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集,我只想说,经典不是那么容易超越的!
导演可能是把观众当傻子了,他俩那个年龄还演少女是认真的吗?
这个版本,我只同情祝鸿才!
也太…至少配个年龄比较合适的吧!
真的,特别是那个姐姐,还去扮少女,舞女,我的上帝啊啊啊啊啊?
请问导演在想什么?
如果张爱玲还在的话,看到这个版本不知道作何感想??
完全没有感觉,蒋欣不适合演曼祯,没有那种清纯温柔又楚楚可怜的学生气,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年纪上更适合去演曼路。
嘉玲姐姐倒像个混上海滩的大姐大,感觉舞厅都是她的,看的我好出戏。
不是演员演技不好,而是角色太不适配。
更离谱的是顾家那两个老太太,都能和曼路当姐妹了,一点都不像从外地搬来被迫在大上海求生存的那种乡下人,倒像是养尊处优没事打打麻将的上海老太太,看不出他们生活拮据,俩人穿着时髦,擦粉涂脂,保养的挺好。
还有演员的口音,不说了,唉,编剧和导演真是毁了一部经典拍成了中老年偶像剧!
一星也不想给
且不讲剧情,单说说选角,蒋欣演技没得说,但感觉形象不符合原著里的描绘,蒋欣就适合华妃啊樊胜美那样的角色。
刘嘉玲拿捏曼璐的气质神态都没问题,但年纪大了一点,蒋欣演曼璐还差不多,至于世均,不应该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家明吗?
怎么像个民国间谍片里存在模糊的一个小特务。
唯一合适点的应该是郭晓东的祝鸿才,所以看两眼就看不下去了,真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
每逢有翻拍剧开播,我总能看到一种论调,又来毁经典。
我一直难以接受这种说法。
我向来认为,能毁的经典不叫经典,真正的经典无法被毁。
新《半生缘》的口碑大概率扑街,我一口气看了四集,做了两三页笔记,能出三四篇不同角度的文章。
比如接受过高等教育,性格坚强的曼桢被琼瑶剧降头,沦为智商不高傻白甜,泪腺发达琼女郎。
比如新《半生缘》中曼璐戏份增多,却没有提供合理的人物弧光,最典型的表现是完全不在乎曼璐的生物钟,大清早就精神抖擞搞事情。
比如,剧情推动一直靠巧合,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沦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玩偶。
看到这部槽点满满的剧,我甚至会想入非非,如果营销方用钱收买我写营销文,我该怎么办啊?
开出一个让我无法拒绝的砝码,我找不到好的切入角度吹捧新《半生缘》,那我岂不是要丢了一份赚钱的机会?
目前来看,这样想也是杞人忧天。
新《半生缘》扑街并非我喜闻乐见,我写文批评它琼瑶味儿太盛是对原著小说爱之深。
我反对因为它质量差,就把02版《半生缘》视为经典的做法。
直白一点说,我丝毫不认为02版《半生缘》是经典。
它和《情深缘起》一样,都是披着《半生缘》外衣的琼瑶剧。
对此,我就不详细论证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我的文章——《半生缘》改名《情深缘起》,琼瑶剧来袭,张爱玲不再。
和林心如版曼桢一样,蒋欣版依旧有浓厚的傻白甜倾向。
有人吐槽蒋欣太壮,不适合演曼桢,作为原著粉,我不太接受这个观点。
这话一听就是看了太多林心如版曼桢形成的刻板印象。
蒋欣的大骨架没毛病,因为原著中的曼桢本不是柔弱女子,她是力量型的女孩子。
曼桢被曼璐拉下水,给祝鸿才生娃。
如果是柔弱女子,面对这种情况直接崩溃了。
而曼桢始终不抛弃不放弃,想尽一切办法逃生。
她不像林心如版曼桢那么没脑子,逃跑被发现,直接撞晕自己。
被人抬起时,林心如还能违反人类行动规律,依旧能健步如飞。
曼桢会用世钧送的戒指贿赂女仆,希望她能帮助自己联系世钧。
尽管屡次失败,她依旧不抛弃不放弃,外出住院和同房的病人成为朋友,找到逃跑的机会。
张爱玲熟读《红楼梦》,也擅长用人名暗示人物性格。
曼有柔美之意,桢指坚硬的木头。
曼桢,顾名思义,有女性的柔美,也有刚强的一面。
曼璐嫁给祝鸿才以后,曼桢上班兼职两手抓,也要承担起养家的重任。
她从来不是柔软的女子。
蒋欣的大骨架从一定程度上能让人相信她具备曼桢那种刚强的生命力。
原著里提到曼桢的相貌“她是圆圆的脸,圆中见方——也不是方,只是有轮廓就是了”。
曼桢在剧中用的是黑长直造型,就是一张“圆圆的脸圆中见方”的脸型。
从外貌看,蒋欣比林心如更像曼桢,但不代表她能像林心如那样受欢迎。
两个版本面对不同时代的审美风向,同样是剧版《半生缘》,现在的观众已经不吃琼瑶剧那一套了。
值得一提的是,林心如版曼桢也好,蒋欣版曼桢也罢,她们都没有原著中曼桢的精气神。
在年龄方面,蒋欣版曼桢有明显短板。
蒋欣的年龄和曼桢的并不匹配。
曼桢和世钧相遇时,至少有27岁。
是不是不可思议?
