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说不出的滋味。
其实那个年代离我很远,几乎不应该有什么特殊情结。
我出生的那年,他们在读大二。
几乎是在纠结中,看完的。
那种滋味,就好像有自虐倾向的人在体会那个自虐的过程,痛并欣慰着。
我一直认为最好的读大学的时光,是90年代中期之前的时候。
那样的大学,包含了太多的精神与信念,有梦想、有责任、有担当。
真可惜我晚出生了十几个念头。
纠结的“自己承担却不说实情”;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特点,甚至这是很多的矛盾的由来;而化解这些何其难啊!
我在想,如果开始就坦白又会如何,想破了头,也没有答案。
也许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这样的。
几乎人人有历史,个个是悲剧。
不是吗,开始反思了。
欣慰啊!
每个人都很激昂,每个人都在演绎自己的过去;同时,又在大学里开始蜕变,是那种艰难的蜕变,这就是成长。
演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感觉很好。
固然演员的年龄比剧中人物的年龄差距很大,甚至我考虑过让真正这样年纪的孩子来演。
一
如标题,《雪》剧中能够悟出的人生智慧莫过于此了。
那些在我们的生命里,甘心情愿为我们的理想而埋单的人们,才是真正爱我们的人们。
他们游散于我们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有些人甚至会伴随我们终老。
那是一种广阔亲厚的爱,有它,我们便想紧紧相依。
无论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无论我们的梦想有多么荒唐,有些人总是会竭尽全力全能,甘心情愿无怨无悔为我们铺设道路,他们最大的所求也许不过是看到你的理想演变为现实那一刻的狂喜。
这些人是多么的可遇而不可求。
这些人是该有多么的爱你。
一个人是有多么的幸运才会在长长的一生中不断地遇到这些至关重要的人。
每个人都希冀能够多多遇见此类人,然而有多少人能够心甘情愿地成为此类人,又有多少人能够为此心怀感恩?
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依靠外界万物,更重要的是内里素养。
你能够走多远,走多长久,能够遇见多少贵人,完全取决于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所以,翠翠无悔地为长天的理想埋单,无名无怨地为翠翠的梦想埋单。
而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能够获得功德圆满的幸福感。
三十年前,多么质朴无华的年代,梦想理想都是可贵并值得尊重的。
生不逢时的想法时常啃噬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灵,对于物质匮乏精神丰厚的从前,我们回首遥望饮恨不已。
所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似乎也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一个时代。
对于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慎重审视的。
无论多好,无论多坏,个体终究是个体,杯水车薪的力量通常是用来自我安慰的。
之所以长久羡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社会历史语境,不过是因为当时有一股人文主义的气息从历史现实中吹拂过。
那是多么短暂的历史一瞬间,身在其中的人们是感受过理想主义徜徉于现实的美感,基此一点,便足以使我羡慕一生。
那么珍贵的历史一瞬间,终究是一去不复返。
而后的世界,走向了一个无法言语的端极。
荣耻互置,美丑另行。
真朴渐离。
无论是怎样的时代,无论是怎样的人,我们总是需要一些真实、真诚的东西。
因为,你是人。
不是其它的什么东西。
是人,便有心,便有心灵。
不懂得妥帖安顿心灵的人,都是愚蠢可悲的人。
浑浑噩噩的度过此生,也无可指摘,这是个体自我能力所限,自我认知不足所致。
狭隘、偏颇等等劣根性存心的人也需要一些真实真诚的东西,只不过他们是无能之辈而不可得。
38集的《雪》剧我看了近半月。
它伴随着我做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决断。
我没有三十年前那些人们的勇气,但我怀有他们的炙热的理想。
然而,我所追寻的理想在三十年代前存有,在三十年后的今天,那里的理想也已是变了味道的理想。
变了味道的理想还是理想吗?
