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虽然主打喜剧路线,但骨子里头的“悲剧”还是相当触动的。
高中时代的巨石,是长的这个样子,大概也是最大的“笑果”卖点,妥妥的校园loser。
而另有一方面,凯文哈特是高中时代的“骄子”,各种荣誉集于一身的明星。
看看,当年凯文哈特发表的演讲,也是一样的慷慨激昂——之后的人生选择就取决于我们自己了。
多年以后,凯文哈特虽然娶到了自己的新娘,但现实生活中,只是个“复印小子”,当年“取决于自己”的豪言,大概只能在心底“咀嚼”一下吧。
他不希望自己的人生顶峰在高中,但现实生活就是这样的“无情”,当年的时代骄子,如今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
而当年主导校园霸凌的一帮“混子”,如今已经是“银行家”。
这个时候,谈什么高中聚会呢?
凯文哈特是一万个不想去的,这种中年的郁郁不得志,甚至影响到了他的婚姻。
如果,如果不是当年凯文哈特的一个“善举”,大概凯文哈特的一生就这样了吧。
巨石挎着腰包闯进了凯文哈特的生活。
当年的小胖,如今已经变身成肌肉男,堪称行走的“荷尔蒙”。
凯文哈特走在巨石身边,更加的郁闷。
但,巨石“还是”当年的小胖子,对凯文哈特辉煌的高中生涯是一个津津乐道啊。
这次的喜剧部分,大都交给了巨石。
而一向搞笑的凯文哈特,这次基本负责“悲剧”的部分。
试问,经历过生活的洗礼,有几个还能认识当年的自己呢。
他压根儿就不想和巨石搅在一起,因为和巨石在一起,他越发发现原来别人都在走“上坡路”,而自己在走“下坡路”。
故事里头躺枪的可不止马克扎克伯格一个,但,社交软件,这个算是“首恶”。
牛气轰天的特工,其实也没太用心查案子的事儿,反而对凯文哈特的婚姻表示了担忧,特工只是个副业,人家主业可是心理辅导。
不知道当特工是不是都得学一些心理学,巨石也客串了一把心理医生,凯文哈特的婚姻生活,巨石也是看得透透的。
这一段,“笑果”还是满满的,特别是看到后头的花絮,凯文哈特和巨石在拍这段时,NG了N次。
然后,偷飞机这段,也是相当有趣的,凯文哈特负责打嘴炮,巨石在后头,也是“活力全开”的节奏。
故事主打个轻松欢快,人到中年的那些郁闷基本都是被一笔带过的,可以唏嘘,但故事留给你唏嘘的时间并不多。
毕竟,凯文哈特经此一役,也算是摆脱了“中年危机”。
黑人版的史皇了解一下,真的是能把史皇本人给整不会的节奏。
最后的花絮还是蛮有意思的,巨石最大的弱点其实是挠痒痒,这段颇有向《大话王》致敬的意思。
无意中看看点评说这个影片是专门为巨石强森写的,然后又看了一下标签是喜剧,觉得这部电影应该还 不错,就试试看。
这部电影给我最深的几个点是: 第一,就是作为被欺凌的对象,那种出丑的感觉真的是会成为一辈子最大的创伤,被欺凌的人也是很无奈,人家只是想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却无缘无故因为欺凌者想要一时的快乐,而蒙受一辈子的痛苦。
幸好片中鲍勃遇到了心中友善的卡尔文,如果没有可能鲍勃就变成邪恶的极端了。
从那个时候起,我猜卡尔文就成为鲍勃黑暗生活中的一道光,这道光指引着他前行,卡尔文也像太阳一样温暖着鲍勃的世界。
所以还是希望所有人心中多一点对人的善意,少一点对人的恶意。
第二,就是卡尔文20年的前后对比,或许这有点映射出在校尖子生们的状况吧。
在学校里面是佼佼者,仿佛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巅峰,出来社会之后会感觉得焦虑,很希望自己可以一直是佼佼者,一直是顶峰,但是事实确实相反的,在社会中,没有变得很出众,你也只是一个普通,你也可能会遇到很多不顺的事情,这种落差会让你变得很焦虑,让你想逃避。
