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的麦兜故事里面,我总能感受到的,是视角集中在香港街头小巷一隅里的拥挤与温情,是导演对人成长注定走向平庸的认识和对爱是人安身立命的基本的表达。
麦兜是一只失落的蠢猪。
既没有鱼丸也没有粗面,就连善良也被当做低能。
但是这部片子不一样,在《饭宝奇兵》里麦兜终于成为了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不再是比屁股都懒,还幻想当一个ol的废猪了。
当然,本片最特别的地方,还是导演对文明崇拜和文化传播的思考与反思。
影片开始就是美国的街道和美式的表达杂糅日式怪兽的集合,一上来就给了我这不是我熟悉的套路的预设,甚至鄙夷谢立文为迎合大众对欧美大片的追捧而放弃之前给观众积累的对香港紧密敦实的印象,吃力不讨好。
但其实,谢立文反手就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之所以能如此快速辨认出环境人设的差异,只因为我们浸润在一个多元化的地球村,文化传播便利信息交换迅速。
总所周知,国人总是热衷追求美食和对味觉的极致体验,这其实也是文化表现形式的一种,而食物是载体。
因此正片交待环境背景的一首《麦记》几乎可以被当做是吃食店铺的坐标地图,电饭煲在参加比赛时能帮助补充能量的是糯白可爱的饭团,时不时就做好的猪扒饭之类的美食总能引起观众的惊呼,十大富豪出场的第一个镜头也是在吃东西,就连超人都是火腿肠的模样。
最让我天灵盖一紧的地方是,一向残暴的艾泥奥被怪兽打飞到外太空后,在大饭宝紧紧拉住它不放手的时候(有点甜),闪现了机器人性最后的光芒,或者说是早先设定好的程序方程式让它别无选择,总之为了打败怪兽保护地球,它脱掉自己装有应急降落伞的内内帮助大饭宝安全降落地球。
(在这里,但愿每个机器人的初心都如此坚定。
)而这所有的重点是,降落伞是彩虹色的。
在所有西方文化当中,人们对LGBT的认识和理解是如今最受大众关注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我们谁都没有办法跳过它,我们一直在它的隐蔽下成长。
影片最后,导演给大饭宝安排了两种结果,或者说是命运走向。
一种是让大饭宝成为推进外星球文明进程的大使,另一种是成为太空垃圾的悲剧英雄。
但基于麦兜相信的是,大饭宝为怪兽所在的星球带来了文明,使得他们生活得安逸欢欣,开始生产种植大米,甚至学会了打麻将。
而怪兽在应对大饭宝奇特的招式时,表现出的舒服与满足,在大饭宝战败之后,小心把它打包带回去,好像也可以为此作证。
所以,我也只好相信,很多人作恶多端侵犯他人利益,可能并不是因为他本身多坏,而是环境和出身或者说是阶级的落后,使他成为他。
但在见识了美好之后,也能学着改变。
仔细想想,最能打动我的部分,应该就是麦兜在深夜渔港海边教大饭宝“看看”“月月”“海海”,就像之前麦太教麦兜一样。
因为父母的意志,总会多多少少在我们身上继承啊!
