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写影评了,今天新年懒得去看花车游行,索性跑电影院里看看电影了,没事写着玩权当消遣吧。
我承认完全是被预告片吸引过来的。
自从《黑客帝国》之后我就好像没怎么看到基努里维斯演的电影。
前一阵看报道说他胖的不成样子,看预告片里居然又瘦回来了,不禁感慨啥时我能这样胖瘦自如呢。
这预告片里还有前一阵看《金刚狼和日本女优在小木屋里不得不说的那点事》里面的日本人,他也出演了。
这人长得比较帅,一脸正气,和我印象中日本男留着一小撮胡子的猥琐形象完全不一样。
不过可惜被天下第一耍酷的金刚狼抢尽了风头,根本没表现机会。
有人问为啥我会被这种打打杀杀的没营养快餐电影所吸引呢?
原因很简单:我听不懂英语,当然看不了豆瓣里面那些小清新评论的各种文艺类的电影了,根本理解不到那种深度,只能挑那些打打杀杀的动作片看画面。
比如《佛罗多他伯父年轻时那点破事》啊,《佛罗多他伯父年轻时那点破事2》啊,包括明年五月上演的《这一群该死的变种人怎么还不死完》之类的,这些片都是我的最爱!
看这些打斗片可以省去若干磨磨唧唧的对白。
还有这类电影最大好处时看时不用像看喜剧那样得跟着别人假装笑,即使你根本听不懂笑点在哪。
之前看脱衣秀时就是听不懂主持人那黄色笑话,结果把我们这桌嘲笑成”fucking table“。
不过这次我失误了,我本想着这是一大堆日本人出演的片子,肯定是说日语然后配着英文字幕,这样就能看懂了。
结果还是被坑了,尼玛全程说的英语,一点日语配英语字幕都没有,还参杂着少许日语(估计是,因为有些地方我不仅听不懂估计说的还不是英语)。
大部分还是日本人说的日式口音。
还好大部分人说的口音不太重,加上确实对白也没多少,要不就彻底听不懂了。
首先为啥说被预告片骗了,原因很简单:预告片两分钟多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电影里所有的精彩内容。
作为英语渣不看内容看画面的我完全是被这两分钟的打斗场面吸引过去的,结果尼玛打斗场面几乎也就这几分钟。
打斗时长加起来估计还没有佛罗多他伯父斗龙那一块多。
下面是剧透,其实我这也算不上剧透了,就是直观地对画面做些描述。
恩,就像小学老师二三年级让我完成地看图说话吧,很多看不懂的环节自己在那瞎YY而已。
开始基努里维斯演的外国屌男被一群日本武士救了,长大后啥啥啥就出来一个怪兽。
这货一开始就出场肯定是被虐的节奏,结果开始把各种武士打得不行。
我本以为有人会施展法术,就像指环王里那样,因为预告片里看到基努里维斯拿着刀抵抗火焰了。
结果这里完全是各种拿刀砍杀。
本以为是魔幻片啊,那些绚丽的魔法大招哪去了。
好吧,最后自然是主角干掉了这个怪兽,救了一名日本屌丝男,屌丝男貌似很不高兴,傲娇地接受了基努杀掉怪兽后递上的剑。
后边赶过来的人貌似以为是日本屌丝男杀的,说什么他经受住考验了神马的。
然后镜头就转向两个家族之间比试了。
日本历史没学过。
但我看这就像《火影忍者》里面两个忍村相斗吧,然后有个像火影里面大名之类的人在最高位置。
然后屌丝男那一组的出场选手被另一组巫师陷害了,上不了场了。
顺便说一句,这名巫师我觉得比那个谁谁谁女儿,就是基努喜欢那个要更漂亮、性感。
我也是看预告片时看到她出场好几次被吸引才看的这个片子。
本以为能跟基努搞上两下子呢,结果证明完全是YY,瞎激动了一阵。
后来越看她越眼熟,一查资料原来是《巴别塔》里面演的那个日本女的,才隔了七年就从演学生开始演御姐了,时间过得真快。
闲话少说,这时基努看本方选手上不了场,又不想弃权。
于是戴上武士帽假扮他上场。
结果一顿被虐,最后面罩脱落露馅了。
大名跑下看了看他,说这尼玛是什么奇怪物种,长得跟我咋不一样呢。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拖出去杀了。
于是那谁谁谁女儿,也就是基努喜欢的一顿求情,看来也是喜欢他的。
主角光环围绕,于是大名饶了他。
话说这女的开始就觉得像谁,这么仔细一看才发现好像高圆圆!
