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神奇的电影?
……看了一半了 两条平行的故事线是放在了多重宇宙这个背景之中来讲述的意思吗?
尤其是这次的多重宇宙的故事讲述的又是人类宇航员在空间站的一起太空碰撞事故之后的奇奇怪怪的 因为多重宇宙而导致的几乎让所有的角色快要发疯的故事!
……插话:“繁忙的工作之余 脑袋里无法再从阅读这种主动输入方式来获取信息了 只好使用电影这种可充分调动感受器官功能的方式来压迫自己 从中获得一些自身经历之外的体验和经历 延长我的时间!
……”高潮在后半部分 大概中间开始同步展示两个平行宇宙的故事 标志是另一个世界里女主死亡而换男宇航员存活 在慢慢的 两个宇宙的人和事开始有了交集 尤其是女主和她女儿 另一个交叉点是主持实验的年老光头名叫巴德和和亨瑞的居然在同一个时空同时出现了两个相同的人 这一点没有看懂。
另外 女主和她女儿在经历了两个平行世界交集的经历之后 女儿先于女主明白了单纯坚持真相只会让世人更加的隔离她们 之后俩人先后接受了现状 其中一句台词俄罗斯主管对女主说的话是“事情已经发生就接受事实吧” 有点像信条里说的那句话What happens had happened !
片尾 埋了大大的坑 希望可以有第二季。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女神的秋裤 Copyright欢迎关注公众号“影探”(ttyingtan)我非生非死,我悉知虚无。
讷视光心,空寂。
荒芜虚静之海。
——T.S.Eliot直达单集解析——【第八集大结局解析】:好一招借尸还魂【第七集解析】:镜中奇遇挂画解析-【小木屋挂画全图鉴解析】先看图
>>>>首先,什么是薛定谔的猫?
剧集的核心理论就是一个微观粒子,可以在同一时间,呈现不同的状态。
这里涉及了量子力学的概念。
不同于经典力学所描述的宏观规律。
在微观层面,当一颗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不具有确定的值(测不准原理),而是有一系列的可能,每个可能都有一定概率出现。
爱因斯坦不相信概率的解释,才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上帝不会玩骰子”。
剧集中提到。
在一个阈限空间(liminal space)里,它的状态既可以是黑的,也可以是白的,如同薛定谔的猫(见下文)。
直到观察者出现,这个粒子才确定一个形态。
剧集就是把这种微观理论,应用到了宏观事物上。
这里赘述下物理学上四大神兽之一的“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不是悖论,而是一个思想实验:封闭盒中放一猫,和一放射性铀矿石。
铀矿石在一小时内,有50%的概率发生一次α粒子的衰变事件。
盒中有一释放毒气的装置,与α粒子衰变事件联动。
若发生了α粒子衰变事件,装置会触发毒气装置释放出毒气,将猫毒死。
如果没有,猫就是活的。
根据经典物理学,猫的状态只有一个,观测者打开盒子就会知道。
但根据量子理论,打开盒子之前,猫处于生死叠加态——半死不活,又死又活。
生死叠加态的猫,让人们看到,微观的测不准原理,到宏观后变得滑稽可笑。
薛定谔提出这只神兽本意是想和爱因斯坦的骰子一样,质疑量子理论。
但后来却得到多宇宙的解释:没有衰变的世界,猫活着;衰变的世界,猫死了。
而且,这两个世界可以独立地演变。
第七集直接将“薛定谔的猫”搬上荧幕。
小木屋(阈限空间)就相当于一个封闭的盒子,在进入小木屋前都无法确认猫的状态,也无法确认小木屋所处的宇宙。
进入小木屋后,你就可以看到活着的猫,活着死去的猫。
两种状态的猫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猫猫为量子力学付出太多,先是被薛定谔毒得半死不活,接着又在这里冻得半死不活。
这个理论具体应用到《群星》中,就是指两个世界。
一个是女主Jo活着的世界,一个是女主Jo死去的世界。
宏观上一个事件两种结果(女主生or死))可以对应2个世界。
那么两个事件(女主+黑人X生死)理论上对应4个世界:1.女主活✅+黑人活✅2.女主死❌+黑人活✅3.女主活✅+黑人死❌4.女主死❌+黑人死❌但第一季主线呈现的,是红蓝两个世界。
这里顺便提一下丹麦物理学家丹尼斯·波尔niels bohr回怼爱因斯坦的话:“爱因斯坦,用不着你告诉上帝该做啥”(Einstein, Stop telling God what to do)
>>>>什么是冷原子实验(CAL)?
剧中的“冷原子实验(Cold Atomic Laboratory)”是一项量子实验。
由亨利·卡德拉(剧中人物)发起。
主要是用来捕捉量子的叠加形态。
说人话。
利用CAL,可以看到一个事件的多个结果,即可以看到多个宇宙。
拿“薛定谔的猫”来说,如果我们所在的,是开盒后猫猫活着的世界。
那么,CAL可以看到另一个开盒后猫猫死去的世界。
具体到剧中,也就是活着的女主,通过CAL可以看到她死去的世界。
>>>>到底有几个宇宙?
——主线两个剧集中确实出现了2个以上的宇宙,但除主线红蓝两个宇宙外,其他都只出现在小木屋里(阈限空间),只是为了呈现阈限空间内的叠加态。
而主线红蓝宇宙则是一贯到底的。
为方便记忆和区分,用女主家中汽车的颜色来区分:红色世界(家里汽车是红色)蓝色世界(家里汽车是蓝色)*注,锚点是锚定一个世界的人物或物品。
能作为锚点的,必须是同一时间下物品和人物的区别,比如汽车颜色,钢琴有无。
而女主耳环,女儿情绪、发型、帽子等无法作为固定锚点,这些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
比如因为不同场合,女主会戴不同耳环,蓝色世界女儿本来是单辫,但红色女主进入后就改梳了双辫。
省流易分辨版:红色世界的女儿Alice,戴的是红色帽子,家里红色汽车。
蓝色世界的女儿Alice,戴的事蓝色帽子,家里蓝色汽车。
戴雷锋帽的女主对于戴雷锋帽的Alice,两人喜欢爱好一样,出门就带雷锋帽,铁母女。
>>>>红色世界·没有冷原子·女主❌黑人✅红色世界,也是女主Jo原本的世界。
一个没有冷原子实验(CAL)的世界。
在这里。
女儿Alice扎双辫(空间站事件时可作锚点),会说瑞典语,会叫她“妈妈”。
她记得女儿的味道。
女主Jo是个三好女人,没出轨,爱老公,疼女儿。
开红色汽车,不会弹钢琴。
以上这些特点,都是确定红色女主身份的锚点。
通过这些锚点,就能确定这世界的颜色。
比如,家中有没有钢琴:
再比如。
红色世界,厨房橱柜上贴画有个小红人(杯子放右边),挂画有个红色半圆。
蓝色世界,橱柜上有个蓝色罩子(杯子放左边),挂画是蓝色的冰山。
再比如。
红色世界客厅中间挂的,是个裸女。
蓝色世界客厅画是个圆。
这也对应了,在后面出现的阈值空间里,女儿看到了母亲的葬礼。
对,红色世界里的女主,死了。
但记住,死的,是肉体。
>>>>太空站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灵魂穿越(魂穿)还是肉体穿越(肉穿)?
