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什么正经影评,想到什么写什么。
小时候看《麦兜故事》最喜欢前半,来回把 VCD 第一张碟看了很多次,就是不喜欢换碟继续看,因为后半部分小时候怎么也喜欢不起来,沉闷、慢调。
今天重看,发现后半原来是这么伤心的梦醒时刻,长大后的麦兜回忆作为过去的现在,然后小时候的麦兜对未来充满希望与长大后的未来形成一次跨时空对视,这种时间感在成年男人声和奶声奶气男童声的交错讲述之间是多么奇妙又复杂,但两人看到的世界又是完全两回事。
《麦兜故事》有点像《恶童》那样用平面美术素材贴在 3DCG 建模上,香港一时间是让人喘不过气的、写实的、重层的大楼(动画意义上可以用 layer 解释),一时间又是多维立体的游乐空间,写实和幻想随时切换。
很意外联想到了去年看的《风流一代》,宏观叙事的积极向上深深刻入被时代倾辗的个体中,扎进每一个身体周遭的生活中,宏观的一切成为似有似无但切实无处不在的背景,时代笑,人民跟着笑,麦兜也歌唱为了祖国繁荣而努力成长,香港运动员不是腊鸭。
然后,这样一个向上的宏观叙事,和每个长大后的梦想破灭的平庸之人一样,美梦结束,时代落幕,幕后是密集的窗户组成的楼宇森林,绝非是什么青山绿水而是乌烟瘴气。
故事讲完,但还要继续活着。
只是这个落幕,内地和香港有着二十多年的时差,《麦兜故事》上映的时候,刚好是《风流一代》里人们走进新时代、建立全新的秩序、迫不及待与世界道声“你好”的开端,朝气蓬勃的面貌出现在每个人脸上,相信当时的大多数内地观众不太能真正理解到《麦兜故事》的情绪。
两部片都最后选择了对那些长长的幻梦轻拿轻放,只要香港人还对吃有执着,就还有生活下去的根;风流一代被口罩的刻痕改变了容貌,只要还想起自己是谁,就还能继续面对未知的世界,即使脸上只剩下眼睛也能认出对方。
然后两部电影的个体都向着银幕深处跑去,以背影远去。
每次“香港电影已死”跌倒谷底的时候,都会冒出一些年轻又冒险的独立精神作品,宣告一种新的话语新的浪潮诞生,《麦兜故事》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它是和陈果的电影都明显是处于同一个时代诞生的话语。
现在香港电影出现那么多社会写实电影又是一次新的谷底迸发,但很明显,二十多年前香港电影掉落谷底冒出来的“新的话语”,从表现和表达方式来说比现在有趣太多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买衣服知道心疼钱了,那个看到NEW ARRIVAL都全价拿下的女生,什么时候走了。
突然什么时候开始,每花一次钱,都心里痛一下。
因为不是自己赚的,因为想到了天天忙碌工作的父母。
第一排左角的女生,英语真是流利。
心想,研究生就是不一样。
然后大家聊起来,才知道,原来,她就是同年级的,传说中去外所实习一天拿250,保研到外校的MM。
到了这个时节,真枪实弹PK抢钱过线争名额,总是泾渭分明地几家欢喜几家愁。
司法考试,奖学金,语言成绩,绩点,实习机会,找工作,公务员,出国。
一切看似各行其道,却和前三年紧密相联。
像是一杯河水,舀进杯中,时间过去,一层层,已经分出了高下。
曾经和所有正常人一样,认为很多事这有什么难,直到反反复复,知道真的很难。
别人能做到的事,你真的不一定做得到。
有个姑娘告诉我,她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总和自己感觉的不一样。
爱做梦的人都这样,不够现实的人都这样。
直到被现实教育,才如梦初醒。
就像终于有一天,麦兜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会后悔么?
