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为什么分数这么低,明明画风很美,故事性也不错,再怎么样也值得7.5。
豆瓣才6分,看样子以后也不能把豆瓣作为唯一的参考标准了。
虽然大护法没看懂,但是这部妙先生是经得起慢慢看的,没有必要恶意打低分吧。
大家希望国漫好,就要多鼓励,可以指出问题,但是没必要为了黑而黑。
不然以后国漫如何崛起
评价很一般吧!
感觉跟现实的人性很不对劲;我也说不上来哪不对劲,就是感觉很不对劲;1.为什么彼岸花会让周围的人变坏?
对彼岸花的贪欲让人变坏,我还能理解,好人身上长了彼岸花,周围的人就从中性变成坏人了,理解不了。
更理解不了的是,好人走了之后,之前的坏人又变回了中性或者偏向于善,实在理解不了;2.经济运行的感觉也不太对;追求一夜暴富的人是多,但最多也就是在心里想想,老在那想不干活,不饿肚子吗?
饿肚子了就会干活,谁想一天到晚忙的要死,不都是为了生存吗?
为了自己,为了家庭;种地的人就一个人种,根本不可能;3.还有导演绝对没种过几年地,如果大家都不种地,你种地,你收成一定不可能好;比如河南俺家很多年前种过棉花,后来大家都不种了,就我们家种,结果棉铃虫都跑我们地里去了,种了几年都是这,并且还不好卖,拉了很远去卖的,没有人收,要是粮食还好,没人收自己用;还有辣椒,有不辣的辣椒12块多一斤,和辣的辣椒25块一斤,我们河南周口这一片基本没人种辣的辣椒,你说这都贵了一倍了,为啥不种?
那就没人种,不信你试试,人家都种不辣的,你种辣的话,是不是这种虫子都跑你地里去了;还有十年不种这东西,今年种,感觉没虫子,这么多年了,这虫子在这一片不灭绝了?
实际上一定会有适合它的虫子长出来,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就一定会有东西过来;最后总结一哈:怎么说呢?
就是影视行业肯定要带走现实因素,如果你在这方面搞了很久,就会感觉那个人写的影视作品在你那行业表现的不对劲,或者纯胡扯;有类人知道自己不懂,会去问专门干这行的人,把它做好一点;有类人知道自己不懂,甚至不知道自己不懂感觉自己懂,感觉没多大名堂,自己感觉就是这么干的,干这行稍微长一点时间的人一看到这种东西,就知道这个人在夏几把胡扯,看不下去;尤其是《某艺画的三体》,我是完全看不下去;有的人能看下去,人跟人毕竟不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久违的大银幕,久违的国产动画。
疫情过后,我们终于等到了这部《妙先生》,它作为院线复工后的首批国产动画,勇气和诚意都可鉴,值得我们以实际行动支持和鼓励。
《妙先生》以不思凡的短片原作改编,画风上,电影亦延续了原作的传统水墨风,从千佛窟到彼岸花花海这些场景都极具东方文化韵味。
配乐也是其中的华章,尤其喜欢其中一段苏州评弹的运用。
电影整体都渗透着不思凡作品独特的暗黑气质,以及宏大且富有哲学思辨的‘’生死‘’主题探讨,这在如今的2D国产动画作品中,挺难得。
电影的前半部分借以三位彼岸花的宿主——同时也是三个极具中国传统元素的故事,直面痛揭了复杂、贪婪的人性阴暗面。
比如第一个故事中的父子,孝顺的儿子孝文作为彼岸花的宿主,终于鼓起勇气愿意牺牲自己拯救整个村子的人后,父亲却难抵彼岸花的诱惑,露出贪婪本色。
这前后的人性转变,太过于真实了,人性真的经不起考验和诱惑。
再如那对夫妻,丈夫嗜赌成性,用妻子云香卖身的钱拿去赌钱,甚至背着她将其卖掉,而善良的芸香却一直蒙在鼓里,还深受着身体之痛试图挽救这个家。
电影中这些残酷人性的种种表达,其实就是对现实的真实投射,回想一下近期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不觉得讽刺吗?
