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剧《香港爱情故事》(2020)海报“不知道不用担心付不起首期、还不起房贷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时常有个人在身边,什么都可以跟对方分享,那种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你羡慕我,我羡慕你。
”“我不需要别人了解我。
”“你是得不到,所以骗自己不需要。
因为没期望,就不会失望。
你总是假装自己很坚强、很冷漠,但其实你很敏感、很脆弱。
你渴望得到爱,但怕被伤害,所以在别人伤害你之前,你会主动伤害别人。
”“宁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这是三国时曹操心态的现代版。
自我感觉良好的中女主管Sophia盛晓彤(庄锶敏 饰)“当一个人不觉得对方的呕吐物恶心,说明已经爱上了。
”故事中,过去五年的香港房价涨了35%,但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上涨3%。
在香港,靠工资买房越来越难、也越来越不可能。
相比香港五年房价上涨35%,内地一二线城市中五年房价上涨5倍、十年上涨10倍的比比皆是,特别是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城市。
卖地一时爽,一直卖地一直爽。
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就看什么时候还、谁来还。
严重透支未来几十年的收入、压榨其它所有消费的高房价终究不可持续,也必然带来严重的连锁反应及副作用,比如日本曾经失去的三十年。
一对情侣约会庆祝纪念日,时钟酒店要排队三小时,黄牛让出半小时钟点房开价500港币,结果两人啥还没干,时间就到了。
寸土寸金,一寸光阴一寸金,香港,这座比上海“魔都”还魔幻都市的残酷现实。
不论香港还是内地一二线城市,现代都市,没有房子就没有爱情,更别提婚姻。
当飙涨的房价远超居民可支配收入负担水平(正常房价不超过家庭收入的4-6倍,国内一二线城市20-40倍的比比皆是),结婚率、生育率不可逆转的断崖式下跌就成了无奈选择的某种必然。
《香港爱情故事》剧照:没房没爱情、没婚姻、没出生率安得广厦千万间,广厦千万一间。
当居住权成为少部分人牟取暴利的快车道,“宜居”二字也就不复存在。
房子太小,空间太逼仄,一家五口挤在公屋,吵架都没地方躲。
为了排上公屋,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找工作也不敢找超过申请公屋收入上限的工作,年轻人干保安,老年人干兼职餐厅服务员。
一个所有经济活动都围绕房子进行的城市、地区或国家,当房子成了吞噬一切的黑洞怪兽,社会与经济发展也必然日薄西山。
《香港爱情故事》集数不多,12集,每集43分钟,算是TVB难得的精品剧。
推荐指数:4星(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风清不扬”)
⭐评分:9分12集剧,讲述了老、中、青三代不同社会行业的爱情故事,里面有现实的压迫,也有温情的谅解。
男女主人公因为爱情在一起,又因现实面临种种抉择,最后选择相互理解,先租房攒首付,身边人最重要,有重要的人陪伴,没有因为房子迷失生活。
里面男主的妈妈也很有勇气,敢于对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说不,选择离开开启独立生活,而爸爸也因为大妹的那句“你结婚组建家庭究竟是为了房子,还是为了可以有人让你使唤”终于觉醒,开始干起家务改变自己。
里面,还有男主的小妹(渴望和对方一起进步,却脚踏两只船,一个是优秀留学生,一个是只知吃喝玩乐没目标的帅小伙)、女主的弟弟(喜欢柠檬女神却因为自己毒男不敢表白)、女主的外公外婆(一辈子吵吵闹闹)、女主爸爸与年轻的继母(一个渴望得到一份保护和安定,一个渴望陪伴)、大妹朋友(一直崇拜依恋大妹后来发现自己可以有别的方式)、女主上司(多金渴望人陪伴在社交平台遭遇渣男被骗钱)等多对关于爱情的抉择……故事里,有人求人,有人求房,有人求自我,有人求自由,有人求陪伴。
不同的人都可以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想着就是这部剧特别打动人心的地方。
最喜欢大妹和纪家希,借摄影来问爱情。
大妹是一个摄影师,在纪家希的帮助下找回了自己,而纪家希选择了归家(希望转身的时候总有一人一直在等他)。
