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听那三个傻家伙在酒吧合唱的“You may bury me with an enemy in Mount Calvary! You can stack me on a pyre and soak me down with whiskey. Roast me to a blackened crisp and throw me in a pyre!I don't really give a shit I'm going out in style!”当时是被hit了一下,看完后屁颠屁颠去找原曲,Dropkick Murphys在朋克中融入民谣,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听觉体验⊙▽⊙虾米的链接http://www.xiami.com/song/1770056217?spm=a1z1s.3057849.0.0.V1MmbE顺便推荐一首Rose Tattoohttp://www.xiami.com/song/1771534127?spm=a1z1s.3057853.0.0.J77TIk来自http://cn.last.fm/music/Dropkick+Murphys的介绍Dropkick Murphys成立于1995年波士顿南部;主唱是Mick McColgan,吉他Rick Barton 还有BASS手Ken Cansey 是最初乐队的雏形,在Matt Kelly在97年加入前换过很多鼓手。
在这之后出了单曲包括Fire and Brimstone,Tatoos,Scally Caps,Boy on the Docks.Dropkick Murphys加入了HELLCAT唱片在1998年发行了他们的唱片DO OR DIE,由Lars Frederiksen监制,主唱随后又组建了一只乐队,主唱由Al Barr代替。
1999年开始稳定,在2000年中旬时乐队内部出现金钱的不和谐,但正在同时乐队也在向更广阔的层面发展,他们的五年计划定为向七重奏发展,Mark Orrell走进了乐队替代了结婚而离开的吉他手Rick Barton。
吉他James Lynch,风笛Ryan Foltz也加入了乐队给乐队带来了咆哮的声音!
lars Frederiksen为他们制作过两张专集,离开了DROPKICK开始建立他们自己的第三个制作室,由贝司手Ken Casey接手开始制作,甚至前Pogues的成员Shane MacGowan和Colin Mcfaull,在2001年年初发行,他们爱尔兰的自豪在接下来的一年闪耀出无比光芒.1996年成立于美国音乐之都波士顿,不过乐队成员均出身于爱尔兰,传统硬朋克强劲的节奏结合爱尔兰民谣浪漫悠扬,使他们十年来在舞台始终光芒四射。
朴实清醒的他们在巨大的荣耀面前说“大话虽好但远不及自己真实的价值!
”
电影主人工张杰夫,卡西,米勒,张杰夫21岁生日,卡西和米勒,尤其是米勒强迫杰夫参加了个特殊的party,派对上发生了想象不到的事情,杰夫大醉,二人hold不住了,为避免杰夫迟到参加第二天的医生面试,想尽一切办法送他回家,过程中发生了系列不靠谱的事情,简直是太不靠谱了,那是一个离奇……
≪21岁派对≫,首先拖了两年终于等来真是醉了,能在中国上映这种题材也多亏有中国人的出钱出力。
虽然为了融合中国观众特意增加了剧情,但这不影响故事的爆笑氛围,反倒增色不少。
但片中的故事可不是大家都能去借鉴的,小心为甚。
配音,廖菁班底充分发挥喜剧天赋完成任务,没有白期待。
总之,值得一看。
宿醉在前,这部怎么也珠玉不起来了。
这俩人能不能编点别的了,本来宿醉三集相隔太近,本身就已经审美疲劳了,还来个校园版,硬咯吱G点啊......他俩的标准配置基本包括这些:1、一个不受控的角儿,宿醉是低能这部是个二货;2、一只以上的无助剧情发展的刻意安排的动物;3、一个亚洲人,既像是多民族一家亲,但看了你又觉得总拿黄种人开玩笑不舒服第一季宿醉那是惊艳啊,后来就只能越来越向重口味发展了,到了第三集,基本就是chow一人撑场了。
回到这部,裸女、基情、JJ桥段,好多都有啊,随口就能数出一堆。
再唠叨一个,价值观好像也有问题,更显得整部电影的肤浅。
别的不说了,最后跟老爸决裂,还赶老爸出门;基友对自己老爸老拳相向,居然无动于衷还颇为欣然;死对头因为这个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太唐突了不是不想看这种类型的电影,但确实是看得我都想吐了。
平心而论,这类无厘头拼凑搞笑类型片,俩人操控还是有点水平,但能不能先去拍点别的,隔个两三年再续集一下啊......P.S. 整部电影下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些普通字典查不到的英文了,收获也就这些。
例如:flick the bean......