先说答案。
在太空站意外中,红色宇宙的女主Jo,意识穿越到了蓝色宇宙里。
很多人在这里非常迷惑,不怪你。
因为剧集刻意在红蓝两个世界中来回交叉剪辑,来混淆认知。
这是剪辑(蒙太奇)最鸡贼的地方。
而且非常连贯,不一帧一帧看,你都不会发现。
比如关键的一段:上一秒,iPad里女儿还是双辫(红色世界),黑人也没有做CAL(冷原子)实验。
下一秒,iPad里女儿就变成了单马尾(蓝色世界),黑人正做着CAL实验。
*同一时间和空间下女儿发型可作为锚点
直观一点,看这个动图,双辫马尾的切换无缝衔接。
故事不烧脑,就是专门把观众当怨种来坑。
这里有两个锚定物品——两个手表。
红色世界中,女主黑手表戴在右手,黑人戴一个白手表(第1集没有镜头,第6集有)。
没有CAL装置(记住,黑人手表不能和CAL共存)。
但一转眼,iPad里就变成了单马尾女儿。
女主手表戴在了左手,黑人则没有手表。
因为这是蓝色宇宙,女主Jo已经不是刚刚的Jo,黑人也不再是刚刚的黑人。
如果按照剧集给出的镜头,你会异常混乱。
只有当我们找到锚定物品,才能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
红色世界(锚定-女儿双辫、女主右手戴表、黑人戴手表)接下来的故事,在第6集才呈现。
意外撞击后,女主砸在玻璃上。
鲜血、脑浆被真空吸出,一命呜呜。
楼主专门下载了4K DV HDR版,每集10G。
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些锚定物品——女主右手的手表,以及黑人的手表。
这是红色的世界。
一个女主深爱着丈夫和女儿的世界,一个没有冷原子(CAL)的世界。
用了剪辑障眼法的,还有太空站握手事件。
下面四面4张图里,前三个都是一致的:女主都是左手戴表,这是蓝色世界的锚点,有CAL,黑人死掉(无手表)。
但第4张图,却突然切的是红色宇宙的镜头(锚点-黑人活着,戴表),是活着的黑人握住死去的女主的镜头。
而非活着的女主,和活着的黑人真正握手。
太空站事件中,最重要的是。
红色世界里的女主只是肉体死了。
她的意识(思维)已经穿越到了有冷原子(CAL)的蓝色世界。
而此时的黑人,也发生了穿越,他不是原本没有做CAL实验的黑人。
而是上一秒刚在蓝色宇宙做CAL实验的黑人,意识(思维)穿越到了这个没有做CAL实验的,红色世界黑人身上。
所以,救女主的途中他就发现了不对(锚定-手表),大喊道:“冷原子实验室没了”。
以及在处理好女主之后,他还在真诚地发问:“你到底跑去哪里了?
”
红色世界,是个充满失败和悲伤的世界。
几十年前的阿波罗18号,失败了,因此这个世界里没有CAL。
审问人不再是女领导艾琳娜(雅儿),而是原本一直和女主通话的男性。
女主深爱着丈夫和女儿,死了,被留在了遥远的太空。
所以女儿会在后来心灰意冷,把兔子娃娃踩在水里。
所以,黑人回到地球后。
他一直在说机器不见了,也找不到亨利指挥官。
这里只有一个巴德·卡德拉的人。
葬礼上,阈限空间再次出现。
女儿看到了蓝色世界里活着的母亲。
她决定去妈妈的小木屋……
>>>>蓝色世界·有冷原子·女主✅黑人❌蓝色世界里,女主Jo家里的车是蓝色的,家里有钢琴。
女主和上司有外遇,和家人关系不好。
在空间站中,女主的锚点是左手戴表,黑人在做CAL实验,无手表。
事故撞击发生,女主被吸走的那一刻,也就是意识穿越的时刻。
红色宇宙中,女主下坠砸破头身亡,其实死去的是来自蓝色宇宙的女主的意识(灵魂)。
蓝色宇宙中,女主突然浮起,活了下来,做CAL的黑人死掉。
这时,浮起来的是蓝色宇宙中的女主的肉体,意识(灵魂)却已经是红色宇宙中的女主。
她们的意识在瞬间发生了交换。
蓝色帽子Alice来自蓝色宇宙,雷锋帽Alice来自红色宇宙
所以,在第一集中。
当地面人员告诉女主要找回CAL实验装置时。
她的第一句回答是“不知道”(Don't know it).而刚刚死去的那个黑人,是来自蓝色宇宙中的黑人肉体+红色世界意识(灵魂),他(红色世界意识)也不知道CAL。
在第七集中,女主Jo也再次确认。
在发生意外前,她对CAL毫无印象。
因为她的意识,来自红色世界。
所以,当她回到地球。
大家都怀疑她记忆出了问题,因为她的记忆,跟这个世界中图像记录的有很多不符。
比如她记得有警报声,其他同事却都表示没有听到。
所以。
当亨利亲自来感谢她时,女主表示了迟疑,她认不出这个亨利。
去天文台时,她也称记忆中的亨利和现在的亨利“判若两人”。
最后她直接表示对女领导艾琳娜、亨利和女儿都没有印象。
她本以为这些记忆的错乱是她神经或大脑出了问题。
直到她发现维生素B的问题。
这个世界的航天局(ESA),做了几十年冷原子实验的航天局,似乎在隐瞒某些真相。
最终,在沙雕上司自爆出轨的丑闻后,她不得不打晕丈夫。
带上单马尾女儿,带上那个扰乱她心智的CAL,奔向那个小木屋……
>>>>小木屋的挂画·受伤的天使+锅炉旁的恶魔详细分析见【小木屋挂画完全图鉴解析】小木屋的挂画一直都有两幅。
一副挂在正门对着的墙面,一副挂在右侧。
基本挂画有两幅,都是现实中的画作,作者都是芬兰象征主义画家Hugo Gerhard Simberg(1873-1917)。
第一幅叫做《受伤的天使》(The Wounded Angel,1903)。
画的是两个男孩用担架抬着一个受伤的天使走过草地。
这幅画是他的代表作,甚至被评为“芬兰国画”。
作者拒绝对这幅画作出解释,甚至未对画作命名(后人命名)
第二幅画叫做《烤锅旁的魔鬼》(The Devil by the Pot,1897)。
剧集中女儿把这幅画叫做“换生灵”(changeling)。
意思为“(故事中被仙女)偷换后留下的孩童”。
后面出现的第3、4副挂画,并非现实中的画作。
而是《受伤的天使》《锅炉旁的恶魔》主体窜改而成。
可以称为《受伤的恶魔》(抬魔鬼)和《锅炉旁的天使》。
单靠这4幅画作为锚点,就可以得出4个宇宙(现实中两幅,窜改的两幅,分别成对出现)。
①正天使·侧魔鬼(红色世界)②正魔鬼·侧天使(蓝色世界)③正抬魔鬼·侧锅炉旁的天使(+活狸猫,为①红色世界的镜中世界)④正锅炉旁的天使·侧抬魔鬼(+死狸猫,为②蓝色世界的镜中世界)注意:一、①③、②④分别互为镜中世界,挂画主体不变,背景互换。
