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

Elegy,禁欲,Elegy: Dying Animal

主演:佩内洛普·克鲁兹,本·金斯利,丹尼斯·霍珀,派翠西娅·克拉克森,彼得·萨斯加德,黛布拉·哈里,查理·罗斯,安东尼奥·库普,米歇尔·哈里逊,桑娅·本妮特,艾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挽歌》剧照

挽歌 剧照 NO.1挽歌 剧照 NO.2挽歌 剧照 NO.3挽歌 剧照 NO.4挽歌 剧照 NO.5挽歌 剧照 NO.6挽歌 剧照 NO.13挽歌 剧照 NO.14挽歌 剧照 NO.15挽歌 剧照 NO.16挽歌 剧照 NO.17挽歌 剧照 NO.18挽歌 剧照 NO.19挽歌 剧照 NO.20

《挽歌》剧情介绍

挽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年过六旬的David(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饰)是本地颇有声望的文化评论员,在电视节目上的谈笑风生让他魅力无穷。同时身为大学教授的他在课堂作业评分前从不与女学生乱搞以免被控性骚扰。David对感情自命不羁,现今生活的密友是20年前的女学生。不过自从他遇见24岁的Consuela(佩内洛普·克鲁兹 Penélope Cruz 饰)后情况发生了改变。他热爱她的青春与肉体所象征的意义,她就像画里完美的身体一样。但是他不敢相信他能永远拥有她,他认为总有更年轻更优秀的男子把她带走。于是Consuela每次邀请他见她的亲人和朋友时David总是拒绝,拒绝进入她的生活。当Consuela表示十分希望他出席她的毕业礼,David答应了,但最后一刻的却步让Consuela伤心欲绝。她一走两年。两年内David面对了密友的伤心、老友的离世,当Consu...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爱情税天士梦连环局丽萨医生爱在青山绿水间旅途的结束,世界的开始财神到王者无敌苏乞儿灵异妙探大电影黑白小姐摇滚水果家有天才侠捕港湾第一季杀了我吧富家穷路第四季谁敢亮剑杀手一号张震讲故事之洗脸女生的传说亲爱的匿名者她杀之心潘尼沃斯第三季骗局恋爱关系社长豆超市队长小翼张三丰2太极天师那份缘,给你送去-梅尔卡利的真实故事-说你爱我实习少女追爱记

《挽歌》长篇影评

 1 ) 关于男女关系的上佳之作

这是一部关于男女关系的上佳之作。

也许你自以为情场免疫,甚至阅女无数,但如果佩内洛普·克鲁兹突然坐在对面,要和你认真的谈恋爱,你会手足无措吗?

这不是泡普通的小姑娘。

在我看来,气质举世无双的佩内洛普·克鲁兹是所有在世演员中最集异域风情、性感、神秘感与美丽于一体的,形成了一种魔力。

她不能用所谓“女神”来形容,而应如片中所说的,是一件“艺术品”,连西班牙口音都那样的撩人。

她完全担负得起这个角色,片中对她各角度全方位各种打扮发型全方位曝光,每一处都是致命吸引力,没有一处令人失望。

而本片也不是一个屌丝与女神的老套故事。

男主角是一个功成名就、侃侃而谈的教授兼艺术评论家,他甚至数不清自己把过的女学生,但从不深陷其中,他最“稳定”的关系也就是与旧日学生派翠西亚·克拉克森长达20年的炮仗友谊。

但他也不是乔治·克鲁尼或肖恩·康纳利这样越老越性感的钻石王老五,尽管品位高端、阅历丰富,岁月对他还是无情的。

对他来说,一般的女大学生不在话下,但佩内洛普·克鲁兹,还是年轻30岁的,突然出现在生活里,还是让他如同做梦一样。

本·金斯利非常适合并很好的诠释了这样一个在走下坡路的文艺女青年偶像的角色。

不得不赞美男女主角的选角是多么的贴切合适。

电影再以本·金斯利一方为线索,描绘他面对这段感情手足无措的心理和反应,他是真的沉醉其中,但不相信这样一件“艺术品”会长久的留在自己身边,老基友也不断的劝他长痛不如短痛,因而始终踟蹰不前。

个中细节把握得无比细腻准确,让我深有共鸣。

比如对方无比仰慕和赞美自己的才华,但从没赞美过自己的身体,也要纠结很久等等。

假如我也面对这样让自己无法相信的感情,我的心理活动也会恰如男主角一样。

印象中这是第一次有爱情片给我这样的体验。

如此在男女感情上的准确细腻把握,一看果然是女导演。

片中还有不少佳句,比如“男人在法克女人的时候,是在对世间所有不顺的疯狂报复。

”另外,在老炮友和“艺术品”之间的干净快速的剪辑,以及颇多经典配乐(比如佩内洛普·克鲁兹展现魅力的桥段中始终伴随着的女高音,本·金斯利郁闷弹钢琴弹的是巴赫的《G小调赋格曲》,还有一些疑似维瓦尔第和贝多芬的音乐),都让这位女导演驾驭下的电影更加精彩。

我正想看这样的纠结如何收场,不幸的是导演也没有好答案,于是被迫走向俗套,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不过如果有机会和佩内洛普·克鲁兹拍这么一片,我死也愿意。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2 ) 《挽歌》:肉身的挽歌,亦或爱情的挽歌?