又激发我去看倚天里她演的周芷若的想法了。
然后这女的他爸被巫师施法术了,要杀另一家族谁谁谁王子神马的。
然后被发现了,然后就被判割腹了!
没错,就是割腹。
然后他手下那个演金刚狼里的那个日本人就服从另个个家族了,不过嘴里貌似嘟哝着“我还会回来的,我还会复仇滴”之类的话。
另个家族王子看他很不爽,尼玛嘴还不老实,看我不好好调教你一番,总之一下给推到个井里面。
话说这井好像金刚狼里面开始日本武士和金刚狼呆的那口。
之后一年后这个日本人果然遵守了“我还会回来的”这个诺言,召集了47名勇士(包不包括基努我也不清楚)。
招基努那段场景基努貌似也很傲娇,开始不想去,后来答应了。
于是两人一顿跑。
后面追击人居然用手枪射击,立马感觉各种乱入。
当时我的想法就如同看到甘道夫面对一群兽人拿出手枪给他们扫射一番的画面。
然后他们各种闯关升级,其实尼玛就闯了一关好吧,就是一群和尚在那跪着那块,那里的打斗场景还貌似是这个日本人的幻觉。
然后就是各种潜入打杀,日本人领导的47人小分队各种牛逼。
日本人也把王子脑袋砍下来了。
基努这边则直接对位巫师,到这里尼玛已经是最后一段打戏了,巫师变成了龙还是蛇之类的。
打了几下开始吐火,结果基努用剑扛住了!
我本来以为基努会像指环王里甘道夫一样开个大放放法术,结果最后还是一个刺就给刺死了。
看到这里我才知道这片是武士电影,不是X战警,指环王那种科幻魔幻类的。
尼玛不是就不要把预告片做的那么像好吗。
总之,这时应该大结局了好吧,结果尼玛基努才和那高圆圆有感情戏。
一般感情戏应该是放在电影中间好吧,应该是感情戏完要不不女的被绑架了或者临时分别了,激发男猪脚一路闯关开大好吧。
结果结尾的感情戏本来应该的皆大欢喜,两人演的却像在告别,顿时觉得不太对头。
再往下看,结局不知是我看错了还是咋地,貌似这47名武士当着大名面分分钟剖腹自尽了!
原来这个分别是自尽前的告别。
尼玛主角也就这么自尽挂了!
再顺便说一句,那个日本人他儿子神似谢霆锋!
总之结尾说这是啥啥啥日本发生的真实故事,啥啥啥日本每年都会给他们敬意,看完的第一感觉是加强了日本武士貌似都是分分钟剖腹自尽的节奏,第二感觉是尼玛英语还得再学啊,看个动作电影都这么费劲。
以后怎么装小清新当当豆瓣里那些文艺青年啊,不想屌丝到底啊!
