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

오아시스,绿洲曳影,爱的绿洲,Oasis

主演:薛景求,文素利,安内相,秋贵晶,柳昇完,孙秉浩,朴明申,高瑞熙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2

《绿洲》剧照

绿洲 剧照 NO.1绿洲 剧照 NO.2绿洲 剧照 NO.3绿洲 剧照 NO.4绿洲 剧照 NO.5绿洲 剧照 NO.6绿洲 剧照 NO.13绿洲 剧照 NO.14绿洲 剧照 NO.15绿洲 剧照 NO.16绿洲 剧照 NO.17绿洲 剧照 NO.18绿洲 剧照 NO.19绿洲 剧照 NO.20

《绿洲》剧情介绍

绿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刑满释放的洪忠都(薛景求饰)出狱后,家人对他横加排斥,而他之所以被判入狱,只是为了顶替哥哥的罪名。之后心冷意凉的他,来到车祸死者的住所拜访家属,遇到死者的女儿韩恭洙(文素利饰)——一名重度脑麻痹患者,面容扭曲、手脚抽搐。但忠都却被她吸引,并在冲动下做出大胆之举。 但在意外事件后,两人彼此都萌生了情感思念,孤独的心灵就此渐渐靠拢。他们看似身心不甚健全的非正常人,却遭遇着赤裸裸的现实不公。不过,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戏弄他们的机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刺猬和熊猫小姐当我们熟睡时带着爸爸去留学第四种权力两极对立大内特工队你怎么知道咖啡间疯云第三季能人冯天贵大村官之放飞梦想谁解女人心神奇燕尾服柏林一区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第四季一往无前回声青谷子追踪者游戏W职权骚扰的上司是我的前女友钱在囧途你遭难了吗?超乎常人东京少年格莫拉第三季无法呼吸天蝎第四季三坪房间的侵略者骑士杰克五维地球就爱你的谎恶魔游戏

《绿洲》长篇影评

 1 ) 无声的呐喊

8.15北影节4K修复版绿洲20周年4K修复版国内首映(2002.8.15—2022.8.15)我的第一部李沧东坐在影院的最后一排,我站起来了。

但坐在影院里,我却没法喊出来…你听过那无声的呐喊吗?

我听过,用双眼听过。

绿洲是什么?

在绿洲,情人们在相拥跳舞,印度姑娘在歌唱,天使在散花,小象在嬉戏,这就是绿洲。

那绿洲岂不是很容易实现?

不,有些情人不能相拥,不能跳舞。

天真的孩子会在教父身边祷告时抬头仰望,她也拥有着世上最美的姿态;孤独的人总会相遇“一起睡吧”这是人类文明里最伟大的情话,即将迎来的是人类唯一可以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媲美的性爱,伟大的仪式!

《绿洲》…《小丑》…《无名之辈》…特殊群体;那些人当公主的面做爱都没事,就好像那是条狗一样,只有将军才会将她视为一个正常的姑娘,或者说公主。

天才的导演总能在第一幕就展现出故事的旋律:在寒冬中穿着短袖要烟抽…他能让他的电影中的每个人的每个行为都合理且有根源,哪怕只是一口呼吸…让我想不到的是,李沧东导演竟然真的把绿洲做出来,呈现到了我们面前…绿洲舞蹈的长镜头简直可以入选百年影史瞬间。

女演员演技好的令我焦躁不安;对人物的塑造太过于完美了,怎么做到的,人物细腻。

直到最后我们终于知道影片的开始他为什么要吃生豆腐。

 2 ) 记

印象最深刻的是对于恭洙幻想的处理。

恭洙主观的幻想极富浪漫色彩,李沧东把想说的用最正确的方式说了出来,说得死板一点就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

恭洙的表达障碍是整个影片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表现这个复杂人物心理的障碍所在。

李沧东用幻想说话,道出了恭洙的善良和浪漫。

两人的感情本就是在人情冷漠的社会荒漠中渺小的一片奇迹绿洲,幻想的穿插让人感觉两人的关系虽美好却充满阻碍,极易破碎。

虚幻本就是脆弱的东西,一阵门铃就会把蝴蝶击碎,外界的干涉很轻易地就能将两人在现实中隔离。

再说到幻想,第一个想起的必然是今敏。

今敏擅长的用虚幻讲述现实的手法在绿洲中也被李沧东运用得极其出色。

两人的初吻和第一次争执皆是在幻想中发生。

当想起沙漠和绿洲,也许我们会联想到海市蜃楼。

幻象,当然它是易被击碎的,但也是最难消除的。

虚幻的存在是非物质化的,正如情感。

“忠都”和“恭洙”因为现实而隔绝,而“忠都和恭洙”也因为幻想而永存。

 3 ) 如果我是诗人,我要为你歌唱

以前的东西了。

认识李沧东是从《薄荷糖》开始的,这个作家出身的导演,至今只导过3本片,第一本找了韩石圭主演,名字叫《绿色的鱼》,还没有机会看,光听名字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第二本就是《薄荷糖》,让他在国内声名鹊起,第三本《绿洲》,一举拿下当年威尼斯最佳导演最佳新人两个大奖,李也得以进入了世界级导演们的殿堂。