答案是,不会呀。
从17岁进到这座校园,到21岁就要离开,真的努力过。
那天荃对我说,我还记得你大一时进来时的样子,变了太多太多。
一点点,一点点,把自己灵魂里的洞填上,然后,才能去多收留一些幸福。
麦兜和麦太都努力过,麦兜苦学过早已没有市场的抢山包,麦太用电子词典逐词翻译给奥委会写信,希望抢山包被纳入奥运会项目。
他们都努力过了,无论小人物的行动在观众们看来多么可笑,可是他们真的,努力过了。
曾经觉得不可理解,怎么会有人都到北京上海读书了,还要毕业回去工作。
站在大四的分水岭边,终于理解。
有人是从心底不愿离家,就像上海人一定要呆在上海;有人是迫于现实压力,选择了另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
麦兜也想出人头地,麦太也许过愿。
可惜麦兜既不帅也不聪明,连好运气也没有。
但是生活不还是在继续么,一只吃了半年的火鸡,也可以是幸福的。
记得从前爸爸从前跟我说:毕业了回来工作吧。
现在回头看,才知道,那是爸爸心疼我,那是因为爸爸知道现实对于一个敏感脆弱的小姑娘来说,是多么难。
于是时钟转到这里,也学会了接受。
接受这世界90%不属于我接受没有办法让每个人都喜欢我接受自己的不漂亮不优秀不成熟接受总是会不断有麻烦突然冒出来接受我喜欢的男生不喜欢我甚至嫌我幼稚接受所有从前不够聪明决定带来的结果接受将来可能碰到的所有不如意接受……接受…………
小小麦兜,有个去马尔代夫的小小心愿更可爱的是妈妈,不愿违背自己当初的诺言,就假装带他去了一次,但是孩子的梦想实现了,依旧很开心我很喜欢麦兜妈妈的善意谎言维护了一个小孩子的梦想也假装实现了他的梦想小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他至少不会因为大人的失言而在其他小朋友面前丢掉面子他也有个美好的回忆我去过马尔代夫了那个美丽的梦
前几天(6 月 22 日)是麦兜的生日。
很多人应该都记得他的名言,“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是曾经下载量第一的彩铃。
这可能是全世界人最中意的一头猪。
生日那天,全网的祝福四面八方涌来。
“要一直 keep 童真啊。
”
“要拥有歌里的豆腐青菜和咸鱼瘦肉。
”
“要继续长肉,继续充满力量。
”
麦家碧和谢立文是麦兜的创作者,有人问他们,希望麦兜长成一个什么样的大人?
他们的心愿很朴素:“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期望。
如果他不能像伟仔那么靓仔,又没有周润发那么有型,我只希望他一直善良,开开心心,不要变成别人盘子的午餐肉。
”今年是麦兜首映 20 年,如今麦兜 26 岁了,没成为午餐肉,当然没成为一只成功的猪。
做过很多零工,小腿依然很粗壮。
但几乎每个了解麦兜的人,都被他触动过。
他是人们选出的“在香港居住的十大理由”之一。
他的雕像,被立在维多利亚港旁边的星光大道上。
与他并肩的,是李小龙和梅艳芳。
他的电影首映时,票房打败了当年热门的《千与千寻》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刘德华配麦兜爸爸,吴君如配麦兜妈妈,李云迪是麦兜大表伯,胡歌配了成年麦兜。
导演陈可辛拍过麦兜真人电影,感慨道,“所有人都非常愿意给麦兜做配角。
”很多人都说,麦兜其实是一部成人世界残酷物语。
你会发现,生活并不会给你 happy ending 。
那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必然的一场空呢?
麦家碧说,她的麦兜有个任务,“就是不断提醒大家,每个人的过去都是麦兜,都很单纯,你完全可以不活成现在的样子。
”在越来越麻木时,回头去看看过去的自己,“让硬邦邦的,不至于硬进心里。
让软弱的心,不至于坍塌不起。
”
众所周知,目前有头猪正当红,小猪佩奇。
不过麦兜和佩奇比起来,是截然不同的猪运。
佩奇住独栋别墅,带花园,做过热气球旅游。
麦兜和妈妈住在贫民窟的出租屋里,床太小,要打斜着睡。
爸爸在他出生前就跑了。
每当他问起,他妈就堵他嘴,“个死佬,死左啦!
”(那个死鬼,死掉啦!
)妈妈麦太也是个运气不太好的中年母猪。
在电视台开节目,倒闭了。
卖保险,失败了。
打了很多份零工养家,甚至去帮人通厕所。
她有句话很让人心酸:“像我们这样的女人,哪一个不能随时挤出眼泪来呢?