总有人认为曼桢大约20岁。
根据原著看,曼桢确实至少27岁。
曼桢曾说自己父亲去世时14岁,姐姐在父亲去世后高中没毕业就下海当舞女,曼璐极有可能是17岁。
为啥说不是16岁?
张豫瑾在曼璐家住的时候正是16岁,后来两人才定亲。
张豫瑾和曼璐是同龄人,曼璐比张豫瑾大三个月。
就在曼璐世钧相识那一年,张豫瑾已经年过三十。
这也就意味着,曼桢父亲去世至少13年,由此可以推算出曼璐27岁。
新《半生缘》拍摄时间是2017年,蒋欣是1983年生人,也就意味着蒋欣34岁演27岁的顾曼璐。
这和角色年龄差别有些大,导致有些观众不能接受蒋欣版曼桢。
看了四集《半生缘》,我难以接受蒋欣版曼桢。
最大的原因是,她拿到一个傻白甜的剧本,演的是傻白甜型的曼桢。
蒋欣成众矢之的,很大程度上也在为编剧和制片人何琇琼背锅。
面对强势的何琇琼,蒋欣要么不接这部剧,要么按照何琇琼给的剧本,演一个傻白甜型的曼桢 。
蒋欣的错,是她没有爱惜羽毛,逆势而为接下这部剧。
当然,我们也应该明白,就以蒋欣的咖位和年龄(30+女性),她很难在影视圈实现挑戏自由。
名气就是话语权,影视圈从来就是看人下碟的名利场。
同样参演《半生缘》,刘嘉玲可以扮嫩演曼璐,国家一级演员吴冕却只能演顾曼璐的妈妈。
两人真实的年龄差只有6岁。
话说回来,新《半生缘》最大缺点是以何琇琼为主导的制片方三顾茅庐请刘嘉玲演曼璐,50岁+的嘉玲演年过30岁的顾曼璐,这确实有些过分了。
有意思的来了,蒋欣长着一张曼桢的脸型,却和刘嘉玲没有姐妹相。
在原著中,曼桢曼璐是年龄差只有3岁的双生花,两人相貌高度相似,对彼此的命运都有影响。
因为刘嘉玲和蒋欣没有姐妹相,《半生缘》的很多故事都不成立了。
比如说,沈世钧的父亲看到曼桢,就以为她是当舞女的曼璐,从而反对世钧和曼桢交往。
这也极大影响了曼桢和世钧的爱情。
琼瑶儿媳何琇琼请蒋欣和刘嘉玲主演《半生缘》,也能看出琼瑶剧影响力的没落。
琼瑶剧已经不再像当年那样,有挑选素人演员做琼女郎的勇气,也没有了捧谁谁火的造星能力。
这从11版《新还珠格格》的表现就可见一斑。
何秀琼翻拍《半生缘》,不是《半生缘》离不开蒋欣和刘嘉玲,而是琼瑶剧需要蒋欣和刘嘉玲这种段位的明星撑场子。
有意思的是,这种选角不仅没有成为新《半生缘》的优势,却成为网友吐槽的重点。
中老年版《半生缘》,延迟一年多才悄然开播。
它已经没有叫《半生缘》的勇气,而改成了《情深缘起》。
最近,国产名著改编剧集扎堆上映。
刚看完张一山出演的猴戏男人戏《鹿鼎记》,接着,又来了一部以女性视角为主的网剧《情深缘起》。
听剧名,像是琼瑶最新力作,但翻看之前的定名才知道,本剧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
2020年,也叫“爱玲”年,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
赶着这个档口,改编自张爱玲的影视剧层出不穷,许鞍华拍摄的《第一炉香》也引起一波话题讨论。
不过,最近这部《情深缘起》,倒是悄默默地上映,讨论也不热烈,为数不多的评论也都是一两星的吐槽。
被大家最为诟病的,首当其冲的要数选角。
几位演员的号召力,自不必说。
刘嘉玲与蒋欣饰演顾家姐妹,“江直树”郑元畅饰演金陵公子哥沈世钧,郭晓东饰演温顺如猫、奸滑如鼠的祝鸿才。
要论演技以及细节把控,剧主一点也不担心,可是这几位大佬的出演,总有种拿错剧本的感觉。
