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是什么呢?
是什么构成了这一席流动的盛宴?
是埃菲尔铁塔照亮一切的城市之光?
还是夕阳下塞纳河畔恋人的絮絮低语?
亦或是圣母院古老钟声里传来的奥斯曼旧梦?
其实我也不知道。
在我心里,巴黎或许是一种文化、一种浪漫、它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梦幻载体,承载着一些人的意志,电影中的三人皆是如此,他们的境遇就像法国的三色旗所蕴含的意义一般,自由之蓝、平等之白、博爱之红。
在费欧娜眼中,巴黎或许是博爱的。
她来到巴黎,短短三天就二度落水、物品全失,还面临着露宿街头的窘境,但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温柔的。
路过的市民愿意帮她拍照、店铺里的店员愿意以最全面的方式为她讲解,甚至连盲人都愿意为她引路。
她见证了这座城市温柔的一面。
博爱之爱体现在她的旅行包上。
在汤姆眼中,巴黎或许是平等的。
他住在巴黎的天鹅岛,以一顶帐篷为家,脏兮兮的外表下,是一颗浪漫的心。
他毫不犹豫的走进高级餐厅,和西装革履、珠光宝气的人们同坐一席,旁若无人的和费欧娜共舞。
在“玛莎”的葬礼上,他可以振臂高呼,为一个根本不认识的人念诵悼词。
甚至连火化工人,都能和他平等的对饮。
平等之白体现在他的白西装上。
而在玛莎眼中,巴黎一定是自由的。
她年近九旬,对养老院嗤之以鼻,为了不被限制自由而举起哑铃锻炼身体,甚至外出流浪,就像她四十八年前为了自己心中所想,为了做一个舞者而舍弃一切来到巴黎。
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被陈规杂音限制,不受他人眼光左右。
憧憬自由、向往爱情。
就像电影中她走到的两个地方,天鹅岛的自由女神像与埃菲尔铁塔一般,她活出自己的风采,八十八年的人生她始终为自己而活,在人生的最终时刻,她来到埃菲尔铁塔,那是她来到巴黎后从未来过的地方,也是她选定的场所,她在此离世,在此超脱,最终抵达心中自由的场所。
自由之蓝体现在她的围巾和披肩上。
在握住两人的手后,玛莎静静的闭上了双眼,她完成了、满足了所有的心愿。
在她的脚下,是那屹立的巨塔。
目光所见,那些被路灯点亮的暧昧与昏黄,只有在夜色掩盖了那些工业化带来的辉煌与整齐之后,在昏黄的夜灯和黎明微灿的照耀下,巴黎骨子里的那些浪漫色彩才慢慢地浮出水面,那是巴黎真正的姿态,是不加任何掩饰的梦寐。
电影的剧情其实很简单,法国式的荒诞喜剧,浪漫而温柔,电影的笑点和镜头调度给我的感觉很像韦斯安德森的作品。
电影中有两次舞蹈,但论浪漫,还是第一次在船上餐厅的舞蹈更吸引我,两个互不相识,素昧平生的人伴随着音乐跳起伦巴,慵懒、舒适,明明是电子乐却衍生古典韵味,浪漫感充斥期间。
那用形体表达的艺术美感简直无与伦比,一边听着《Chunga’s Revenge》一边观看他们僵硬却又暧昧的舞蹈,简直不能自拔。
最爱影片的色彩和构图,感觉每一桢画面都可以截图保留成为壁纸(这对色彩控来说真的是福利呢)。
影片有独特的法式浪漫与小清新,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无厘头的搞笑和让人感动的温情。
无论是女主与男主萍水相逢无意中产生的爱情,还是女主与老奶奶的亲情都令人感动。
最爱老奶奶虽是迟暮之年却还拥有孩子气与向往自由并且跟随内心的勇气。
除此之外,虽然女主的颜不尽人意,但身材真的与仪态真的无可挑剔啊。
希望小可爱们耐心观看哦。
收到定居巴黎多年不见阿姨的粘着菜叶的信件,乡下姑娘菲奥娜决定去巴黎,为了照顾阿姨,也顺便看看向往已久的巴黎。
瘦长、苍白、一头红发、绿色毛衣、红色大号旅行包,这个其貌不扬的女主一出场就有种喜剧效果。
她没见过世面,从未出过小村庄,看到埃菲尔铁塔就兴奋地想拍旅行照;她法语不好,蹩脚的英式法语加上夸张的手势,真的和“优雅”的巴黎一点都不搭。
然而她却很善良。
一身褴褛的男主邀请她跳舞,她没有因为看不起他而拒绝;在墓地误以为男主命丧火场,因为内疚难过地哭泣;为了找寻许久未见的阿姨,不顾危险爬上埃菲尔铁塔的顶层。
而男主东呢,确是一个浑身透着满满傻气的流浪汉。
他一身破烂,在垃圾桶里挑拣剩下可以果腹的食物残渣;他脸皮超厚,跟踪心上人不管对方敌意和嫌弃。
