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5星呢?
1、画面色彩好看,每一个场景配色和构图都深得我心,连最后分尸的画面都那么温馨,演员的服装好看的令我想哭。
2、音乐好,去杀手公司那段,走廊上挂着尸体照片的场景配乐,鸟人飞起日式赶脚的I Will Survive响起,好听的令我想哭 。
3、chun jilao的爱恨情仇,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又顺其自然。
正常的想法也许是:妻子使我们的潜意识,我们不停的在埋葬潜意识的时候,她却又自己回来,当这潜意识真的不存在的时候,我们也该死了。
于是我们逃避这世界,催眠与否又有何干?
默默的接受自己是个鸟人吧。
让我们做个会飞的鸟人吧!!!
基佬们雄起!!
大胆说出你们的爱。
很喜欢这种充满想像力的电影,这是一个成年人的童话。
影片的色彩和画面,然后到里面的道具,人物造型,服装都是极度夸张,色彩华丽,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也是,但是这个度拿捏的相当的好,不过。
不断的杀死妻子和不断的被妻子虐待,其实折射的就是现实生活中伴侣之间的摩擦,等到真的分手,才知道可贵,人的感情的确是最复杂的。
而那个广告创意写手,总是按照自己的趣味来设计广告,这的确是所有作设计最愿意的,希望自己喜欢的东西马上能得到认同。
最有意思是那个鸟爸爸,真的学会了飞翔,挣脱了公司,客户,上司,下属,成了一个自由自在的鸟,感动的一塌糊涂。
看到前半部分的时候还在为它的无厘头感到无味,直到看到最后20分钟心情才突然开始舒畅起来。
世界变成怎么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去看待,“爸爸改变了,我们也要去改变。
”发现不一样的快乐,人只要活的够单纯,那么鹌鹑也可以飞,这就是为什么贝多芬可以谱出华丽的曲子。
世界上确确实实存在着很多疯子,而,我真的是爱死了疯子。。。
头次看完电影不是先去看别人的影评而是自己写点影评,虽然我没有勇气去做一个疯子,那么就让我爱上一个疯子吧。。。
到处都是华丽每个主人公出现的场所都是充满童话般的华丽咪咪华丽多变的剧服,魔术师五颜六色的房间小林家田园风格的壁纸家具,杀手乘坐的粉红色飞机以及三个盗贼红黄绿的衣服。。。。
给本应该是充斥血腥场面的电影带来了温馨剧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几个镜头妻子和丈夫和好时的互相微笑,太美了其中的一个同性恋奋不顾身的保护他的同伴,再加上一句表白:" 我们不是原始人,我们是gay"小林想象自己被放在微波炉里的情景。。。。。。。。。。。
还有很多,每次看都会截许多图,尤其是电影的装饰风格,值得学习
广告导演玩票电影,交出来的作品充满着怪诞,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杀不死的妻子美得像个娃娃,鸟爸儿子的台词让人瞬间泪目,广告人的脑洞实力卖萌,同性恋者的牙太抢戏...整部电影的BGM和绚丽色彩让人印象深刻,故事却不得我心。
电影简单直接,元素轻松多样,并有思考,有笑有泪,也就够了,对于喜欢剧情片的朋友别看,看了失望,这种片子只有简单的人看得懂,不需要深邃思考的装逼者,站在电影至高角度去批判电影的。
要说的东西还不错,而且很OPEN,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感受,比如杀妻那一对,妻子照顾你爱你,也对你暴力,当然是语言的暴力,这东西比每天挨几拳还让你受不了,让你既想离开她又离不开她。
一些事只有在你没机会了才会明白。
但本片有点太刻意了。
《充气人偶》更好一些。
在我这儿,把青菜豆腐做好的才是高手,最好的文章是三毛的《饺子大王》。
早在遥远的2006年时期,就一直在说《杀妻总动员》十分对口。
由日本两位广告人导演的,所以画面都十分精致。
尤其是里面场景的布置,让人结舌。
我都忘记自己是第几次看这个片子了。
貌似空下来无聊的时候就会看。
电脑的硬盘要作放素材用,电影这种东西一般都不会放在电脑了。
《杀妻总动员》是仅有几个留住长久不删的。
电影也是分了好几个故事来表达一个主题。
注意啊,虽然名字叫杀妻,但不是恐怖片,除去里面一些必要的血腥镜头,片子还是比较温馨的。
演妻子的女星叫桥本丽香,是个日本和希腊的混血,五官出奇精致,又不失亚洲人的柔美。
浅野忠信、阿部宽,都是很不错的演员。
导演很会选人。
这么一个荒诞的故事,讲丈夫不断杀自己的妻子,妻子却是每每都会复活,丈夫不得不找来杀人公司的人来杀妻,还是未遂。
但是它却是说的是爱情;另一个荒诞的故事,讲4口之家的爸爸被人施了催眠,变成了一只鸟,每天想着自己会飞起来。
小儿子却是引以为傲,不断鼓励爸爸学习飞行。
说得是亲情;还有一个女广告总监铃子请了英国杀手杀死自己的催眠师男友,最后发现自己的执着都是那么无所谓;日子照样过,原来人是这么独立的存在个体;还有一个同性恋的故事,让人觉得真爱难得,要珍惜的;杀人公司的日本翻译和从英国请来的逢人就问“WHAT’S YOUR FUNCTION?