”
她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在儿子麦兜身上。
奈何人生不如意,麦兜处处不顺她心。
盼儿子像梁朝伟刘德华,麦兜生下来就是只小丑猪,唯一特长是抖腿。
盼儿子要是不帅气,聪明也行。
可麦兜考试考 H(不及格),脑子里压根装不尽知识,“为什么香蕉读‘便烂烂’(banana)?
为什么伞叫‘按便烂烂’(umbrella)?
”
念菜单,别人从左往右念,麦兜从上往下念。
麦兜上的春田花花幼儿园,也是问题一大堆。
别人幼儿园教钢琴、奥数。
麦兜幼儿园教怎么装死,怎么耍赖,去饭馆打工怎么应付客人催单。
朋友圈就没成功人士。
麦兜校长,白天在幼儿园当校长,晚上兼职做保安,口头禅是“行就吃龙虾,不行就回老家”。
幼儿园唯一的老师陈老师,有一副像王菲的好嗓子,却呆呆的,一辈子待在一家总是要倒闭的幼儿园里。
这一幕让很多人哭笑不得:幼儿园交不起租,办筹款大会。
别人的校友做宇航员,从太空发来祝福。
麦兜的校友在坐牢,从监狱发来祝福。
最后筹款数额也很残忍。
别的幼儿园:5866 万。
麦兜的幼儿园:367.4 元。
名场面“鱼丸粗面”,我以前看挺好笑的,现在看只会替他着急。
你可能不知道,麦兜是编剧按低能儿写的。
她想知道,被认定为弱者的人,可以怎样生存。
但就是这样的麦兜,被选为“香港十大文化符号”,排名第二。
第一名是紫荆花。
香港小姐和四大天王,都排在他后面。
选麦兜的理由很让人感动:“从出生到长大,失望、失败伴随了他一路,但麦兜一直坚持用正直、善良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
他是唯一一只不用橡皮擦擦错题的小猪。
橡皮擦是朋友阿 may 送的,他很宝贝,试卷写错了也不擦,“不行,一擦就缺一个角了。
”
他是唯一一只在课堂上拉屎的小猪。
陈老师带小朋友围着钢琴唱歌,弹得是舒伯特。
麦兜听入迷了,不想举手打断,忍着没去厕所。
妈妈麦太都快气哭了,骂他:“屁股还会拉屎呢?
你看你比屁股还懒。
”麦兜也委屈哭了,“我想忍一会等唱完再说嘛!
”
他甚至是一唱歌就感动到想要拉屎的小猪。
妈妈麦太愁坏了,带他去看病。
看一听刘德华的歌就急便便的毛病,医生说了一堆听起来无厘头的话,“那不是便便,那是感动,在你心中不知什么东西窜来窜去,窜来窜去,不知怎么讲就说急便便。
”
抖腿的毛病,医生说治不了。
麦兜自己有个懵懂的解释,仔细读会让人泪目:“至于我抖脚这事,我也不知该怎样解释。
当我不太想走动,但又不想愣在那儿时,我就会抖脚。
尽管在无风的日子,树上的叶子,地下的果子,枯叶、花瓣,蝴蝶翅膀上一粒粒阳光、一粒粒影子,大家都抖着,抖着,抖着,像跳舞一样,看见人家在抖,我也抖,其实,我没有哪儿想去,我只不过好喜欢现在这样子。
”
这一幕应该很多人都被触动过。
麦太着急着送麦兜去学莫扎特。
培训班解散了,麦兜也没开窍。
麦兜做了份莫扎特测试,很多项都比同龄人低。
但教授特地写了一句评语:“他不是低能,只是善良。
”
这句话至今还在流传,抚慰了很多人的心。
它是麦家碧手写的,想写得硬一点,表现得肯定一点。
“小孩子一次一次被骗、被训练,结果就会成为大人,成为比较自私的人。
善良其实是很困难的,需要很大的勇气或者运气。
才可以成为一个善良的大人物。
"
事实上,你应该也发现了,麦兜根本不是一部儿童片。
很多妈妈带着小孩去看,最后妈妈们哭惨了。
豆瓣网友@王小能 也哭着出了电影院,他说谢立文太坏了,“这个故事根本不是给小朋友看的,所有又善良又没用的大人应该一人发一筒卷筒纸进去一边哭一边擤鼻涕一边看。
”你会发现,人生往往就是好梦一场空。
麦兜最厉害的是小腿粗,能爬。
妈妈送他去抢包山,就是爬包子做的山,抢最高处的包子。
她还拿着字典,一字一句翻译,给奥组委写信:“虽然你不知道我是什么渺小的东西,但我的孩子很大很大,有一天你也会知道。
”
她想让奥组委把抢包山变成奥运项目,让麦兜得冠军。
最后麦兜当然没成为很大很大的人物。
他努力练的抢包山,只用在帮妈妈抢早点上。
最后包子店关门了,他再也用不上这个技能了。
麦兜问过一串问题,也是问你我: “拿着包子,我忽然明白,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长大了,到我该面对这硬绷绷,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怎样呢?