  一直觉得,如果一个老男人喜欢上小女孩的时候,他一定从心底开始老了。

老男人的强大,使得洛丽塔经久不衰地活跃。

  延续这种活跃的电影《挽歌》10日于柏林首映,它改编自菲利普-罗斯具有史诗笔法的小说《垂死肉身》,在小说对肉身和男性权力的嘲讽外,还有导演伊莎贝尔-科赛特对爱情的叹息。

  本-金斯利在片中饰演年暮的教授大卫,他是文化评论家并兼职于大学。

大卫这样的老男人,双眼迷人,身形优雅,知识渊博。

他的武器是岁月在其身心打磨后留下的印记,他勾搭女人的十八般武艺无一不精通--擅长古典诗歌、绘画解析和弹奏钢琴且对女人温柔有加。

  全片以大卫视点展开,讲述他和女学生康苏拉(佩内洛普饰)之间一场跨越年龄鸿沟的爱情游戏。

他沉迷于康苏拉的肉体,被她青春的气息所迷惑。

但因大卫不愿和康苏拉的亲朋见面,确立他们的正式关系,康苏拉毅然离开了他。

当康苏拉出现时,她已身患癌症,她要求大卫给自己拍一组裸照……  在二人的爱情角逐中,大卫总处于主动涉猎的位置,他用魅力开启康苏拉的身体,而康苏拉在老男人的攻击之下臣服。

可以说,行至影片的中段,佩内洛普只是做为肉欲的象征而存在,她的内在心绪和感受毫无涉及。

但,当康苏拉离开大卫的那场戏,她在电话里倾诉对大卫的爱和绝望。

顷刻,她占有了绝对主导,二者的关系瞬间被颠覆。

当康苏拉出现后,她提出的要求引导了二者关系的重新开始。

  大卫是经历了60年代性解放的美国人,他对婚姻的不信任和不忠诚,使得家庭分崩离析,他的儿子因此与其绝交。

他们却因康苏拉的病情而和解。

  值得玩味的是,大卫在康苏拉之前有一个老情人。

两个不同年纪的女人,在皮肤的质地和紧实度上,在身体曲线的妖娆上,在五官的魅惑上,有着天壤之别。

但年轻女子从来都是静态地诱惑,摄影机捕捉她肢体的美感;相反,却让年老色衰的那个在摄影机前摇摆着身体放电。

讽刺意味立显。

  本-金斯利演绎大卫这个极富成熟魅力的老男人游刃有余,不夸张地说那就是他自己。

在迷人之外,他内心自卑且自私,并致力于女人角力。

佩内洛普和传统洛丽塔的形象相去甚远,她的肉感比起洛丽塔的单薄更能吸引男人的注意。

她在影片中毫不羞涩地展露美好的胸和纤长的腿,嘴边的细毛和小皱纹更显性感和独特。

她患病回来后的表演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从完全符号化的形象变成了需要爱情的、与病魔抗争的有主动意识和行为的女人。

  该片气氛深沉宁静,运镜沉稳。

尤其拍大卫的幻想段落,流畅而深刻。

大卫渐渐痴迷于康苏拉,他潜意识里的嫉妒滋生,老幻想康苏拉和别的年轻的男人有一腿。

他一闭眼,就看到自己的女人在和其他年轻的男人纠缠。

在二人关系突变之前,他在想象里难以忍受来自康苏拉亲朋的奇异眼神。

他陷入到嫉妒和不自信的魔障里难以自拔,幻想段落勾勒出其潜意识里的脆弱。

  挽歌,亦或垂死的肉身,意指在爱里的女人因疾病终将远离人世,而活着的男人因爱人的离世终将更加衰老。

明显,导演是相信爱情的,所以让大卫去找寻病榻上的康苏拉。

我都能听到她在影片终结时的一声叹息,为肉身的垂死,也为爱情的永恒。

赵静/文

 3 ) 时光终将带走一切,我们只能轻轻唱起挽歌

影片是拍给这样一群人看的,他们敏感,偏执,追求完美,渴望永恒。

很不幸,我也是其中之一。

男主角内心中始终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渴望占有。

对感情他始终是充满恐惧的,害怕于不知哪天就会来到的结局。

于是索性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没有稳定的婚姻,频繁的更换伴侣,用流动的变化减轻对失去永恒的恐惧,直到她的出现。