而电影可能相对美好的是,导演还有得选择去传递出可贵的善良信念:孝文是,云香是,救孤儿的萧笃也是。
以给当下的我们一丝温暖和慰藉。
其实“杀好人,救坏人”这个设定本身就很有意思,电影从一开始就点到了,人性堕落变坏,需要好人的牺牲才能拯救这个世界。
‘’这是什么奇怪的道理?
‘’再结合当下,这不就是对疫情时期最真实的现实投射吗?
好人永远在付出,在牺牲,在为一些恶人种下的果买单。
又不免联想到电影中的那句台词。
“我们缺少的不是信仰,而是善良。
”。
说得多好,也真的希望所有善良都不被辜负。
其实本片是打算去年12月31日上映的,但是临时撤档,今天终于和观众见面了。
作为首批观众非常幸运参加了《妙先生》的超前点映,两年前它的姊妹篇《大护法》开了国产成人动画电影的先河,但是《妙先生》只能用平淡来形容。
01与《大护法》观感不同《妙先生》里面的世界是一个民生凋敝日渐衰败的存在,人们对价格高昂的冰纨玉和火蝉趋之若鹜,没有人再辛苦耕种,这一切都是因为彼岸花引人堕落。
然而彼岸花只寄生在好人体内,要想取出必须宿主甘愿牺牲,据传说集齐12朵彼岸花才能拯救世界,丁果和师傅梁衍的工作就是要找到宿主并劝他们献身。
影片世界观设定和《大护法》同样黑暗,但是《大护法》中背景是在主角的探索下逐渐被观众所了解进而认同的,而《妙先生》则是电影甫一开始就用旁白加以交代,致使电影的神秘感荡然无存。
接下去寻找宿主的过程中丁果又说着和自己年龄毫不相称的故作深沉的台词,说教意味过于浓重。
“善良本来就是一种牺牲,自愿牺牲或者被人牺牲”,这样的台词真的不如主角的行动有说服力。
整体来看如果说《大护法》表达的是权威压制下的集体反抗,那么《妙先生》其实更侧重个体的自我选择,只是这个选择题很难很难。
02电车难题的国漫解答杀一个好人救一群坏人,到底值不值得?
这是影片抛给我们的难题,可是片中3个好人都很轻易地选择了牺牲自己,所以这个冲突点片中没有详细展开,非常遗憾。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著名的电车难题的一个变种。
假如一辆失控的列车正驶入一条轨道,不远处5个工人正在施工十分危险,这时作为司机的你可以拉动一个拉杆让电车驶到另一条轨道上,那里只有一个人在施工,那么要不要拉动拉杆呢?
大部分人出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是会选择牺牲一个然而救5个人,这其实就是功利主义的思维。
但是片中加了一个背景条件,致使这个问题更加难以选择,也就是如果那一个人是善良的好人,而5个人是有前科的坏人,这时候应该怎么抉择?
如果从生命都是平等的角度来看,坏人的生命也是生命,5大于1,所以应该牺牲好人。
但是从他们对社会贡献的角度,显然是好人对社会更有价值,所以不应该牺牲。
电影《天空之眼》中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英国情报部门想要利用无人机定点清除恐怖分子,可是在目标区域附近却有一个小女孩在做生意,为了杀死一群坏人可以牺牲一个小女孩吗?
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撑起了整部电影。
问题到这里远远没有结束,如果在电车难题中你是站在铁轨边的旁观者,你发现只要把前面的一个胖子推下去就能让车停下来,救了那五个人,那么你会推他吗?
直觉告诉你好像不应该故意杀人,可是为什么两次你的选择不一样了呢?
片中妙先生说这一切没有对错只是选择,选择来自于你对信念的坚持,值不值得只有你知道。
03老生常谈当一行人终于集齐彼岸花,最终谜底得以揭晓后,我们发现这又是一个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分索取,打破生态平衡而招致灾难的故事。
贵族喜欢冰纨玉,村民争相下水采集,可是却得了苦寒症,只有火蝉可以缓解病痛,进而大肆捕杀火蝉,致使原本作为火蝉食物的彼岸花孢子泛滥失控。
这个人杀狼,致使狼少羊多,最后羊啃光草原的道理实在太过老套。
无论是《后天》还是《美人鱼》表现的不也都是由于人类行为所招致的大自然的报复吗?