先来说说顾家双生姐妹花,55岁的刘嘉玲与37岁的蒋欣,非得出演二十多岁的两姐妹,怎么看怎么像娘儿俩。
再看演员所呈现出的气质。
蒋欣一直在拼尽全力地呈现一种叫“少女感”的东西,只可惜这不是她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身上所具备的。
一哭吧,眼袋不要太明显,配着白皙的脸,像包子上的褶印。
顾曼桢眼里时不时就散发着一丝天真烂漫,瞪大着双眼,没事儿往姐姐怀里一歪。
加上蒋欣体型肩膀比较宽硕,这种小鸟依人的动作反倒让角色看着像一个大龄巨婴。
感觉像是闺女陪伴着老来得女的妈这是在家里当二小姐时候的样子。
到了户外,蒋欣又拼命想展现曼桢作为女性果敢且温柔的一面。
于是我们看到,蒋欣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处于半闭不睁的状态。
还有化妆师为她量身打造的,以显示内心愁苦、百感交集的八字眉。
可能是想通过一些技巧性的面部表情,来呈现小女生的娇滴滴与羸弱感。
可惜这一切放在蒋欣身上,再怎么用装束补救,也不自然。
不信?
放一张吴倩莲当年在许鞍华版《半生缘》里的造型做比较。
吴版是天真烂漫,但嬉笑下是数不尽的愁苦。
蒋版是把内心的五味杂陈全部呈现到脸上,尽管如此明显,观众还是觉得演的成分多了。
顾曼桢的人物形象,是独立且软弱。
看姐姐在百乐门当交际花,赚来的都是幸苦钱,觉得自己要出去做工,为家里挣得一份口粮,不靠婚姻也能很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个是她独立的部分,但同时,她依旧是旧时代下的一个弱女子。
因为轻易地将戒指托付阿宝,然后才让曼璐将计就计,使沈世钧误会了她与祝鸿才之间的关系;因被孩子所累,曼桢回到祝鸿才身边,而不是毅然决然地独自过生活。
这是她形象上的悲剧性,也是她性格的矛盾凸显。
总之,在若隐若现的性格呈现上,蒋欣版顾曼桢,只见弱不惊风,不见独立随性。
在聊姐姐顾曼璐之前,先来看看网友对刘嘉玲这一角色形象的吐槽:
感觉这俩一出现,BGM应该是《上海滩》,而不是《茉莉花》。
刘嘉玲出生于苏州,苏州话本就比上海话稍稍硬一些,语调多落在重音上。
加之多年混迹香港影坛,身上那种霸气难以消除,再加上一个块头老大的妹妹。
刘嘉玲俨然将顾曼璐诠释成一位上海滩大姐大,而不是一位处于矛盾之中的女性。
原著中的顾曼璐属于典型的张爱玲式的女性,悲剧性中都透露着性格上的双重性,或者说矛盾性。
在顾曼璐身上,我们不难看到女性在男性文化或者男权社会中,所具备的两种身份:男性主流的破坏者,以及男权社会的同谋者。
许鞍华《半生缘》中的梅艳芳在形象上所赋予顾曼璐的复杂性看似飞扬跋扈的曼璐,实际上被囚禁于男权社会的镣铐之下。
原著中的她隐忍且自私,寄希望于孩子,以拴住自己与夫家那唯一的可怜的联系。
这就让这个出入舞厅的交际花,成了父权训唤下的牺牲品,自觉地沉湎于生育机器的功能化束缚中。
正是她对于男权的畏惧,触及了她内心的敬畏感,让她在意识到自己丧失了生育能力后,把亲妹妹视为保全自己在男权社会地位的贡品。
一方面,曼璐痛恨十里洋场的歌舞升平,厌烦了成日里的勾心斗角;另一方面,为了保住身份,她让祝鸿才对曼桢行非礼之事。
破坏与合作,在此完成了统一。
梅艳芳版顾曼璐与葛优版祝鸿才但在《情深缘起》中,刘嘉玲这版顾曼璐,性格形象上有些不搭。
第一集就有一段,展现她强调女人要顶天立地过生活的姿态。
