巴格瓦,基兰·亚德诺普维特,阿比舍克·卡拉,内拉·赫德卡,马卡兰德·穆孔德,克里斯蒂·班纳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马拉地语,印地语年份:2020

《学徒》剧照

《学徒》长篇影评

《学徒》短评

(85)追求卓越,但是当你真的产生怀疑是否依然追求! 估计没答案……

2分钟前
  • 小饭
  • 推荐

印度古典乐作为载体表达纯艺注定消亡于大众文化(选秀 重组经典 商业化)的态度 镜头什么的都算是标准之内 最后结尾还蛮喜欢 一代代学徒寻觅循环

4分钟前
  • 模仿罗克
  • 还行

未出现的女人才是主角吧,男主角还是比较认同和尊重她所留下的音乐遗产。可在影片结尾处,那个大腹便便的老男人抖落出自己的八卦,一边说自己曾经在她家听过她的演出, 一边又说她并没有留下什么音频、视频资料,不好判断她的水平,另外她好像是妓女啊,后被一个男人收为情妇,被资助去读音乐等等,看惯了男权社会抹杀女性才华的路数,还好年轻男子当即破了一杯水到他脸上。为什么多处出现男主看黄片打飞机段落?有必要吗?

6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音乐无需听懂,只要听就会后背发凉。 人物饱满而又平淡,原来哪个国家都爱造(人)神,我天朝尤其钟爱。

9分钟前
  • &Nasa
  • 推荐

B / 那一段不断复现的配乐试图包蕴的不仅是无数“声音”的即时变化,更是情绪与记忆的杂多。因而是重复且外释的。向前的推镜则反过来向内收聚,试图将舞台从平面上采掘出来,也将人物的状态精确锚定。令人宽慰的是,不论主要人物及其立场还是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瓦解,这些喟叹中隐含着的讥诮回音,都没有让叙述的距离过分波动,从而阻止了固化立场的形成。回头一看,《百鸟朝凤》拍得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了。

13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不跳舞的印度片

15分钟前
  • yan8616523
  • 推荐

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得需要经济后盾

19分钟前
  • SoundofSilence
  • 还行

中段有个zoom in的长镜头和「拉格」很搭。

23分钟前
  • 还行

三星半。北印度传统歌唱流派的传承发展问题?年轻人、父亲以及童年回忆类似三线并行,但处理得有些混乱,甚至只有父亲线有尾,另两条线莫名消失。前一个半小时全靠令人宁静的音乐撑着,最后有了点看头,有种量变到质变的味道。半星给带来宁静舒适的拉格音乐。

26分钟前
  • chao
  • 还行

对音乐的追求/古鲁的信仰并在坚定践行自我信念,人世一生苦短而不能尽力达到的境界,必须要屈服和牺牲换取,用本世的宿命换取下一世的继业,唱曲之间仍然是关于对“梵”的认知,“歌曲展示了通向神的道路,因此印度古典音乐变成了永恒的追求”

31分钟前
  • [Deleted]
  • 力荐

7.5

33分钟前
  • 推荐

+.5

36分钟前
  • 空地
  • 还行

技术上一般 但表达对于活在艺术里的人太可怕了 艺术里最可怕的就是平庸和重复 只能转化为崇拜 最后老师变成一个计较着出场费的老人也是那么多年对自己的厌恶 年轻时空泼评论家的那杯水已经决定了他这一生吧 那个选秀女孩就是他的不甘心吧

39分钟前
  • Bob
  • 力荐

一心想学习印度古典音乐的青年,在现实生活和音乐理想之间艰难抉择。

44分钟前
  • 老牟
  • 还行

8/10

48分钟前
  • avicii
  • 推荐

转变和坚持来自哪里?一如男主的人生一样苍白无聊

51分钟前
  • 七月 不远
  • 较差

7.3 去年威尼斯的最佳剧本,一部关于印度古典音乐的电影。我听起来咿咿呀呀的印度古典音乐有可能和京剧在外国人耳中听起来的感觉差不多

55分钟前
  • 时间
  • 还行

以从容平静的日常节奏,掀开印度社会中当代及传统文化的矛盾。

60分钟前
  • 废话输出机
  • 还行

不懂音乐 更不懂印度音乐 但这电影进程还怪好的

1小时前
  • SpIKe
  • 推荐

印度影片中的精品,非常喜欢,如同音乐的舒缓随性,剧情跨越了主角的几十年成长,而这种成长又没有拍出一个得道大悟的俗套,热爱就是一种追随,一种持续的追随

1小时前
  • 哈特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