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儒学大家,孟子说“性本善”,荀子说“性本恶”。
后人每每争论,总是将其相对比。
至于争论结果,不是走向死胡同就是不了了之。
《天下无贼》到底要讲一个完满的人性本善的蜕变,还是对无尽欲望的悲悯而建构的童话,我觉得都有说不尽的意味。
做为04年的年末贺岁大片,冯小刚延续了一贯的冯氏喜剧的作风。
一开始傅彪学习英语的画面便卷来浓浓的喜剧作风,御用的徐帆傅彪等大腕,客串一把昙花一现。
刘德华和刘若英一个一改正义的化身,一个摆脱文艺女青年的调子,玩笑般骗取一辆宝马扬长而去。
于是镜头无限拉长,山川气魄云气蒸腾此类大气的镜头第一次出现在平民冯氏电影中,法国香颂《玫瑰人生》也有些讽刺的与无赖生活相映成辉。
镜头转到西藏的某个寺庙。
傻根滴落一滴黄色颜料的瞬间,刘德华李冰冰两位贼仙已经小显神通露了一把。
李冰冰饰演的叶子是我在天下无贼里最喜欢的角色,妖媚或是坏都很有意思。
无论是她穿着鲜艳的内衣直来直往,耍赖赌赢了王薄笑的像只偷腥的猫,还是最后峰回路转流着眼泪冲出门出卖了黎叔。
神秘的美丽的东西对人的吸引力总是至命的,放远了隔着纱怎么看怎么美,吃到嘴里却成了毒药。
其实这与人的欲望不无关系。
“恶”在电影中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黎叔与王薄的较量介由动作和电脑特技华丽的展示,做足了商业噱头。
前者是惺惺相惜,后者是狼和牧羊犬的结合。
明的动作越花哨,暗的罪业越深重。
“善”的傻根,不如说是乌托邦式的纯真。
这种白纸式的美好很容易让人想要去怀疑或破坏,王薄那句“他凭什么不能受到伤害?
”直指人心。
一面是一车的贼蠢蠢欲动,让你不禁怀疑这个世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恶。
一面是圣洁如傻根一般的人物让你看到玻璃般的童话故事。
善与恶的冲突贯穿了电影的整个脉络。
无间道最经典的一句话“出来混总有一天是要还的”,放在影片的末尾很贴切。
尽管冯小刚在电影的前四分之三都用了大量的喜剧因素,但最后回溯的电影叙述还是赚取了不少的眼泪。
王薄从前种的因最后结了果,以死赎还。
说这种结局突兀也好,却也是合情合理,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殊途。
在这样一个充斥着藏佛佛理和社会循规的秩序模式的电影角度下,死亡是最好的解脱答案。
而王丽将孩子放在寺庙门口仰头俯身恭敬参拜的结尾定格,更是讲这种因果佛缘的解构推向了顶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音乐。
冯氏电影突破惯例,连用三首歌曲烘托氛围。
开篇的《玫瑰人生》自不用说。
在倒叙王薄死时《那一天》的骤然响起,使这种悲剧式的结局更添哀情。
而在王丽猛吃烤鸭的寂静时空里,又以《听说》这样缓慢哀愁的音乐陪衬,往事烟云,东流逝水,不禁令人蹉跎感慨。
《天下无贼》这部电影,做为贺岁商业大片,尽管有些许情节上的瑕疵,却不能遮蔽它在娱乐和票房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而冯小刚在之后《夜宴》上的败笔,让人不由感慨大陆商业大片之路漫漫而修远兮,唯有上下思而求索了。
乌托邦的梦幻——看《天下无贼》很多人都说《功夫》和《天下无贼》不错,一直无暇观看。
昨天没事儿,去影院看了《功夫》,感觉很一般,暂且不论。
顺手买了张《天下无贼》,今天在家独自品味。
与以往的搞笑不同,冯导这次拿一群社会底层的人说事儿,开始更多的关注人性的善与恶,是与非,温情与残酷,爱与死别,母性与痛苦。
剧中除了有不少经典的台词外,故事情节也是有序展开,最终以悲剧收场,把更多的思索抛给了观众,让心弦来一次宫商角徵羽的碰撞。
这是一个乌托邦的天下,傻根和天下无贼的梦幻也许是冯导的精神寄托。
影片从天堂般的西藏开始,从混沌初开的纯净启程,在一段回乡的旅途中,在一列奔驰的火车上,开始一段童话的演绎。
刘德华与刘若英扮演了一对“贼夫贼妇”——王薄与王丽,由于王丽的怀孕让她有了母性的回归,特别是得到了民工傻根的一次帮助后,更让她坚定了改邪归正的决心并付诸行动,义无反顾的开始保护傻根和傻根携带的巨款返乡。
傻根是一个孤儿,一直与来自河北农村的一支建筑队伍在西藏修庙,一晃就满21岁了,攥了6万元存款,打算回到家乡娶妻生子。
但由于几乎生活在真空里,使他认为人性本善,天下无贼,他说“人咋会比狼还坏呢?