事实上,曼璐对百乐门的明争暗斗也是身不由己,而新版则把她奉为一个女战神,时不时来一句鸡血,颇有点对标当下职场女强人的味道。
为了讨好当下观众,或者强贴当今社会的标签,剧集失去了原有角色的复杂性,甚至与曼璐之后的行为不相符。
原著中顾曼璐的主动,源于她在男权社会下的被动;新版剧集中的主动,就只是主动,像极了21世纪的阿姨,穿越回民国时期,成天呼吁女性觉醒。
观众很难对她身上的双重身份产生同情与思考,更多的是对一个上位失败女人的叹息。
网友称这张剧照是暴发户大姐大去了趟海宁皮革城总感觉30+的姐姐不如去成团,去《乘风破浪的姐姐》散散心。
演技是有的,但岁月真的不饶人。
观众看刘嘉玲唱《茉莉花》会笑,就像一个阿姨发自内心地唱“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你再怎么用心去诠释角色,只要形象不符,观众就不可能信服。
关于女性的心理活动,张爱玲就展现出了女性在时代下的悲剧根源,或者说矛盾心理。
但经过现代化的改编,爱玲剧硬生生被弄成了琼瑶剧。
琼瑶剧的情感内核,在于人物宣扬情感时是直白的,没有迂回婉转。
最直观的就是台词,《情深缘起》直接沿用了琼瑶式的“一意多句”法。
沈世钧带曼桢回南京看望母亲,而南京天冷,曼桢穿得单薄,于是被沈世钧用围巾包成了个粽子。
而这段台词也跟粽子一样,里三层外三层,纠结的不过是同一个意思:这围巾,围还是不围?
颠三倒四的台词,还出现在绝对的情感抒发上。
家人逼迫沈世钧娶石家小姐石翠芝为妻,世钧不干,于是喝了点酒,跑到曼桢屋外耍酒疯。
尔康附体的沈世钧,跟曼桢说了一堆“你不要离开我”“我就要离开你”之类的话,都快赶上《还珠格格》的“你无理取闹”了。
再看郑元畅这段的表演,所有台词全靠吼。
用实力演绎什么叫“醉酒的探戈”。
还有马景涛的咆哮演技,也是信手拈来。
这真不像一个富家少爷,倒像是一个佣人家的傻儿子。
还有,剧中的语言体系极为混乱。
刘嘉玲说的是港普,时不时讲几句吴侬软语,但那也是苏州话,不是正儿八经的沪语。
蒋欣全程普通话,夹杂一两句简单的上海方言,也就那句“阿妈”最正宗。
郑元畅全然一股子浓浓的台湾腔,根本不是什么南京大少。
唯独饰演顾太太的吴冕,和一帮街头群演阿姨的上海话还算标准。
剧主在这里音译一下,大家听听味道。
侬哪能各个沈光回来了啦~侬作是作得嘞~更有趣的是说话的方式。
在上海,角色跟我们现代人说话没什么两样。
结果一到南京,语言体系立马有了股《红楼梦》的味道。
但那也仅仅是贾府中的腔调,并没有太多真正的南京方言。
导致跟之前的台词脱节得太厉害。
正是这样一部南腔北调的剧集,让观众不知以怎样的身份代入其中。
那么《情深缘起》的内容如何呢?
原著讲了女性在情爱中的复杂状态,而新版又讲回了现代女性的幻梦——嫁豪门。
《情深缘起》重点不是女性话题,而是借着顾曼桢和沈世钧的爱情讲阶层。
沈家老爷为了扩大家业,不得不让沈世钧与石翠芝联姻。
自然,顾曼桢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作为上海亭子间出生的女孩子,自然是高攀不起金陵大少爷。
《情深缘起》的套路跟当下麻雀女巧遇霸道总裁的模版很像,不过是现代都市情爱剧的民国版变体罢了。
原本张爱玲在故事内核上,还加入了两性的思考。
现如今,精华部分被当下唾手可得的玛丽苏所取代,的确有些遗憾。
那么,张爱玲在小说《半生缘》中写的是什么?
