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的名字《安娜》是指裴秀智演的假安娜,但是安娜这个名字来自于女二,而且真安娜对于李诱墨后来的人格构成重大影响,所以厘清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细节对于某些剧情的加深理解还是有必要的。
为了避免重复混淆,两个人物分别以诱墨和安娜称呼。
诱墨和安娜接触的时间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7-2010 Marais Collection打工阶段2015-2017 LIAM TOWN居住阶段两人第一次见面,是诱墨在被大学男友抛弃、父亲去世后低谷期打了几年零工之后的 2007 年偶尔在招聘网站上看到Marais Collection招聘广告后主动应聘的,在应聘当日,诱墨第一次在路边碰到安娜开车路过,我相信诱墨、我和很多观众对于安娜的第一印象都是气质、明亮、自信、自带光环的。
这个时候安娜开的车是奔驰初代CLS,在产年份是 2004-2010 年。
通过金室长介绍,诱墨了解到安娜的家庭背景,包括父亲李作家,母亲大理事和主要家庭情况等等。
第一次见面就让人等了好久,安娜 80 年这时候 27 岁,诱墨 81 年这时候 26 岁。
Marais Collection,安娜家产业之一,据我理解就是卖高档家具的,一张椅子就要 1500w 韩元,合现在 76000 元人民币。
刚从国外回国的安娜频频向诱墨展示自己买的奢侈品之后通过帮安娜取衣服的契机,诱墨第一次进入到安娜的家,这里可以直接看到景福宫,装修轻奢风,摆放着安娜众多的品牌服饰、鞋履、包包。
诱墨第一次来到安娜家
轻奢风格的安娜家
安娜家窗外景观
景福宫,其实去过发现真的和故宫没法比,剧中哪来勇气多次埋汰中国?
安娜取下了衣架上的粗呢套装,类似风格套装在后面剧情多次出现,大家可以留意。
取完衣服后看到地上一对路铂廷高跟鞋,诱墨迫不及待地穿上尝试了下,尺寸也恰当合适,贪慕虚荣的心被唤醒。
时间来到 2010 年,在安娜家工作了 3 年后,这天来到安娜家,发生了几件推动剧情发展的事。
一,安娜因为个人懒惰事无巨细交给了诱墨去做,甚至说出了“我看啊 你只要有心 怕是都能用我的名字贷款了”“你知道我信用卡密码吧,也有我电子证书吧”的原话,这不这天又让诱墨拿到了自己的耶鲁大学和纽约大学的毕业证明。
二,送了一只瑞士进口,只戴过一次的瑞士手表给诱墨,并嘱咐不要告诉其它员工。
啥啥都让助理做,安娜应该读下历史,景福宫里多少次篡权都是因为王的懒惰无能啊。
送你一只表诱墨离开安娜家的动因是想请假回家看妈妈,但被李作家语言侮辱还受到安娜语言和动作的刺激,促使了诱墨当晚把安娜的相关文件、护照、钱带上出走。
当然这次不是诱墨第一次跑路,后来的剧情可以知道安娜在和大学男友准备出国之前连欠缴的房租都没缴个人物品都没带走就跑路了。
拿钱跑路2007 年到 2010 年诱墨在安娜家打工的经历,是对诱墨贪慕虚荣心理的一次唤醒。
小时候的安娜其实较为聪明而且能力也较强,从军官夫人小时候对她说“是啊,你很聪明,学什么应该都很快”,舞蹈竞赛获得了奖杯,学习成绩基本都是学校前列可以看出“只要我下定决心就都能做到”。
但是因为家庭条件的掣肘和个人性格受到外人影响,爱慕虚荣同时“想做的多”,就是平时大家说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本来就像她母亲说的“不用担心,诱墨自己能做好”,如果不是因为遇上了渣男老师,考试考砸了形成心理障碍继而多次考砸,人生出现重大转折,本来诱墨靠自己的能力也能混得比一般人好。
但是因为砸了考试和父亲去世等变故,人生的关键节点打了个趔趄,本应该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都远去了。
这个时候却碰到了安娜,见识到有钱人家小姐是怎么生活的,肯定是产生了羡慕之情,但是由于之前多年的低谷,觉得这些离自己还是很遥远,之前还是安分地工作着。
