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大概率是一部电视剧或者是一部更长时间的电影剪辑版,不然好多细节都说不过去!
1、梁天和王迅的咖位,还不至于只有一两句台词,或者连台词都不说吧?
2、范丞丞被枪打掉手的那场戏,怎么肖央被全身而退啦,就不能戏演完整?
3、一个副局长,左手逼市长自杀,右手指挥杀手杀黑老大,最后还能保住条命,毋庸置疑后面有老虎啊,但是结局就这么草草结束了?
导演为了能上映大屏幕,也是意难平啊!
奎州市市委副书记 市长 王佟晖(反派) 奎州市市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华玉薇奎州市副市长 市公安局长 于洪波奎州市公安局长商务副局长 段毅 (反派) 奎州市公安局刑侦队长 李南北奎州市住建局长 冯俊杰 (原鸣凤区区长) 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督导组组长 郑松山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处处长 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督导组成员 尹劲
#扫黑口碑##电影决不放弃#看完了肖央、范丞丞、耿乐等人主演的这部电影,都是演技派,大伙演技很好,但是电影两个小时还是太短了,这个题材应该拍成影视剧才好看,好想知道黎太平(《狂飙》中的安局长扮演)、曹小军(耿乐,上次看他还是唐伯虎,这次看就像颠佬,演技太好了)这两人的发家史。
还有一个老生常谈话题,拍的保守了,我觉得像段毅一个市公安局里面的官员,怎么有这么大能耐呢,还能培养起来一个市长,我猜测他背后还有一个保护伞,为什么就到这点到即止🤔🤔还有剪辑吧,不明白剪辑师咋想的,不先放肖央打斗戏,倒叙他抓捕成功,然后再插叙,这是想模仿《狂飙》??但是故意为止是个败笔。
不过这里面确实说出底层人民的心声,老天不公常常欺负老实人,剧中的刘小满就是了,这部电影还是仓促,导演什么都想要却又什么都抓不住。
要不干脆再拍一部同名电视剧吧,找回原班主演,想看看🥺🥺
昨天在视频平台上看的《扫黑绝不放弃》,看完第一个感想就是 ,这个电影可以用来做实例,以说明电影拍摄和电视剧拍摄的区别。
貌似五百在深耕犯罪、悬疑这个领域。
但是,五百拍电视剧的时候,有个毛病就是剧情里的“悬疑”其实做的不是那么勾人。
比如《古董局中局》这个电视剧,整体拍的就有点流水账,就像乔振宇饰演的药不然暴露,本来应该是很伤心的高潮段落,但实际效果也就靠许愿回忆在铺垫情绪,并不太能让观众共情。
好在原著不错,所以跟着原著主线走,观众会好奇下一步许愿会遇到什么奇怪的江湖人,所以故事整体就还能吸引观众追着看。
《扫黑绝不放弃》这个电影也有同样的毛病。
主线剧情太流水账了,悬疑段落不勾人。
剧情不能把观众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住,再加上电影时长比较短,剧情上又没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整个故事就会显得普普通通。
电影,尤其是悬疑电影,是需要观众的参与感的。
剧情上设置了三个反派要主角去解决,焦刚饰演的市长、石兆琪饰演的黎太平和余皑磊饰演的段毅,其中段毅作为最后的boss。
那么,三个人里,黎太平作为黑道大佬肯定是明牌,焦刚从身份上来说是市长,可以作为第一个暗牌,段毅当然是第二个暗牌。
剧情铺设的时候,要一点点放出线索,让观众跟着猜测谁是幕后黑手。
第一个暗牌揭开了,观众们跟主角一起发现还有问题没解决,又再猜谁是第二个暗牌,这个阶段可以把李成儒什么的搅和进来做迷雾。
