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的TV版,除了剧情,什么都是成功的,虽然演员的演技略显青涩,却多了一份自然清新。
有很多场景忘不了。
仙灵岛,淡绿衣服的小仙女和懵懂茫然的逍遥在桃花林里奔跑,那是最初的感动。
但“天涯海角矢志不渝”的口号大是大,却总觉得空了点。
何况还有马小铃况天佑“千秋万世至死不渝”的珠玉在前。
“吃到老玩到老”的承诺比较真实,却在那黑白的刹那,转眼成空盟。
记得玩游戏的时候喜欢的是阿奴,到了TV版,却是月如了。
她的刁蛮任性、她的体贴善良、她的飒爽英姿……当她的莫失莫忘铃从逍遥腰间坠下的时候,泪水也决堤般涌出。
“我真的没关系,也许,我早就忘记我是谁了……”整个仙剑就这句话印象深刻。
还有那首月如之歌:“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来交换你偶尔给的关心,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除了叹息,再不能说什么了。
当然还有鬼马的阿奴和唐钰。
“唐钰,阿奴爱你一生一世。
”当比翼鸟冲上天空,我知道她的承诺兑现了,他们会一直相爱。
“一线牵,从来不是连在手上,而是在心里。
”那个永远谦和有礼甚至略带迂腐的晋元表哥,“你们猜,阿七走了七步,他还会回来吗?
”为他耗费千年精元的彩依,“没有值得不值得,只有愿意不愿意”;客栈那段,七个人在夜晚舞动着火花棒许下各自愿望,许下十年之约,那时,谁都没想到未来等着他们的竟是如此惨烈的结局。
还有,逍遥穿越十年时空给婶婶的那个拥抱;最后面对剑圣那个不屑的眼神,“你明白吗?
”他所谓的“道”,真的莫名其妙。
…… …… ……记录一个关于仙剑的经典帖子: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1&idWriter=674005&Key=233587058&idArticle=110955&strItem=filmtv留存一段十分喜爱的仙剑评论:“那一年他不过十八,在仙境般的小岛上邂逅梦中仙女,许下誓言,会守护她一生一世。
却在转身刹那药力发作,忘记了结发红颜。
那一年他在繁华的姑苏城结识携手知己,应允会陪她到老。
而锁妖塔底,崩裂坍塌的石板却碎了她天灵,从此魄去魂飞……从此不会再有声音在耳畔温柔低唤“逍遥哥哥”,从此不会再有声音在身旁娇嗔笑骂“呆瓜小贼”。
蜀江水碧蜀山青,却从此不再有那个眉目灵动而笑意狡黠的少年,有的,只是背负重担满目沧桑的李掌门,虽然,他曾经叫过一个那么无忧无虑的名字。
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懂,是最悲哀,还是最幸福?
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懂得,是最悲哀,还是最幸福?
心突然就痛了。
恍惚间,依稀可见很多年前眉飞色舞的快乐少年,咧开了嘴,明晃晃地将依依阳光笑成了迢迢流水。
”
看仙剑第一遍的时候,不懂那些道士们苦苦要悟出的道到底是什么,最近在图书馆随手翻了一本书才渐渐明白。
拜月教主是希特勒一样的人,他想建立的世界是没有恶的世界。
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都是完美的人,心底善良,不会烧杀抢掠,不会犯罪。
这也是他幼年的时候即使杀过那么多人,也依然认为自己是对的原因。
而真正的道是什么?
没有恶哪来的善,没有不完美哪来的完美。
我想这也是蜀山掌门最心爱的义子在被妖精蛊惑后,蜀山精英在被锁妖塔内被其尽数杀尽后,那些代表了正义的一方在九泉之下明白的道理。
绝对完美,没有残疾,没有愚笨,没有邪恶,只存美好与智慧的人类世界是不存在的。
真正的大道是包容和大气的。
允许弱小和不完美的存在
大石鼓离开,月如死在锁妖塔下,唐钰跳入鸦群,阿奴杀死生父酒剑仙......难过得说不出一句话。
那时我不懂为什么逍遥灵儿相互深爱又要离开对方,我不懂为什么月如要义无反顾的跟着逍遥,我不懂为什么莫一兮会把自己当成是殷若拙,我也不懂为什么逍遥最后要问剑圣那一句"你明白吗?