《绿洲》的镜头瞄准了社会的边缘群体,虽然这也是一个常见的电影题材,但李沧东意在用这种特殊的身份设定来表达他心目中真正的纯粹的爱情。

将军和公主的故事,在这个现实的社会背景里更烘托出一种别样的残酷的浪漫。

在公主的精神世界里,光影变成白鸽和蝴蝶,画上走下来印度的女子、小孩和小象,大家一起在房间跳舞,“如果我是诗人,我要为你歌唱”。

将军负责照料公主的起居饮食,他带她出去玩,拧大车置收音机的音量,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抱着她起舞。

然而现实中的沉重却一再倾轧这个脆弱的两人世界,一如沙漠妄图无情的吞噬掉绿洲。

两人的结合被外界视为可憎的强暴,因为在世俗的眼光里,将军只不过是一个有着多次案底的小混混,而公主是一个几乎没有思想的重症脑瘫患者。

这样两个人之间怎么会有爱情?!

警察不怀好意的嘲笑将军“特别的口味”,他们怎么能看到将军眼中公主独一无二的美呢?

公主焦虑之下说不出话只能以身撞墙,却被认为是对这桩“暴行”无言的愤怒。

没错,她是愤怒,但对象不是被强加了罪行的男人,而是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亲人”和社会大众。

李沧东坦言这并不是一部美丽的电影,他主要是指去掉华丽包装后的电影外在,也是出于顺应大众审美眼光的需要,但是,那些真的重要吗?

这明明就是一个美到震撼的故事,有着穿越事物表象直达本质的力度。

李沧东不愧为一个作家导演,讲一个好故事成了他天然的优势,此外,他也完全具备了巧妙运用电影语言的能力。

表现公主精神世界的几个段落,明明是超现实的场景却被处理得非常冷静、自然,与现实无异,想起《黑暗中的舞者》也有类似的段落,但西方却是用烂漫歌舞片的处理形式来与现实的黑暗做对比。

而近结尾处,将军强行出逃为公主割去窗前树枝的一幕真是生生把我逼出了眼泪,这是绿洲向沙漠的宣战,公主的音乐,将军的舞蹈,被奋力割去的阴影能否真的从此烟消云散?

至少电影的结尾是温暖明亮的。

在落满阳光的房间里,公主一个人静静的仔细的擦拭着地板,将军从狱中来了信(或者是一盘录音磁带?

),伴着他好听的声音,光影又一次幻化成白色的小小物体在尘光中飞舞,是什么呢?

是希望吧。

文素丽把面部扭曲四肢抽搐的脑瘫患者演活了(此类型可参考当年14岁的雷奥纳多在《不一样的天空》中的角色),为此她甚至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

一张好好的脸竟然能不靠任何化妆技术丑成那样,除此之外还要表现出各种不一的内心情感,新人奖的确实质名归。

薛景求也毫不逊色,改头换面变身成一个整天佝头缩脑,擤着鼻涕的出狱犯人。

他可以自己穿着夏天的衣服一边挨冻一边为老母买毛衣。

虽然入狱是为大哥顶罪,出来却遭到家人的嫌弃,但他并无怨言,依然乐观自主的活着。

他偷钱偷车去和公主约会,面对社会的鄙夷他不卑不亢……这个男人善良无畏地行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外表平凡,内心坚强,绝对是一个不简单的角色。

薛准确的把握住了这种复杂性,把将军的状态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4 ) 绿洲在我们心里

现代的成功学和经济学把人的胜心和私心放大了,人只有不停的工作、竞争、“成功”才能得到亲朋好友的称赞乃至社会的认可。

反之,不求上进=没用 善良=太傻 在现代社会中“异类”永远是少数派是弱势群体,他们本无心否定大多数,却被大多数所否定。

在李沧东的电影里,社会就像一片大沙漠,而“异类”却连家庭这最后的避风港都无法容身。

如果说羔羊只有在羊圈里才能生存的话,那“迷途”的羔羊又何尝不是自由的呢。

他们用真诚在沙漠里建起了一片绿洲,却被无情的沙漠所吞噬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绿洲,只是当胜心和私心变大的时候,绿洲就变小了。

我们需要停下来反思生活,需要勇气锯掉那些撩人的蔓枝,只有这样沙漠中才会出现更多的绿洲供旅人静心歇息。

如果有一天沙漠变成绿洲,那么又何必东奔西跑,因为低头是岸。

 5 ) 反驳一些高赞短评

①女主的病不是智障而是脑瘫,她能正常思考能说话;②男主第一次对女主的行为就是强奸未遂,有意图有实施,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还真就是强奸犯。

