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相本是挺正统的学问,偏偏被别有用心的江湖术士和成心卖弄的业余玩家整的玄奥无比,导致大家都用猎奇的眼光看待。
《观相》这部影片扫清了很多盲区,有正本清源之效果。
比如主角自己说,观相不仅看面部相貌,也看话舌和举止、品性和喜好,这几乎是行为分析学的前身。
再比如,面向并非直观,看相也不是跟背书一样背下一堆特征和性格对应,而是一门精细而缜密的手艺,要做长期的全局观,还受制于“测量会影响结果”的测不准原理。
如果照搬书本,按图索骥,必然会差之千里。
这大概让很多试图翻两本书、请两位老师、背几张图解就学到一招半式的观众大失所望。
但稍微想想,窥性情,测心思,知未来,哪是那么容易上手的技巧。
古人确有这方面的智慧,那是几千年揣摩人类处世之道积累下的宝贵财富,但古人也教导我们,天机不可泄露,至少不该也不会那么轻易的泄漏。
观相术在片中并非屌炸天的神术,反而是个较尴尬的存在。
相师最早小试牛刀,揭穿谋杀犯一幕,换了柯南剧,疑犯肯定会套路化的来一句“你有证据吗”,这相师就没辙了。
但他用的是《千谎百计》的心理攻势,让疑犯主动招供了,影片也巧妙的将这个窘境回避过去。
这里罔顾逻辑的炫耀相术神通广大,是欲扬先抑,为之后的悲剧做伏笔。
调查谋杀案时指明,死者是长寿之相,却偏偏早丧,属于命里之外,点出相师智有不逮之处。
命理变数太多,即使将一张相里里外外端详至尽,也不可能精确预测出未来。
后面相师又告诫儿子“警惕面向变坏”,说明人性复杂变量之多,非相师可以穷尽。
再者,身在此山中,焉能不诉诸感性。
相师心系儿子,有了感情投入,一叶障目,理性打了折扣,水平再高,也要出偏颇了。
心知相术乃是一门“混沌学科”,因此相师本人也并不抱有十足信心。
主角预测自己晚年鸿运大开,等真得到王的青睐,委以重任、平步青云之际,并没有“早就料到”的云淡风轻,反而与普通人撞了大运的诚惶诚恐和喜不自禁并无二致。
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里,相术再能勘破天机,也只能臣服在政治游戏的规则下。
相术师成群结队跟风膜拜强权,某女术士当众阿谀奉承,死于刀下,连自己的生死大事都看不穿,何其悲哀。
繁复诡变的权力斗争中,一切互为因果,主角企望以点痣铲除对手,岂料一圈连锁反应下来,反给对手增加了胜算,真有点《蝴蝶效应》越改越糟糕的讽刺意味。
影片也反映,当时社会对于相术的态度,和如今大众对待冷读、心理学、行为分析大同小异。
有人斥之为迷信邪说或魔术表演,此乃人的本能心理所致,因为作为“玄术”,原理不透明,是个大黑箱子,看高人从现象推到结论,少了中间过程,他说啥就是啥,难免被斥为神棍。
当然并非解释不了,而是要引用的素材太复杂,若每次看相都长篇大论,岂不是赔本买卖。
也有人出于感情原因而本能排斥相术,多半是听到了不悦,片中小王起初便是如此。
为数最多的则存着将信将疑之心,或将之当做救命稻草,或视作宁可信其有的娱乐产物,相师声名远播,携带礼品趋之若鹜者甚众,这更接近一种明星效应,正如当下的许多气功、风水大师,且不论法术真假,明星光环是实实在在的,自然能吸引达官贵人踏破门槛。
归根到底,《观相》是历史片,有别于奇门遁甲的东方奇幻片,所以对相术的描绘,摒弃玄之又玄的世外高人和神仙道术,呈现一种草根大众可以欣然接受的通俗文化。
到了后半段被用作政治角力,试探和反试探,伪装和揭露,寻找证据,削弱政敌,已经越发靠拢悬疑片的一种心理战略。
西方有灵媒破案剧,借助超自然力量揭发凶手,韩国从相术切入演绎擅长的历史题材,也颇具匠心和旨趣。
而我们国家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严肃处理此类素材,许多本可以大做文章的传统文化,被浪费在吊儿郎当的神话和戏说剧里,至为可惜。
(文/方聿南)
很多时候,人是因为预言坐实了自己内心的欲念,才反而促成了命运的实现。
在黑泽明的电影《蜘蛛巢城》里,大将军鹫津武时因为听到妖婆预言他会成为蜘蛛巢城的城主,回去果然就按照预言设计杀掉了主上,登上了蜘蛛巢城城主的宝座。
在斯皮尔伯格梦工厂的动画《功夫熊猫2》里,孔雀王子沈王爷发明了火药,期冀以此统治世界,但先知杨婆婆预言他将被熊猫打败,为防范未然,他对熊猫家族展开了大屠杀。
而那只唯一幸免于难的熊猫阿宝,最终打败了沈王爷,为家族报仇雪耻。
这部韩国大钟奖最佳影片《观相》,也不乏类似的构思。
观相师金乃敬看出首阳君具有篡逆之相,千方百计想阻止这场叛乱,甚至按照相谱的标识找人迷晕首阳君,在他额头上点了三颗痣,因为据说这是将要发动叛乱的征兆。
“殊不知,点痣之前的首阳已经放弃夺权了。
正是他的正义之举导致首阳最后的反叛。
”(引自兔斯基爱江湖《观相与算命》) 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没听到那些预言,结果还会是这样吗?