还是暂时期待着今年上映的300勇士前传里面伊娃格林演的御姐吧。
在大扭腰的街头看多了47浪人的trailer,实在是忍不住想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片子。
虽然说基努蜀黍最近的片子都不怎么样,但是想到开拓东方市场,走亚洲路线还是对他的努力表示支持一下。
整部片子总体来说给我的感想就是:我看过了(。
这么说虽然很口水,但是一部接近两个小时的片子看下来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情感共鸣,虽然,我能说得出剧情,能说得出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但是全片并没有深刻的感触,反而在结尾的时候,老美们不知是否是善意的笑声让我感受到了中西方审美的差距。
总体而言,片子很老套,特效中规中矩,服装不伦不类,算是东方奇幻里中等偏上的制作。
个人认为最出彩的武戏在于kai与僧侣的对决,oishi经受考验和最终战斗,文戏高潮则是46位武士的切腹。
整部片子看下来,感情戏和剧情把握平衡,但可能因为过于平均,两方都让人说得出所以然但着重刻画不明显。
kai与lady asano情起不知所以,oishi对lord asano的忠诚在老美看来估计有点费解,witch威胁lady asano的时候更是引来一片笑声。
我没看过日本方面对于47浪人的评价,北美评价可能在笑声中窥见一斑。
我着重注意了下老美们的笑点,其中witch对lady asano的威胁,kai和lady asano的来世约定,46人切腹和片尾出现笑声最明显。
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日本演员外语的熟练度,凜子姐姐虽然在好莱坞也算熟面孔,环太平洋还是女主角,但是文戏慢下来说台词的时候情绪和口音还是没法统一;柴崎幸大美人台词流畅表情到位,但是底气略显不足;至于kai和lady asano的缘定三生,我想说大概老美真的不能理解「今生无缘来生再续」的概念吧,lady asano在银幕上泪眼朦胧,kai深情约定「I will find you。
we will be together at the next generation」,台下轻慢的笑声不知是善意的表达还是嗤笑;至于切腹一段,我本来想感动一下还是被笑声雷出了戏,场景布置很用心,算最还原的场景了。
从同为东方人的角度看(当然看了那么多新番),片子很符合我所知的日式传说的传统。
再吐槽下基努蜀黍和柴崎幸姐姐的搭配,我觉得基努可能是想蓄胡须修一下脸型,让自己看起来一如当年英姿勃发,但是毛绒绒的汉子和歪脸高圆圆的搭配真的很像忘年恋啊!!!!
噢对了虽然柴崎幸很漂亮而且妆都不错,但是考虑到姐姐嘴巴歪的,下次不要给正面大特写了,侧面流泪多好看不是?
至于造型就不吐槽了,柴姐姐大振袖外头套个风衣就算了,围兜和伊丽莎白领太说不过去了吧?
至于凜子姐姐,我想说她衣服没一次是穿好的(。
不过大白腿也很不错哈哈哈哈。。。
倒数第二段为了我媳妇儿专门说一下赤西仁(。
胖仁在这部片子里面颜肯定在男人里面排第一,但是出演oishi的儿子chikara这个角色,他的作用主要还是在推动剧情发展,比如说向Lady asano汇报战果啊,发现武士中邪了啊,照顾浪人啊,保护爸爸啊,为了爸爸留下来给lady asano打工啊之类的地方有大特写,人物性格并不丰富,也就是传统的「爸爸的好儿子」「人民的好公仆」形象,最后连切腹都没切着。
不过镜头给的还是很足的,时不时来个大特写,一会儿正襟危坐一会儿雨夜湿身,尤其骑射部分特别帅气动人(。
最后为了观感,安慰大家一下,日本演员的英语这回真的没那么糟糕,起码我听懂了80%了,大家都很努力了好不好?
