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哥哥或弟弟意外死去,成为自己一生不敢触及的伤痛;爱音乐;吸毒,戒毒,从低谷中走出来。
感觉一般,如果有第一个的,跟随者做不到超越,很难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不过,单纯作为对一个音乐人一生的纪录或激励电影还是有的看。
听Elvis提起这个片子时说羡慕这样的情感经历,而本片的开头就开始讲J.R与Vivian的故事,就算只是看了这么几眼,我就很肯定的讲女主角一定不是她。
我记得曾经有朋友问“席席,你觉得你的生命中不可以缺少什么?
”我说:“应该是音乐还有爱吧。
”其实对于一个五音不全,并且画画的人来讲,很奇怪,但是我想未来的我自己一定会懂得。
而这些年和小时候比,我与音乐的故事已经超过了画画,我想可能就是因为音乐不是我的主业,所以我才会那么自然并且无所求的热爱着吧。
而爱从未离开我的心,有多敏感就有多少爱的触角。
每一个有才华的人必然多情并且深情,我倒是觉得并不该否认J.R与Vivian的那一段,我看来他年轻的那段时光爱Vivian多于Vivian爱他。
人都有故事,人都爱过,只有爱过,才会更加深刻的爱。
我更加深深的相信艺术家需要的灵魂伴侣一定是一个相互理解彼此包容共同在艺术的路上的人。
正像J.R与June。
他们的爱情是隐忍,是懂得,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同台演出,J.R最后一次求婚,说的那句话:"you are my best friend,marry me"。
一直以来都觉得爱人其实就是爱人+好朋友+心理医师,这些年当我把好朋友否定掉后便忽然失去了方向,或许J.R可以再一次让我相信原来事事一定不是绝对,或许同样的“错误”是可以犯第二次的。
本片还有一个我看来的重点,如果你们注定有缘,就算做了半辈子的好朋友,命运有天一定会让你们在一起的,我不在乎白发苍苍,只愿挚爱长在,那是惺惺相惜吧。
人这一生活得不是明白也不是糊涂,而是爱,是跟随自己的心,即使面对面一言不发,也是懂得。
J.R与June就是如此,无论他们与谁在一起,无论多久没见面,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但是心都不曾离开。
那些爱情,那些感受早已在J.R的音乐里面了,所有的歌词其实都是故事都是阅历,内心丰富的人也许都并不善于言辞,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内心戏了,而他们需要的或许不是陪伴,不是在一起,更是懂得,更是那一刻的爆发,只要一次就已足够。
所以说活得太清醒一定面对的就是长久的孤独,而孤独即是艺术的源泉。
人生是多么无常的醒来,以至于如果有那么个人分享你的孤独,一生何求。
那个改变你带给你颠覆的人一定不是那个要求你太多的人,更不是那个要你给他一座房子或者是一个面包的人,有个电影不是叫做有情饮水饱么,过了这么多年,我还是那个理想主义者,也许以后的某一天我会相信那并不是乌托邦,那就是音乐,是生活,是爱带给我的理想国。
感谢Johnny Cash,感谢Walk the Line。
今天抽空看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演的《Walk the Line》,觉得整部片子拍得很流畅,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也交代得很清楚。
看完电影,对Johnny Cash这位美国音乐史上的教父级人物有了比较立体的认识。
片中的一些情节不得不提,它们注定影响了Johnny Cash的人生轨迹。
Johnny Cash是一个感情专一而富有浪漫气质的人,在军队中常常打电话给他的女友(后来成为他的第一任妻子),因为军队的百无聊赖和对女友的思念,他开始学习吉他,并创作了许多歌曲(也是这些歌曲后来让他走进了录音棚,帮助他开创了辉煌的事业),这些歌曲应该是写给他第一任妻子的。