这是一直困惑我的问题。
也是我无法坚持选择它的原因。
张爱玲社会经验不足,但她足够绝顶聪明。
我喜欢她那股在乱世中懂得抓捏人生根本的智慧劲儿。
是乱世,现在,依然。
向阳招待所那一夜,张译他们家长怎么不找啊。
那种时候,而且高考前夕,家长又那么多希望,夜不归宿也不管啊。
还有赶考,一堆大男人怕赶不上考试,先跑了,赶到地方快打铃了。
一个弱女子背着个大男人,一步步挪过去,竟然也没晚。
是这帮男时间观念太差,还是编剧秀逗了啊。
【《雪花那个飘》:“恢复高考”的赞歌,青春人生的挽歌】★德辛成己[述记]【38集电视连续剧《雪花那个飘》(2011)观赏笔记】1.得知该剧集是36集电视连续剧《北风那个吹》(2009)的姐妹篇,大叔我便有心观赏了,因为看过《北风那个吹》,而且总体感觉是很值得一看,但却有点害怕该剧集故事情节与之大同小异。
好在事情不是这样,该剧集聚焦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本科生的四年大学生活,可谓与《北风那个吹》大异其趣。
不但如此,对于曾经有幸与七七级“老大哥”同校一年的大叔我来说,观赏该剧集的感触可是比《北风那个吹》深多了。
2.青春尤其是女人的青春总是止不住流淌的。
一旦开了情窦,女人的心智就停止发育了;一旦有了性爱,女人的精神就难以集中了;一旦做了母亲,女人的情感就不由自主了。
应该是这样的吧?
3.经查考确认,1977年高考最短复习时间估计只有一个月,最长复习时间估计也不到两个月,录取比例为每21人取1人: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10月21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新闻媒体发布“恢复高考”的消息;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各地先后举行高考考试,总计有570余万人参加考试,最后有27.3万人被录取,录取率为4.8%;1978年春,1977级大学本科生入学。
4.靡靡之音就是听了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应该说这一解释还是抓住了本质的。
剧中以民警身份考上“宁州师范学院”的冷雪松(由涂松岩扮演)是军区司令员的独子,居然在大学第一年(也就是1978年)就因父亲的关系而得以拥有一台手提式三洋录放机并听到邓丽君演唱歌曲,真是有点稀罕。
因为大叔我记得自己见到手提式三洋录放机并听到邓丽君演唱歌曲已是1987年春初恋时节。
与此同时,1978年的“宁州”就能吃到西餐也有点难以置信,在大叔我的记忆中,位于东街口的福州第一家西餐厅应该是1985年甚至1986年才出现的。
这“宁州”到底是南京还是武汉呢?
5.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计划生育都是管得很严、抓得很紧的,确实有“法不容情”、让婚外生育者无处藏身、难以生存的情况。
剧中以农村小学教师身份未婚先孕、产下一女的刘翠翠(由潘雨辰扮演)的苦难遭遇是真实可信的。
6.剧中有深受极左思潮影响的文艺理论课让中文系七七级学生听不下去的情节。
据大叔我所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大学文艺理论教材确实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可谓空话套话连篇,记得大一时(1980-1981年)接触的几本都让大叔我有“言语无味、面目可恶”的感觉。
7.刘翠翠与赵长天(由张译扮演)在高考复习之初情不自禁地发生了性关系,当时赵长天表示大学毕业一毕业就娶刘翠翠。
大约两个月后高考,已经有孕在身的刘翠翠在大雪封路中将不堪胃溃疡折磨的赵长天从“凤凰屯”背到“宁州”参加考试,然后自己昏倒在考场大门口。
本来她考上大学的把握是比赵长天更大的,却为赵长天而牺牲了自己参加考试的机会,在此,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可以理解和令人感动的。