”以至于在喧闹的车站大喊:“谁是贼,是贼给我站出来,你看没有人站出来,这里没有贼。
”并因此招来了以黎叔为首的盗窃团伙。
一场贼与贼的较量、警察与小偷的明争暗斗就此开始。
最终,傻根毛发无损(除了一杯血),王薄用生命保护了傻根和他的妻子,偷盗团伙被绳之以法。
更精彩内容还需亲自去体验,我只想谈一点简单的观感:其一:我本善良。
我宁愿相信这样的童话,心存美好和幻想总不该有错吧?
尽管冯导没能给我一个圆满的结局,没能让王薄如章子怡般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没能给王薄的遗腹子一份母爱,但警察最后的良心发现,傻根的义举——给丢钱包的警察叔叔送鸡蛋,给陌生人献血,还有王薄最终以生命的代价洗刷了以往的罪果,走向轮回都让人彻头彻尾的感动。
邪不压正,可好人为什么没好报呢?
其二:几位演员各显神通,尽管够不上出神入化,但也都酣畅淋漓。
刘德华把浪荡不羁的贼性与对妻与子的真情率性交织在一起,超越了捕快;刘若英让人领略了实力派的演技,饱含深情的塑造了一位将为人母的贼的形象。
善良与温存,对前途的茫然,对未来的憧憬,对现实的无奈,爱与恨,是与非,善与恶,在她身上融会贯通。
“傻根”憨厚朴实,清纯无邪,显得很本真。
葛爷更是光芒四射,却又不动声色,招牌式的冯氏台词从他嘴里出来别有一番效果。
其三:视听效果也不错。
青藏高原唯美纯净的画面,沿途旖旎秀丽的风光都很养眼,结尾当王薄的血滴在傻根面颊时杨坤的《那一天》,以及结尾刘若英的演唱都较好的配合了故事的演绎。
当然,这部片子商业氛围依然很浓,从宝马的一路狂奔,NOKIA与移动的结合,到HP笔记本与CANON打印机的突兀闪现,都打着“冯氏制造”的LOGO。
还有几点疑虑,请大家一起琢磨:一是警察比小偷的功夫都高,神不知鬼不觉就掉了包;二是为什么要用冥币?
三是那场打劫纯粹为了搞笑吗?
第四傻根以后会怎样呢?
无论如何,我花了不少功夫打这些字,你总不能让“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吧,给点回应,otherwise,U should say sorry to me了,呵呵,it’s enough。
这部片子,当年很火,贡献了无数金句,比如: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比如:队伍不好带;比如:二十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王宝强也借此成名。
电影讲的故事很假,一个单纯的不相信世上有坏人的纯朴农民,带着巨款上火车,两个贼一个护宝一个夺宝,最后一死一被抓,而纯朴的农民,带着钱和世上果然没有坏人的信念回家去了。
这故事怎么看怎么假。
但在这么假的设定里,几个主演都奉献了超强的演技,将人物都演活了,让我们看了,愿意接受这样的设定,接受这样的人物,并且为傻根庆幸,为刘德华感伤,为刘若英难过。
葛大爷不用说了,神演技,演活了这个又深沉又江湖又狠辣又狡诈的贼头子。
刘若英最后流着泪使劲吃的部分,让人动容。
刘德华与黎叔花样盗窃的手段,让人惊奇,这真是一门技术活。
值得一看的电影。
某天很无聊,在网易云上刷着歌单,突然滑到一首歌,极其耳熟的旋律,然后刘若英特有的有些沙哑的嗓音响起,我静静的听完了整首歌。
时隔多年,我再一次想起了这部电影,当再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想起的是西藏路上的漫漫黄沙,站的风中有些憔悴的刘若英,风吹着她脸庞零碎的发丝,脸上有阳光投影,很美很美。
第一次看的时候还很小,好像念小学,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傻根很傻,刘德华演的贼很坏很坏,黎叔说的话好像听起来很有道理,以及剥生鸡蛋的时候超级酷,范伟演的打劫犯很智障...直到看到最后的最后,刘若英挺着个大肚子,一直吃,吃着吃着就哭了,我是看着看着就哭了,当时年纪小,不知道为什么要哭,可能只是觉得很难受,后来慢慢长大了,突然才发现,能哭着吃东西的人是有多悲伤...