最后一个去了远方继续流浪,一个选择在熟悉之地开始稳定生活。
这里有个镜头让人特别喜欢,就是大妹拿出钱包,钱包里面有一张照片,是他们最新拍的五人全家福,把十几年前的那张全家福也放在了钱包,然后带上这个钱包和行李重新出发。
困扰着大妹这么多年的原生家庭的危害,终于如乌云般散去,有了家人的祝福和支持,她满怀希望地重新出发。
大妹和纪家希都懂对方,可是相知并不一定要相守。
他们爱得自在,爱得随性,爱得洒脱,分开也只需要一个拥抱,互相祝福对方good luck就好。
故事里有个让我很感兴趣,就是香港的“公屋”。
我去了解后,发现,香港真的寸土寸金。
有些人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得住在公屋里,申请公屋,单身的申请到18平方,父母子女都没有房的一家人可以申请到38平方,住在公屋里,一个月大概是1000港币比较便宜,但是这鸽子房拥挤到只能睡觉。
这个剧里有一个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就是男主的妈妈在家做家务打扫拖地,然后男主的爸爸就说,你不要一直在我眼前晃,然后男主妈妈一看这么小的一个房间我打扫怎么可能不在你眼前晃,然后他就觉得这个空间越来越急越来越急,急得他喘不过气来。
房子本应该是一个温馨的归属地,有家的感觉才是,可如今房子只是睡觉地方,狭窄的空间使得人际关系都紧张了,真的是“蜗居”。
除了写实部分,里面当然很多温情地方:妈妈一直支持子女的选择,女主对男主的理解,亲人之间的理解与接纳等等。
🌟最后摘录几段里面特别感觉有意义的文字:1.没有人能一辈子追逐烟花 人会长大,人会累人,到了差不多的年纪就会停下来,这不是背叛自己的感觉,而是成长的需要。
当你面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责任要顾及其他人的感受。
2.光,会变暗;人,会变老;情,会变质。
哪怕是你再珍惜的东西,也无法阻止改变。
3.有什么是永远不会变的,不如你告诉我吧!
照片的世界永远都不会变,永远留住最美的一刻。
好久没看到这么接地气的都市剧了,没有大大的精装房,没有动辄上亿生意的行业精英,把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拍得这么好看,就是这部剧最大的成功。
之前看三十而已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前期钟晓芹和陈养鱼的婚姻故事线,特别真实又不枯燥,虽然后面崩掉了。
曾几何时我是多么爱看中产阶级生活破碎的故事,美国丽人,革命之路,婚姻故事……现在当然还是很喜欢,但如果是电视剧,那还是普通人的日常更解压。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社畜,竟然能从香港社畜的生活中得到极大的安慰,这是看前几集最大的感受。
但在爱情被极度物质化的今天,还能有这么甜的情侣互动,简直是一股清流。
btw,我真的很吃女主的颜,身材也很火辣,性格又那么好,难怪弹幕一直都觉得女生可以找到更好的结婚对象。
但我也没觉得男主有多差,颜值在线的时候,可以说是,低配李易峰吧。
家庭线,在同一个家里长大,三个孩子性格截然不同,大哥温顺博爱,二姐遗世独立,小妹鬼马精灵,竟然都很合理说得通,可见性格这东西,真的是天生的,丢进同一个染缸,也是出不同的色彩。
老年夫妻线,可以说是最最常见的夫妻关系了吧,恨不得对方死,但是离婚呢,又需要极大的勇气。
因为习惯的禁锢力量是很可怕的,哪怕这个人再糟糕,似乎也没办法想象自己离开围城后怎么生活。
好在,编剧第一集就带着妈妈脱离苦海,艰难地把这条线走了下去,中间穿插着年轻时二人相处的片段,看得更让人唏嘘。
同时也为大结局的happy ending算是铺垫了一下吧(因为事实上男人改变的几率极低,或者就是,三天热度)本剧还有一个蛮有水平的地方在,几乎每个人都能从大大小小的角色中看到自己,或者说,几乎将当代社会问题有点一网打尽的意思。
社畜夫妇不必说,废柴又舔狗的弟弟,遭遇杀猪盘的女上司,完全不在乎道德同时又被抑郁症困扰的大妹,艺术家渣男,校园贷沙雕校草,精致奋斗逼,还有力图按照最完美规则生存的小妹(ins、直播这些真的让本90后觉得自己太落伍了,现在的大学生与五年前完全是另一种社交模式)最惊喜的角色是有女团梦的临时女友,可爱又灵光。
虽然能看出来是小成本制作的电视剧,但是镜头运用、BGM都真的非常用心,是一部完全舍不得倍速播放的好剧。
最后,女主真美,期待第二季,无论和男主是分是和,我都支持你哦(东亚女性面临的艰难生活选择,怕还是终将逃不过。。。
)
最近追《心居》的童鞋,有没有被狗血扯淡的剧情气到呢?