虽然这样设置也很套路,但是把观众引导进推理和猜测的思路上来,才能吸引住观众。
就像《白夜追凶》里,潘粤明一个人分饰俩角,凭借观众好奇哪个是兄,哪个是弟,就会让观众一直追下去。
然而,在这个电影里,每个人都是明牌显示给观众,甚至主角的解密过程也是通过回忆的形式展示给观众。
导致整个故事就像一个面向青少年的普法读物一样,平铺直述,毫无吸引力。
电影跟电视剧差别蛮大的,一百多分钟的剧情如果让观众感受到乏味,那对电影是致命伤。
《扫黑》这个主题之下,已经有多部电影上映,其实讲真话,这些电影都是不痛不痒的,很难有如当年《人民的名义》那样,能够因为内容的大胆而真正让人看进去的。
这电影的主题也是很老旧的,老酒换新瓶的做法而已,谈不上有什么新意。
哪怕影片的几位主演都是演技派的演员,也没有办法阻止电影成为一个很平庸的片子。
勉强及格,能看一下而已。
电影开头还凑合,从餐馆老板娘儿子出来进入剧烈崩塌。
刑满释放,要找女儿,女儿在夜店不肯相认,父亲气得嗷嗷大哭,一通潦草套路是连脑子都不过。
关键此人戏份还不必要的多,前面求肖央帮忙,后面喝酒哭诉,醉酒大喊“你有什么资格教育我,老天爷不长眼欺负老实人”,演得声嘶力竭,整一出哭笑不得的闹剧。
这句台词还剪进了预告片,仿佛此人刚被黑恶势力欺凌,简直把观众当傻子一样糊弄。
什么爱的五种语言,那是骗人编剧的无脑伎俩。
这还没完,后面还闪回他求女儿原谅的百般努力,不成后的崩溃,甚至还有母亲得知噩耗哭天抢地,存在感赶得上半个主角了。
但此人的戏剧作用不大,就是供肖央打消退意,振作查案。
事实上连这个退意也是为了水时长,等肖央终于想通,电影都过去快一半了。
一个证人刚被灭口,又拎出另一个废了腿的,又是被威胁、担心儿子安危那一套,肖央照例上去抱抱人家,再接着就轮到肖央自个儿的女儿被坏人盯上。
就这么短个电影,恶势力同样的伎俩反复回收再利用一次又一次,编剧真的是一点脑细胞都不想多费,可给他们懒的。
肖央演的这个刑警大队长,尽整些荒唐笑料,握手没被接,扔球砸到人,购物被宰,西瓜顺手拿走,见人总陪个笑,是尴尴尬尬不谙世故的小男人做派,肖央演得到位。
可这角色骨子里是干练警察,多智谋深判断敏锐,于是又安排他动不动用气声说话,一副抽丝剥茧的神探派头。
闹笑话跟高智商来回切,笑话全沦为空降硬插的笑柄。
一到打戏就被当成龙来用,《一个好人》那样跟大机械缠斗,《警察故事4》那样开车冲游艇,封闭空间里一个打几个,但这动作设计,无论跟他的角色形象还是全片调性,均造成错位。
导演只有趣味不懂取舍,跟前述的硬凹笑话撕裂人设是同一种毛病。
音响效果也不太对劲,动作激斗时声音层次有问题,在影院里听着很廉价。
电影节奏时快时慢,犹如在红灯密集的街道行车。
黑恶势力保护伞撂狠话博弈(黑帮情节),肖央假意顶撞上司挖内鬼(谍战情节),哪个都比调查证据问口供(真正的侦破情节)来的有戏剧性。
每逢正儿八经破案,都是三两下过去,查没几分钟就开始掰扯一些水文戏,忽然弄个惹上不良少年被追这种毫无意义的情节,正题描边大师。
案件交代得一塌糊涂,甚至直接说阶段性结论就完事,都让人懒得在乎矿难咋回事,房地产有啥内幕勾结。
查案全靠恶势力活得不耐烦,三番五次跑去威胁和灭口证人,搞得后者惶恐不已找警察吐露证据,间接等于坏人自己伸着两个拳头求被拷。
里面角色很喜欢抽耳光,抽自己也抽别人,啪啪的没个完。
看电影时正赶上高考,咱们用中学语文阅读理解,那是象征着主创在自抽耳光:片子拍得不行,对不起大伙儿了。
这部扫黑题材影片的故事情节有着不少类似题材影片,比如《扫黑决战》、《扫黑行动》等电影的经典套路。
尽管整体的剧情大致能猜到,但本片也有着很多自身独特之处。
它是通过普通警察办案的过程,一步步揭开黑恶势力的犯罪行为。
本片的案件涉及到的小事件和角色非常多,也就造就了跌宕起伏以及悬疑感十足的情节。