相较于《大护法》中用一个小的村镇社会来表现诸多隐喻的手法,《妙先生》可谓是过分直白,最后彼岸花的谜底没有留给观众丝毫的解读空间。
而把这一切的根源归结为人类的贪婪,也过于浅显,所谓贪婪的另一个说法不就是对现状的不满足而想得到更多吗?
难道不正是对现状的不满足造就了今天繁荣的世界吗?
村民之所以忍受苦寒症也要去采玉,而不是种田,难道不是他们自己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吗?
这不是说明即使扣除买火蝉治病的钱,他们采玉赚的也比种田多吗?
他们想要更好的生活没什么错。
错的不是什么人心变坏了,人性是不会变的,错的是规则对人的不当激励,错的是对大自然的无知,错的是对资源的不当利用。
当然以一部90分钟的动画电影来说,片中能表达出的人性之复杂以及对环保的呼吁已属不易,以上分析只是对电影主题的进一步讨论。
其实只要《妙先生》能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思考,就应该算是成功了。
妙先生我认为,影片的妙先生代表的是我们共生的平衡发则。
原本火蝉蜕、彼岸花和冰执玉是可以相互制衡,与人平和共存。
但人对冰执玉的把玩追求失之失去平衡。
暗示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打破了平衡。
因笑人极端的追求善的恶人笑人出现,丁果获得了新生。
最终也因笑人的离去,丁果沉寂。
就像善恶就像正反面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就想罗翔老师灵魂一问“善良是人类发现的还是发明的呢” 笑人是极端追求善的人,这里他也带给我们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你可以选择,你会选择就更多的普通人还是让世界只有好人。
但我觉得好人不会孤立于坏人存在,只有好人没有坏人的世界是不存在的,这样的极端追求是一种理想性的执念。
妙先生是追求平衡的法则,无关善恶只有选择。
该片还有好多不错的小伏笔细节,好评。
谢谢《妙先生》非常满意!
我哥安利的一个暗黑系成人动画,有些地方反复看了,不知道是不是我想的过于复杂,大概可能也许没有完全看懂。
但是电影嘛,我自己理解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了。
彼岸花,传说中长在黄泉路上,连接地狱的花。
在这里,它长在好人心中,需要好人自愿牺牲自己,去拯救这个到处充满着坏人的人间。
牺牲好人去拯救坏人,弹幕有人说这不就是电车问题吗?
我觉得不是,有区别的。
因为牺牲的标准不是数量,而是内心是否足够善良,足够富有牺牲精神。
所谓的自愿选择,其实并没有多少选择空间。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甚至想到了,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可怕的是,我居然觉得我愿意牺牲自己。
可是,凭什么呢?
那些欲壑难填的人,凭什么靠着别人的牺牲成就自己的生存,甚至是满足自己深不见底的欲望?
那些同类相食的鸭子真是让人恶心。
好人坏人有标准嘛?
肯定有人会说,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是,是这样,可是一边是为了就别人情愿牺牲自己的人,一边是为了传说中可以实现所有愿望的彼岸花寡廉鲜耻的人,这个标准来判断好人坏人,应该够了吧?
丁果是妙先生选中的人,他给让彼岸花宿主自己做出选择的机会;殷凤为了除掉彼岸花,选择直接鲨掉它们的宿主,鲨掉这些善良的人;笑人,选择杀掉所有没有彼岸花的人,除掉这个世界所有的坏人,留下来的就都是好人了。
虽然但是,也不是这样的,都是好人的世界,感觉会出更大的问题。
笑人这个想法,过于理想主义了。
就像尼采说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会再制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
除了好人坏人的问题,生态平衡问题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隐喻了。
生态平衡,一定意义上就是因果循环。
最后的最后,丁果选择救殷凤,牺牲自己。
视角切到地面,瞬间绷不住了,希望这于他,是解脱。
有一些台词,真的很触动,摘了!