文/梦里诗书 这是一出颇为糟糕的喜剧,《21岁派对》有着太过明显对《宿醉》的仿效,可其不论是笑料还是剧情皆远非一个级别,电影看似喧闹的搞怪下预以呈现对青春梦想的追寻,但却如被灌醉了酒的自嗨,不仅难见青春梦的真谛,还得看着那手舞足蹈的醉态。
作为一部有标榜中国元素的美片,其首先华人角色就可谓全然未有参照性,仅是博人眼球的噱头,一个土生土长于美国的韩裔却硬要演着一个中国学生,除了一张老美眼中典型的亚州脸外,再难有何共鸣,当然电影中的这位除了喝的酩酊大醉,被人如沙包扛了一晚还外带装疯卖傻。
早起便叫嚣着要不听家里安排追求梦想外,在无何剧情可言,两位美国好基友一夜帮着找家的冒险历程才是该片的正题,电影剧情之失也就是于此,没有一个能真正一如《宿醉》般引人入胜的引子,仅是造着过往的成功仿效了些许搞怪的的皮毛,电影开篇便以让人猜透了结尾,未料想的或也就就仅是那些秀尽下线又泛善可陈的低俗笑料。
《21岁派对》并非一出山寨的仿效,而就是当年那场《宿醉》编剧的电影首秀,这次故事虽然更为年轻化,也多了青春当追梦的立意,但在执导演绎上却全然未有当年的精彩,被隐于暗线,中国学生难违家庭之命的从医路,倍感压抑导致生活绝望的命题,仅是寥寥数笔便被带过,这个本因为其沉淀的主要人物,电影从头至尾仅是大醉了一场后便极为突兀“我不怕大伯”了的顿悟,让人很难在最后接受导演这碗所谓追梦的鸡汤,而另一条明线两位好友带其找家的故事,本就难有说服力和剧情的张力性,安插的女主一夜数次偶然性的邂逅,更倍显剧情安排的草草,电影整体架构并未有一个合理明晰的主线,一切都如同烂醉后胡言乱语的随意,使本因有其深意又不乏喜点的蓝本化作了一场场碌碌的庸作。
一场青春的宿醉,电影有着青春年华应有的激情,也有着追求理想,自由至上的美式精神,但却是一场连复制粘贴都不曾做好的电影,即便是未有《宿醉》的珠玉在前,那自顾自乐的嗨劲亦也惹人神烦。
(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有些地方太过刻意了。
杰夫骑着摇晃的木牛呕吐,在慢动作表现下呕吐物从杰夫嘴里喷涌而出的特写太带感了。
姐妹会的预备成员翘着屁股渴望被鞭打,哈哈哈。
力量之塔,这段挺HIGH的。
啤酒乒乓。
吸纸牌。
裸奔的杰夫。
姐妹团的审判。
两人被打PP,被强迫舌吻,JJ套着袜子“散步”。
哈哈哈。
两人从杰夫的JJ上扯下泰迪熊,JJ好有弹性!
世界都知道中国人的古板帮孩子选择将来从事的甚至一辈子的工作,根本不从兴趣喜好出发,可为了生存,真的可以从事自己想要干的吗?
