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父母进行尸检的那段太随便了,母亲一开始那种态度语气,三言两语就被劝服了?
而且这部戏让我看一半的时候昏昏欲睡没有想看下去的欲望了,它不是个强剧情的片子算一半探案一半文艺吧,看到一半我对故事走向结局已经不敢兴趣了,尸检以后就直白的告诉你凶手是为了安乐死杀人。
同时人物性格魅力也还没展开,我对人物命运也不太关心,这是很失败的点。
还有一点很多人可能冲则悬疑探案看的结果不恐怖不悬疑探案元素也少,观众会失落没有达到来时的期望,片子的水平没那么差,这种失落让观众打分上更低了。
画面是美丽的,但是部分类似mv画面的慢放闪回根本没有为剧情服务显得多余那些奇奇怪怪的闪回砍掉对整个电影没有任何影响,而且闪回太多了。
闪回画面美归美但是既不表现人物性格也不推动剧情发展,画面是不错,剧情弱了。
一般悬疑探案剧是紧张刺激节奏精彩,这片节奏慢了对于探案类型来说,也有几个片段有紧张刺激的感觉但是这几个片段又显得稍微有些格格不入,忽快忽慢的节奏我觉得一般人是不太欣赏的。
至于安乐死的主题,我认为没有哪一种主题是完全不值得拿出来说的,但是通灵能力和探案是噱头吗?
通灵和探案这两个要素对于主题表达有帮助吗?
套其他壳子探讨这个主题是不是会更好。
我认为这片还讨论了活人怎么面对亲人死亡以及重病病人除了身体的折磨还有心理上对未来的不确定对自己死期的不确定。
通灵看到的未来注定无法改变吗?
两位能看到未来的通灵能力,他们对质的时候两个都能看到未来谁赢,拼谁的能力更强吗?
也可能是拼脑力,预判对方的预判,和下围棋一样无数个未来中猜对方会走哪一个未来。
从这点来看通灵能力是不是大脑进化,能一瞬间分析出多个未来的可能性。
医学怎么能改变上帝的旨意,生死那是是上帝的领域。
男主有通灵能力还是保留人性的,反派有通灵能力把自己当神了,他在肆意决定别人的生死替别人做选择还认为理所当然非常正当应当且正确。
反派说自己不想扮演上帝不是积极分子但是他做的和说的相反。
男主才是一直都是不想扮演上帝,不想用自己的能力改变未来以满足自己,最后救女主的事上他破例了。
这个情节看似男主用了能力去改变了,看起来是男主输了顺了反派的心意,其实男主表现出来的还是人性——救人,做着他一直在做的事情。
反派表现的还是神性他自认为掌控一切的让男主按他的布局去选择让男主破例,他还是在决定别人的性命控制别人选择。
人物上,女警察的性格不鲜明也不讨喜,两位影帝演技很好,简单的对话他们都能演出张力。
男主把女警察当女儿这点前期铺设得不好,没太表现男主女儿和女警察的相似性。
我是从反派嘴里听到这点的,之前都没注意到。
总体来讲是个演得好,画面还行,剧情很烂的片子,这是导演的锅,他只管自己画面好看好看了没有统合画面和剧情,更何况电影不是要求画面稳定精美它应该跟故事走为剧情服务,如果只管画面他为什么不做摄像或者偶像剧导演,演员正常发挥,导演没有通过画面做到放大演员的表演感染力,导演又背一锅,故事平淡,导演水平也不算高。
有通灵先知的能力没被抓去研究,不搞大事,执着于安乐死,就这就这,剧情实在无语且无聊。
看到低分的那些评论,我只想说你们一是脑洞不够大,二是不够细心,三就是抓不住重点。
没错,就是老头,他才是杀的人最多的那位杀人犯,参考女警让人调查的案例,那么庞大的数据是一个人在这时间内能完成的?
和先前警探去找老头时无疑透露出老头那几年的作息。
完全无目击者的环境和作案空间和时机。
为什么?