也许会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历史只有必然,没有假设。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预言实现了预言,但是预言本身并不会凭空而生,在预言背后是一系列因果循环在交织起作用。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
正是种下的因,决定了他一定要听到这个预言,而这个预言又最终推动了果报的实现。
世宗的二儿子、文宗的弟弟、端宗的叔父首阳君,对于权力超乎想象的欲望和勇猛刚武的气概,继承的正是世宗的风范;而剧情中多次提到,世宗本身就是篡逆上位的。
文宗早逝,癸酉靖难,完全可以看作是世宗篡逆所给子孙带来的果报。
而首阳君屠杀无辜臣民,虽然继位14年后因恶疾和负罪感皈依佛教,但最终还是暴毙而亡。
他的谋士韩明浍阴险残暴,因为观相师预言他结局悲惨,会被砍头,晚年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善终之时他以为观相师看错了,算命就是种迷信,结果是死亡17年后被拖出坟墓斩首。
而观相师希求显达,不想苟活,寻找机会靠近官吏,谁知最后也是卷入宫廷斗争,被政治玩弄,连自己亲生的孩子也无法保住。
不过这些可能都不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影片中多次提到明朝,而明朝朱棣的靖难之役是在1402年,癸酉靖难是在1453年。
篡逆之恶,代不乏人。
朱棣也好,首阳君也好,都只是时代风向中的一朵浪花。
“我只是看到了人们的面孔,却没有看到时代的车轮,就像只看到了时刻变化的海浪,其实应该看的却是风向,海浪是因风而起的。
”时代就是风向,洪流就是命运,人则是大大小小的浪花,随时代的风向而动。
但是对于解释学来说,你把风向理解为因果,也是完全讲得通的。
总觉得人其实是很可怜的,跳不出因果,又挣脱不了时代的车轮,到最后就是一个棋子,一种工具。
有趣的是,朱元璋诛杀功臣,自以为这样便子孙无忧,结果换来的也是太子早逝和成祖篡位的果报。
历史不会重复,但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不同的是,《蜘蛛巢城》模仿的是莎剧《麦克白》,《功夫熊猫》系列动画则完全是国外的产物,相较而言,这部韩国电影《观相》更有东方的宿命色彩,这也是它更技高一筹的地方。
尤其要提出的是,整部电影只有两个钟头多一点,而最重量级的主角首阳君的出场,是拍到一个钟头的时候,然后霸气外露秒杀一切。
有时候,真的不得不佩服韩国人的耐心,换了在中国,像李政宰这么国宝级的艺人,不用五分钟都砸出来了,非要等电影拍到一半,观众全走光了。
影片中几次插科打诨的冷幽默,以及剧情的几次惊天大逆转,显示出了导演炉火纯青的超强驾驭能力。
这部电影的获奖,预告了韩国又一个重量级导演诞生了。
这些年来,随着李沧东、金基德、许秦豪、奉俊昊、金知云、姜帝圭、李在荣等等电影大师和天才的崛起,中国电影在历史、政治、哲学、爱情、伦理、恐怖等各种领域全线崩溃,惨不忍睹。
我一年只看三到四部电影,但是中国电影我是坚决不看的。
这个电影的主角让我想到韦小宝。
一样是毫无根基的小人物,草根出身,没有任何实力。
忽然站到了大人物的身边,卷入高层的政治斗争里面,可以说无论如何都是九死一生。
因为在那些站在权利顶端的人,杀死主角,好像捏死一个蚂蚁那么简单。
金乃敬失败在他有一个儿子要走仕途,失败在身边还有一个小舅子。
不像韦小宝那样身无羁绊。
他后面说什么浪啊风啊,都是瞎扯。
历史根本没有定局。
如果不是小舅子告密,伏击就成功了。
至于他儿子,就算一时不死,将来也要死。
因为他儿子想当官,想要为民做主,这种理想是很难的。
伏击成功了,小皇帝龙椅坐稳了,更加信任金宗瑞。
他儿子弹劾金宗瑞,那不是找死吗?