但此后却对赵长天隐瞒真相,坚持独自承受性爱带来的后果,忍看赵长天与家庭背景比自己好的初萌(由徐翠翠扮演)交好,声言她与赵长天的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对初萌坚称自己有丈夫、有孩子,与赵长天没有任何关系),直到因风湿性心脏病与肝肿瘤并发而危及生命,又因遭受计划生育政策穷追猛打而身陷绝境,才被迫接受赵长天的帮助,其间的情感轨迹和心理逻辑就有点令人费解了。
8.剧中1978年全国统一价的运动短裤是5.6元一条,而28寸的凤凰牌自行车则是近200元一辆(看到刚入学不久的刘翠翠每天都风风火火地骑着一辆老掉链的自行车离校回校,赵长天想送一辆新自行车给她,开口向父母借200元不得,身为公交车售票员的妹妹主动赞助他200元)。
大叔我是1980级大学本科生,对前者缺乏记忆,只是感觉有点贵,但对后者却印象很深,隐约记得八十年代中后期26寸的上海永久、凤凰和天津飞鸽都是近200元一辆,其中飞鸽比永久、凤凰便宜大约十块钱(经查考我又对七十年代中后期永久、凤凰的价格有了印象,好象28寸的是170余元,26寸的是160余元)。
9.自我陶醉、几近疯狂地沉迷于诗歌创作的徐文丽(由刘威葳扮演)伪造小说《伤痕》作者卢新华从复旦大学给她来信,信中显示卢新华对她“有意思”,兼任七七级辅导员的中文系女教师代表系主任让她出面邀请卢新华到学校演讲,使她陷入尴尬境地,与此同时,班长石捧玉(由周知扮演)因表妹曾向卢新华求爱遭拒而得知卢新华有未婚妻,私下揭穿徐文丽并帮助她消除作假的意外后果。
徐文丽是安徽女孩,说来她这种“不甘寂寞”到异乎寻常的虚荣心完全是出身农村、家境贫寒带来的自卑感所致。
10.每每看到剧中用以切换画面的一群燕子掠过天空、一轮太阳极速升起的快镜头,大叔我都会受到惊吓,感到很恐怖。
看来我的心理素质真是很差,也说明我的心确实已经老了。
11.出身知识分子家庭、来自太原的陶自然(由齐欢扮演)曾经在中学时代参与批斗“被打倒”的语文教师李阔(由丁勇岱扮演),并出手将李阔推下台阶,致使李阔废了一条腿。
她没想到会在上大学后遇到已成为“宁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当代文学课教师的李阔,于是因负罪感强烈而对李阔采取冷漠对抗姿态,同时因全班只有她一个人考试不及格而认为李阔是在报复她,由此生恨。
李阔以宽容和理性对待和开导她,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随后,陶自然为赎罪而主动照顾李阔,不意竟在敬重李阔人格的同时生出强烈爱欲,与李阔一起演绎了一场惊世骇俗、感天动地的师生恋……其间,陶自然对李阔的情不自禁、穷追不舍及其最终的失落伤痛结果也让大叔我为之动容揪心并嘘唏不已。
12.赵长天的父母有着小市民的势利心眼,对抑情识趣、家在农村的“凤凰屯才女”刘翠翠很残忍,对单纯率真、有一个经济学教授父亲的初萌很谄媚,让人觉得很不善良。
而陶自然的知识分子父母也一样世俗和自私,面对李阔不但无歉疚之心,而且有侮辱之行,可谓面目可憎。
由此可见,一个人善良与否确实与有无文化没太大关系(剧中第34集赵长天评价一直在替他“擦屁股”和照顾刘翠翠的公社干部曹无名时有一句台词也是这种认识:“善良和文化没关系”)。
13.作为男一号主人公,赵长天是该剧集精心塑造的一个面目非常阳光、人格几近“完美”的典型人物形象,在与刘翠翠的关系上,编剧刻意通过貌似合理的情节设计让观众相信赵长天实在是对自己与刘翠翠发生性关系带来的结果不知情。
但从他从来没想过应该去“凤凰屯”向曹无名了解刘翠翠的女儿是什么来历来看,大叔我觉得还是留下了破绽。
而在刘翠翠挺着肚子到“宁州师范学院”去看他时(当时他与初萌还处于交往之初,尚未确定恋爱关系),他对刘翠翠说的“仗义”话也似有不想负责任之嫌(暗示可通过打掉孩子“解决问题”)。
难道赵长天对刘翠翠的感情始终只是“恩德相结”的知己“战友”之情,他与刘翠翠发生性关系纯属“酒后乱性”和“屁股指挥脑袋”?