”
我想麦兜早就给了答案。
你要知道,即使你吃了很多包子,但就是没有包你成功的故事。
他练了很久的武术,去比赛,还是一下就被打败了。
“不是忽然叮的一声变成别的东西,才算是奇妙。
那个走得很慢很慢,慢的不像话,但是非常肯定一直都在走的钟,就已经很奇妙了。
”你要相信,即使全世界的人不信你,还是会有人信你。
麦太买了麦兜臭手摸的奖,每次都没中,每次都要买。
“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也会信你。
全世界的人不爱你,我也会爱你。
我爱你爱到心肝里,我信你信到脚趾头里。
”
即使你做不成大人物,但你要依然相信善良,还是要做柔软的梦。
麦兜人生的高光时刻,是和刘德华唱歌。
但那几天,也发生了很糟糕的事情——妈妈的股票赔完了,陈老师失恋了,好朋友贝贝搬出豪宅了。
一切就像被谁拽了插头一样黑,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继续唱歌。
最后,我想请你看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来自春田花花幼儿园毕业生的大合唱。
这个幼儿园没培养过大人物。
校友都是杀猪的、开大排档的、做推销的,校长是音乐学院毕业,没找到工作,没什么可教,只好教孩子唱歌。
这里的每个孩子都会唱歌。
我们也许人生某个阶段是麦兜,也许就是一直都是麦兜。
命运也许就是没有选中我们。
我们圣诞节只能吃最便宜的小火鸡、考试得不了 A、买彩票永远不中、练得很厉害的抢包山怎么也不会选到奥运会项目。
但你依然要相信善良,依然要做柔软的梦,“让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进心肠,让软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
”
一直都想写这个评论。
这部片子从初二那年,到现在,看的感觉非常不一样。
昨天考中国文学概观,里头有一道题:论苏轼的《定风波》和《前赤壁赋》里头反应的思想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而我满脑子的都是麦兜,是麦兜这个孩子。
纸包鸡鸡包纸,猪腩肉,腊鸭和垃圾……是我初二时觉得很有趣并且背下来的台词。
而现在整部片子仿佛只剩下这一段话:拿着个包,我突然明白,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真的没有。
不行,就真的不行。
没鱼蛋,没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奖牌,没张保仔宝藏,而张保仔也没有咬过个包。
原来蠢,不是那么好笑,蠢会失败,会失望。
失望,不是那么好笑,肥,也未必好笑。
肥,不一定大力,大力也不一定行。
大个之后,到我面对这个硬邦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是怎么样的呢?