最后的最后附送给我记得的全部剧情,不想看的小伙伴们了解下就好~一个在充满恶魔的森林里逃出来的异国少年kai被lady asano出游的时候捡到了,两小无猜的成长岁月中,lady asano对kai的情感愈发深厚,而kai在意识到两人身份差距的时候逐渐疏远了她。
天皇巡游的时候lord kira随同拜访了lord asano的领地,对lady asano百般调戏,武士对决中,lord asano的武士因witch的蛊惑无法出战,chikara和kai发现后,并不是武士的kai代为出战,但是决斗中掉落了头盔,天皇发现后对kai施以杖刑。
随后,witch再次蛊惑了lord asano,使他向lord kira拔刀,后者也因此苦肉计成功陷害了lord asano,使其切腹,并拐走了lady asano作为自己的未婚妻。
天皇不允许武士报仇,最忠诚的oishi也被lord kira囚禁起来。
oishi出狱后决定寻找kai,集结所有武士为lord报仇。
kai则在「解救lady asano」的鼓动下随oishi回到领地参与刺杀。
第一次策划中,由于一个武士受到witch的欺骗将所有人引入了陷阱,所有武士因此失去了武器。
无奈之下kai带领众人回到了他逃往的森林,请求僧侣赐予武器。
经过考验的kai和oishi将武士刀交给众人,而kai也因此得到了武士的认同,获得了武士才有的第二把佩刀。
所有人在血书上签名后,武士们决定在lord kira与lady asano的婚礼上行刺。
乔装成献礼的伶人,一部分武士混入了婚礼现场刺杀,而大部分则在杀掉哨兵后围攻了城堡。
最终,kai与witch的对决和oishi与lord kira的战斗让这场复仇画下了句号。
天皇虽谴责了47人的行为,但是为了尊重武士道的精神,允许他们切腹以示高洁。
kai与lady asano不得不分离,他承诺下一世也要找到lady asano,chikara则因为天皇的怜惜,作为oishi的继承人活下来留在lady asano的身边辅佐其统领。
片尾以lady asano手握kai的遗书,在桥上遥望远方结束。
虽然给出了一个还行的评价,但是说真的还是对着个影片其实感到十分的失望。
因为看到了预告片和海报,对于其奇幻的设定还是挺有兴趣的。
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这部电影在剧本上套用了一个真实的日本历史故事,再强加于奇幻的情节在现实中。
这样的想法虽然大胆,但实际上逻辑上有很大的缺陷。
也许是对亚洲文化的误解,老美认为人与怪物有着可以挑战的地方实在是天大的笑话。
一味地用西方的思想去理解东方的神怪就是这部影片的最大败笔。
简简单单的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在这部影片中这四十七位武士还不得不像一些神话中的怪物争斗。
可能制作方又考虑到人与怪之间的差距,生硬的塑造了kai这样一个半人半妖的武士来于这些超自然力量对抗。
影片给他安排了一个从小到大受人歧视,却深得公主喜爱的角色。
在通过一个悲伤的结局,他完成了一个作为武士的使命。
谈到这里我不得不吐槽了,其实这个角色在他的所谓的大名还在世时根本就不是武士,最后却让他承担一个武士最后的使命。
对于这样的设定我真心不理解。
就算你想表达在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除了有着对于赤胆忠心的坚持和人性残酷的两面性,你也不能拉着无关群众一其趟这个叫武士道的浑水吧。
影片的节奏也的确是快的叫人发指。
虽然我对日本的文化虽然谈不上感兴趣,但多多少少也是有些浅薄的了解。
大和文化时间发展的很短而且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很大于是在一定的地方有着相同性。
所以里面出现的怪物可以用《山海经》里面的来理解。
可影片什么也不交代就一股脑地创作出一些莫名的形象比如信佛的天狗,会化作狐狸而且爱耍小手段的蛟。
如果不将每一个角色创造的都富有灵魂,观众自然会是一头雾水。
在这里不禁对于可能花了钱的美国观众暗暗捏一把汗,也不知道他们对于突如其来的这些角色有什么感想。
接下来到了吐槽海报时间。
可能大多数人对于这个影片感兴趣是应为看了海报。
按道理说海报上的人物怎么说也得是个重要的角色,可作为海报第二显眼的骷髅男孩实际上出场时间都没有一分钟。