表面看起来,好像是世钧、曼桢、叔惠、翠芝等一群年轻男女的爱而不得。
当时,这本《半生缘》是张爱玲仿袭美国作家马宽德的《普汉先生》。
原小说,本就是描述了亨利、比尔、玛文、凯四个青年人之间的四角恋。
但要剧主来说,她写的或许不仅仅是人之间的情爱,还有情爱背后的时间。
套用网络流行语来说:缘分来与不来,在与不在,你们俩都站在那里。
什么叫“缘”?
半点不由人的,才是缘。
它看不见摸不着,碰上了就是碰上了,碰不上也不好有一丝叹息。
看过原著的都知道那句名言:人生太长,我们怕寂寞;人生太短,我们怕来不及。
这就是时间,而在漫长的历练中,世钧和曼桢也只能对着落叶叹息一声:“我们回不去了。
”爱情看似有选择,实则都已被时间选择好,或者又因彼此的性格,注定未来不可能在一起。
真正写情爱的大家,写的永远不会是情爱,而是窥探导致情爱悲剧的真相,以及人性的无奈。
虽说《情深缘起》才播放了16集,但也看到了名著改编的疲软:当下的观众,仿佛更能接受因门第而造成的爱情悲剧,而不能接受人性复杂所导致的分道扬镳。
另外,蒋欣与刘嘉玲的「少女感」的确很难让观众体会到妹妹的独立且软弱,以及姐姐的隐忍且自私。
而矫情的琼瑶式台词,以及不连贯的剪辑,更是把张爱玲的魅力削减大半。
还是希望之后的情节改动不要太大,毕竟像张爱玲这样的大家,若改编不好,那不如选择沉默。
不然的话,只是看一群30+姐姐吊着眼角冒充20岁少女,就问不尴尬吗?
因为全网都在说刘嘉玲演的顾曼璐搞笑,所以我抱着猎奇心态点进去看了两集。
结果,真的感觉她太冤枉了……网上群嘲她尬演少女的片段,正好出现在前两集。
实际上看过剧就知道,她在剧情里头的设定就是一个人老珠黄的舞女。
之所以穿着女学生裙子扎着双马尾登台卖唱,是因为她原先的裙子被年轻舞女剪破了,她又不想输掉花魁比赛,所以无奈之下,才穿着妹妹的学生裙,扎着马尾上台比赛,而且剧情里头也因为她一把年纪装嫩,被全场群嘲,造成超大心理阴影面积。
根本就没有装少女的事!
起码前两集我没看到!
相反,我看到编剧花了超多篇幅去深化顾曼璐老女人这件事,而印象中总是霸气十足的刘嘉玲,也抓住了这些细节,把顾曼璐这个人物做舞女的自卑(总怀疑家里人嫌弃自己)、怕老(剧里不断重复提到老了怎么办)、和人生困局表现得非常丰满。
剧里头蒋欣演的妹妹一直劝顾曼璐不要做舞女,其实本质也是表达出对舞女身份的看不起。
而顾曼璐也问妹妹,从良了怎么办?
让人嘲笑妓女从良吗?
但是当妹妹的根本给不了一个靠谱的答案。
看得出来,顾曼璐真的是有考虑过从良,但是她没办法体面的、有尊严的过普通人生活。
她之所以强硬的一定要做舞女、当花魁,也更像一个人已经掉到海里,想抓根浮木,做最好的舞女,起码在一屋子舞女里,她可以有同类,有虚假的尊严。
我没看过原著和老版,仅仅只是看新版的故事,起码顾曼璐的人物情节是很丰满,能打动到人的。
特别是家里一屋子女人吵架,骂来骂去都不愿意背让顾曼璐做舞女的锅,最后也是做大姐、一直扛着全家生存需要的曼璐自抽耳光,说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才让争吵告一段落。
那一刻我是真的感觉这个角色眼泪往心里流,妈妈不扛事,让自己亲生女儿做舞女养活全家,甚至连一个无能的罪名都不敢背。
妹妹满口为自己好,说让自己从良不做舞女,但是自己上岸之后,尊严怎么办妹妹根本想不到,只是一个劲说为姐姐好,但藏不住对姐姐活法的鄙视。
在百乐门曼璐还是舞女头头,别人要哄着,可以有短暂的自尊,但是出来就是性工作者从良,面对全世界包括家人的鄙视。
而且她还一把年纪,被客人嘲笑、同行嘲笑老了,生存困境在前两集展现的非常清晰。
作为一个习惯了刘嘉玲演霸气武则天的观众来说,她演出了这个角色的可悲、可怜和无奈脆弱。
什么尬黑装少女,刘嘉玲制霸上海滩太黑她了。
编剧和演员有用心去刻画顾曼璐这个角色,并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刘嘉玲年纪的原因,还特别为之做了很多细节去凸显、丰满角色。
结果就变成莫名其妙的尬黑,我甚至怀疑是剧组为了引起关注的反向自黑操作……我不爱追电视剧,也没看过原著、老版,只看新版头两集来说,刘嘉玲演得不错,我真的有点怜爱她……骂电视剧不好可以,但是要讲到要害吧。
最糟糕的一个版本,简直毁了张爱玲的作品。
看了下演员,刘嘉玲、蒋欣,顿时没了兴趣。
刘嘉玲老了,保养过度的脸太僵硬,眉眼中尽是风情,却不得要领;蒋欣太圆润饱满,缺少灵气。
相比林忆莲、梅艳芳的版本,相去甚远甚远。
非常对不比张的作品!