或者应该说,赵长天这个角色也是“阳光”背后有阴影的一个例证吧。
14.总觉得在潘雨辰脸上有一种受难的气质,所以感觉她扮演自强中透着自虐的刘翠翠特别合适。
其间,刘翠翠的隐忍执着和要强争气既令人痛心疾首,也让人难以想象:她坚持把赵长天在她身体里种下的孩子生下来,随即参加1978年高考并如愿进入“宁州师范学院”,成为中文系七八级学生(说来还是为了赵长天与她约定在“宁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等她),带着初生的女儿上学,谢绝赵长天和曹无名的帮助,为养育女儿和支付保姆工钱而在课余打工挣钱(而且是干一般男人都受不了的扛麻包的活),在因风湿性心脏病加重而不得不休学治疗后依然选择回“凤凰屯”自食其力,结果又因发现肝肿瘤而不得不动手术,在因带着“私生女”上学遭举报而被学校劝退后嫁给一直追求她、始终照顾她的曹无名,但却依然不顾曹无名的反对和阻挠,继续做她的“大学梦”,并再次考上大学,进入“宁州大学”成为(中文系?
)八一级学生。
15.刘翠翠在参加中文系七七级为声援陶自然与李阔的“师生恋”而发起的“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辩论会时自告奋勇上台发言,其中有一个比方打得不算特别恰当,但仍然有一定的启发性,大意为:过去就像一件老旧沉重的羊皮袄,它曾经帮你抵御一个冬天的寒冷。
所以,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你所要做的就不该是扔掉它,而是把它洗干净收起来,以备下一个冬天来临时再用。
16.赵长天与刘翠翠和初萌的婚恋关系给大叔我带来的感受和认识是:年轻的时候,我们爱一个人只需要考虑对方是否适合自己,因为对方的身心内在还比较单纯;年长了以后,我们爱一个人就首先必须考虑能否宽容对方了,因为对方的身心内外已非常复杂。
而一前一后两个我们所爱的“对方”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遇到我们,也是他们各自的造化和命运决定的。
17.以警察身份考入“宁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有一个军区司令员父亲的冷雪松(由涂松岩扮演)也是该剧集重点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貌似玩世不恭和吊儿郎当,其实大气仗义,“阳光”和正直不亚于赵长天。
其间,徐文丽对冷雪松由厌烦、鄙夷到喜欢、爱慕的情感变化也颇有意趣。
喜欢时不容最亲近的同学兄弟说冷雪松的坏话,但却认定冷雪松与自己“不是一路人”;爱慕后饱含深情地为冷雪松写了一首诗,还向冷雪松的父亲表明了她爱冷雪松的态度。
而徐文丽对冷雪松从喜欢到爱慕的感情飞跃则是由毕业前夕冷雪松路遇火灾、见义勇为以致受伤毁容带来的!
18.在大叔我看来,该剧集的好处首先在于典型集中地再现了时代的风情记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岁月的伤痛感觉,既是一曲“恢复高考”的赞歌,也是一曲青春人生的挽歌。
与此同时,该剧集故事情节之引人入胜和扣人心弦还在于没有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男女一号或男女一二号主人公身上,而是围绕七七级“老大哥”的四年大学生活塑造了一群才思性情各异的男女主人公形象,从而加强了生动性和丰富感。
不过,看到最后几集,大叔我还是嫌编剧对韩老二、钉子和吕卫兵这三个招人厌烦的角色(尤以前二者为甚)着墨太多了,而对大叔我最倾心的女一号主人公刘翠翠则描述偏少了。
【38集电视连续剧《雪花那个飘》(2011)经典台词15条】1.牛不拉车慢慢赶,车到山前必有路。
(第8集刘翠翠引俗语)2.窃书与偷盗财物是有区别的。
(第9集)3.爱跟时间[长短]有关系吗?
(第11集)4.爱情呢,是[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质,[随着]生活实践慢慢演变的。
(第18集)5.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第20集赵长天引《弟子规》语)6.做人要坦坦荡荡,有什么事情(问题)不要藏着掖着,要摆到桌面上来谈……(第21集)7.恋爱的痛苦比任何欢乐[都]更让人愉悦。
(第23集赵长天引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语)8.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评论过去的是是非非。
(第23集)9.人呐,千万别忘了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第25集)10.和诗有关的事情都是神圣的。
(第27集)11.作为一个男人,你究竟应该怎么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你[总]不能在弥补对一个女人[的]过失的同时,再去深深地伤害另一个女人吧?