金乃敬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能看相也能做事(手工制作三颗痣)。
但是他失败了,以为是自己没看清大局,糊涂呀!
朝鲜这个李氏王朝,开国是篡位篡来的,后世的子孙也是篡来篡去,从未停止过篡位这种行为真的危害颇深,宋太祖身为武将篡了孤儿寡妇的位,后来就开创了武将弱势了,武将弱势直接导致对外战争的疲弱,元清就是这么来的。
朱棣篡位,直接导致皇家宗室的黑暗时代,就算有能力的皇亲国戚,也只能一直在家赋闲,毫无报国机会,浪费了大量人才。
皇位就像围城,里面的想出来,外面的想进去。
可惜是进了去就出不来了。
只能说一个剧本配上一批好的演员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讲的是朝鲜首阳大君夺-位政-变的故事,只是加了点玄学的看相,看上去似乎是小人物改变了一切。
不评论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单纯从电影角度来说,开场金惠秀这个女--相-师为了让宋康昊出山用了美人计是足够吸睛。
而宋康昊在整个电影里似乎一直是被动接受着命运的安排被推到了一个历史政-变故事的前台。
为了让小皇帝相信首阳会政-变反而改变了首阳的面相造成了首阳篡-位的命理。
所以说这里就有一个玄学,到底是首阳有野心必然政-变,还是因为面相变成了那样而注定了政-变。
从唯物的立场来说当然是前者,但是唯心的推倒,如果没有宋康昊的画蛇添足,首阳会成为那样一个人吗?
毕竟他在小皇帝面前曾经心慈手软过。
电影里有三个悲剧,宋康昊的儿子也就是李钟硕,最后被首阳射-死了,就像首阳说的,相师算到过自己的儿子是这个命运吗?
第二个就是相师的弟弟,自己割-喉算是对于自己命运的赎罪;第三个就是首阳的谋士也是整个故事的叙事者韩明浍,被判词弄得晚年精神恍惚,当然历史上他真的被挖坟斩-首了。
最后回归到演员身上,女相师金惠秀现在是真的老了,但是我印象里的她永远是红毯上那个身穿橘黄色长裙,性感一塌糊涂的女人。
首阳的扮演者李-政-宰更是煞气逼人,这和吴秀波演司马懿的那个鹰视狼顾更胜一筹,出场便是风-云际会的感觉。
至于宋康昊,那就不用说了,当然了这部戏里他其实反而是不出彩的。
结尾说一下这个政-变,就像我们吐槽日本战国时代是村斗,在我感觉里朝鲜时代的政-变也是毛毛雨,什么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一点都感觉不出来。
一场政-变就像放了个P,杀了个政-敌就结束了,真心容易。
刚去汉阳,让你去识别罪犯,你能识别,你看出来了,行,那就低调着点啊,那可是杀人凶手啊!
刚来大城市,对官场也没摸过底,就这么自信满满地公开指认凶手……王召见,问说:观相只能看到过去的故事,对预测未来也是无能为力吧?
何必要说:如能听其谈吐行为,就能猜准十之八九呢?
你那么牛,都能预知未来了,这不是要登天吗?
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就说“是的,能猜测一二,准不准难以保证”,不行吗?
一个人,观相能到这种程度,不知道自己会有多大影响力吗?
不知道会招来杀身之祸吗?
不知道自己的一个意见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生死、仕途,这是多危险的事情吗?
后面有多次都觉得,好蠢,好naive,不知道藏巧于拙。
那次在野外玩火,父子相见,我就觉得,既然孩子是隐姓埋名的,而且自己又被人两次威胁过,这样公开相聚好吗?
现场那么多人!
果然被人看见了吧?!!!
