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听说但一直没看,出乎意料的好看,将悬念和亲情融合在一起是它最大的特色,父子之间,隔着三十年的时空,靠着太阳黑子作用下的老式无限电互相联系,浓浓的亲情共同穿越时空,为改变彼此时空的生活共同努力,每一次时空的改变都扣人心弦,也浸透了感人的深情,一次意外的跨时空交流改变了父子两代彼此的世界,也从此蝴蝶效应般扭转了历史的轨迹,为了尽量改善各自的世界,父子齐心协力,试图将事实朝愿望的方向推动,不断缩短时空距离,最后终于完美的实现父子重聚。
这当然只是一种虚构,但这种幻想很温馨,令人向往,让人不禁憧憬:如果真的存在不同次元的时空,那么人类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往好的地方想,人类就可以弥补很多不可挽回的缺憾,成就许多幸福佳话——这是多么美妙的童话!
猛烈爆发的太阳黑子、极光、需要11维空间的弦理论、一部CW与单边带的电子管短波电台,以及一架屹立了三十几年已然凌乱却仍然完整的八木天线,构成了支持剧情的全部技术元素,太阳黑子在99年的剧烈爆发,使当前时空与同样发生过太阳黑子剧烈爆发的69年的时空之间建立了一个通道,而那部电台的电波则穿越了这个通道,从而产生了一个离奇的故事。
父子二人,各自在自己的时空,在同一幢房子内,使用同一部电台,同一部天线,进行了一场距离30年的对话。
跨越了30年的电波将已是阴阳两界的父子重新联系在一起,当John又听到了那个熟悉的语气叫他little chief,当父子不得不结束频率上的通话,并且不知道这通道是否还能再次打开时,小chief 眼中濡着的泪水,让人鼻子也不禁一酸。
片中有一个稍微隐晦的看点,在John的父亲Frank本该殉职的那天晚上,John的母亲原本应该处理Frank的后事,但历史改写后,她在值夜班时挽救了一位病人的生命,当午夜12点这位病人苏醒之后,历史再次被改写,这位病人就是护士连环谋杀案的杀手,Jack Shepard,但剧情没有交代为什么Shepard 穿着一身不像是警察身份的服装躺在医院的急诊室里。
在影片的结尾,两个时空中父子同时受到来自那个年代的Shepard的袭击,我猜想,在Shepard向小chief开枪的最后一刻,Frank会射杀Shepard,从而改写Shepard在未来对小chief的威胁,但导演安排的更巧妙,Frank仅仅射伤了Shepard的一只手,致其逃窜,而他继续和全家人平静的生活了30年,当年在搏斗中他听到无线电另一边儿子的处境危险,而他没有能够将Shepard击毙,因此最后老Frank给Shepard致命的一枪应该也是等待了30年的计划中的一枪。
每一个有关时间的科幻题材电影都免不了要交代一些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联系的逻辑基础,与其它科幻片不同,在这部片子中,并没有哪些人往返于过去与现在之间,或者现在与未来之间,但片子中确实有一位时间旅行者,那就是载着声音的电波,它透过太阳黑子打开的通道,在夜晚往返于不同的时空,这是这部片子中唯一的时间旅行者。
说到这部片子的逻辑性,我认为其相对还是比较严谨的,只要我们认可了在John现在的时空,可以通过太阳黑子打开的通道,能够利用无线电波与真实的30年前的John的父亲对话,并且也承认John的现在是由真实的30年前的John的父亲的行为所影响的——John的母亲生下了他——那么这部片子就具有了基本的逻辑基础。
如果问既然存在一个太阳黑子打开的沟通过去与未来的通道,那么为什么这部片子的主人公仅仅是John一家呢?
答案是仅仅John利用了这个通道,告知过去那个时空的人去做一些原本不会去做的事情。
而这个行为的后果影响的不仅仅是John的未来,而是所有相关的人的未来,这是说的通的。
剧中那个传递钱包的方法,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乍看会觉得不可思议,细想却在情理之中。
如果追究逻辑严谨,那么有两个地方需要讨论,第一,对过去施加的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很明显,剧中仅仅会产生导演需要产生的结果,毕竟这不是在拍《蝴蝶效应》。
第二,改变历史产生的影响如何传导到现在?