最糟糕的一个版本,简直毁了张爱玲的作品。
看了下演员,刘嘉玲、蒋欣,顿时没了兴趣。
刘嘉玲老了,保养过度的脸太僵硬,眉眼中尽是风情,却不得要领;蒋欣太圆润饱满,缺少灵气。
相比林忆莲、梅艳芳的版本,相去甚远甚远。
非常对不比张的作品!
咳咳,,我真的咬着牙看到了四十二集,看到石翠芝老爹开枪误杀了自己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了了作为原著党的我,一路看到四十二集你敢信吗?!!。。
怎么说呢,这部剧跟半生缘没有太大关系,属于挂羊头卖狗肉的注水魔改剧!
建议大家看剧的时候别联想原著,会疯掉的。。
忍不了的时候可以掐着脖子观看优点是剧里的老歌都很好听,很温馨缺点是编剧为了所谓的戏剧冲突把一部有烟火气的爱情名著改成了劣质民国玛丽苏,原著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曼贞了,剧里我最讨厌的就是男女主,一对矫情作精!
女主做得要死!!
根本不是曼贞!!
原著里曼贞是非常有生活气息的乐观向上又勇敢孝顺的新女性形象剧里改成了矫情事儿逼。。。
我真的是醉了!!
给三星是我最大的宽容和善良!
这部剧最多给两星到头了!
但还有一星是给剧里的歌和张爱玲的份上虽然魔改了,但至少让更多人对张爱玲的小说感兴趣也算是功德一件吧。。
谁曾想我一个最爱原著女主的人,看剧居然最喜欢的是顾曼璐和祝鸿才!!
你敢信吗?!!
他俩真是我看这部剧的最大动力!!
哈哈哈最后真心说一句,市场需要好剧,人们也需要好剧!
希望急功近利的编剧和各种导演、投资人可以安心向下不要心浮气躁,不要一味地追求狗血与戏剧冲突,太过老套的剧情人们真的看腻了!。。
真心恳求,用心做好剧吧!
阿门对了,如果对半生缘感兴趣的朋友,建议大家去看原著,以及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半生缘还有林心如蒋勤勤的电视剧版半生缘都很好哦!
影版更尊重原著剧版也很不错!
(为什么新版里女主越受虐我越解气??
曼贞这个人设真的做作讨厌至极!!
我还是喜欢蒋欣演坏女人她演脸谱化苦命可怜女人(作精白莲花)真的很有违和感!
如果我是导演的话,我会让蒋欣演姐姐,刘诗诗演顾曼桢!
那就真的绝了哈哈,只能幻想一下了呜呜X﹏X)呜呜,我居然写成了长评,救命!
最后来一波美图攻击,biubiubiu
我再补充一句哈,为什么不满意这部剧,先不说它这么魔改浪费了一个这么好的原著题材,就说选角、真的是不适合,刘嘉玲演技不错,但一方面年龄不适合,另一方面她演的太霸气了,没有顾曼璐那种外强中干、看似跋扈其实自卑甚至后期妒恨不甘以及扭曲。。
她演的太沉稳平静了不过她和祝鸿才真的是本剧吸粉担当,蛮讨喜的尤其是在男女主的衬托下男女主选角也很不适合,女主演员不适合演苦情角色,她真的适合明艳的角色演小白兔没有说服力,而且原著女主也不是小白兔!
