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嫌われ松子の一生,花样奇缘(港),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台),松子被嫌弃的一生,松子的悲惨人生,Kiraware Matsuko no isshô,Memories of Matsuko

主演:中谷美纪,永山瑛太,香川照之,市川实日子,伊势谷友介,柄本明,黑泽明日香,荒川良良,柴崎幸,土屋安娜,奥之矢佳奈,谷原章介,武田真治,片平渚,宫藤官九郎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6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剧照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2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4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5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6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4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5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6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7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8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9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20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剧情介绍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有一天父亲(香川照之饰)突然来找阿笙(瑛太饰),告诉他有个素未谋面的姑姑死了,叫他去收拾下姑姑的房子。在河边的破烂小屋里,阿笙渐渐开始了解父亲口中的姑姑,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生。 小时候的姑姑川尻松子(中谷美纪饰)经常做着白雪公主似的美梦,她后来成为一名安分的中学教师,却因百口莫辩的误会被辞退了,之后和一作家同居,作家却因为太爱她而选择自杀,死前留下遗言:生而为人对不起。这件事对松子打击极大;之后与该作家的事业敌人同居直至,又忍受不住去找对方妻子的诱惑,结果惨遭抛弃;又是当上浴室女郎,甚至还杀人入狱,然而不管有意无意,她从不放弃生活的希望。不管生活再怎样破碎,她仍然本能地生存下去,这生存本身,足以打动任何人,包括阿笙。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无极限之危情速递拜见岳父大人2杀人自白执行利剑人生别牵拖超极限我们的雨色协议龙与地下城夏日么么茶逆转监督加勒比海的灰姑娘我的富爸爸限界集落株式会社阿拉斯加日报黑金风暴傻瓜天堂竞走女王好想告诉你第一季西葫芦的生活你能听到我吗?第一季克莉丝堤:杀人网站异星战境夏日不宜入爱河猫是要抱着的法庭壹号别墅神奇动物学校发展受阻第二季圣山谁看见了孔雀在跳舞?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长篇影评

 1 ) 松子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人,她的苦难也不是因为爱情

松子根本不是个柔弱的逆来顺受的人,我恰恰认为她一直在反抗。

她的苦难也不是因为求不得的爱情。

最开始她反抗父亲的偏心:她对久美大喊“你一点也不可怜!

”她为了获得自由,离开了被病痛缠绕,父亲忧郁压抑的家。

她甚至在离开家以前,惩罚了妹妹,将柔弱的妹妹掐在地上。

但是这三个行为,她受到了极其超过的惩罚:父亲和妹妹都死了,弟弟也终生不原谅她。

这个羞愧她终生没能解脱。

但这真的是她的错吗?

妹妹身患严重的疾病,她心情愉快或许能活得更久。

可是她心情的痛苦不是松子造成的,其实是父亲造成的。

父亲因为这个孩子有病,而把她看得太轻(并非太重),认为她无法分享姐姐恋爱的喜悦,当然也无法好好生活。

父亲把久美看做一个完全无用的人。

试想,时刻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连姐姐聊天对象都不能成为的久美,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久美被父亲设定成了为活着而活着,不配拥有正常情绪的人。

而一个身体孱弱,生活环境及其封闭的人,她无法接收到正确的信息,连她自己或许也这样看自己。

所以她带着对整个家庭的愧疚活着。

松子和久美的痛苦,都是父亲的错。

作为父亲,为家庭这个船只掌舵的人,他将整个家庭浸泡在了不幸里。

我有个朋友,她的姐姐小时候有非常严重的疾病,是个很虚弱的小孩子。

她的妈妈总觉得不必管她,而是百般疼爱姐姐,成日忧心忡忡地对待姐姐。

幸运的是,我这个朋友的爸爸非常疼爱她,使她得以养成了开朗外向的性格。

她从来没把姐姐当成不正常的人,她常常和妈妈吵架,总是争执说为什么不爱我,总是和姐姐抢东西,和姐姐吵架争执。

而实际上她的姐姐恰恰因为和她的争吵,获得了反抗母亲令人窒息的关怀(也是歧视)的力量。

姐姐得以结婚,工作,得以自己解决问题和困难。

并且有能力指出母亲做得不对的地方。

对于有疾病的人来说,【面对困难】这一权利,也是需要争取的。

久美没有想到,松子意识到了一点,但不够清楚,她做出了反抗的行为,局部胜利后受到严厉的惩罚,形成了全面的失败:终生愧疚。

实际上这个谅解,在她往后的人生中依然能够随时获得,但没有做到。

下面会继续说。

妹妹过世后,父亲因为松子离家的思念而痛苦,但他也不曾试图寻找她。

他看似沉默坚韧,实际上在处理家庭关系里他失败的一塌糊涂。

父亲如果能去找她,责备她也好,告诉她被原谅了也好,无论如何对两个人都是安慰。

难道父亲没有错吗?

可这些惩罚都成为松子一生的罪。

她失去教师工作的那次错误,这个设置并不合理。

因为这不太符合松子的个性,一个因为讨厌家庭气氛而离开家的人,她把久美掐在地上的时刻难道不是在强烈地呐喊着“这不是我的错”吗?

偷窃这件事,显然不是她的错,有着那样强烈个性的人,会因为讨厌这点麻烦而背上这样的大黑锅吗?

那样谨慎细腻的人,会忘记还上从另一个教师钱包里拿的钱吗?

事情到了要去向店主说是自己偷窃时,还不收手吗?

特别是,意识到自己受到父亲许多不公正对待的人,会轻易相信顽劣学生阿龙真的会去承认错误吗?