而她是完美的化身,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年轻富有活力。

他渴望占有她的完美,又自惭于自己老去的身体,渴望与恐惧交织起了内心巨大无比的矛盾。

这个时侯的她是不能理解他的那种扭曲和挣扎的,于是他们分开了。

直到她的再次出现,同时也带来了病患的噩耗,美丽的身体将要不复存在,她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一模一样的恐惧,就像他一直有过的那样。

她知道只有他才能欣赏她的完美,她只求在无情的手术刀来临之前他能用他的眼睛记录下她最后的完美。

两颗灵魂在此刻方才意识到了彼此的共鸣,只是这共鸣是以挽歌的形式,来悼念他们永远不会复返的美丽与永恒。

这是完美主义者的一曲挽歌,唱给无情的岁月,唱给所有我们曾死死拽住却终将被时光冲走的那些流逝的美丽和美好,平静却忧伤。

 4 ) 那一份融化了岁月的温情

很久没有这样一部电影。

这样吸引我。

从头看到尾。

一刻不停歇。

却又充满不舍。

因为太美。

所以不想这么快看到结尾。

可是又迫切想知道故事的发展。

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音乐。

对白。

人物。

情节。

大海。

那一望无际的宁静。

像那被凝聚着的情感在心底等待爆发。

亦舒说。

这个世界上。

原来不只存在黑与白。

还有介于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灰。

而爱情也是那样的吧。

爱与不爱。

其实究竟有答案吗。

彼此对爱情的定义究竟相同吗。

是为了什么要走到一起。

又是为了什么要让自己深陷。

Alex说。

没有谁是不能被代替的。

我们只是在贪恋那些感觉。

而你怀疑爱情吗。

它究竟存在过吗。

结尾的时候。

他们并肩走在大海边上。

是那么样宁静美好的画面。

他们从来没有在一起过。

可是你能说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吗。

而拥有这样的感觉。

在不在一起是否真正重要呢。

彼此吸引。

彼此怀疑。

彼此伤害。

彼此流泪。

彼此依恋。

他是那样地爱着她。

一个年老的男人爱上一个年轻的女孩子。

一个教授爱上他的女学生。

他沉甸甸的男人味。

她说。

you are so charming.她骄傲美好的青春。

他说。

you have the most beautiful breasts i have ever seen. and you have a beautiful face.我看到了像大海一样平静深刻的感情。

他亲吻她的额头。

鼻尖。

唇边。

和眼角。

他拥抱她的时候双手围绕她的背脊。

手掌摊开来。

手指头轻轻用力。

那一份融化了岁月的温情。

她说。

you mean everything to me. i loved you. very much. very very much.他听她的电话录音。

一遍又一遍。

他没有走进她的生活。

她离开。

虽然她相信他是爱过她的。

她说。

after you, i never had a boyfriend who loved my body as much as you did.她那美丽的肉体。

停留在镜头前面。

和他们的记忆当中。

像青春会随年华流逝。

像爱情会被时间冲淡。

我们不论如何都抓不住什么。

爱情是一曲多么凄美的挽歌。

 5 ) 挽歌vs迷失

不知道为什么,看《挽歌》的时候,脑海里一直闪回着《迷失东京》里的各个片段。

斯嘉丽•约翰逊对婚姻和伴侣的绝望;穿过东京街头的落寞;在寺庙里看着步入婚姻的异族人的迷惘;和老男人躺在一张床上聊到深夜的心灵释放;最后在酒店大堂从此各奔天涯的分别……当然,还有老男人对多年婚姻生活的倦怠和无奈,电话里乏善可陈的话题和没有温度的关心。

这一切,都让人压抑得揪心。

一段是新鲜的,一段是长跑的,同样是婚姻,也同样是绝望。

《迷失东京》的叙事是非常美非常诗意的。

镜头慢慢的、长长的,笼笼地收住了人心。

所有暗藏的情绪,都在那些长长镜头里微妙转换的表情中。

也正是那些慢到平静的镜头把叙事淡化到无,把心思展露得无遗。

但是,我不能明白的是为什么故事的背景会选择在东京,这个城市意象隐喻着什么吗?

还是只是出于视觉与角色的一种张力的需要。

东与西;古典与现代的一种比对冲击?

