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国内引起了关于善恶选择的广泛的讨论,并且产生了本不属于文艺片应得的难以置信的票房馈赠,这是超乎李安预料之外的,尤其是在该片于美国市场的低迷以及受尽媒体与影评人的冷落这种背景下;同时另外一部电影也在国内外影迷中产生截然不同的评价,那就是《普罗旺斯惊魂记》(简称普),只是不同的是,前者深受国内观众喜爱,而后者则是受尽挑剔的言辞甚至直接的侮辱。
《普》的定位是一部惊悚片,被许多西方媒体评价为“法国惊悚片的复兴之作”,然而看过本片的观众或许都会拥有同样的体会:这惊悚片既不惊奇,又不悚惧,实在很难在传统意义上理解为惊悚片,更何况它还被赋予“复兴之作”的高度。
这或许是种极端的态度,因为毕竟某些让人感到的害怕的因素还是可以在电影中找得到的,比如那潮水般涌现出来的老鼠。
我始终偏向于认为该片是一部游走于惊悚片边缘的典型的法国文艺片。
普罗旺斯的美景毋庸置疑,那原本宁静的乡村恍如世外桃源,那些个蓝天碧草间氤氲盎然的乡间小道如果出现在巨幅幕布上的话,定能震撼人心,尤其是当一袭长裙的女主角翩翩然地推着单车在路上行走,着实令人怦然心动。
那高贵而又略带颓废的苏珊娜,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一战后宁静的法国小资生活(尽管我觉得要是让天生带有迷人忧郁眼神的苏菲玛索来饰演会更美)。
然而事情总不是表面的那般美好,苏珊娜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度假,而是为了消减内心的痛苦以及完成冷漠出版商的约稿,当地的居民也并非如人想象的那般淳朴善良,对于外人本能的排斥与不信任肆意为虐,欲望滋生的罪恶也开始慢慢发芽。
影片开始不久,我们便基本了解苏珊娜的痛苦根源,由于自己疏于照顾,她失去了女儿。
这是一个哀伤的设定,如果还有人记得《反基督者》(Antichrist)这部电影的话,一定会明白一个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失去孩子的母亲将会如何走向毁灭,所以我一开始便知道了苏珊娜将以怎样的结束来倾诉自己的悔恨和痛苦。
然而哀伤的事被拍成电影,总能在黑暗与绝望中寻找到浪漫,尤其当它还是一部法国电影的时候。
正如我所认为的《反基督者》开头的那段性爱片段是我所见过最美的,苏珊娜蜷缩在墙角迎接着火苗的步步逼近也是我所见过的惊悚片里最令人陶醉的一部分,那种释然,仿佛不是迎接死亡,而是新生命的诞生。
而那也确实是新生。
苏珊娜每次想起(准确地说是“幻想起”)自己的女儿,她总是低着头,她不愿迎接母亲的目光,因为她恨母亲(尽管这是苏珊娜理所当然的想法),然而在母亲即将烧死的一刹那,她终究还是抬起头来,原谅了母亲。
与其说是女儿原谅了母亲,不如说是苏珊娜原谅了自己,将死之人,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原谅的呢?
这不禁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黑衣女人》,同样是惊悚片,同样是关于孩子的死亡与仇恨,但它要阴暗晦涩得多,远不如《普》的那般宽慰人心。
苏珊娜尽管在无尽的痛苦的幻想中无法自拔,但她终结没有让心智完全失控,她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杀了两个孩子,而只是本能地杀死了垂涎于自己的恋物癖村长。
曾有一段时间我弄不明白村长的这条剧情线对于本片到底是多余的还是必要的,直至写这篇影评之前才恍然大悟,村长的死是由于欲望所致,然而苏珊娜也正是因为欲望的驱使才来到这里,这种欲望就是夺走了她性命的幻想。
不要取笑,当一个人极度哀伤的时候,对于毫无打扰,毫无禁忌的幻想是极度迫切需要的,尤其当她还是以此为业的情况下(写小说本质上也是经营幻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她找到那个四壁光滑,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地下室的时候便开始文思泉涌,因为那能够满足一切关于无限制的幻想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只是她没有意识到无节制的幻想的力量,或许说,她刻意忽略了这一点。