及至在被李作家和安娜语言刺激之后,自尊心要强的诱墨在心理巨大落差下,由于具备了条件和被激活的心态,所以走上了一骗再骗的心态。
学历造假
补习班面试,注意粗呢套装。
在补习班门外通过对话获得安娜的信息,学历居然是假的,同学也基本不认得,校友会也不去。
在补习班小有成绩之后就租下能看到景福宫的公寓
虽然只是一个角,但是这种激励其实对人也是一种推动前进的心理暗示。
在和崔志勋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直言对方家私是假的,让崔志勋觉得是一路人,当然这个技能也是从安娜家学来的。
来到 2015 年,诱墨已经通过在补习班上课,经领导做媒,嫁给了it solid的崔志勋,混了了耶鲁同学会,开上了大奔住进了位于江南区的LIAM TOWN高级公寓。
除了之前看到景福宫的公寓,现在也开上了大奔,赶超安娜指日可待。
不过这里出现了一个细节矛盾,在耶鲁同学会之前已经展示进入了 2016 年,但是后面的耶鲁同学会情节却显示是2015 年 12 月 20 日,这里应该是标注错误。
这里显示是 2016
后面剧情却还停留在 2015之后在2015 年底某天,诱墨在LIAM TOWN电梯里偶然碰到这时候应该是离婚回国的安娜。
这段情节大家认真看,诱墨第一时间认出安娜之后,表现的是惊讶、错愕和不安。
让安娜认出来之后,给了一个后退一步的特写,甚至电梯到了楼层之后还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
王之鄙视😒
后退了一步,极度局促不安。
在发现诱墨挪用自己身份之前,安娜一直都是对诱墨采取一直揶揄的态度,包括对她说“你是中大奖了吗”之类的话。
“你是中大奖了吗?!
”我们可以再对比一下这个时候的安娜和诱墨:这时候的安娜在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和李作家去世后继承他的遗产之后,给人更张狂的感觉,包括更夸张的肢体语言,更鲜艳的衣服颜色,连车子都从奔驰换成了更加张狂外露的玛莎拉蒂。
安娜名场面
“Wow!"
再一次 Bye而这个时候的诱墨,虽然算是在学校事业有成,老公也算得上人物,但是在心理上面对安娜还是显得弱势,无论从隐忍的表情,还是偏素色的衣服,都表达出诱墨一直都在小心翼翼,生怕别人甚至是安娜揭发,以至于为了躲避安娜,从楼上下来电梯都选择走楼梯躲避。
看到有人从楼上下来,吓得一逼。
时间来到2016 年某天,终于东窗事发,安娜阴差阳错收到耶鲁大学信件后碰到了诱墨,甚至登堂入室要求诱墨作出30 亿(约 1500 万人民币)赔偿。
这个时候的安娜,对诱墨一直是处于一种压制状态,不单纯是盗用别人身份怕被人揭发,更因为之前多年低谷期累积的自卑,导致在安娜面前处于心理弱势地位。
现在才是 2016 年,走了没一年也有几个月了
拿到了校友会信件
戳受惊小鸡一样这个时候的安娜,即使在婚姻失败欠债累累的情况下,还是保有一种自负高傲的状态,而这是诱墨一直无法拥有的一种心理状态,从高中学业失利开始,到哪怕是现在住进了高档公寓开上了大奔,却始终处于要一直撒谎怕失去的心理状态,安娜的再次出现,虽然是对诱墨的一次压制,同时也是一面镜子,告诉诱墨就算是拥有了物质的富足,但是依然不能拥有安娜那种从容奔放的性格,甚至诱墨想开车撞死安娜,最后时刻踩下刹车,被安娜发现然后从容地回了一句“怎么了,你做不到吗”这样直白的展示。
30 亿(1500w)而已,算什么事啊?
30 亿(1500w)啊!
可怎么办呐!
对着阿姨总爆发,印象是诱墨唯一一次在剧中大声说话,我凭什么呀!
安娜名场面,”怎么了,你做不到吗?
”
从容不迫的微笑,你差点被撞死了喂!
到 2017 年安娜被死亡后,虽然没有了她的压制,可以松一口气而且再次坐上电梯(走了这么久,家在 23 楼啊可是…)。
但是前一刻还在让自己筹钱和走楼梯,下一刻却自杀了,让诱墨开始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去现场确认,心情复杂。
终于可以不用走楼梯啦!
脑补现场,前一刻还那么嚣张教我做事,你不是自杀的吧?
