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船长
Io capitano,寻找彼岸的少年(港),少年的漂浪旅程(台),Moi, capitaine(法)
导演:马提欧·加洛尼
主演:塞杜·萨尔,穆斯塔法·法尔,伊萨卡·萨瓦德戈,希奇姆·雅克比,多多·萨加纳,奈德耶·卡哈迪·希,维努斯·古埃耶,奥马尔·迪奥,乔·拉萨纳,马马杜·萨尼,巴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比利时,法国语言:沃洛夫语,法语,英语年份:2023
简介:十六岁的少年赛杜,与深爱的母亲和姊妹同住,家乡日子困苦,唯有玩起音乐时的他,眼里才有光。在表哥的怂恿下,他隐瞒母亲,揣着天真热情,以及偷偷打工攒来的现金,踏上前往欧洲大陆的旅途,深信到了那里,就能一展音乐才华,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从塞内加尔到利比亚,穿越撒哈拉沙漠行至地中海,这一趟未知的旅程,人心比环境更加险恶..详细 >
确实是很少见到以「偷渡者」为主体、以他们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的电影。经过了自然与人类社会残酷的阴暗面,豁出半条老命依然不放弃前进,人在路上的时候,支撑他们的已经不是什么所谓勇士精神,而是熊熊燃烧的生存本能。这让我想到了鲍勃·迪伦「在风中飘荡」里的歌词:「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片海,才能安歇在沙滩上」。不过对于他们来说,抵达欧洲大陆后如何生活,是不亚于如何逃离撒哈拉沙漠的重大课题,这一点电影完全回避掉,还是有些可惜的。
救世主情结压过童话,浪漫化得莫名其妙,结尾那么自豪不知到底喊的是“我是船长”还是“我是导演”。
一群“脱非者”的长征。字母哥一家也是偷渡客,能最后成长为NBA的巨星,太不容易了。
了解路线
第一个超现实镜头剪辑顺序不对,男猪脚赛杜在沙漠里试图营救落伍的老妇被表弟叫回,应该是他直接牵着漂浮在空中的老妇追赶向导和众人,然后再切回他悲伤告别死去的老妇,或者干脆直接切到现实时空他独自一人在队伍里哭泣。第二个超时空镜头身陷匪窝的赛杜跟随通灵小鬼回家看妈妈做的挺好……电影整体上工工整整,不烂也不靓,打三星半比较合适……名字如果叫做《地中海船长》听着会不会更电影更有趣?至少比现在这个要好听。
拍的太正,顺撇那种正。非洲奇观加分。
非常无趣且没有重点,怎么拿的威尼斯最佳导演(23年的威尼斯和柏林好不合我口味
这才是第三世界移民题材的正确处理方式,被摈弃在荒漠中央无处可逃时,只能寄希望于超现实(魔幻)。宗教巫术、奇幻与满目疮痍、恐惧骇人的困境交织,在大陆-海洋的板块路线仿佛是在穿行炼狱的关卡。题材沉重的同时,有人说“为何要拍得轻快?”那为何就一定要那么苦大仇深呢?这么多年来来千篇一律的移民苦难电影还不够吗?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视角,这种情调是一种希望的引领。最后真主的号召再一次显现出宗教的意义,是存留在他们这一批批开拓者心中的光芒。
看完一整个黑人问号脸❓,就这就拿银狮奖了?看前半部还以为导演要讲一个宣传反偷渡的故事,后面竟然搞成励志感动了?那就是鼓励非洲少年都铤而走险拿生命去偷渡了?片名《我的船长》又是什么鬼,少年被逼开船偷渡,菜鸟搞不好就害死一船人。大家都没死,偷到意大利就热血感动了?好吧,白人拍的这什么黑人土地片,看之前真的要谨慎
有种未开化的美
意大利,23年,马提欧加洛尼。神话般的设定加上现实版基础,如出埃及记版充满了史诗般的氛围,杂糅着个人英雄主义,欧非地缘政治,世俗文化冲突,市井的互坑互爱,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死里逃生历险记。色彩绚丽,意象灿烂
很另類的公路片,是一場充滿苦難的旅程,雖然很現實,但坦白說可看性很低,能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我覺得絕對是題材的因素,實在太難完全沈浸其中了,對於主角的成長經歷我是迷惑的,因為根本很難看出他有因為這些磨難產生轉變。少年的漂浪旅程暫告一段落,但之後呢?如果說穿過沙漠、橫渡海洋是身體上的磨難,來到歐洲後或許才是真正心靈苦難的開始吧,可惜電影沒有多加著墨
为什么能入围奥斯卡最后五强?结尾各种自我感动,那个刻意的脸部特写实在受不了……
叙事没有张力
两非洲人民润去意大利的走线的一路辛酸苦辣。
以一种救世主式的姿态看待移民,主角光环让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苦难因而显得非常廉价。高喊着口号到了意大利了,但是然后呢……比《绿色边境》差太多。
#14BJIFF# -06-不愧荣获奥斯卡、威尼斯电影节等多奖提名!两段超现实表现的梦境很有想象力及穿透力!题外话,非洲人民怎么有那么多五大联赛球衣可以穿啊!and,党史馆的这个影院真是「雄伟」!以前只在朝阳区看电影,最多只去过海淀的电影资料馆,原来北京还是有不少好影院啊!
用主角历险记包装整个故事以后,最核心的重点应当放在主角的弧光上,但电影依旧在以奇观化的形式展现偷渡之旅,一种取巧却本末倒置的做法
花了两个小时 感受不到所谓的励志
西方世界的自己感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