以至于大火熊熊燃烧的时候,她依然听不到屋外的喊叫,只是孤独地蜷缩着,幻想着……不管怎么说,影片就是在这样的一场大火中结束了,它让那些看惯美式日式恐怖片的观众失望了,它不是那种给人带来强烈感官冲击的惊吓电影,但是它却能够让人不经意地停下手中的爆米花,凝神静气地欣赏完,不仅仅是因为那美妙的音乐和美妙的身姿,而是一些更加触动心灵的体会,仅凭这点,就能够比普罗旺斯的惊天美景更能打动人心。
PS:看这种电影,对观众是有选择性要求的,比如有孩子的父母一定会比单身男女更有感触;喜欢幻想的也一定比从不抬头看天的饮食男女更有心得。
文/黄鑫亮其实看这片子的都是冲着恐怖片的卖点去的,但片名似乎有点虚晃一枪,因为你压根看不到几个恐怖的镜头,仅有的几个,看惯了恐怖片的观众早已有了免疫力,而观众则要忍受苏珊娜的文艺腔调,时不时抽根雪茄,来杯烈酒,缱绻于床上或是睁着大眼睛若有所思,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一个这么文艺的女主角出演恐怖片,这是多么恐怖的事儿。
看前半部分,就是一个有点作的女作家的自虐,但随着情节的深入,她失去女儿的痛会如同身体里的嗝泛上来,片子直到结尾都未介绍她的女儿是怎么去世的,以及是谁把村子里的两个小女孩给藏了起来,这让喜欢刨根问底的观众一头雾水,他们脑海里的恐怖片的惯用模式是真相只有一个,前面你能搞得云遮雾绕,但后面一定要拨开云雾见天日,所以这部片子只能说是一部非典型性恐怖片。
更多的像是一部治疗系的影片,可能唯有患着或患过抑郁症的人能看懂影片的深意。
从才思枯竭到才思泉涌,只不过是位移了地点,其他都没变,她仍然是那个失去女儿的女作家。
探究为何能够激起内心的创作灵感,只是因为村里的小女孩触动了他内心的不可触碰之处,就好像视自己脸庞为生命的女子的脸上被刮出一个口子,这个口子不仅流出的是殷红的血液,更是充斥于她的身体快要膨胀的敝帚自珍,正如这个女作家那样,追求完美终将自己玩没。
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熏得只看过照片的人都快醉了,但普罗旺斯的这起惊魂记却是以古宅里的烈火收尾,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对比的艺术。
有些观众理解不了苏珊娜的心路历程,那只能彻头彻尾的把这部片子当成是风景片来看,或许也会得出这么一种结论,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作家。
皮肤上的伤口总是会被包扎,可是心里的伤却找不到那块纱布,苏珊娜的心里的伤就是因为她女儿的去世引起的自我怀疑,以至于村里其他女孩子失踪了,她都无力撇清自己,因为村民的一把把的盐将她的伤口摧残的糜烂,可能只有烈火炙烤着苏珊娜的伤口如烟花般灿烂,被烈火所包围的苏珊娜仍然是一副自怨自艾的表情,这个片子的结局、这个女作家的心路历程,注定是一串茫然的省略号。
烂透了,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的大脑自动删除了这段经历,所谓“3D”只有字幕“3D”,只能说看不懂法国人。
字幕比较差,剧情也不知所云,唯一看懂的就是,那女作家最后以为自己杀了那三个孩子选择了自焚?
她女儿跟她的死有什么关系呢?
完全没看明白。
本来用百度影音看的时候就断了好几次,我也认了,但那个翻译,着实令人崩溃啊,比google翻译还烂呀,看的时候不得不发挥个人充分的想象力,把前因后果后果给连起来。
但悲吹的是,连不起来呀,都没看懂,那男的究竟拿着地图去干嘛啦,好想知道呀(┬_┬)
感觉真的不怎么好看。
真心觉得不好看亏我还去电影院。
浪费钱,浪费时间,浪费我们的心情
简单来说,这个故事是一个丧失灵感的文艺女作家,为了拖稿和逃避女儿死亡的现实,跑去乡下,以其不同于乡下女性的高贵冷艳脆弱落魄的形象,获得了委琐村长和本土高帅富的青睐,最后因为嗑药产生幻觉,踏上了文艺女中年的结局。
PS:当年盛传一时的文艺女青年的结局为:独身,孤寡,拉拉,出家。
作为酝酿已久的欧洲首部3D惊悚片,《普罗旺斯惊魂记》在上映之初便上演了一出“捧神”戏码,声称此片为法国惊悚片的复兴之作,甚而借“惊魂记”之名,妄图与惊悚大师希区柯克相比肩。
然而,本片最终上映效果却远远不尽如人意,不仅漠视了故事细节,甚至毫无逻辑可言,唯有借一些好莱坞传统恐怖片的俗套桥段来堆砌时间。
至于先前的那一连串捧誉,最终便只能沦为“商业圈钱”的惯有说辞。
显然,《普罗旺斯惊魂记》在故事创作上借鉴了库布里克导演的80年代恐怖经典《闪灵》,两部电影同样以“作家主人公入驻禁闭空间”为始由,一步步将人的命运逼近黑色的深渊。
不同于《闪灵》中由杰克·尼克尔森饰演的男性作家,《普罗旺斯惊魂记》则以文思枯竭的女作家苏珊娜为主角。
影片中,苏珊娜为了重寻创作灵感,便搬入一幢沉寂已久的乡村古宅,以求尽快完成久已拖稿的作品。