她根本就没有得到阿龙已经偷窃的事实,就知道了他就是那个小偷,会在这更大的是非前,轻易决定相信吗?

这只是为了烘托松子悲剧的一个bug。

我们看到后面觉得实在太惨,而轻易的放过了这个bug,没有深究。

但它显然是不合理的。

但现在我们姑且接受这个设定,不然这篇文章就写不下去了。

她遇到的第一个男人,那个同事男老师。

因为奇异的鬼脸和令人难过的经历抛弃了她。

这样的男人,无法和松子分担或分享人生,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要也罢。

松子在这个时候,也还算是轻松的。

她的作家男朋友有自毁和暴力的倾向,因为无法承受忧郁和困窘自杀。

松子无论怎么做都拯救不了他,他深陷于情绪(可能有抑郁症)。

一个拥有非凡才华的人无法克服自身忧郁的诅咒,这个诅咒在这里不讨论。

但无论如何,这样对待松子,都是非常怯懦的。

他的死,不是松子的错。

而松子在这段感情里没有反抗,是由于别人的错而失去的。

所以我觉得,之所以后来松子认为真心爱她的只有这个作家,是因为这段感情里,她是没有犯错的那个,在这段感情里她原谅了自己,接纳了自己,所以能够接受他死去这个结果。

这段“没有犯错”的感情,尽管如此惨痛,尽管绝对不会再有未来,她仍觉得那是圆满,留下了温暖的。

所以我说,松子对于爱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自己是否有错。

她追寻的感情,就是能让她接纳自己的感情。

我恰恰认为松子性格果断刚烈。

她试着做一个优秀的妓女,她杀人不眨眼,她经历了忧郁的作家男友,经历了成为一个懦夫的情人,仍然毫不犹豫的决定嫁给那个普通人,那个理发师,开始歌唱。

她原谅了自己杀人的过错,原谅了自己做情人的失误,忘却痛失爱人的伤痛,在牢狱里平静的接受杀人的惩罚,没有丝毫犹豫,准备全心全意地投入生活。

当这一切仍然落空时,她仍然没有崩溃,她成为了一个美发师。

这一切,还不是最激烈的反抗吗:命运,你尽管来折磨我,谴责我,摧折我。

但是,我不死。

因为我不想这么死,我想要活得真实一点,踏实一点。

但这样刚烈的个性,一往无前地向前冲着,何曾停下来想一想,在不死的同时接纳自己呢?

如果说松子有什么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悲剧,我认为根本不是因为她顺从,恰恰是因为她太刚强不曾软弱过。

她还来不及细想,还来不及触摸自己的真实需求,一个错误的答案就出现了。

这个答案就是阿龙。

阿龙回来了。

因为阿龙在少年时对她犯了一个错。

只要原谅阿龙,就能原谅自己了。

这个答案错在理解题意错误,把题目看得太简单。

——因为刻薄自己比原谅自己真的更容易。

人们往往更倾向选择简单的那个做法。

在松子的故事里,之所以被观众一再误读为她只是个求爱不得的女人,也是这个原因。

因为这个答案够简单。

在接纳真实的自己以后,爱情才能锦上添花。

对松子来说也不例外。

这个话说出口,实在太骄傲了。

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实在太少,太窄。

真实的社会接受这一点还要很久。

和阿龙激烈的感情,是一个机会,她决定像对待作家那样再不反抗,逆来顺受,这样就可以获得对自己的接纳。

但编剧又把阿龙写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懦夫。

我们观众之所以感到痛不欲生,只是因为我们求死的欲望在推动,因为东方人忧郁内敛的个性被激发,因为我们不愿意相信自己,从而使我们人生的悲剧得以顺流而下,我们看到了伙伴,就以为不那么孤单。

不,不要那么自然地接受这一切,我们不应该在别人的故事里,继续谴责自己。

松子怎么才能不这么倒霉,关键在编剧,而已。

编剧利用了以上的这些人类(尤其是日本人,中国人)共通的情绪,编造出这样引发痛苦的故事获得了成功。

记住啊,那是他的工作,一次比较出色的工作,而已。

她就是一个倒霉蛋,她做出的反抗,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受到惩罚之后,她都没有机会原谅自己。

之所以这么倒霉,是因为编剧没有安排给她一个原谅她的人,也没有安排她原谅自己,她的人生才会成为这样。

为了给我们致命一击,编剧最后让她在再次振作时,让她莫名其妙地死于公园坏小孩的棍棒下。

更致命的一击,是让她终生不曾与能够原谅她理解她的侄子,得以做哪怕一次真正的温暖的交谈。

实际上,我认为松子在最后一刻紧紧抓着好友的名片,那意味着她能够面对风光四溢的昔日好友,在忏悔着对久美做错的事时,她感到久美原谅了自己,就打起了精神,决心带着病痛的53岁的身体重新出发——那就是苦难的终结。