所以或许我尝试少在乎一点别人的评价,少一点过分的要求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第三,就是鲍勃和卡尔文的相互治疗,和相互鼓励。
先是20年前卡尔文救了鲍勃,再是20年后第一次见面鲍勃救了卡尔文,这两次都是关于羞辱这个主题的。
中间出现了一次过度,20年后再次遇到当年的欺凌者,其实鲍勃真的很需要收到来自欺凌者的真诚道歉,这个真的很重要,但是没有想到欺凌者的真诚道歉竟然只是一场戏,这个时候的鲍勃内心是很伤心的,于是他在镜子里面再次看到20年前肥胖的自己,鲍勃还没有完全释怀和没有完全接纳真正的自己,他还是很自卑,还是很懦弱的,尽管现在他已经变得很受女人们喜爱和变得很大只。
后面当鲍勃和卡尔文合作的时候,他们相互的治疗开始了,先是鲍勃让卡尔文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特别,虽然现在的生活已经不是像20年前那样子的辉煌和引人注目的,但是现在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也会是有意义。
再是卡尔文让鲍勃当上了聚会上的国王,也间接让鲍勃开始可以面对过去,去接受真的自己了。
第一次写影评,就是随便写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是一部充满了尴尬的电影……虽说这是一部专门为johnson打造的影片,但是实在是也不适合他。
从头到尾,都显得那么的尴尬,尤其是一些为了搞笑而搞笑,为了感慨而感慨的桥段。
也许最适合Johnson的角色只能停留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中了。
作为一个肌肉型动作演员,他的戏路实在太窄,演技也是有些感人……
提到硬汉这个词,人们似乎有一种思维定式,从上个世纪开始,那种史泰龙、施瓦辛格式的木讷刚毅似乎成了硬汉的标配,以至于到如今,斯坦森、迪塞尔们即便有些铁汉柔情,但面部表情依然是一副苦大仇深,酷到不行。
然而岩石其实是一个很另类的动作明星。
足够硬汉,却又可以不那么硬汉。
或许和从WWE这种肌肉和演技需要一起锻炼的联盟发迹有关,岩石身体上硕大的肌肉块没有影响哪怕一点面部神经的活跃。
让人对于硬汉有了重新的认识,原来硬汉可以不那么酷。
而这次Kevin Hart基本上可以说是我看他的电影以来厌烦感最低的一次。
说电影,Calvin作为高中时候的风云人物,除了学习成绩如何如何外,他还是两届学生会会长,并擅长话剧演出和各类运动。
这样的人其实并不是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无论是智力、情商、口才、交际水平等等,都需要达到一定的能力。
因此20年后混成一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样子,说实话不太可能。
当然Bob Stone的转变就更加刻意为之了,身材不好说,但性格,这话密的程度,比Calvin还有过之。
喜剧剧情不能深究,CIA追捕国际罪犯,会牵扯到一个会计所的小会计。
Bob怎么就不能将资料交给Harris,让个更有经验的经济犯罪专家来解读资料。
把宝压在一个20年没见面的高中同学身上,即便他曾经是你的指路明灯,作为能当上CIA特工的智商,这样的赌博怎么看都有些喜剧。
不过电影作为造梦机器,他告诉你,如果你高中是个人见人欺的怪咖,长大了也可能是人见人爱的风云人物,如果你高中是风云人物,步入社会却江河日下,也不要紧,翻身只是分分钟的事。