有剧透!
1. 妙 的理解与引申: I 道 (道,可道,非常道)(参看《道德经》)II “善”与“恶”(或 “利他”与“利己”)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可以是对一个个体或群体的生存发展而言的。
(参看《自私的基因》,博弈论…)III 当群体的“善恶”失衡后:a. 杀好人救坏人:过程正义与结果正义之辩 (参看《白色巨塔》…)(丁果的选择)b. 杀一救百:功利主义正当性之辩 (参看 《自由人的平等政治》…)(殷凤的选择)c. 推翻重建 (参考 我们的历史…)(笑人的选择)IV 当个体的存在 影响群体的平衡 而面临自选择:d. 忆养父亲情,自我牺牲 (宿主一)e. 先丧失生存意志(对群体无效用),后愤怒失衡(对群体有威胁),最后忆幼时爱情,自我牺牲 (宿主二)f. 先离开群体,后在群体“存亡的关键时刻” 自我牺牲 (宿主三:萧笃)g. 打破寻迹者牺牲弱者的效用规则,自我牺牲 (丁果)2. 观影感受电影架构不错,可延伸的空间很大,但在90分钟内想讲的太多,怎样讲好就变得很不容易。
比如宿主一的养父和宿主二的丈夫善恶变化都较突兀,为戏剧冲突降低了些代入感。
少用语言推动故事发展会更自然。
画风和音乐都不错。
作为实验动画,如能引发一些讨论和思考也是挺好的。
#电影妙先生##妙先生# 画面非常精美奇幻,片尾曲周深能解答一切的答案和苏州评弹青梅逝也很婉约动听但剧情着实不大看得懂,看了好多影评依然似懂非懂[允悲]剧情发展上:寻迹者笑人和师傅梁衍在千佛窟遇到大地的怒气被师傅抛弃黑化,丁果去千佛窟探迹遇到梁衍后拜师学艺追逐笑人被杀,死后遇妙先生(大地的管理者,寻迹者的信仰)点化,收集金色彼岸花和昆仑剑去千佛窟底寻找真相,重生后和梁衍一起杀好人救坏人,收集金色曼陀罗。
同时殷凤也在杀好人(曼陀罗花的宿主),在追杀萧笃时遇到丁果,两人因处理方式不同起争执萧笃趁机逃跑,最终在处理云香时殷凤被说服。
集齐金色曼陀罗后去雨雾镇去昆仑剑,也意识到了冰纨玉—苦寒症—火蝉蜕的恶性循环,路上还遇到一个算卦先生无生,时灵时不灵,但是给丁果算的几个下下签都灵验了,最后也是死而无憾。
丁果进入千佛窟后彻底发现彼岸花的秘密:权贵喜欢冰纨玉→穷人潜入极寒的水里打捞冰纨玉赚钱→极寒环境作业,打捞者患病→火蝉蜕可缓解寒病→另一批穷人采集火蝉蜕卖钱→火蝉数量减少,缺少天敌的彼岸花疯狂增值→越来越多的人受彼岸花影响便堕落→人们更加痴迷于用火蝉蜕、冰纨玉赚钱,不愿再务实地生产→社会不断走向无序状态。
萧笃在最后牺牲自己变成金色彼岸花帮助丁果解决笑人,丁果自己也牺牲了,殷凤和梁衍将秘密带出去告诉世人,丁果在千佛窟底,妙先生告诉他人类太健忘了,下一次彼岸花出现再叫醒他。
[并不简单]为什么笑人在危险时被师傅抛弃就要黑化呢,虽然自己被抛弃,但是至少师傅安全了啊,也许这就是坏人吧。
为什么妙先生可以随随便便的复活人,又为什么选中丁果?
为什么要加上昆仑剑?
是觉得只有曼陀罗花太无趣了嘛[允悲]殷凤为啥要在脸前挂块布啊,不影响视线嘛?