感觉无语。
父亲给孩子送眼睛的药,让别人转的信,信封是未封口的,里面写“我深感自豪”,真的是毫不掩饰你们的关系啊!!
还有那小孩儿,上报那个“黄条政治”的事,我没看懂,什么样的人会被贴黄条?
确实是腐败吗?
那个舅舅,也真的太蠢了……官吏来报,说左大人眼睛受伤了,喊着要找金大人,他就开始说“是我们振衡,我们振衡”,我的天啊,在官场,你们振衡不是隐姓埋名小心翼翼吗?
到现场也开始“振衡振衡”地喊,振衡也喊“舅舅、父亲”。
我真的无语。
去找首阳大君报信,虽然有看似合理的亲情原因吧,但一般人不会冲动到如此这般没脑子吧。
你就算记恨金宗瑞,也用一下脑子啊,你这去报信能解决问题吗?
那眼睛就能治好吗?
再说你姐夫和金宗瑞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啊。
还有舅舅对做官一如既往的执着,你姐夫被人生死威胁,差点死了,每次都是出入险境,你还看不出官场危险吗?
脑袋都栓裤腰带上了。
还一心想着让你外甥当宰相,真觉得那么好玩吗?
再说你姐夫现在已经升得够快了,见了高官,又见王,单独给王办事,成为核心人物,左右他们的决策,这还不行吗?
如果忽略这些“蠢”,故事还是挺完整的。
(我不懂韩国历史啊,只是根据电影剧情来看)演员气质也蛮到位。
人的脸上有世间的 三罗万象。
头意味着天,要高要圆。
眼睛意味着日月,要清澈闪亮。
嘴巴是海,人中是川,要长而明显。
鼻子和颧骨,额头和下巴,意味着山岳,不得太高。
头发和胡须意味着草木,要既茂盛又秀丽。
相术,虽然当下有很多东西可以 替代其间的 某些元素了但是,既然是 人识别人的一种 经验论,且是千年经验论。
还是可以 从其中 基本思辨出一些 要义!
当然,前提是,识别别人的那个人,本身要具备相当的 识别养成= 人生阅历!
结尾了!
海浪,是风引起的?
不!
海浪是引起风的能---引发的!
它,来自似乎很远的,太阳!
很早就知道这部电影了,习惯于看现代剧的关系,一直没有看该片。
在闲暇之余,搜罗韩国电影时,就将这部片子看了。
题材挺不错的,韩国的电影之所以吸引人,往往题材都不错。
这部题材很新鲜,源于看相,从乡野术士成为朝廷官员。
在憧憬理想生活的同时,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捉弄,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卷入权力斗争,结局往往变得异常凶险。
影片两个多小时,很饱满地演绎了一部惊心动魄的历史剧。
影片人物众多,场面也逐渐升级,如果在国内拍摄的话,后期宫廷争斗的情形,绝对会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场面直接做成大片,可参照《赵氏孤儿》、《黄金甲》,《夜宴》等古装大片。
演员阵容也蛮强大的,宋康昊的角色演绎,从早期的屌丝,到后期的成熟,晚期的苍凉,都做的恰如其分。
李政宰一出场就充满了霸气,君王之相。
有人把这部比作宫廷版的新世界,毕竟剧情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相同的是李政宰吐露的霸气、邪气。
可惜戏份较少。
结局处理得很好,在海浪边,男主说了很有哲理的一番话:我是看到了人们的面相,却没看到时代的年轮,就像我们只看到时刻变化的海浪,而更应该看到的是风向,因为风带来了海浪。
你们只是暂时登上了最高的海浪,而我们恰巧站上了被卷走的小浪,小浪终究会变成大浪,大浪终究会变成水滴。
在美剧/电影越来越中国范(男主正义,好人好报;男配长得帅做坏事,随便一个小善就收获无数少女芳心)后,韩国电影的整个走向越来越另辟蹊径。
【不合常理的反转剧情】最初配乐明明定下了整个电影轻喜剧的格调(音乐配合开场男人的动作,很传神),之后一路轻松,老板娘去相面、相面师进程统统欢快,后面相面师破案炫技,频换东家,平步青云。
一直看到2/3我都不肯相信后面会是一个BE。
这电影根本就是个反转剧!!
不过事实上人家前面都是铺垫好的,比如开场和结尾的呼应,比如首阳大君在召集相面师杀女相面师的时候就已经交代了首阳的反复无常,给后面突然莫名其妙地杀了全片最帅最年轻的男人做好了铺垫。
当然这些呼应都是小伎俩,完全不能弥补编剧杀害最帅男人对我的伤害!!