二、③④为辅线宇宙,只在小木屋(阈限空间)里出现。
三、镜中世界以猫的死活好区分,猫活·红镜中,猫死·蓝镜中。
主线宇宙为两个分别为红色宇宙(女主Jo死亡,只有父女两人,汽车红色,无钢琴,无冷原子实验)和蓝色宇宙(女主Jo存活,出轨上司,汽车蓝色,有钢琴,有冷原子实验)。
易记版:红天使,蓝魔鬼(都是原版画作)。
第七集中,确认了另外两个世界:镜中世界。
第七集副标题是《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也就是“镜中奇遇”。
取自《爱丽丝镜中奇遇》(1871年,刘易斯·卡罗尔),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姊妹篇(1865,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意味很明显,就是镜中的另一个世界(非镜像世界)。
蓝色帽子Alice进入的,是蓝色世界的镜中世界,因为通过挂画,可以看到另一面燃烧的小木屋(蓝色世界小木屋着火)。
这里正面挂的,是窜改出来的“锅炉旁的天使”,侧面是“受伤的恶魔”。
而且,还有只死去的狸花猫。
易记版:死狸猫-蓝镜中世界在这里,女主Jo找到了戴蓝色帽子的Alice(蓝色世界),并在镜子中看到了戴雷锋帽的Alice(红色世界)。
而对面雷锋帽Alice进入的(第二次),是红色世界的镜中世界。
正面,抬魔鬼,侧面,锅炉旁的天使,活狸猫,和上面的世界正好相反。
易记版:活狸猫-红镜中世界
>>>>辅线宇宙到底有多少个?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意义。
如果你足够认真,你可以发现一些不属于红蓝宇宙的世界。
比如第六集中。
黑人导航上的时间和巴蒂的住址在右边上有细微差别,一个是60556,一个是60566。
显然这不是bug,而是刻意的交叉剪辑。
为了表现在不同宇宙中,其实发生着同样的事情。
>>>>太空苏联女尸是谁——艾琳娜第一集中就已经很明显。
当女主第一次清晰地表述出“我看到一具苏联女宇航员尸体时”。
镜头直接还给了艾琳娜,一脸惊慌失措,然后直接走开了。
第三集更是直接爆了出来。
在这个蓝色世界里,艾琳娜成功从太空返回地球。
最后一集,女主Jo直接看到了艾琳娜和她旁边的雅儿。
>>>>亨利(巴德)和艾琳娜(雅儿)1967年。
苏联女性宇航员艾琳娜(雅儿)升到外太空。
这时就有了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蓝色世界),艾琳娜成功返回地球。
另一个世界中(红色世界),艾琳娜逃生舱发生故障,她永远留在了太空围绕地球飘荡,也就是雅儿。
70年代的阿波罗18号项目。
也是有两个世界。
在一个世界中(红色世界),阿波罗18号失败,亨利(巴德)成为唯一幸存者,带着2具尸体回到了地球。
另一个世界中(蓝色世界),亨利(巴德)成功修复故障,带领队员平安返回,成为英雄。
但亨利和巴德发生了灵魂互换。
成功的巴德穿越到了失败的亨利的世界,酗酒颓废,成为一个糊涂鬼。
失败的亨利穿越到了成功的巴德的世界,平步青云,人生一帆风顺。
利和巴德的互穿,在第七集中得到了印证。
这也是为什么,巴德连第一只登上太空的狗的名字都记错了,而且他的书中出现了很多离谱的错误。
以及他后面说的,我的记忆里有很多空洞,非常不可靠。
所以在最后一集,巴德再次穿回自己的世界,通过磁带确认阿波罗18号成功了之后。
他就毁掉了CAL,因为他想永远留在这里。
亨利不是第一个穿越的,也不是最后一个。
许多从太空回来的宇航员都出现了“精神异常”的现象,并被安排服用锂-7。
其中,2004年一名加拿大宇航员从另一个世界穿越过来。
他的身份认知出现误差,甚至试图杀害前夫……
>>>>太空站撞击到底怎么回事?
女航天员尸体是红色世界里的雅儿,返航失败后在太空窒息而死。
随后干尸就一直在围绕地球漂浮,所以有漂浮轨迹。
所以红色世界会有警报。
干尸撞击红色世界太空站时,正好蓝色世界在做CAL实验,太空站相当于阈限空间。
尸体一穿二。
但在蓝色世界中,因为尸体是突然出现,所以没有响起警报。
所以后面蓝色世界调查时说没有苏联宇航员死亡,因为这个世界艾琳娜(雅儿)成功了。
>>>>谁按下了按钮救了女主和黑人?
目前第一集虽然没有完全填坑,但大概能猜出来是女主Jo。
女主Jo和尸体Jo一致发生着缓慢的互穿。
她的左眼逐渐接近尸体Jo的失明状态,甚至会出现整个人变成尸体颜色的情况:
到最后一集,女主做瞳孔测试。
左眼瞳孔正常反射,遇光缩小。
右眼则毫无反应。
这意味着,女主现在其实是半死状态,她已经和太空中Jo的尸体发生了一半的(至少一部分)置换。
这也意味着,太空中Jo的尸体,现在一半是活的。
最后一幕。
死去的Jo的尸体在太空站突然复苏,一把抓住了iPad。
要知道,这个iPad来自蓝色世界,是活着的Jo,逃生前为避免自己无法生还二录下的遗言。
而尸体Jo是在红色世界。
她怎么能拿到另一个世界里的iPad。
很明显:1.CAL六秒钟的实验改变了太多,太空站成为一个天然的阈限空间,就像小木屋一样。
这里链接了红蓝世界,或许更多的世界。
所以尸体Jo才能拿到iPad。
2.死去的Jo也借尸还魂了。
活着的Jo一直眼疼,直到最后左眼连瞳孔反射都没有了。
说明两个Jo一直在交换,就像亨利和巴德一样。
活着的Jo的部分意识,已经穿越到了尸体Jo这里。
而活着的Jo一部分是死的。
这一点在前面,其实就有铺垫。
Alice的好友温蒂说:“半生半死总好过死透了,也许有些人能够同时活着和死去”。
这里说的就是Jo,两个Jo都是半生半死的状态,同时活着和死去,就像“薛定谔的猫”。
也就是第八集所引用的TSEliot的诗:我非生非死。
>>>>从两个宇宙延伸到无限有些人一直坚持有4个女儿,直到最后一集,Alice再次用录音机通话时,才给他们锤死。
1.录音机在第七集烧毁了一个,现在还够4个女儿用吗?