《乌龙特工》拯救世界 Central Intelligence这是喜剧的老套,一对搭档无畏冲杀,最后大功告成,坏人被抓,美女被救,天下太平。
譬如成龙的四集《尖峰时刻》”Rush Hour”,或者最近的《一对好人》。
<图片1>在高中里的体育明星卡文·乔纳(凯文·哈特 Kevin Hart饰)筹备返校二十周年聚会而联系上了学校里常受欺负的同学鲍勃·斯东(道恩·强森 Dwayne Johnson饰)。
那里想到伯布正是被中情局追捕的前中情局探员。
这下身为公司会计的卡文也被卷入,随同鲍勃开始了两人的逃亡生涯。
鲍勃告诉他自己在中情局的搭档被代号“黑獾”的叛徒杀害,所以中情局怀疑他就是潜伏在局里的企图出卖重要军事情报的黑獾。
因此必须抓住这个黑獾以洗清自己的名声。
另外也需要卡文在电脑上的经验帮助他找到黑獾。
结果两人成了极其不相配的成功搭档。
好莱坞各种搭档的喜剧影片多如牛毛。
男男搭配,男女搭配,女女搭配,夫妻搭配,老少搭配,黑白搭配,大小搭配,警察和小偷搭配,警察和妓女搭配。
能想到的都有了。
这是就得看演员的功底了。
搭档片和独胆英雄片相比的优点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对话都能增加故事趣味,也便于描写故事情节。
再相互打闹一下,就更不用说了。
卡文虽然在学校里是个体育明星,但现实生活中却是个奉公守法的白领会计,而鲍勃学校里一直被欺负,但现在已经是个身材高大一手好拳脚的中情局特工。
就这样,他们两人一搭一档在躲避中情局的追捕时,既不敢伤害无辜,也不愿意束手就擒而不得不施出各种绝招。
另外中情局组长告诉卡文,鲍勃就是那个冷酷无情的黑獾,使得卡文一直无法确定鲍勃真实面目,所以对他也是将信将疑,深怕被搭档坑了。
这部片子,总的来讲还是比较平衡的,从头到尾都有笑点。
开始在卡文办公室里的乌龙打斗,然后鲍勃假扮为心理医生等。
不过正如俗语说的:噱头在细节,往往就是一些小动作就能带来值得回忆的笑料。
这也一方面要靠导演,也得靠演员经验。
另外故事笑点不断没有什么拖沓,沉闷的间隙。
导演罗森·马歇尔·瑟伯 Rawson Marshall Thurber,曾导演过喜剧《冒牌家庭》“We're the Millers” (2013),疯狂躲避球》“Dodgeball: A True Underdog Story”(2004)等。
道恩·强森的巨石绰号是因为他的魁梧身材。
也是个很受欢迎的演员。
他也是著名摔跤运动员。
出演过《末日崩塌》“San Andreas”(2015)和《速度与激情7》“ Furious 7“(2015)等。
以前都是动作片,这是他第一次演喜剧片。
以后他还有更多的片子上市。
凯文·哈特是继艾迪·墨菲 Eddie Murphy,克里斯·洛克 Chris Rock最新走红的黑人谐星。
我在博文”双喜之日要不要《定制伴郎》”就提到过他。
是单口相声出道的,所以口齿伶俐,专演喜剧。
电视剧《绝命毒师》“Breaking Bad”里的小混混亚伦·保尔 Aaron Paul也参演本片。
还有杰森·贝特曼 Jason Bateman。
另外露脸参演的是梅丽莎·麦卡西 Melissa McCarthy。
很诡异的一部电影,自始至终都是恶搞的那种,想想看,这么高的个子,居然发嗲一样数次述说着卡尔文高中时的英雄事迹,除了一身的冷颤之外实在是没有啥可以形容了,别说卡尔文连我都感觉不可能,当初那个行动不便的小胖子是怎么可能加入到这样一个特工组织,然后身体变异一样的突进到这样的一个状态的。
好吧,我就当这是无厘头的恶搞剧,不要考虑那么多不可能和为什么。
但是这部号称喜剧的电影真的有这么搞笑吗?
话说你们的笑点得有多低?