昨天又看一遍,不觉得傻根那么傻了,觉得他只是很单纯,对这个世界都很单纯。
黎叔说的依旧是那么的真理,或许贼也没那么坏,也许善恶终有报吧。
突然想起傻根说,每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回家了,陪我的只有狼,我不相信狼都不会伤害我,人会伤害我。
又想起华仔说我只是头饿极的狼。
莫名伤感。
影片的最后,张涵予饰演的警察找到了刘若英,刘若英说,有什么事我吃完了再说。
为什么要吃完了再说?
因为她肚子里有了宝宝,有了她要一直等的那个人的孩子,孩子得好好的。
即使再难受也要吃东西,即使等的那个人已经不再了,也要把孩子养大。
记得网易云里有一个评论“哭着吃过饭的人是有勇气走下去的人”
那天的云是否都已料到所以脚步才轻巧以免打扰到我们的时光因为注定那么少风吹着白云飘你到哪里去了想你的时候喔抬头微笑知道不知道 分享刘若英的单曲《知道不知道 (电影《天下无贼》片尾曲)》:http://music.163.com/song/254190/?userid=342340043(来自@网易云音乐)
最近重温经典老片。
冯小刚通过天下无贼,玩了一把正与邪的游戏,玩大了,这不是人人都能玩好的,他能做到,拿捏好尺度,诙谐中有感动,实在不易。
电影角色可以划分几个类别:正正正(傻根),邪正正(奶茶),邪邪正(华),小邪(老二),大邪(尤),花瓶(冰),警察。
正正正(傻根):这个社会是不会容许这样的人长久的存在。
电影在开头做了铺垫,傻根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打工,呆了6年后,拿着6万积蓄回家取媳妇儿。
他寂寞到和狼说话,淳朴到在大庭广众之下喊:贼你站出来给咱老乡看看,傻到西藏-河北那么远的路途要抱着6万的包包自己带回家。
这些就足够说明,此人为异类。
剩下的行为如送大姐附身符,帮大哥大姐找座位,给被偷警察鸡蛋……等,都给人们树立一个形象: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活在人们的幻想乌托邦国度里。
这种人迟早会吃到教训。
尽管会很不情愿,会很痛心,但社会就是这样,要想活得下去,先得融进这个酱缸。
要想活的好,必须学会在酱缸里升华。
邪正正(奶茶):虽然电影里对她做坏事的描述不多,但很多情节可以让人想象的到,这位邻家小妹的阴险恶毒程度可以和脸蛋的清纯成反比。
比如,劫车事件里对老总的轻薄的调侃,给老总那一个狠狠耳光,还有火车停站他们下车时对王薄说:我什么时候怕过死。
这些细小的情节让人物更加有层次感。
而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步步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赎罪的一个无辜婴儿的母亲。
她骨子里终究透着邪气,做好事也不忘用骗术哄了傻根一把,把包从王薄那里要来以后做了一个”魔术“还给傻根。
她是被大众所接受和理解的角色,因生活际遇所迫,走上了贼路,心中的善念,需要母爱这样伟大的情节才能唤出。
邪气中依旧透着单纯的正义,她是可悲的,因为她觉得烧一注虔诚的香,为傻根守住正义,就可以救赎灵魂。
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所以她被很多人同情。
小邪(老二):纯粹的坏人,这种人已经没有什么药可救了,看样子人物已经40-50岁了,他可能一辈子就生活在这样阴险狡诈的环境里,在他的眼里,哪怕是一点点利益,也不会放过。
甚至可以为此背叛组织和纪律,典型的被社会嚼烂的渣。
花瓶(冰):漂亮,好强喜欢和同行叫板,喜欢和王薄搞暧昧,喜欢讨老大的好,技术一般,最后无厘头的背叛了老大。
一系列因素告诉我们,这就是一抢镜头的花瓶,冯大导演深深抓住了看电影人的心态,没有美女,没有暧昧,那就不是电影。
警察:为了通过审批冯大导演不得已才安置的角色,告诉人们,折腾吧,随便你们折腾,最终还是法网恢恢。
事实上。。。
你我都懂,13亿大国的警察们,忙着更伟大的事业,小偷小摸的事情,谁有这闲情去管。
好吧,是有个别异类极品管了,他们有功劳吗?