然而,一系列吊诡灵异的事件接踵而来,犹如雪上加霜,令苏珊娜内心更为躁狂不安。
与此同时,一间密室却开启了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苏珊娜进入密室时,突然文思泉涌,仿佛重回创作高峰期。
但与大多数惊悚片如出一辙的是,伴随着创作上的如鱼得水,苏珊娜的精神却遭遇了更大的失控。
古宅中的奇怪声响和莫名幻象,一点点侵入它的神经,直至迈入死亡。
纵观全片而言,我们大抵可以揣测,导演之所以选择“普罗旺斯”为影片拍摄地,恐怕纯粹是冲着普罗旺斯的浪漫风光去的。
影片借助3D效果,进一步放大了爱情胜地在世人眼中的美感。
与此同时,却全然忽略了作为一部惊悚片的恐怖本色。
就像有人调侃的,这部电影除了自然风光优美,恐怖氛围尚可,其余则一无是处。
而法国女星蕾蒂莎·科斯塔的演技也依然还停留在模特儿阶段,除了身材饱满诱人,便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看点了。
刊载于《京华时报》,此为原文。
尼玛 90元买的电影票 让我觉得花9块钱都不值得。
从不去电影院看恐怖电影的我抱着灰常期待的目光去看3D的该片,亲,是3D的哦。。
本人灰常灰常害怕恐怖片 属于害怕又想看自虐级别的。
带着眼镜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已经有想把眼睛摘下来扔屏幕的冲动,尼玛你倒是吓我两下呀!!!
姑娘买票进来就是想让你吓吓我啊!!
尼玛你没什么情节就算了你还那么坑爹 别说吓人尼玛就让我已经看到目光呆滞了有木有。
因为害怕拉着一个朋友去看的此片,朋友在看了十几分钟后竟坐着睡着了。。
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
直到最后一个镜头结束,我已经全然无力,也许是我的思维有问题看不懂法国的恐怖片 最后只能推推朋友,把口水擦擦咱们撤了吧。。。。
大家可以不用去看此片,绝对是免费看还觉得浪费时间。。。
说真的,这个电影打着法国首部3d电影的旗号到处吸引眼球,我不知道也不关心是哪个二货拍的电影,要惊悚不惊悚,要情节没情节,一切都莫名其妙,故意拖拉着结局不放,使劲卖悬疑,故弄玄虚的二货精神真是表现的淋漓尽致,那起码你给我一个感人的,或者深刻的结局,好吧,结果看完了,我还以为没完,结局时分跟前面玄虚也没什么区别,知道她那该死的字母出来,我才恍然大悟,就这样,没啦,我草。
足足浪费我快两个小时,极烂的,又叫人生气的烂片!
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老女人无尽的幻觉和自责,真谈不上是一个好故事,可能优雅的惊悚片就恐怖不起来了吧。今天万圣节的夜晚啊,胆小的情侣朋友们可以看看~
万圣节大早就跑去看,整个影院就我一人,看电影的时候没吓着,结束的时候被投放窗口突然冒出来的工作人员的头吓个半死。
3D。。。。。顶你个肺,连顶三次!
一坨翔
其实 不把它看作是惊悚片 其实还不错的~ 名字不对 比如普罗旺斯大姑娘什么的就不错
白瞎3D技术了
实在是因为里面的法式风情很美妙而喜欢上这部片子,每一处的细节都那么舒服,一个碗盏,那些花的墙纸。还有女主的气质、服饰和妆容,冷漠而优雅。
进电影院二十分钟就睡着了
法国浪漫恐怖
除了画面基本没有可取之处……文艺女青年对着老鼠哇哇叫
连个故事感都没有的无敌烂片,狗屁不通的情节。越看越恶心的女主,整天叼着根烟跟个傻逼一样还假装精神分裂,我都快想掐死她了,居然还有人喜欢?根本不知道恐怖在哪里,看得人真是憋屈。
三星半!!fuck it, i do like it anyways. u guys are blind as fuck
这算什么惊悚片
深深看不懂
“文艺恐怖片是怎么死的”现身说法,一个半小时是这样构成的:女主角卖弄风骚-->村儿里好风光-->太黑看不清-->看不清-->女主角疯了-->看不清-->女主角自杀了!!
编剧可以改行了,更傻的是导演,愧对世界欣赏水平。
非常有看点
幸亏是3D的,让我还体验到了一点恐怖气氛,否则这片子太让人蛋疼了!观影N久了,正奇怪为什么没有情节进展的时候,旁边有人插话:这就演完了!!我看了一下手机,居然1个多小时了!后面的情节没有出乎意外,平淡的让人称奇,现在对比下国产恐怖片,惊异地发现,原来都在统一起跑线上!
普罗旺斯一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就像西藏
法国片异军突起3D惊悚很期待!女主角的演技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