还是说她其实看不见[笑cry]前面报答养父、抚养孤儿的善我能理解,云香包容忍让纵然丈夫也算是善吗?
不过是一个傻女人吧。
丁果处理的方式未免也太残忍了,几乎把云香逼疯逼黑化,好在最后云香自愿去死,丁果拿到了最后一朵金色曼陀罗。
无人死的时候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的解释为儒家的仁义之道,所以和算卦灵验有什么关系呢[允悲]笑人说丁果不分善恶,并没有吧,丁果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任务“杀好人,救坏人”萧笃最后要求牺牲自己解决笑人,丁果为了目的对云香那么残忍,为什么最后面对萧笃的要求那么纠结。
或许丁果之前说服自己集齐金色曼陀罗花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吧。
最后秘密带出去又有什么用呢,能阻止权贵交易冰纨玉吗?
丁果真惨一工具人,为了保护真相再一次牺牲,而妙先生要等下一次曼陀罗花开再复活他。
然后呢,让他继续杀好人救坏人吗?
第一次看这种黑暗风的动画,理解能力有限,下次继续补上《大护法》吧
这是一部需要细思才能看的懂的暗黑动画,也是一部极具东方美学元素的警世寓言。
《妙先生》的世界里充满着各种奇妙的设定。
片中彼岸花,冰纨玉,火禅,寻迹者,鸭子,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指代意象,再加上用评弹和水墨等国风元素编织而成的极具想象力的异世界画面,让这个探讨“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一切都是选择,一切都有内在联系的妙先生世界变得可看性十足。
妙先生的世界里强调百因必有果,男主的名字叫丁果,蒙面女主叫殷凤,也在暗示因果循坏,环环相扣的指代意象。
寻迹者是真理的探寻着,寻找彼岸花的过程也是在找寻善与恶,生与死真正答案的过程。
但寻迹者一直有一个思想的误区,认为彼岸花是万恶之源,直到他们到了万佛之窟才发现原来他们以为有彼岸花的地方,人心一定会坏,但其实彼岸花不是堕落之因,而是堕落之果。
也就是说,是人心的腐坏而引来彼岸花的生长,人性中那些贪婪,那些不劳而获,那些对于金钱永无止境的欲望,是彼岸花真正可以蔓延,腐蚀村庄的种子。
当然这里的彼岸花是看不见的,是藏与每个人心中的罪恶的种子,是无形的,是意识形态的,是更趋于内在的指代意象。
而电影中外在的,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彼岸花是生长寄宿在善良的人心中,只有杀死善良的人,取出彼岸花,只有牺牲好人才可以救坏人这是一个矛盾而有趣的设定,对于生死各种复杂的选择让影片中对于人性的挖掘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
只有牺牲善良的人,只有他们心中的彼岸花可以救身边的人,可以救村庄这个设定的意思是在拷问,甚至是在影射我们现实生活中,在问我们每一个人——在险恶的世界里,善良真的是一无是处的品质吗?
善良的人注定是要被牺牲的吗?
在尔虞我诈的世界里善良就是一种自杀的行为吗?