很明显,在剧中也仅仅在导演需要的时候,这种传导才会发生,有些传导是那样的“即时”,比如电烙铁刻字一幕,仿佛在现场书写一样。
另外一些传导体现了未来的确定性,或者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比如,当Shepard在医院中一醒来,John在未来的记忆马上发生覆盖,她的妈妈被夺去了,即使Shepard在一周以后才会行凶。
如果更严谨的话,John的记忆应该在一周以后,Julie被杀那一刻才开始发生覆盖,即,未来的John如果无法发现他现在的世界突然多了一个Shepard,并且在一周只内没有警告过去的人们阻止Shepard行凶的话,他必然会失去他的妈妈。
当然,如果这样的话,导演就会很艰难了。
非常棒!
完全值得全力推荐的好片!
好久都沒有如此這般情節引人入勝、情感真摯、主題動人的電影了。
真是忍不住的一再叫好!!
嚴重推荐,這是目前為止唯一能動搖小遠個人電影排行榜寶座《美夢成真》的電影。
以科幻電影的外表包裝了一個深情的父子世界,以懸疑電影辦的手法成就了一個情節緊湊吸引人心的經典故事。
有條件就趕快找來看吧,不會令你失望的。
一张特殊的父子合影感动了无数人。
同样是父子题材的电影也感动了无数观众,两人通过电台得到联系,改变了双方的时空,使历史的人和事发生转变。
很值得一看,你会感觉即使改变历史你认为好的也并非有好结果 。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缜密的逻辑构思成为了影片引人入胜的张力,而扣人心悬的亲情羁绊,则编织了电影温情的脉络,这是一部科幻、悬疑、亲情交融于一的佳作,电影即让人为之屏息,也在最后动人于心。
发现不少质疑《黑洞频率》漏洞和逻辑的影评,说篡改历史有违科学精神,或者是影片中时间推导欠缺严密云云。
那么按照这些人的逻辑,这部片子最大的败笔和漏洞是什么?
答案:导演给出了确切的结局——这大约便是最大的缺陷了。
一些所谓“烧脑”电影:诸如《记忆碎片》,《蝴蝶效应》,亦或者是《黑客帝国》之类,普遍喜欢采取开放式结尾——导演和编剧对于影片中的悬念不给于充分解释,“留给观众一片想象的空间”。
于是乎,才有了关于“脱离matrix的人”来到的世界真实与否的大讨论,才有了对于莱纳•谢尔比记忆拼图是真实还是受其心理影响而篡改的思考……其实任何一部含有开放式解释的影片,观众根据剧情推导出的“真相”,很容易被其他细节推翻;而如果用这些细节作为依据推导出的“真相”,往往又缺乏剧情依据。
《盗梦空间》收尾的陀螺引起影院内阵阵疑惑,网上解释不下十种,而且大多言之凿凿。
原因为何?
其一,观众对于真相和细节的认知存在差异;其二,影片不太可能是“完美逻辑”,不排除自相矛盾(可能不明显)的纰漏;最主要的一点:信息不对称——我们只能接触到导演展示给我们的部分。
扯远了。
因此,这部作品多少让一些怀着看科幻片探讨哲理反思人类的人大失所望——居然把真相明明白白地摆在面前,没有了跌宕冲击的震撼和纠结困惑的悬念,甚是不爽。
其实看完《黑洞频率》,多少让人想起《蝴蝶效应》。
只不过少了许多纠结和迷思,增添的是温情和感人——尤其是当John在一些列曲折的“跨次元交流”后父亲重回身边时着实催人泪下。
一部用科幻手法描写亲情的经典之作。
《黑洞频率》看片名像是一部科幻片,但是却是一部以科幻为表,家庭情感为核心的亲情电影。
约翰是一名35岁的警察,他的父亲弗兰克是消防员,在他很小的时候死于一场火灾。
失去父亲的约翰一直活在对父亲的思念当中,这甚至影响到了他的生活,使他变得失魂落魄。