"。
凌晨一点,刚刚重温完这部电视剧,我原以为十一年的打磨会让我再难以轻易为感情动容,会变得更加成熟坚强,结果发现我只是将感情层层包覆,紧裹,就像逍遥手上消失的"靈"字,和他短暂忘却的记忆,一旦重新记起,便更加难以忘却,衍生成我对所谓"爱"的理解。
"相爱不如相知"这是阿七对真爱的理解和追求,是他对表妹深爱的表达,也是逍遥和灵儿爱情成长的过程。
逍遥和灵儿起初是否真的深爱对方可能很难说,或许灵儿是感激逍遥童年时候的救命之恩,内心对这"大哥哥"满怀好感和依赖,而逍遥呢,对于这个喜欢自己陪伴自己的仙女般的姑娘自然也是充满好感,尤其在逍遥看到姥姥离去善良的他更对灵儿充满同情想要陪伴她保护她。
然而他们并不了解对方,如同一对初恋的情人,都强烈的依赖对方,渴望占有对方,所以逍遥听到灵儿喊"晋元哥哥"的时候,灵儿看到逍遥点月如鼻子的时候,来不及听对方解释就不免吃醋,他们热切相拥却并不理解对方的内心。
面对痛苦与矛盾,内心充满疑问和迷惑的灵儿,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这份感情,挣扎中决定逃避,也决定成全对方,想要让逍遥觉得自己已经不爱他了,去过更好的生活,去爱更合适的人,而逍遥呢,以为灵儿真的不爱自己了,但是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也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迷茫,出于斗气也出于所谓的"爱",逍遥夜夜去喝花酒买醉,告诉她"早就不爱你了"。
人或许总是这样,对于喜欢的人,尝尝把误解当作理解,他们都以为是在成全对方,然而其实只是在逃避自己,逃避困惑,逃避现实。
这就像出于好感刚刚在一起的一对情侣,他们都以为这就是爱情,其实这只是火花。
他们并不了解对方,但是都喜欢着对方,而种种矛盾又致使痛苦,所以决定放下这份痛苦的感情。
灵儿装作不爱逍遥,想要做一回"贱人"让他死心,逍遥也确实真的死心了,在小镇花灯会的那个夜晚,红色蒲公英飘过,两人握手言和,不再执着,重新回到各自的生活。
月如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女子,如果没有遇到逍遥,她可能还是苏州城林家堡的千金大小姐,无忧无虑,然而一旦相遇,从逍遥在擂台上打败她的那一刻起,一切就已经注定,悲剧无可避免,可是即便早知没有希望,她仍宁撞南墙,义无反顾,这就是她对爱情的执着。
"感情贵在专致,始终如一"这是月如的父亲林天南对妻子死后前来说媒的媒人说的话,却在年幼的月如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她始终不求回报,却要放弃优越的生活,饱受被看做第三者的眼光和欺辱,更关键的事要独自承受内心的那份孤独与无助,就像歌里所写"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阿桑《一直很安静》),然而这些种种,有逍遥的一句"吃到老,玩到老",对她来说付出生命也值得。
锁妖塔下,她一把推开逍遥灵儿,化身齑粉,只留下一串莫失莫忘铃。
或许,对她来说,只要他能莫失莫忘,就够了吧。
逍遥在锁妖塔中回忆起了失去的记忆,于是被他放进心底的灵儿又如涨潮的海水填满他的内心,消失的"靈"字又重新刻在他的掌心。
而灵儿,也终于再不能掩饰自己的内心,逍遥几乎就是她的整个生命。
两个人终于抛开误会,彼此相知。
一起回南诏,相互扶持,实现共同的理想。
唐钰与阿奴的故事是最美也最不真实的,因为这么美,所以显得这么不真实。
就像一个童话。
唐钰对阿奴的爱是坚定的,执着的,无私的,为她跳入无底洞也义无反顾。
而阿奴对唐钰的爱,是唐钰的血和热一点点温暖出来的,阿奴一次次说要嫁给他,每一次都多一分真挚多一分懂得多一分爱,直到唐钰已经拼尽全力失去双臂,无法再去保护她时,终于,她懂得了什么是爱,然后,换她来照顾他,扶持他,带他飞往天涯海角。
除了这种种动人的爱情故事外,仙剑还描绘了种种亲情友情。
大石鼓对唐钰对的严厉之爱,其实是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也是想要为儿子做一个坚强的榜样,或许这种严苛的教育有些激进,可能造就石杰人这样反叛的结果,但他终究是爱唐钰的,也对他有所愧疚,临终时也要告诉唐钰"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夸过你......你日后必成大器"。
还有可爱的阿七十四和逍遥之间的友谊,就像阿七所说"人生难得难得一知己,何况我已经有两个,死而无憾"说了许多废话,其实只想说,仙剑对我来说是一部伟大的感情戏,用奇幻仙侠的故事来讲平凡真实的感情,奠定了我爱情观的基础。
全剧的最后,逍遥抱着忆如,鬓发垂肩,面容苍老,像是刻着无数回忆,面对独孤剑圣,只淡淡一句"你明白吗?
"其实拷问的也是所有迷茫之人,我们真的明白什么是感情嘛?
看电视至凌晨一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还在为情节纠结。
编剧不该让李逍遥在情感空档期跟林月如说风雨同路,在给了她吃到老玩到老美好希望的同时预示了她亦将退出这场游戏。
她同李逍遥太过相似,相似地羡煞旁人。
这旁人是赵灵儿和观众。
莫失莫忘铃和心意相通的林家剑法。
但林月如毕竟不是赵灵儿,无法令李逍遥在她面前收敛起嘻皮笑脸的痞子模样。
赵灵儿兀自收起所有事实真相和感情,给李逍遥她以为他想要的未来。
她却忽略了,没有赵灵儿何以成就他李逍遥。
谁说赵灵儿不懂李逍遥,聪明有如赵灵儿胜过林月如。
与其直接要他与她一齐面对未来种种不如先退一步,待他看清自己,自会心甘情愿同她一起赶路。
相爱不如相知,阿七说这话给自己听也给林月如。
林月如不放弃李逍遥如同李逍遥不会放弃赵灵儿。
性情相似的人相知容易相爱难。
“明明三个人的电影,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方文山的词对映剧情里的三个人恰到好处。
我不爱林月如,即使四年后再次重温,还是不爱。
我向来不喜灯蛾扑火。
我们有时会误以为,所谓爱情,是遇见另一个自己。
而事实的真相是,能够握紧双手传递温度抵达心底的人,从来都不会是那一个自己。
这世上若真有李逍遥这样玩世不恭的浪子,大概亦只会爱上赵灵儿这样在感情里懂得进退的姑娘。
一物降一物,是不是就是这样。
嗯?