总之在这部片里,周星驰成了一个文化符号,马云还是一个富豪,贝多芬被黑了一脚,污污的镜头还不少,校长的感情线没头没脑。
回到剧情本身,其实这一切都是麦兜的一场梦。
麦兜的出场就是在看电视,麦兜和麦太在睡前聊天,说要当一个发明家,之后他又在看电视,只不过这次怪兽来袭的变成了真的新闻,于是他就一步步朝着梦想越走越近了。
然而怪兽和超人只存在于电视里,牛顿和达尔文长得并不像猪,没有人愿意嫁给一个猪头,也没有谁需要去发明机器人拯救世界。
而我始终记得,超人才是超越次元与时空的我自己的化身。
在被怪兽打飞后回到家里跟妈妈说没事,在电视里观察比赛的进展,最后在怪兽带着大饭宝回到自己的星球后出来露脸说自己只是姗姗来迟,像极了那个一事无成只会偷偷羡慕别人的努力回头还强行辩解没有做好一件事是因为我只是还没开始努力的我啊!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好好生活。
好好生活,才是生命的真谛。
/一路追麦兜从小到大,今年的上映时间推迟,还有点遗憾。
同期的《哆啦A梦》也是拯救世界题材,可是没能打动我。
还以为自己的心已经变得硬邦邦。
//开头十分钟刚过,我还以为麦兜也要让我失望了。
普通话+怪兽+超人实在无法忍受,内心os:为什么麦兜也变了。
看到后面才松一口气,还好。
上一部电影里麦太去了外太空,难过了好久。
这一部又看到麦太,幸好故事从不连续。
还有校长和Miss chan。
片头的《麦记》一开始唱,熟悉的感觉就又回到了身边。
拥挤的小城,生活的细节,麦兜的童音,还有鱼丸和好吃的。
这才是我熟悉的麦兜。
///
麦兜读的学校变成了鲜鱼小学,暑期作业改为了晒咸鱼,打鱼丸。
不知道“鲜鱼”是不是寓意“咸鱼”,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为后面的麦兜立下了flag。
故事的开始是《科学鸭鸭》,麦兜为了家里的生意可以更好,开始尝试鸡爪鱼丸,但是总没有人喜欢。
有一天怪兽侵略了地球,麦兜古怪的设计入围了机器人大赛。
小城没有人会做机器人,厉害的校长亮出来了真身份,没有钱造机器人,麦太就疯狂打鱼丸。
妈妈和麦兜的故事线已经开始。
麦兜开口说的第一个词就是“妈妈”。
后面校长告诉麦兜要好好教导电饭宝,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从麦太到麦兜教育的还原。
校长为了喜欢的姑娘也重新捡起了放弃多年的梦想。
麦兜的主题还是那么励志。
后来的大饭宝是集合煮饭洗衣按摩熨烫于一体的家用电器机器人,其实麦兜最初的想法就是想让妈妈工作少一点。
看完之后好想有这样一个大饭宝。
片尾大饭宝发射的信号戳泪点,想念地球山坡的月亮。
毕竟,麦兜教过他无数次“月月”,“亮亮”。
无论到哪里,还是家乡最好。
////谢立文和麦家碧坚持把保留童真进行到底,麦兜的想法总有可能实现。
保护每一个孩子的童心。
想起了《哈利波特》拍摄花絮里说的话“拍摄过程中没有哪一条龙受伤”。
也总是能教给你许多道理“要靠自己”,“过马路,要拉手”教导小朋友再好不过。
/////电影的歌曲一如既往的好听,最喜欢《麦记》和《默记》还有结尾selina唱的歌“永远单纯,最不得了”。
//////最后的最后,想怀念一下那个曾经陪我一起看麦兜笑我这么大了还像小孩子一样哭鼻子,却会伸手帮我擦眼泪的人出现过。
祝你在米国也能好好生活。
影片讲述了麦太靠打鱼丸资助儿子麦兜创造设计一台拯救地球的电饭煲机器人的故事。
是的,我用的麦太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
一开始,怪兽袭击地球的事件发生了,总统和媒体呼吁人们设计机器人来打败怪兽。
在渔村安宁有序的街巷中,邮差给各家店铺送信过去,在这渔村里,麦太努力一个一个鱼丸地打,然后受到了村里出去的爱科技的青年寄来的《科学鸡鸭》杂志。
麦太喜欢和儿子在睡前闲聊,什么宇宙怪兽,拯救地球,在麦太生活中只是些琐碎的小事,可是却有一颗希望儿子不平凡的心。
麦兜设计出来的,无非是麦太教给儿子的那些简单朴实的意念支持的机器人。
平凡的人期望不凡,可是终究还是平凡,电饭煲,洗衣机构成的机器人好好招待了怪兽,和军方思维设计出来的强力机器人完全不同。
这部电影是女性主义的,伴我消磨了一些无聊的时光,心中感受着麦兜电影里浓浓的亲情,现实中,也和妈妈享受着浓浓的亲情,琐碎,无欺。
想起母亲与我也似影片中一样温馨。
母亲寄予过我的天真的厚望,而今似乎化为了泡影。
我已经长成一个平凡的成年人,在生命漫无边际的浩瀚中,拥有一个小小的存在的角落,那些拯救地球的梦想按心理学来讲又该是如何如何吧。
而我眼界中的世界从来没有发生过又怪兽这回事情,到是有烦闷城市的繁复,喜欢看城市倒塌的画面。
看完电影,我觉得幕后制作团队其实有很深的哲思,表达出来的也具有浓浓的现代哲学的意味。
这只香港猪不知不觉也已走了将近二十年,红到连颁奖典礼都拿来作梗颁奖,转眼出到第九部,一些评论对这个卖平凡人设像一部分自己的小猪转身变成拯救世界的大英雄感到不喜欢,唉!