看到安娜女儿,有了恻隐之心。
再次跑到无人地方蹲着,上一次应该是再次碰到安娜。
而在得知安娜死亡是女儿生日和崔代表进一步施压后,诱墨开始执行对崔代表证据的收集。
在第 5 集后面崔代表算是亲口承认是他安排人杀害了安娜之后,促成了诱墨良心发现也为求自保而向学姐提交相关证据准备自首的情节。
得知了安娜被害真相在这之前,有段诱墨想象式的和安娜告解式的对白,这是安娜的形象最后一次在剧中出现,可以说安娜由最开始出现成为诱墨羡慕模仿的对象走了歧路,到剧中被压制和对比,再到最后被死亡后让安娜觉醒,安娜可以说是让诱墨前进的必要人物。
凌晨 4:52 出现的告解对白,前面安娜独白来自于《真假公主》和《安娜斯塔西娅》。
注意安娜的外套,诱墨开始以安娜身份骗人出现在补习班面试时候同款。
没有了我做榜样,我们的安娜以后怎么办呢?
还是要靠运气吗因为两人处于不同的阶级,而且在安娜之前诱墨接触的女孩都基本处于和自己大致相同的水平,以至于拥有外貌和智商优势的诱墨都比较自信(考砸之前)。
但是经历了几年低谷期之后,再碰到安娜这种原生家庭条件较为富裕,外貌出众甚至在诱墨之上,能力不差起码是语言能力上(唯独是不够努力),基本全方位超越诱墨的女人之后,前者就成为了诱墨羡慕、模仿、学习乃至想要超越的对象。
在剧中中段,安娜再次出现,除了作出推动剧情发展要求赔偿外,通过多个第三者(大理事、以前Marais Collection的帮厨小哥)让诱墨知悉就算表面富贵如安娜之流,也有父亲早逝、婚姻不善、负债累累、经营问题等等困难,盗用别人身份的自己尚且无法做到和安娜一样从容自信,就算做到了,安娜之前像精神图腾一样但日渐崩溃的身影,又是否自己真的想要的?
在安娜被害后,失去了安娜作为模仿对象和精神图腾之后,诱墨开始反思这些年来自己所追寻的安娜那样的身份、地位还有和周边人的人际关系,再加上崔志勋的施压和自身反击的失败,促使了诱墨向学姐提交了所有高发崔志勋和自己作假和犯罪的证据。
以欲望开始假冒安娜的身份,必须以放下所有欲望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
不过在剧中差不多最后一幕,在诱墨放弃一切隐居起来,两个加拿大阿姨对话,说诱墨(从美国)一路走来(加拿大)是骗人的,对比前几集众人对诱墨炮制的各种谎话统统信以为真照单全收,两相对比真是莫大讽刺。
看完这部剧我的心情蜜汁平静了下来,虽然女主角全程面无表情,演技欠佳,但我觉得还算可以,主要说说剧情上的一些感受吧。
我觉得这个剧做的好的地方就在于他非常清楚他这个剧本身的魅力点在哪里,就是对比,是身份的转变,比如女主还是秘书的时候,在外面给人开门,跟对方说还有两个小时才能进会场,到后来他成为了坐在车车里的那个人,她就把窗户给降了下来。
还有他问秘书说你多久下班,其实也是在问以前的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下班,秘书在收到工作指令之后,累到在电梯里倒下,女主进入了房间之后也累到倒下两个也是不同的身份,但是同样的疲惫,以及请假和批假,也是对比,特别喜欢这种对比,感觉很生动,而且用的很合适。
这个导演的镜头叙述风格我也很喜欢,整体节奏感觉更适合拍电影,有很多带着隐喻的镜头,节奏说实话,对于电视剧来说太快,对电影来说又有点拖沓,不上不下。
对于角色的把握也有一点片面,感觉女主角的演技没有撑起来,男主心狠手辣演得不错,真安娜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最后的yumi帮助了yumi这种细节,是巧思,总体来说很优秀的一部作品,可能因为女主太冷静,叙述风格太平稳,所以看完了也和做了一场梦一样,来的快去的也很快,值得回味。
真的是一步错步步错,从高考那里选择错之后,后面人生就像脱轨了一样。
感觉也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写照吧。
指的是那些没有足够专注力,坚定信念的我们这一类普通人。
女主进入首尔之后,被大城市的繁华迷了眼。
其实从这里开始就注定了他落榜的结局。
他的关注点已经不在他的成绩上面学习上,而被外部环境诱惑,心性不坚定。
在女主向家人撒谎自己考上了大学那一刻,其实想到一句话,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如果女主能痛定思痛,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可是这句话或许还有另一层意思,你一直假装甚至欺骗你自己,让你自己都信以为真,仿佛你真的做到了一样,你真的考上了大学一样,这样只会让你丧失斗志,实际上,假的永远都是假的。