有没有被追剧时老是弹出的“XX和XX谁更让你上火”激到上火?
反正八先生早就弃剧了,毕竟这种剧对观众身心健康实在不友好,如果实在想知道后面剧情,看热搜就行了。
剧荒的八先生,这几天追了一部TVB一年多以前出品的短剧,也是一样围绕买房这个话题展开的《香港爱情故事》(豆瓣8.6),追完后有种耳目一新、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是八先生这几年来唯一没开倍速追完的剧。
窃以为,这部体量只有《心居》三分之一的剧,至少比《心居》好看几倍。
《香爱》讲的是畸形楼市下香港两代人的爱情故事,围绕男主阿朗和女主阿琪这两个家庭展开,虽然只有12集,但总共讲了5条感情线,每一条感情线都呈现得很完整,而且每一条感情线的风格和境况截然不同。
男主阿朗和女主阿琪是普通上班族,为买房省吃俭用、绞尽脑汁,但不缺浪漫和甜蜜。
阿朗爸妈,花甲之年,两看相厌,婚姻遭遇了危机;阿朗的大妹受家庭影响,不相信爱情,是个“情场浪女”,感情线却拍得很文艺;阿朗的二妹长得漂亮,还是学霸,在大学里不缺人追,上演的是偶像剧;阿琪老爸一年前丧妻,娶了来自越南的娇妻,老夫少妻各取所需。
只看故事简介,其实这5条感情线都不新鲜,为何《香爱》能让人耳目一新呢?
首先,《香爱》是一部很写实的爱情片,呈现的困境和喜怒哀乐都是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会遭遇的,让人更有代入感。
阿朗一家五口,“蜗居”在十几平米的公屋里二三十年,二妹的“房间”,更像是在墙上挖出来的一个柜子,这样看起来很荒诞的境况,在香港绝非少数。
阿朗跟阿琪奋斗好几年,30岁了,为存够首付省吃俭用、精打细算。
阿琪跟老爸闹矛盾被赶出家门,为了省钱,还得厚着脸皮住进阿朗早已拥挤不堪的家里。
后来阿琪实在忍受不了阿朗老爸的颐指气使,只能到外面睡胶囊宾馆。
阿朗跟阿琪的存款也有上百万了,但想买房,高不成低不就。
两人为了过“两人世界”,临时租了一间十几平米的隔断间,灶台旁边就是马桶,吵个架隔壁都听得清清楚楚。
为了能供得起楼,阿朗跳槽到一家工资高30%的公司,换来的却是没日没夜地加班。
一次回到家,难得见到阿琪还没睡,提出要“那个那个”,结果等到阿琪穿好“情趣衣服”出来,他已进入梦乡。
阿朗妈嫌弃阿朗爸,老夫老妻闹离婚,受理人员问她为什么离婚,她却说不上来,毕竟阿朗爸在生活中就是所谓的“好男人”,不抽烟不喝酒不嫖不赌更不会打老婆……
但在家庭会议上,阿朗妈的每一条吐槽,都说到了点上,这也是有真正生活经验的编剧,才写得出这么贴切的台词。
阿朗妈终于分到便宜的四人宿舍,搬出去住,当家庭主妇多年的她,想在社会上找回自我价值,这在内地都市剧里,她肯定要开金手指了,成功创业,不缺人追。
但在《香爱》里,她去茶餐厅打杂都被嫌弃,并没什么逆袭的故事,更不会有中年玛丽苏的遭遇。
就算是二妹这条偶像剧感情线,也让人看到很多现实,因为她的设定并不是傻白甜,而是一个算计得失的穷家拜金女,还是撒谎精。
其次,《香爱》虽然很现实,但拍出来爱情剧里该有的浪漫、温情,很多情节还很新颖,还比较搞笑。
阿朗跟阿琪排队开房、公交求婚、公车当婚车……还有想“那个那个”时遭遇的各种尴尬,情节都挺新颖的,搞笑又呈现了现实的无奈。
二妹的校园偶像剧,一点都不俗套,为追“假富二代”假装会打球、在黑暗料理大赛上当众表白、跟真富二代相遇时拿着吃剩的柠檬糖当礼物还临时编出一个“柠檬效应”……这些桥段都很有意思。
阿朗和阿琪在公司杂物房聊天被上司误会,在办公室玩公仔被保安调侃,女上司网恋P图,二妹在恋爱时脑部的各种小剧场……这些情节都挺搞笑的。
所以,这虽然是一部很现实的电视剧,但它趣味性十足,追剧体验very good。
此外,《香爱》的创作理念八先生觉得是很酷、很高级的。