这不也是你自己的?
我就不信你就没想过像大古一样大喊一声迪迦就变成奥特曼。
所以,内核从未变过,你还找得到心底那份童真吗?
仍旧是温情款款的麦兜麦太,麦兜呀呀学语中麦太教了他好几个词语,但他只会念“妈妈,妈妈”,配上童真的童声配音,一种酸楚感不由地涌上心头。
而他制造电饭宝的初衷,却是基于怪兽如何挠痒痒,如何吃饭的问题上,讲真,挺傻的,但这不就是小孩子的想法吗?
总是不遗余力地向这个世界施放善意。
而我们只是在操蛋的现实竞争中丢掉了这些,有时我看着自己身上厚厚的铠甲,着实觉得悲哀。
“童年时逢开窗,便会望见会飞大象”我真的好喜欢林振强先生这句话,那些天马行空啊!
早被我弄丢了,我只配在给我后代的遗书上写下,帮我找找我的天马行空,如果找不到,你一定要找到你自己的会飞大象。
仲有好靓嘅猪喃肉,仲有好好睇的麦兜。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一看到麦兜大战外星人再加上3D这个噱头,就天然生出来排斥的感觉来,就会认为这片不好。
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在陪着儿子看了好多遍以后,我渐渐明白了电影的好。
里面的好多情节让我感动,那段“妈妈妈妈,眼睛爱看我”,每次想起都让我想哭。
还有校长,淑娴,M博士,将军,扎肉超人,小尼奥尼……儿子看的很欢乐,我想,他是更喜欢和我腻在一起看东西的感觉吧!
真的很难看,可以用垃圾来形容了刚开始还能勉为其难的笑下,渐渐的,做作的配乐和歌曲,让人陷入莫名其妙中导演和编剧粗暴的煽情,肆意填罐的意识流,让人越来越难以忍受连麦兜那慢吞吞的声音,都变得刺眼起来,一点都不可爱,一点都不好笑那个模仿咸蛋超人的火腿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那个怪兽,怎么打都打不死,发明的那个电饭锅,出现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中途无可救药的睡着了,因为实在太闷,太无聊了,连电影自己都说:“闷”是在向周星驰的百变星君致敬么,又致敬又在电影里嘲讽他,是想表现出导演编剧扭曲的心态么整部剧,意义不明,充分展现如今香港影坛的现状, 拧巴,四不像,复刻不了从前,创造不出明天NO ZUO NO DIE WHY YOU CRY!