原来没有,就真的没有。
不行,就真的不行。
有些东西未必那么好笑,它会失败,会失望。
麦兜故事,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
苏轼思想,是一个失意者的思想。
那段最动人的旋律用的是舒曼的梦幻曲,就连这段手风琴配的音乐,也是一个失落者的旋律。
我们不说谁谁谁怎么怎么成功。
这个世界已经满满的都是成功人的故事了。
在这里,我只想关注的是失败的故事,它是你和我,是我们每个人,不足道的故事。
除了朋友,便没有人再愿意听的故事。
说得多了,便如同祥林嫂般惹人厌的故事。
只有把它包装得精美绝伦,将自己装饰得满不在乎,打趣那些失败,嘲讽自己的无能,才能够博得听众,才能够自欺欺人说自己确实不在乎。
这种失败,是你再努力,再刻苦,再拼搏,付出再多,最终只能发现现实的无情的失败。
你以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很老土的话是真的。
你以为只要自己愿意付出,是一定可以拿到回报的。
你以为世界是一面镜子,你给出什么,它就会回馈你什么。
你忘了这是个太现实,太无奈的世界。
你忘了有很多事情不是个人的能力可以左右的。
你忘了其实自己并不是一个引领风骚的人物,自己不是个天才,不是什么事情想做就能做要的,不是什么东西想要,就能要到的。
即使你付出再多,回报也可能是零。
麦兜,他很努力,他努力地吃药,通过这样来到达心中的圣地,马尔代夫。
但是他不知道,去马尔代夫更多的是经济问题,不是他这样一个小孩子,把一瓶药吃完,就可以去到的。
麦兜,他很努力,他努力学抢包山,希望完成妈妈望子成龙的心愿。
但是事实就是这个运动根本连场地都没有,他再努力,也都是不可以获得奥运金牌的。
他不是没有奋斗,不是没有努力。
只是,这就是现实。
没有为什么,不是加法题,除了指着自己的失败大呼好笑,什么都不能做。
其实一点都不好笑,但如果我们不笑的话,这个社会,甚至连容身之处都不给了。
麦兜讲了一句关于目的的话,很真实同时又很感人:我不喜欢抢包山,但是我爱我妈妈。
我相信,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最初理由,可能都是这个:我爱我妈妈。
于是面对失败,面对失望,这些都不难渡过。
但是怎么去面对那个在家满怀希望的妈妈呢?
我知道这部片子诙谐幽默,充满笑声。
就像苏轼在他的诗文里头,洋溢满满都的是旷达大度。
那些面对失败,表面自嘲,满不在乎的人,我们看着以为他们过得很好,当他们突然变得安静,冷冷地说一句“其实这些一点都不好笑”的时候,你要知道,只有这句,才是真的。
---N年分割线---[当年写得时候想到的是一个朋友 特别像我感受到的某一瞬间的他的心情 其实 那么一瞬的灰心丧气 懂的人不多 记住的人更少 不必怀疑 "麦兜"是很多人心中的正能量天使]
我记得一个笑话,大概是说,两个人在停电的大厦要爬四十层,于是约定爬一层讲一个笑话。
最后一个笑话是,39层,原来我们都没带钥匙。
麦兜的故事,是草根的故事,在春田花花幼稚园这个浓缩的小社会中。
最后我看到真人版的麦兜,他的短腿和腿毛,在海边,说怀念麦太拿着包子,我忽然明白,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有奖牌,没有张保仔的宝藏,而张保仔也没吃过那包子,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愚蠢会失败,失望并不那么好笑,胖并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有力气也不一定行,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长大了,到我该面对这硬绷绷,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怎样呢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
没有lv,没有offer,没有升级加薪,没有年终假期,没有爱人相伴,没有遗产原来他从未到过马尔代夫,他的妈妈也从来不会做纸包鸡其实他是Q版阿Q吧,但是阿Q有什么不好,不微笑不自嘲世界是否会改变?
其实这都不好笑。
为什么麦兜不会成功,因为,我们辛辛苦苦的爬了三十九层,从一开始就忘记检查是不是带了钥匙。
比如何川洋,他考了重庆状元,但是无学可上,这好笑吗?
如果他足够有权势,为什么不保送,而是在民族上造假?
奥运会没有抢包山。
我爬了三十九层,但是没有带钥匙。
这一点都不好笑
故事的开头,一只塑料盆(在纽约你只有在唐人街的中国超市才能买到塑料盆)飞过香港密密匝匝的街道,在若干间街头巷尾的小吃店拐了若干个弯(通常香港街头的小吃店都相当赞),降落到麦太太临产的床前。
麦太太一个奇怪的许愿,塑料盆一个奇怪的庇佑——不求又帅又聪明,只求逢凶化吉,一点好运气——于是麦兜小朋友就诞生了。
香港,这个拥挤的都市,它不仅仅是高大上的金融中心和旅游购物者的天堂,也是一个生活气息浓郁,有着许多市井小民过着平凡日子的地方呢。
这种平淡的生活气息,给故事笼罩了一层悠然自得的气息,就像一层乳白色的薄雾,让整个故事的色调都清新可人了起来。
然后一个稚嫩的童声唱起来:这世界有很多的事,就是由不得你,火鸡!
火鸡!
来一只?
最后却捧来了鸭子!