可能是应为要投放欧美市场的要求,而演员大多都是日本演员不会很有知名度所以想到这么一个坑爹的海报设计。
接下来说一下那个盔甲士兵,本以为会有和主角精彩的打斗,类似于一个小boss的存在,可实际上...哎,不说了。
至于为什么给出还行这样的一个评价,只能说视觉效果和配乐还算差强人意。
但毕竟这些只是一部电影的辅助部分,只能说再好的效果和配乐,没剧情也没法成为好电影。
若是有兴趣的可以看着玩玩,没有太大兴趣的还是算了吧。
因为有剖腹自尽的情节,很难想象几十个武士乖乖一起甘心切腹,毕竟他们要地盘有地盘、要武器有武器,干什么不行啊,所以好奇为什么日本武士能够从容赴死,并将其视作一种荣耀。
首先,我觉得应该是归功于相关方面的思想洗脑,武士道精神的宣传,让这些武士根深蒂固地认为主辱臣死、切腹自尽是一种荣耀。
但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里也没少忠君爱国的内容,可是甚少有这种侍卫、家将为家主慷然赴死的情况发生,只会发生在少数一些大文士和将军级别的武官为皇帝尽忠的身上,所以光有思想教育还是不够的。
其次,日本只是一个面积狭小、天灾频发的岛国,会形成区别于大陆文化的独特岛国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对生死看得比较轻,生活中抱着及时行乐的观念,没有像古代中国那样多的伦理道德约束,所以会有比较原始的生殖器崇拜的现象,家庭宗族的概念比较淡,所以能抛妻弃子为了荣誉切腹自尽。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将自身和家庭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对低层人士的要求也不高。
还有一点,日本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各领地的领主有很大的独立性,所拥有的武士也都只向领主效忠,不同于中国,所有人效忠的对象只能是皇帝。
春秋战国时的武人就有很多悲壮的事迹,《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的6名刺客的事迹就表现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不过自大一统之后,这些精神就丢失了。
首先第一感觉是整个片子的色调简直秒杀我这种没文化的伪文青。
红色、金色和紫色虽然没有什么出其不意的颜色但是还是感动到想哭了。
就像赛德克巴莱啊,一遇到这种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上战场的男人就哭死好么,我知道很逗比。。。
啊啊啊还没从里面缓过来。
看的时候也一直在想基努蜀黍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啊,不过也还好啦。
加上科幻的元素表现传统故事完全就是小女生的梦好么。
大后天就离开台湾了,今天竟然在影院哭死一次,也是棒棒的了。
对电影挑剔的求别黑,我就是全身心投入的看了场电影而已。。。。。。。
没想美国人拍得比日本人更有美感、更为讲究、更注重古典艺术美。
感觉导演比大多数日本人更懂这份江户风情。
只是一群日本人+1个美国人全操英语来对话,我怎么看怎么别扭,找了半天日语版也没找到,而且就算有日语版也是配音,而非原音,原音就是英语,确实很难适应。
看在它算是个奇幻片的份上,就不记较在这个日本本地人操英语的违和感。
但真说它是奇幻片,它又只能算半个。
这“半个”,主要就是体现在男主角的身上。
换言之,没有了这个美国男主角,就没有奇幻的戏份,这个片子就变成了江户时代的武士道风格的电影。
如果不拍成奇幻,这个男主角是完全可以不存在的。
所以,明明一个硬朗的武士风格电影,加入了这个一个美国佬,就变成了奇幻风的电影。
有点不伦不类的。
Ronin,浪人。
浪人,日本独有的一类人。
罗伯特·德尼罗,演过浪人,电影《Ronin》讲的是一个反恐的故事。
基努·里维斯,演过浪人,电影《47 Ronin》讲的是一个为爱献身的故事。
《Ronin》纯属虚构。
《47 Ronin》则是基于真实历史虚构。
一部电影的魅力是故事?
还是演员?
一段历史的价值是真相?
还是歪曲?