但她的妻子是典型的保守型妇女,从她在电影中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没有表现出一点浪漫的气质,她所需要的只是Johnny Cash如木偶般日复一日地过着平凡而乏味的生活。
她对Johnny Cash后来的音乐事业更是缺少应有的支持,可以说这两口子注定是没有共同语言的。
刚开始没有离婚仅仅是因为Johnny Cash名气很大,可以给她带来优越的生活;而一旦Johnny Cash落破,那就是带着孩子走人,从这点看,Johnny Cash的第一任婚姻是很失败的。
幸好,他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June Carter。
June Carter出名得比Johnny Cash早,想必年龄也应该比Johnny Cash大。
在Johnny Cash第一次现场演出的时候,June Carter已经是炙手可热的明星了。
从第一次演出的偶遇可以看出,其实当时两人就已经互相有好感了,虽然还达不到倾慕的地步。
之后两人的事业都经历的波澜起伏,但我们都可从中看出两人那种相濡以沫的感情。
比如在June Carter事业处于低谷时,Johnny Cash带上它进行巡回演出,重新增加了她的名气;而当Johnny Cash穷困潦倒,毒瘾缠身之际,June Carter则是无微不至地照顾,鼓励他重新走上正途。
当然影片有宣扬婚外恋的倾向,但最后的结果并不是Johnny Cash一个人造成的。
Johnny Cash是敢想敢做的,支撑他事业的一个很大的理由乃是他对June Carter的感情,片中Johnny Cash对June Carter表达感情的方式可谓是令现代人汗颜,或许我们还真没有那样的勇气去表达,这也是电影的魅力所在,让我们仿佛经历了自己不敢做的事。
影片中男主角Joaquin Phoenix 的表演很棒,本来我是冲着最佳女主角才看这部电影的,想不到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影片的男主演。
以前看过Joaquin Phoenix演出的两部电影,《角斗士》里的年轻国王和《八毫米》里的商店小贩,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感觉他长得很英俊,有古典气质。
只是演了太多配角,不是我等铁杆影迷,估计没有多少人注意他。
在本片中,我感觉他已经完全成了Johnny Cash,无论是眼神还是歌声都演绎得出神入化,这需要演员花多大的工夫,才能达到如此效果,所以我对他是很钦佩的。
女主角没怎么关注过,不过把她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表现和电影里对比可以看出她的表演基本上属于本色表演,继续关注她未来的发展。
影片的娱乐性很强,这不得不归功于片中大量引用的乡村音乐,看完后又到网上搜了一些下来听,有些意犹未尽。
下一个目标就是下原声下来听,还是有不少经典的歌曲值得收藏。
影片给我的最大启示:人生需要一往无前,该下决心的时候不能优柔寡断,否则只会遗憾终身。
简介写着“40种方式求婚”,本以为是甜甜的爱情,没想到婚外情罢了,披着真爱的皮出轨。
弹幕里一群“虽然坎坷还好坚持”“好剧10分”“也没见妻子支持只有抱怨”是我看得不够仔细还是男的太把自己代入成功男士?
(不是影评,只是字数太多系统自动转了)没支持的话妻子怎么会孤身一人去男主城市陪他,甚至妻子爸爸给男主安排好了工作他仍要满足自己闯荡的梦想,妻子也无怨无悔跟随他,还给他生两个猴子。
婚前只约会了一次男主就去参军,妻子等了他两年,婚后的男主事业腾达了有等到两个月才变心吗?
手里牵一个肚里怀一个因为没钱付房租被房东赶,这算是妻子抱怨?
合着男主不用住房的是吗?
妻子会因为有女的想勾引老公而生气,倒不如自己也出去找真爱好了,反倒少了抱怨。
说欲求不满的,妻子从来没有想要男的做大明星挣花不完的钱,从始至终就想要两个人相亲相爱一家人其乐融融。
男的做这些更多的是想证明自己满足自己罢了,别扣大帽子给妻子。
说女的没有关心过男的的,一个男的连自己有多少钱够不够日常开销这种大事都不知道被人赶出房子,更别提别的生活小事了,这也叫关心了女的吗?
说女的没有爱男主的,男主爱妻子了吗?