虽然还是送来了鸭子,我还是吃得很欢喜。
多年前也曾经试图看麦兜的故事,却恼于故事的无厘头,实在是不能理解那些干巴巴的笑话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而今偶然重新看起,却很喜欢这充满小市民气息、随遇而安的幽默感。
或许是心境变了罢。
不再高瞻远瞩志存高远,只求踏踏实实把握好现实的安稳。
再也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只要过得去,那就将就着过下去吧,反正也不错啊!
差不多就行了,何必struggle把自己得那么辛苦呢!
开心就好啦~就如开头那首歌唱的:“虽然还是送来了鸭子,我还是吃得很欢喜。
”对于一个只有22岁的人来说,这样的心态是不是有点太老?
我不知道。
其实我只是想开心一点,让自我放松一点,用平和的心态把握当下,踏实地做好手头的事情。
或许惊喜就在前方呢!
希望在每一天 都能在生活中发现美丽 哪怕很小很小 我也会很快乐很快乐 --题记 2004年1月28日 黑色的键盘,跳跃的手指 两点的甜甜美禄 留有余温 温暖的夜,尽管已经那么深 讲一个斑斓的梦给自己听 骑扫帚的小女巫说她能飞到人们的梦里旅行 有人梦见星星,有人梦见爱着的人 我梦见一场花瓣雨,闻到栀子的清芬 美美的睡去,甜甜的醒来 那是阳光的味道 那是朋友的声音 蕾说陪我值班 马说陪我逛街 下午的时光,有了期待 期待,使得生命变的有意义 只是依然赖在床上,依恋被窝暖暖的温度 12点来到办公室,桌子上积了一层灰 用力一吹,明媚的飞舞 洗了杯子,倒了杯水,打开本本 等待的时光,麦兜做伴 麦兜是我喜欢的一只小猪 定居在我的本本中 MY LIFE AS MCDULL 看过一遍又一遍 也总是零零碎碎的浏览他的生活片段 麦兜是只单纯乐观的小猪,资质平平,却有很多很多梦想。
希望,失望,希望,失望,一个接一一个,都是失败,但麦兜还是凭他正直善良的死蠢创造了他美丽的世界。
麦兜或许傻,或许笨,或许慢,在人生的追求中屡屡尝试屡屡失败。
但他却把生命过的自自然然,象在做一件简单的事。
喜欢麦兜,就是因为他不完美,象我们每一个人。
他的希望,让人看了喜悦,他的失望,让人感同身受。
鹅满是快烙滴好耳痛 鹅闷天天一戏个窗 鹅们在壳习,鹅闷载升胀 鹅闷是春天滴化 看着,听着,微笑着,大笑着 传达室的王伯伯走来了 早点回去吧,我在呢 1点结束了我的值班 蕾也打来了电话 我们去飑歌 一曲曲点着 很爱很爱你 广岛之恋 炫耀 勇气 故意 想见你 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 眉飞色舞 。。。。。。
原来很熟悉的歌 不知怎么今天一下子找不着调了 或许是没有那样的心境了 我想着麦兜 我想唱麦兜与鸡 我個名叫麥兜兜,我阿媽叫麥太太, 我最喜愛食麥甩咯,一起吃雞一起在歌唱。
我個名叫麥兜兜,我老師叫Miss Chan Chan, 我最喜愛食碟頭飯,一起吃雞一起在歌唱。
那只可爱的猪猪 吃完饭,和蕾挽着手逛在十全街 风吹着有些冷 昏暗的灯光下 一路上 是我们的笑影 和蕾在一起的时候,我是迷糊的 我不记任何方向 我知道我在任何地方落下 她都会回头来找我 她不会离开我 和她在一起的时候 我恣意的做着自己 回到家,继续看麦兜 麦兜有个爱他的妈妈,虽然家庭并不健全,但妈妈却是麦兜最大的依靠。
麦兜的快乐来源于他的单纯、容易满足和善良的心地。
麦兜和妈妈的亲情让人动容,我忽然想起一句话“最感动的人的莫过于世间那些朴素的单纯的情感”。
麦兜的妈妈是伟大的。
影片结束时 曾经为一只圣诞夜火鸡欣喜若狂半年的麦兜 说:“其实,一只火鸡最让人心动的时刻,就是从橱窗里面看见到吃第一口为止。
剩下的就是吃下去和吃完的区别。
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你已经不在我梦中。
” “一切都没有变,只是你已经不在我梦中。
” 这句话,歪歪斜斜地写在灰白的荧幕上时 倏的,心有点酸酸的 麦兜成长的历程,就是幻灭的历程。
成长 让他渐渐看清了这个“硬倔倔”的世界 让他知道“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 下签就是下签,不能放回去再求 “很多包,却不能包保成功。
” 成长,就意味着没有鱼蛋,也没有粗面,也没有到过马尔代夫。
成长,可以念小学,念中学,念大学,可以知道orange、banana、umbrella是怎么回事 但然后,那个最后的理想呢?