认真,你就输了。
喜欢,你就赢了。
无论你喜欢历史,还是演员,喜欢故事,还是真相,喜欢歪曲,还是虚构。
士,为知己者死,喜欢。
女,为悦己者容,喜欢。
也可以,这样喜欢,喜欢,女,为知己者死。
喜欢,士,为悦己者容。
一部电影,尊重、解读、歪曲历史都是为了......讨你喜欢。
So,如果,非要许一个新年的愿望。
我愿,有人讨你喜欢。
如果,没人讨你喜欢,你就去选一个人喜欢。
那个人,别人怎么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喜欢。
喜欢一个人,为她忍辱生;喜欢一个人,为她光荣死。
哪怕人生的全部仅存在于一部电影,那也无悔。
这就是《47 Ronin》的价值。
生命在于运动。
男人活在喜欢。
备注:《四十七浪人》 47 Ronin (2013)
有多少无辜的观众都是被这张海报给骗了。
可这似乎根本就不是我们期待的剧本。
根据好莱坞“祸害”中国功夫的套路,先突出东方的神秘和陌生感,然后再被推举出来,理所当然的做英雄,本片依旧如此。
整片的故事游走在西方魔幻和东方历史剧之间,有怪兽,有女巫,有邪魔,有黑市,有在悬崖间的阴森宫殿,还有苍凉广阔的山河风光,而另一方面又在服装道具,武器,宫室建筑上还原日本文化。
最后还是选择了东方情怀,用一场盛大的切腹仪式来完成对历史的回应。
但导演既没有处理好魔幻部分,又没照顾好历史。
既然已经引入了一个“假大空”的历史设定,一来就把日本塑造成为一个妖魔众生的国度,为何不干脆就彻底放开来玩。
而不是仅仅开场不久,用一只可怜的怪兽来赚取观众短暂的兴奋。
期间在森林中的“求剑”环节,又用了一个很东方的魔幻故事。
同时最大的坑点,就是海报里的骷髅火枪哥。
让我误以为这将是一次中西方浪人合璧,共同复仇的快意江湖般的故事。
好好的一个黑市设定,却仅仅用来作为接回基努的背景,还被一把火烧掉了。
如果基怒一行人在鱼蛇混杂的黑市雇佣几个个性突出的帮手,最后和菊地凛子所属的一帮魔怪来一次火拼,那无疑将为本片增添别样风味。
四十七浪人人数众多,但并没有一些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这也是本片失色不少的原因。
而在三池崇史的《十三刺客》里,十三人几乎都有个性描述。
关键是会用不同的武器来打造角色。
但在本片中我们没有看到精彩的群相塑造。
真田广之确实是老了,在片中除了学习到了好莱坞影片中主角的演讲技能外,实在是打不动了。
柴姐全程忧心忡忡,安静地做好了一个花瓶,最后用一个极具东方韵味的轮回论,欣然接受了爱人的死去。
《四十七浪人》并不试图去冲破历史,特别在故事的结尾用充满奇观感的“集体切腹”来升华主题。
但在一场被改编得乱糟糟地复仇后,忽然平静下来让观众体会武士精神,画风转变过于激烈。
这点又完全比不上《最后的武士》。
不管怎么说,我曾经幻想的魔幻+武士复仇的故事,就这么破灭了。
这是一个关于虚假海报的悲伤故事
U1S1,这部剧从演员演技、特效、场景方面来说,总评分4星应该是有的。
至于服装、道具的风格混杂,应该是这部剧做了魔幻效果的处理,倒不是不可以,只是处理的有点狗血。
评分落惨的原因我总结主要有三个: 一是故事本身把“忠诚、勇敢”的品质扭曲化了,仿佛为了这些,生命不值得尊重; 二是剧本改编过于狗血,好人坏人过于分明,坏人太笨,好人过于有主角光环加持,以至于很多剧情环节不合逻辑,还有天狗森林、巫婆的设置,狗血出了一种冰与火之歌夹杂妖猫传的风格; 三是对欧美文化的抬高和对中国文化的恶意贬低,我认为是整个影片在豆瓣评分低最主要的原因。
槽点太多: 剧中一个欧美形象的混血儿从出镜就带有“天赋”“善良”“正义”光环,全程无缺点,主角光环到最后; 日本形象的角色则以偏执(武士们)、容易被蒙蔽(浅野藩主、将军)的印象出现,虽然后期随剧情推进显示出了他们对偏见的纠正,勇士的气质,最终47浪人仍以剖腹自尽为人生结局,仿佛正义白白被伸张,生命不值得被尊重。
当然,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本身我就不大认同。
有生命的延续才能有忠诚、信义、爱等一系列被宣扬的品质,生命结束了,谈何其他。
中国元素则被编剧和导演赋予了邪恶、不可控的内涵,如最开始被杀的“怪物”麒麟,吉田邪魅的妃子真身是一条龙,天狗森林里的宗教神像和群体被扭曲为只信奉死亡的信仰...... 观众不是傻子,感受到如此强烈的恶意,恕我没办法给好评。
最后再说一句,艺术无国界,它应该是能沟通不同文化、传达真善美,让世界更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借以攻击谁,含沙射影贬低别人借以抬高自己的工具。
全程很尬,基本上看完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但是!