因为那个年轻人一直以为自己看到了全部,最后老人杀自己女儿那幕他根本没看到,所以说,其实老头一直在操控全局,他知道年轻人在杀人在帮人,却没有阻止,因为他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年轻人却不知道。
老头在送走女儿之后就变了。
与其说警探是被那年轻人杀死的还不如说,是老人默许的。
参考之后老人救了女警。
这电影,水太深了。
这歪果仁把厚黑学研究的很透。
老人需要明哲保身,继续“帮人”,年轻人太浮躁了,守不住自己的秘密想找老人分享和继承,殊不知,还是自己太年轻。
赞。
一开始看了《通灵神探》的国内版预告片,只觉得这是一部借助超能力破案的推理片——正派的年迈通灵者如何战胜拥有更高通灵能力的反派。
也觉得这种片子随便请两个影星就可以了么,为毛动用两大奥斯卡影帝出演本片。
就刚完整地看完这部电影,才意识到两大奥斯卡影帝出演本片其实是为了更完美地演出本片的内在——矛盾的人性道德思考。
本片原名《Solace》,“Solace”翻译过来是“安慰;慰藉”,这与本片的内在十分贴切。
本片内在主题围绕“mercy killing”,安乐死背后的连环案件将两个通灵者联系在一起——John与Charles,年轻的Charles的通灵能力远超John,Charles不需要接触就能通灵,而且他能看到的更多更远,Charles更能借助自己的能力跟John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看了三遍才感觉到其实Charles才是主导者,片尾的一幕John不忍心再看到女儿遭受疾病带来的痛苦,最终决定赐予Emma安乐死,Emma临终瞬间的表情完美的诠释了本片名字“Solace”,但更叼的是,这一幕的尾声竟然是反派Charles的独白“Sometimes the greatest acts of love are the hardest acts to commit”也就是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Charles精心策划的。
Charles早在很久以前就通灵到Emma的病情与病情给Emma带来的痛苦,Emma遭受了长时间的痛苦,John最终决定赐予Emma安乐死,最终Emma与John都release。
Charles通灵到了这一切,通灵到John的mercy killing给Emma与John带来的都是release。
再加上Charles的能力,他每天都能看到各种人的各种痛苦,即使他不想看到,当他通灵到John与Emma那2年的过程与结果,最终Charles为他的通灵能力找到了其中一个答案,Charles没能驾驭他的通灵能力,反而被能力控制,长达十年来,Charles赐予了不计其数的mercy killing。
为什么说Charles是本片的主导者呢?
其实以Charles的能力,他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不被任何人发现,但最终Charles的连环案件被警方注意到了。
但其实并不是警方主动发现连环案的,实际上是Charles故意让警方发现他的连环案,进而借助警方引诱John重出江湖。
Charles引诱John重出江湖不是为了通灵能力的一决高下,在Charles眼里,John算是他重获新生的导师,也是能够让他走向终点的人。
本片从头到尾没有演出Charles通灵到的自己的终点。
但是,事实上Charles已经通灵到自己的痛苦与自己的终点,但并不是身体上的疾病带来的痛苦,而是精神上的痛苦。
Charles的牛B之处在于,Charles与John与几次接触,都控制着John的能力,始终不让John看到自己的终点,只让John看到他身边朋友的死亡,进而一步一步引导John赐予Charles一个killing,一个Charles自己想要的终点或者也有可能是Charles预见到的终点。
重点还是要回归到Charles与John的经典对白。
围绕mercy killing的对白。
Charles认为人们会感激他,感激他能够在他们遭受痛苦之前安静无痛的走向终点。
但John告诉Charles,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在痛苦来临之前安静无痛的离开这个世界,也有很多人能够坦然面对接受临终前的痛苦,因为他们认为痛苦或者即将来临的痛苦是他们完整地一生的一部分。
这也是为什么John一开始选择放弃阻止Charles,而后来选择要阻止Charles的原因。
一开始John只知道Charles赐予安乐死的人,都是主动想死的人。