人们都去干自己想干的,那那些没人愿意干的谁来做,谁都知道去享受生活。
或许被逼也是一种无奈。
酋长的安排不错,从事教育高层却拥有其他爱好,在外装疯卖傻追求自己的喜好。
有点向往美国电影里的生活可以尽情享受生活所带来的乐趣,蹦蹦跳跳乱情也是一种放松手段。
怎么说呢,中国的封建社会思想还是多多少少停留在当下的,可能是美国自由民主惯了所以才会产生那么多的追求,中国人还是类似小白鼠般的生活着,这感觉有点接近社会学了。
还有就是中国的政府感觉好多事情处理起来有点慢半拍,中国之所以没有强大起来,还是几位国老说得对创新思维欠缺,懂得如何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增加乐趣。
就说政府吧,好多政策的出台就和游戏一样,设计一些活动,说是为了为玩家实际还不是为了赚钱运营。
有人找了BUG,制造了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游戏公司不买帐了,又封号又第三方的,完全没有考虑人家前期投入。
当然玩游戏就好比在这个国家,不玩就不会影响到你了,就类似进入其他国籍或是长久不在本国,你法律一时半会管不到我。
当然这是对于玩家和游戏公司,如果你的设定就是有游戏的角色那就可悲了。
比如身在公司某个部位长期的,重复着操作,当然扯远了,细分的又多了。
总的来说,只要游戏存在,总体还是往好的方向去发展的。
如果原因打了破产了,那就相当于国家的政府的颠覆。
人生如戏啊,游戏的戏!
迷恋怀念年少,憧憬未来的毕业季当下,这样的一部电影可以看到很多的共鸣。
酒吧里Casey穿着体面的有领带的衣服和美女聊天,美女Nicole说:“大家上了大学都有改变。
”看到这里就情不禁想到,身边有同学开始穿休闲皮鞋,穿毛衣搭立领衣服,开始从休闲服向正装转变。
更早的说从上大学的第一天就有人开始为未来工作计划,第一次穿正装,第一次化妆,装成上班族面试。
以前主要看这样两个年龄层的美国电影,一是为了工作奋斗的苦逼上班族,一是活力十足的高中大学生。
这部电影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美国电影关于这两者的过渡。
Nicole告诉Casey说最后的假期要去南美等地旅游,而当听到Casey想要利用自己最后的一个假期去实习时候,她表示难以理解。
Casey说我们应该开始人生之路了。
这样的矛盾也充斥着我们的大四生活,到底是应该利用最后的自由时光去旅游还是去为未来充电,谋求更高的发展。
大四对我来说就是第一学期实习,第二学期复习公考,很是正规的道路。
看到有的朋友去西藏住了一年,也会悄悄地心生羡慕,怀疑自己的选择,但是始终没有勇气走起,地图对我来说只是挂在墙上的装饰物。
Casey和Miller吵架时候,Miller说:“你就应该把你最好的年华浪费在办公室里,穿一身正装为别人工作。
”Casey说:“这叫成熟,你怎么不明白呢?
”我不知道这样的矛盾会在多少个年轻人心中产生,是前途,是自由?
