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同盟
Die Unsichtbaren,无形之人,隐形的人,The Invisibles,The Resistance
导演:克劳斯·拉夫勒
主演:露比·欧·菲,爱丽丝·德维尔,马克斯·毛夫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7
简介:1943年2月,德国纳粹政府宣布首都柏林已经“清除了犹太人”。此时此刻,有7000名犹太人成功转入地下生活。最终有近1700名犹太人在战时柏林的恐怖氛围中活了下来。《隐形同盟》讲述了四位至今仍健在的历史见证者的这段经历。他们的真实人生故事给了本片创作灵感,影片结合了戏剧形式的影像再现和对这些幸存者的精彩采访。详细 >
公车苹果,作假手艺,制度漏洞,暗房之吻,丧服剧场,反抗传单,游艇单车,告密者约会晚餐,枪口下犹太经文……43年到45年内,生活在无犹之城柏林里的四个犹太人,真人采访事件还原;再坏的制度下,也存在着的德国好人,不错
《隐形同盟》,本以为纳粹故事已经太多,但没想到其实还是非常多的角度可以继续深挖。二战时犹太人被赶出了柏林,但是有六七千人隐藏在柏林,成为隐形人,这是其中四个人的故事,最终有近两千人活到了战后。导演说,片子拍摄成本300万欧元,最早想以纪录片题材拍摄但没法得到资金支持,于是尝试采用口述历史加历史影像加剧情重现的叙事方式。
霍夫曼在这里真成潜水艇(猫在暗处的犹太人)了……
穿插手法用的不好,太破坏节奏。
半纪录片的形式,谁拯救了一个人,他就拯救了一个世界。
可以说是代入感非常强的纪录片
以“righteous among the people”对抗“平庸之恶”。
纪录片形式讲的好 值得一看 中心思想:活下去
德国人视角拍生还者自述,跳出沉痛刻板,具有意料外的趣味性与冷幽默:被迫害身份的倒置,为俄国人欢呼,骑车越过瑞士边境线,战争如闹剧本质是荒谬的。下午临时加看了这场是当天最正确的决定!
必须五星。
开幕片,在MOMA,冒着被贴条的风险停在桥下,片子看着不累,角度不俗套
很喜欢叙事形式,真实与戏剧性非常好的融合。被隐藏的历史,闪闪发光的始终是残酷真相中最平凡的人。犹太幸存者的故事,善意德国人的视角。但痛苦是否还是被主观性弱化了?如果痛苦不可被表现,那重述历史的目的与终点又是什么?
拍出了sense8的感觉。。
纪录片和剧情的交叉略显破碎。但是如老人强调曾有无数德国人帮助他们,人类的双面性大概如此。
电影+史料影像+访谈纪录片。手法新颖但显得冗余重复,带来的观影效果一般。
历史是挖掘不尽的。
电影演绎的口述历史
德国人的反思在继续
这么好的素材和角度。。。可惜了
俄罗斯士兵进攻柏林,“柏林不会有一个犹太人”政策实施后犹太人幸存的概率太低,犹太裔士兵多少心里惦记着复仇,杀一个纳粹是一个,逮住两个衣着整齐的幸存者、担心他们是撒谎的纳粹,士兵想到一个办法,叫他们背“犹太教祷词”,背完后三个人抱头痛哭,犹太教的文化认同让他们彼此辨识。好比是寒冬的废墟中几根抖嗦的枯草,种子埋在地下、来年必又复生,而我们知道草种是人性尚未泯灭的雅利安人保留下的。柏林的二战博物馆中记录了所有“海伦妮”一样的庇护者,他们知道这个国家需要被拯救,对于个体而言,拯救个体的人是拯救人性,拯救人性便是拯救国家的一种表达。雅利安人曾因希特勒而蒙羞,但该有的正确认知是:并不是所有雅利安人都是坏人。不相信意识形态的灌输、明辨是非、援助“具体的人”才是一种区别于纳粹政权价值的正确逻辑,跟种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