可能还是空。
希望,然后失望,再然后,不是希望了,而是更大的失望。
在长大的麦兜平静的旁白中,最微弱的一点点火星都被破灭。
只余下一片灰蒙蒙的颜色:那是生活的原色。
但猪眼看世界,还是充满着善良的期许。
Everything is bright and beautiful。
长大的麦兜不也是充满力量地跳进海里前游么?
是的,尽管幻灭,尽管无奈,我们依然可以笑,可以希望。
命运其实好像也没有亏欠麦兜(或者我们)什么不是吗?
缤纷的美梦散尽之后,生活便变得像麦太菜谱中的烧鸡那样简单: “鸡一只,放在炉里烧,就行了。
” 可是怎么才能做出一只漂亮的烧鸡呢?
“那就拜托……把鸡烧得好一点!
” 麦太不知道,麦兜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
套用麦兜一句话来说 多么简单的一条道路,多么难走,多么易走。
我们都走在这条生活的道中。
如果大难不死,必有锅粥!
一年之后,经历了恋爱,变故,起伏,我昨天晚上又看了一次麦兜。
开始喜欢麦兜的时候,记得他最经典的一句话:有情人终成叉烧;当时么的LP,愤世嫉俗,感觉这句话很解气。
可是老天爷还是安排自己在生命中的关键时候碰到昨天抱着我陪我看完的重要人物。
我突然明白麦兜说过的另外一句话:希望……失望……希望……失败……尝试……失败……再尝试。
话回来说麦兜,本来应该叫麦胶,还好麦太够叻,把名字改改成了比较可能会靓仔,行运和够叻的麦兜;但是事实上,现实不会跟纸包鸡一样简单顺利的完成,而且春田花花里面没有可以让麦兜懂得更多的机会—只是很欣慰他在里面学到了开心和快乐的生活,无忧无虑,ALL THINGS ARE BRIGHT AND BEAUTIFUL!
于是要去出人头地,麦兜既然连马尔代夫都去过了,长洲也自然不在话下。
学习抢包山这种无稽的运动,显得极其无里头,但是在麦太眼里,总有一日,她个仔会“很大,很大”。
麦兜于是在大包整多两笼的歌仔里面学习到了他最拿手的一门功夫,最后倒也是锤炼出跟师傅黎根一样的大脚瓜……大力气。
或许就跟一开始麦太希望的一样,他的确很大了,平平安安。
长大了,才知道,抢包山么的入选亚运,姗姗失利奥运都是很平常的故事,蠢,肥,还有迟钝都是平常的。
跟所有人一样负资产,也还是平常地。
就跟吃火鸡一样,最好的味道在将要吃和吃第一口的之间已经享受到了,下面就是怎么去吃。
而我们的日子也是如此:每一步在没有完成之前都是最好地,而完成与否和享受的过程好象并不会比之前的希望和期待来得过瘾。
是啊,现在的豆豉鲮鱼都么豆豉了,因为麦兜么的发现罐头上已经改成茄汁了。
于是一样的希望……失望……希望……再失望。
好在他还是小时侯那样的天真,他懂得的道理也仅限于“从前有个小朋友”系列,他努力地前进,不至于让自己的每一个失望都来的那么快—然后即使来了也可以迅速的忘记再去希望。
不断的勇敢,还有不断的尝试……在海滩上,看到成年的麦兜,微秃,肥,脚瓜粗壮,还有一顶童年学艺时的小帽子。
除了头发,怎么看怎么象自己的背影。
感受着那些浪花拍打的滋味,又顿时的跟麦兜一样笨笨的说不出什么结束语或者感慨啊什么地……请允许我用麦太的话来总结:“烧鸡,材料,鸡,方法,把鸡烧熟……但是,如果你要想吃下去顺气不堵胃,拜托,请把鸡烧的好一点……”我是麦兜,生活是鸡。
拿着包子,我忽然明白,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有奖牌,没有张保仔的宝藏,而张保仔也没吃过那包子,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愚蠢会失败,失望并不那么好笑,胖并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有力气也不一定行,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长大了,到我该面对这硬绷绷,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怎样呢?