买房这个话题,很多剧都很容易拍得狗血、沉重、俗套,但《香爱》其实是一部有很多搞笑、夸张情节的剧,八先生是带着笑追完的。
《香爱》为了喜剧效果,很多情节做了夸张处理,夸张手法运用得当,非但不会像闹剧,反而能让主角们的喜怒哀乐得到了200%地呈现。
很多不走心的剧,配角只是工具人,而《香爱》的几个小配角,都给八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女上司和房产中介这两个角色,提供了太多笑点了。
房产中介这个角色虽然有些浮夸,但他说的所有台词都非常真实,真正让观众感受到他的专业能力,他卖房时的种种说辞,让人真的相信他能把一间破房卖出去,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普通人在香港买房的心酸。
酷,则主要体现在感情线的安排上。
戏里无论主角还是配角,人设都像普普通通的人,不会像很多内地都市剧那样追求完美、高大上。
大妹和二妹的人设,在内地都市剧里恐怕是最遭观众讨厌的:大妹是“情场浪女”,一觉醒来身边睡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认识的陌生男人,她毫不羞愧地介入别人的感情,她爱上的男人,在内地剧里就是典型的渣男。
二妹是拜金女,说谎是家常便饭,还脚踏两只船……这样的设定,在绝大多数都市剧、家庭剧里是“狗血担当”,但《香爱》并没有俗套地去呈现狗血,而是尊重每一种情感,认真地探讨角色的动机和背后最真实的人性,让观众见到了爱情背后其实还夹杂很多不纯粹的东西。
这两条感情线的结局,八先生也很喜欢,一点都不俗套,这里就不剧透了。
综上所述,《香爱》虽然有很多夸张、搞笑的情节,但它每个角色身上体现的人性都是非常真实的,都会权衡利弊得失,都有七情六欲。
反观最近整天霸屏热搜榜的《心居》,它连爱情剧都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一部中年偶像剧,因为每个角色都太假了,一个个恋爱脑、大圣人,要么就是毫无理由地坏:展翔一言不合就答应借冯晓琴上百万;富婆顾清俞跟负债一百多万的施源闪婚,连婚前财产公证都不想做……
所以,看腻了都市剧里的各种霸总、精英、出轨、撕逼、伪穷人,看腻了各种为了买热搜和融合社会热点而编的剧情,看腻了明明不好笑还放俏皮BGM假装自己是轻喜剧的桥段,看腻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壁咚、转圈圈和磁吸式接吻……八先生追完《香港爱情故事》,真觉得耳目一新、意犹未尽。
最后想说:八先生并非借这部剧来diss内地都市剧、家庭剧,其实这样的剧,在TVB剧里也是罕有的。
好久不看港剧的我,最近被一部翡翠台出品的港剧吸引。
TVB这些年越来越模糊、不接地气、聚光太多,但这次似乎熟悉的港剧回来了,看多了港剧动辄豪宅的精英们,这些香港平凡的小人物,才更让人感动——香港爱情故事豆瓣:8.8
这是住在公屋一家五口人的故事,在这不到二十平方米的狭促空间里,住着父亲、母亲、大儿子,大女儿和小妹。
父亲一辈子秉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从不会表达情感对妻子孩子都十分冷漠,掌握着绝对的权利。
但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狭窄的空间,压抑的气氛越来越凝重,每个人都忌惮他。
母亲过生日一家人决定出去庆祝,谁也不敢叫他,父亲走进屋子邀请大伙吃饭所有人做鸟兽散,狭促的楼宇间是摩擦越来越多,人情越来越寡淡。
和妻子几十年的婚姻,妻子却提出离婚,孩子们也有了各自的生活,妻子开始无法忍受和他待在一起,“感觉屋子太挤自己无法呼吸。