2.颜色已经挑明对应很明显——蓝色沙发,女儿蓝色毛衣,对应蓝色世界。
红色沙发,女儿红色毛衣,对应的是红色世界。
3.女儿的发型衣服在这里不能作为固定锚点,因为这段剪辑明显表达了时间变换,角色的发型衣物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4.两个Alice都换了毛衣。
5.一定要看连贯性变化。
蓝色Alice单辫没有变化,毛衣从单色换成了三色。
只是毛衣颜色发生了变化,但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她房间没有发生变化(比如衣柜下方挂的小包)。
6.红色世界Alice单辫再次换成她习惯的双辫,毛衣从单色也换成三色。
7.两个Alice的三色毛衣,一个是竖条分色(蓝色世界),一个是横向分色(红色世界)。
8.三色毛衣颜色是红蓝+白,对应着红蓝两个宇宙,外加一个小木屋叠加态。
如果你现在能够厘清红蓝两个宇宙的区别,以及一致性。
那么我将告诉你。
红、蓝宇宙只是最简单直观的两个宏观单位。
其实宇宙真正的个数,不是两个,也不是四个,而是无限个!
先从微观说起。
单纯一个粒子,就可以有黑红,两种状态,也就有黑、白两种宇宙状态。
那么,质子由多少个粒子组成呢?
而宇宙的状态将会是加倍的存在。
那么,宏观上。
一个人,又有多少个质子组成呢?
一个宇宙,又有多少个人,多少个星球,多少个星系组成呢?
那么我们的宇宙可能有多少种状态呢?
答案只有∞小木屋是一个天然的阈限空间,就像“薛定谔的猫”中封闭的盒子。
进入小木屋,相当于打开盒子,就能看到猫的一种状态。
猫的两种状态对应了两个宇宙。
那么小木屋中的物品状态,就对应了多种宇宙。
如果按装状态来算,2种花色(狸花、奶牛)X2种状态(生死),就4种状态。
也就是4个宇宙。
如果再算上女主和黑人的生死,车辆的颜色,就有2X2X2X2=16种。
如果再算上挂画的位置,镜像的差异,等等差别,宇宙数量将以倍数增加。
最终宇宙的数量将是无限。
小木屋是这些无限宇宙叠加的奇点。
虽然在小木屋中出现了多种状态的世界,但也仅存于小木屋之内,更找不到其对应的人物状态。
数这些变幻无穷的宇宙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真的呈现这些宇宙。
那么。
你会发现,那一夜,在小木屋里,应该挤满了无数个Jo和无数个Alice,小木屋早被挤爆了。
为什么主线只呈现两个呢?
因为剧集探讨的,就是一个粒子黑白两种状态,对应到女主,就是女主生or死的两种情况。
即便要表现更多世界。
那么也应该是正好对称的世界,比如女主活+狸猫死VS女主死+狸猫活。
不管披了多少科幻的壳子,也不管多少个宇宙,不管应用了多少量子理论。
《群星》的内核讲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述母女至爱的故事。
母亲只想回到女儿身边,女儿只想找到妈妈。
在无穷的宇宙中,这个故事都一模一样。
最直观的,是第一集中欺骗性极高的剪辑。
但,这并不是刻意的“欺骗”,而是真正的在展现“无穷”的连贯。
仅用红蓝的拼接,展现无穷的合成。
看似简单的一个镜头,一个动作,可能是无数宇宙万分之一秒的镜头组合而成。
女主外观看着一样,A宇宙她可能掉了个上牙,B宇宙她可能掉了个下牙,C宇宙她可能多了1根白发,D宇宙可能多了3根白发……但这所有的宇宙中的女主,在宏观上,都在做着同一个动作,说着同一个字。
剧集里你看到的,只是红、蓝宇宙的无缝衔接。
实际上,哪怕万分之一秒的动作,都有无穷无尽的宇宙的可能。
这便大概就是《群星》的精髓。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你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呼吸,都可能是无数宇宙,无穷粒子,在宏观上统一的表达。
而更加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个理论放到现实里:我们所处的世界,可能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甚至发生着穿越。
我们所处的宇宙,可能是不断坍塌、分裂和叠加的动态宇宙。
这一秒的宇宙,虽然外观形态没有什么变化,但其实已经不是上一秒的宇宙。
你眼前熟悉的那个人,可能来自另一个宇宙。
这也能从科幻的角度,解释有些人觉得自己记忆跟现实有错乱冲突感,而经历的曼德拉效应和既视感(Déjà vu,或称海马效应)。
因为我们的每一秒,都在坍塌,都在分裂,都在叠加,都在变化。
每一秒,都是无穷……>>>>关于结局——用来支撑我的断垣残壁那些片段第八集副标题是“These Fragments I Have Shored Against My Ruin”。
取自T.S.艾略特1922年发表的长诗《荒原》(The Waste Land)。
可以理解为“用来支撑我的断垣残壁那些片段”,或者指那些支持着自己免于毁灭的零星片段。
应用到这一集,指的是女主的妥协。
她在原来宇宙的存在、她和丈夫的恩爱、和女儿Alice的血亲,只能成为“零星的记忆片段”,用来支撑着她,在这个陌生又似乎熟悉的宇宙中,继续生活下去。
女主Jo和女领导艾琳娜原本立场对立,最后却都转换到了对方的立场。
Jo原本相信另一个世界,她试图回到原来的世界,和女儿家人团聚。
但艾莉娜告诉她,已经发生的事实,无法改变。
继续无畏的挣扎,只会继续折磨自己。
不如接受现实,好好活着。
艾莉娜原本就认为去过太空的人,都会“得病”,只要吃药治疗就会好。
但Jo所表现出的能力,让她渐渐相信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最终。
Jo决定妥协,放弃对另一个世界的执念。
她对于原本红色世界的记忆,对于在阈限空间中和亲女儿的重逢,只能变成脑海中“零星的碎片”(fragment),支撑她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宇宙中继续生活下去。
艾莉娜决定探索真相,她不想再用“疯狂”来掩盖一个又一个事实。
太空有问题,很多宇航员都有问题,我们的世界有问题,我们不能逃避。
另一边,红色宇宙里双辫子的Alice也懂事的让人心疼。
那是自己的亲妈妈,但她去了另一个宇宙,去爱另一个Alice了。
虽然自己是痛苦的,但另一个Alice是幸运的。
她勇敢地接受了现实,比许多成年人都要勇敢。
在蓝色世界。
一个女儿需要母亲,一个母亲需要女儿。
虽然她们来自不同的世界,但在不同的世界里,她们都是母女。
这就是《群星》的内核,披着硬核的科幻外壳,讲述的是一个柔软内核。
过去发生的一切都无法改变,预期纠结过去,不如好好生活。
另一个宇宙代表着过去,那个过去也许很和谐,很美好。
蓝色宇宙代表当下,也许一地鸡毛,但你还有家人,有丈夫和孩子。
为什么非要无视眼前的家人,去死磕遥不可及又无法改变的过去呢?