文化的冲突倒是跃然纸上的,从一开始,老男人进入东京,与工作人员见面后,就没有舒展开来过的眉头就可以窥见。

而斯嘉丽•约翰逊一次次在街头走过,用探寻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人与物,到寺庙里,她困惑地观赏着充满异域特色的婚姻,文化的撞击一览无余。

或许这仅仅是出于视觉的需要吧。

这是一个关于寂寞的故事或情绪。

相比较而言,《挽歌》的故事性要强很多。

叙事也没《迷失东京》那么平静、从容。

从音乐、场景、镜头就能感受到。

故事的开始,同样是一个老男人的出场,只是他的出场不是作为自我世界的“主我”,而是社会角色丛里的“客我”。

他在电视上侃侃而谈他的治学与理论,展览他的博学与幽默。

看起来志得意满。

穿着白衬衫的佩内洛普•克鲁兹出现在前排的座位上,轻易就捕获了他的眼光。

他以为这是跟以往的每一次猎艳经验相同的情形,不过是一个愚蠢的女生,冲着福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冲着文史哲冲着渊博风度优雅去的一次无知的献身,然后就风平浪静地成为了过去式。

甚至都不需要记得她们在床上的模样。

可是他不知道,这一次晃动了他的,不光是眼睛,包括了心。

真心。

他在晚宴上用惯常的恭维取悦她,用经典的艺术形象赞美她,不过是为了上床。

旁白叙述了他的目的。

很快,目的就达到了。

只是翻云覆雨间,他觉出她与别的女人的不同。

这不同,究竟是身体的不同,还是灵魂的不同呢?

我想他自己也是没有弄明白的。

只是,他认真了。

他和他的老朋友乔治一遍遍地谈论着这个女人。

乔治以自己的价值观和经验告诉他,这和以往的“遭遇”没什么不同,而他坚持。

他没想到的是,她比他更认真了。

她要他参加她的家庭毕业典礼。

出席这一充满仪式感的聚会,就意味着一种单纯关系的终结,另一种世俗关系的开始。

显然,这是David所不愿意也不能承受的关系。

于是他选择了逃避,在她家的门外给她电话,用借口粉饰太平。

聪明如她,倔强如她,怎会不懂得这其中的进与退?

于是,主动消失了两年。

这两年里,老乔治死了。

我觉得,老乔治在死的时候,对妻子和对David的一吻,特别打动我,尤其是结合了之前那一段,经过了多年的纠结和不堪后,对婚姻的重新解读,让他对妻子的那一吻意味深长。

我也不是很明白乔治的死究竟是为了叙述什么。

或许是David在健身馆里不能再如从前那样威猛地挥动着的手臂,宣告着他生命中所有关于年轻,关于魅力,关于权威,关于梦想,哪怕仅仅是与这些意象相关的尾巴的戛然而止吧。

他儿子的出现,和与他关于婚姻和婚外情的那一段争论,是全剧的一个小波浪。

可是那个男人的理论看似道貌岸然、冠冕堂皇,其实也是混乱不堪、毫无逻辑。

同样是混账理论。

高潮是在两年后,他们的重逢。

她带来乳腺癌的消息。

虽然这一桥段是有些老套,但我觉得它还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的。

亮在她在沙发上躺下,以他们在初识时,他恭维她的那个经典艺术形象的姿势躺着,他用摄像机拍下了她最美的生命形态。

那一次,他们应该是没有上床的。

那一次,他是在对她的身体进行纯粹的审美,而不是欲望的消费。

手术结束后,他出现在她的病床前,深情地吻过她的嘴唇、额头、眼睛,极度极度温柔。

然后,挽歌响起。

镜头返回他们的一次海边旅行。

她挽着他的臂弯,长发在海风里飘飘洒洒。

然后他们的身影模糊、消失在镜头里。

我记得在一本书里,看到过一种观点,大意是说:西方人用身体拯救灵魂,而东方人用灵魂拯救身体。

所以,在《巴黎最后的探戈》里,男女主角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做爱,来确证彼此的存在,释放和驱散内心的寂寞。

而东方的哲学里,却是把灵魂都托付给了对方后,才羞羞答答把身体视若神灵一样地奉献出来。

我觉得这一观点甚妙。

身体不过是承载灵魂的客体,甚至它可以脱离灵魂而存在,不过是个躯壳,它是我们存活在世的客观证明。

奉若神明不过是种愚蠢。

因此,对身体的消费,算不得是欲望的释放。

欲望来自于内心。

因此,还上升不到欲望层次。

只是在消费的过程中,如果能获得审美体验,那么这个过程就是完满的了。

所以,我想David对佩内洛普•克鲁兹的体验,就是审美与消费的完美结合。

至于那该死的灵魂,还是交给万能的上帝吧。

师生恋不过是吸引眼光的一个噱头。

叙事的需要。

意义是相同的。

同样是关于孤独。

同样是关于绝望。

我想,这大概是两部电影在我的大脑里不停重叠的原因吧。

 6 ) 我爱你可你太完美

那时年少,喜欢一个女生,喜欢地神魂颠倒七荤八素,很不得每天都能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的笑容,片刻没有她的消息也会觉得这个世界如临大敌。