尽管她曾抱歉自己活着,但她死的时刻却不甘心。

即使她死在乱棍下,她也并没有输。

她只是死了,没有输。

这是一个救赎,不是一个悲剧。

生活并不会像这部电影里那样,瀑布般裹挟着我们抬不起头并一泻千里,一落到底。

我们有家人,有朋友,有前人的智慧,有自己的思考,这一切至少可以获得一样。

重点是,也许我们前行得很困难,感觉一直是逆流而上,但我们有许多机会抬头喘息,看一看沿途风光,并且享受自己终生成长。

 2 ) 只怪她,嗜爱如命,到死方愈。

我是在此刻,突然又不自觉地哼哼那首“小星星”的旋律时,恍然又想起松子的。

3-1| 5—| 456 | 5—| 6-6 | 5-3| 4-2 |3—这旋律很自在,很温暖。

像最亮的星星挂在窗外的树枝上,你盖着蓬蓬的被子躺在床上就能看见。

床边放着有跳芭蕾舞小人的音乐盒,铮铮琮琮地流淌着音符。

嗯,最好还是你亲爱的爸爸送给你的。

也许仅仅在此刻,我才深深理解了童年松子的渴求和愿望。

需要关心,需要爱。

需要一点看得见抓得着的温暖。

哪怕是付出体弱多病终年卧床的代价,她都不会觉得那是什么损失。

就像妹妹一样。

住在挂满星星的床里,父亲总是携礼物到来,靠在身边,嘘寒问暖。

从那么小开始,她就是那么不会权衡轻重的笨丫头。

不会计算自己拥有的健康和美丽是多么大一笔财富,就算和任何别人的爱啊呵护啊相比,也不见得不贵重半分。

她从来学不会计算自己值得获得什么的,她值得获得一个安稳体面的工作,而不是被猥琐校长要挟着占便宜;她值得获得一个心智成熟的优秀男性的专一爱情,而不是先被不得志的男友暴打,再被有妇之夫包养;她值得获得一个温暖稳定的家庭,而不是出卖肉体多年后愤而捅死欺骗自己的皮条客搭档,进大牢,又出来,想嫁的人没有等她,换人再爱,轮到她等他直到出狱,对方却落荒而逃。

她值得获得一个安乐的晚年,却在觉得重新振作的时候,被小混混因为看不顺眼而打死了。

我想我的确没见过比这弄人的造化,因为我没见过比她更顽固的女人。

你或我,芸芸众生,扑火地爱个一次两次,也总被弄伤弄痛,失去了爱和相信的力气;也总会换了生存的法则,要找为自己好的方式,谋划未来,计较得失。

却不知道原来竟可以有这样一种姿态,竟是永远不妥协地要求爱。

要求浓烈不分彼此的爱,付出不问回报只愿一生与共的爱。

她若以为她有了这爱,她便能眉头不皱一下地兴致勃勃地活下去。

不管是被殴打,还是被安排献出肉体,不管在烟花场,还是在黑牢里。

她若一旦失去了这爱,她便彻底行尸走肉,呆若木鸡。

笨拙啊,怎么能有这么笨拙的人。

无能啊,怎么能有这么无能的人。

要把所有生存意义,都架设在靠不住的那点爱上,要把所有赋予自己的财富,都为了那些不值得的男人祭祀牺牲。

所以,在她肥笨的身体最后匍匐在了暗夜的草地上时,我几乎长出了一口气。

至少,悲惨到此终止,她不必再为了爱与温暖纠结。

或者,我只是自私地,不想再心疼她,不忍心再看她追求乌托邦般地追求爱情,夸父追日似的追逐温暖。

当一个人已经把这样自虐式的追求当作生存的原则,并受这狂热的渴望保护,不知恐惧,不畏明天,不怕疼痛,不惧卑微,不求物质,不问救赎。

一生写满一句:爱就是一切——的时候,她便已经超出了可以被批评的范围,因为我们都做不到,于是不能理直气壮说,你这样是不对的。

我们只能腹诽着,腹诽着,却难免被那种席卷的勇气和生命力震慑住,半晌说不出话来,回过神时,仍不知道对这样极端不器用却异样灿烂的生命,却是该说什么才好。

也许,想要改写个幸福的故事的话,就要从起头一早,让松子睡在能看到星星的小床上,旁边伴着旋转的音乐盒和亲爱爸爸的笑脸。

这样,她便也许可以幸免,这场陪伴一生的嗜爱如命的热疫,得以正常而冷静地度过人生。

然而既然没有从头来过,我们也只能在电影超现实的抒情尾声里,呆呆望着松子那张美丽光彩的脸,看着她人生故事的交织重现。

那些她经过的人们,那些投向她的百感交集的目光。

那些人终究为她感动,终究感到自己庸碌无稽的生命被她全身迸发的爱情火光照亮。

我们也终究为她动容,终究为她不见容于世却如此生机勃勃的,纯真勇猛到置自己于度外的爱情动容。

而她,只是如此从容地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那里,有她对爱和温暖的最初理想。

 3 ) 这是一部在男权社会下给女性洗脑的电影

这就是一个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典型例子!

松子悲惨的一生完全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

对渣男无原则地充当圣母导致了她悲惨的生活。

她只要把对人渣们所谓“无私的上帝般的爱”拿出来十分之一分给“爱自己”也不会落得这样悲惨的结局。

我理解松子的悲剧是源于小时候认为父亲偏爱生病的妹妹不爱自己,从小缺爱,内心没有安全感,导致对爱如抓住救命稻草般强烈极端渴望;才使得她对几任男友强烈情感依附,任凭打骂也以为这就是天堂并对其无原则圣母般付出。

但是松子内心怎么就不能强大一点呢,非要由着自己滑入深渊呢。

具体点来说,上来第一件事就是,你没有偷钱怎么能说是自己偷了钱呢,你傻啊!