(第34集)12.善良和文化没关系。
(第34集)13.诗人和红酒总[感觉]有一点微妙的联系。
(第35集)14.爱不能随随便便。
(第36集)15.一个人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反复犯错误。
(第36集)
一我来到太原师范学院了。
我站在门口,看着绿树掩映的校门,有种甜蜜又苦涩的亲切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李阔,当年就是在这里任教的。
现在,我回来了。
我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漂泊。
但是,现在,我在这里了。
这里,有太多回忆,曾是高一学生的我,参加批斗会,在这里把他推了下去,造成了他一生的残疾。
直到现在,我心里还有种痛,有种悔。
我年轻无知,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他是一个那么好的人……如果知道,我是说什么也不会那样做的啊……“你看你看,你还是揪着过去的事不放。
”一张笑脸,带着和蔼的声音,在我心头浮现。
我也笑了。
这痛,这悔,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可是,李阔,你知道吗?
它们,慢慢对我有了不同的含义。
过去我帮你收拾屋子,我努力逗你开心,我承认,它们都是为了弥补,弥补对你的过错,弥补对师母的过错,对您整个人生整个家庭的过错(尽管我发现这太难了),可是后来,我已经忘记了“弥补”……在和你的相处中,你的宽容已经让我想弥补的心,消弭于无形。
我忘记了弥补,只沉浸在和你相处向你学习的喜悦中。
从你身上我发现,世界那么广阔,然而最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我的心,变大了。
所以我回到这里,不是为了怀旧的,是为了创新,创造一个新的,崭新的陶自然,我要把爱带回来,把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信任带回来,让它们在曾经流失了爱与信任的这里,生根!
李阔老师,您高兴吗?
太原师范讲师陶自然
看到自然和老师学湖北话的一段,真的很欢乐啊。
觉得生活多美好啊,一些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让我们笑开颜啊。
每个人物都还算饱满。
我想,编剧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应该力求这个人物是立体的生动的,饱满的吧。
不饱满的人物是不能让观众认同的,是无法让观众取得共鸣的。
时代给人们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人还是要积极地活着。
同学们的认真好学,积极上进,对知识和新事物充满了渴望,那股劲头,羡慕死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怀,真诚,真好。
徐文丽,真正的对诗歌的热爱,让人钦佩。
在美好的青春年华爱上美好的诗歌,那样执着,没有功利地热爱,多励志。
只是,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的故事有点不可思议,甚至怀疑,男猪脚到底爱没爱过那个乡下的女老师了,唉,难道是年轻空虚的一时糊涂。
有很多人说,那时的事情不是这样的,有很多很多漏洞喽什么的,难道你看电视的不知道,一些皆虚幻啊。
创作总是高于现实的嘛。
看电视的一定要较真,也挺累,那样还不如别看,给自己添堵。
一直不明白的是,有些人,都快看完了,然后说,这剧真难看,我也比较无语了,难看你还浪费时间看那么多。
真不容易。
总之,这部片子我觉得对我最大的好处,是励志。
激励人为了理性勇敢地去追寻。
我就好这口。
赵长天青年知青下乡插队,在凤凰屯呆了几年,和女主刘翠翠互相喜欢,如果高考没恢复,他们俩应该会结婚吧。
但高考恢复了,高考当天,刘翠翠牺牲自己帮助了赵长天,他考上了,她没能走进考场。
两人就此分道扬镳。
编剧肯定跟刘翠翠有仇,把刘翠翠写得太惨了,心疼死我了~~在高考前,赵长天喝多了,和刘翠翠发生了关系,两情相悦,本也没什么。
但错就错在,一个不记得,一个不说。