现在想来她并不美丽,身材微胖身高略低,可那时的我每时每刻都渴望着她还给她写诗。

就简单牵过两次手,其余什么也没做。

不是来不及,而是想不到。

感觉感情不容许其余东西的玷污更何况我不想表现得想要的太多,给予的太少。

那时我的爱,卑微如同戈壁小河,执意用生命去灌溉整个沙漠。

作为一个2B青年,我所想到的是我绝对配不上那个姑娘。

我恶意揣测真心期待一心一意地设想,设想这个姑娘出现点什么灾难比如车祸,那样我就能顺理成章地与她平起平坐,甚至还想过照顾她一生。

多么像david面对Consuela时的心情,因为自己的年老而精神不举,因为情人的美丽而自信早泄,直到Consuela割掉乳房才重振雄风,以救世主的姿态拥抱早想拥有的爱情。

现在的我早不是这样了。

现在我面对一个姑娘时,首先想到的是如果哪一天我出现点什么灾难比如车祸,那么这个姑娘会不会因嫌弃而将我抛弃。

其次我还会想到她会不会身体不好有慢性病或者家族遗传病那样我就可能得不偿失:难道还要我照顾你一辈子?

看上去我面对姑娘自信多了,不必再想象人家缺个胳膊少个腿我才能配得上人家了。

真相是我面对姑娘没有自信了,不再感觉爱一个人时天地都为之动容时间都为之停摆,我能以一己之力给她幸福直到永远了。

这是为什么?

妈妈告诉我,认真过人生,永远不要追问它的意义。

追问人生的意义这件事本身没有意义。

很多问题都属于这个追问的范畴,比如追问这份改变的感觉和真相。

可我忍不住。

这就是悲哀。

为这份悲哀,奏一曲快乐的挽歌。

elegy,music!

 7 ) 当时间遭遇激情

“和你在一起的未来让我害怕,我一生的恋爱关系都匆匆而过,因为这样我可以让自己相信,我并非孤单一人而时间也没有消逝.而凯若琳是使我想起曾经骄傲的唯一线索。

”我并不爱她,但我不能否认我在乎她。

她只不过是20年前班里和我一夜情女生中的一个,但是当我越来越年老,发现无法挽留岁月的时候,我昔日的辉煌和骄傲逐渐褪去的时候,我仓惶地抓住了她。

我们只是偶尔见面,她总是满世界地飞,我们不从深谈,只是仪式般地做爱,为的不过是打发寂寞,发泄欲望而已。

这样的状态很好,她从不索求名分,追逼婚姻,我可以一直言传身教地过着标榜的自由生活。

对我而言,没有“外遇.”。

我一直以为,到了我这把年纪,早已经失去了爱人的能力,然而这一切,直到我遇到了你,康斯维拉。

我垂涎你美丽的胴体,你暧昧的眼神,你优雅的一颦一笑,你滔滔不觉时带着浓浓西班牙腔调的英语,想得到你的欲望占据了我的脑海,但却无可奈何,我嫉妒的发狂,即使我拥有了你,我也惶恐地感觉到总有一天会有一个比我年轻的男人取代我的位置,而你终将不会属于我,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万千过客而已,当你再回忆起我的时候,会淡淡地对你丈夫说:是他教会了我如何爱你。

但是无论如何,我爱你,我发疯似地爱上了你。

第一眼,我已经深深为你着迷,在我大学的第一堂课上,你迟到了。

尽管你尽量小声地穿过人群安静地坐下,但是我却发现了你,从你冲我微笑的那一刹那,你穿着简单利索的白色衬衫,简单牛仔裤,身上却散发着神秘优雅的气息。

学期结束的鸡尾酒会,我很刻意地接近你,和你谈艺术谈文学,我动用我多年积累的渊博知识,用一个老男人的魅力去勾引你,庆幸的是,我做到了。

对我来说,你俨然是上帝创造的艺术品,你的双眼像极了戈雅笔下的玛哈,是你点燃了我生命中久违的激情。

话剧结束后,我邀请你去我家,你答应了。

你的尴尬,我的无所适从,我们就像初恋的男女,羞涩地沉默不语,你驻足在墙角,光影淡淡地邂逅,你精致的侧脸,你随意披散的棕色长发,你微翘的小鼻尖,你抵着墙有韵律地来回晃荡的性感身躯,那一抹浓烈的春光挥霍着火热的拉丁风情,我静静地注视着你,沉浸在小屋此时的旋旎风光,,为你弹奏的一曲钢琴曲,迎来的是你的默默注视。