是有个别极品小偷被抓了,他们有受到严惩,事后改过吗?
大邪(尤):有组织有纪律的大坏蛋。
一开始,我们会被误导,啧啧称奇感慨:这哪像是贼头啊,简直就一教书的。
说话慢吞吞的,开口闭口来句古语,语气不重但都很有威信。
特别是那句:很生气,很严重。
敲到我心坎上了,那一刻有点恐怖片的味儿。
后来发现,他其实是个玩政治的,他不容许自己的权利和威信受到任何人动摇,坚信一切都必须在他的掌控之下。
比如断手指,比如为了证明自己识才和一群小罗罗(王薄王丽)耗上,比如非常信任自己一手提拔的小叶以至于遭到背叛。
都证明他的内心深处其实很脆弱,他非常渴望证明自己,但又要做出一副超越凡夫俗子的姿态,表面是为了糊弄住身边这些小弟们,其实他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软弱。
这种人,如同一个政治家,看上去好像不为利益,是为了权力和自尊,但归根到底还是利益。
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恶人,才是最可怕的。
小邪顶多赔了自己,大邪会让很多人跟着自己一起死,死了还会喊声,大邪万岁万岁万万岁。
邪邪正(王薄):这个放到最后说,因为他是最接近我们的人物。
他很坏,不同于王丽的收敛,他是无法遮掩的坏。
去趟庙里都要摸几个手机钱包,上趟火车过道里也能捞着点便宜,用眼泪骗傻根。
他已经不觉得偷窃行骗是恶事了,这是生计,职业,是非常自然,伸手就来的东西。
然而对于他的这些坏,引起我更多的不是恨,而是反思。
为什么一个社会会造就出这样的人?
故事里还展示出他的另一面:对王丽的痴情,呵护,宠爱。
他嘴上总挂着,他们一辈子也洗不清,继续干下去。
事实上在和王丽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他已经转变了,只是没觉察到。
比起王丽对婴儿的母爱,他的爱更多的在现实生活中被一幕幕的演绎着。
多少人会因环境而改变,多少人会因身边爱着的那个人改变。
和王丽分别后的壮举,也证实了他只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他胸无大志,只想做自己的事业(贼),爱自己的女人(王丽),并可以为爱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王丽扔出去的鸡蛋孤零零地在铁轨上,在荒凉而空旷的大地上,映衬得这个被精心呵护的故事格外凄凉。
曾经有位编辑对我说,那么多人看完《天下无贼》的电影后都很感动,也都很喜欢傻根这个人,为什么不能写本关于傻根的书呢?
我说,现实太冰冷了,才会有人喜欢童话。
其实,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傻根的家乡是否依旧如昔,火车的终点究竟会带着傻根驶往残酷的现实还是罗曼蒂克的乌托邦,没人会知道。
那个不会悲伤的傻根,是否也会在时间的洪流中慢慢长大,等待着某一天,那一声沉重的叹息碾过心头,没人会知道。
每个人都在辗转的长大,米歇尔•福柯告诉我们,愚笨并不取消愚人到达真理的过程,愚人只是比一般人更缓慢地到达真理。
而傻根究竟会到达什么样的真理,也没人知道。
电影的开始,一滴金漆缓缓跌落在地,仿佛佛陀的泪水,怜悯地凭吊着芸芸众生。
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看到泪奔,在印象里还没有哪部电影会让我觉得那么厉害,但天下无贼就是莫名戳中我的泪点,也是一部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电影!
还清晰的记得那一个个片段,傻根憨厚天真的招牌式傻笑,王薄在火车暗道的殊死搏斗,黎叔的笑里藏刀、心狠手辣,王丽在最后哽咽着大口吃着饭……就是每一个场景都刚好是我也哭点,见钱眼开的盗贼又怎样,面对老实善良的人谁又忍心下手,而为了一个陌生人甘心收手甚至付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这又是何等的大爱!