”的杀手是所有故事的推动者……然而……夫妻两个终于幸福在一起的时候,妻子还是被以前丈夫请来的那个杀手给杀了,不再复活。
丈夫找到杀人公司,烧掉那里存着的妻子的死亡证明。
像走出门一般的表情推窗跳了下去,脸朝向天空。
被飞上天的父亲救起,Gloria Gaynor的音乐缓缓飘进来。
无比震撼的时刻,想要飞的冲动最后有趣的英国杀手,在回国的飞机上看着窗外飞着的两个人,茫然地问花菜……“WHAT’S YOUR FUNCTION?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你的任务是什么?
如果你还没找到自己的任务,就应该马上去寻找她;如果已经找到了,就应该全力去完成她。
在我们将死的时候希望都可以在遗嘱上写到“我的任务完成了,我回家了……”终了,每个对广告有那么一点热爱的同仁都要向这个片子敬礼。
又是一部时隔两年才看的片子。
这真是迄今看过最奇特的一部片子。
5个故事中的3拿到最后来排就让人抓狂想倒带看是否是自己遗漏了。
紧接着的剧情和人物更是让人觉得槽点满满可是看着看着却入了迷。
每个故事就这样巧妙的发生了关联。
1杀妻数次变得像惊悚片。
势不两立的两人竟然还在互殴中又找到新的火花。
当妻子真正死去时男人也决定殉葬了。
可是老天的安排哪会这么普通。
2洋子的广告构想一时半会真没懂。
这么容易就死去的催眠师也成为后面故事的蝴蝶效应。
4幸福的一家四口开心参加一场魔术盛宴,却遭遇离奇的催眠而让一家之主无法再恢复正常生活。
即便如此家人也对他不离不弃。
反倒视之为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
如此一来,生活反倒轻松开心起来。
也让鸟爸爸成就了七级浮屠。
5到处行窃的3人胸无大志两次的基情也在第3个小伙伴的闯入下被破坏掉。
反倒是在杀手下狠手后才捅破。
不过其中一个男的好丑哦。
如果仅仅是为宣传同性恋那么我姑且忍了吧。
3最后出场的杀手满身戾气处处杀人,随行的翻译也是个二货。
放到现在笑点担当说的就是他了。
这是部什么片呢?
你可以说是部恐怖片、同性恋片、暴力片、爱情片,重要的是:结局是个美丽的童话
怀疑把这电影翻译成《杀妻总动员》的人是只看了前几分钟就关了,再拒绝剧透看电影也得知道名字吧,电影名就跟文章标题一样提纲挈领乃至是文本内容的组成部分,这个翻译属实有误导性啊。
简单搜了下电影片名翻译的流程,大概是会在大陆上映的引进影片肯定得认真翻译,一般由有权引进外国影片的制作单位负责翻译再交由广电总局等审查,所以其片名大概是发行机构或广电总局及其译制部门决定。
不在大陆上映的电影,如果比较热门那可能一些盈利视频网站会委托专业机构翻译,字幕组自行翻译的话也会比较认真严谨吧。
再比较冷门的片就基本是字幕组自行翻译,有的字幕译员拿钱干活可能不看完就翻译了,而一些翻译有误的可能一开始流传开来了就约定俗成一直沿用。
《杀妻总动员》2005年在台北电影节和香港亚洲电影节有被引进放映,查了一下片单,翻译都用的是《变态五星级》,看来《杀妻总动员》是大陆资源网站、字幕组什么的自行翻译的失误(?