然后以后的一切那么自然。

我的唇慌乱地印上了你的脸颊,你微启的朱唇,你完美无暇的肌肤,这是一个老男人的拥吻,一个老男人能给你的欢愉,我惶恐我能给你的实在不够,和你在一起,我竟然可笑地希冀永恒,当时间了遭遇激情,我,束手无策。

我陷入到嫉妒和不自信的魔障里难以自拔,此时拥着你在我怀抱,而我却不停地想你的生命中曾有过多少男人,你和他们在一起时放荡的神情,这深深地折磨着我,我不断地害怕失去你。

你温暖的双手和炽热的眼神换来了可笑的怀疑和退缩。

你无数次邀请我参加你的生日,家庭聚餐,你的毕业典礼,你的坚持加深了我对自己的怀疑。

但我拗不过你眼泪的威胁,我妥协了,我无数次地幻想你挽着我的手穿过人群,迎着所有人诡异的目光,他们一定会说:我们如何不般配,我是如何衰老,而那天的你,白色小礼服将你衬的越发娇嫩,束起的发髻端庄优雅,你眼角的小小细纹如此性感。

多想用我的手轻轻为你绾起耳边的碎发,但是我却害怕。

请你原谅我的懦弱,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或许我依然害怕承诺,或许我已习惯了多年的自由,或许我还留恋百花丛的风流,或许只是我不敢爱你。

你24,而我已经60。

如论我多努力,爱情只不过短短一瞬,空留的无非是伤害和背叛。

或许乔治说的才是对的: 美丽的女人骤然出现在面前,总是引人注目,泫然而逝,但是我们从未真正看透她。

我们只见到躯壳,我们被美丽的外表蒙蔽了。

爱上一个漂亮女人比什么都危险。

毕业晚会的那天,我一直守在你的家门口,坐在车上,我无数次地下定决心推开车门,但是我终于没有这份勇气,我心疼你的失望和怨恨。

我回家,听到你的留言:你说你真心诚意地爱我。

可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我都无法满足你,我还有什么能力去爱你。

冰冷的地板,凉到我的心底,我不停地听着你的留言,一遍一遍~我想我们终于还是结束了。

没有你的日子,好像不再有恐惧,这两年中,我完全和你失去了联系,我不愿听见你的点滴消息。

直到有一天,乔治离开了,我最钟爱的挚友。

他在世时,我们两总会习惯地去那家咖啡厅小坐,挑个靠窗的座位,谈谈最近的生活,分享着所有年老的秘密,真切地感受着年轻的过去。

他病逝前,紧紧地抱紧我,狠狠地亲我,然后就没了声息,我知道他的不舍,但我从来没料到他的离去是那么突然,他的妻子问我:“不知道他亲我们的时候知不知道我是谁?

”“我想他一直都知道”。

那一刻,我不再惧怕死亡,我只是害怕死前无法亲吻你。

逆行穿梭在人流之中,我看不清匆匆而过的脸,我毫无知觉地矗立在那里,任凭人潮侵袭。

奇怪的是,我丝毫感觉不到时间的痕迹,心里是彻底的空荡荡,60年来,我一直以为是我在掌控着生活,如今我却才是自己只不过是被生活调戏的小丑,我开始怀疑生活的意义。

我还是习惯偶尔去那个咖啡厅小坐,呆滞的目光,假装和自己自言自语,欣赏着周围我素来嘲讽的婚姻和承诺。

康斯维拉,我是多么想念你。

我怀念我们在一起度过的每一分时光,我们去过的海边,海风吹拂的你凌乱的发,你墨绿色的风衣,你米黄的围巾,你有着坚毅曲线的嘴角,你迷离的眼神,追跑时你恣意的微笑,静静地躺在我怀里的你,阳光下为你投下的每一寸光亮,你是在我心中疯狂生长的血色罂粟,我愿意用的眼睛帮你记录下一切。

我后悔我没有早一点见到你,可以看到你一步一步地走来见证你的成长,我后悔没有晚一点遇见你,或许你那时也已经老迈,那样我便可以更坚定地爱你。

这漫长难忍的思恋直到我接到你的电话留言才停息。

你说你有重要的事和我商量,这次我是彻底崩溃了,心里的防线刹那间轰然倒塌,我一个人蹲在墙角发疯似地流泪,我知道,你一定是遇上了很好的年轻男人,你要结婚了。

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害怕有一天你会亲口告诉我这个消息,然而终究发生了。

你说要来我的公寓,然后你就过来了。

两年了,你变了,长长的棕色的卷发如今是帅气的短发,你的眼睛还是一样的深邃迷人,只是你紧抿的嘴角泄露了你的憔悴和苍白,当你说服自己镇静地告诉我你得了乳癌时,时光为我们停驻了。