在一步步引导观众查找到真相的过程这一点上本片做得还是非常可圈可点的。
本片的人物角色中虽然也有督导组、市长、书记、保护伞等,但这些都只是配角,不过每个拥有着不同身份的人都是个性极为鲜明的。
公安部门和扫黑督导组查找真相和扳倒黑恶势力极其保护伞的过程极为漫长,转折也非常多,但自始至终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的决心都没有任何的动摇,尤其是主角李南北。
片中肖央和一众老戏骨们,诸如石兆琪、焦刚、李诚儒等的演技都极为精湛。
但是本片美中不足的就是叙事节奏过于拖沓了,一些细节和铺垫并没有存在的必要。
此外,本片还强行加入了不少喜剧元素,显得极为生硬,也与影片的主基调格格不入。
【主观评分:6.5分】【海报&基础信息】🎬
【剧情概述】💊一个老警察的两位同届徒弟,一个被腐蚀所以步步高升,一个为人耿直所以穷困潦倒,但是穷困潦倒的这个仍然坚持正义,穷追真相挖出老虎,手刃自己的黑警兄弟。
【评价感受】🤨确实快审美疲劳了,最近三年扫黑的影剧题材应该看了七八部了,这部剧情也没有太额外的新意,开始一直铺垫说他们俩讲相声又师父啥的,搞得我还以为他们是相声演员有师承的,顺便坚持做的警察,结果搞半天是年会活动上一起讲相声的搭档。
余皑磊这个演员确实有意思,演啥都让人感觉肯定有反转,果然不出意料,演警察也得是黑警,但确实也是重情义的黑警,一直不愿意真的下手动自己这个同门的小兄弟,演这种复杂背景纠结的角色确实一绝。
范丞丞演的年轻警察是真的毫无存在感,看电影的演职员表才想起来他演了重要角色,不然还以为是个龙套。。
甚至不如考研顺口溜鲨手哥作案前的那一小段内心活动演绎的让人印象深刻。
【印象深刻】💾这就离谱,为了搞定一个警官孩子的上学问题,市长背后的头目直接领着校长来家里送糖衣炮弹
这段为了正义狠心拒绝孩子名校诱惑,给媳妇道歉的表情绝了,直接封神,肖央确实一线实力男演员
破案这部分确实太弱化了,很轻松的找到所有证据解决问题,一个iPad把所有答案都揭开
最后回忆闪回中的二人的相声舞台,想我的老搭档悟空了,一起排段子的快活学生时代。
前排提示 ,这不是个好评,甚至不一定算中评。
先说优点吧:故事还勉强大体上算完整,没有坚如磐石那样太过于莫名其妙的感觉出现,不过这片不是故作玄虚,是有点太明牌直给了。
也没有被台词无语到。
(坚如磐石那句离谱台词压根忘不掉,“不要阻拦我保护你的机会,我们一般管这叫爱情”😅)不过.....也就这样了,扫黑这个题材真的别拍了。。。。。
好,接下来都不是啥好话了整个一电视剧质感,镜头语言我真的都有点不想吐槽了......只能说看(无语)笑了,有些镜头语言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想整点反差,来点讽刺意味,反正成品emmm……难评。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全片电视剧拍法,节奏诡异,剪辑也不知道在干嘛,在电影院看有点想睡觉了。
大大不如预告片。
感觉素材还勉强凑合,重新剪辑一下观感或许能好点 。
有些地方感觉缺配乐,很干巴,很多文戏让人觉得无聊。
然后配乐也平平无奇,没啥亮点。
然后随地大小加音效。。。。。
插曲片尾曲什么的到还可以。
能看出来导演是想设计一些镜头的,但效果很一般。
最后那边有个镜头,人趴在按摩床上,脸那侧有个洞嘛,在底下往上拍人......就想问,这和透过马桶圈拍人有什么分别😅(不是马桶圈,只是像).....给我整笑了....这是哪位灵光一闪的产物?别闪了,创死我了......表演......给了不少特写啥的,一些小表情确实给这片加了点有限的深度,但这片,全片拍得像没有重场戏一样,给人感觉全是过场,就没给设置多少表演空间,上限在那了。
重场戏是打戏吗?