而且Charles能力远在他之上,一是凭借John的能力不可能抓到Charles,二是John也觉得没必要阻止他。
便选择了退出。
但后来小男孩与他朋友Joy的逝去让John选择要阻止Charles。
因为小男孩与Joy都没有选择要通过死亡来结束他们即将遭受的痛苦和正在遭受的痛苦,而John竟然擅自扮演上帝。
Jeffrey的案件,Charles就Jeffrey遗传疾病的问题向John抛出一个类似电车难题的问题,虽然John也不知道答案,但John表达出一句很在理的话“We can't play God.”临近结尾,John给Elizabeth寄了一封信,之后John与Elizabeth在公园温馨的一幕让人开始思考这封信的内容,嘿嘿,经典的电影都是这样,总是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
片尾展示的是这样的一幕,John不忍心再看到女儿遭受疾病带来的痛苦,最终决定赐予Emma安乐死,Emma临终瞬间的表情完美的诠释了本片名字“Solace”,这一幕的尾声是反派Charles的独白“Sometimes the greatest acts of love are the hardest acts to commit”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说Charles是本片的主导者,Charles就John赐予Emma安乐死一事,从此开始效仿John的mercy killing。
Charles最初始于John也最终终于John。
结尾Charles的独白也巧妙地表达了本片的内在也紧扣本片名“Solace”。
经典的影片离不开影帝,向两位奥斯卡影帝致敬,感谢他们能够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又经典的电影。
《通灵神探》是一部混合了悬疑片和惊悚片风格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位能够看穿过去和预知未来的老人协助警方探案的故事。
这类脑洞大开的影片并不算多么新鲜,毕竟已经有过不少关于这类题材和内容的电影,尽管影片存在着不少机灵的反转,其实我们也不难猜得到。
不过《通灵神探》强化了恐怖和惊悚的成分,频繁闪回的惊悚场面虽然很容易勾起观众的神经,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观众的不适,甚至显得令人厌恶。
最重要的是,这些画面分散了影片悬疑的色彩,没有把工夫下在讲述一个有完整闭环和严密逻辑的故事上,从而使得影片有“悬疑不够惊悚凑”的嫌疑。
饰演通灵神探的安东尼·霍普金斯明显有些老了,在驾驭这一角色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一双还能表现其强大演技的眼睛,其他方面均乏善可陈。
而影片的反派,由科林·法瑞尔饰演的杀手,算是影片的一个亮点。
毕竟想驾驭好这个一个矛盾的反派并不容易,因为其杀人的初心而是为了所谓的“善”,是为了减少绝症患者的痛苦。
可惜的是,影片既没有给柯林·法瑞尔更多的人格展示,也没有在出于所谓的善心而杀人上进行过多的探讨,使得影片沦落到一部浅尝辄止的二流作品,失去了其本该有的张力。
当然,如果影片能够少一些故弄玄虚,或者观众降低一些观影要求,《通灵神探》还算是一部有看点的电影。
尤其是对于我这种九块九买的票,影片还算是值回这个票价的。
先看看这两个人的伤疤对比。
再看看约翰的受伤的地方
就简单用穿帮来解释这不合理的地方吗?
如果不是双重人格,约翰的伤疤跟杀手也太像了,跟真正受伤的地方也太不一样了。
可是,如果说约翰和杀手原本就是同一个人的两个人格的话,又怎么解释最后那个得了神经纤维瘤的人能看到两个人,又怎么解释女警还查到了杀手的真实身份确实是一个年轻人?
背负这么多人命,约翰还怎么能全身而退?
刚看完感觉很有意思,给了五分。
越想越觉得不能自圆其说,又感觉受了戏耍浪费了我的脑细胞,改成了三分。
如果有人觉得不是bug的,麻烦帮我解释一下,谢谢啦!
虽然力荐这部影片,但是估计一看影评标题就有大半人跑掉了。
没办法,这部片子中文翻译的好像是个科幻动作警匪片,其实它讲述了一个深层次社会问题——这种问题国内大部分人现今还很难理解到。
先说说貌似题外话的一个概念”安乐死“合法化。
生命是什么?
无意义地拖延生命是否值得?
是否应当?
这在西方是个正热的话题,正反激辨,从中也衍生出不少激进的文艺作品,就象几年前克隆技术出现关于克隆人的话题和影片很多一样,这部solace也是”安乐死“的一个激进衍生作品。
假如一个人癌症晚期,治也治不好了,非常痛苦生不如死,该不该安乐死?