有一天,约翰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一部无线电台,因为当时极光的作用使空受到扰乱,意外用无线电联系上了30年前尚在人世的父亲。
父亲的出现温暖了约翰的心。
他们彼此诉说着对对方的爱与牵挂。
电影的这部分拍得非常感人,一个是三十多岁的儿子,一个是三十多岁的父亲,原本不可能出现的命运因一个意外连接在了一起。
他们像老朋友一样交谈,充满幸福与期待。
父亲刻下约翰名字的时候,他甚至能闻到木头桌子被电铬铁烫焦时的清香味道,似乎他伸出手,便可触摸到父亲。
沉浸在与父亲重逢喜悦中的约翰,也想到了利用电台让父亲逃开那场火灾带来的死亡。
但是因为改变了历史,他们也不得不面对之后的未知危险。
虽说是科幻电影,但是这个故事中科幻的设定其实很单薄。
剧情中唯一的科幻元素就是极光可以改变时空。
这个设定不仅没新意,而且也没什么科学道理。
同时,父亲俩改变历史会产生严重后果这个桥段也并不新鲜,许多电影要做得精巧得多。
所以在故事的第一个高潮——父亲成功脱身过后,我觉得有些无聊,开始猜测故事会怎样结束。
肯定不会是什么好结局。
故事的发展已经显示,约翰救了父亲,却会因此失去母亲;他想让父亲救母亲,却又让父亲陷入谋杀指控……事情越来越失控了。
我们也看过太多类似在悲伤的故事。
在正常人类的生活中,两个时间线里的人注定不能见面,通常会有一个人消失或死亡,《蝴蝶效应》里的主角甚至回到母体杀死了自己。
以遗憾作为结局,这几乎是所有时间旅行类电影共同的轨迹。
那么约翰会死吗,为了保护父亲和母亲?
父亲弗兰克会消失吗?
为了激励约翰从困境中走出来,还是为了不让改变历史所产生的混乱继续?
我在心里设定了各种可能性,每一种都包含了他们在最后时刻的告别。
这个时刻不可避免地来了。
午夜,凶手在两个时间线里同时出现袭击约翰一家,幼年约翰和成年约翰克都面临着致命危险。
当凶手拿起枪瞄准两个约翰、情节再无退路时,我看到了这个电影最出人意料,也是我觉得最出色的结局——枪声响起。
成年约翰抬起头,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枪口的青烟尚未散尽,而凶手已然倒地。
那个老人,就是他的父亲。
由于父亲早逝,约翰从没想过六十岁的父亲会是怎样的。
而现在,他就站在那里。
弗兰克在30年前的时间线中杀死了凶手,再次改变历史,两条时间线在这一点重合,于是约翰看到的,是年迈父亲在自己身前端着枪,紧锁着眉头像头发怒的狮子。
穿越三十年时间来救你,这太美妙了。
没有想象中的生离死别,没有悲伤和不舍。
父子俩齐心协力为自己赢来了一个美满的结局,一家人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结局让我心里的幸福感异常地汹涌,多到要满溢出来。
我很为我的感受奇怪。
后来和专门做家庭关系的心理咨询师朋友交流时她说,这是因为电影满足了观众心里那个关于孩子的期待。
父母相爱、且爱自己是每个孩子的愿望,她在咨询中见过的所有孩子都是这个愿望,满足了就再没有创伤感。
我想这解释了我的疑惑。
电影里的结局,确实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孩子,对家庭完整且美满的设想。
电影中父子对话的场景,也许你曾经拥有过,也许它已经不能再来,但它一定是你心里最美好的部分。
所以这样一部电影,它略显平凡的情节、甚至经不起推敲的设定都是不重要的。
它饱满的情感已经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
故事里散发着的亲情与爱,不知不觉中也带上了你的愿望,让你在焦虑不安、百转千回之后,终得圆满。