同样让我想到另一句话“事以密成,言以泄败”,有些事情你还没有做到,你先说出口,就会给自己一种心理假象,好像你做到了一样,你甚至会幻想你做到以后的未来,但你现在在这空幻想也是浪费时间,而你只可能一直都是假的。
女主假装自己是大学生,甚至和真正的大学生在一块活动。
其实这样反而给他自己制造了一种假象,仿佛他真的是一个大学生一样。
她早已忘记自己还是一个复读的高三生,一直欺骗自己,一直伪装。
以至于又浪费了自己复习的时间,其实他自己都已经知道自己的结局,根本都没有再去学校看自己的成绩,就知道自己已经考不上了。
只有经历过真正的挫折,才会有所觉悟,触底反弹。
女主在父亲去世以后心性发生很大变化,做了各种各样的兼职,什么苦都能吃。
结合女主前期在学校所表现出来的聪明,以及后期经过生活的搓磨,所展现出来的坚韧性格。
其实,女主这两点已经超越了大多数普通人。
只要用在正途上,早晚还是能做出一番成就的。
当然这样说是有点理想化了,毕竟女主的学历摆在那里,现实还是比较残酷的。
但是如果走正道,她的结局总是会比她之后所做的选择导致的结果好一点。
即使物质上不会达到那样的高度,但起码精神上不会那么不幸福。
当然,这也是站在上帝视角所做的评价,在看到女主差不多一生之后才能这样说。
当时当地谁又能知道自己的选择的正确与否呢?
虽说有一点命运弄人,但是其实每一个关键节点的选择全在自己手里,无论如何,都还是要选择合法那一条路,即使艰难。
看着违法那条路,当时很好走,但你要知道,你要付出的代价,会在你走的过程中,边走边成倍的增长。
如果前期没有足够的努力,或许你的后半生需要更多的努力。
女主明明很聪明,其实在复读的时候只要再努力一下就很有希望。
虽然女主家境贫困,但是女主一直都有父母的支持,个人认为家庭的精神支持在你备考时是莫大的动力,相比于虽然有物质支持但是父母坚决反对,给你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的情形好多了。
女主后来成为大学教授后,每天晚上那么辛苦的备课,付出成百上千的努力。
早已超过他当初复读的努力了,他每晚挑灯夜战的时候是否有后悔过当初高考的时候要是有这么努力就好了。
所以真的很现实,学习的时候你只需要努力学习就行了,只要你努力了,一定会有所回报。
可是进入社会你要努力的东西太多了,而努力也不一定能做成什么事情,得到应有的回报。
如果在该学习的年纪没有努力学习,那往后余生你会要用更大的努力,更多的辛苦去生存。
作为一个同样出身贫寒的人,我不忍心用纯粹的贬义词去评价她。
她听到真安娜对她的冷嘲热讽或者是侮辱之后,盗走了她的学位证、护照。
(其实这个时候她纯粹是为了泄愤,后来在制作简历的时候才想到冒用她的身份。
)看到这里,我的第一反应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为这种行为所不耻,无可厚非这种行为是不道德且违法的。
但是,我又继续设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呢?
忍气吞声,为了家人,丢掉自己廉价的尊严。
如果是我的家人或者其他为了生存忍辱负重的穷人呢?
我能说作为一个穷人,面对别人的嘲讽你只能忍气吞声吗?
富人可以为所欲为,穷人只能低声下气这样要求太残忍了。
所以,假安娜这里的做法只是让我惋惜她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我并不想去谴责她。
真安娜家的管家,应该也不是贵族出身,可是面对地位低于他的这些人,他显得派头十足,一副资本家的嘴脸,说什么混成这个样子都是因为你们不够努力,和假安娜的丈夫在辞退金司机的时候说的是同样的话。
在他们看来穷人之所以贫穷都是自己的原因,因为懒惰,因为不守信,全然不管假安娜要请假只是为了回家看望自己身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因为冒用身份有了一定社会地位后的假安娜,她会在聋哑的小女孩站在台上因为紧张不敢面对台下的人群时温柔地安慰她。
在老公对金司机拳打脚踢的时候求情。
看到老公的秘书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凌晨两三点还守在门口的时候关心她。
……即使居高位她也没丢掉对穷人的基本的善良。
所以,能说她坏吗?
能只用一个“骗子”就概括她这个人吗?