而且她身材太壮了,感觉能暴打祝鸿才!
后面被强暴真的让人难以想象。。
不知道后面怎么演,总之我会咬牙看完的男主形象还算符合,但湾湾口音出戏而且沈世钧是温厚懦弱的,剧里改成了民国霸道少爷咆哮帝真的醉了!
黎明和谭耀文版真的太好太经典了!!
吴倩莲梅姑真的像一对姐妹花!
蒋勤勤也把顾曼璐演的入木三分!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美了哈哈,这么美怎么是年老色衰呢哈哈?
林心如版虽然前期还有一点点如萍的影子,但你越看越觉得这就是顾曼桢,和如萍真的判若两人!
吴倩莲版最符合原著!
若说美中不足就是电影篇幅真的有限,原著是长篇小说。。。
因此有些剧情展现上比较匆忙我觉得最适合改编电影的是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还是最适合改编成电视剧(o了o了打这么多字眼睛都酸了,我容易么我?
第一次写长评,居然献给了新版半生缘,我的七舅姥爷啊!。。
唔哈哈哈)
删减版「情深缘起」终于看完了,突然发现杨亚洲导演的框中景很会拍,利用窗框,门框,镜子等做一个框架和构图,能够在拍人物特写的时候不至于单调又就赋予美感。
这个戏最大的问题在于编剧和剪辑,整个电视剧,通篇就像是用文字推动剧情,跟某些只讲特效的电影用动作戏推动剧情一样,文字和动作的比例极其不协调。
个人认为,文字跟动作戏应该是要有一定比例的。
做文字工作者一定要有想象力,尤其是编剧,牠要考虑整个画面里所有静态的文字和动态的动作。
要能把手里静态的文字变成一个个动态的画面。
而新版半生缘「情深缘起」里每个主角都有大段大段的文字表达,却欠缺动作戏。
编剧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想要把这个片子做成一个文艺片就要文字多,但文字多的同时却没有赋予相应分量的动作表达。
导致给人的感觉就是“说得多,做得少”,假大空,尤其是顾曼桢这条线。
一开始顾曼桢的人设是立的住的,一个独立自强,有自尊心,话不多的“冰山美人”。
可自从南京的戏份回来,她的人设就进入了一个很扭曲的状态,沦为了一个只会讲大话却不会付诸实践,充满埋怨和作死。
而剪辑简直是大段大段的删减关键剧情和转折点,所有的打斗镜头,杀人镜头和一些关键时刻立人设的镜头统统一剪没。
比如石会长要挟沈世钧,他拿了一个燃着的碳当着沈世钧的面烫什么东西,把沈世钧吓得要死,但就是不给烫什么的镜头。
又比如石会长可能是让手下人杀人沉塘被无意中闯入的顾曼璐看到然后吓个半死,但沉塘镜头一点也无。
中后期很多连接性的镜头删了很多,导致人物前言不搭后语,或者跳景跳的很离谱,一个事情还没结束就到了下一件事,看得人莫名其妙。
演员选角来方面两姐妹就不用说了,年龄过大,刘嘉玲的气场和蒋欣的外形不是很符合。
刘嘉玲的顾曼璐气场太强,少了原著顾曼璐的市侩气息,但总的来说,刘嘉玲的演技是不错的,虽然有点大姐大,不过台词和动作戏的演绎都还是看得到顾曼璐的影子。
蒋欣的台词和面部演绎也是OK的,但是真的不能拍身体特写,尤其背部,太壮了,一拍背部特写柔弱感就大打折扣。
男性角色的选角总体都可以,尤其是刘威的石会长,秦焰的沈啸桐,郭晓冬的祝鸿才。
演员的台词演绎也都不错。
但真的在剧情方面和剪辑方面的大问题导致像顾曼桢和石翠芝人设的前后反差过大。
而且不知道是编剧,导演还是剪辑的问题,整个剧的剧情40集了一直在恋爱,而且就是一点小事导致男女主角男二女二的分分合合,主线剧情反而最后几集才展现,把祝鸿才的恶大大地降低了。
给人一种黏黏糊糊为了文艺而文艺,然后顾曼桢沈世钧石翠芝和许叔惠这两对恋人的CP感也支撑不住的感觉。
感情戏里有一点讲清楚了,那就是结婚要“门当户对”,我竟然get到了石翠芝和沈世钧的CP感,难以置信。
当然顾曼桢和沈世钧高甜的时候也还是可以让我少女心爆棚,而且顾曼璐和祝鸿才也有了CP感,这版的祝鸿才一开始觉得形象猥琐,不过看久了竟然觉得蛮可爱的😂,然后沈世钧也觉得像“地主家的傻儿子”,憨的厉害。
无意中看到这个电视剧,人物暂且不评论。
完全看不出是老上海的背景,道具粗糙又简陋。
不尊重历史,不要求全部还原当时的场景,起码弄点真实的老上海道具,有点感觉也好。
上海有很多独特的精致的家具和物件,剧组但凡用点心也不至于拼凑出这么个场景。
上海人讲话有一种特有的软糯音,刘嘉玲扮演的角色找个配音演员不行吗?