那可能是文戏对比显得,感觉动作戏过的超级快,chua一下就没了。
(节奏乱七八糟的,时快时慢)笑点也难评,虽然勉强笑了,但感觉是破坏情绪的。
不过还是建议加喜剧标签的,因为多次被无语笑了.......总而言之很难评,我的雷区就是拍的像电视剧以及美术摄影配乐啥的不行,这片在我雷区里疯狂蹦迪。
(只是个人不喜欢,我妈觉得还不错。
)
票根
故事其实有点八股文的味道,差不多好人坏人都写在脑门儿上了。
开局肖央就为了孩子到处找人,找来找去找到了地下组织部长的头上。
这孩子上学,已经沦落到堂堂的大队长也要找人的地步了。
可想而知,当下的教育,究竟是个什么环境。
再进一步,肖央后来也明白了,咱家的孩子,靠自己努力也能考上。
那么,开局这么一出,就是为了引出大佬么。
梁天的出场,还是有点惊喜的。
这大会致辞,也相当有水平。
按照常理,如果肖央真的是为了孩子上学的事情求人办事儿。
不至于到这种大庭广众之下吧。
而且,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二话不说,就坐到了主桌,这究竟是个啥操作?
就是为了暗示余皑磊和大佬之间的亲密么。
这事儿说完,没有下文。
肖央就直接去执行任务了。
说实在的,这一段还是蛮有趣的。
这帮犯罪分子,平时没少看《地雷战》啊。
平时也没少关注国家大事,还知道大环境不好。
接下来的追捕,如果就这一个画面,完全想不到是叔叔在抓人。
这绝逼是当年抓红码的现场啊。
肖央也申请出战了,结果,防护服完全不起作用。
不过,这次肖央有个意外收获,竟然抓捕到了之前大案逃窜的嫌犯。
说起来,耿乐的潜逃回国,理由还是相当正能量的。
不过,这里大概也透露出了耿乐,内心还是个怕死的人。
怕死,就更得死。
在耿乐死不死这个问题上,大佬和市长之间的意见是不同的。
李成儒,这次难得的不选最贵了。
但是,逮着肖央是一顿大忽悠。
不过,你以为这是个笑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身在职场,对于领导画的大饼,还是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这张饼,肖央吃了很多年了,隔壁的余皑磊已经说相声说到了副局,他还是个大队长
同为体制内,余皑磊的表现,就比较“靠谱”了。
不过,最后连市长都垮台了,余皑磊竟然成为最大的伞,这绝逼是逻辑上的硬伤。
扫了半天,就扫出这么个级别,实在有点不知所谓。
难道,现在对天花板的要求,这么低了么。
肖央为了不进专案组,着实耍了很多花活。
后来为了进专案组,也着实耍了很多花活。
后来又被专案踢了,玩得比赵子龙都厉害。
这么个干部,放在体制内,早就一边撸狗去吧。
李成儒作为代表,说了句“人话”——就问你服不服。
故事里头,杨皓宇才真正的演技在线。
但是,要多无辜有多无辜。
在《二十条》里头,杨皓宇被大头忽悠,后来送了性命。
这次,被余皑磊下刀子,坐了那么多年冤狱,没国家赔偿不说,最后还是要送掉性命。
怎么,做个小老百姓,就这么难么?