全剧情都是那种离奇突兀的卖萌事件,手指头被折断之后居然可以秒复原,法师系的技能,我当时就有种感觉卡尔文高中的时候一定是古尔丹附身了。
最后的结局有些仓促了,剧情还没怎么感觉有什么变化的时候居然就开始交易了,然后事件真相一下子付出了水面。
凯文哈特是个非常有商业头脑的喜剧演员,在NBA卖萌后,又玩了很多电影。
《佐州自助兄弟2》票房不及前作立马找来巨石强森当新搭档开启新系列,而且还是警匪喜剧依然能玩出新花样。
不但发挥了自身特有的活脱话痨属性,还把强森身上的喜剧细胞凸显了出来。
让人欣喜的是巨石的演技不错啊。
不过本片的好莱坞味道太重,编剧完全沦为喜剧的奴隶了,对于剧情的合理性也不加考量了。
微信扫码观看。
www.ihaopian.com
大个子强森萌萌的搭档小个子蛮有喜剧效果。
因为文化氛围的不同,喜剧片的笑点是最难同频道的,难得有一部让我真心笑的外国喜剧片,而且气质温馨,我愿意为他打高分。
加上彩蛋更棒。
观看时,正值央视调查校园欺凌现象,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因为不堪忍受欺凌自杀,令人愤怒和扼腕,如果能向大个子那样看待问题,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克服生活中的欺凌行为,立下在自己的世界里当英雄的目标,那该多好。
就像电影中为我们展示的一样,无论青年时期多么的辉煌,多么的志向远大,人到中年以后才感觉到,原来命运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发展。
你不知道谁会真正变得优秀,谁又会变得碌碌无为一无是处,明天究竟会变成哪样,谁都不会预想的到。
无论少年时代的我们是多么的少年才俊,意气风发,可是步入中年以后才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失败者,不但事业毫无起色,生活也变得一团糟,这就是生活与命运开的玩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年危机。
电影里面只有一个正常人,那就是凯文哈特所饰演的角色,他并不想着去尝试冒险,只是想静静的做一个正常人,虽然时常数落着自己的梦想,但时刻又躲避一切可能毁掉自己平淡生活的人和事。
他懦弱胆小又怕事,符合我们所有普通人的标准,可单单就是这种无心想要成为英雄的普通人,被莫名其妙的卷入一场间谍活动之中,那种普通人与个人英雄主义之间所形成的反差,成了电影里面的诸多看点与笑点,虽然不怎么符合特工电影里面的叙事逻辑,但却真实的反映出了特工生活与真实生活本来就相差很远,凯文哈特角色的反映是真实的,是符合一个普通人的正常反映的,梦想成为英雄式人物的阶段只会停留在少年时期,一旦人到中年,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王道,于是电影情节中的反差效果也是我们可以预料到的。
生活中的某些情况还真像电影里面的故事情节展现出来的一样,少年时代意气风发的英才少年到了中年碌碌无为,反而那些看似平庸毫无长进的少年笨蛋们,后来却混的风生水起,小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不知道这是事与愿违还是命运的捉弄,但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却比比皆是。
有很多专家们都出来论证过这种事情,不管是有道理没道理,有依据没依据,事实摆在那里,我们无可否认。
回到电影里面,凯文哈特角色的生活恰恰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吗?
虽然也是整天的抱怨着自己的生活,但是突然有一天让我们做出改变,还真有点舍不得这种过惯了的普通生活,不管是害怕改变也好,还是贪图享受安逸的环境,我们已经适应了熟悉的环境,也害怕改变的未知,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自己,也不敢去冒险尝试新鲜的东西,总想按部就班但又想获取成功,往往生活还是一切照常,日复一日的平淡无奇,只能每天的哀叹生活的不公平,却从来没有思考过问题的根源。
生活的时间长了,身上的负能量就越来越多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年轻时的怀旧情绪也越来越重,仿佛生活就是一片灰暗,看不到什么光明与希望,我们能做的只能去抱怨去哀叹去埋怨,却不怎么去想怎么做出改变怎么去冒险?
年轻时代的激情早就被生活所磨平,换来的却是沉默敷衍明哲保身,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是变聪明了还是变傻了?
电影的剧情添加了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标准的间谍片模式,个人英雄主义爆棚,枪战动作很热血;另一种就是小人物喜剧模式,丰满现实又有点小搞笑。
两种格格不入的表现形式混杂在一起,让电影的呈现出来了相对极端行为方式,于是乎在这种相对碰撞之间,穿插进来了同学友谊、家庭生活、事业朋友等一系列的剧情故事,在各种商业元素齐飞的故事里还充满了找寻自我这样文艺性十足的价值思想,在彰显一前一后反差的同时,还不忘告诉人们各种人生哲理,不得不说导演玩转了各种电影套路,也表露出来了对于各种题材电影掌握的牛逼。
不过电影在带给我们各种热血与搞笑的同时,还是将我们带回来到一种不正常的感觉上来,难道只有我一个人感觉到电影里面只有凯文哈特的角色是正常的吗?