保护学生也有其他的办法。

男人对你拳打脚踢让你出去卖身赚钱给他花这已经是对女人最为恶劣的一种形式了,你怎么就不能勇敢地说不,勇敢地离开呢。

居然还认为他是最爱自己的,还真的打算按他说的做卖身养他。

这不是一个经历了人生各种磨难还依然乐观向上顽强生活的例子,松子的每一个磨难都是她自己作出来的。

我进行了自我审视,我怕是因为我从小生在一个爹疼娘爱的环境下,成长过程中从不缺爱,导致内心更强大一点所以不能理解松子内心的脆弱。

但是即便我们就承认松子是这样一个病态的例子,你就把她当成病态来拍,拍成如《美国丽人》这样就是来反应病态的那也是一部佳作。

但是导演没说明这是病态的还把这种行为说成是上帝来颂扬她,这是怎样的一种的行为?

这个在男权社会下成为牺牲品的悲惨例子,没有被用来反思社会或者是指导女性觉醒,相反来歌颂赞扬说这是好的,这岂不是教导女性们在被男权压迫下应该怀着一颗热忱乐观的心对各种压迫虐待甘之如饴,无原则地“宽恕不可宽恕之人,并且爱他,这是上帝之爱”。

这和统治阶级给民众洗脑说你们虽然过的很辛苦但是你们应该甘于贫苦,不要造反,不仅不要恨剥夺了你的财产给你带来伤害的人,反而还要无条件地原谅他们,爱他们 有什么区别?!

看看这部电影旁边评分栏里5星后面那一长串,就知道为什么各种宗教邪教能如此昌盛,各种洗脑思想只要裹在个糖衣里人们就嚼也不嚼地给吸收了。

都已经21世纪了,怎么还能出现这样价值观错乱的电影文学作品。

 4 ) 这并不是一首颂歌

这部电影我推荐过无数的朋友,但是总有人看完后跑回来说,这电影没什么意思,这女的这么惨就是自找的,活该。

我说,完全没错。

这电影的意思就在这里。

有很多人说这电影的重点在于松子对于生活,对于爱近乎病态的向往和执着。

但是如果导演真的只是要歌颂这种百折不挠的恋爱精神,松子的结尾应该是和某人幸福快乐才对。

但是这部好像“只要活下去,一定会有更糟的事情发生”一样的电影从始至终还是个悲剧。

松子在用尽全身心力之后,仍然被这个残酷地世界淘汰掉了。

既然说到这是个悲剧,那松子的命运悲剧在哪。

看到有人把这个点定义在,松子无论做出怎么样的牺牲都得不到真正的爱。

但稍微认真看看电影的结局,就很明显发现里面不仅讲了松子的爱情,还讲了她的友情,亲情。

换句话说,松子想要的所有的一切都得到了。

而松子的悲剧在于她渴求爱,却对生活浑浑噩噩。

她执着地向着梦想的未来奔跑,对谁都恨不得挖出心脏以示衷心,“就是地狱,我也跟着他去”。

她叫嚣着爱,希望活在万千聚光灯下,没有平淡没有空白,却忘了生活的本质。

以为爱就是一切,却从来没有想过和谁可以携手向着更好的生活努力。

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女人自作自受的故事。

而这背后的悲伤不在于,她没有得到过爱,而是为了获得爱耗尽生命,却在被爱着的时时刻刻,也浑然不知。

 5 ) 命运的注脚

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走向,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初露端倪。

那是命运最初为你留下的注脚。

如果早早懂得,或许还有能力去改变它。

如果没有,那也就是不断地经历看似偶然的必然,最终按照既定轨道过完一生。

对松子来说,那个注解是她的鬼脸。

从松子第一次做出鬼脸,命运已经在她身后写下如此字样:一个具有深度讨好型人格、极度渴望爱的女性。

松子的悲剧源于童年。

妹妹久美的疾病使得整个家庭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中,尤其是父亲。

出于对久美的内疚和关爱,父亲不但将所有关爱和关注都给了久美,同时不自觉的压抑着家中其他人的正面情绪。

长期得不到父亲关注的松子,在一次无意中发现自己做鬼脸可以让父亲对自己笑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甚至形成了某种心理疾病 ——在遇到极端状况时,她就会无法控制地做出那张鬼脸。

松子的鬼脸在他人眼中多次被看做不合时宜的玩笑甚至挑衅。

但那其实是她对世界的请求——请求气氛变得轻松起来,麻烦的事情立刻消失,请求他人能够对她露出笑容,而不是责备或者怒斥。

影片的第一次高潮偷钱事件那不可思议的发展走向,也都是因为松子的这种心理。

在这次事件中,松子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堕落”——她看起来好像没有做错任何事,甚至都是出于善意,却不得不付出了金钱,撒了谎,出卖了身体,向人下了跪,但是最后却失去了一切,并且身败名裂。

直到在家中被父亲斥责之后,松子彻底爆发,她对着妹妹久美发作之后,提着自己小小的行李,像风一样离开了自己的家。

在河边的坡道上,迎着晚风奋力的蹬着自行车——往后的人生中,这一幕曾不断出现在松子的脑海。

那时候她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离开这个没有人爱自己的地方,去寻找爱。

正如影片的插曲“WHAT IS A LIFE”所唱,生命是什么?

人生为了什么?

有些人为了家庭,有些人为了金钱——而我,我为了爱而生。

”寻找爱是松子一生的课题,对松子来说,有爱就有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

而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松子的悲剧。

在家庭中得不到养分,松子将全部希望寄托在爱情上,可是她总是更多地与有性格缺陷的男人互相吸引。

从靠她养活还动辄对她大打出手的作家男友八女川,到导致她一生悲剧的学生龙洋一,松子其实对男人的要求很低,甚至根本没有要求可言。

打她没关系,要她养没关系,只要让她感觉到爱就可以了。

可是松子丰盛无私的爱,换来的只有不断地、一次比一次深重的打击。

直到松子被龙洋一拳打倒在雪地上,并被家人拒绝和遗弃,她才彻底放弃了爱的希望,同时也放弃了自己。

故事的最后,才刚五十一岁的松子,被一群顽劣孩童残忍杀害。

他们打死她的时候,甚至没有感觉到自己在杀人,就像在处理一只流浪狗。

因为松子早已经活的不像人了。

为什么?