故事也只是故事,但却足够打动人心。
逍遥哥哥、灵儿、月如、单纯痴情表情萌萌非常可爱的唐钰小宝、、阿奴、酒剑仙、南蛮妈妈,每一个角色至今都记忆尤深。
当时的我,就连电视剧的里每一首插曲和配乐都知道。
当年看仙剑奇侠传的时候,真的是被刘亦菲的容颜所惊艳,她的一颦一笑,她的一举一动,就连她的泪水,都是那么的动人。
那个时候,就觉得“赵灵儿”这个角色就是为她量身设计的,仙仙的,又带有一点“稚气未脱”叫一声逍遥哥哥,多么甜美的酒窝,多么清澈的双眸,多么纯净的内心,守着一个“粉色蒲公英”的梦,期待着懵懵懂懂的爱情。
赵灵儿而胡歌饰演李逍遥阳光,帅气,潇洒不知道俘获了多少少女心
李逍遥要说初恋是什么滋味,我认为是“赵灵儿等待逍遥哥哥”的滋味,有点小惊喜,有点小意外,有点小担忧,有点小忧虑,同时掺杂着一点点的苦涩。
第一次看到林月如这个角色的时候,心里是讨厌的。
只是因为她介入了灵儿和逍遥之间。
可是长大后,再次回看这部剧的时候,对于月如这个女子,更多的是疼惜。
她爱逍遥,可是她的爱一直是以成全为主,当李逍遥为了给灵儿准备红色蒲公英的惊喜时,却因为没有风而苦恼。
月如拿起了鞭子一鞭一鞭的抽在红色蒲公英上,终于让红色蒲公英漫天飞舞了起来,逍遥也终于见到了灵儿的笑脸,我看到的却是月如那一鞭一鞭的付出。
最后在锁妖塔里,当三个人只能出去两个人的时候,尽管三个人的想法都是要牺牲自己,但是月如还是成全灵儿和逍遥哥哥。
林月如虽然平时大大咧咧的,关键时刻却很懂事,她深明大义,并且心直口快,坦率大方,勇敢追逐自己所爱,但在看到李逍遥对灵儿深沉的爱后又果断放弃。
月如虽然经常和李逍遥斗嘴,但心里却总是为李逍遥着想,她不想给李逍遥添麻烦,不想让她为难,她只希望他快乐。
这样的林月如,真的让人觉得很舒服很温暖。
有种爱情,叫做成全。
爱你,就是成全你们,牺牲我自己。
"吃到老,玩到老,原来,我已经这么老"
痴情最后选择责任的灵儿,“原来我已经那么老了”的林月如,从开心的小痞子到最后沉默带着女儿孤独走远的李逍遥,一直默默爱着阿奴的唐钰小宝和没心没肺快活的阿奴双双变成比翼鸟,酒剑仙死于被控制的女儿手下,温文儒雅的状元徒弟牺牲了等等,这部电视剧结局我一直不太想重温,前面有多欢乐后面有多悲剧,每一个人都经历痛苦后成长。
爱、责任和牺牲。
你猜,《仙剑奇侠传》里的李逍遥到底有没有爱过林月如?
凡事讲究先来后到,李逍遥先遇到赵灵儿。
望着眼前这个美得跟天仙似的姑娘,李大侠情不自禁了。
游戏版本里的他躲在石头后面偷看她洗澡;改编的电视剧里两人怕被姥姥发现,躲进柜子里,望着很傻很天真的灵儿仙女,李逍遥咽了咽口水说:“你再看我,我就要做坏事了!
”逍遥哥哥,你就承认你是看见美女就下半身冲动了吧,没啥好害羞的,人之常情啊。
当姥姥说要李逍遥娶赵灵儿的时候,游戏版本里的李逍遥屁颠屁颠立马答应了,然后就是洞房,完事了他抱着灵儿对天发誓:一定会回来接你的。
电视剧里的李逍遥稍微挣扎了一下,他要有情有义:“我不能为了一颗紫金丹娶灵儿,断送她的幸福……”直到灵儿伤心尴尬的眼泪让石头发芽,李逍遥才“顺应天命(缘分)”的娶了赵灵儿。
李逍遥骨子里传统得很。
洞房花烛夜过后,貌若天仙的妻子问他:“爱不爱她?
”有脑子的人都会说“爱”。
然后两人十指相扣,李逍遥手上出现一个闪着金光的“灵”字。
灵儿心满意足的说:“逍遥哥哥,你是真的爱我的。
只有你真的爱我,你手上才会出现这个字。
”李逍遥听后举着手掌一阵傻笑:是啊,老公爱老婆,天经地义。
中了忘忧蛊的李逍遥忘记了仙灵岛,忘记了仙女姐姐是他老婆的事实。
可是他依旧愿意送她回南诏国。
李逍遥有情有义也好,想和他爸李三思当大侠一样也好,可如果赵灵儿是个丑八怪他还会这么开心的踌躇满志的离开余杭镇吗?
恐怕他的姑姑也可能不会同意吧。
路上,李逍遥还是爱上了赵灵儿。
在林月如忍着内心醋劲制造的漫天飞舞的红色蒲公英中,他站在赵灵儿身边,对着天大喊:“我李逍遥爱你赵灵儿一生一世!