回到影片中三个善与恶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贪婪的老头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愚孝养子。
第二个故事,心中有大爱的嗜赌之徒和他的熊孩子们。
第三个故事,青梅竹马长大的相爱之人转眼变成最无情的渣男。
这三个小故事是寻迹者一步步在探究彼岸花真正秘密的过程。
第一个故事中的养子为了报答老头的养育之恩,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第三个故事中云香因为丈夫的赌博不得不去做暗娼养家糊口,最终人财两空,白白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这两个故事中,善良的人似乎都没有好下场,善良的人以为自己的善良可以拯救身边的罪恶之人,但其实只是徒劳。
第一个故事中的老头不顾一切的吃掉了自己儿子用生命换来的彼岸花,变成了贪吃的鸭子。
鸭子这里代表着人类愚蠢,贪婪,永无止境的欲望,鸭子在最后不顾一切,即使明知道自己要死掉也要豁出性命去拿冰纨玉,火蝉,那种歇斯底里追求金钱欲望的丑陋摸样让观众可怜可叹。
第三个故事中的云香更让人怜惜,用一段评弹来概括她与丈夫在戏曲舞台上青梅竹马的前半生这一段堪称是全片最出彩,最高光的时刻,凄美的用音乐谱写出了一首唯美,诗情画意的爱情故事。
世事无常,爱人转眼变成渣男,一再的相信通过迁就自己可以改变渣男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奢望,也是云香这个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甚至结局往往比云香更惨烈,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止损,立刻远离渣男。
而像云香这样徒劳的“善良”是愚蠢的,是无用,是致命的,所以云香的香消玉损,她的死是必然的。
而第二故事中的萧笃是全片我认为塑造的最成功,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看似小混混路人甲的出场,没想到成了最后拯救世界的英雄。
这是影片铺垫,埋伏笔的出彩之处。
如果说丁果是一个已经死过一次的看破红尘之人,那萧笃就是一个在嬉笑怒骂之间颠覆红尘之人。
还记得他那句“我最讨厌像你这样到处演讲的人!
”吗?
萧笃难道不知道那些善与恶,生与死的道理吗?
不同于嘴炮丁果,萧笃是一个心中有大爱,早就看尽世间丑恶却依旧善良,依旧温柔的人。
丁果是看破红尘后选择绝望和冷酷,笑人是看破红尘后选择报复和毁灭,而萧笃妙就在妙在他是看破红尘之后仍旧保持善良,温柔,乐观的初心,是一个真正洒脱的可爱之人,是影片中真正的妙先生。
看破红尘有什么了不起,颠覆红尘,拯救红尘才最了不起。
萧笃最后为了世界献出生命的大爱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萧笃的“善良”是有用的,甚至是伟大的,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
萧笃也是改变丁果世界观,价值观的人,是传递给丁果这个寻迹者真正真理的人。
丁果一开始不相信善良了,对这个世界失望了,坚守善良无用论,但最后还是被萧笃的大善感动,也舍身救了身边两位伙伴。
《妙先生》并不是一黑到底,影片也在通过描写人性的丑恶来更加突出善良的不易,善良的重要。
影片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正如贯穿影片的那首插曲《能解答一切的答案》里所说的那样——就算这尘世再寒凉再冷漠,你心头那捧血也依然要温热,在残破人间拼凑一个完整的魂魄。
世界是寡言的矛盾的无解的,而你心诚血热始终是善良的,在昏暗人间照亮无数陌生的过客。
所以在这个险恶的世界里到底我们为什么还要守护善良?
我想了想,因为我认为真正的勇敢,真正的成长和成熟不是倚老卖老,愤世嫉俗的辱骂生活,不是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欠你的,都是在背叛你,真正的勇士是虽然被生活侵蚀的沧桑不堪,但那颗坚硬的心脏里仍然能温柔的开出一朵花。
善良并没有多伟大,善良只是一种选择,而渺小却心怀梦想的我在此刻选择成为一个好人。
差点错过这部电影,如果不报太多期望,抱着看梦入幻的心态,看的居然还挺开心的。
神经病啊,最讨厌你这种到处演讲的人!
哈哈哈哈哈,这可能是我看这部电影时,笑得最开心的一句台词。
因为这不就是它对自己的吐槽么?
毕竟通篇似乎都在煞有介事地讲心灵毒鸡汤,偶尔还要做一点姿态,为了讲而讲的那种。
我本以为是群体英雄小组凑齐宝物各路人员积极奋进拯救世界映射种种黑暗现实的戏码,结果发现自己只猜对一半。
影片内容过了大半时发现,这是个环保片哎!
不过话说环保倒也挺符合当下风向的。
接着突然变成了煽情片,武力值最低的小兵在三个大输出之下狂喊让我来,牺牲自己(果然又是大中华这种特有套路)偷塔成功!
最大的反派赶鸭人居然是和灭霸一样真心希望世界更美好,才会不自觉地成为反派!
话说反派面具特别像呆滞版本的格鲁特!
最后决战时刻又成了黑白大花脸!