【不正的三观】如果在朝廷,这电影恐怕审核不过吧……里面有一些宿命论的东西,根本是在宣扬命运不可抗争。
比如相面师的儿子,相面师对他知命却不能改命。
比如开场男人,一辈子小心翼翼,四朝元老,寿终正寝,却死后还被掘坟斩首——因为相面师说他是砍头的命。
如果只有这么个主旋律当然烦人,烦死人。
所以里面夹杂了即便知道命运也要干吧得的节奏,相面师目送儿子离家出走,在面试场见到儿子要他继续努力什么的看面相判断人的过去未来,这本来就是个传统的东西,说不出好坏。
(信则有不信则无)文艺作品搞出来就会带些悲情or浓烈的感情,再加上抗争什么的,尤其去抗争的还是一个帅哥哥,啧啧。
【无节操的见缝插针的流行元素】不卖腐会死吗??
父亲和舅舅不住在一起滚床带会死吗??
试想一下,把舅舅换成母亲,毫无违和感!!!
其实,舅舅很美貌的。。。
真的。。。
【除了男一都美貌的演员们】除了相面大叔外其他人都很好看!!
根本就是出来一个喜欢一个看到最后最喜欢的竟然变成了首阳大君MUA
这是一篇很不靠谱而且很任性的影评,不客观,不深入,更不从角色内心以及剧情设置方面讨论,单纯吐槽韩国古装戏。
let's begin开篇不错,金惠秀我喜欢,胸大而且长得也大气,神韵有点儿像巩俐,虽然发型不咋地,显得额头太丑了,但是也是御姐一枚,开篇头几分钟都没槽点。
这里曹正锡演技真的让人眼前一亮,之前他顶着一个实力派的脸去和小姑娘IU演偶像剧的时候还吐槽来着,没想到人家真的是实力派的演技,对音乐剧演员出身有了点儿好感。
宋康昊不用说了,脸这么大,演技这么好,何止韩国,亚洲都难寻啊。
四个人之间对手戏你来我往也算精彩,一直到宋康昊和曹正锡去首都当公务员之前,这部电影都还算得上精彩,就连发型惊奇的李钟硕含泪跪别父亲的时候,我都有点儿些许的感动了呢镜头一转,两个人手拉手进京了说几个让我有强烈吐槽欲望的情节吧。
①宋康昊和曹正锡蒙被子嬉戏那段,本人不腐都觉得虎躯一震菊花一紧啊,这什么路数啊,谁攻谁受啊!!!!
[不对!导演,我们聊一聊,表示两个男子的友谊的时候咱能用稍微正常点儿的方法吗,傲慢与偏见里一对儿小姑娘蒙被子那是唯美天真,这俩大老爷们蒙被子让我不得不多想到诸如【我和姐夫的一段情】【姐夫请用力的X我】等耽美文学作品。
导演希望您下次注意。
②李政宰在王死后打猎归来的场景。
不得不说李政宰帅的啊,身材还好,衣服也算是这剧里最豪华的一套了。
只想让人大喊【男神等等我!!!!
】[不对!可能是中国电视剧电影看多了,镜头给完李政宰脸特写之后总觉得应该拉个大远景,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侍卫保镖fans之类的,才能体现出重要人物初次登场给人所带来的感觉。
于是我在等浩浩荡荡的大远景,李政宰的特写之后是侍卫A特写,再然后是侍卫B的特写,然后是侍卫C和C肩膀上抗的不知名动物尸体的特写。
没事儿,我有耐性,我继续等。
再然后是狗A的特写,再再然后是狗B的特写。
导演,我们谈谈。
这场景有丝毫表现出【首阳大君】这人威武霸气上档次吗???
这几个侍卫加两只狗除了表现出【我们去打猎了哦】这个内容之外【残忍】【气势】【无情】【卑劣】这种种您用宋康昊内心OS所表示出的关于首阳大君的形容词丝毫关系都没有!!!
还有这段给李政宰五官的几个特写,丝毫没有沉稳霸气的感觉,只想让人劝你一句【野味吃多了容易痛风,痛风容易诱发脑出血,脑出血会造成偏瘫和面神经抽搐啊!!!!!