但他却傻得很有魅力。
在加拿大一个小村庄担任图书馆员的菲奥娜意外收到了玛莎阿姨的来信。
80多岁的玛莎几十年来一直住在巴黎,年老头脑开始混沌,被要求住进老人之家,只好向侄女求救,菲奥娜不得不鼓起勇气前往巴黎。
但当她来到法国首都时,玛莎已经失踪,更糟的是菲奥娜在塞纳河畔落水失去了身份证件和所有财物。
这时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多姆意外进入了她的生活挺有趣的一部片,荒诞,无厘头,令人忍俊不禁,带给观看者一种淡淡的愉悦感。
有两段舞蹈有着很深的印象,一个是男女主在游轮上的跳舞,另外一个是墓地那段只拍摄脚的舞蹈,很独特,也挺有美感的。
电影《迷失巴黎》我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电影。
全剧贯通法式幽默,对话很少,像是舞台剧,像是小品,像是卓别林的默剧。
文艺具有荒诞,怪异的风格,推荐情绪浮躁时观看。
同时剧中可爱的姑妈(埃玛妞·丽娃)代表作《广岛之恋》于2017年1月27日去世。
看这部电影也是怀念她的。
看到最后她的骨灰,也是伤感的。
「流浪巴黎」,有趣、荒诞、温暖又哀伤的法国电影。
法式的浪漫和法式的幽默。
不过,两位导演兼主角,是比利时的多米尼克和澳大利亚的菲奥娜,并非法国人。
片中另外两个主角:玛莎和诺曼的饰演者,前者是出演「广岛之恋」的埃玛妞·丽娃。
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她已是89岁。
后者是出演「难兄难弟」皮埃尔·里夏尔。
两个老戏骨,淡淡的举手投足,韵味无穷。
整部电影以漫画式的叙述方式,很流畅,片中很多细节看起来不经意却令人回味。
四位主要人物表演都具喜感甚至滑稽却没有恶俗。
非常喜欢片中三场戏:①诺曼和玛莎坐在花园里的长凳上,用脚跳舞。
这场戏最令动人。
②Fiona、玛莎和Dom三人坐在埃菲尔铁塔上。
画面怦然心动。
玛莎说:我一直都想要爬埃菲尔铁塔,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爬。
③玛莎去世了,诺曼、菲奥娜、玛莎的邻居和养老院的女看护站在塞纳河边为玛莎举行葬礼。
一场雨之后,可降解的玛莎的骨灰盒被扔进了塞纳河。
人生终究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电影配乐清新自然,所选的歌曲锦上添花。
加拿大魁北克姐妹组合的Swimming Song 可以单曲循环。
玛莎和诺曼花园跳舞时的歌曲我还没有找到。
特别爱法国电影,其中荒诞不羁的情节的表演每每让人觉得脱离的现实,但细细一想却感慨,这不就是人生嘛。
电影中的两位主角都没什么主角光环。
来自加拿大乡村的大龄老姑娘菲奥娜和流落巴黎街头无所事事的中年大叔东,一对奇妙的组合,注定迸发出别样的火花。
收到定居巴黎多年不见阿姨的粘着菜叶的信件,乡下姑娘菲奥娜决定去巴黎,为了照顾阿姨,也顺便看看向往已久的巴黎。
瘦长、苍白、一头红发、绿色毛衣、红色大号旅行包,这个其貌不扬的女主一出场就有种喜剧效果。
她没见过世面,从未出过小村庄,看到埃菲尔铁塔就兴奋地想拍旅行照;她法语不好,蹩脚的英式法语加上夸张的手势,真的和“优雅”的巴黎一点都不搭。
然而她却很善良。
一身褴褛的男主邀请她跳舞,她没有因为看不起他而拒绝;在墓地误以为男主命丧火场,因为内疚难过地哭泣;为了找寻许久未见的阿姨,不顾危险爬上埃菲尔铁塔的顶层。
而男主东呢,确是一个浑身透着满满傻气的流浪汉。
他一身破烂,在垃圾桶里挑拣剩下可以果腹的食物残渣;他脸皮超厚,跟踪心上人不管对方敌意和嫌弃。
但他却傻得很有魅力。
虽然穷得只剩下一条狗,也要饱餐一顿后给服务生小费;在墓地教堂里的发言,独树一帜却坦率直白地可爱;当心上人深陷险境,却心思沉稳踏实可靠。
这两个草根,却在巴黎这个大都市中一路冒险,一路笑语,最后在送走了玛莎阿姨后,满足又幸福地在一起。
看完以后,我们心中也暖暖的,不禁觉得真是傻人也有傻福啊。
可是这温情小片的背景却很难忽视。
如若多次帮助女主的同乡小哥并不是个好人,若玛莎阿姨的邻居不想惹麻烦帮助老奶奶躲避福利院的”捉补“,若教堂的工作人员追究男女主私自偷看棺材而紧抓不放,菲奥娜和东两个啥背景也没有啥人也不认识的草根还会一路跌宕却不失欢笑地经历他们的巴黎冒险之旅么?