赵长天忘记了那天的事情,就因为他忘了,他对不起了很多人,对不起刘翠翠,对不起刘翠翠的父母,对不起曹二哥,对不起他的父母,更对不起他上大学之后的女友初萌。
他怎么能忘记呢,他凭什么忘记了,让刘翠翠受了那么多的苦,让初萌怎么办刘翠翠因为帮他没能当年考上大学,又突然怀了孩子,她的父母不愿意帮她带孩子,她带着孩子自己又考上了大学,带着孩子上大学,一边上学,一边带孩子,还一边打工。
本来就活得够苦了,编剧还让她患上了心脏病,心脏病就算了,后面还查出来了癌症,艹泥马,然后又因为在那个年代,我国实行计 划生 育,像花~~这种不明不白的黑孩,是违反纪律规定的,学校最后还把她给开除了,编剧啊,你这么虐她好吗,你是在虐我啊~~看得给我气死了赵长天呢,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不知道他有个女儿,更不知道刘翠翠过得有多苦赵长天,刘翠翠,初萌,这三人的感情线看得我难受死了😭男主快给我气死了,他忘了,他后面要是能去查一查真相就好了。
女主刘翠翠也给我气死了,死鸭子嘴硬,你嘴咋这么硬呢。
对于女主怜惜也有,生气也有。
说句难听的————活该在高考前,赵长天问她“那天晚上我俩有没有发生什么”,她说“什么都没有”后面她肚子大了,在家待不下去了,来城里见到了赵长天,他问“这孩子是不是我的,是,我认”刘翠翠说“不是你的,我已经结婚了,我打算打掉” 不是姐姐诶,你为什么这么说啊,你说你结婚了,那你俩可就明面上没啥关系了,他赵长天要是忘了你,爱上了别人,你可怎么办啊,你傻啊。
刘翠翠怕配不上赵长天,第二年就重新考上了和男主同所的大学。
他赵长天来找你,你为什么总拒他于千里之外啊,他问你有没有什么难事,问了那么那么多次,你为什么就是不说啊,这孩子也是他的啊。
后面赵长天终于发现刘翠翠的秘密,花~~,你们俩的孩子,我以为事情会有所好转,但你还是对他说“我丈夫在南方教书”。
刘翠翠太要强了,太倔强了,太卑微,太善良,太傻了,太爱赵长天了。
后面赵长天和初萌谈男女朋友了。
刘翠翠和赵长天完了我后面因为刘翠翠实在是太惨,一度希望,赵长天和初萌掰了,回头和刘翠翠和他们的女儿一起生活,他们三口在一起的画面是真的美好啊。
但同时我也很矛盾,初萌,什么错也没有,天上掉下来个孩子,飞来横祸,她本来计划要和赵长天去旅游来着。
赵长天已经不是那个只爱刘翠翠的那个人了。
刘翠翠爱的那个人已经不只爱她了。
我不是很喜欢初萌,但她是我看来这个剧里比较正常的人了。
剧终,刘翠翠嫁给了曹二哥,一个他不爱的人。
那里快给我气死了,曹二哥还欺负她,不让她再去高考,给我气疯了🤬🤬🤬🤬我是跳着看的,有些地方看得没那么仔细,有些情节可能漏了。
看完整体是好看的,就是看完给我郁闷死了,我不喜欢这个结局,不喜欢他们三个人的这个情感线的安排。
张译在这部剧里的挺帅的,但我不喜欢赵长天,虽然赵长天也挺好的。
开始看着还挺有意思,因为我挺喜欢里面的人物和年代。
开始感觉长天挺爷们的挺仗义的,到了后来有点不像男人,出尔反尔了,,当初说大学毕业后娶翠翠结果上了大学后另有新欢了,把当初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为了初蒙和上大学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要了!
太让人伤心了!
还有翠翠既然喜欢长天为什么不说!
就是太女强人了吧!
被第三者点着鼻子的骂自己一点都不还口,翠翠最后还是断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嫁给了一个不喜欢的人,(不过二哥对她也是挺好的),也不知道长天和翠翠怎么想的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的话那(花儿)怎么办?
你们想过吗?
尤其是翠翠你既然把她生下来了为什么不把他亲爹也给她找回来?
一家人在一起多好啊!
这部电视剧像有病毒一样让我上瘾了!
哎!!!
(尤其是最后太没意思了),我希望这部电视剧有续集或第二部能让他们俩和好。
最后没和好挺让我失望的!
哎!!!
写的有点乱因为智商有限。
写了这么多也还是表达不了我内心的感动与失望!
哎!!!
我中毒了!
病毒在我的内心不断的扩散,像无数的蚂蚁吞噬着我的心!
导演请给我解药吧(续集)谢谢了!!!
“难道一定要过那长矛的一关,才能见证百分之百的真诚吗?