”哎,这个时候的他到底爱赵灵儿什么呢?
美貌吗?
不然,象征着“真的爱我”的“灵”字怎么没有出现在他的手心里?
对于一个他根本不了解,而只是知道要送她回家的女孩,他都爱上了。
可是,还有一个他了解入微的女孩,他爱得好勉强。
勉强的是后到的武林盟主的女儿林月如。
我估计韩剧都是从《仙剑》中汲取灵感的,要不是男的有钱又帅,女的是灰姑娘;要不就是男的是贫贱小混混,女的身世背景自身条件好得下不得地,然后男的女的发生一些相当不现实的故事。
安以轩漂亮,可是林月如不甚漂亮。
电视剧里,林月如问状元爷刘晋元:“表哥,我胖吗?
”刘晋元很小心翼翼地说:“你那叫健美。
”林月如太可爱了,为了李逍遥和显出蛇身的赵灵儿离家出走,为了李逍遥在黑水镇将军墓差点被赤鬼王打死,为了救李逍遥林大小姐挺身而出顶罪被那个糊涂县官用板子把屁股打开花。
有人说,爱情不是用牺牲就可以换来的。
那么用牺牲换来的,是不是就不是爱情?
发生了太多事情,李逍遥终于懂的站在他面前的林月如是个怎样的女子,他跟她约定要“吃到老,玩到老”,甚至还吻了她。
不知道这个承诺和这个吻的成份是什么,爱情?
歉意?
感激?
抑或是一种“弥补”?
天不知地不知她不知我们不知,只有他知。
月如死了。
李逍遥有劝过她不要进锁妖塔,可她进了。
正如她嫂子蝴蝶精彩依说的: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
她愿意陪他去,她愿意去救他的她,她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那两个人的命。
她只要看到这个臭蛋快乐,她就开心。
游戏版本里,锁妖塔前,镇狱明王问:“汝为何人,所为何来?
”我好想替林月如回答啊:“老娘是贱人兼花痴,为救情敌而来。
”电视剧中,锁妖塔里的赵灵儿对紧紧攥住她胳膊的李逍遥说:“可是月如姐姐怎么办?
”李逍遥愣住了,狠狠扇自己耳光。
月如说:“我没关系的。
”她只是不想让他为难。
尽管他给出的答案已经那么明确。
而之后,锁妖塔即将坍塌了,三个人牵手闭眼而立,等待命运光临。
每个人都在心里默念:如果要牺牲,让我来。
那个姑娘突然睁开眼睛,将李逍遥和赵灵儿用力推开,望着远远离去的他们,她含泪微笑说:“没想到,我这么快就老了。
”随即一块巨石轰然压下,世上再无林月如。
游戏版本里,从锁妖塔劫后余生的李逍遥躺在圣姑的房间里,在梦里看见林月如说:“我好想我娘,我要去陪她”,可是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却是扑向了灵儿躺着的地方,确认灵儿平安之后才想到林月如。
好吧,可以说他是有责任心要先关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因为他在锁妖塔里的时候记忆全回来了,这时的他要担负自己的职责,做一个好丈夫。
可是对于那个他给过承诺,为他牺牲性命的女子呢?
在他心里,她永远不是NO.1。
至于他有没有真正爱过林月如,根本不重要了。
世间尘爱,本来千篇一律。
最近听说仙剑要拍电影了,什么十年之约啥啥啥的我也是呵呵哒了,貌似胡歌接了,天仙要拍三生估计不会接了吧记得那还是初中的时候,看了电视剧,此前没接触过游戏也不认识主演啥的,纯乖乖学生一个,自从看了电视剧,买了N版贴纸贴在日记本上,收集卡片,《武侠》这本刊物上的关于仙剑的报道我还撕下来收藏着,现在想想真的是单纯好笑哈哈哈不过是真心喜欢这部剧,我是坚定的遥灵党。
第一遍看的时候真的不喜欢林月如这个角色,但是后来再看的时候就觉得还好了,但是还是站定遥灵CP不更改。
那时候的几个主演是真的可爱啊,逍遥、灵儿、阿七、十四、月如、阿奴、酒剑仙,连配角都是各种有爱啊,华妃当年的女苑真的很嫩啊,当年真的除了站定遥灵CP之外最爱的十四和酒剑仙这俩,十四呆呆傻傻的为了阿奴付出,酒剑仙洒脱不羁对逍遥亦师亦友,连古板的大石鼓都那么的让人讨厌不起来。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胡歌自李逍遥一炮而红随,后更是出演了仙剑3,刘亦菲的人气也更进一步,仙剑众人也有了各自的路奔向不同的人生轨迹。
十年了,大家都变了样子,胡歌再不是逍遥的青涩而恣意,刘亦菲也少了灵儿的灵动活泼。
现在好剧本匮乏,所以想重现多年前的经典。
但是有歌词叫时过境迁,即使原班人马,一部2小时左右的影像,也找不回当初的感动了吧。
那些可爱的人和可爱的故事可爱的情节就封存在记忆里吧,就让他们停留在了那一年,停留在那一年的日记本上,岁月封存却念念不忘。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 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 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怀抱既然不能逗留何不在离开的时候一边享受 一边泪流
终于,断断续续,将《仙剑奇侠传》的电视剧看完了。
这样一部有着明星偶像剧风格和意味的剧集,如果不是因为那经典的游戏,我想我可能不会选择观看。
看过之后,总似乎有个声音对我讲:这样的剧集,这样的故事,没有玩过那款游戏的人是不会完全懂得的。
不论是赵灵儿对李逍遥,林月如对李逍遥,李逍遥对赵灵儿,彩依对晋元,每一段感情都是如此的凄婉而充满宿命的悲伤。
而那些神乎其神的场景和奇幻莫测的时空,单纯用天马行空来形容也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人在批评编剧过早地安排林月如的死去,抱怨刘亦菲的赵灵儿空有美丽的外表而缺少慧黠的灵魂。
但,前者往往是没有玩过游戏的月如的拥趸们,他们不会明白数年前我们的泪已经为游戏中的月如而流尽;后者却该是仙剑游戏的fans们,他们执着地认为灵儿的不可刻画以及无人匹敌。
如果从一部电视剧的角度来分析的话,《仙剑奇侠传》的故事太过哀伤,太过凄凉,赚足了观众眼泪。
其实早在还是游戏时,“仙剑”的故事就已让为数不少的人肝肠寸断。
而整部“仙剑”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在命运面前深深的无奈。
似乎不论人神还是人妖之间,“殊途”二字是早已注定了的。
——不管他们之间的感情有多深(更遑论有些爱还是单方面的),只因非同类,他们的爱就不会有结果。
彩依牺牲了自己的内丹是否能换来晋元丝毫的爱而非感恩?