为什么我全身心的付出爱,却没有人爱我,甚至只是接受我的爱?

影片中松子一次次的发出这个疑问。

我想这是每个观影者也会在心里不断追问的问题。

为什么松子如此不幸?

我想松子不幸的经历并不能仅仅从“倒霉”的角度去解释。

作为怀抱着黑洞成长的女性,松子从来没有被治愈过。

每当爱上一个男人,松子就会在最快的时间里向对方倾吐自己的全部人生,就像一只流浪狗迫不及待的露出自己伤痕累累的肚皮。

这其实是她渴求治疗的方式,然而她没有遇到过有治愈能力的男人。

或者说,松子的这种治愈渴求,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松子只遇到过两个正常男人,一个是当教师时候的男同事,但是在听完她的故事之后就疏远了她;另一个是一个平庸寒酸的理发师,他们的同居生活是松子少有的温馨回忆,这也是唯一一段松子没有袒露自己过往的感情经历,恰恰是因为她一开始没有爱上这个男人。

不过这段短暂的温馨,也因为松子入狱戛然而止。

松子的其他男人,无一不在短时间的甜蜜过后,变成了伤害她的人。

这一切简直是一开始就注定的。

松子的情感是澎湃热烈毫无保留的,从某个角度来看,简直就像神佛一样,不是常人能够拥有。

这种神佛般的爱,使得她和最需要“渡”的苦难者之间自然产生引力。

他们聚集在松子周围,汲取着她的爱和能量,最终吸干了她的血肉和灵魂。

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正是松子的这种“无私”的爱,变相促成了这些男人不断升级的“渣”化。

以至于到最后,两个真正爱她的男人也不得不以自毁的形式,来阻止自己对她的进一步伤害。

是的,我认为和八川女和龙洋一是爱松子的,但是他们本质上是爱无能者。

他们的心里有比松子更大的黑洞,对生活比松子更无能为力。

他们和松子一样是社会边缘者,然而即使同为底层,男性仍然具有剥削女性的能力。

松子在这样的男人的虐待蚕食下,不断下滑,最终跌至无底的深渊。

影片中有一段令人流泪的情节,就是当松子和龙洋一一起过着地狱般的生活的时候——参与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居无定所,提心吊胆,甚至为了龙洋一不断出卖身体——电视上播放宇航员登陆月球的画面,松子看着屏幕,脸上露出了温柔憧憬的笑容——她幻想自己和龙洋一一起穿着宇航服,遨游在浩瀚的宇宙中。

他们是如此安宁,如此幸福。

这一幕让我想到污泥中的虫子是如何仰望星空。

松子的笑容是如此美丽,甚至充满神性的光辉,无数个这样的时刻,你无法不感受到,松子的性格是如此的悲剧,却又如此充满神性。

她像天使,像菩萨,像自愿走上十字架为爱受难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耶稣。

正如小笙所言,如果爱是一种宗教,那么,松子是他愿意信仰的神。

因为这正是爱没有沾染任何世俗原本该有的样子。

我第一次看《松子》是在高中毕业的时候。

那时候我对自己和世界都知道的很少,看完并没留下太多印象,除了一种压抑的感觉。

第二次看是在二十五六岁,彼时我已经略经人事 ,觉得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女性的反面教材,意在警醒我们。

这么多年来想起松子,脑海中涌现的也是“绝不可和松子一样啊”。

直到最近这次再看我才意识到,这部电影对松子的情感是复杂的,绝不单纯是批判和否定。

这从影片的镜头语言中可以体现出来。

在很多松子穷困潦倒狼狈不堪的时刻,电影的镜头语言仍然是温柔的,这是创作者情感的体现,也是这部电影在残酷之余也让我感到一丝温情的原因。

因为导演其实爱着松子,爱着松子这样的人。

他拍这部电影,固然是为了警醒世人,希望世界上少一些松子,但又何尝不是希望当我们遇到松子的时候,可以伸出自己的手,帮一帮她。

诚然,松子有着许多的缺点。

她缺乏自省能力,盲目的活着,总是轻易地让一些重要的东西从脑海滑过。

她过于沉溺爱情,似乎任何一个主动对她示好的男人,到后面她都会为之不惜付出一切。

她总是做不好决定,后期就算对自己已经有了一些审视,也仍然无力对抗自己的性格悲剧,只是任由自己一步步滑落。

然而,即便松子有这么多的缺点,说到底,她不曾伤害任何人。

相反,她对这个世界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爱和热情。

松子不应该得到这样的结果。

造成松子悲剧的与其说是松子自己的性格,不如说是人性的弱点。

太多自私的人和爱无能者,构成了这个冰冷的世界。

而松子怀抱赤诚的爱去生活,犹如赤脚行在雪地上,感受到的只有无尽的寒冷。

而且在松子一次次说着“这次我觉得自己真的完了”的时候,导演其实在告诉我们,原来人生没有那么容易完。

当你真的放弃的时候,事情还可以更糟。

也就是说,当你努力的时候,它原本还有机会变好。

松子最后放弃自己的人生,是因为她再也找不到爱的希望,没有勇气再去信任和爱别人。

她独自一人活着,只是活着,而这对她来说毫无意义。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样的松子有些软弱。

无法完全脱离他人彻底一个人生活,是一种软弱吗?