我深深怀疑。
流浪是一个美好浪漫的词语,而流浪,只能在巴黎。
巴黎这座被所有人吐槽的城市,为何仍吸引着无数向往之人?
纵然有一万个缺点让人无法偏爱,也终逃不过那个热爱的理由……也许那高高耸立的埃菲尔铁塔与傲然振臂的自由女神像早已参悟其中答案。
让我们随着菲奥娜寻找姑姑玛莎的脚步,去流浪,去遇见,去寻找……~玛莎:“我一直都想在这里看村庄。
”菲奥娜:“我也是。
”玛莎:“菲奥娜,你能保密吗?
”菲奥娜:“当然,玛莎姑姑。
”玛莎:“我要离开这里,搬去巴黎。
”菲奥娜:“我也要搬去巴黎。
”
白天黑夜,黑夜白天……加拿大那座冰雪小镇的纯白不曾改变,只是新建了几栋楼房、拓宽了几条车道、增添了几盏路灯罢了。
而单纯又木讷的菲奥娜也只是长高了而已。
一开门,明艳温暖的工作室,瞬间被夹带着雪花的寒风灌满,而被吹得衣襟凌乱的人们却反应淡定从容。
戏剧的一幕既体现了加拿大人对冰雪天气的习以为常,也刻画了加拿大人处事不惊、温和从容的性格(据说是与加拿大社会福利优秀有关)。
随着风雪而至的是菲奥娜住在巴黎的姑姑玛莎的一封信。
原来,巴黎的社工要将88岁的玛莎送去养老院,可玛莎却内心拒绝,于是向远在加拿大的菲奥娜求救。
好笑的是玛莎,您不承认自己老,那您到是别把信投到垃圾桶里啊!
就这样菲奥娜顶着风雪告别朋友,背着行囊向巴黎出发了。
巴黎地铁里人们步履匆匆,法国人的“匆忙”“勿扰”都写在脸上,连地铁设施都显得对异乡的背包客不够友好(通道实在太狭窄了)。
帮卡在通道里的菲奥娜解围的也是个加拿大人,在巴黎警察局借调。
他乡遇同乡让人倍感亲切,更何况是具有强烈国家认同感的加拿大人。
菲奥娜不自主地跟着他,险些走错路。
只是那个加拿大人虽然客客气气却好像已经传染上巴黎人以匆忙为掩饰的冷淡。
一路辗转,菲奥娜找到姑姑的住址,却无人应门,她只好在周围闲逛。
穿过塞纳河上的铁桥,菲奥娜突然兴奋起来,埃菲尔铁塔就在身后。
她叫住路人帮她拍照,却一不小心坠入河中。
被游船船员救起的菲奥娜狼狈不堪,而且手机、背包都遗失不在。
她一定想不到自己是在这样的狼狈形象下游览塞纳河。
身无一物的她只好再次回到姑姑玛莎的住处。
姑姑的邻居给她讲述了三天前玛莎从接她去养老院的社工眼皮底下溜走的经过,并给菲奥娜寻找玛莎的一个线索:玛莎唯一存世的朋友,诺曼。
新的一天从唤醒脚趾头开始。
这个露营在塞纳河边的流浪汉名叫东。
对着游船自我释放之后,享用一根免费的香烟和随缘的早餐,对于东来说,是一天之初最惬意也最稀松平常的事。
这注定与众不同的一天,同样隐藏于那颗从垃圾箱里捡来的甜椒里,而那根勾住甜椒的鱼线仿佛神的指引,让东捡到菲奥娜的行李包。
包里的钱足够东扬眉吐气地去船餐厅享用一餐。
这实在要感谢他还不相识的加拿大物主。
奇怪打扮的东在餐厅门口买根领带就进了餐厅。
邻桌的客人也不把目光落在东的身上。
在巴黎,与其说随处是绅士淑女,不如说事不关己目不斜倚,这大概就是巴黎人建立在自命不凡之上的“包容”吧。
而东并不在意厕所边的加桌、工作人员的打扰,大概他也学会了“包容”巴黎人不自知的优雅的无礼。
而该相遇的注定不会错过。
菲奥娜从加拿大大使馆工作人员手中得到了一张就餐券,正在另一张桌上郁郁寡欢。
一次次邀舞,一次次被果断拒绝的东,在菲奥娜眼神中看到一丝犹疑,不由分说地拉起了她。
意想不到的默契。