有些幸福之所以那么美好,是因为你从未想过你会得到。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
(写于2010-01-08 01:16,转眼到2016年了,物是人非,发生了好多好多的事情)转眼十年,世纪之交不看好莱坞影片的我看了《frequency》陶醉至今难忘James Caviezel的声音,10年前特地用录音机录了黑洞频率/生死频率里他那动人的声音转眼十年了。
James Caviezel也老了。
特地纪念一下。
10年以前,隔壁宿舍的租了《frequency》到我们宿舍放,偶然间看了。
深深感动,刚开始是感动于剧情,一遍一遍的回放,后来则是陶醉于James Caviezel的声音。
今天特地下载了英文字幕,花了好长时间学习编辑字幕,来重温昔日的情话。
《frequency》是10年来我电脑中几乎可以说是唯一保存的一部好莱坞片子。
(写于2010-01-08 01:16,只记得是在临近元旦看的,现在重新推敲,应该是大三,大概2000年12月,武汉,当时大唐双龙传还在连载,少林足球影碟刚出很难租到)2016年8月初看了《九回时间旅行》,忍不住想起《frequency》,李阵郁的声音竟然也有些印象中JC的味道
父子之间穿越时空的感情把我看哭了 完美的情节 结束的音乐 when you come back to me again 。
大爱
顶着看JC的大旗看这部冷门的电影,没想到竟出其不意的好看。
虽然有《蝴蝶效应》观看在前,但看到穿越未来的场景还是不免幻想一下下。
尤其是99年的主人公小约翰人生不是很顺,更让人同情。
他那句“我整个人生都是紧急事件”,虽然之前听过,有抄袭之嫌,但是却不妨我大笑三声。
对于本片的看点,我仍然执着于前半部分,抽丝剥茧的悬念和改变历史的生死关头,怎么看都非常带劲。
尤其是那段谷仓救火的片段,简直堪称精致完美:父亲带着少女从火场的旋梯旋转而下、小约翰的杯子缓缓落下、记忆第二次覆盖——种种场景以慢镜头的唯美方式交织在一起,最后轰然以父亲冲出火场为高潮,让整段戏合着配乐,震撼人心。
当时我就想:这部戏接下来该怎么拍?
果然,“改变历史罪”的桥段隆重上演了。
虽然加入连环谋杀案的桥段有些老套,但是仍不妨一看。
只是我认为后半部分已经不是太好看,科幻的因素减少,动作成分加多起来。
对于结局,我只能苦笑:向来怀抱着历史不容改变观念的我,头一次在电影中看到如此完美的结局。
小约翰不仅成功拯救了老爸,还拯救了老妈,拯救了感情,拯救了事业,甚至还附赠了一个儿子。
怎么说呢?
从之前的理论推测来看,这样的完美结局显然有些太过讽刺可笑——人家《蝴蝶效应》都跑到娘胎里把自己勒死了。
本片也太宽容大度了吧?
貌似那个买雅虎股票的同伴也发达了(这不是发历史横财吗?
)。
总之,这种过分迪士尼的结局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看在家庭戏的情分上,尚能够接受。
————————单独谈谈JC(那个儿子),本片中他自爆36岁。
但是从外表上明显年轻许多嘛,只是皮肤不大好,也有黑眼圈(可能是工作压力)。
我也很欣赏结尾他带着帽子打棒球的英姿飒爽,是本片中最帅的镜头,几乎可以直接剪辑变成车子或房子的广告了。
有人在论坛中批评他的演技,我倒认为是欲加之罪,无论是感情戏还是动作戏,他都非常称职。
之所以得不到影评人和诸多奖项的认可,可能还在于JC偏内敛的演出风格吧。
总之,我是很看好他的演技,在HIHG CREME中的表现要更加出色。
那个凶手的母亲也是护士, 也是被人杀死的不过影片中一直没说明, 他母亲是被他杀死的还是被其他人杀死的
几亿年前就看过了 为什么没有点掉过。。。 Take me home,chief!