其他人好像都丝毫不理会他的做法与他的意愿,总是有目的的无情的强迫着他去做一件又一件事情,将一个无辜的普通人推向各种危难境地,而从来都不顾及他的个人安危与感受,这样看来的话电影就显得格外的冷酷,丝毫不带有一点怜悯之心,哪怕凯文哈特一遍又一遍的呼喊着内心的独白,还是被人置若罔闻无视他的存在,虽然经过一番的折腾以后,最后让他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所在,但对于电影里面的一切遭遇而言,对他是极为不公平。
还是挺佩服凯文哈特对于小人物的诠释,剥离了他在其他电影中的极尽搞怪之能事,在这部电影中对于一个遭遇中年危机的人来说,还是演绎的相当有体会的。
虽然电影中的表演依然保留了他那种搞笑夸张的表演,但是作为电影角色来说,这种表演还是比较深入骨髓的。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勇于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当我们深深地沉浸在失败者的角色之中的时候,就很难发现生活中其他美好的事情,当电影最后凯文哈特找到自己人生意义所在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关注过自己身边的人?
人要敢于放下过往去面对未来,因为你不知道你已经拥有了别人羡慕的东西,我们就是只看到了别人拥有的而没有看到自己拥有的,才会感到自己活的很失败,其实,又有多少人会知道,自己现在过得生活又是其他多少人心中的梦想呢?
电影在为我们呈现出一段搞笑故事的同时,又带给了我们许多人生的生活哲理,很多中年危机都是自找的,能够陷入中年危机的人们只是走不出自己思想的怪圈,放下心中的负担,感受生活的美好,其实做一个普通人真的挺好。
客串强大
只为凯文哈特
剧情磕碜了些,好在黑人天生自带的喜剧效果让电影不至于无聊,好莱坞标准动作喜剧套路,基情cp二人组,打斗场面很成龙,黑色段子够滑头,特工桥段忒制式,主题反对校园霸凌也极具社会意义,还有亚伦保尔,杰森贝特曼和梅丽莎的客串通通是惊喜和亮点,巨石演这种跟自己反差极大的角色,很有蠢萌的特质
自己曾幻想无数次的剧情被这电影实现了。没有相关经历的人也许不懂。冲这点,给5星。当然影片中硬伤较多,难以忽视。
凯文哈特和巨石强森的组合让我想起了尖峰时刻,只不过有点东施效颦
这个选角,竟然能比我想象中的无聊那么多
3.5星。轻松搞笑,略有教育意义。
B+
特工+中年危机+喜剧,标准的工业制成品。
斯通强森的喜剧动作片,同学时代的怪鸡鸡鲍勃,摇身一变成为高大壮猛的CIA特工。搭档斯坦死去,间谍卫星的密钥芯片失窃,鲍勃遂被CIA认为是偷密钥的“黑獾”间谍而遭帕梅拉等特工追捕。鲍勃找到昔日同学卡尔文,让其协助自己查找黑獾。最终,发现黑獾是装死的斯坦……
反差萌,挺逗的,笑点多多。哈哈哈!
和精彩的预告片相比,正片反而节奏散漫且无趣,我竟然睡着了……
这个黑人脱口秀还算不错
好看!有几个段子笑岔气了!
全片不如最后花絮搞笑,明知道强森已经尽力了,但真的很尴尬,尽管两位男主基情满满。
穿独角兽T恤的The Rock简直萌哭了。笑点超多,说到&#34;You are the power couple, like Taylor Swift and whoever she&#39;s dating now&#34;的时候全场笑翻了。
五星喜剧,rock演这个都不用关门练肌肉了
两男主挺搭的,有几段还算幽默。
不知道为什么,肌肉男很多都有喜剧天赋,施瓦辛格也是
成长真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