你轻轻褪去衣衫,摆出戈雅画笔下玛哈的姿势,将手环抱于脑后,直直逼视镜头的眼神,带着深深的忧郁,你请求我记录下你的最后美丽的样子,那刹那,我似乎听见破碎的声音,我不知道,那是照相机,还是我的心,碎了。

原来一直以来,我爱上的并非是你诱人的身躯,也不是我长久以来迷恋的欲望,而是一个最真实的你,康斯维拉。

即使你还如往昔般美丽隽永,或者似如今般残破苍白,我想我爱的是一个完整的你。

 8 ) 全世界都知道我爱你

美剧铺天盖地的时候,几乎已经忘记了电影的存在。

45分钟比90分钟更容易坚持,声色犬马的世界,自己的心也浮躁着喜欢里面的钢琴,安静,却充满着力量,努力的用搜歌的软件搜索,得出的结果却是某个交响乐的片段。

10年前曾经喜欢过日剧的交响乐。

音乐是一种烘托,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表达。

音乐的存在将所有的感情连接起来,没有断裂,因为音乐在那里,只要弹奏起来,只要你听到,你马上能够回到过去的那个炙热感情里面。

因为,他/她就在那里。

其实永远都不会改变。

音乐就像人的心,容颜,经历,习惯都可以改变,只是那些容易流入内心的部分。

只要音乐存在,就会把你带回到那段感情里面,因为,你还是你帅和美是永恒的主题,有几个人会说女生不美,有几个人会说男人缺乏魅力。

所有的故事,都是在美丽的容颜下,至于那些缺少颜值的,生活缺少了许多的颜色,那就在电影里面寻找自己的梦想女人的身体是美的,眼睛是美的,声音是美的,笑容是美的感情本身和结局已经没有关系了,我爱你,不需要说出口,我爱你,我看着你,全世界都知道我爱你

 9 ) 情欲挽歌

记得Bette Davisshuog,年老不意味着胆小。

但是托尔斯泰也说过,男人一生最大的惊奇就是年华老去。

年老悄悄地到来,然后你会问自己,就像我问我自己,为何老男人不能扮演他真实的年纪?

对我来说,要怎样才能持续的、在人生的喜剧中参与肉欲的部分?

因为,在我脑中,我完全没变。

     ——大卫          第58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之一《挽歌》(《Elegy》), 改编自美国普利兹奖得主家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作品《Dying Animal》。

故事讲述一名德高望重的大学教授大卫,同时也是纽约著名的文化评论家,遇上24岁青春正盛的女学生康苏拉,两人所引发出的不伦之恋。

         正如开场大卫的独白,为何老男人不能扮演他真实的年纪?

年逾六十的大卫适时地避开被指责为“性骚扰”的师生恋,往往等待学生毕业后再与之约会。

他结过婚,有个不惑之年的当医生的儿子,仍旧如年轻人一样,频繁更换性对象,沉溺于情欲之中。

直到他遇到康苏拉。

面对年轻的爱人,大卫总是患得患失,担忧她哪天爱上另一个年轻的男人,追究她过去的年轻男友的癖好。

此时的大卫,已经迷失了自己,改变了仅为满足肉欲的初衷,爱,逐渐衍生出捆绑自身和爱人的占有欲;而对情人卡罗琳而言,他们之间有的是pure sex,但当卡罗琳发现大卫家中有卫生棉条时,却暴怒不已。

情欲同时包含着占有欲。

于是,情欲不再纯粹。

     说到底,皆因占有欲的萌生。

但即使如愿占有了,又能如何?

其中一个段落,大卫对刚出新书的女作家进行访谈:    ——买下这些画作的人,他们以为他们拥有了画;但实际上,是画作拥有了他们。

    ——他们被赋予生命,被允许典藏自己;他们在某段时间里成为保管人,可以自由地欣赏它,想要的时候可以敬奉它。

    ——理论上你也可以买下金字塔。

    ——我懂。

但是有一天,金字塔还是在那边,而你……    ——将会跟法老王一样。

     你可以占有某些事物,以生命的长度。

但生命的长度相比起时间的永恒,简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瞬。

当我们都已化为灰烬,占有的事物才是永垂不朽。

我们总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在沾沾自喜中搞混了主客体。

岂料,在茫茫的时间中竟也抓不住一粒星尘。

     影片最后的大组合段,因为大卫不参加自己毕业party而分手的康苏拉,在分别几年后又找回大卫。

但并非表面呈现出来的大卫以真诚的爱最终占有了年轻的康苏拉,而是康苏拉被检验出得了乳癌,将要切除乳房。

乳房对于男人来说,是欲望之源;切除了,意味她在男人面前失去了诱惑力。

而康苏拉后来的男友都没有谁比大卫更爱她的身体。

于是,伪装被揭晓:康苏拉选择大卫只是出于自恋,对自己身体的迷恋,而和自己一样爱自己身体的人只有大卫。

      或许菲利普·罗斯之所以把题目定为《垂死动物》,垂死指向教授的年老,康苏拉的乳癌;动物则是情欲本能:大卫有妻儿的儿子和身为人母的丽莎相爱,朋友诗人乔治背着妻子和其他女人偷情……探讨的是扮演着社会角色的人的自然本性。