这是一部我拉了一部分快进的麦兜……麦兜虽然是动画电影,实际上的观众群更适合那些潜意识里保持童真的大人。
早期的麦兜系列,都是粤语配音的,原汁原味,台词故事都是完全的本土风情。
然而对非粤系文化的区域来说,看的真是吃力,也完全融入不进去。
虽然有大量港片做铺垫,然而看快节奏的周星星和慢节奏的麦兜,是完全不同的观影感受。
前者让人一笑,后者在考验人的耐力。
随着大陆和香港在各种领域的激烈碰撞和交流,一部新的麦兜电影诞生了:麦兜响当当。
这部片子在内陆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是因为这只粉红的小猪的故事,虽然台词的蛛丝马脚里依然带着港片的痕迹,但终究是走出了香港那个弹丸之地,除了本土文化,引入更多的历史情怀。
浩瀚壮阔的长江,风景瑰丽的武当山,精妙绝伦的清明上河图……我一度思考过,麦兜响当当的剧本的诞生,是否代表着谢立文和麦家碧默认,走出他们眼中那个香港,他们能做的更好。
不过根据后面几部麦兜电影来看,他们走出来过,但还是回去了。
麦兜响当当有了一个国语版,配音请了宋丹丹和黄渤。
宋丹丹的麦太听得我如痴如醉,黄渤的旁白诙谐幽默,还有了一个软糯糯的国语版小猪——张小朋友。
他的略带沙哑的纯挚嗓音,完全击倒了我。
虽然很多人都说粤语版才是真的麦兜,但硬邦邦的粤式腔调对北方人来说实在是接受不能。
麦兜响当当的后面几部,通通去电影院支持了。
这部饭宝奇兵本来也是要去电影院看的,奈何所在地的电影院连排片都不带排片的……足可见院线对这片子前景之不看好。
所以最终只能在网上看了一遍,然而开始追这系列电影后,第一次把情节部分快进了。
这系列电影一直有个不变的主题,就是情怀,母子,师徒,过去,未来。
然而情怀终究只是一种感情,要在大银幕中呈现出来,是需要故事作为载体的。
电影院里一个多小时,你要从视觉和声效上接收导演和编剧的意图,如果故事本身都让你提不起兴趣来,又谈何情怀?
我看的这几部里,除了响当当的故事设计天马行空行云流水,其他几部一直是慢节奏的。
当当伴我心有音乐悠扬动人,我和我妈妈画面极美,来到饭宝奇兵这部时,当画面和声响一个要素都保不住的情况下,极慢的故事节奏,老式的港梗,不知道这电影在香港票房如何,但在如今的大陆电影院里,只有情怀是远远不够的。
最后,龅牙妹这个应该还是在致敬周星星。
可阿MAY才是属于麦兜的回忆啊。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部片的主题就是爱了。
如何体现呢?
比如:妈妈对麦兜的爱。
就一个吗?
还有,麦兜对怪兽的爱。
没有了吗?
还有校长失去爱,但他也给了麦兜爱,还有十大首富,和妈妈带领的团队。
也可以理解为帮助。
还能说些什么呢?
我哭了,第一次是妈妈追着飞机飞走,两脚跪在地上的无助,以及鼓励麦兜。
第二次是校长,失去了爱人。
不知道为什么失去,可能因为他没有钱吧,只甘心做一个校长。
还有吗?
很多之前的东西都用上了。
比如:快递员的杂志,开始是一本,结尾是另一本,呼应得很好。
还有就是剃毛的,可以转乌拉圈的椅子,饭团,分吃……很多在后面,也给了怪兽。
前面的展示既好笑,又为后面做了铺垫。
还能说什么呢?
打打打打,串得很好,原来主题曲也是有用的,不仅是配乐,也是配乐。
还有吗?
那种纯真,什么记,什么记,那种善良体现得很好。
我很喜欢香港,也很喜欢麦兜,这就是爱的力量。
影片的最大萌点集中在大饭煲这个由麦兜设计出来的机器人上,可以讲,这个大饭煲的脑洞大开让人印象深刻也在反应着当下我们童真的缺失,而当大饭煲一出场的时候,这其中既有一定的原理,但它又超乎常理之外,也因为这种奇妙的设定,最终让观众被这种天真无邪所打动,忘掉成人世界里的不美好与阴郁,而被这种童真所俘虏,这就是麦兜这个系列最让人敬佩的地方。
所以,《麦兜·饭宝奇兵》是一部让人暂时忘却烦恼的电影,这其中既有对这个世界的恶搞戏谑,但同时也有美好愿景在其中,你若窥见麦兜的智慧,你也许就能更好的与这个世界共处。
生活中最平常的东西,也许是最伟大的。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让世界和平。
但是,直到我看到《麦兜—饭宝奇兵》,被麦兜的幼稚萌到了大脑,擦出了火花。
妈妈做的一碗米饭,到底有多大力量?