一支舞后,两个人聊了起来,关于舞蹈,关于毛衣……直到东从钱包里掏小费,两个人都还相处的不错。
菲奥娜终于认出来自己的包包,一通拉扯,菲奥娜又一次不慎坠水。
浑身湿漉漉又身无分文的菲奥娜在自助洗衣房住了一晚。
那两个在洗衣房你拉我扯、眉来眼去折衣服的男女完全视菲奥娜为空气,果然在浪漫之都连洗个衣服都能谈场恋爱,更何况是跳一支舞呢!
没错,东已经爱上了菲奥娜。
为了再见到菲奥娜,东到加拿大大使馆还菲奥娜的行李,他还想把一对红宝石耳环送给她以表爱意。
菲奥娜再见到东,气愤有加。
东只好悄悄尾随菲奥娜。
菲奥娜在退休舞蹈家姑姑住所附近的咖啡厅打听,咖啡厅伙计告诉她,住在附近的一个老舞蹈家刚刚去世,当天下午两点在拉雪兹神父公墓下葬。
菲奥娜以为那就是自己的姑姑,便决定去参加葬礼。
而东则一路尾随。
咖啡店伙计耐心地给菲奥娜指去公墓的路线。
菲奥娜把一肚子悲愤撒到东身上“不许再跟着我”。
可巴黎糟糕的交通,没个当地人带路,真的是没办法顺利到达。
就这样东陪着菲奥娜一路找了过去。
那是个小型葬礼,看年纪,参加追悼会的大概都是逝者的朋友。
场面有点冷清,东自告奋勇地上台发了言,本想诚心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却一不小心中肯地吐槽了巴黎人冷漠、挑剔,特别是对流浪汉、黑人的糟糕态度。
虽然不够友好,但并不拒绝赠予,这样的评价也算是为巴黎人最后的挽尊。
菲奥娜看着棺椁被推走,忍不住掉了眼泪,可她转过头就发现逝者的照片和玛莎姑姑完全不同,八九不离十是哭错了。
东拉着菲奥娜去棺椁存放处确认的时候,玛莎进了追悼会大厅,他们又错过了。
3⃣️玛莎自从那天慌慌张张连鞋都来不及穿地从养老院社工眼皮底下逃脱,玛莎一直流浪街头。
而有些亏欠都在另一些地方得以补偿。
就比如说,东捡到菲奥娜行李那天,玛莎遇到了东。
东翻看菲奥娜行李时,玛莎拿走了一双菲奥娜的鞋子,还用一对红宝石耳环从东手里换走了一罐菲奥娜行李箱中的加拿大豆泥。
而菲奥娜行李里的毯子也给玛莎露宿的夜晚以一丝温暖。
清晨醒来,玛莎发现自己枕了一夜的报纸上刊载了舞蹈家故人去世的消息,而当玛莎赶到追悼会现场时遇到了同样迟到的故人,诺曼。
两个昔日的舞伴,早已白发苍苍,一起坐在墓地的长椅上跳了一支可爱的足部舞,仿佛回到了相恋的起点,那艘载着一对璧人的小船上,俏皮可爱又淡淡忧伤。
一支舞罢,他又成了别人眼中,健忘却记得初见时她的样子的他;而她必须离开,她不想被困在养老院中终老余生。
而另一边则闹出来一场乌龙。
带菲奥娜去棺椁处确认的东,不小心把领带夹到棺椁的,火化的铃声想起,电动门合起,菲奥娜惊慌不已,想要扒开电动门,却被门夹住鼻子晕了过去。
醒来时,不见东,工作人员给了她一罐骨灰,她以为东和那个去世的老人一起被火化了。
她在墓地找了一处空地,将骨灰倒出来,平均地分成两堆:“I am sorry both of you”。
(我真的是要笑哭了)
殊不知,电动门只是将棺椁运送到底层,并不是直接焚化。
工作人员帮东剪断了夹住的领带。
当东抱着一个大大的花篮来到菲奥娜面前,“这个送给你”。
菲奥娜崩溃道,“我以为你死了”。
不知是因刚刚的惊吓还是白白的伤心而愤怒,给了东一记耳光。
转身离去,虽然辨不清方向,离开的很不顺利,但她态度坚决地说到“我知道往哪走”!