打斗场面比较碎,但是可以自行脑补想象啊…显然此片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差。
看完突然有点庆幸,自己未曾错过。
画面确实不够流畅,可是仍然很美。
片尾曲算得上扣人心弦的动听。
个人最喜欢那些奇幻的森林动物,呆萌吐泡泡的那个傻傻黑毛团,哼哼唧唧地跳着躲开了。
像蒲公英一样的鸟类?
简直符合人类审美的极致,纤细的大长腿,毛绒绒的球状身体还有看上去智商不怎么高的亮晶晶小眼睛。
还有起卦人以及梁师傅带的黑色大眼睛毛团。
池塘里荷叶上鱼型青蛙?
就算是吃了彼岸花后贪心人变成的鸭子也有可达鸭的造型。
总之,色调造型都够魅力。
相对而言,人物造型尤其面部简直潦草,尤其梁师傅的脸简直像个笑话,是我随手画的那种水平哎。
也难怪那么多人吐槽,可是凡事何必纠结这些细节?
片中泯灭的兄弟情,亲情,爱情,也算是勾勒了出来。
可能也会有人吐槽不够严谨,可是这不过就是一部动画,把它当成一场奇异的梦境来看不是更好么?
原本牵手一起寻蝉蜕的兄弟瞬间反目,我有点反应不过来。
突然发狂的老父亲,其实若不是他的悉心教导,又怎么会养出善良的孩子?
还有最终被侮辱抛弃的云香,更像是一方坚守,而对面早已放弃。
恶人的恶似乎都起于瞬间,或者早已麻木了罢。
这样的剧情有点不够真实(所以才说是梦境吧),但是仍会人心痛不已。
然而并不是算是噩梦,毕竟大结局我正方全盘胜利。
第一男主没有死于反派之后,而是天崩地裂掉沟里了(对不起我剧透了)。
但是他本来不就是自然特意复活出来干活的小工么?
照最后的说法,丁果搞不好会复活拍续集哟!
最后还想吐槽一句,英雄三人组的反追踪能力值可能是负值吧,被两组两个人跟踪都没有发现!
也太剧情需要了吧,一个强行入组送来杀器,一个强行加戏负责推动剧情!
但是做梦嘛,有时候逻辑这种东西就是存在感不太强的。
我曾经给大鱼海棠打过一星,我是真的恨这些动画骗子,而不思凡是真的好,没有大护法的叙事性,依然是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你神精病啊!最讨厌你这种到处演讲的人。”
太精彩了!太震撼了!太牛逼了!国漫竟然能到这种水平。我本以为《白蛇:缘起》已经是中国动画电影的顶峰了,甚至还有些再也看不到高水平好动画的遗憾。没想到今天看了这部《妙先生》!在技术上,本片与《白蛇:缘起》可谓并驾齐驱,不分伯仲,但在剧本上,《妙先生》则远远超过了《白蛇:缘起》,不论是故事的立意、架构、叙事、章法,还是在思想和哲学上,《妙先生》能达到的高度堪称前无古人,前几年的《大护法》甚至都不能比。它对人世间的隐喻、讽刺和批判,完美浑圆,既深刻精准又点到为止。它对人性的反思,它体现的人文关怀,都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那些幼稚又平庸的动画片简直望尘莫及。其他画面之优美,配乐之精妙,想象力之奇特,不一而足。非要吹毛求疵的话,只能说:这么牛逼的一部电影,配音竟然只是实习生水平,略有拉胯。9分。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美学,它设计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陌生中还原一个暗黑人间。它讲的是善恶与矛盾,每个人内心都有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妙先生就像一个恶劣的造物主,他要人们被欲望挟持,然后去回顾善。
来来来,我给你说段社会语录