晚安。
2024.3.15/凌晨3:49(3.27日更新)女神的秋裤/青岛微信群“电影情报局”持续呼唤你,最新电影资讯、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猜图游戏,畅撩电影和人森,组团看电影,一起来。
目前新群“泽维尔天才学院”还有空位!
请扫码入群(为防止广告党等闲杂人等入群,此为预备群)。
若无法扫码入群,请加秋裤微信moviekit拉你入群。
加群务必记住暗号哦“我们为什么跌倒”——《蝙蝠侠:侠影之谜》你可以错过爱你的人,但不要错过和你一样爱电影的人。
从开头女主和女儿的对话可以看出,一个是知道冷原子实验的女主,一个是不知道冷原子实验的女主,还有一个是死了的女主。
我就说上一集从另一个角度讲了之前几集疑点的地方,但是唯独带着冷原子实验装置成功降落地球后,在坐上直升飞机的时候,突然身边的人都不在了这个地方没有讲,估计第八集会从这个宇宙女主的视角来讲
OK,第七集看完,下面来更新一下如果朋友们和我一样坚持的是两个宇宙(最多+一个叠加态宇宙,也就是我之前讲的阈值空间)的话,那么这集其实非常容易理解。
说穿了,就是两个宇宙的爱丽丝,和(种菜世界的)女主在各自的宇宙以及叠加态宇宙中互相穿梭纠缠。
最终的结果就是种菜世界的女主为了救实验世界的爱丽丝,还是留在了实验世界,没有和自己真正的女儿团聚,也没有返回原来的世界。
令人纠结的点还是在于两位卡德拉身上。
在本集中,“亨利”对实验世界的马格努斯(爱丽丝爸爸)讲述了自己当时的经历,大致意思就是,他见证了两位机组成员的死亡,但是随着一阵记忆空白,他发现两位成员又复活了。
如果“亨利”所说的完全属实,那么基本实锤实验宇宙的卡德拉其实是种菜宇宙的卡德拉,两位卡德拉从阿波罗18号开始就互换了位置至今,直到结尾,“亨利”和“巴德”再次互换位置,这次两人终于回到了各自的宇宙。
也就是说,我之前的“阿波罗18号任务时两位卡德拉发生了两次穿越”的推论被推翻了。
可是,之前的疑问还是没有解决:1,“亨利”和“巴德”二人的名字:为何在第一集的种菜宇宙,巴德在邮轮的房间内接受远程采访时,女主持人会把他叫成“亨利”?
2,假如巴德才是真的亨利,那么在第二集巴德把侦探推下甲板前,为何会说“这都是亨利的错”?
从他的角度出发,难道不应该说“这都是巴德的错”才对吗?
3,第六集里,实验世界的保罗去找巴德,叫巴德为亨利时,为何巴德会说“亨利?
我不用那个名字”?
如果硬要有个解释的话,按照评论中一位朋友的推论,就是在实验宇宙,阿波罗18号任务前,卡德拉就是叫巴德卡德拉;相对的,在种菜宇宙,阿波罗18号任务前,卡德拉就是叫亨利卡德拉。
在两人交换后,来到了种菜宇宙的卡德拉自称巴德卡德拉,相对的,来到了实验宇宙的卡德拉自称亨利卡德拉——在两个世界的旁人看来,卡德拉在任务结束后选择改名,但其实他们只是在坚持自己原来宇宙的本名而已。
期待大结局。
———————————————————————————————————————————目前以下推测基于前六集内容国际空间站到底发生了什么:非常简单一共两个世界,是的,就两个,别想那么多冷原子实验继续的世界(以下简称实验世界),在这个世界的空间站中,保罗(黑人宇航员)正在进行冷原子实验冷原子实验被取消的世界(以下简称种菜世界),在这个世界的空间站中,保罗正在和另一位短发女宇航员进行种菜实验接下来,两个世界的空间站遭到撞击,发生事故后:实验世界的保罗穿越到种菜世界并存活种菜世界的乔(女主)穿越到实验世界并存活相应的,实验世界的女主死在了种菜世界,尸体被实验世界的保罗留在空间站。
而种菜世界的保罗死在了实验世界,尸体被种菜世界的女主带回地球一句话概括:种菜世界的保罗和女主穿越到了实验世界,但保罗死了;实验世界的保罗和女主穿越到了种菜世界,但女主死了。
造成撞击的前苏联女宇航员尸体的解析:首先在实验世界,这个世界是没有前苏联女宇航员在太空失踪的事件的,那么这位前苏联女宇航员的尸体,是来自种菜世界——她随着冷原子实验开启,和种菜世界的女主以及保罗(尸体)一起穿越到了实验世界。
但是,并不能确定这具尸体生前是来自哪个世界的。
根据剧情对话中的暗示,这具尸体生前很可能是实验世界的琼斯;而现在存活在实验世界并且成为俄罗斯航天局负责人的老年琼斯,可能来自于种菜世界。
两个世界的主要差异:实验世界的女主(死亡,尸体留在空间站)婚姻破裂,出轨自己上司,没教女儿瑞典语,会弹钢琴种菜世界的女主(存活)婚姻美满,未出轨自己上司,教女儿瑞典语,不会弹琴实验世界的女主女儿爱丽丝,不会说瑞典语,而且叫自己母亲为妈咪(mommy)种菜世界的爱丽丝,会说瑞典语,叫自己的母亲为妈妈(mama)实验世界的保罗妻子叫芙蕾达,种菜世界的保罗妻子叫艾莉卡然而最烧脑的,则是阿波罗18号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开始,我单纯地以为,只是亨利和巴德的简单的互换:一开始,在实验世界中阿波罗18号机组为亨利卡德拉和另外两人。
在种菜世界中,机组成员为巴德卡德拉和另外两人。
然而两个世界的飞船都发生了故障,亨利修复故障,三人存活;而巴德失败了,导致另外两人死亡。
之后在返程途中,亨利和巴德互换了位置,至此巴德成为亨利活在了实验世界;而亨利成为了巴德活在了种菜世界,成为背锅侠,持续酗酒郁郁寡欢(可能两名机组成员的死亡也正是导致这个世界冷原子实验被取消的原因)。
但是在看到巴德在甲板上把侦探推下海前说的那句“那都是亨利的错”时,我认为以上想法出现了漏洞。
如果自己实际上就是亨利,为何还会说造成两名机组成员死亡的错在“亨利”呢?