只留下一脸懵懵的东。
哈哈,我的菲奥娜,你知道往哪走,最后还不是一个盲人把你送到警察局啊。
在警察局门口,菲奥娜又一次遇到了刚到巴黎时偶遇的加拿大同乡,他正是在这个警察局工作。
在警察的帮助下菲奥娜进入了玛莎姑姑的家。
徘徊在家门口的玛莎看到驶来的警车,以为是抓自己去养老院的,便匆匆离开。
菲奥娜和玛莎姑姑又一次擦身错过。
夜里,玛莎流浪在塞纳河边的自由女神像边(美国人民回赠给法国人民的礼物),她偶遇了被爱情打击、借酒消愁的东。
酒精作用下两个人竟互借身体安放了激情。
荒唐过后,玛莎依靠在河边抽烟,碰巧发现了垃圾桶里的手机,她往自己家拨了一个电话。
进入了姑姑家的菲奥娜,翻看着玛莎的相册,年轻时的姑姑与她的舞伴们是那样风华正茂,诺曼和她是多么相配,等等,刚刚参加过她葬礼的那位相片下面的唇印和je t'aime(法语我爱你)是太出乎意料了吧!
原来她们才是一对。
被姑姑爱情故事拨动心弦的菲奥娜正辗转难眠,突然接到了姑姑玛莎打来的电话。
玛莎:“你是谁?
”菲奥娜:“我是菲奥娜,我来巴黎了。
”玛莎:“菲奥娜,能听到你的声音太好了。
我刚刚喝了香槟,还和一个帅哥睡在了一起。
”菲奥娜:“哦,不错,你在哪?
”
玛莎抬头看了看四下,映入眼帘的是自由女神像,便答到“大概是纽约吧。
”随后她听到警笛声,马上扔了手机溜走了。
“纽约?
”菲奥娜说出目的地,出租车司机也是醉了,一边猜测着坐车的一定是个疯女人,一边猜测着巴黎里的纽约元素,敷衍的把菲奥娜放在塞纳河边的自由女神像边。
竟误打误撞地蒙对了。
在自由女神脚下,菲奥娜见到的只有满地酒瓶和东。
菲奥娜问道“玛莎呢?
香槟,纽约。
帅哥呢?
不会是你吧?
No wey”。
东懵圈半秒回,酷酷地说“Yes we”。
东扯下菲奥娜的睡裙裙角,让流浪狗追寻上面残留的玛莎的味道。
狗狗一路追到埃菲尔铁塔下,一只一只梯子搭在树与铁塔之间,正是玛莎的杰作。
然后,东和菲奥娜各种花式攀塔,省略100种精彩。
终于到达了塔顶。
在塔顶,菲奥娜终于拥抱到了玛莎。
玛莎:“我一直都很想爬埃菲尔铁塔,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没有爬过。
”菲奥娜:“我也一直都很想爬埃菲尔铁塔。
”东:“我的腿酸了。
”跟随他们的视线,俯瞰还未醒来的巴黎,此刻还看不到灯红酒绿繁华、疯狂的交通、例行公事的游船、匆匆的脚步、傲娇的脸庞以及街道某处的狗屎……一切都是这座城退去彩妆的素颜样子。
而此刻坐在塔顶的88岁的巴黎客人,玛莎,也许才是那个活出巴黎灵魂的人:那不必是追逐摩登、时尚流行,也不必是流浪街头、放任德行,那不必是雏菊碎花连衣,也不必是香奈儿的小黑裙,那不必是塞纳河岸咖啡书香,也不必是蜗牛鹅肝与香槟……那更应该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处世之道,不被陈规杂音限制,不受他人眼光左右的人生选择。
就像巴黎自由女神像与埃菲尔铁塔的建造初衷:崇敬自由、仰望爱情。
非常值得爱的一部电影。
今天中午吃饭想看个电影抚慰一下来姨妈的心情,就找到了这部,随便找的,没想到好对我口味呀!