”这句引用自刘墉老师的《爱何必百分百》一书里提到的观点,这也是我看完《雪花那个飘》最大的意难平。
勇敢、真诚、浪漫、帅气、有担当的官二代冷雪松是不配拥有徐文丽的,他需要经过大火的考验,生死的角逐,甚至是悲惨的下半生,才能得到徐文丽的情感动容,并为他撰下真挚的悲歌——你有一双眼睛左眼是长庚 右眼是启明我的世界里没有黑暗黑暗中你是我的眼睛越过迢迢银汉我听得见你缥缥缈缈的召唤站在天涯的尽头你的凝望让我怦然心动牵着你的手 跟着你走你的眼睛是我永远的光明而这个美丽、个性、仗义、有才情的徐文丽,也不配拥有冷雪松的爱,需要她无条件的接受一个轻则毁容,重则甚至瘫痪的丈夫,才能洗刷干净因为原生家庭带来的自卑所塑造出来的这样一个虚荣、尖酸,甚至为了出名想过出卖身体的穷丫头徐文丽。
冷雪松与徐文丽的爱情结局,都需要经历“长矛”的一关,才能见证他们是真正虔诚的“教徒”。
甚至好像不这样安排,而是让他们就这样顺顺当当的才子配佳人的走到了一起,冷雪松大概率会被徐文丽视为花花公子,而徐文丽也会被其他人视为贪慕钱财。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直面生死,才能见证真爱呢?
这也是我看本剧最大的意难平。
而另外要评价这部剧,当然绕不开本剧的男女主角赵长天和刘翠翠,以及初萌三人的情感纠葛。
在这段感情里,可能是我不够伟大吧,因此我个人无法理解刘翠翠的行为。
不理解在三:其一,为什么要自作主张隐瞒事实真相?
即使是在赵长天一而再,再而三的追问下,都不告诉他那天晚上旅馆发生的事情,后续也一直隐瞒孩子是赵长天的这一事实。
凭一己之力,让赵长天处于不仁不义不认妻女之地。
其二,为什么总是过于逞强,明明没有金刚钻,但偏要揽这瓷器活儿?
后续也导致一系列不必要的纠葛发生。
有人夸刘翠翠是真正活着的人,还引用她的那句台词——“我刘翠翠活得起就立得住”。
可是她“活得起立得住”了吗?
没有吧。
带孩子这事儿是赵长天用了妹妹的钱买了一辆新自行车给她用,她才能每天能回去看孩子;生病这事儿是赵长天和初萌家的钱让她安心养病和做手术;再后面孩子因为没有户口的问题,她好像还逼不得已一样嫁给了一直心疼她爱她的曹二哥才解决了燃眉之急。
至少这三件事,都是别人帮她摆平的吧,她怎么就“活得起立得住”了呢?
其三,后续太过自私根本不考虑丈夫孩子。
先不说和曹二哥结婚但不领结婚证,是为了自己好出尔反尔考大学做准备这事儿,就她为了考大学不过问自己亲生女儿这一点来看,我并不认为刘翠翠是一个好母亲。
可能有人会说,女人凭什么就要为了孩子而活着,也可以有自己的人生啊。
这话没错,女人当然要有自己的人生,但这一切应该是建立在不影响孩子的情况下吧?
刘翠翠本来就没有能力照顾孩子,她擅作主张生了下来,那不用负责的吗?
孩子何其无辜?
换言之,如果我是刘翠翠,我一定不会生下这个孩子。
因为我心里也像刘翠翠一样清楚,知道赵长天对我只是感恩,而不是爱情,他不会应诺而娶我,再加上我有大学梦,在那落后的社会人们不会瞧得起一个未婚先孕的女性,再加上我也没有能力养孩子,那么我会偷偷打掉这个孩子,然后再开始我的新生活。
不过好在曹二哥确实是一个好人,即使刘翠翠执意要考大学,不管自己女儿的死活,但他这个继父也一直把花儿当成自己的亲生闺女,要不然年幼的花儿很可能会面临一个可怕的“鬼父”。
再说有人认为,刘翠翠对赵长天上大学这件事有莫大的恩德,先是背他去赶考,再是拿枪拼命都要让舅舅帮赵长天过审。
是,这确实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这不能抵消她因为自己所谓的为了赵长天好不影响他上大学而隐瞒了一切,所对自己,对女儿,对赵长天,甚至对初萌带来的伤害。
这个女主角,我夸不下去。
在他们三人(加上曹二哥算是四人了)的这段感情里,我只心疼初萌。
好好的一个女孩子,换一个人爱不好吗?