难道不应该说“这都是巴德的错”吗?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情况是,在阿波罗18号上,发生了两次互换,以下是真实发生的情况:背景:实验世界的阿波罗18号机组成员:亨利+另外两人;种菜世界的机组成员:巴德+另外两人。
过程:两个世界的飞船都发生了危机,而此时亨利和巴德直接进行了互换,巴德修理好了亨利飞船的故障,拯救了亨利的机组成员。
而亨利在巴德的飞船上操作失败,害死了巴德的船员。
然而,两人此刻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生了穿越。
之后,飞船开始返航,就在此时,巴德和亨利再次互换,回到了彼此原来的世界。
在巴德视角下,一眨眼的功夫自己的船员就死了;而亨利三人则安全返航。
两人这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穿越到了另一个平行宇宙,有可能在后续剧情会说明两人是怎么建立连接的。
但至少这个二次穿越的假设很好地解释了巴德在甲板上的那一句“这都是亨利的错”。
仍然存疑的点:1,在第二季,巴德在邮轮上自己的房间内接受采访,结尾处女主持突然冒出一句“亨利卡德拉”——这点目前我还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会发生2,到底是谁给实验世界的保罗和种菜世界的女主打开的螺栓?
可能的解释为:我认为这部剧,至少第一季应该有两个世界,以及一个所谓的阈值空间世界。
是这个阈值空间世界的女主或者保罗打开了螺栓。
希望能帮到大家理解剧情。
我懂了,这部剧其实是将“观察者效应”“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拍出来给你看了。
.难怪都说科学的终点就是神学,有些东西即便是用量子力学的理论来解释,说出来都跟玄学一样。
.高中时代很迷恋这些,现在基本都忘得差不多了。
但我一直觉得人这种生物即便死去了也不会真正消亡,或许就是以波的形式存在于这个宇宙中。
.一边这么想,一边又觉得很可笑。
说到底还是对活着这件事执念太深了,才会抱有这样的期待。
.天晓得是怎么回事呢?
以当下科学发展的速度,终我一生都不可能知道真相吧。
亦有可能,根本就没有真相,也无需真相。
.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虚妄。
但既然已经存在了,就享受当下吧。
.我在,万物皆在。
这剧很不错,现在看这剧情明显没完,保罗刚醒还什么都没干,我觉得下一季可能会这样展开。
女主生下新孩子,已经不愿意回去了。
这时失去母亲的爱丽丝,长大后成为了科研人员,意欲重演冷原子实验,找回母亲。
而保罗曾去狱中看望巴德拉,如果他是那个已死去的保罗,他必须找这个曾杀自己的人了解真相。
虽然没有人相信巴德的话,但巴德说服了保罗,保罗也开始协助狱中的巴德。
于是保罗和长大后的爱丽丝合作重现冷原子实验。
然而,想要重现冷原子实验,实验成功的数据现在都在坏亨利的世界(而好亨利在牢里),为此这边的爱丽丝必须想办法从坏亨利的电脑中得到数据,交给另一边的爱丽丝。
但是这意味着再一次失去母亲,为此爱丽丝很纠结。
坏亨利知情后,则试图阻止冷原子实验重现,并与爱丽丝对抗,例如把沟通的录音机砸烂等。
但是亨利晚了一步,另一边的爱丽丝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数据,并找到可能回去的办法(例如亨利为什么和巴德拉换回去了之类的)而身为一个新孩子的母亲的女主,却不愿意再回到原来的世界,她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两个世界都有自己孩子。
就像第一季结局那样。
渐渐地,保罗也陷入了精神分裂,因为另一个保罗已经死了回不去,两个灵魂在一个身体里(就像那个精神病院里的宇航员)而故事的破局点,则来到了女主生下的那个孩子身上,他是人形“录音机”,两个爱丽丝沟通的桥梁。
终于到最后一集,折腾许久的爱丽丝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从亨利的DNA来看,这似乎是魂穿而不是体穿,这意味着如果换回来很可能是复活另一个女主的灵魂而这个会死去。
又或者回不去(如果这样保罗最后可能彻底疯掉。
)于是,爱丽丝和保罗决定放弃他他们的执念,接受现实重新生活,全剧终。
简直哪哪都是,跟蟑螂似的。
眼不见为净,可这怎么躲,不看小红书不玩微博还不行,看个电影想评分还天天能被这些玩意围住。
真的是被恶心到了,求求豆瓣出一个女性专版吧,专门让它们尽情打拳,跟正常人分割一下好不好。
真希望女拳敢把自己是拳的事写在微信签名里,别总在没人认识的地方撒疯,谢谢你们了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女神的秋裤 Copyright欢迎关注公众号“影探”(ttyingtan)小木屋的挂画一直都有两幅。
一副挂在正门对着的墙面,一副挂在右侧。
注意:①小木屋是个“阈限空间”(Liminal Space),相当于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中的封闭的盒子。
在打开盒子前,你无法确认猫的状态(活着的猫是一个宇宙,毒死的猫也是一个宇宙)。
在进入小木屋之前,你也无法确定小木屋所处的宇宙。
②小木屋中的许多宇宙仅存在于小木屋中,在小木屋外并未展开,只能算作辅线宇宙。
基本挂画有两幅,都是现实中的画作,作者都是芬兰象征主义画家Hugo Gerhard Simberg(1873-1917)。