走上一条大家都认为正确的道路,过上很多人羡慕的生活,就是不知道前方是什么,是别人帮自己选的,不是心中想的,最可怕的是心中想什么也不知道。
友情在长大后变得岌岌可危。
走上了不同的生活轨迹之后,曾经交心的好朋友可能在某一天会连生活境况都不知道。
Casey和Miller多少次自责对Jeffrey的困难都不清楚。
朋友长大后联系渐少,见面时候总是假装着很熟络,但是话题却越来越少。
很早时候就清楚认识到这一点,有个朋友说:“妈妈现在的好朋友不是读书时候感情最好的,是现在生活最接近的。
”友情少不了联系,联系离不开生活的相似。
电影开始我以为是要讲述一个心有梦想的年轻人如何经过一次聚会看清自己的梦想,并让自己的老爸改变故事。
接着我以为是一部讲诉成长、友情的电影。
最后我发现它是年轻版的《宿醉》,把结婚换成面试,同样的叙事手法和搞笑夸张的剧情,也许结局还暗示有第二部。
但还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电影。
給我感覺就是Hangover噠大學版。
我不喜歡Miller。
也不會跟這種人交朋友。
明明知道Jeff九點必須囘家還硬闖出這麼多麻煩。
先不說Jeff是不是想學醫。
他就是那種唯恐天下不亂。
而且蠢噠可以。
那個Chief在一直在Jeff家門口蹦達居然都反應不過來。
找不到一個地方噠第一個辦法就是囘憶那個地方噠明顯特徵啊。
就算妳認為那個Chief到處亂竄那也應該問問他第一次看見Miller和Cassey是在哪兒啊。
但我還是很喜歡這部電影噠感覺。
青春嘛。
就是應該瘋狂一些。
可在我有暸男朋友之後。
一切就都戛然而止暸。
我记得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在bar里搭讪姑娘,朋友对我说 it's your turn, no one knows you, so now or never. 出奇地顺利,谈笑风生,她似乎还笑到拍我的腿。
然后我问姑娘, where do you live? 她说 i live with my boyfriend, near the university. 我笑着抿了口啤酒,再寒暄了几句,说 i think it's time i gotta go,really nice meeting you. 然后拉着朋友走了。
还有音乐节,早上4,5点在停车场的party,所有人喝多的情况下,我作为亚洲人很受瞩目。
好多姑娘向我搭讪,一个白俄姑娘问我来自哪里, 我说i'm from Poland! no you're from Singapore! 我当然说no i'm from Shanghai! i love Singapore! i love you! 后来她再问我有水么,我把装着伏特加的矿泉水瓶递给了她,她喷我一身,其他朋友起哄过来,说kiss kiss kiss! 然后, 然后就kiss了。
想想erasmus的时候真开心。
回来之后又在上海去了两三个月的酒吧,然后就再也不去了,因为,在上海混酒吧的女人全是傻逼加滥发。
这也是因为文化差异,舶来品变了味了。
其实国内有些酒吧还不错啦这次5月份从巴西回来 很认真地又去了几个月的酒吧只是在上海多是和朋友一起玩,在国外都是一起和朋友去打猎。
never stop drinking!!!!!!!14.11.12————————————————一晃又是几年,我都25岁了,都他妈老逼了。
21岁时 出山22岁时 摸索前进23岁时 打遍天下无敌手,泡遍天下各种妞24岁时 沉淀25岁时 为下一个目标奋斗,2016是我的元年。
2016.2.2————————————————现在已经不去酒吧了,认为去酒吧的机会成本已经大于去酒吧的快乐。
21岁末的时候开始去酒吧,现在是26岁末了。
人生确实如此变化着。
有时也会回想起以前的风光事迹,那时候不赚钱、不读书、不弹琴,一心只想着认识姑娘。
现在想法多了,反而难以达成了。
2017.12.16
看了阉割版。。。也就那样了~
看完即删型,ps最近看的电影为什么总有吐槽天朝的桥段
宿醉的创意用到烂
年少版宿醉……
为什么他的鼻孔这么大..........
二逼骚年屎尿屁
2B青年欢乐多啊
拍的乱七八糟,本来这样的题材就不是很讨喜,加之完全无重点,就是描写美国大学生的荒淫生活,而且根本笑不起来···老美笑点很奇怪……
飞机上看的
大学嗨爆生活可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
炸天
宿醉类型的青春励志剧,反正这类电影到最后都是通过释放自我从而认识到自己生命生活真正意义之类的。在我们看来就是两个大好青年被一个坏孩子带坏了,但是可能美国人觉得做自己想做的才是最重要的。但愿吧,但愿他们二十年后还能这么想。
类似题材太多,所以怎么看都没什么感觉了。想给让自己开心一下,都变得奢侈起来。
shit
果然我就喜欢这种三俗片
还行吧,美国的片青春片都大同小异。
美国派
挺闹,三观略不正
Already missing my college life =(
还可以,Sarah Wright笑起来挺诱人。有时间要看看《宿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