看了韩剧安娜。
冲着美人看的电视剧,诱墨也确实足够美。
非常特别的是,她每一个画面都给到人很“静”的感觉,哪怕是学生时代在女孩子群中的笑容和做助理时难堪的神色,都有种不急不躁的,缓慢流水一般的默然思考着的感觉。
但是最喜欢的角色仍然是记者智媛和助理柔美。
其实对于一部完全围绕主角展开的电视剧来讲,最注重的还是主角的成长和心路,其他角色似乎或多或少都比较工具化。
但是智媛和柔美仍然是很带有性格的角色。
是和李诱墨完全不同的,没能好好出演“女人”这一社会角色的形象们。
不被男学生们注意到的社团部长成长为了在与男性应酬时板着一张脸的记者,生活在狭小的出租屋里,为了一顿炸鸡欢呼,去高档餐厅吃东西的话会拍照记录。
或者是秘书部唯一的女性,被以性别为切入点攻击时沉默着低下头,随身携带的打火机是餐厅的赠品。
虽然是,老套的情节,完全能猜到的剧情发展,但是智媛站在窗前,柔美说出“信义”两个字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感动。
诱墨那么美,野心勃勃,虽然是被虚荣寄生的脆弱生物,仍然让人心生怜惜。
不过,真正能够支持人好好活下去的还是“正义”、“信义”,这类虚无缥缈的东西吧。
想到这里,从前我也觉得,“某个谁也不会打击你,绝对支持你的环境”这种东西很重要,但是,说实在的,这种环境根本不存在吧。
大家都是人,人都是有肮脏虚伪之处的,人都是沼泽啊,怎么可能存在完全明媚的地方呢?
比起期待与某人建立澄澈的关系,坚信自己在做正确的事一定更容易。
而且正确两个字,就好像圣经一样,怎么解释都可以的啦!
说到底,比起好好承担“女人”的社会角色,怎么想都是要先承担起“人”的社会角色更重要。
比起美到笑容能让人心脏乱跳,还是在更大的房间里吃一顿炸鸡更让人觉得有干劲啦。
假安娜是空洞亲密达人,假安娜的饰演者是韩国的国民美少女出身,像是中国版的杨超越。
她的脸有一种精致的脆弱感,看上去又纯又欲又没有攻击性,她的疏离感恰恰想让你接近。
绿茶婊这个词无法解构假安娜,因为假安娜男女通吃,是人缘界的大熊猫。
你既想做侠义之士忠贞之躯保护她,又想做斯文败类帝王将相拥有她。
女人想成为她的朋友,男人想成为她的男人。
空洞亲密是一种有距离的,表演式的,高度可见性的亲密,是指轻易让陌生人和不生不熟的人取得好感的能力。
这种亲密感是建立在虚假互动和谎言基础之上的。
空洞亲密达人永远用表演性的互动跟所有人沟通,只参与可见性的活动。
笑容永远可亲,做事滴水不漏,用200分的情商掩盖浓度100%的虚伪。
所有能被看到的公开的亲密,空洞亲密达人都会去展示,没有曝光机会的亲密,他们从来不做。
他们是社牛界的全红婵,完成高难度的表演性亲密,全程没有一个废动作,分寸感和节奏感就那么刚刚好。
他们永远不会拿出心来沟通,看上去热烈如绽放的芍药,摸一摸才知道材质是塑料。
他们心似海洋,你把心捧出来,丢进去,只是喂了大鲨鱼,他们还会让你喂鱼前,心甘情愿地在海上荡漾和澎湃了一会。
剧作进入尾声时,记者韩智媛的前辈去采访假安娜,回来跟韩智媛说自己只是第一次看到李安娜本人,就心动了。
假安娜是校友异性联谊会上最受欢迎的女生,也是同性聚餐时的核心人物。
在校的小女生们还都是穷学生,得知她要跟随男友出国,只羡慕不嫉妒,一起凑钱帮她买了临别礼物。
她和多年未联系的韩智媛刚刚恢复联系,韩智媛就毫不犹豫地送了人情,帮她找到了工作,使她挖到了第一桶金。
假安娜更是公关达人,天选政坛夫人。
猥琐又无耻的崔志勋获得成功,她刷脸的功劳居功至伟。
民调也显示,安娜广受民众欢迎,特别是底层人士对她有天然的好感。
她在公共场合优雅得体,甚至还有替聋人小女孩翻译,轻易做出漂亮公关文案的能力。
她永远站在丈夫身旁,不是塑料花瓶,而是给他水分,让他开花的大花瓶。
假安娜构建了“空洞亲密”的悬空王城,是海客谈瀛洲,云霞明灭或可睹。
它璀璨恢弘如《阿房宫赋》,你听说过,你背诵过,可你不曾真切了解过。
我也曾想过拥有“空洞亲密”工作以后,我发现拥有安娜式“空洞亲密”超能力的人往往平步青云。
他们对任何人都满面春风,是流氓也不敢伸手打的笑脸人。
不熟悉的人,一定觉得他们和蔼可亲。
他们对任何人都是分寸恰好的热情和体面。
他们没有反骨,性格平和,是心理拿捏大神和海王话术达人。
他们不是话痨,也不是闷葫芦,他们的每一句都打在你的心坎上。
可是呢,你总觉得他们有点“烟笼寒水月笼沙”,不够具体,不够温暖。
他们高朋满座,你只是最普通的那一个。
马屁精在他们面前只是跳梁小丑,因为媚上欺下,姿态恶心;他们是社交界的阿庆嫂,态度啊,是不卑又不亢。
那曾经是我最羡慕的人设。
谁不想取得世俗的认同,获得一种被曝光的认可呢?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了“空洞亲密”的人设黑暗面:一旦露出破绽,就是摧毁式的,犹如悬空王城轰然坠地。
他们就是人设界的岳不群,一旦公布天下,整个武林都知道,他没有鸡鸡啊!