米饭做好了,我吃了,做好了,我吃了,吃了三十年。
却从没有想过这碗米饭有多大力量。
这不仅是一碗米饭,也是母亲的乳汁,是母亲的爱!
在人类遇到危机,对付小怪兽时,无论是地球人的领导者,还是来自外星的扎肉超人,都试图用更强大的武力来制服他。
但都失败了!
然而麦兜用他母亲照顾他的方式,却使小怪兽从此变得舒适愉悦,也不再来地球捣乱了。
麦兜成为了一个懂得为他人提供舒适愉悦的人。
爱会传递!
从麦兜的母亲传递给了麦兜,麦兜又将爱传给了小怪兽。
麦兜很伟大吗?
也许他只是想,如果自己是这只小怪兽的话,他的母亲也会这样对他。
学会了麦兜的法宝,我们也可以去打小怪兽了!
PS,行动之前记得提醒自己。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也住着一只小怪兽。
麦兜问妈妈,小怪兽屁股痒怎么办?
他的手那么短,够不到呀!
喜欢关于妈妈的情节,喜欢饭宝设计的小心思,不过作为一部正常说故事的麦兜电影,少了前几部的柔软和温情,还是更喜欢看麦兜的生活和与麦太之间的母子情深,话说里面这么多污到不行的设计真的不是有意而为之的吗?
大饭宝也是一枚暖男~
已经上映了呀,为什么显示是内地未上映?评价人数也少。在小朋友细节看世界和成人宏观英雄崇拜之间摇摆不定,情节也是无厘头拼凑。描绘地球外太空的画面好赞。怪兽很可爱,扎肠超人很cult很SM。
指望和稀泥能世界和解,这是不可能的
这个不是麦兜啊
从麦兜响当当开始 动画人物轮廓越来越高清 感觉失去了前两部麦兜的钝感和呆萌这一部大家都变立体了 可爱的感觉回来不少 可惜故事讲得不太精彩麦兜感动人的很大原因在于它的平凡 看着这个粗腿小猪的日常能被治愈 不需要去打怪拯救世界 只要做个普通人就好了 所以这部的英雄人设真的没必要...
有一种特别萌蠢的喜感啊!!正儿八经的说笑话才最好笑!!另外全片都散发出麦兜独有的温情氛围,就是舒舒服服的一部电影。香肠嘴的怪兽真的太喜感了。
在纽约回香港的飞机上看的,哭惨了
韶关百汇电影院 2016-09-16 21:00 粤语2D // 影片真心好腦殘,怪獸、扎肉超人、大飯寶,那些動作招式都好奇葩(尤其是那個吹BB……)。歌曲還ok,片尾找不到吳君如、黃秋生、鄭子誠等人的名字。
已经不像原来的麦兜了 强行加了outman打怪兽的感觉 但是喜欢本质里的幼稚搞笑和一点点忧伤 电饭宝的设计真的很棒 无论麦兜的想法有多无厘头 妈妈都会耐心听鼓励他 所以他才会成为这么开心又有想法的小猪吧 希望大饭宝能给每个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相信它真的在外星球帮助怪兽们活得更好
表面追光的上限是高的,但材质一塌糊涂,整体3D表现更是飘忽不定,和同样是2D画风3D实现的史努比差太多。麦兜的文化core倒是很好地继承了——饭桶也有春天。但总的来说乏善可陈……毕竟即使作为子供向,这也是2016的子供向了啊……
给我看睡着了 赞
我是麦兜脑残粉
讲道理这个真的不好看
什么是无用,什么又是有用呢?和麦兜战斗的并不是怪兽,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
对待世界,我们需要多一点天真,但也别太天真
也许麦兜在我心里只会是往鸡爪上串鱼蛋的那个一心要在平凡生活中抓捕英雄梦想的小男子汉而不是拯救世界的大英雄吧。
麦兜,我长大了一定要嫁给你啊。
……儿童电影
感觉我和我的妈妈那部最好了……这部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