虽然他不赌、不嫖、不酗酒,但这样的婚姻这样的家就是想让妻子逃离。
大女儿子欣受够父亲的“统治”早早搬出家,即使没钱交房租也不回去,她努力打工,为了早日实现自己摄影师的梦想努力,她崇尚快餐爱情,换男人和换衣服一般频繁,她听不进别人说话,只想特立独行的做自己。
小女儿子婷是社交网络上的“柠檬女神”,她努力维护着自己的光鲜形象,明明饭桌上父母吵架不可开交。
她也能岁月静好的拍一张团圆饭图,并配文“快乐一家人”,因为住在公屋,她的择偶标准更倾向住在私宅的富二代。
大儿子子郎年过三十,和女朋友相爱7年,却依旧和父母住在一起。
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谈恋爱似乎也变得奢侈,但他依旧想和女朋友购买爱巢准备结婚。
这座城市鳞次栉比、高楼大厦,把爱情困在狭窄的楼宇中,也正因为如此,人和人有着更多的复杂关系。
有的人为了房子着急离婚,有的人为了房子着急结婚,好像婚姻最后不过成为了房子的附属品。
框架构建的房子,钢筋水泥的铁板墙,人们追逐着所谓的框架生活,人情似乎越发冷漠,一家人想在茶餐厅聊点私人的事都变得越来越奢侈,时间久了有情,也变得无情。
维持体面太难,而维持爱情更难。
但当繁华越来越迷眼,当追求的物质越来越多,什么才能温暖人心,什么才能牵绊着彼此,继续走下去?
陈子朗和女友邱凯琪拥有着最平凡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很艰难。
相爱七年纪念日,原本订好的酒店突然变卦,临时找酒店想亲热一下,还要排队等三个小时,终于在一对迟到情侣处,挤出半个小时的独处时间,前戏还没开始就被敲门打断。
邱凯琪母亲一年前过世,父亲着急娶新妻子,她和家里闹掰,离家出走。
没有钱,只能住在单身宿舍的太空舱里,两人想再次偷偷亲热却因为动静太大,太空舱禁止一人以上活动被罚款1000元。
三十几岁还在为了开房东奔西走,没有属于自己的家,女朋友崩溃大哭,但子郎在公交车上向女朋友求婚。
因为有爱,这个拥挤的城市,才显得珍贵和温暖。
无论多晚子朗都送凯琪回家,即使没有挨着坐在一起,即使困到睁不开眼,即使还要坐相同时长回去,子朗也坚持送。
凯琪离家出走住在太空舱,子朗也开一间陪着她,为凯琪准备好换洗用具,为她一宿一宿的唱情歌。
凯琪再次找到父亲想让他好好考虑再婚,却被凯琪的父亲斥责一顿。
子朗可以坚定的握着凯琪的手说:以后我们开开心心,不再受你的气。
他们愿意在一起结婚、生子延续爱情,买一栋属于自己的小家。
为此两人省吃俭用,希望那个家里,有温暖的灯光、香喷喷的饭菜,有相爱的爱人,有不必隔着太空舱的张望。
《东京女子图鉴》里,从小地方去到东京的绫一直在追逐着都市的脚步,从一个地方搬离另一个地方。
信奉着30岁前在最高档餐厅约会就是好女人的理想,嫁个有钱的男人,优渥的生活,曾经让她幸福满满的初恋,却满足不了她日渐驱使的欲望和嫉妒心。
可一直在奔跑走了半生,站在人生路口,别人以为绫过上了令人羡慕的人生,实际上她一无所有,没有人爱她也没有家。
她说“现在的你正是十年前的我,而现在的我正是十年后的你。
”
现实总会把人打回原形,似乎只有不断的往前跑,才不会落后别人才会得到和别人相同的财富、家庭、爱情,坐拥几套豪宅的上司:你知道我为什么富有?
在你们还在吃喝玩乐,我就在就默默耕耘,买房、换房,学会牺牲,不逛街、不购物、不去旅行,努力工作赚钱,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因为我比你们努力。
但一直努力工作的她却没有一个爱的人,需要网友填补空虚。
而不断在旋转的人生,幸福吗?
不断更换的楼房,是家吗?
家,因为有人才温暖,也因为有人变得局促。
说到底,爱情终究是人情,和其他无关...