在这些难处面前,肖央的那点“难”,算个P啊。
杨皓宇坐个冤狱,还得感谢,当局给他除了三高。
真特么荒唐滑稽。
杨皓宇最大的愤怒,也只能在喝大了以后放肆一下。
肖央,算是“好人”了,换另外一个“国家干部”,杨皓宇大概又要以寻衅滋事进去蹲几天。
更别说,这么些年,杨皓宇的家庭承受的磨难。
专案组来了,必须要交人。
大佬说了,谁“愿意”顶缸,帮你照顾家人老小,另外再给这个数。
好吧,当下的顶流,想拿到这个片酬,也相当不容易呢。
再说了,这事儿,也不怎么需要演技。
肖央在故事里头的名字确实早就想到这个梗了。
确实不是个东西,人家本来就叫“南北”嘛。
余皑磊这话,算是白说了。
耿乐这条关键线索,貌似最后也没起到什么太大的作用。
但是,人家耿乐还是有原则的,比一般干部都有原则。
分手了还撩骚,那叫渣男。
这觉悟已经比一般的干部要高很多了,再说了,人家还知道比个心呢不是。
松鼠迅绝对的客串,镜头比梁天还少,一不小心就错过了。
故事结局,肖央当然不会去撸狗。
不过,一般情况下,基本是到这个程度就结束了。
余皑磊依然活在阳光下,阶段性胜利后,一切都烟消云散。
一帮不识好歹的家伙,该撸狗的去撸狗。
这个世界,没那么多狗好撸,所以,“不识好歹”的家伙,也只能在艺术作品里头看看。
怎么这么多蟑螂!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扫黑·决不放弃》算是国内一系列讲述“扫黑”题材的影视剧里,最后赶上“末班车票”而得以上映的电影,很有可能也将成为最后一部。如果《扫黑》真的成了最后一部绝响,我觉得也称得上是一个不错的收尾。五百导演很善于拍摄类型片,他所执导的这部电影也在“扫黑”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带出了很多世俗烟火的趣味性。肖央几乎是这类“平凡窝囊却又憋着一股劲”的角色形象代言人,而让人惊喜的是,范丞丞在与肖央的对手戏中,居然也能演绎出底层人物的尘土味,实在难能可贵。看《扫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想起前一年张艺谋执导的同类题材《坚如磐石》。感觉《坚如磐石》不断和观众玩着哑谜,需要观众脑补出电影故事之外的弦外之音。而《扫黑》则更加类型化,确保了所有走入影院的观众在看完电影后都能看懂、看爽、觉得好看。
【年末补标】像从12集短剧里剪出来的两小时,前言不搭后语脱缰野马般前行。印象最深的是警察穿着白色防护服抓人。
对主角人物性格刻画比较到位,但对故事张力表现不够,是一部具有情感内核的扫黑题材影片。
2.6,前面还行,但后面看着前面也不太行了。首先,你知道你兄弟是个什么人知道他有多正义为啥一开始拉他进专组,其次,结局李诚儒给肖央打电话说光头去码头了,那么多警察,为啥让肖央一个刚刚负伤的一个人开飞车去救人。
别的不说,你拿反派脸拍假装正派的反派,很难不被认出来啊!
还可以,但电视剧既视感,没必要去电影院看,王市长,有主持人情妇,有宾馆里的各路美女上演动作片,有弟妹可以发泄,短暂人生挺潇洒,结尾有点不对路,按理说黎叔那么牛,可能被老段给杀掉吗,他不应该除掉老段吗
绝对是被名字给耽误的好电影,着实被震撼了一把,甚至不客气的说,这是尺度罕有的强类型片。太平集团的墙上写的是天下太平,为了这份表面上的平静体面,挖掘机和天使都是可以拉拢的,一切都可以被铲平,别问我信不信,就问你服不服。反派塑造不走好勇斗狠那一路,而是不行就下牌桌的玩家姿态,大不了熟悉熟悉材料,你先走我再替你玩两把,只不过不是玩牌,是玩命,玩你的命。既有亡命徒的赌博心理,也有上位者的不屑一顾,还有人情礼往,家族形象,人终究是复杂的。特别提及肖央,根本想不到他的演技已经到这个地步,人物状态、情绪递进都特别准确,先演人再演身份,加之角色本身性格的幽默气质,让整体相对严肃坚硬的剧作有了充分的缓冲,好评!
打7分还是可以的
挺好一电视剧,上啥大银幕啊。虽说是内地扫黑片,港味儿倒是挺浓的,到最后还是绕不开兄弟义气。肖央是不是要往低配版雷大头发展啊。
全片完成没有层次递进,后半程疯狂输出剧情,“扫黑”的过程反而成了背景板
还算不错的一部扫黑片,也是最后一部了
不知道在拍什么
这个系列还有拍下去的必要吗?
这部电影无论是剧情推进还是镜头呈现方式,都像是从一部电视剧剪辑成的。可惜了一票演技派。
被评分骗了
扫黑的题材拍的差不多了,不用再得着这一个事来做文章了。
谁能想到最玩味的是开场的防护服大追捕呢…后面动作戏一到可以放最终大招的时候就掐了,这爽感是一点不让起来啊。
最像警匪片的扫黑片,叙事流畅逻辑勉强过关的基础上,有些小细节用心了,而且还加了挺韩式的一些笑点,总体是好看的。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