现在越来越多的观点是如果本人愿意,那么可以安乐死。
好,深一步,如果这个人本身已经失去了意识,只知道痛苦哀号,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那么该不该安乐死?
如果应该,好,再进一步,如果他此时还只是癌症初期,但是这个病注定是治不好的,一定会一步步走向晚期,患者现在还没那么痛苦,但是很快他就会生不如死了,那么该不该在初期时就杀死他,以免以后痛苦?
说到这里,就是这部影片了。
一系列的杀人案,杀人手法非常干净利落,以至于受害人根本感觉不到一点痛苦就死去了。
原来是一个看得到未来的人,他看到这些人日后必将因疾病痛苦万分地死去,所以提前用无痛的方式结束了这些人的生命。
查案的人也懂得通灵术,查到后来他发现了真相是这样,更发现那个实施安乐死的人自己也快死了,所以他想把自己这套理论和做法传给这个查案的人,让他接替自己继续实施安乐死。
那么他接受了吗?
影片留下了这个问题,这本来就是一个有待思考的问题,不过影片里,这个查案的人当年因为不能忍受自己女儿受癌症的折磨,而对女儿实施过安乐死。
除去道德伦理思考不谈,这部片子拍得很是紧张有悬念,就算作为一部纯科幻动作片也非常值得一看,因此大力推荐
在硬盘放了一年的片子,第一次看依然有超前感!
耐人寻味的剧情,成熟的镜头切换手法,惯用的黑色轻幽默和象征意义…虽然保有“闹矛盾时总下暴雨”、““追车””和“超自然”等俗套,但主旨鲜明,结构清晰,逻辑和着重点把握很到位,以致于你不会觉得这是同类电影中的哗众取宠者,最重要的是,电影本身有思想,结局也刻意让看的人心存遗憾,以再次阐明主题……总而言之,即便付费去戏院看,也不会觉得失望!
Solace (译名又拉低档次了,叫《通灵神探》[流汗])
2015年,悬疑犯罪科幻电影《通灵神探 | Solace》中文电影名又中二了,这也算通灵?
其实英文的电影名很点题的说。。
唉!
安东尼·霍普金斯啊。。
没有办法,怎么看满脑子都是汉尼拔,而且那个劲也是汉尼拔的劲儿,话不多,没什么表情但是你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过这回当侦探了,但满脑子依旧是杀人狂啊,真的是没救了。
演技全程加分无可厚非。
喜闻乐见的片段 24分钟开始
开始还可以,后面慢慢的剧情就不行了
这个画面,挺有感觉有部分剧透了啊虽然演员阵容都不错,但是想表达的东西很晦涩,其实说白点就是安乐死的讨论,但是电影里又没有明确的表达出倾向,也许就是一种讨论吧,不过从结局来看,是老人得到了救赎,也许这也算是一种答案吧。
不过虽然是一种矛盾,但是冲突似乎并不那么大,又有谁不是痛并快乐的活着呢?
--我是神探的分界线-推荐指数:★★★(6/10分),披着科幻外衣的,人性讨论,不过换汤不换药。
在连环杀手为主动现身前剧情还是比较吸引人的,连环杀手自己自动现身把前面剧情营造出来的悬疑全破坏掉了,不得不说这个梗太唐突,给观众的印象就是FBI跟通灵神探都一筹莫展,甚至通灵神探还有退出的时候,导演为了能让剧情下去硬是安排杀手自己出现。
导致影片的后半部分根本都没有了悬疑,结尾影片展示约翰让他女儿安乐死的情结更是让人一头雾水,明明约翰在得知杀手意图后是大义凛然地驳斥对方的,结果却是自己打自己脸---自己对自己的女儿都干了杀手同样的事情。
至于杀手为什么要自己寻死(以杀手的超异能本事,警察一方根本不可能抓到他更不用说杀他了),影片更加没交代,如果要找接班人,为什么找一个能力比他差很多而且年纪这么老的人?
无论从哪种角度说都说不过去。
整部影片就是杀手现身为分界线,线的前半段能引人入胜,后半段不单止是自己打自己脸还毁了前半段的好戏。
影片的思路和发条橙很像。
初衷是好的,但实施的手段及过程是否算是仁慈?