第一幅叫做《受伤的天使》(The Wounded Angel,1903)。
画的是两个男孩用担架抬着一个受伤的天使走过草地。
这幅画是他的代表作,甚至被评为“芬兰国画”。
作者拒绝对这幅画作出解释,甚至未对画作命名(后人命名)
第二幅画叫做《烤锅旁的魔鬼》(The Devil by the Pot,1897)。
剧集中女儿把这幅画叫做“换生灵”(changeling)。
意思为“(故事中被仙女)偷换后留下的孩童”。
后面出现的第3、4副挂画,并非现实中的画作。
而是《受伤的天使》《锅炉旁的恶魔》主体窜改而成。
可以称为《受伤的恶魔》(抬魔鬼)和《锅炉旁的天使》。
单靠这4幅画作为锚点,就可以得出4个宇宙(现实中两幅,窜改的两幅,分别成对出现)。
①正天使·侧魔鬼(红色世界)②正魔鬼·侧天使(蓝色世界)③正抬魔鬼·侧锅炉旁的天使(+活狸猫,为①红色世界的镜中世界)④正锅炉旁的天使·侧抬魔鬼(+死狸猫,为②蓝色世界的镜中世界)注意一、①③、②④分别互为镜中世界,挂画主体不变,背景互换。
二、③④为辅线宇宙,只在小木屋(阈限空间)里出现。
三、镜中世界以猫的死活好区分,猫活·红镜中,猫死·蓝镜中。
注:根据剧集应用的量子理论(粒子一黑一白两个状态),所涉及的宇宙个数必然是对称的(比如生对应死,黑对应白,黑+生对应白+死),也就是说必定是双数。
主线宇宙为两个,分别为红色宇宙(女主Jo死亡,只有父女两人,汽车红色,无钢琴,无冷原子实验)和蓝色宇宙(女主Jo存活,出轨上司,汽车蓝色,有钢琴,有冷原子实验)。
红色宇宙中,正面挂的是天使,侧面挂的是魔鬼。
蓝色宇宙中,正面挂的是魔鬼,侧面挂的是天使。
易记版:红天使,蓝魔
第七集中,出现了镜中世界。
这个世界中(蓝色帽子Alice进入),正面是窜改出来的“锅炉旁的天使”,侧面是“受伤的恶魔”。
而且,还有只死去的狸花猫。
通过后面可以从挂画看到燃烧的小木屋(蓝色世界中着火,以及第七集副标题“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可以断定,这里是蓝色世界的镜中世界(挂画背景互换,加上狸猫)。
特点是:正锅炉旁的天使·侧受伤的恶魔·死狸猫。
在这里,女主Jo找到了戴蓝色帽子的Alice(蓝色世界),并在镜子中看到了戴雷锋帽的Alice(红色世界)。
剧中的暗示和对应也很明显。
女主一直和戴蓝色帽子的Alice在一起,蓝色帽子代表蓝色世界。
女主出门就戴雷锋帽,她原本的女儿也是,习惯爱好都一样。
所以,戴两个雷锋帽的是原本的亲母女。
接着,从第一集开始。
正魔鬼,侧天使,蓝色宇宙。
女儿蓝色的帽子也是锚点。
第一集结尾,女主Jo进入了阈限空间状态的小木屋。
推开门,正面就是窜改的“锅炉旁的天使”,地上有只死去的狸猫。
另一幅侧面的挂画是“受伤的恶魔”。
这正是上面刚提到(第七集)的蓝色世界的镜中世界。
女主Jo在这里找打了同样戴雷锋帽的女儿Alice,Alice一脸灰。
接着,Jo将女儿抱回蓝色世界的小木屋,放开水,闻味相认。
这个世界的特点:正锅炉旁的天使·右侧抬魔鬼·死狸猫。
如果你够细心,你会发现,第七集中雷锋帽Alice走进的(活狸猫)并不是这个世界。
这个段落和第七集中开头的段落一致。
但,不是同一个世界。
第七集中,雷锋帽Alice进入的小木屋,有只活着的狸猫。
正面挂的是“抬魔鬼”,侧面是“锅炉旁的天使”。
所以,女主也在这里找到了Alice,但这个Alice一脸干净,明显不是第一集中的Alice。
这个世界的特点:正抬魔鬼·右侧锅炉旁的天使·活狸猫。
和上面的世界,挂画位置对调,猫的生死对调。
雷锋帽Alice走进的,应该是红色世界的镜中世界(挂画背景互换,活着的狸猫)。
所以,剪辑再次误导了你。
易记版:猫活·红镜中,猫死·蓝镜中。
第四集中,片尾小木屋再次出现。
但镜头只有一个。
侧面墙挂的是《锅炉旁的恶魔》(没有连贯镜头,也无法确认左右)。
正面应该挂的是《受伤的天使》,但没有呈现。
所以无法确认这是什么世界(应该是蓝色世界)。
截图已调亮
第五集片尾,女主在小木屋听磁带。
根据布局可以判断,正面挂的是《锅炉旁的恶魔》,那么右侧应该是《受伤的天使》。
这也正好对应她们所处的蓝色世界。
第六集片尾。
红帽子Alice坐着红色汽车,和父亲来到小木屋。
颜色暗示已经很明显,这里是红色世界。
小木屋正面挂着《受伤的天使》,侧面是《锅炉旁的恶魔》。
第七集。
主线红蓝宇宙依旧明显。
跟着父亲的Alice是在红色宇宙,正天使,侧魔鬼。
跟着女主的Alice是在蓝色宇宙,正恶魔,侧天使。
接着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七集)。
雷锋帽Alice第一次进到,是红色世界的镜中世界-“正抬魔鬼·右侧锅炉旁的天使·活狸猫”世界,和第一集并不一样。
接上了第一集的镜头。
女主把雷锋帽Alice抱回蓝色世界小木屋,闻味相认。
转眼,Alice回到了红色世界(正天使,侧魔鬼)。
蓝色世界(正魔鬼,侧天使)里的女主瞬间抓狂。
接着,女主Jo和蓝色帽子Alice第二次进入小木屋。
这次她们一起进入的,不再是刚刚的红色世界的镜中世界,而是是蓝色世界(正天使,侧魔鬼)的镜中世界。
这里正锅炉旁的天使,侧抬魔鬼,死狸猫。
雷锋帽Alice(红色世界),第二次进入小木屋。
进入到了正抬魔鬼·侧锅炉旁的天使·活狸猫,的世界。
和上面的世界正好相反。
这里是红色世界(正魔鬼,侧天使)的镜中世界。
在这里,蓝色世界的Alice和红色世界的Alice亲切交谈。
随后女主Jo来到蓝帽子Alice这边。
因为这里是蓝色世界的镜中世界,蓝色世界里的大火也穿越了过来。
而雷锋帽Alice因为是在红色世界的镜中世界,那里没有大火。
完整版解析:深度解析——逐帧观看后实锤!
只有两个宇宙,但每一秒,都是无限!