自从入坑广播剧之后,对配音越来越挑剔了。
“我最讨厌到处传播演讲的人了。”台词是不是在自嘲。画风依然喜欢,但说教太多,故事框架也不如《大护法》。
前面的故事还挺好看的,到后面咋就泄气了呢
画风不错,但太多奇怪的设定,动作场面也比较乱,感觉过犹不及了。
🐟
神经病,最讨厌你们这种到处演讲的人了!对异世界动植物描绘暴露匮乏的想象力,人物扁平的像一架捧读台词的冷血机器。通篇脱口而出的古风地名和因果物什,叙事突兀和分镜带来节奏的崩塌卡顿。试图用善恶二元论来辩证复杂的人性,仅可取的配乐也拿来放大情绪掩饰粗糙。创作者与其热衷劈头盖脸的向人们传道,不如先把故事讲好触发人们悟出道理。
剧情生硬,世界观奇怪,没办法产生共情。
其实我能理解为什么评分被拉到6,一是因为讲的太晦涩,二是因为大部分安安生生过日子的普通人并没有经历过需要“选择”的时刻,并不需要选择牺牲自己而去拯救他人,也就无法体会到在牺牲那一瞬间人心中开出的金色彼岸花。但相信很多不得不在善恶间抉择过、并最终选择了善的人会明白,这部电影就是来歌颂他们的。当丁果再次回到了妙先生(又可以叫创世者、上帝、组织……)身边,就像他往世很多次曾经历过的那样,妙先生说,睡吧,下次有这种事再叫你。顾名思义,下次这个战士还将抱着宁愿牺牲自己的心,甘之如饴的选择去拯救这个世界。PS:每一帧都能看出是中国风,高兴中华文化的独特美丽愈发绽放,OST也听得舒心,好评。
这个人物与设定本身是比大护法更能吸引观众的,可惜编剧对于细节方面的处理不尽人意,制作团队的叙事水准也与大护法有着明显的差异,没把一个本应出色的作品给做好,可惜了⋯⋯其实前面的部分制作差一点倒没大碍,毕竟画面风格本身还是挺不错的,就算制作差点也能容忍。但最大的问题,是打戏!我真的对结尾那段打斗很无语,这一部分直接导致观感崩塌。只能说如果做不好打斗的话还是请些外援帮忙吧,实在不行的话像大护法那样回避打斗情节也行啊,这场“做了半年的打戏”就只有这个质量,实在有点费力不讨好,还不如用这段时间努力让人物的动作变得流畅些。顺带一提,我觉得先把寻找前面十一朵彼岸花的故事做成番剧播一遍,然后再出这部剧场版的话会更合理,至少这样一来热度和观众接受度都会比现在高。
叙事太差了,讲大道理,为赋新词强说愁。动作戏也不好看,一看就是资金不到位,帧数太少了,打斗戏完全看不出是怎么打的。可惜了周深演唱的片尾曲了。
微博电影类型,替观众拟好了数多金句,看完后配上剧照就可以发微博和朋友圈。因为对白完全不展现过程,只想做定义下结论,所以整个故事的主题还是那种3岁童书十页纸就能搞定的内容,预告片里我原本对殷凤挺感兴趣,谁知道也是空有设定的人物,为什么国产创作就这样走上了一个倚重设定,丝毫不在乎人格与人性演变方式的道路呢?
虽然整部电影似乎想将道理整个胡在你脸上,成段成段的说教和故作高深的思想,但我仍然愿意去思考。为什么要用好人去救坏人,为什么总是用善良去包容罪恶。人的贪嗔痴色欲忘,罪恶从贪婪开始就是循环,彼岸花是收不完的,永远不会灭绝,就像人类一样,太容易忘记教训,任由恶意滋生。可惜很好的主题却被说的支离破碎,没必要拧巴的故作高深,我们很少会去细分善恶。
挺好看,设定打斗都可以,超出预期。看《大护法》的时候起鸡皮疙瘩,这部好多了
又一部《大护法》风格的国产黑童话,画风和配乐都很赞,异世界的生态设定也不比《阿凡达》差吧?至于剧情嘛,有深度,但是也有中二的地方,总体上还是值得去电影院看的。
堪称国漫代表做了。没有做作的言情,甜甜的恋爱,设定不见光明,对话字字珠玑。只是人物设定还稍有些脸谱化特点,但仍然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