给女主介绍家人的时候,爸爸妈妈小孩都介绍在妻子前面,妻子把小孩带走的时候也只是不舍小孩。
既然不爱何不放开,女主多次提分手男主都不同意,却分分钟都想出轨。
说女的没有工作的,女的在自己熟悉的城市有没有工作不清楚,就算没有凭自己实力找到的工作,女的爸爸都能给男的安排工作自己有工作不是轻而易举,要不是女的为了支持男主去陌生城市会没有工作?
而且说被赶的时候女的没有工作的人是不是忘了,男的那时候有正经工作吗?
第二个小孩马上就出生,生活这么容易吗,天天大男孩追求梦想就ok的话为什么要结婚生子。
女主有句话说得好,船到桥头自然直是因为有人帮你做了那些事,也即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女主都比他有责任心,还知道要养娃不能搞砸演唱会,从头到尾都有关心自己的小孩,而男主唯一一次关心的镜头是在给小孩挑礼物,呵呵,从来没有陪伴孩子成长还要扮演好爸爸人设,不如all in礼物,矛盾得可笑。
妻子带娃走之后更是一个镜头都没有,不仅不爱妻子,甚至连小孩都不爱。
女主太善良了,一个国民女神,对着一个刚出道就想染指自己的猥琐渣男,xd,暴躁,随时有被家暴的可能,还愿意去拯救他,不知道是太善良还是认人不清。
不爱可以,但不能背叛,如果是开放式婚姻那是他们的自由,但他们显然不是。
要追求真爱可以,离婚处理好所有事情擦干净屁股再说,别顶着大男孩的帽子干不负责任的事情还美其名曰少年感。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飞黄腾达之后抛弃糟糠之妻的当代陈世美罢了。
男主传记难免站主人公视角代入,了解到的内容也会片面,经过美化之后尚且如此。
杰昆的演技把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但内容的不适感还是无法让我打5分。
风雪中,一往无前partybird 春天和希望总是来得很艰辛。
当艳艳杏花在克尔碱呢哝轻语时,一场突来的风雪封锁了出行的欲望和脚步。
只好呆在家里看碟。
琼说:这是你的机会。
是的,如果不是这场风雪,我也许会迟些认识john cash,甚至可能会和这个黑衣人擦肩而过。
这部影片是《一往无前》,一部传记,讲述的是美国乡村音乐大师john cash传奇浪漫的经历。
他梦魇般的童年,初涉社会的坎坷,坦荡的星路。
但月满而蚀,成名之后,john开始变得放荡不羁。
烂交、吸毒。
直到他遇到琼,另一位广受喜爱的女乡村歌手。
正是她,点亮了john灰暗的生活。
让他下定决心戒毒,并获得成功。
最终也赢得了琼的芳心,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对音乐伉俪,比翼齐飞,引吭而歌,用音乐铺满了他们牵手走过的35年人生旅程。
现如今,斯人已逝。
只有贯穿时空的音乐,带给我们震撼和感动,荡涤孤寂的心灵。
这也让我想起了滚石乐队的几个老头,无论时间怎么改变,空间如何变换,对音乐的挚爱和坚守永远不变。
据说今晚会有更大的风雪,让我们高举音乐的火焰,一往无前吧。
我要承认的是,我本人并不是一个Johnny Cash的歌迷,无论多少臭鸡蛋砸到我的头上我也不能对此撒谎,唯一熟知并且喜欢的歌曲就只是
但是好在电影中有表演绝佳的男主角,好在我自己很是喜欢June Carter,好在我本身并没有对这片子有很高的expection。
所以我说,这是一部还算不错的电影。
写完这片blog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发上来就听说了Reese终于还是拿下了OSCAR最佳女演员的小金人。
心中不免深深为Felicity Hoffman在
EM发来简讯说,没关系,这毕竟只是主流观众的价值观。
难道我是小众观众?