3.5。对比《前目的地》《蝴蝶效应》等更专注于宿命论的影片来说,本片着力于营造的是一种温暖的家庭关系。所谓的黑洞频率使得父子二人得以通过收音机进行对话,至于影片情节方面当然会有纰漏,我们对于其时间线的改变确实会有困惑,但老实讲,在观影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并不在此。我们单纯被父子二人之间的情谊所吸引,更何况影片还满足了我们心中的英雄情结。《黑洞频率》它不真实,甚至可以说是漏洞百出,但它足够温馨。
挺有那个时代电影的感觉的,现在看土土的。这个电台创意还是挺好的,把整个剧情给弄出来,并制造了不少悬念。但是感觉bug依然很多很大,不能细想,所以我根本没加科幻的标签。主要还是一个亲情+破案片。看完还有些感动,娱乐放松的佳作。
爱你的人一直都在你身边迷失 爱情五线谱 迷雾 玩命记忆的演员 够丰富的
后半部的节奏还算紧凑,但剧情(即使是非科幻部分)实在过于漏洞百出。
看到后三分之一才意识到又是一部小时候看过但忘了名字的电影,也很可能是电影频道第十放映室里看过片段。全片最感动的还真不是后面破案救人什么的,而是他们终于隔着时空彼此确认的一刻。另外,这个故事放在现在应该会是不同的写法了吧,大团圆并不是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有机会再有一些交流,保护一些记忆不被改变,这样更好吧。只是似乎这又不是商业片的路线了。
比蝴蝶效应还要再早4年,堪称改写类先驱。总把丹尼斯奎德看成哈里森福特……
《黑洞频率》happy ending大团圆结局,比蝴蝶效应还早3年,通过极光让无线电穿越时空,很有想法,只是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比如改变过去产生的连锁效应,前面还说他拥有两种记忆,一个是改变前,一个是改变后的,而后面的改变,儿子的表现却似乎没有改变后的记忆,这一方面还是蝴蝶效应做的比较严谨一点,这部电影的设定是改变论秒算,跟父亲那个年代的时间段是同步向前的,可能由于电影的主基调是亲情,所以抠这些细节没有什么太大意义,总之电影还不错
看到一半才发觉是以前听说过的有内心mark的。而且这个题材(通灵术)香港电视剧有一部讲的是可以和老爸通跨阴阳界的电话,来破案。结局好棒!而且太严密了这个思路!打算和张老师再看一遍,或好几遍。编剧究竟是大神!(平行宇宙唯独大爱)
隔空通话就算了,还能隔空传物,我呸。改变时间线就算了,脑容量既然没崩溃,我呸。
中间拖沓。。。
这个电影的情节总会被我提前猜中,蝴蝶效应的时空穿越,不同的是有一个美满的结局。
故事有点扯但是漏洞不算多还挺好看,不喜欢大团圆结局减一星。
7/10,也就比一般稍微好一点吧,受不了每次看一部片老是会在下面看到一样傻逼透顶的帖子“真不知道那些给五星/一星/三星的人怎么想的”之类云云,你TM以为你是伟光正的裆么,人家给几星关你屁事!
一次北极光,两台无线电,相隔三十年,斩不断的却是那段魂牵梦萦的父子情。片尾曲果断加一星,五星!!!ps:中文译名太恶心了,要不是剧情和评分吸引了我我这辈子都不会看到这部佳作!!!
从消防员之死到癌症又到谋杀案又到追凶,事件线索变化得太多,相比之下蝴蝶效应这一点就做得好很多,就围绕一件意外事件,怎么做才能扭转悲剧让每个人幸福
用犯罪悬疑的情节讲人性亲情的温暖的故事。软科幻题材,反转还不少,虽然漏洞很多,结尾仓促,软植广告乱入,但是看着舒服。就像《遇见未知的自己》,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应该会有一堆话可聊吧。媲美《回到未来》。
冲着Jim去看的,没想到是这么精彩的一部电影,穿越+亲情+缉凶,各种剧情元素糅合在一起,一点都不显得突兀。最惊喜是看到了Shawn Doyle演的凶手,和Jim一样,十年之前的模样更俊朗帅气,凌厉的眼神,略微带笑的嘴角,两大喜欢的男主同时出现在一部剧情大赞的电影里,今夜足矣。
以现在的我的眼光看 2.5星水平 极不合格镜头语言有点劣质,摇晃、暗淡、缺乏逻辑,可能和那个时代器材也有一定关系,整部影片的色调和节奏都太碎了,很乱的感觉抛开这个,剧情本身的漏洞也太多,使得整体没有什么亮眼之处无论是极光的持续,跨时空的生硬引入,父子的轻松相认,还是脱离了生活背景的科幻(指除案件和父子对话外的内容空洞,架空严重),时间线变更的具体特征,消防员、警员的不专业,以及整个逻辑链的松散,等等除此之外,我认为居高临下地看,影片整体的偏重点有问题,本以为是拯救片,后来成了联合破案,温情被打消了,惊悚也变得有些怪怪的另外,片中的配乐也很拉胯,片子变得很“干”;演员演技(台词设计也有一定责任)也不够好,你明显能感受到很多句子都是刻意地为剧情服务,不够自然很不成熟的片子
按照我的思维模式,最后应该发现主人公的父亲就是杀人犯。。这样才好。。大团圆结局什么的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