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慌妈妈
საშიში დედა,慌心女作家(港),在手臂上写作的女人(台),Sashishi deda,Scary Mother
导演:安娜·乌鲁沙泽
主演:娜塔·墨文耐兹,拉马兹·约塞利亚尼,迪米特里·塔提什维利,阿福坦迪尔·马哈拉泽,阿纳斯塔西娅·尚图拉雅
类型:电影地区:格鲁吉亚,爱沙尼亚语言:格鲁吉亚语年份:2017
简介:玛娜娜,一个50岁的家庭主妇,挣扎于一个两难困境中——她不得不在她的家庭生活和多年来难以自抑的写作热情之间作出选择。最终她决定跟随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中去,为此在精神与肉体上都做出了牺牲。详细 >
懸疑氣氛營造得很不錯,寫作著魔走向癲狂的女主角最後成為怪物,藉由譯者父親道出原因,收得不錯。#2018TFF
人都是自私的,丈夫为了能有个温馨的家有个好妻子,甚至摧毁她热爱的事物,为了把她禁锢在自己身边,店长为了自己看中的艺术为了让她继续写作,甚至不惜把她从她的家庭里剖离。人人其实都在为自己着想,抱着为她好的念头。
挺共鸣的,女人就这么可怜……
额神神叨叨,欣赏不来…
可能是看之前期待过高,觉得还好。想说的很多,女性独立,艺术的疯狂,自我觉醒,有点乱。那段书摘真的不错,导演的妹妹写的。艺术就是要吞噬人的,心里住着怪兽,肆意驰骋吧。非常喜欢母亲这个角色,太怪,太美
飞机上看文艺片,居然饶有兴致
“电影节精华”中展映的荣获过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的格鲁吉亚影片。表演、摄影俱佳,问题是年轻的女导演想表达的东西过多,或者对主要的问题和人物自己还没有想透。
看得一度抬不起眼睛,和困意搏斗了大半场,结束的时候特别后悔,就应该闭眼睡觉啊,能睡多好啊。
这么疯的人设的确有点难懂,但我觉得父亲最后说的manana只会记日记再加一点荒诞的想象是不准确的。manana其实是在为了写小说把自己想要的剧情走向加在生活里的。不知道想得对不对,最后父亲说别让我翻你母亲上吊很有可能也是manana在那里推动了自杀走向,毕竟她从小就记日记。
典型的表达过度吧,剧情支撑不起表达欲,影片所表达的关键点都在故事之下,得怎样的情感巧合才能够足以揣摩创作者的意图。#2018BJIFF#
看了34分钟弃了,如果不是看了简介和短评,我都不知道讲了个啥,一度以为女主是人格分裂。
北京电影节上得了好多奖,把女导演高兴坏了
飞机上随便选了个看,台词有点刻意,强行文艺的推进…但色调画面还不错
创作恐惧。是源于想象力,还是在照搬我的人生,或是别人的人生?
平遥最后一部,一天连着看了五场实在太累了。以后有机会再看最后20分钟吧。
译名反了,应该是吓人的妈妈,不是妈妈被吓到
格鲁吉亚没有难住字幕员小高……居然在小女孩说英语的部分听的模模糊糊……
【格鲁吉亚】电影女主都叫Manana吗,想起了之前看的另外一部《我的快乐家庭》,都着重于女性在特定环境下的情绪与感受捕捉,再搭配上现时国情及社会状态,使得镜头下勾勒出来的形象很完整。显然这部层次更多一点:妈妈写小说的设定包含对文学创作的反思,与父亲的对话还原了童年阴影,有点太丰富。
令人惊艳的处女作。对摄影考究的片子毫不吝惜好感。配乐也恰到好处地营造出疏离感。女主就是那种典型的女作家式利落干枯look,她恐惧的或许是意识到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缺席的妈妈。
这部电影也许讲述了有关创作的许多真相。它需要逆反、背叛、纵容、创伤和天分,以及与之相应的种种代价。但同时它会暴露这一切,哪些疯狂是必要的,又有哪些是过度或含混不清的。也可以用它展示的这个框架来看待这部电影本身,有过誉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