         影片让我想起《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托马斯,他每天带着不同女人的体味回到特丽莎身边。

在酒吧里对酒友吹嘘,他这辈子睡过的女人有200个。

对于男人来说,上床和一起睡觉的女人可以不同的。

也如《中国式离婚》里提到的,男人的背叛分为三种:身体的背叛,心的背叛,还有就是身心的背叛。

和别的女人上床仅是身体背叛,移情别恋就是心的背叛,最严重的就是明明身心都背叛却还和原配在一起过活。

于是,在男人的社会中形成了如此畸形的道德体系。

         作为一部心理剧,西班牙裔导演伊莎贝尔-科赛特(Isabel Coixet),多采用轻微摇曳的镜头,呈现人物内心的局促不安,暧昧而一触即发的情欲,以及悬浮在空气间的不稳定因素,比如年龄,声望,伦理。

而且多个镜头大半被门框或墙壁或高大的植物所遮挡,形成“窥”的视觉,以表现不伦之恋的遮遮掩掩。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编剧尼古拉斯·梅耶,同样也是同一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另一本小说《人性的污点》的电影版编剧。

两部剧都围绕中产阶级代表高等知识分子的教授,与地位低下或无名望的女人发生不伦之恋的题材。

知识与声望与行为并不成正比,无疑是对资产阶级社会道德的有力拷问。

  

 10 ) 爱的游戏

本是一段不合乎伦理的爱,但因爱变得永恒……本是一场游戏,但游戏中的人难以分清是自己改变了游戏还是游戏改变了自己……

《挽歌》短评

老人的心理活动刻画的十分生动。但是后来由于某件事使得男女主角可以互相接受的这个转变削弱了整个剧本的真实感

7分钟前
  • 扑向剑刃的轻风
  • 推荐

waste of time!

12分钟前
  • minggie
  • 较差

小潘潘驾驭不了这种文艺闷片,考演技考气质,太美艳的不行。

15分钟前
  • 邈邈
  • 较差

真不錯!!

16分钟前
  • Zissou
  • 力荐

不知道为什么美国的爱情电影总是离不开无止境的肉欲,女主角17岁玩3p还能有那么清纯的理由,老教授一辈子游离于一段段感情之间不想对任何人负责。或许他们真的是因为爱走到了一起,又或许他们只是因为 物以类聚 ?

18分钟前
  • S1V1N
  • 很差

姑娘你图他什么?即使降格到肉体不完美,他还是没资格和你对等

22分钟前
  • mcwolf
  • 推荐

本金斯利真精彩!人真可怜,抓住那点小温暖吧~~

23分钟前
  • 扣子
  • 推荐

此片是关于fear的,由于fear而拼命地抗拒。事实上fear的提出是昨天的那部片子的重点。但当时我被打晕了,没来得及体会更多的东西。As time passing , I'm afraid I would left nothing... see, that's fear

28分钟前
  • 飘叶随风
  • 推荐

口水

32分钟前
  • 十年
  • 推荐

年华已老,求爱的心仍在,此乃人生永恒之悲剧。

33分钟前
  • 秋熙
  • 推荐

一段情

35分钟前
  • boks
  • 还行

看得稀里糊涂

38分钟前
  • heima624
  • 较差

每个人都有苦不堪言的禁忌点。爱情中的等线是一首自卑的挽歌。这是我看到过的最悲伤的情歌,那样害怕那样不真实。

40分钟前
  • 暂无昵称
  • 推荐

beautiful woman, old man, boring story.

42分钟前
  • 看什么看
  • 还行

爱,原来可以是真的。

43分钟前
  • furien
  • 力荐

电影蛮有感觉,就是太琐锁

44分钟前
  • 波西米亚人
  • 推荐

男人&女人

48分钟前
  • 元秀Lydia
  • 还行

酸腐的故事,沉闷的演绎。

50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较差

我们不相信自己会得到,于是甘愿顺其自然,直至失去

54分钟前
  • drunkenstain
  • 还行

“和你在一起的未来让我害怕,我一生的恋爱关系都匆匆而过,因为这样我可以让自己相信,我并非孤单一人……”除了最后那段略显俗套的癌症噩耗,影片的真实感着实击中了我。精疲力尽、日渐衰亡的肉体,在欲望面前从来没有丝毫的妥协,却又难免渐失自信。衰老的确是件无奈而又微妙的事情,就像影片一开始

59分钟前
  • 不良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