姜明在锁妖塔内循环往复的仇恨最终又岂能挽留住女苑的性命?
灵儿虽属神族但为了责任亦无法与李逍遥白头终老……还有那许多许多穿插其间的妖与人类的爱情,无一例外地没有得到命运的祝福,似乎“仙剑”中的角色都不约而同地中了一个诅咒,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开的命运诅咒。
当我们扮演着李逍遥,通过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通过的难关,走过了千山万水连最终的boss也打败了之后,等待着我们的却并不是掌声与欢笑,而是灵儿死后极度的空虚与悲恸。
是的,我们胜利了,但这胜利的到来是如此的艰辛,我们为之所付出的又是如此的巨大。
正象现实生活一样,当我们真地成功了的时候,失去的往往要比得到的多很多。
第一次接触“仙剑”游戏还是五六年前,那是我玩的第一款RPG游戏,并且是键盘版的。
那时经常会有一些大型会议要参加,晚间会议休息时我总喜欢坐在大大的会议室,一人独对着十数台电脑,然后打开其中一台,找到早早被我预装其中的《仙剑奇侠传》,在窗外华灯初上的车灯明灭中,在四周慢慢静寂的暮色里,扮演着我的角色。
那时用得最多的是386电脑,“仙剑”中的人物甚至连面目都不是很清晰,但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一种如今我想来都会或唏嘘或怔忡的回忆。
或者是我不肯忘,或者是记忆不肯离开我,虽然这款游戏我只完整地玩了两遍,又时隔数年,但那幕幕场景,却时常地浮上心头,历久弥新。
回想我一直钟爱的《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系列,以及“仙剑”,包括我一再提起的“时空论”,似乎我所喜欢的总和灵异有关。
有人曾问过我:你信命吗?
我不懂得回答。
但如今《仙剑奇侠传》有了第三部的游戏版本,我在网上订购,却一直未能订到。
现在拿在手里的“仙剑三外传问情篇”,看到游戏中人物道具里的“鼠儿果”(我亦不知缘何对此名记忆如此深刻),总不由想起“仙剑一”刚开始不久,李逍遥初遇赵灵儿时仙灵岛上是可以拿到很多物品的,而我经常在那一篷篷的树旁转来转去,拿到一颗又一颗的鼠儿果。
那时的我是多么的欣喜。
而现在回头再想,总不禁会问:既是结局如此,何如当初不相遇?
——只是恐怕,李逍遥和赵灵儿都不会同意我的想法。
看电视剧版《仙剑奇侠传》,使我不禁又怀念起了那款游戏,我想是时候把它找出来,再重温一遍了。
“你明白吗”这句经典台词是全剧的豹尾,也是许多令观众无解的疑问。
本人试做解读。
李逍遥的话是站在剑圣的对立面上,可这不代表编剧要打倒剑圣。
正相反,从前面好几集花大篇幅用尽心血精心描写的论道剧情,大家应该能感受到,编剧对剑圣这个人物的塑造是非常完满的,剑圣的形象是一个超世大境界的智者,最高的得道之人,可以说是无可辩驳,他就是全剧的哲学智慧顶点,他的言论也代表相当大部分的本剧主旨,无论是赵灵儿这样有点慧根的毛头年轻人,还是酒剑仙这样的聪明人,在剧中的思想境界表现都是被剑圣全程压制,并受后者点拨的,唯一能理解剑圣境界的青儿也是在剑圣的教诲之下得到自己的“道”,编剧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那就是剑圣的思想智慧无可挑剔。
但是,人活在世,思想和智慧是不是唯一能左右“人”的东西呢?