前面我们说,当Jo一回头,走廊和衣橱消失了,她仍然身处空间站。
这里有一个细节:Jo重新戴上刚刚摘下的氧气面罩猛吸了一口。
这里和后边的听证会遥相呼应,我们可以看出,她以为刚刚的画面是因自己缺氧而出现的幻觉。
事实上这一切真实发生了,只是发生在平行时空的宇宙1,也就是Jo本来的宇宙。
衣橱里的是她的女儿Alice1。
Alice1听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一个人躲在衣橱里伤心。
Jo戴上氧气罩Jo再次呼唤俄航局,仍然没有收到应答。
她发现自己的生命维持系统只剩下不到7小时。
从还剩15小时到还剩7小时,仅仅是去追寻声音的来源,她就花了8个小时。
消失的8小时去了哪?
Jo通过手表看到自己必须在6小时45分钟内返回地球倒计时还剩5小时,Jo继续给Soyuz 1逃生舱换电池,她又听到了诡异的声音,这次是从舱内传来的,而此时舱内只有同事Paul2的尸体。
Jo凑过去听(这姐胆子贼大,她闺女们也是一个赛一个勇),啥也没听到。
Jo以为自己又出现幻觉了,于是她继续修修修🔧。
在她换到第三个电池时,诡异的声音出现*3,这回她很聪明地录下来了(大概是担心自己回不去所以连自言自语都录下来留存在空间站等后人来拿),她回放录音,从杂乱的电波中捕捉到了疑似已故同事Paul的声音:“停止呼吸,Jo”“命运号是你的长眠之地。
”(太tm吓人了我靠
第一遍看真的吓得睡不着Jo拿着手电筒往空间站照,却只看到了飘浮的、Paul被截断的手臂。
(这里就不截图了)另一边,不靠谱的地面指挥中心竟然没有给女主发送逃生舱重返地球的重要参数。
这下真成女主一个人的历险记,我愿称之为Jo的奇妙冒险(碰瓷了)。
从老婆领导口中得知真相的Magnus2表示wcnm。
女主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地面指挥中心和家人们默认Jo已经死亡,差点连追悼会都开了。
但是没有关系,大腿不够,大脑来凑。
聪明的Jo手动计算好了返回地球的参数。
生命维持系统的倒计时只剩12分钟,女主带着同伴的尸体和讨厌的科学家Henry Cardera的CAL装置,坐上了Soyuz 2。
Jo输入正确参数后,逃生舱却显示螺栓故障,而解决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人配合完成。
茫茫宇宙中就她一个活人,上哪找第二个人呢!
Jo陷入绝望,疯狂敲打命令台。
女主在翻看维修手册大力出奇迹,命令台报错被修正了,螺栓故障被“不存在的第二人”解决了。
Jo兴奋之余内心惊诧,回头望向逐渐脱离的空间站,隐隐有人在那里望着她。
看那个透明玻璃,有人影
女主os:我靠我靠我靠,刚刚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就很圆满了。
Jo顺利返回地球,她成功地见到了“自己”的家人Alice2和Magnus2,然而混乱和茫然才刚刚开始。
她才是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人。
她是Jo1。
母女相拥哭泣,但她们拥抱的是错误的家人
虽说题材也不够新鲜,但是双重宇宙,其中有人员互相“串门”,再加上宇航员和宇宙这一空间设定,还是有很强的可看性。
但是当观众知晓了其中的诀窍之后,再看各种人物反反复复的纠缠,不免觉得有些疲惫。
对结局也不甚满意,Henry和Bud的互换仿佛不了了之,而之前还极力要回到真女儿身边的Jo也突然就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有些虎头蛇尾之感。
而没想到在这样一部科幻类题材剧集中,最戳中人心的居然是Jo和Alice的母女情。
一个妈妈和两个女儿,成为了一段互相救赎的关系。
个中滋味,身为妈妈和女儿,大概都有所体会。
身为母亲,在整个世界都告诉你是你错了的情况下,还是能够继续坚持,凭借的就是作为母亲的心吧。
是不是我的女儿,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原世界的Alice,跟妈妈一样,也坚持自己的妈妈并没有死去。
但是当真相慢慢揭晓,她充满了智慧与勇气去释怀了这件事,感动点Max!!
她跟爸爸说的话可以宽慰到很多很多人:我想,妈妈去了另一个世界的Alice身边,而我也不会心怀嫉妒或不满,只是因为那个Alice运气更好。
而新世界的Alice,也接受了这个“新妈妈”的事实。
她需要妈妈,而妈妈需要女儿,这样互相安慰的关系也会是另一种母女情。
故弄玄虚的部分有点过头了
空间站里的iPad续航比这剧情还玄乎
一二集绝对的精彩。后面量子力学的纠缠解惑挺无聊的。果然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又是个高开低走的典型!apple似乎没有一部质量稳定的美剧。到第八集已经非常非常非常老套无聊了,而且漏洞百出,搞不清走向。即使对比之前同类题材,也算糟糕!
真探之后又一神叨叨剧集,边看边出戏,制作有一种塑料感。
浪费设定又一例😓
一集弃
不错!只是到最后一集都没有去填“必须由两位宇航员才能完成”的坑。Alice原来是由两位双胞胎演员表演的,不然小演员真的太神了
故事架构都很好,但是节奏真的不行✋ 一直在故弄玄虚,没个爆点,直到后来观众们都自己猜出来了,它还在故弄玄虚…
不错看 但是除了老mike外的演员的演技让我实在打不高分
我看到了毒师律师里的老麦克
啊?啥?这?我 没看懂?
憋了那么久以为要放个大屁,结果屁都没有
难看的不行
开篇不错,氛围做足。再到中间不过是平行宇宙的故事,最后烂尾。3.5吧
片尾曲tellur好好听,瑞典语tellur,tellurium元素周期表52,52 jo的门牌号,拉丁语地球tellus,52除了是对称的以外还是个有周期意义的数字(wiki搜到举例一年52周,52张牌,52个白色琴键……陷入数字命理学)
目前只看了两集,看得想睡觉。节奏非常慢,家庭感情戏非常多。并且家庭感情戏写得非常烂,因为人物关系根本没有变化,翻来覆去就是女儿想妈妈、爸爸想妈妈、妈妈想家人。全程下来只是对同一个人物关系,乃至同一个动作(牵挂)的反复描写。而且这种剧总是喜欢从家长的视角出发,儿童是毫无行动能力的客体,只作为一个要被保护的对象、家长做出行动的动机来存在。我的评价是,别他妈写这种水平的家庭戏了。
双鱼玉佩(苹果出品有个严重问题 从来都是高开低走一泻千里 最后都快变成家庭伦理剧了。。不过母女间的羁绊还是让我数度落泪😭😭😭😭)
拖沓无聊且故弄玄虚,拜托看不懂的就不要乱给高星了伐
第八集看完很烦躁,像是交代后事结果又睁眼了!就在第七集停下吧。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