写一个有点伤感的。
每次听到这样的事情,就会有些黯然神伤的感觉,故事是别人的,可是希望从故事里面,重新找到自己的需要或者重新去正视自己的价值观、对人生,对人的态度。
是早上听说那个小男孩的事情的。
夜晚,和父亲一起去游泳,应该是本来会游泳的吧,所以父亲一时没有注意到,当时游泳池的灯光也模糊,当小男孩意外沉下去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生命,就这样遗憾的分隔彼此。
感慨最多的是,那小男孩的父亲,以后怎么办。
心里的阴影,也许会跟随很长的时间,自责,痛恨等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以后会如何纠缠着他。
如果这个时候,家里的人,哪怕一句随意的指责,都可能会让他崩溃的吧……因为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电影一往无前里面真实的故事。
强尼和哥哥自小感情良好,因为一次偶然的意外,他出去玩,而让哥哥一人在家干活,结果哥哥因为意外去了天堂。
他爸爸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河边。
那时候,你在哪里?!
父亲咆哮的问他,带着厌恶的感情。
虽然是孩子,但是烙印仍旧太深。
小孩有小孩的感知。
他长大,离开故乡,自己一人在外面闯荡。
他唱歌,结婚,当父亲,却从来找不到踏实的感觉……直到他遇到了另外的一个女人。
可是却各自有家庭,于是彼此深埋内心煎熬的感觉。
年少的伤口,一直没有真正的痊愈。
他很红,那么多的人喜欢他的歌。
表面不羁浪荡的他,却比任何人渴望一种真正的安宁。
是来源于内心的安宁。
经历过很多的坎坷,就是没有办法解开心里的死结。
直到终于有一天爆发,他同样问父亲:是的!
我在哪里,但是,那时候,你也在哪里呢?!
……也许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例子。
却觉得有某种相似的感觉。
如果完全忘记,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已经发生却无法再去改变的事情,只好换另外的一种积极的方式继续生活下去。
家人的安慰朋友的支持,这时多么重要。
而自责,长时间的内疚,只会让自己愈加痛苦,而且,不能改变什么。
可是说是一回事,总觉得这些心结,一定要打开。
任何的东西积压的情绪过长,会让人走向另外的一条路,看不见光线的路。
为小男孩难过,更加为那个父亲难过。
希望可以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一切往积极方面去想。
意识形态的东西在这部电影里面被很巧妙的反映出来。
美国人的音乐传奇当然是美式的信仰和美式的人生。
来自底层,充满才华,童年的阴影,不被赏识的少年,一夜成名,金钱,女人,不美满的家庭,毒品,监狱,对于现实的反叛,对于地层人民的同情,嘲笑精英主义,有一个灵魂伴侣一样的红颜知己,为了真正的爱情摧残自己,最后会得到一切的完满。
这样的人,称为传奇。
传奇的意义在于他成就了我们心底对于名誉,对于爱情,对于一切一切精神和物质的东西的肆意追求。
当然他还有才华,他有受众。
CASH和CATER,电影唯一让我气愤的是,为了情节的需要把CASH的堕落和救赎全部归结到CATER身上,也许仅仅是情节戏剧化的好看,但是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一个女人,真的会对于一个男人有这样大的作用吗?
售卖爱情的好莱坞,摸透了“超级市场”女人们的心理。
很多人把这看作是人物电影,但是我看来依然是爱情电影。
探讨一个女人对于一个男人有多大魔力的电影。
如果是一个传记电影,我们更加应该关注的是,CASH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可惜,电影在背景的铺垫上做得太浅。
ANYWAY,巡回演唱上,两个人在表演的掩护下迎着镁光灯歌唱的镜头,他们的剪影被乳黄色的绒毛勾勒出来,他们的眼睛在观众看不到的背光面,尽情散发心里最真实最纯粹的感情,歌声与心声交相辉映。
那一刻,我心里也想,这大概就是爱了吧。
我真希望男人们会爱这部电影,并爱johnny cash这样的一个男人那这个世界就再清楚不过了——你们大可以讨论自己的背叛缘自对真爱的追求单从johnny cash的音乐来说,挺好的那种五十年代而来的质朴的单纯的乡村音乐,加上他初始的那些发自内心的挣扎与纠结,都算是美国摇滚的起源了。
只不过,我还是不得不想他的结发妻子究竟会如何看待这个男人,以及这个男人的“终身爱侣”成大事者,必不拘小节——殊不知,你不拘的那些小节却是某些人的一生?!