究竟平步青云的空洞亲密达人付出的是什么呢?
是一种深刻的孤独。
因为“空洞亲密”的人一直在跟别人虚伪互动,假性互动,对方是隐隐约约有感知的。
日积月累,他人的不安全感增加了,慢慢地就会疏离了。
普通人总会变成识人知面的老狐狸,几个回合,就知道自己认识的是岳不群了。
更可怕的是,职场上的深刻互动,都在悄悄的交换认知身边的“危险人”,然后形成一种集体敷衍的亚文化。
一旦你成为集体所认知的“危险人”,就会体验到独孤求败了。
回到剧情,安娜在成为政客夫人后,她没有交到一个真朋友。
帮她查她老公的人,都是她以前做佣人时累积的人脉,或者是她卸下面具时真诚沟通的下属。
负责跟踪照顾她的赵秘书,一开始对她,也是扑克牌脸啊。
犹如她对别人一样。
“空洞亲密”的倒塌拿捏人心,自有它的危险性。
如果碰到的是普通人,顶多是孤独。
可如果遇到的是崔志勋这种厚颜无耻没有底线的野心家,那就可怕了。
说来可笑,对别人不真诚的“空洞亲密”达人,往往会把自己内心残存的良知当做贼高的人格底线,来论证自己“只是不那么坏”的合法性。
甚至还给自己打造几个“Slogan”,毒枭也会说"A man gotta have a code"。
可是,对于崔志勋来说,“空洞亲密”达人既是自己的展览品,也是自己的背锅侠。
让他向上谄媚摇曳地自自然然,向下欺负别人欺负的名正言顺。
崔志勋正伺机了解着安娜的每个漏洞破绽,时机合适,就是狡兔死后的走狗,飞鸟消失的良弓。
正因为崔志勋没有底线,没有良知,不会犹豫,所以不会败北。
崔志勋是底层做非法买卖起家的,心计心狠,一样不缺。
流氓善于绑架虚伪的“体面”,百发百中。
安娜有她的底线和体面,剧作论证她撒谎做假安娜,只是为了获得瞩目,为了获得父母希冀的成功。
她野心小,胆子大,不杀人。
可是,因为事情发展超脱了想象,崔志勋又是脱肛的野马,假安娜差点成了精神病医院的院花。
讽刺的是,当假安娜陷入危险,是她平凡时刻交下的朋友帮助了她。
他们在假安娜万众瞩目时是不可见的,他们可能是和安娜做佣人时换过班的,聊过天的,一起说说笑笑的,真实时刻的她。
危急时刻那些塑料互动早就随着悬空王城的倒塌灰飞烟灭,只有那些触动内心的真心交流才牢不可破。
剧中的完美人设送给了韩智媛,当她暗自调查了安娜的虚假,她的表现,可以说是一种慈悲。
也许多年的记者经历让她深知了世间的悲苦和不得已吧,也许她就是有心胸有格局吧;也许她和安娜的互帮互助,让她为安娜的善良和不作恶动容。
劫后余生的假安娜,是否能够脱离她惯性撒谎的奇技淫巧?
她想要过的究竟是什么人生?
是要把加拿大白雪皑皑的大森林变成终南捷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成韩国邓文迪?
还是真的就找到了脱离父母期待的内心深处的真正热爱,出演平静朴素又满足的日剧人生呢?
宝马香车雕满路的璀璨渴望是否能够真的放得下?