为什么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只能说,主角光环还是太过强大了,可是赵长天他不配。
很难得的一部在细节上如此用力的电视剧,正如编剧高满堂自己所说,这部片子不以煽情、苦情、猎奇、八卦吸引人,实实在在是靠细节和叙事吸引着观众看下去。
我追着看完了整部剧集,说实在的很感动。
看得出来编剧是实实在在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真实地把他的经历写到了剧本中。
这部片子大量的细节非常地真实。
原以为编剧会把着墨点放到77级毕业以后,可没想到的是整个38集几乎全都是在写77级得四年大学生活,可想而知,如此跨度小的电视剧,需要编剧对细节与叙事的把握非常慎密。
也许是看惯了内地电视剧动不动就是五年过去了,一年又过去了这种跨度大的剧集,看《雪花那个飘》的确感受到真实。
每一个读过大学的人在看到里面那些诸如逃课、舞会、看假条之类的情节时一定会会心一笑,是的,走过那段青春岁月的人都会被《雪花那个飘》里相似的情节所打动,进而勾起许多的回忆。
可是对于我们这些九十年代末的大学生而言,我们没有经历过剧中77级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没有那样一段纯洁、真挚的同学情谊。
看剧集的时候,我时常唏嘘不已,我们的大学里怎么没有像冷雪松那样肯帮忙的朋友,没有像赵长天那样重情重义的同学,没有像韩老六那样有意思的老大哥,更没有像徐文丽那样有才气的诗人,也没有遇见过像陶自然那样敢于追求爱情的女子,我们的大学生活和七七级得大学生活是不一样的。
所以,感谢编剧让我们通过这部剧集看到了那样一段纯真的校园生活。
剧中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是非常成功的,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我最喜欢的是冷雪松,因为他的豪爽义气,也因为他在追求徐文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为一个男人的真实的心理变化。
虽然最后他在救火中受了伤,可是我想他一定会收获他和徐文丽的爱情的。
当然赵长天这个人物也是好男人的一个典范,有勇气,敢于承担,在面对刘翠翠时,他从来就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退缩。
这样的男人在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又有几个男人愿意去承担刘翠翠?
当然剧中的陶自然与李阔之间的感情也是编剧着墨很多的一段,李阔的逃避反映的也是那个时代的人的特定的反映。
相比现在的大学校园,师生恋可以说不再是那么禁忌的一件事了。
怀念那个特殊的年代以及那样纯真的校园情怀。
恶心编剧 恶心视角
唉,这样一个女人。
女猪脚有一种温婉知性的美
最后木乃伊的爱情怎么不交代一下,我恨你导演
一个个角色像疯子,剧情烂透了,感情线更是胡扯,编剧写出这种三观炸裂的剧情,简直烂完了
期待续集
基于我爸(77年考上大学的第一代)说当时大学生活就是那样的,就给多一颗星吧。
我爹看完就回想了他的大学 嘿嘿 这是一个时代 上一辈的时代 但能深深打动到人心
挺感动的,感情很真挚
辽宁台在播,看了点,挺好的,比甜蜜暴击,极光之恋什么点太多了。没想到都是十年前的电视剧了。
看了12集放弃了,跟北风那个吹差的不是一点点
这是一部能将人的记忆拉回那个年代的故事,曾经走过的和未来要经历的,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经历。
我才发现我看过这部剧!当然这部剧把我感动的流泪
三星半。男主下乡,女主倾囊,约定高考,意外错失,孩子他爹,不说是谁。就是老模板,不过女主努力又考上了大学还是挺欣慰,大学校园的群像故事比较有趣,喜欢师生恋那对,也喜欢涂松岩那条线
看到第三集翠翠为赵长天冒死去逼舅舅让他政审通过,太狗血了,受不了这种无私的爱!
满分不解释....(尽管我由于自己的失败对大学生活题材敏感什么的)还有看到最后有点累得慌不知道怎么回事
爸爸他们,真是这么过来的。真觉得自己上大学像屎一样。
这帮知青的所作所为太恶心了,哪怕这么正面的题材都掩盖不了他们的可怜可恨
一部好的电视剧 要求 涵盖内容广泛 矛盾突出 人物特点鲜明 意义深远 发人深思 而且拍摄集数不多不少 正好 这部片子都达到了
真羡慕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