当然不是,还有感情。
因为人生来就是一个矛盾体,真理和智慧是人生最高的理性追求,而感情是人生无法挣脱的感性本能。
也就是说,对于人生这个命题来说,不是所有的态度、思考和前进道路都能用“是不是更对”、“是不是更好”的理性标准去衡量。
青儿放弃爱情去拯救南诏国,即使子民愚昧反攻自己也无怨无悔,还献上自己的生命,何其伟大,相必看到这里,不少观众会感到钦佩,甚至会指责那些不悟大道的人境界低,比如仙三中为爱不顾一切的紫萱。
然而看到李逍遥和赵灵儿的爱情故事,李逍遥得到一切又失去一切的轰轰烈烈惨痛人生,又会有很多观众觉得和他执迷于滚滚红尘的精彩比起来,剑圣在洞房花烛之夜逃离青儿、亲自把青儿说服去南诏国当女娲后人的冷情人生毫无魅力。
在这里特别想提一下,我很吃惊地看到很多观众指责剑圣不去打拜月教主并为此恨他,大概是由于他们看到一句酒剑仙形容拜月教主法力高强的台词,为了体现拜月的厉害,这句台词大意说“拜月的法力非常高深可怕,当世恐怕只有我剑圣师兄可以匹敌”,所以观众本着调动一切戏剧资源来解决终极难题的思路,认为剑圣应该跑到南诏去打拜月教主。
那我其实感觉这种说法很奇怪:剑圣作为大唐境内的一个隐世修仙的蜀山门派的掌门,为什么要代替女娲后人这个法力高强的、南诏国法定安全负责人的职责,去管南诏国的内政问题呢?
第一,蜀山与南诏是几乎没有关系或往来的两个世界。
请注意,蜀山和南诏并不只是地理隔着远那么简单,它们是编剧设置的两个戏剧意义上的隔离空间(而且你们不能用后面已经大幅扩展的仙三、仙五游戏世界观来套在仙剑一身上,要知道那是在仙一剧情基础上为了做更多游戏和电视剧而改动扩写的后期产物,仙剑一的时候还没有这一套什么蜀山南诏互相都很熟、魔道地位不比人道低甚至有个魔尊很拉风之类的中西合璧式大杂烩世界设定)。
蜀山和南诏国根本没有来往过,也互相不认识。
蜀山弟子看到赵灵儿来的时候被剑圣一哄说她是妖就集体信了,跟着剑圣指挥念咒,看到露出蛇尾巴还全体大吃一惊说“真的是妖啊!
”,说明蜀山跟南诏完全是两个世界,互相之间八竿子打不着。
南蛮将军、皇帝这些人在自己最危难的时候也绝想不到找蜀山剑圣求助什么的,李逍遥跟赵灵儿跟剑圣只有几面之缘,在锁妖塔事件之后喜于逃开剑圣的控制,以南诏国民的身份使命感一门心思对抗拜月时,更是潜意识完全把剑圣当世外人,从来没想过任何跟蜀山有关的打boss方案(或者说根本没想起过剑圣这么个人),更别提想到请剑圣帮忙了。
以上证明:编剧根本没想过让这两个隔离空间发生事件关系。
剑圣这个世外高人角色在结局几集的戏剧作用只是作为对南诏国之劫的遥远观照。
第二,从传统文化的角色意义上说,剑圣是得道隐世者,世外之仙,不可当做普通的“人”看。
大道无情是因为得大道者的眼光早已超越了短暂的光阴和生命。
剑圣是得道隐世者、世外之仙,尘世的一切对他如过眼云烟,无论灭了一个南诏国还是崛起一个南诏国、天降洪灾还是甘霖一场,对天地来说都是道之内的自然变化,即使今天救了一个南诏国,明年还会有个北诏国,十年后还会有个东诏国,百年千年后还会有西诏国……剑圣怎么可能入世跑来参与俗世政治斗争?
第三,如果南诏国的事都让剑圣去献身了,那女娲后人林青儿和赵灵儿等人,作为法力高强的南诏国本地人(身为有奉献使命的本地守护神)的意义是什么,喊喊口号吗?
如果是这样,林青儿、赵灵儿这些个角色不去承担履行本职的后果,就完全丧失自己的设定功能和戏剧意义。
第四,剑圣作为远离俗世的修仙门派之掌门,本来常年驻守在蜀山核心,能在大唐境内截住赵灵儿并锁到锁妖塔里已经是他能做的很主动的努力了,而且只要锁了赵灵儿,拜月的大清洗并重造人世的计划就间接落空,李逍遥因为“看不开恩爱”(剑圣语)非要不顾一切崩了锁妖塔救赵灵儿跑出去,你不能说人家剑圣没出手救过啊。
剑圣没有出手打拜月,不代表他冷漠无情、没为挽救这件事做过主动性的努力。
剑圣这样的人太出世脱俗了,大家不理解,既羡慕不起来,也同情不起来。
但是,按照电视剧的价值观,剑圣非但没有错,还完全对。
但是,剑圣很对,就意味着李逍遥这样“拒绝智慧”的人——或者说他所代表的这样一种人生意义——错吗?
或者说,不值得关照吗?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正是仙剑一的高明之处、也是悲悯之心。
“你明白吗?
”当这句经典台词从面如死灰的李逍遥口中吐出的瞬间,很多有灵性的观众会瞬间感觉到,像是五辆解放卡车在心上碾过去!
(摘自b站某观众弹幕)之后剑圣的仰天长叹更是加剧了这一沉痛的感觉、尽管大家并不能说清楚那是一种怎样的意蕴痛击了自己,但在这一刻,每个观众都直觉性地感受到,这似乎是某种李逍遥此举背后的“意义”对于剑圣所持“高于庸人、超凡脱俗”的“道”的哲学智慧的全面胜利,或者强势淹没。
既然前文说到,编剧肯定了剑圣的全剧最高智慧地位,那么这里所表现出的一定不是对剑圣的战胜,而是后者—— 一种淹没式的强有力的意蕴/情绪体验。
那么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淹没剑圣的又是什么意义/情绪呢?
