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尔达

Golda,以色列铁娘子,赎罪日之战

主演:海伦·米伦,泽德·约瑟夫,克劳德特·威廉斯,亨利·古德曼,艾玛·戴维斯,奥利维亚·布罗迪,罗坦·凯南,卡米尔·科坦,乔纳森·塔夫勒,埃利·皮尔西,拉米·希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希伯来语年份:2023

《果尔达》剧照

果尔达 剧照 NO.1果尔达 剧照 NO.2果尔达 剧照 NO.3果尔达 剧照 NO.4果尔达 剧照 NO.5果尔达 剧照 NO.6果尔达 剧照 NO.13果尔达 剧照 NO.14果尔达 剧照 NO.15果尔达 剧照 NO.16果尔达 剧照 NO.17果尔达 剧照 NO.18果尔达 剧照 NO.19果尔达 剧照 NO.20

《果尔达》长篇影评

《果尔达》短评

3.5分比较合适。神奇的时间点,我在巴以冲突再次大规模爆发的今天点开了这部电影。谁能活着见到这片被苦痛反腐折磨被鲜血和复仇诅咒的土地上和平真正降临的那一天呢。但有一点不公平的是,巴勒斯坦人的生命也是生命,他们的生存权利也应当被合理对待和珍视。回归电影讲述的这段历史,每一个面临把国家带入战争把年轻人送上战场的领导人可能内心都会有剧烈冲突,责任在此也无可逃避。争议在所难免,但愿临终的病榻上自己能无愧于心。她和基辛格通话时说到自己童年父亲对虐杀犹太人的哥萨克人的恐惧的故事很令人动容,他只是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2分钟前
  • 周末不洗头
  • 还行

就很刻意……

7分钟前
  • 看見了。
  • 还行

总体一般,可能是经费稀少的原因,并没有把前期战争的紧迫性拍出来,配乐即使在优势时依然很紧,总体比较平

12分钟前
  • 厌学的骚年
  • 还行

我的评价是同作为传记的基础上比奥本海默强。

13分钟前
  • MrRighthand
  • 推荐

好烂!太脸谱化了,太刻板了,果尔达除了不停的吸烟毫无其他特征,除了精湛的化妆技术,完全看不出是海伦米伦,像是戴着面具在表演,全片毫无看点。

17分钟前
  • 有志
  • 较差

居然是海伦米伦演的,许多细节啊,每次去治疗,穿过太平间,尸体越来越多;女总理也需要不停抽烟、吃药;国防部长崩溃的样子像个孩子;总理助理某些时候比总理还要坚强。#20231029

21分钟前
  • huyouyou
  • 推荐

对比烘托啥的,跟上语文课一样。。。

22分钟前
  • 当局
  • 还行

剧情平铺直叙,缺乏戏剧张力。

25分钟前
  • 个别人
  • 还行

我是真的没看出这是海伦米伦!这造型是惊了,就传记片来说看到的还是太少了,很多地方还是差了细节,但还是很感动的

28分钟前
  • 小亚细亚熊
  • 推荐

一部电影解释了民主与专制的区别,电影开篇,便是一国元首如同受审一般接受议会质询,果尔达身上体现了现代国家的公仆精神,兢兢业业,朴朴素素,接见美国国务卿是在自己狭小的餐厅里,一盘罗宋汤便是国宴。相比之下,有些貌似国家不过是一座原始野蛮的猴山罢了,个个沐猴而冠

31分钟前
  • 杜君立
  • 力荐

海伦的个人秀,但就剧情而言,非常老套。没有显现梅厄夫人的传奇魅力。

33分钟前
  • 许亿
  • 还行

筹备的时候还在俄乌,放出的时候又是巴以。基本完全套用《至暗时刻》的拍法,没有外景,全部靠办公室内戏完成人物传记,优点是严肃亦不失温柔,不搞意识形态喊话那套,该带到的拯救童年、秋后算账、外交利害、历史群像都能带到;缺点则是导演处理的太利落干净,基本毫无延深,以至叙事显得干瘪,跟读百科没什么区别。编导集中表现的是赎罪日战争里果尔达身心俱疲的状态,就靠一口气吊着,这仿佛也是所有人提起巴以时的状态。三次钴治疗是影片核心,是果尔达与死神的三次对话,也因为这是一个被导演表现为从精神到肉体都注定要死亡的人物,她的强硬也就更显得干脆,决心也更无法动摇。昨日即今日,死亡即救赎。

36分钟前
  • 贵久
  • 还行

23年10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战争又起来了,很难想象23年2月本片上映,这么巧吗?查了一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关系,行文复杂,难以体会,我觉得打两个不恰当的比喻:有点类似500年以后的大陆和宝岛,两方在500年以后互相打,说自己才是华夏正统,也可能有点类似500年以后的北朝鲜和南朝鲜,两方在500年以后互相打,说自己才是半岛正统。本片讲了20世纪中叶以色列刚建国时,女总统为了保护政权而做出的一系列事件,通过单方视角展现了以色列在和埃及的战争,也通过基辛格到访展现了以色列和当时世界两大阵营美、苏的关系,也难怪2023年美国的犹太资本家们也都继续支持着以色列。3星及格吧,没什么亮点,也没什么缺点。

39分钟前
  • 炸酱面
  • 还行

目前字幕做的不好

42分钟前
  • 围墙
  • 还行

如其说是讲女首相,不如说始终是在展现以色列的持续存在是有多么的艰难。开头赎罪日战争开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演绎,重点也还是在表现作为以色列的领导人是有多么艰辛,而让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完全是一个渐进,通过好几代人(在排犹主义之下幸存的人)不断艰难前进的成果。

47分钟前
  • Ingrid
  • 推荐

从道义和艺术层面来说都没有拍的必要

48分钟前
  • pissoff
  • 较差

很好看啊,很流畅,没有高大全的造神,细节很好,色彩也好,演得也好。

51分钟前
  • 我的童话
  • 力荐

就不喜欢以色列

54分钟前
  • Cheeming
  • 很差

英国人拍巴以冲突题材,很讽刺!巴(阿)以冲突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与犹太集中营悲剧、南京大屠杀等一样,都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永恒的黑暗。这个悲剧中,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犹太人都不可能是赢家,都只能世世代代的仇恨,永无阳光。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生活在这里。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征服这里,奴役犹太人,诞生基督教。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这里强大起来,诞生了伊斯兰教。公元19世纪,英国人征服这个地区。在英国人离开前,号召犹太人回到这里与阿拉伯人争夺土地、水、生存空间。悲剧就是英国人造成,美苏争霸加剧了这个地区的黑暗!英国人还造成了印度巴基斯坦对抗,甚至埋下麦克马洪线这个中国印度之间的地雷!英国人还造了一个自己的亲爹-美国出来,都不是好东西!

56分钟前
  • 罗宾汉
  • 较差

从人物传记片来讲,至少比《拿破仑》好一些!

58分钟前
  • Arthu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