】好吧,这不怪你,这是韩国电影,不是中国电影,深呼吸,呼吸我们继续看③首阳大君召集城中所有观相师。
这段应该算是剧中数一数二的大场面了,我数了数,起码几十个火盆呢!
[不对!首阳大君边脱衣服边喝酒并走向“舞台”的镜头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不是Rain有一年演唱会的桥段吗!!!!!
导演我们谈谈!!!!!
我可是很有原则的!!!!!
就算是李政宰身材好我也不能原谅你!!!!
④四个人给首阳大君点痣唉……你们计划方案的时候就没想过直截了当给他割喉,闷死,勒死,扎死这种种方案吗……这就好比【我经过多年的周密计划,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巷子里挟持了一位妙龄少女,然后……我……惨无人道……丧尽天良的……在少女的脸上画了个小王八。
】请问你们几个还计划个屁啊!!!
你们几个要是有这个特殊爱好直接开美容院好不好啊!!!!
当什么爱国义士啊!!!!!!
⑤首阳大君【惨无人道】的屠杀这过程为了让宋康昊看着,他被人捂着嘴跪在旁边,时不时给个脸部特写。
后来我特意倒过去看了一遍,捂着宋康昊嘴的确实是一个五大三粗的老爷们,可是镜头里宋康昊脸上那手显得尤其娇小玲珑啊……后来我明白了,不是侍卫手小,是宋康昊脸大……大屠杀的ending,是地上铺陈了不到二十具太监宫女的尸体,突然想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456451507/#comments这图好吧,导演你不要哭了,我知道,你们是韩国电影。
⑥剧末,宋康昊和一群人在海边野餐。
天真的我又想【导演这时候总该拉个远景了吧!!!
】呼应一下主人公波澜壮阔的一生,然后在音乐中结束电影。
事实证明,我还是天真。
这电影就在宋康昊的脸以及海浪的特写中结束了。
自此ending韩国电影,韩国古装片,噗噗
男反派演的不错
一星给宋康昊,他的演技没的说。一星给几句台词。其他的,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
终于遇到了生命中给你三颗痣的人。
能观相,却无法观心。
通过看面相来搞政治斗争,观相师悲惨的一生。看得见海浪,却看不见风。算得了别人,却算不了自己。宋康昊和李政宰演技依旧出彩,不过整部电影也就这2人能撑场面了。
既然全朝鲜最牛比的观相师能看出几个大人物的命相,为何看不到自己和儿子的命运不过他一直阻止自己儿子考科举,不能不说明一些什么。本片有点平淡无味,但看着看着又有点甘味 有得也有过
韩明浍有必要设计小舅子告密吗
及格呗。有几处特别出戏,结尾还刻意拔高一下,但是再怎么也能甩同类国产片两条街。
又难看又好看,难看的地方真好雷(是我不懂朝鲜王朝礼制还是咋,为什么首阳大君带这么点人就敢夜闯内禁杀左丞相,感觉两边都很菜鸡,左相就站那等死,我都无语了,每个正面角色都很迂,不是不能刻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键迂得毫无逻辑导致所有的悲剧转折全部很难共情;女主角的服装看起来也太廉价,这角色除了牵线搭桥还有啥功能吗,砍掉完全可以啊,晕)好看的地方又确实很灵,幼王被叔叔杀死夺取王位,人心向背瞬息万变的故事,怎么拍都不会无聊——导演着重刻画首阳的喜怒无常和“箭在弦上”,他的反叛就在一念之间,而这个“念”正是观相师男主种下的,非但没有起到应有效果反而满盘皆输。当你以为导演要传达“不信命”的时候,藏在结尾的命运又显露出诡异狰狞的既定的脸,一部处处是陷阱布满悖论的宫廷秘史,最终所有的力在海浪里尽数消解。
这个角色还是很有意思的。想起世界末日之战里的英国佬就喜欢看颅相。
可。。。。。。。笑。。。。。。。
胡编乱造,感官主义
曹正锡不错...
没看完……看了个3分之2挺不过去了。
观相只是噱头,重点还是人的野心与欲望驱使的争权夺势
珍爱生命,远离不靠谱,最佳影片...是文化差异吗
垃圾。国产剧的叙事方式,看不下去。浪费了宋康昊。
就算不考虑观相本身的扯淡,两派斗争的过程也跟闹着玩似的,改成搞笑片可能会好点。
7分。千算万算算不到自己。所谓相由心生,也许很多喜形于色的人比较容易察觉,而情商高善于隐藏心事者并不那么容易从样貌判断。
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