首先,“你明白吗?
”很明显是在质问剑圣是否明白一种感受,即宿命性地失去人生的一切(所有的朋友(友情)、师徒(师生情)、爱人(爱情)等珍贵的情义寄托)后的痛,是李逍遥执迷不悟地深陷于俗世红尘中的情与爱、又经过人生大得大失之后的极痛感受(《逍遥叹》歌词可以一定程度上看做对这种极痛经过岁月经历淡化后的自嘲式的注解)。
之所以说是宿命性的,因为人生即得到恩爱又渐渐失去的过程,这是注定好的方向,这是注定好的苦难。
李逍遥在前半部分剧情春风得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到后期痛失所有恩爱情义在人世的寄托(友人爱人等),成为独自忍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孤独个体,他的人生无疑是被编剧按了快进键,成为消极意义上的“人生”的一个缩影或者说一个象征。
李逍遥之所以问剑圣你明白吗,是因为这种人生之痛是非亲身经历者无法透彻体会的,这是一句冰冷的的质问。
同时也透露着他倔强地拒绝放下执迷去领悟“道”的态度。
而剑圣见到李逍遥时颤声怜悯的“孩子”,以及听到质问之后无法答话、仰头忍泪的感慨举动,正是他也被李逍遥的无法解脱的人生痛苦感染、打动后,感到无言以对的为难、生命难以承受之重和无法言说的悲悯之情的表现。
李逍遥和剑圣选择两种不同的道路,剑圣是大境界,但李逍遥作为“红尘滚滚我没看透”之人并不听服于他,与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拒绝博大的智慧和“道”,继续执迷。
余杭镇李逍遥,要当天下第一大侠、要爱赵灵儿一生一世、要跟林月如吃到老玩到老、要捉弄徒弟阿七和小弟十四、要跟酒鬼师父讨尽绝世武功,从来只知道要爱,要痛快,要用力活着,可是到了结局是这么痛!
即使痛,也不愿意释怀、不能释怀,也就不能不无尽地延续这种痛!
不明白“道”的李逍遥们,一生在追求恩爱时乐,失去恩爱时痛,也就注定了人生无法解脱的悲剧性,可是,我们无法指责他们愚昧或者浅薄,我们甚至难以说他们奔向这些悲剧是错误的,难以将这种容易执迷的天性确凿而冷酷地定义为一种软弱。
因为,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要逃脱对恩爱的执念真的太难。
因为,我们无法不同情我们每个人自己、同情我们作为人的本性。
由此,我们无法不为李逍遥流泪、为仙剑一流泪。
李逍遥经历痛快的情义恩爱、轰轰烈烈大得大失的一生是大多数人都渴望、沉迷的,如酒剑仙所说:“在我的世界里,人应该有爱、有恨。
”有人,有人性,才有这个让人又爱又痛的俗世。
仙剑一的高明在于先扬大道,指明大道高于小爱,歌颂了剑圣和青儿这样超越人性的智者,但是在结局还能回归到对人性的悲悯同情。
电视剧虽然没有给出李逍遥的人生结局,但根据结局,他一定没有像剑圣那样“大彻大悟”,放下尘缘去悟“道”。
他最后这句你明白吗,很明显是选择了:固执地站在剑圣的对立面。
大家品品主题曲之一的《逍遥叹》歌词 岁月难得沉默秋风厌倦漂泊 夕阳赖着不走挂在墙头舍不得我 昔日伊人耳边话已和潮声向东流 再回首往事也随枫叶一片片落 爱已走到尽头恨也放弃承诺 命运自认幽默想法太多由不得我 壮志凌云几分愁知己难逢几人留 再回首却闻笑传醉梦中 笑谈词穷古痴今狂终成空 刀钝刃乏恩断义绝梦方破 路荒遗滩饱览足迹没人懂 多年望眼欲穿过红尘滚滚我没看透 词嘲墨尽千情万怨英杰愁 曲终人散发花鬓白红颜殁 烛残未觉与日争辉徒消瘦 当泪干血隐狂涌白雪纷飞都成空这么颓丧的一首歌,像是一个处在青春将逝之年纪、刚有了较完整的人生阅历和对社会人生、世情冷暖的较为全面的认识,虽然热血挣扎过但事实上仍然只能面对一事无成的结局、梦想和棱角都被岁月渐渐磨光的“老青年”,回望潦倒人生时无可奈何的自嘲之语,不像是一部言情剧、偶像剧、青春片该有的主题歌……好的,要是有这种想法,您就说对了,仙剑一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青春偶像剧,准确地说,“青春偶像”这样的标签只是它的一个并不占据全部戏剧生命的并不唯一的创作元素,一张华丽的包装纸、一个商业卖点和一点点由编剧不经意透出的少女心的小中二小幼稚,也就是美玉之微瑕。
长期以来,我们的电视观众对这一部成分复杂的长篇电视剧整体性理解都有很大的困难,看不起它的把它当成偶像剧,看热闹的把它叫做仙侠剧,看皮毛的以为是青春片,看懂的却知道它虽然形式上存在某些幼稚化、偶像化的问题,但那些都是表象或者瑕疵,实际上,此剧的内核是非常庄重的,主旨是非常严肃的。
它是用青春偶像范儿来包装了全剧,让很多看看热闹的普通观众认为它只是个偶像剧,实际上讲的却是宿命人生、大道红尘。
以下是本人一两年之前写的观后感,文笔、思维都嫌幼稚,但是挺真诚的,理也对,所以尽管看着羞耻但我还是不删了。
同样是拉一堆帅哥美女来讲故事,仙剑绝不是简单的:“爱呀恨呀、甜宠呀、虐心呀”或者“这个故事看得好爽啊”“妖艳贱货和白莲花的终极pk、撕逼大战”“里面XX人物好完美啊好想扑倒”“XX大总攻太帅了我要弯了!