睇着十几日 同妈咪一起 今晚睇完十一十二集 两个人一起哭到不能自己 大结局真的太好哭了 好不夸张的说 这应该是我这辈子最喜欢的港剧集了 从第一集开始每一集都看得入迷 每一次都好像可以掉进剧里的世界 大声公 妈咪同大妹 香大小妹的学习生活 shay同heyman 所有人噶角色性格都如此饱满丰盈 台词句句戳人 又有港式幽默段子加持 每一个镜头都是这么的有味道 好像真实地发生在我的身边 一家人最紧要就系团团圆圆开开心心 恋爱都要好好咁谈 也许爱很难 也许两个人要的都不一样 性格不一样 也许理想和现实相差很远 也许有一天我找到了喜欢的爱的人可终究不会有结果 也许我们只需要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地生活 我们需要妥协更需要珍视我们视为重要的人重要的事 是啊 大家都不是李泽楷 我们没有李嘉诚这样的老豆 我们活的都不容易 开心真的很难 所以更加要好好努力 更加要加倍珍惜眼前人 我喜欢剧里面的每一个人 他们会一直陪伴我前行的
昨天晚上熬到凌晨12:15全部看完了,最近一段时间看《喜人奇妙夜》、《喜剧之王单口季》、《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这些喜剧节目,已经挺长时间没看电影和电视剧了。
这一部12集没多久就看完了,一是能吸引我不停地看下去,二是看完之后能让我对自己的爱情和现在的婚姻状况有所思考,就是一部值得五星的剧。
这部剧又可以叫做香港楼市之批判……虽然这是一部群像剧,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爱情戏,连子欣的闺蜜最后都给安排了一个男友,但是贯穿剧始终的是子朗和琪琪买房, 剧中最让人心痛的时刻是子朗和琪琪因为差了120万而不得不放弃付了小订的房子,加上佣金损失了40多万的情节。
住房真的是香港人的痛。
剧的结尾还是给了所有人happy ending或者是给了希望。
昨天看完剧后,心里就在想自己的生活。
多亏了15年底买了房子,否则以我俩的收入,没有家里的任何支持,估计也会像子朗和琪琪那样买不起自己的房子,要一直租房子住了。
到了现在,物质生活肯定是好了很多,昨天老公的手机坏掉了,他没有太多犹豫就去华为店里买了一款最新的5999的手机,我真的很开心。
想想现在的生活,确实正如老公所说,年近四十,双方父母都健在,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乖巧,儿子可爱,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已经非常令人满意了。
而且夫妻感情也好,经济上也在慢慢变好,而且给人希望,细想起来这种生活已经非常幸福了,甚至是我近40年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候了。
只希望这种幸福能持久的更久更久一些,即双方父母和老公、自己的身体以及家人的身体都健健康康的,这是我最大的期望。
如果能再多赚一些钱,改善居住条件,当然是更好,但是人的痛苦最多的就是因为不满足,我现在应该是很知足很快乐。
很喜欢,很细腻。
60岁女性从家庭中出走后终于得到自由和快乐,之前在家里是觉得压抑喘不上气,为自己勇敢出走很棒,不应该一直做牺牲隐忍的一方。
还有她出去住女生宿舍后遇到的那个中年女性案例,垃圾老公家暴,后来自己出来生活,一开始也会怕,面对新环境,但是慢慢就适应了。
还有她说的,修电饭煲和抽水马桶并不难,看几遍视频就会了。
是这样的。
有些垃圾男的就喜欢搞修理然后转头说你不懂这个,以给自己贴金,好像自己多厉害。
不要被唬到,没有啥是学不会的,尤其是这种多看几遍就懂的生活技能,不要被吓住,也别听别人说的,自己动手就知道难易,靠自己最轻松。
喜欢女摄影师,她好好看,很独很真实。
也喜欢那个男摄影师,他是真心对她好的,可能也是真的喜欢,但他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
有人最需要爱,也有人最需要的是被等待的安心,需要那种安抚和安稳来保持平衡。
喜欢女摄影师的朋友,她是个懂得珍惜的人。
女大学生有规划也喜欢玩。
她的体育生男友爱玩多一点了,不想想太多以后,现在快乐就好,负债也没什么,大家都负债,这是他的脑回路。