我对此,一直怀疑着。
微信公众号:故事大王刘当当(waidangdang)
准备去赫尔辛基做水疗的富人问因母亲请假一天还被骂得狗血淋头满脸蜡黄疲惫不堪的佣人:我是不是很可怜顿时就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挺火的留学出境抖音,配上“什么才值得这些年的颠沛流离”BGM和文案,评论都是留学生和表示羡慕的人“科普”留学后“没美团淘宝,论文压力大的“可怜生活”“留学生很多人抑郁症的😞”说得好像没机会出去就很快乐一样(没有diss留学生的意思,只是觉得privileged人应该对自己的privilege有清晰的认知,不要向没有privilege也没有选择权的人诉苦,给予人家本就辛苦的人生会心一击)ps 一些评论的观点:XX很累说出来怎么了?
网上总有更富的人,难道每次看到都玻璃心破碎。
可能核心的问题是穷人有了手机,能在线上平台和不同阶层的人对话了。
本来他们不发言什么事都没有。
我替广大穷人向你们道歉了🙇♀️脏了各位的眼。
结局未免也太棒了。
首尾呼应。
角色的塑造上面和拍摄手法都是近期女性主角里女性意识最好的。
女主转变过程中,同理心同情心针对的都是女性,一个学姐一个助理,还有安娜和前妻。
与遭受男性欺压的环境逻辑一致,实现了很自然的从个人到女性群体再到全体市民的价值飞跃。
包括揭发也不是因为个人身处险境,而是安排在了危险之前。
这个设计真的太好评了,怒改四星。
最后带狗横穿北美落脚在冰天雪地里,神似罪与罚拉斯克尼科夫的救赎,但又不完全一样。
身为女性必须在复仇之后才能获得解脱和救赎。
前面四集缺点太明显了。
但是整体真的是一部女性主义的好作品。
关键场次的处理上,隐喻等等都很完美。
喜欢谈论安娜姓名的那段意识流。
————虽然我想看恶女……但!
得有逻辑支撑。
比如猫鼠游戏里从来没上过法学院的能够过bar。
或者数学不及格的人能特招北大中文系。
或者没拿到文凭没过bar但可以执业的律师。
韩国高考落榜要冒充在美国出生的人,还要教课,还要辅导上世界名校的学生,须得是智力和心理素质过人的天才。
这种人在处理任何事的时候都应该是依同样逻辑运用同等能力。
如果没有相当灾难性的事件,不可抗力,如心理问题,出身背景,容易虚假。
这就是目前的一个问题。
逻辑不是讲不通,但是比较弱。
学过几个月韩语,她说的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连大学男友的父母都知道她是假的(大学男友居然没去闹 没传开 也是牛)她的智媛前辈不知道?
她老公这边查不出来?
(何况她老公还是搞it的)大学四年如何冒充一个不是在学校的人?
同级的美术同学、老师不认识?
她不需要写论文、完成必修课?
男友这边不认识她任何一个同级的朋友?
智媛前辈只知道她是韩国本科+美国留学,可她去冒充安娜教书的时候用的是纽约大学本科+耶鲁硕士... 智媛介绍她的朋友时难道说的不是韩国本科....?
在韩国大学教书不需要背调?
她就算有安娜的护照(已过期)+学位证,可她的生日、身份证号码也对不上的叭。。。
随便问几个问题 耶鲁的住宿 美国的生活就拆穿了... (电视剧里有描写老人说friend pepe披萨店这种,我感觉稍微多问一点生活学业就会识破?
okok不过这是电视剧...)And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是李诱墨的经济条件变化的也太惊人了 她那个小店面究竟是拿了多少拆迁款... 她做留学/继续教育学院老师年薪也不见得能让她这么光鲜的吧 (好多评论里说她公寓是月租 我想说的不是支付方式...我想表达的是她租不起这么贵的房子... 那么漂亮的高级公寓一个月总得2万rmb吧...她月薪这么高的嘛....)
今晚刷到了这部剧的解说,觉得这个剧情很精彩,就和做编剧的朋友分享了。
她直言,不喜欢这样的女主人设,然后说,想要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为什么不能靠自己的努力,而要靠这种旁门左道?
我给她解释,女主是受小时候接触的美国军官夫人影响,所以才会通过似是而非的谎言,获得被众星捧月般的感觉,而且谎言被揭穿,她都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朋友很是不解,“都得到了教训还不知道转变吗?
我觉得人物的转折都没有,有种一条路上走到黑的感觉。
”如果靠自己的努力,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
女主被出国男友抛弃后,父亲去世,母亲又患病。
对一个连大学都没考上的年轻女性,她翻身的机会能有多大?