”……《仙剑》并没有按照“正常偶像剧的套路”来走,事实上它也不是一部“典型偶像剧”。
每一个角色的小缺点、小幼稚、小性格、小成长……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笑点、每一段人物的语言肢体交流都是鲜活可感的,点到为止却有回甘,虽然背景架空,却能够让人有切身的情感体会。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仙剑是一部有内涵的剧?
它是把爱情的美拍了出来,把每个角色的魅力发掘出来,把青春的意气和成长拍了出来,把人生的得到与失去的无奈表达了出来(《逍遥叹》作为全剧主旨、男主角的人生叹息,对这种“美好注定要失去”的宿命感和沧桑感表达得很透彻)。
仙剑给观众带来的不是“何以琛”、“白子画”之类满足女性观众欲望的商业化完美男神形象;也不是“花千骨”、“赵默笙”之类满足女性观众自我代入感的玛丽苏角色,而是一个个鲜活、灵动,和我们一样有各种优缺点,心灵纯真、青春的年轻人形象。
为什么我喜欢李逍遥?
现实生活中我一定绝对远离乃至讨厌这种痞气十足的调情圣手,而会倾慕那种何以琛式的人物。
但是在文艺作品里,我不是来找幻想对象的,不是来找自我代入的,我是来审“美”的。
我喜欢李逍遥而讨厌何以琛只有一个原因,因为李逍遥这个角色“美”,这种美是我在“何以琛”们这种干巴巴的“男神”们身上感受不到的。
逍遥是“活”的,江湖夜雨一坛酒,仗剑走江湖,痴心为红颜,眼角眉梢少年意气,一举一动都是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命运,这是一个活的“立”起来的角色。
而“男神们”完全是女性作者的附庸,实现幻想的模板人偶,他们最大的优点或缺点永远是体现在“对女主痴不痴情”、“是不是高富帅”、“会不会撩妹”上面,没有自己的灵魂。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仙剑里的人、情、事……都太美好,所以这一切在失去的时候才让人心痛得难以复加。
加上:对主角们奉献精神和美好心灵的歌颂、对主角们从幼稚到成熟心理成长的细致描写、对关于“爱”的纯洁、执着、幸福与痛苦的解读、对拜月执迷作恶的批判同时,竟能神来之笔一般,不忘用看起来荒诞的“地圆梗”对李逍遥等愚昧的“正义群众”进行讽刺,颇有影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批判味道、“逍遥穿越回十年前”、“历代女娲后人注定的悲惨命运”等剧情和设定、《逍遥叹》主题曲……给全剧带来一种凄美的宿命感。
对“道”的辩论那一段剧情,无论是镜头美术还是精到的台词、思辩的道家思想内涵,都是全剧的极大魅力点……把仙剑跟那些快餐式的偶像剧放在一起,我倒觉得给它掉了身价。
老早看的。。。当时喜欢安以轩远过于刘亦菲
唐玉小宝
天仙的颜值真不是盖的,逍遥哥哥那个时候那么嫩,以前最喜欢的电视剧了。
又想起穿秋裤的潘老师……
刘亦菲确实清新动人啊,哈哈!以前很喜欢里面阿桑的歌
多少年没看又看了经典片段,哭死我了。
个人觉得前半部改编不错,后半部就……太扯了,而且前后风格差别很大,简直不像一部作品,但部分演员选得很合适
20年前买了一套碟,看完,没有勇气再看一遍,什么玩意儿
做早的古偶可以捧上9分简直是中国电视剧的耻辱
喜欢林月如
没想到这剧能评分这么高 看的人尴尬症都犯了 只能说选角很好 剧照可以 剧情台词表演都太衰了。。配角集体演的好,胡歌演得最差。
今年再看,发现果然是童年滤镜啊……里面好多表演、剧情、台词、人设都尬到不行。你们怎么吹的呢……???
童年记忆
经典仙侠剧,至今我的来电铃声仍然是那首《莫失莫忘》。
把游戏原著改得不像话!游戏里喜欢灵儿的我看了这部剧觉得月如最高! 唯一喜欢的是添加了酒剑仙的感情戏~感人……倒是刘晋元和阿奴同学等人被折腾得体无完肤啊。死编剧!!对于演员我不想说什么了,真人永远比不过虚拟人物,反正看到后面也默认了。
和新版一比 这部只剩主演的颜值能看了 其余方面都被超越了
就还是最喜欢酒剑仙啊!
永远的逍遥灵儿 刮鼻子真的好苏 这承载了年少关于爱情的真挚纯洁 也喜欢酒剑仙 帅
在我上大学那一年05年的时候上映了。那个时候满怀期待。胡歌我很喜欢。也演出了李逍遥的特点,但是整个剧情魔改的太厉害了。一会儿给胡歌,一会儿给我年少时的回忆。
第一部尚可以后越来越。。。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