听的看的都不是上海元素,真的是糟蹋剧本。
看了十分钟果断弃剧,不要为难自己。
刘嘉玲扮嫩唱茉莉花真给我看惊了
李诚儒老师三连: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
虽然片子有各种问题,但也有别样的记忆
感觉选角不太适合,没有说演员不好的意思,就是不贴角色。剧情改编的也很拉胯。
天啊!这打分...很多人都没看剧或者只看到主演就差评的吧!看完我觉得画面剧情都挺好看的(没看过原著和老版).大概我喜欢那种酸溜溜文绉绉的调调吧!哈哈哈哈!喜欢里面的歌。我想给4星,但是分数实在太低了,我愿意给5星!
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吧,“我们回不去了。”物是人非不外乎如此。
吴倩莲那版yyds
???这是在干什么???
换掉二位主演会好太多....虽然俩女主演技都很好,但真的让我跳戏。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0的双马尾真是永远留在了影视史里。尴尬到我脚趾在老上海滩抠出一个十里徉徜
这片赤裸裸暴露了资本和影视行业肆无忌惮的输出垃圾作品的丑恶嘴脸,最后一集如同做了一桌难以下咽的饭菜给观众还直接掀了桌子,哈哈哈哈,圈钱的丑态暴露后发现观众还不买账原形毕露了,这种垃圾你播什么?
人均老了20岁的《半生缘》。蒋欣和刘嘉玲演顾家姐妹最理想的状态是木婉清时期的蒋和《阿飞正传》时期的刘。最让人失望的反而是油腻又平凡的叔惠!他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为人圆通而不油滑,最大的特点是市井中的潇洒气!不然大小姐石翠芝也不会中意他啊!不知道本剧在审查部门经历了什么,上星变网播,《半生缘》不能叫,《十八春》不能叫,最后改成晋江小言的名字。倒有一点好,和张爱玲的关系摘干净了。
茉莉花差点给我送走
看了半集,赶紧关电视,槽点太多,无力诉说。卡斯年纪都太大了,男的女的都太老了,不是说演员年纪大了有什么罪过,是角色对演员年纪有要求。演技也分分钟跳戏。+0姐姐的气场像是塑造的黄金荣的女人。蒋欣也太过于,怎么说呢,聒噪,好几场戏都情绪太满,然而我并不理解她跑到百乐门哭着喊着不让曼璐参加花魁比赛所为何来?这情绪不像是她已经很多年接受了姐姐用作舞女的钱的供养,倒像是曼璐突然被一个什么力量逼良为娼了。不知道是编剧差还是演员太用力。半集看下来唯一能看的是吴冕演的姆妈,郭晓东的祝鸿才。还好名字改了没有叫半生缘,我多少放心了点。
这是什么辣眼睛的电视剧,个个都有演技,却尬的要命…莫名其妙的情绪,台词,剧情!呕…这是跟新鹿鼎记抢年度烂片之王吗?
我全麻后收了两个亿看完了第一集
气场强大的+0姐 把舞女演成了地主婆。混乱的剪辑你就猜剧情吧😂
为原著给2⭐,尴尬给一⭐,这个版本真的有点尴尬,其实姐姐应该是美丽颓废的,妹妹是干净灵动的!但是。。。
婆婆在家里看这剧,我喵了几眼真的太辣眼睛了。这群人加起来年龄有300岁了吧? 蒋欣那个身材状如牛,刘嘉玲的脸僵的不能看。还有郑元畅,是被榨干了吗?台词剧情简直都烂到爆,编剧吃屎为什么还要喂观众吃?
好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