女主是在打好几份工,加上给白富美当佣人,自尊心碎了一地之后,才决定破罐子破摔。
如果不通过之前假装校友,结识大学的朋友,没有朋友的背书和伪造履历,拿到了留学美术补习老师的工作机会是多少?
工作中,她的努力和能力让她配上了这个岗位,但是没有那些东西,她恐怕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人们天然更喜欢包装精美的东西,不管是学历、履历还是外在。
就像我们喜欢的帅哥美女,只要看不出是整的,ta就是实打实的帅哥美女。
我不是为女主的做法辩解,而是谁都不能保证努力生活就可以得到同等的回报。
我太能理解女主虚荣又自卑的心态,做这样的选择在情理之中。
《安娜》,这不是一个出身底层女性逆袭的故事,也不是什么爽文,而是年轻美丽又有野心女性,通过精心包装的人设,过着如履薄冰的理想生活,毕竟谎言总有被拆穿的一天。
无论是谎言还是真相都无法躲避痛苦。(叙事比我预想的平静得多,漫长得像真的经过了她的半生。(请看八集导演版)
一生虐恋中国的韩国人。画面、妆造、音乐都还不错的前提下,剧情的单薄会愈发明显,台词不太多算是个优点吧。
真替李诱墨累,生怕她被人揭穿。尽管都不是好人,最后的结局算是最好的了。有福气住不能开窗的高级公寓,认命就住月租半租全租,看来阶级固化和不可逾越性在哪里都一样,只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或许就不会有什么苦恼。最令人同情的人是李诱墨的父母,倾全力付出,这个女儿又带给他们什么了呢…
艺术留学中介果然都是大忽悠
看过原著小说,改编和原著差别还是蛮大的,最核心的yumi为什么是这样的部分被摘除了,怪可惜的韩国人什么时候也迷上了虚化滤镜,头型都模糊的快看不清了
大家对韩剧的宽容度真高啊
欲望。不过前后性格不一致,缺乏合理性。
秀智演技明明有进步,如果看过她以前的作品就知道和这部塑造的角色差异很大。有些人说女二演得好,那是因为女二的角色本就不如女主复杂。剧情上最爽的就是女主最后没有被抓,就爱看这种恶女逍遥法外的故事。
还以为结局能更反转一些,结果有点失望,如果她最后再布局用另一个角色的身份活下去更有意思了。
衣服是真好看,韩国人真会拍衣服……
剧本很有那种欧洲小说的感觉,现在市场上也很吃白切黑女主。话说……秀智虽然是公认的“初恋脸”吧,但我想了半天,还真觉得没什么男演员能在作品里和她来电,她反而比较适合演无cp的本子……
很遗憾我看的是被剪得稀碎的6集版本,如果我看的是更为流畅舒适的8集版本,应该会给更高分,但是我又懒得重头再看一遍了。
哎,幼墨一步一步爬上去真的挺艰难的。
在一个人们被分为三六九等阶层固化的社会里,上层阶级钱权交易,毫无节制的掠夺资源形成垄断奢靡浪费,导致了底层民众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被迫向上忍气吞声丧失尊严,同级内卷向下压迫的悲惨生活。这种掠夺性的制度规则中,无论是当权者还是普通民众,所有的人渐渐都会因为生存压力被迫失去自由,最终变成权力和金钱的奴隶。这个权力和金钱主宰等级森严的世界中,欺骗成为真相,公平正义不能靠法律实现,只能以伪装和复仇展开,一个漂亮的有学习能力的女孩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当唯一的高考的路走不通,只能通过改头换面通过伪装来展开一种全新的生命,成为财团不断掠夺垄断社会资源的帮凶,一步步从裁缝店的诱墨到教授和市长夫人安娜,再到北国冰寒之地不知名的中国女孩。这何尝不是一个个体的人的悲剧,也是一整个社会的悲剧。
YY过头了,凤傲天看多了吧。
感觉埋了很多,但结尾又很仓促。实在看不出秀智演技到底是好是差,不知道永远阴沉的脸是刻意为之还是不擅长表现更丰富的情绪
人们就连在给自己看的日记本里,都会说谎。
自立要从不对父母感到失望,和抱有负罪感开始。
3+ 结果还是虚假的
女主长得好像1988里的娃娃鱼,听她说话慢吞吞的好着急,眼睛完全无神无戏,从头到尾都是一副要死不活的状态,她到底在端着个什么劲儿啊,好无语,完全看不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她诠释的优雅就是慢吞吞?这戏在女主这里起码毁了一半。以后她的戏决定屏蔽掉,啥烂演技啊。这个设定明明可以有更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