在我看来,没有经过个人意愿而被迫发生结果的,都有违自然,丧失人性。
毕竟谁都不是上帝,可以随意给别人下审判(无论是生命或是结论)。
扣掉两分是因为片子给的提示过多,在影片前十五分钟大概已经能猜到走向了,无趣。
片子也有记忆碎片的影子在里面。
好吧,承认看过这片子,但是讲了个啥确实没啥印象了。好像就记得这个爷爷特牛逼!
柯小胖给全美国苦难的人们操心 都操瘦了……
Colin Farrell 出现之后整个片子就变得特别可笑。
中国的翻译剧透完了。一个有预知能力的警察捉有有预知能力的罪犯的故事。看点应该就是利用预知能力躲开对方的预测吧!不过这里并没有展现明显的能力较量,到最后还是回复那种宏大的生命是痛苦地活着还是安乐死去,他人究竟有没有能力去主宰别人的生命结束别人的痛苦。不知道最后主人公有没有得到救赎。
为了霍普金斯看的,剧情实在是弱了一些,然而我总觉得是汉尼拔的一集,导演把控剧情的能力太一般了,显得整部片子很平庸,可惜了我的霍叔。
虎头蛇尾的感觉,院线版真是毫无删减痕迹呢
三分半 沉默羔羊。雷声大雨点小 到后来结尾有点急促 如果有点特别手法找到罪犯就好了。最后老头给女儿灌药致死 其实说明他们都是一种人。而且我一直看到真正凶手出现在酒吧之前都以为是老人自己多重人格杀人 那样就有意思了 当然那样应该很多人都猜到了。16.1.17 18.2.14二刷
留下突出印象的是画面很有美感,剧情也不错,除了通灵这个神技会让人觉得很扯之外。主题活脱脱的一个辩论题目,“对身患绝症之人,死于安乐和生于艰难,哪个才是仁慈?”,电影最终给出回答也很模糊,大约只有当事人才能给出个答案,而且也并不存在标准答案,所谓见仁见智吧。
不会写这样的剧本可以找韦家辉和欧健儿他们 你们写的这是什么破逼玩意
为了老爷子看的。女主神烦。并最近某人的脸出现频率好高。
要是后半段也尊重观众智商就好了
破案,预知,灵异。无聊可以看看。警方对连环杀人案毫无线索,请因女死消沉隐居可预见未来的老医生,和年轻美女心理博士搭档。同样有预知能力的凶手认为应让绝症人安然死去,预见自己死亡,主动找医生想他接替继续杀手。因为医生能理解他,女儿也是医生做的安乐死。博士查出数十起类似案件,怀疑与凶手有关。
剧情其实很美剧……拍的好可以不错……但是还是拍的很一般……可惜了
科林把脸洗干净还是挺帅的,就是太爱劳神了…'拔爷'破案就想到'猫鼠游戏' [偷笑]善用自己以往的作案经验和技能。有个大叔睡着了,表问我怎么知道的[再见]全程呼噜震天。想多给半星🌟
居然看睡着了。。。听女主说话真痛苦。。。
影帝飙戏,镜头语言和配乐都很赞,但比《七宗罪》更high恐怖是做不到的,逻辑性不强,结构不够精细。
这个片子神啊。。。一开始汽车往未知又茂密的山里开又是航拍的我都简直以为这是FBI版本的闪灵啊,结果最闪的是大面积重复的类似微电影的东西。。。往后歌剧杀人同类相吸啊到了后面变成了基督重临一样的救世风格。。。最后啊你说那痛苦不是美丽的其实我知道啊,我女儿就是存在主义的一碗鸡汤啊!
影院上映前一天,网上就有了高清资源。但是本着对男神安叔的爱还是毅然去了影院。美女探员与睿智医生的组合让我想起了《沉默的羔羊》,棋高一着的连环杀手又让我想起了《七宗罪》,案件的真相略显简单,但气氛渲染不错。安叔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精湛!电影三星,安东尼大叔加一星。
外表是大片,内在是烂片。就是老汉尼拔看得我一阵唏嘘感慨...
即使用通灵题材包装安乐死的命题,也掩盖不了二流表演三流制作四流导演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