我不知道。

比较可惜的一点是,松子似乎从来没有把太多目光投向来自同性的友谊——其实那也是一种爱,而且是松子一生经历过唯一没有伤害她的爱。

大概是友情始终无法如同亲情一样牢固,有血缘的羁绊,也无法像爱情一样亲密无间,所以无法满足松子内心的需求。

虽然在我看来,松子和惠子在一起的时候,是她最轻松快乐健康向上的时候。

看完影片我甚至想,也许松子应该生一个孩子。

亲子关系是一个最好的接纳松子的爱的容器,而且依照松子只要有爱和希望就可以满血复活奋发向上的状态,她的人生一定可以从此转变。

为了孩子,她也会走上一条向上的路,彻底脱离黑暗。

就像《阿甘正传》里的珍妮一样。

然而没有如果。

松子的人生在她最后一次焕发希望时戛然而止,是被动结束的。

就像她人生的其他荒谬情节一样,松子的死也是如此荒诞,恰恰是在她颓丧多年最后一次重拾生命的勇气的时候。

因为她又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而且这次和男人和爱情无关。

可惜命运不肯再给松子一次机会,它似乎厌倦了看这个女人一次次倒下又爬起。

这次它冷漠地说,就到这里吧——按下了结束的按钮。

“怎么看都是无聊的一生啊。

”这句话在影片中反复出现。

仿佛这是松子命运的最终注解。

是啊,始终在追寻爱,甚至只是希望有人接纳自己的爱而不得,怎么看,都是被嫌弃的一生吧。

在最后的最后,松子在圣歌之中,缓缓走入天堂的阶梯,最终忍不住回头看她的父亲。

这个造成了她一生悲剧的人。

而在现实中,始终绷着脸的父亲,终于对松子露出了笑容,这次无需她用鬼脸来讨好。

如果这是松子弥留之际的幻觉,那么我们也终于可以掉下眼泪。

因为在最后的时刻,她终于又看到了希望。

她是在幸福中离开。

 6 )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体现了中岛哲也的什么风格?

我不敢过于重温这部片子,让我感到害怕。

可能我觉得自己很像这个女主,我害怕那样的人生。

我也是讨好型人格,我有比她更恶劣的童年。

我也很寂寞。

可是我变成跟她相反的人,我变得极其敏感,极其害怕,我不愿意多相信别人,很难爱上别人。

可是我又非常需要爱。

任何一个对我示好的男人,我在内心悄悄投降,我渴望得到爱,可是我也同样怕伤害,所以我选择关上我的门。

可能我害怕松子那样的人生,因此我选择了相反的方式,可能最后的结局也同样是一样的没有爱的冰冷世界,我宁愿冰天雪地,却不愿轻易相信任何男人,我宁愿深夜独守寂寞,也不愿伤得体无完肤。

 7 ) 卖女孩的小火柴

最微弱最无法温暖人的光亮就是那微微的火柴光亮吧。

搓肉裂皮地摩擦才得以短暂光亮的瞬间,且不说能否温暖到一只手,指尖的烫会在最后一刻让人忍无可忍地丢弃火柴。

松子就是这样飞蛾扑火般冲向每一朵微光。

火柴一样的爱都能点燃她饥渴的灵魂。

但即使是这样的为点滴爱怜燃烧也没有机会。

说来很讽刺,为爱而生,却一生得不到爱。

就算有人为爱她毁了余生,但她仍旧被爱抛弃终生。

每一次爱都不是我们所谓的天崩地裂。

那是随遇而安的,路边拣到五分钱的卑微的爱情。

饥渴地爱,贪婪地爱,不辨问来源的爱。

只要有人愿意,她就全盘接受。

她的爱好比一汪水,什么样的容器接住,她就以完全的姿态顺服,安然贴近每一寸肌肤。

可是她依旧没有被一个容器接住。

她总被每一个男人虐待,象破鞋一样被遗弃。

我最恨打女人的男人,如果被打,宁愿一拍两散。

也不能接受吵架,如果两人在吵闹中过日子,还不如各自过好自己的宁静。

但,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

我所在圈子的人的共同想法。

这种想法有时成了对全体妇女的想法的推断,事实是,这只是片面的理解。

前几天朋友相聚时说起一个友人,大家都是边说边摇头,觉得不可思义。

友人明知那男人只是为钱和她在一起,明知那男人只是和她逢场作戏。

她偏是执迷不悔,非要跟他在一起。

因为知道大家都瞧不起他,甚至最后以欺骗朋友说已分手的方式偷偷和他在一起。

说着说着我忽然插嘴说,因为松子的关系,我觉得有点明白这个朋友。

松子有一次对于朋友的规劝她声嘶力竭地说“我就是不想孤零零地一个人。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我们这群人都是内心强大的人,都是可以靠着自己独活的人。

可是有的人不是,有的人天生就害怕一个人,不能一个人吃饭,不能一个人睡觉,不能一个人出门。

只要在家必定要找出点声响,仿佛一个无法填满的孤寂深渊。

我想跟水讨论这部电影,他说他爱松子,至于为什么爱,他不记得了。

我很奇怪他会说爱松子。

不过至少剧外有人爱她也好.我能够理解松子,但我难以接受她那样的人生。

我受的教育规范了我的道德观,将我的思想定了格;交往人群定了性。

我看不到我圈子以外的人,我坚信女人都该是我们这样的。

我想要让我象松子这样蒙着眼睛,为点滴爱饮鸩止渴一样地活着,为维持爱卑微的爱而不计廉耻地活着,我肯定死了千万次了。

我的自尊绝不容许我这样毫无尊严地活下去。

也许正因为如此,没有这么多想法的简单的松子才能够一次次从最深的打击中笑着恢复元气,再次接受不幸生活的考验。

同时看的《海鸥食堂》,就完全是我们群居生活的写照。

恬淡,自然,没有暴力,色情,只有内心的宁静。

透过松子的一生,才能跳到我生活的井外,领略到别样的生活。

那么到底是谁的精神更强大?