正是这种从自私冷酷的盗贼到热心善良的守护者的身份转变,才更让人觉得弥足珍贵,更让人觉得感动!
所以男主的死让人惋惜,令人感动!
冯导招牌式的黑色幽默手法,加上主要的演绎,一段火车上的短暂路程,似乎尝尽了人生百态,看完的感觉五味杂陈,无奈感慨又能如何?
只希望天下无贼!
我就不信,狼都没伤过我;人,他会害我?
人怎么会比狼还坏啊?
我入道的时候,你也就是个三好学生。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呀。
我最烦你们这些打劫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虽然导演强调,<天下无贼>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观众不会计较是否真有这样的事情,但看得出来他还是努力将这个故事说得圆满。
要想让傻根既有正常的IQ,又相信天下无贼,就必须生活在世外桃源,在一个牛粪的产权也有充分保证的山区长到十五岁,然后得到一份雪域修庙这样远离人烟又功德无量的工作,而不是做一般的建筑工人或者挖小煤窑,那样就有爬上高楼讨工钱或者被从井下抬出来的可能,本片也就无从演起。
但是在我看来,连自身的存在都需要如此极端的前提,更不要说实现,这样的白日梦不做也罢。
傻根在车站嚷嚷“谁是贼,是贼给我站出来,你看没有人站出来,这里没有贼”姑且算做搞笑,未免戏作过头,这样直白的表达电影主题,像是导演有些心虚。
实际上这才是考验群贼功夫的地方,再怎么藏着掖着,羊羔的肥瘦一看便知。
王薄振振有词“他凭什么不设防啊?
他凭什么不能受到伤害?
凭什么?
是因为他单纯啊?
他傻?
你为什么要让他傻到底?
生活要求他必须要聪明起来。
作为一个人,你不让他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骗。
什么叫大恶?
欺骗就是大恶”是一派歪理,但也是在说一个事实。
傻根的血汗钱确实不应该被偷,贼伉俪良心发现,放他一马甚至拔刀相助也可以理解,但王薄最后搭上了一条命,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又不是成龙,有一百条命”,傻根凭什么得到别人这么大的奉献呢?
因为他单纯,他傻?
这也是鄙视<天龙八部>的原因,萧峰和慕容复一世英雄却惨淡收场,段誉和虚竹却想要什么有什么,不想要人家还上赶着给送来,凭什么?
因为他们单纯,他们傻?
所以由衷地喜欢王薄,他不是无知者无畏,而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重要艺高人胆大。
<九品芝麻官>里包老太爷快死的时候教导包龙星说,贪官奸,清官要更奸。
天下的事不好说,电影里傻根只感化了两个贼,而全车无贼是靠枪来实现的。
那么漂亮的女警察,如果不是腰里别着家伙,她敢主动让劫匪摸吗?
王薄开始拍着宝马车跟保安说:“开好车就一定是好人啊”,暗示了他愤世嫉俗的一面;虽然和他的女人争吵,真情还是溢于言表;一手绝活虽然多以虚影表现,但依稀有<赌侠>系列的风采;当得知王丽怀孕,就投入地帮她完成心愿,直到杀身成仁,总之非常男人、非常有种。
我对王薄的观感如果用娱记煽情的笔法来写,应该是这样:随着人群慢慢散去、回到家,夜半醒来独坐,那一幕仍然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浮现:他送走了怀孕的爱人,回到狭窄的车顶空间,有力地蹲伏在地上,坚定地说:“你过得了我吗?