——麦兜
只有75分钟啊。吴君如和黄秋生配音真好,我常被国产动画片流水线毫无情感的气声配音劝退。二十年前看过的,可能没看下去,但记得鱼丸粗面纸包鸡抢包山,甚至对马尔代夫的印象都来自这部片。那时我看过国语配音香港电影,理解不了这片的粤语的谐音梗。前面是麦兜和妈妈小传,每一个成长的细节都渗透进了大时代的烙印。像我这种常年的“外地人”,故乡的记忆也是依托“年代”或者“北方”这样广义宏大的叙事角度的。而香港这座城市太unique,风云垓心却无法与他城共享记忆,所以对抓住“自己”特别有执念。奥运金牌啊亚运会啊特别重要,我们也是这么走过来,90年代初亚运会我也很有印象。从火鸡开始调子走低,说到麦兜长大麦太离世,其实麦兜是1995年生的,边有林海峰梗老气?26岁的麦兜会是个怎样的青年?
坦白说并不知道导演究竟想表达些神马,唯一留下印象的是洗脑式的绕口令:鱼丸和粗面,纸包鸡,午餐晚餐套餐快餐………也许这就是成长的无奈
文艺片一定低分啦,小猪画得还算可爱
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真的没有。不行,就真的不行。没鱼蛋,没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奖牌,没张保仔宝藏,而张保仔也没有咬过个包。原来蠢,不是那么好笑,蠢会失败,会失望。失望,不是那么好笑,肥,也未必好笑。肥,不一定大力,大力也不一定行。大个之后,到我面对这个硬邦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
故事性很强,不算无厘头,反倒有点哲理~~旁白配上那种画面很不错!国产动画 ~~
1、这其实是一头不知道自己特立独行的猪。2、弥漫着火鸡一样的淡淡忧伤。3、像我、像你。影影绰绰的是我们自己。
可爱的麦兜
麦兜可能是小时候的王家卫,对身边发生的一切感时伤怀,始终保持头脑中的天马行空,嘴里蹦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哲理。作为普通的内地观众,我与这部香港市民文化的流水账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小的隔阂。
2008/04/28,有個小孩兒講大話,第二天,他死咗
无聊死算
火鸡死掉后跟我们一起的日子,还要长过它的一生
看来看去,最经典最好评的还是第一部。新市镇的建设,传统风俗的维持,乃至对母亲的思念,人生长河的流淌,涉及很多思考,衔接出香港人对生活的趣味和审美。我们或许不像麦兜,我们或许功成名就煊赫富贵,我们或许逃离粗鄙的茶餐厅上升到高级餐厅,但大多数还是跟麦兜一样的草根,梦想幻灭,紧抱希望。
不行,就是不行。没有鱼丸,没有粗面,废话就是废话,愚蠢并不那么好笑。碎包袱攒的段子,没有连贯的整故事。动画制作上标榜100%香港制造,主体是Flash级别动画,背景忽而是3D建模,忽而是3D转2D,忽而纯手绘。火鸡段落又变成线稿草画,单纯靠旁白散文来叙述。作为低幼动画,给孩子看费解,给大人看又丧气且矫情。剩下的只能打出港地本土情怀来说事了。
笑话都好冷,不过我笑出来了
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真的没有。不行,就真的不行。没鱼蛋,没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奖牌,没张保仔宝藏,而张保仔也没有咬过个包。原来蠢,不是那么好笑,蠢会失败,会失望。失望,不是那么好笑,肥,也未必好笑。肥,不一定大力,大力也不一定行。其实,真的一点也不好笑。
麦兜可爱死了
挺有趣的香港动画片
那头患有短时记忆丧失的猪……
每次要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就会想起麦兜妈妈麦太在超市变身机器人的那段,我靠,辛苦钱啊……不买不买了
看人家香港人的东西就是没什么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