谁的生命力更强?

也许就像有人守着一个炉火,然后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火柴怎么能取暖,要一堆柴才可以;就像富人对穷人说吃不起饭可以吃肉啊。

其实每个人天生都有精神残疾,只是残疾得不一样。

有的人精神赤贫,虚弱。

我们无法对他们指手画脚。

就算被火柴光一样微弱的爱出卖一生,也是一种人生。

 8 ) 对不起,我错了。

趴在床上哭了一堆纸巾,这个场景很MV。

对不起,我想我真的错了。

这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让我突然觉得过去24年里,我一直觉得理所当然的是错的。

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错的。

至少,不该是这样的理所当然。

我现在找不到合适的语言组织出合乎逻辑的句子,好把我脑袋里的一堆表达出来。

人活着,要适应,要学习规则,变得聪明。

人性本贱,所以在洞悉了人性之后,要聪明的去运用,于是我们可以游刃有余的活在社会群体里。

从而不被伤害,至少尽量减少被伤害。

这是生存理所当然。

如果你软弱,那么你要变强,如果你不能变强,那么是你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

终于明白为什么会被指责这样的观点是现实版的达尔文进化理论,弱肉强食的社会化版本。

我错了,真的。

松子就是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独立的自我,不聪明,没有游刃有余,她傻,她好笨拙,她过分的善良,她不能微妙地把握“度”,她总是在作出错误的选择,她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的情商太低的结果。

是的,可是那又怎样!

我这样冷漠的觉得理所当然的时候,看着她我觉得心好痛,为什么我们要这样的理所当然,天生这样的凭着对爱的执着去生存,去爱周围的人,去原谅所有的人,给所有人欢笑,这不是错误,这是珍贵,不该被嫌弃,而我一直高姿态的不屑这样的付出,真可耻。

对不起,我错了。

有人就是永远笨拙,永远都学不会那些心机,那些顺利交往的技巧,对着这样纯良的心,我想扔掉所有的伪装,而如果注定要被外面的世界伤害,我愿意挡着你的前面,你是珍贵的,而不该被糟践,被那个愚蠢透顶的社会,人生戏弄。

人是丑恶的,见不得太纯粹的东西。

你有的,你最想要的就是爱,没有比这更纯粹的追求了,我想保护,而不是和他们一起践踏。

生而为人,对不起,到现在还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说,而我却想说,这一句,生而为人,对不起。

 9 ) 生而为人 我很抱歉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恰逢阴郁的天气,看完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墙上写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简单的八个字,残忍粗暴的震撼着每一个看者的心。

松子的悲惨始于父亲的偏爱,为了父亲对她的一个笑容,迫使自己把那个有点傻傻怪怪的鬼脸,变成了自己在焦虑中处理矛盾讨好时的标准动作。

影片结尾,松子走了,幻想空间里的松子,站在台上,台下的父亲,给了她一个盼望已久的笑脸,一个像对待妹妹一样的笑脸。

很多人说,松子人生的逆转,都因为偷钱的事情,而我却觉得,最源头的只是这一个我们每个人都似乎唾手可得的笑脸。

看着松子的故事,惋惜着她的同时也在警醒自己。

有多少女孩,穷尽一生去爱别人,换来的确是镜子里伤痕累累的自己。

自爱吧,可又谈何容易。

特别是像松子这样,一个从小缺爱的人。

活着的意义,不再是自我的提升,自我人格的养成。

而是追逐关注,追逐被爱,渴望在付出爱的同时,赢得那么一点点的存在感,赢得那么一点点的回应与爱,哪怕只是在一起,只剩下不离弃,最后,丢了自己。

但松子是可爱的,在每一次看似走到命运的终点的时候,她又站起来了。

她单纯无邪的像个孩子,笑起来永远像没有受过伤害一样。

所以哪怕她这么不自爱,我也依然爱着她,因为她身上有着一股希望。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带着松子身上的那股单纯和希望,做一个自爱的人,懂得控制爱的人,遇见爱自己的也值得被爱的人,最后说出,生而为人,我很幸福。

 10 ) 最悲哀的莫过于再无机会重新开始

在微博上看到推荐而看的,随着这部片而哀伤哭泣。

并不为松子不幸的一生而悲伤,只为松子的突然死亡而伤心,无妄之灾,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再没有明天,也再没有机会重新开始。

因着童年长期被父亲忽视而造成的心理障碍,松子的一生都可以说是乱七八糟。

过度在意他人的关注,以为做鬼脸一次有效就条件反射的终身使用,这一点上说明了松子对他人感情是有认知障碍的。

为了戏剧化,电影对松子太不公平,即使她勤勉,积极,愿意付出,却始终得不到他人对自己的爱与尊重。

她经历过很多,事业的受创,感情的无疾而终,这些经历并不打动人,甚至都不会让人对她产生怜悯,动人的是她每次都能重新开始,并满怀期待。

这是松子具有的人格魅力,勇敢,积极。

但认知障碍使得她每每失败,每每受伤害。

原本故事如果就这样发展,估计我不会有任何感慨,最多觉得故事构思新奇,黑色幽默十足,歌舞部分也是亮点,但安排的结局让我泪如泉涌,真正的替松子惋惜,替松子这样的结局而憋屈。

当消沉多年,已年过五十的松子终于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气,想积极重新开始面对人生时,仅仅因为教育一群中二少年不要乱扔垃圾而无辜死于棒球棍下,多么荒谬,多么突然,何其无辜!!!