” 虽然是王薄亲密无间的搭档,但是王丽显然没有技术含量,只能用女人原始的武器来勾引和敲诈大款,把王薄从险境中解救出来,当然也包括慰籍他。
事情是她接下来地,但她除了给傻根看包以外,就只知道呼叫王薄支援。
在我看来,王丽和小叶正是代表了自古以来清一色男性的文人对女人的两种YY,就像电影<金瓶梅>里西门大官人说得那样:“我就喜欢两种女人,一种是我一见就想QJ她的,一种是一见我就想QJ我的。
”这两种YY形象的共同点是美丽和依赖男人,内涵上却截然相反。
前者要求善良而无能,后一点尤其重要,练武功腿会变粗,读书多眼睛会近视不说,没有本事就不能自立,也不会威胁到男人脆弱的自尊。
另一种则是妖媚而狡诈,让男人本能压过理智,有飞蛾扑火的冲动,并且幻想能驾驭她们。
即使智者也不例外,就像本片黎叔的喃喃自语:大意了,大意了。
刘若英和李冰冰正好有这样的气质。
王丽这个角色可以和<杀死比尔>相对照,乌玛•瑟曼扮演的女杀手发现自己怀孕,就隐居起来准备结婚生子。
后来她的复仇之路只有自己可以依靠,一柄刀杀得仇人尸横遍野。
那个片子有两段戏非常地女性化。
一段是乌玛在等待验孕试纸出结果的时候,敌方的女杀手来袭,试纸掉在地上。
二姝持枪对峙,乌玛哭求对方帮忙看试纸,那女杀手居然照办,然后离去,还不忘祝贺她。
另一段乌玛闯入一个黑女人家,双方大打出手,一片狼籍,忽然女主人的女儿放学回家,两人马上收起家伙,彬彬有礼地向孩子介绍:妈妈有朋友来访云云。
王丽如果有乌玛一半的身手、其次有王薄一半的身手,最差也有小叶一半的身手,那么王薄多半不会死,而黎叔别说拿钱,有没有命在都不一定。
以黎叔的智慧,逃命的时候居然还惦记着那六万块钱。
葛大爷演技依然经典,所谓高手,不在于放得开,而是收得住。
最后决斗,黎叔冷静地回答“我想试试”,听起来很有味道。
大部分经典对白出自黎叔之口,一个贼头居然有地方干部的做派。
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自我神化和贬低他人的倾向,但是要维持运转却不能指望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技术含量”也not enough,必然有某种行之有效的游戏规则。
黎叔看不起打劫的,可是打劫的如果相当于民工,他充其量是个高级蓝领,却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自上车起,黎叔的团队就缺乏凝聚力:分工不明,沟通不畅,行政部和COO(首席运营官)公开发生冲突,一般员工(四眼)则只知道蛮干。
难怪黎叔要哀叹:“有组织,无纪律”,“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
人才!
”最后,小叶出卖了黎叔,也许我入另一个俗套,总之觉得非常惋惜。
王丽可以用自己换王薄,小叶为什么就不能用自己换黎叔呢?
在座的良民们未必没有过贼心一闪念,所有的贼也不是生而为贼,内心某处都会有一线良知,在这个意义上,才是真正的天下无贼。
最后,王丽用力地吃烤鸭,警察又(我为什么要说又?
)非常无厘头地走进来,告诉她不要等了。
警察走后,王丽一边默默地哭,一边继续用力地吃烤鸭。
王薄不在了,却成为刘若英在全片中演得最好的一场。
导演就算让王薄死,也不肯戳穿傻根的梦,又为什么要这么残酷地打破王丽的幻想呢?
在刘德华最好作品之一的<暗战>最后,蒙嘉慧在她和刘德华相遇的公车上发呆,刘青云认出了她颈上价值八千万的宝石,也知道刘德华已经死了,却对她说,不知什么时候他会突然出来,吓你一跳!