题外话我向来佩服这些电影人对自己扮演角色的熟练,他们真的能弹琴能唱歌,并不是装装样子而已
去看《Walk the line》的原始目的是想听Joaquin Phoenix唱歌的,听说这个演技出众的帅小子的歌声让大家狠狠地惊艳了一把。
而对于摘的影后桂冠的Reese Witherspoon并没有太多期望。
看过之后发现原始目的基本达到,惊喜也几乎没有。
我并非Johnny Cash的fan,对民歌也所知无多,所以看电影的时候大概不会掺入个人色彩。
整部电影看上去中规中矩,不过不失,但是对于Cash那样波澜起伏的人生来说,这也许是个硬伤。
Joaquin很卖力地在表演,而且表现得不错,但是对于他内心的描述还是过于浮於表面。
对于他童年的阴影,除了偶尔的两句过激言辞以外,没有任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镜头。
不象《飞行家》中Leonardo神经质地洗手那段,相信看过的人都不会忘记的吧。
切入点也不值得称道,坦诚的说,我很讨厌在故事中,尤其是非爱情故事中放入太多爱情的成分。
Cash 的生平,他为何写出如此多灰色的歌词?
他的思想轨迹是怎样?
从影片里几乎看不到任何描写,如果抛去Cash的光环,整部片子就好像是讲述侧室变为正室的经过一样(sorry这样说有点对不起June Carter)。
而Cash 的精神波折、堕落、振作全都是女人的作用,而Cash的个人魅力则没有体现出来。
当然,如果把walk the line定位为讲述Cash和Carter相识、相知、相恋的爱情片,我是接受这样的电影设定的。
如果不是Cash的fans,看这部电影大概听听歌也就足够了。
Joaquin的歌声还是不错的,声音甚至比Cash本人更为低沉。
吹毛求疵地来看,Cash的歌声还是要自然地多,Joaquin的还是会觉得僵硬了一些。
但对于演员来说,无疑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他的期待了。
Reese的歌声则很一般,跟June浑厚的声音比较,她的声音无疑太单薄了。
Joaquin与Cash这个角色的形象契合度很不错,难怪老cash会挑他,如果仔细看他们的眼睛,那种攻击性十足的感觉的确十分神似,呵。
但Reese个人感觉就差一些,大概是贵气不足。
June给人的感觉更为高贵,而Reese的感觉实在是太pop了。
抛开电影,想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ash会爱上June几乎是100%的事情。
小时候起的就是June Carter fan的Cash,在她真实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心存特别的好感几乎是肯定的。
加上他的妻子Vivian和他实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Vivian太正常,而Cash则不。
Vivian不在乎他是否有名,是否成功,她想过的是安安静静的家常生活。
她对Cash的歌唱事业不反对,也不感兴趣。
一直处于父亲的阴影之下的Cash,发现从tour回来家里后自己重新被隔绝了。
父亲依然冷言冷语,连爱音乐的母亲也越来越象古板的父亲,Vivian不愿意谈起任何有关tour的话题。
但Vivian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想过安稳生活的她根本也没有错。
到是承受丈夫在公共场合公然对另个女人的好感,让我对Vivian心生同情。
而Cash其实从头到尾从来没有真正照顾过Vivian的感觉,考虑她要什么。
只能说,嫁给Cash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吧。
Vivian在Cash公然在家里悬挂June 的照片时终于崩溃,带着女儿离开。
Cash并没有去追,因为他并不想。
记得有篇评论曾说Vivian在Cash一潦倒就离开他,我只能说那种理解的确是太过好笑,而且一定是男人的理解。
Vivian在刚结婚时Cash不名一文时都和他在一起,怎么可能因为他潦倒而抛弃他?