我认为,只需一个镜头,即可挽救一部烂片,点石成金。
譬如挖了一堆土,但从中发现了一颗宝石,你总不会觉得自己只是挖了一堆土而已。
这部电影有这样的镜头,就是藩主切腹。
这个镜头拍得太好,藩主这一段表情塑造得太好,场景塑造得太好,藩主女儿流露的感情也很真实。
所有这一切,构成我见过最为震撼的场景,缺一不可。
好莱坞大片的特效留给我的印象大概是1小时,而这个朴实镜头,给我留下的印象不可磨灭。
微失望,觉得日本人果然变态+脑残呢。基努里维斯你干嘛要去和他们鬼混?最赞可能要数狐狸精,妖气十足,魅惑诱人。喜欢每只眼珠颜色都不一样。
一群日本人说英语 还没口音。
20140509,菊地凛子&浅野忠信都是美剧里的老面孔了,整体不错不温不火三观很正。李维斯老了一点味道都没有,死气沉沉的。
基努不要成为第二个凯奇啊~~~
Keanu真是廉颇老矣...
好莱坞演绎日本的故事。 这是一种悲凉的职业。
革命不行吗造反不行吗为啥那个光头带说什么就是什么,女主死爹之后从女仆获取的毒药呢,片尾了我检查她物品栏里面还没有用!
日本武士,酷
拍的像白开水,相当乏味,而且场面也不大。
剧情中间部分有点拖沓,画面效果以及电影整体都挺不错的
我觉得其实还可以吧,特效和化妆都不错来着,女主换个更年轻的妹子就好了
有够难看
看了预告 感觉不错 不知道成品如何
这故事不弄得如此神神化化又妖精又天狗的,绝壁正常多了,其实直接说日语配英文字幕多好啊
东方奇幻主角就是杨过,必先苦其心志,不似哈比人有爱,纵使哈里波特也有友情。白狐那么厉害却要屈居人臣,菊地凛子岔着腿用头发吃寿司很不日本,但我看着爽。游走的衣袂,time lapse 拖尾人影,很东方,而怪兽还是未出窠臼。打斗一般般,奇袭攻城很棒。故事原型颇有战国刺客的风骨
日本人都切腹吧
卧床时候看桃花真的是最好选择啊娘喂!鸡丝胯下马掌中剑长发飘简直了!菊地好媚~~~
华丽但不讲究,典型的“美国人臆想之日本”;博尔赫斯拿这题材写过小说都没这么违和。虽则如此,真田、菊地和柴崎还是努力了,尤其柴崎演那么小白兔的角色真是难为她……本片其实还有可救处:完全删掉基努-李维斯的所有戏份,柴崎可以去单恋真田嘛。
基努对中日文化是真爱啊。
基努拍黑客帝国之后就这么想象东方,包括去年卷福的奇异博士。本故事还是得看深作欣二的赤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