可能对于未经历巨大伤痛的人来说,很难体会到重新开始所需要的勇气的巨大,也很难体会到活着才是最美好的真正意义。

人生的失望不会造成真正的绝望,只要想前进,路总会有的,而死亡等于绝望。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短评

到了最后还要过目一遍这些没用的男人也是很耶稣了

8分钟前
  • 水合氢离子
  • 推荐

缺爱缺得太悲剧。

13分钟前
  • 清玄子
  • 力荐

不过是为了得到一点喜爱

14分钟前
  • 冉染染
  • 还行

没什么值得同情的。松子的地狱就是她自己。

18分钟前
  • GGH&&
  • 较差

人至贱则无救,把幸福寄托于别人施舍,付出再多亦无意义。讨好型人格而已,一半天生,一半爹勿视造成,没看出多深刻。很多文艺片都是吹出来的,无聊到想快进。日本男丑猥琐且家暴,平时守规到家发作。南京大屠杀就是这种压抑变态心理爆发的结果。岛民抑郁,片子也常抑郁调,外人看觉新鲜,看多了很烦

19分钟前
  • 共清觞
  • 很差

为了爱偏执,为了爱痴狂,一次次为了爱努力,却一次次的受伤害。用轻松明快的语调把这松子苦难的一生道完,从喜剧的角度来戏谑出生活的悲剧。一步错,步步错,生命无法倒带从来。生而为人,对不起。

23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力荐

卡司很强大,也很尽职。不是我的菜。弃。不忍给差评。

26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还行

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受不了女主各式各样无脑的行为。面对问题总是觉得运气不好遇人不淑,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自己吧。再欢乐也掩不住悲凉,中谷美纪根本不适合这种装可爱的无脑女角色

27分钟前
  • Yee
  • 较差

每每你说“我觉得我的人生完了”,我都以为真完了,但你还是起身热情拥抱新的人生...当我认为你是不可战胜的你是坚不可摧的时候,你的人生又真完了...人生真是现实又残酷~哪能尽如人意?

29分钟前
  • Yuyii
  • 力荐

看到哭昏过去!~~~

32分钟前
  • M.姬
  • 力荐

本来可以演绎成唯美的片子,活生生变成了一部话剧,讨好型人格就是简单的扮演小丑实在是肤浅。

37分钟前
  • 24Frames📷
  • 较差

看不下去,觉得日本人很变态。害我做恶梦的电影。

42分钟前
  • 满川风雨
  • 很差

唯一喜欢的是影片浓烈的色彩

47分钟前
  • 思觉失调
  • 还行

这不是努力活下去的一生,是努力作死的一生

48分钟前
  • 逍遥游
  • 还行

相当传奇的一生了。挺风格化的,很日漫,饱和度超级高,挺有意思的。贯穿的首尾的歌很感人。可惜女性意识觉醒之后看不得这种片子啊。Asian parents和浪漫爱真害人不浅hhhhhhhh

51分钟前
  • 猩猩
  • 还行

大概有些时候日本关于女人的电影总是要比法国来得更狠更冷酷。法国人眼里色彩缤纷下的艾美丽是个天师般的存在,同样的色调下,日本人嫌弃却又歌颂的松子背着“毫无意义般地存在”的指责。他们在漫天的樱花下痛哭,大抵也是民族性使然。爱与恨,矛盾性的双子体。但有些时候,仅仅只是运气不好。

54分钟前
  • Dany
  • 还行

5/10。女主角很像《卡比利亚之夜》,他的悲剧原因在于把爱过于执著地寄托在别人身上,搞得遍体磷伤后却依然乐观活着,换句话说就是她害了自己,妈的,一下子就让我想到拉斯·冯·提尔那部傻逼片!整体风格不仅怪异,而且不伦不类让人出戏,双线叙事十分凌乱,节奏从头失控到尾,妈呀看完我快精分了。。

57分钟前
  • 火娃
  • 较差

不喜欢..真的不喜欢..为什么好好的爱自己的人不要..偏要撞到那些不爱自己的人那里...为什么这么傻呢...为什么一定要有男人爱呢...明明有家人.明明有朋友...为什么..反正真是无极讨厌这种人就是了....啊...最近和大家的品味都很不一样啊....不过ost不错.!

58分钟前
  • Square
  • 较差

导演传递的三观好像不对吧,为何将松子称为神,这难道不是既歌颂苦难又对松子自身的痛苦视而不见吗?她并不是善,不是爱世人,她只想有一个家啊。整部电影就是男权社会下意淫出来的女性与女性苦难。

59分钟前
  • 斧头的沉默
  • 还行

并不是美化松子,而是松子饱经折磨也能幻想全世界的花儿都为自己开放这种意淫精神。她永远活在不平衡的阴影中,一辈子都需要男人保护,一直到灵魂归天,父亲终于给了她发自内心的一个鼓励的微笑,她的形象才从小女孩变成女人。最感人的还是和AV女老板沢村めぐみ之间的友谊

1小时前
  • 傲娇凛冽雷大山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