她只是对他的事业毫无兴趣,所以她对Cash说过:“I want YOU,just YOU!
”知道自己的丈夫爱上了别的女人,在长期积压之后,发现那个女人的大幅照片要被丈夫挂在家里的墙上,不崩溃才叫奇怪了。
在Vivian 的心里,无论丈夫在外面喜欢谁,家却是自己的领地。
只有这片区域是不许人侵犯的,这是Vivian的防线。
所以在June跟Cash一家人打招呼时,她才会敌意满满地说:“离我的孩子远一点。
”所以当Cash在家里悬挂June的照片其实是打破了她最后的堡垒,当阻止未果,Vivian明白现在连家都不是全属于自己了,所以只能离开。
而Cash和June,志同道合的他们的确是一对神仙眷侣。
那句话说得好:Diamonds cut diamonds。
哪怕Cash当年是背弃了自己的妻子,但是看到他们如此美满的爱情,世人也会统统忘了责备。
Cash内心深处一直认为自己的生存是一个错误,哥哥死时父亲说“God took the wrong one.”同样强烈地爱着哥哥地Johnny认为是自己占有了本应该属于哥哥的生命。
我想,是June让他相信自己是真正被爱、不被抛弃的。
对于一个神经兮兮,又从内心拒绝自己的人来说,好的爱情是灵魂的庇护所,正如June对于Cash。
2003年June去世,四个月后Johnny随之而逝,对于一段传世爱情来说,这应该是最美满的结局了。
walk the line, for sb. someday someone will do the same
真是挺无聊的片子
Reese真水...凤凰的表演倒是很有说服力,故事有点套路化了...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更想代入前妻视角,很烦主角二人。
Johnny Cash的歌声包含着痛苦,悔恨,但又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和作为一个普通美国人的良心。所以每当听到他的歌声,你都会看到一个穿着黑衣的牛仔在你的天空里飞翔,作为一个弹吉他的天使,他会永远伴你同行。
前十分钟兄弟情太残忍。我比较喜欢父子线。Viv这个角色真是...写得好bitchy...三星半...Kitten真是不得了哇。故事节奏不是那么新世纪,所以不算是杰作。
让我对菲尼克斯改变了印象,而女主角也不再是一味甜美~
我对音乐传记片实在没什么耐心。
为mad world加一星
看传记片,最喜欢看结尾曲响起时,字幕继续描述传记人物以后还发生了什么
个人认为Joaquin Phoenix比威瑟斯彭更出彩!
吸毒出轨的歌星通过婚外情,对抗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自我救赎。无聊的剧情故事,不耐烦的撑完,毕竟人物传记。
实在不喜欢男主 不过歌好 女主好 传统传记。。
又是一部充盈着乡村音乐的电影,音乐本身就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喜欢这样的电影,看起来轻松而舒服~
监狱不插电太酷了
每段历史都是一个话题,没有客观,因为客观本身也是主观的。以此评论一部音乐家的传记是不是太沉重了?
或许他的音乐是伟大的,或许他与June的爱情真挚感动,但他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他记恨自己被父亲伤害,为追求及挽回June孜孜不倦地努力,却唯独不对伤害最深的妻子和女儿抱歉或弥补,作为一个男人,他没有肩负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至于演员,戒毒前后的样子并没有明显差异,不觉得有资格提名奥斯卡。
软弱的男人,无趣的借口,极端讨厌的男主角,如果说这是传记片的话,它成功的让我成为男主的ANTI
虽然不喜欢这样的音乐风格,虽然威瑟斯彭的样子也一点也不好看!
Witherspoon影后有点小水,幸好凤凰后来拿了影帝,这表演不是吊打Butler和Malek…
他的世界却因为一个女人而改变,不只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