那个金融男,认为时间是金,时刻push自己,不断进步是他的价值观。
那个兼职做保安的男大学生,他知道自己很普通,只想不违背自己的普通活着就好,我自己也是这么想。
喜欢那个兼职女朋友,很可爱很坦荡很轻松很勇敢,她说的是对的,反正都是想,就想想如果行呢。
喜欢她的态度。
那段中年男和年轻女人印象深刻,一个为了不孤单,一个为了给儿子好的生活,各取所需,但也是有感情的,不是只有爱情才叫感情,感情分很多种,无论原因为何,给的时候是真心的,我个人觉得已经很珍贵了。
当然这个男的之前对妻子冷暴力,这一点是很讨厌且不对的。
还有那个有钱的女上司说的,她知道软件上没真感情,但她只是想用钱换陪伴,就当做是买服务了。
最后,房子真的是年轻人的枷锁啊,一声叹息。
⭐评分:9分12集剧,讲述了老、中、青三代不同社会行业的爱情故事,里面有现实的压迫,也有温情的谅解。
男女主人公因为爱情在一起,又因现实面临种种抉择,最后选择相互理解,先租房攒首付,身边人最重要,有重要的人陪伴,没有因为房子迷失生活。
里面男主的妈妈也很有勇气,敢于对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说不,选择离开开启独立生活,而爸爸也因为大妹的那句“你结婚组建家庭究竟是为了房子,还是为了可以有人让你使唤”终于觉醒,开始干起家务改变自己。
里面,还有男主的小妹(渴望和对方一起进步,却脚踏两只船,一个是优秀留学生,一个是只知吃喝玩乐没目标的帅小伙)、女主的弟弟(喜欢柠檬女神却因为自己毒男不敢表白)、女主的外公外婆(一辈子吵吵闹闹)、女主爸爸与年轻的继母(一个渴望得到一份保护和安定,一个渴望陪伴)、大妹朋友(一直崇拜依恋大妹后来发现自己可以有别的方式)、女主上司(多金渴望人陪伴在社交平台遭遇渣男被骗钱)等多对关于爱情的抉择……故事里,有人求人,有人求房,有人求自我,有人求自由,有人求陪伴。
不同的人都可以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想着就是这部剧特别打动人心的地方。
最喜欢大妹和纪家希,借摄影来问爱情。
大妹是一个摄影师,在纪家希的帮助下找回了自己,而纪家希选择了归家(希望转身的时候总有一人一直在等他)。
最后一个去了远方继续流浪,一个选择在熟悉之地开始稳定生活。
这里有个镜头让人特别喜欢,就是大妹拿出钱包,钱包里面有一张照片,是他们最新拍的五人全家福,把十几年前的那张全家福也放在了钱包,然后带上这个钱包和行李重新出发。
困扰着大妹这么多年的原生家庭的危害,终于如乌云般散去,有了家人的祝福和支持,她满怀希望地重新出发。
大妹和纪家希都懂对方,可是相知并不一定要相守。
他们爱得自在,爱得随性,爱得洒脱,分开也只需要一个拥抱,互相祝福对方good luck就好。
故事里有个让我很感兴趣,就是香港的“公屋”。
我去了解后,发现,香港真的寸土寸金。
有些人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得住在公屋里,申请公屋,单身的申请到18平方,父母子女都没有房的一家人可以申请到38平方,住在公屋里,一个月大概是1000港币比较便宜,但是这鸽子房拥挤到只能睡觉。
这个剧里有一个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就是男主的妈妈在家做家务打扫拖地,然后男主的爸爸就说,你不要一直在我眼前晃,然后男主妈妈一看这么小的一个房间我打扫怎么可能不在你眼前晃,然后他就觉得这个空间越来越急越来越急,急得他喘不过气来。
房子本应该是一个温馨的归属地,有家的感觉才是,可如今房子只是睡觉地方,狭窄的空间使得人际关系都紧张了,真的是“蜗居”。
除了写实部分,里面当然很多温情地方:妈妈一直支持子女的选择,女主对男主的理解,亲人之间的理解与接纳等等。
🌟最后摘录几段里面特别感觉有意义的文字:1.没有人能一辈子追逐烟花 人会长大,人会累人,到了差不多的年纪就会停下来,这不是背叛自己的感觉,而是成长的需要。
当你面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责任要顾及其他人的感受。
2.光,会变暗;人,会变老;情,会变质。
哪怕是你再珍惜的东西,也无法阻止改变。
3.有什么是永远不会变的,不如你告诉我吧!