)不过《杀妻总动员》这个片名尽管有误导性,但可能对它的传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毕竟听起来简单直白又刺激,不然也不能始终沿用下来。
配合电影名survive style5+或许就能更直接地理解本片,五组故事有微弱联系——通过杀手线串联,但看起来却是各自独立的多线叙事。
前半段可能沉浸在其奇思妙想的想象力和华丽的色彩之中,到影片后半段尽管剧情情节仍然十分混乱、莫名其妙,但仍然感到一种感动或者伤感:在妻子变成圣诞礼物回来两人重新温柔以待时、小孩说要像爱一只鸟一样爱爸爸时、小泉今日子奔跑着回去找录音机突然停下说好傻时、在杀手问翻译员任务/功能是什么第一次大笑说有趣时、在小偷组合两人承认自己是gay时,一种共通的东西是对既往不可得之物或回避之物的接受和释然,又零星闪现着爱和幻象的超越。
另,之前刷到过B站up主“情节严重社”从“有趣的辩证法”的角度对本片的一个“有趣”的解读,认为五组故事的不同生活方式呈现了不同的但具有序列性的五种“有趣“-“任务”:对第一组夫妻来说“有趣”是一种资产;对第二组小泉今日子和阿部宽而言,“有趣”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定义有趣、生产有趣。
此二者都将有趣产品化、功能化,作为“他人眼中的有趣”的一种景观。
对第三组鸟爸爸一家而言,“有趣”是一种消费,而其消费的有趣是被生产的;对第四组小偷团伙来说,“有趣”则是一种滑稽的本质,他们不会将本身的滑稽景观化、崇高化为一种有趣;而杀手一组所问的“你的功能/任务是什么”则对应着前几组故事通过有趣所对应的社会功能与位置。
贴个链接:【有趣的辩证法】:当我们谈论“有趣”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_哔哩哔哩_bilibili
装13的给高分吧
反正那么搞啊~~
浪费两小时
if I can kill u if u can kill me
1.“4+1”个故事,每个都很喜欢,天马行空,没有任何的套路,下一个镜头总是让你没有一点点防备;2.循环杀妻,死水生活,荒诞中是无尽悲凉;3.广告设计师,脑海里的点子真是太棒了,遗失了或许是一次改变与恰当的放弃;4.变成鸟的父亲,也会留下眼泪;5.同性恋与杀手,配乐很酷炫。
拍得很新潮,明星也请了很多,年轻些的观众可能会喜欢。而对于沉迷于沟口成濑今村等人的中年的我来说则感受到了扑面的浮夸。扑克三青年的支线游离于主干之外画蛇添足,广告女策划为生活奔跑与荒诞的影片风格相逆又显得不伦不类。孩子接受父亲鸟化并训练其飞行的所谓正能量实在是幼稚的见解。唯有结尾岸部一德载着浅野忠信I will survive是一抹亮色。
日本人拍的惊悚电影最变态了,莫非又是一部类似《告白》一样看完连骂操啊操的电影?
的确很cult
超级大烂片,果然是一切都是烂得
天马行空,看似散点做图各画一笔,其实最后是“单点透视”观感——轻盈or自由产生于不再执念那一刻。
《杀妻总动员》天马行空的荒诞。一个永远复活的妻子,一个沉湎潜意识的鸟爸,一个决心杀死男友的疯狂广告女(最喜此段,广告女想象很肆意),一对最终发现真爱的gay;通过一对横行无忌爱咬耳朵的杀手组合串联起剧情,剪辑不错;几个故事都有所指,癫狂恶搞,有点审美疲劳,无非想问一句“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那个多项跑步比赛太逗了。做爱超快的男人。色彩绚丽得不像日本片,鲜艳极了。桥本丽香家暴浅野那戏拍得流畅华丽。连吐血都那么拉风。扔画框砸人,画框在飞行,画里的马也在奔跑。太赞了这个脑洞。分尸后继续复活,而且格斗技能提升了。可以发射四肢攻击。骑鸟的男人哇哈哈
勘弁してくださいよ… 神木超可爱!
快进看的,发现这类日本片跟法国文艺片有点像了都是评分比电影本身好看多了,全片只有两个笑点一个是脑补广告草人三项一个人最后跳楼骑鸟人,小别墅挺不错,小泉今日子出场长得有点像片濑那奈,复活妻子有点像泰国鬼片的中的女鬼,好多名演员没认出来,幼年的神木龙之介倒认出来了
文艺电影?先锋电影?实验电影?不不不,就是智障电影。
本来怀着满腹期待去看,谁知道越看越糟糕。过程中从四分改到三分到现在两分,真想一分都不给。别以为够长就以为是拍电影了,你还是在拍广告,TM你这样拍一点都不尊重电影。
本来是做好准备被恶心的 结尾很帅气
(4.5)温馨死了;细节超棒;生活中的悲剧会让你重新认识生活,会问你:What's your function in your life? Survive and live on
美轮美奂的色彩,强大的隐喻,非常美好。只是觉得有一点点遗憾。有些台词多余了,那些话不用从小孩的口中说出,我们已然知道。
为什么8.3?!!为什么!!你说为什么啊!!你们是装逼还是傻逼啊!!好在哪里啊!!CULT就是这么傻逼的借口么!!仅给互相残杀夫妇一颗星。
赞!逗乐!色彩特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