我宁愿傻根是个孩子,那么他的纯真和王丽的转变就更合理,也更有意义。
有海归人士写文章说,一个外国老太太即使前面没有行人,也不会闯红灯。
她担心路边的窗户里可能有孩子看到,他们有样学样,长大了就会撞到人。
警察最后对王丽说:“等孩子长大了就跟他实话实说,不丢人”。
这可不止是面子问题,如果导演对人类有信心,就不怕让孩子同时看到人性的阴暗和光辉。
冯小刚曾经在一次媒体采访中说:幽默是一种劳动态度,并且郑重地将这句话放在<我把青春献给你>的扉页。
中国人一生下来就继承了五千年的人情世故;受儒家的教导,身为匹夫,也要将天下兴亡一肩承担,但事实上每个人却只是大一统国家中身不由己的一粒沙。
这种有心无力的斗争又不能在天堂或来生的愿景中得到解决,就只能口头上讨点便宜。
于是文人放出“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一类的狠话;或者临到杀头了,像王晓波写得那样,不是感激皇恩浩荡,而是问候别人的令堂大人。
而没有文化,还有头吃饭的我等小民,就只能咧咧嘴,从惨淡的现实中得到刹那的解脱,笑完了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这正是冯氏喜剧打动人心之处。
但是从<手机>这部片子开始,所谓的“技术含量”就有喧宾夺主之势。
全片最后被扔到火里的那部Moto388完全是代人受过。
唐朝的张生没有手机,也能收买Y环传话和扒墙头。
相比<一声叹息>里中年男人深刻地反省自己“左手摸右手”、“贼不知哪里去了”等等不能不说是倒退。
<天下无贼>据说用了600多个特技镜头,看得出剧组的用心,但和好莱坞相比还是显得小儿科。
这部电影依然具有制造流行语的实力,但却无法构成一个值得讨论的主题。
不喜欢中国导演的一种共性,最典型是张艺谋,他们也曾经自觉地站在人民中间,但是一朝功成名就,他们曾经反抗过的那种,极崇高也极苍白的东西就开始膨胀,把本该鲜活的人物压得虚无飘渺、面无血色。
也许只有星爷还在坚持唱着小人物的颂歌,<功夫>的群星们相貌猥琐苟且偷生,被逼急了却原来个个身怀绝技,奋起将黑帮打得落花流水。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避不了的”,这是另一种对“天下无贼”的阐述,做起来难,方向却是不错的。
其中的差别在于YY的对象是自己还是别人。
人生如果没有理想,那和咸鱼还有什么分别?
但在公共场合,如果有陌生人接近,我一定会本能地用力按住自己口袋。
2004.12.30
很多年前的电影了,经过时间的沉淀感觉更好看了,这是发生在火车上的一段故事,故事很生动,煽情看这部电影时,有人说,单纯的傻根害死了王薄,但这对王薄未尝不是一次救赎,当了一辈子的小偷,最后终是做了一会善事,只是苦了王丽了,以后都要一个人过了,不过相信她会理解的这部电影,都把人物,故事刻画的很生动,刘德华和刘若英演的很精彩,王宝强把傻根演的很好,葛优也把这个角色驾驭的很好,这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
很感人,看着能触到你心里的电影
中国的演员资源如此匮乏。。。那天突然想到,其实这本子有个特别好的框架和动机。
中华民族的伟大赞歌
王宝强的成名作吧,还不错,两个小偷的爱情,两个仁义的小偷
又看了一遍,有两点让我不舒服,第一,配乐表现出的低沉悲凉让我不舒服,第二,为了让傻根保持无知,刘德华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听起来很反动啊,怎么看起来都有点不成立。
只记得……烂
天下无贼真是最浪漫的现实幻想,漂亮质朴的刘若英,长发幽默的刘德华,傻根王宝强,其实,冯小刚,是第六代导演里最接地气的了吧。
小时候家里买盘看的,那个时候还看不太懂,就记得看到最后刘德华那个角色死掉的时候莫名其妙就流眼泪了,长大以后再看真的感受也很不一样,多希望真的&#34;天下无贼&#34;
这是啥???!
不好笑也不深刻,就记住“后果很严重”了~~
影评未看,不想再看第二遍了.开头十分钟就是大片,傻根真的傻,省600块害死条人命~这帮人都刀口舔血啊.那时候淘宝在打广告‘傻根这眼睛啊确实没用了‘偷东西都拍成艺术片了‘刘德华是真带着兄弟.吊傻根哦,看着真来气,真爱多管闲事.偷了他的钱相当于杀了这个人,是这个人的血汗钱‘但是不可能保住他一辈子不知道生命的真相‘傻逼傻的我从五星打到两星‘好人不是那么好当的‘善心帮人家小孩,丢了自己的主题‘他忘记了直接的慈悲心不要轻易被人利用’德华找了这傻逼老婆真的头大.原来真正的高手是警察,把钱都屌包了‘
除了噱头还是噱头
那天的云是否都已料到 所以脚步才轻巧 以免打扰到 我们的时光 因为注定那么少风吹着白云飘 你到哪里去了 想你的时候 哦抬头微笑 知道不知道
还是葛优强,开始认识王宝强。
都是傻根惹的祸!
明明就是主旋律加点小花哨。
全世界最好的刘若英。
这特么才叫贺岁档电影啊,现在放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啊
最后刘若英哭着吃东西的那一幕戏实在太戳人了!记忆深刻!
浪漫主义到闹心,某些地方又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