照片的世界永远都不会变,永远留住最美的一刻。
我曾经很想要一个房子,属于自己的那种,但是当我发现房子里永远只有自己和音响之后,我就开始怨恨了。
爱在那里的话,空间不重要,因为真的有情饮水饱。
虽然我很喜欢喜剧收场,这个结尾我也很喜欢,但是它也是理想化的,这是稍微让我觉得美中不足的。
不过每一个情节的发展都很合理紧凑,久违的碰到一部二刷的港剧了。
3.5🌟畸形楼市下曲折生长的感情,逼仄空间里的格子人生,结局当然是tvb大团圆,现实呢?很快就会照进现实。
典型老套TVB劇,睇得尷尬,結局強行happy ending
大姐那条线真实当中参杂了一点做作……三星半
夜以继日的工作 四处筹钱付首付 最后还是落得一场空很真实了 但受篇幅所限 第11集开始集体转性还是不太自然
爆米花电视剧 前强后弱 直接稀碎,是投资方没钱了吗
故事还可以吧 但是真的拍出来学生作业水平 尤其那个女摄影师演技我真的 稍微多观察点摄影师怎么拿相机不行么 拿相机的手法好像拆箱视频 丝毫感觉不到那种酷酷的女摄的感觉
港剧是不是不行了
家长里短 柴米油盐题材已完全不适合当下的我
这剧很不tvb,但很香港,无论是题材还是手法都很新奇,演员方面没什么大牌,老戏骨配年青一代,尤其是引入了很多年轻演员。保持这个势头分数保八上九不是难事,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几条感情线会不会太过分散,分摊戏剧张力(十二集能不能把好几组人的故事讲圆满),就前两集的观感来看可打五星*****看到第八集,真是越来越喜欢这部剧了,很多时候都有一种冰冷现实中自我调侃的乐观,小情侣的甜蜜互动、小妹的内心小剧场、女上司和中介的浮夸言行,女主老弟和临时女友的吐槽互动。。。。也许香港的狮子山下精神从未消失,只是换了另一个方式存在而已
所有人都是刻板印象角色,努力念完自己的台词
就还挺脸谱化的,不过龚嘉欣和王敏奕越来越漂亮了。
就这?服化道和演技,我尴尬得像脚趾扣地
很现实很接地气,男女主的感情线好感人,两个人脾气都超级好,女主性格也太好了~其他的感情线就略草率了,小妹分手也太轻松了,很儿戏。话说我真挺喜欢男女主上司的,真可爱!
结局真不行,跟前面的现实拍法很不搭
罗天宇那破房子在一面呆一会大概都会疯
踏马的,看两集看不下去了,这评分是刷上去的吗?
还是港剧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看过《有楼万事足》里的香港现实,也就明白了香港爱情故事里必然少不了买楼现实。虽然没有了那句经典台词,但最终还是回到了那句——做人嘛,最重要开心咯~ PS:吐槽一下,why女主(大妹)从头到尾就只有一身服装?而且还是把身材优点全遮盖缺点全暴露的那套?(即便如此还是觉得女主好美好有性魅力嘻嘻
好像越长大越不喜欢happy ending了,这种展开怎么还能以和解来收尾呢?神奇的是推荐这个剧的小伙伴觉得爸爸其实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哥哥和妹妹能正常健康的长大而摄影师姐姐不行,肯定是这个女孩自己有问题。啊,真实的窒息...
第六集的转场真的太神了!老爹的人物弧光最可爱,果然前面塑造那么可恶就是为了后面的转变欲扬先抑。
龚慈恩演的妈妈,演技可以拿影后了…国际大都市香港繁华背后,普通人一家的生活,原来不管在哪我们需要的只不过是一隅之地试就有机会,不试没机会,你又不会损失,何不试试看!想想自己可能行,可能真的行呢?全心投入,专注工作,我比你们更加努力,默默耕耘,卖喽换喽,学会牺牲,不逛街,不购物,不旅行,努力工作赚钱,当你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只要你努力工作,有付出,就有回报。男人不怕穷,最怕没志气,一辈子吊儿郎当的。你有没有想过,一家人开开心心,整整齐齐,香港编剧最喜欢用的话,也是很好的价值观香港和内地越来越一样,但是港男港女仍然有迷人的气质和魅力,非常的现实与理智——呐,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最近要喝糖水可即便如此,香港仍然是我的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