今天中午看得可开心了!
风格是比较荒诞的黑色幽默,但是不冷,我好几次笑出声来,男女主演绎的非常自然、合理,就更好笑了。
镜头很美,配色明亮鲜艳(我又要学来用作穿搭了),滤镜是典型的法国电影,疯狂截图!
故事很可爱,没有太多的套路,经典的HE,但还是会有很多出人意料的意外,尤其是在三个人物线都交汇在一起的时候,还有那些笑点的设计。
男主好可爱哈哈哈,追女主的时候小心翼翼的。
女主也很可爱,好美好美哦~姑妈更是可爱极了!
因为女主是加拿大过来的,不会说法语,我终于看到这种讲到法国完全不懂的样子的电影了,法语语速初学者也能听懂哈哈哈。
下面又是我的存图时间了。
雪雾中逐渐显现的村庄
配色太好看啦!
笑死😆开门就是暴风雪
配色🟡寄信不投邮箱投垃圾桶
配色⚪️🔵🔴
到哪里啦!
造型太搞笑了
尝尝巴黎水
男主穿上捡到的女主衣服哈哈哈哈时尚儿
好不容易进餐厅吃饭坐在厕所旁边
跳舞这段绝了!
看他俩自导自演的其他电影好像也都有舞蹈
这个镜头好美!
Je vous aime.
好可爱,一个路痴,一个乖乖指路
姑妈好可爱,小小一只
诺曼你来了!
脚步特写舞蹈,可可爱爱~
因为一般没有人愿意和他们做朋友
死而复生??
哈哈
荒诞幽默的寻亲记,三人爬巴黎铁塔看风景的浪漫。
看过多米尼克和菲奥娜的《伦巴》就很喜欢他们电影里明快的配色和欢快又有创意的舞蹈。
上次的影子舞还记忆犹新,这次最喜欢的是两位老戏骨坐在长椅用小腿和脚跳的踢踏舞。
肢体语言表达的效果真有美感!
多米尼克和菲奥娜的默契与自成一派的风格,当做主菜有些腻,当前菜却开胃醒神,巴黎小恋曲的清新明媚,怪鸡边缘人的自得其乐,船上餐厅和公园长凳的舞蹈,悠然自得的自我陶醉里,让人不禁把笑容挂在嘴边。
巴黎塔尖的最后告别,人生太苦,加些糖何尝不可?
新年,遇见美好的快乐,令人开怀。
很可爱的一部电影啊。丰富饱满的画面颜色和长椅上的一段踢踏舞让人想起《爱乐之城》,整部电影轻松愉快的节奏和荒诞的情节设置让人想起《布达佩斯大饭店》。对这种法式浪漫与幽默的风格真是爱到不行,之后应该会把两外导演其他的电影也找出来看。
那段长椅上的踢踏舞很赞
是挺好笑的,有法国人一贯的夸张和荒诞情节,不过女主实在丑得让人看不下去
很荒诞,幽默的电影。
喜欢这种不着边际的小喜剧
男主很像憨豆先生 非常可爱的电影 随手安利 值得看
感觉导演吸了 以及有点做作…
果然夫妻俩,片中那段探戈太棒了~
看完感觉法国人好像有什么大病
两位导演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充满各种荒诞元素,景色拍得不错,几首音乐选得挺好
只是有一点可爱。
欣赏无力的喜剧…
居然有歌舞标签哈哈哈!!!
蛮流畅的喜剧,但是有的地方还是过于无厘头了,还以为后半段故事的重点会在玛莎和诺曼身上呢,没想到最后一切随风随风都随风,骨灰装在可降解的罐子里,和年轻时拍的照片一起抛进河里,顺流而下。
无厘头的小清新 就是有点太无厘头了哈哈哈
猴猴看
冲着女主/导演的名字看的。色彩明艳配色舒服,剧情荒诞脱线,巧合过于刻意,对于Dom爱上女主却和女主姑妈aunt Martha激情一夜有点接受无能。巴黎铁塔上三人排排坐俯瞰巴黎夜景那幕太美,昔日舞伴墓地共舞四脚联跳太可爱,喜欢玛莎和诺曼这对可爱的耄耋老人。
奇怪的法国无厘头电影,欣赏不来。
尴尬的冷幽默。
不错,很有意思的法式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