③男主前面侵犯女主时候无人发现无人知道;反而女主向男主主动表达意向后,两人你情我愿睡觉却暴露于人前为众人不耻,她的恐惧,欲望和人格都被否定(两次对比起来真是莫大的嘲讽),李沧东这么拍可不是为了让人感慨骗人眼泪他不是强奸犯的。

男主实施未遂后还扇了自己一巴掌,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角色,短评请谨慎。

④女主她是男主的公主,但她也确是残疾人,是脑瘫患者。

就是因为她的不健全,她才会收到异样的眼光,就是因为这种疾病,所以她在被侵犯时无从呼救,在想为爱人解释时无人倾听。

她被家庭和社会抛弃,没有人关心她想什么她在意什么。

李沧东拍这样的故事不是为了自欺欺人不存在残疾人的,残疾人也有爱,但女主是残疾人的事实,不会因为有爱就改变了,她愤怒地碰撞却无力改变什么,这就是电影残酷的地方。

唉,按理个人有个人的解读,但是我真的看不惯这两个短评👌

 6 ) 绿洲

如果说《薄荷糖》是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绿洲》不仅真实而冷静地展现了社会边缘人物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身边的社会,而且还延伸表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使整部电影更具有人文色彩。

一个智商和情商都有点问题、始终无法融入到这个社会的刑满释放青年和一个身体有残疾的脑瘫少女,他们之间竟然产生了世人根本无法理解的爱情。

他们同属这个世界的弱势群体,他们同样是被这个世界所不能接受的人,所以这个世界还给他们的必将是残酷与无情,我想,这也是导演对这个冷酷世界的理解。

李沧东用大量的长镜头,冷峻的注视着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物,也用他批判的精神让每个观影者得到深刻的反思。

这对恋人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感情得到了升华。

一个夜晚,少女主动提出和青年做爱,不巧被少女的兄嫂撞见,结果青年必然是被误认为强奸,他将再一次面临牢狱之灾。

在一次探视中,青年不顾一切逃出了看守所,他只想给少女打个电话,可电话另一端已经不再是熟悉的声音。

影片最后,青年爬上了少女窗前的大树,剪掉了那些困扰到他们心中美好绿洲的树杈。

一片警车的喧嚣后,早已蹲守在少女家门口的警察把青年带走了。

夜晚再次变得宁静。

此时墙上的绿洲变得格外清晰,少女再也不会看到那片绿洲上的阴影了,同样,她也可能再也看不到他心爱的人回来了。

看到这里,市侩的我,眼中竟然也噙满了泪水。

 7 ) 孤独的爱恋

在看完到李沧东的《绿洲》《密阳》《诗》三部作品后,对这位导演不甚喜爱。

有人形容看他电影后的心情“表面上波澜不惊,实际风起云涌”。

正如这部《绿洲》一样,看似在平铺直叙的讲述着一段畸形恋,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在反应社会现状的同时将人性的丑恶赤裸裸的展现出来。

让你纠结,叹惋甚至有点愤恨的同时也为男女主角的爱情怆然涕下。

《绿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情电影,男女主角的形象也与韩剧里面的俊男靓女背道而驰。

薛景求饰演的忠都,是一个几度入狱,游手好闲的“痞子”。

出狱后,没有亲人来接他,没有钱的他宁愿找别人要烟抽,也要用最后的积蓄为母亲买一件衣服。

来到以前的住所,发现的却是陌生人的面孔,大冬天的他仍然穿着刚入狱时的夏装,在电话他哆嗦着找人要硬币打个电话,却没有谁愿意帮助他。

幸得以为好心的商人,不仅不要豆腐的钱,还送给他一盒牛奶。

饥寒交迫下他到餐馆大吃一顿,被关进警察局后以这种方式见到了亲人。

来接他的弟弟并没有他想象中的欢喜,冷漠的言辞间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他的极其不屑。

回到家后,连他的母亲都没有表现出丝毫高兴,正如嫂子所说:“这个家有你跟没人差不多,甚至没你会更好一些。

”在哥哥的要求下,他找到了一份送外卖的工作,却在一次意外中又失去了这份工作。

他是善良的,为了哥哥和家庭他宁愿自己背负着罪名,替哥哥坐牢。

出狱后还去看望受害者一家,在此期间,他见到了恭洙。

两颗寂寞的心交织在一起总是容易擦出火花,虽然第一次在欲望的冲击下他企图强奸恭洙,恭洙由于紧张害怕晕死过去才得以平息。

此后,忠都总是会来看恭洙,给她送花,帮她洗衣擦地,像个将军般的保护着她,夜里哄她入睡,周末带她出去游玩……一次在恭洙的要求下两人正享受着鱼水之欢,却被恭洙的哥哥嫂子撞见个正着,忠都再次入狱。

入狱后的忠都仍然和恭洙保持着联系,并为她砍掉了树枝,因为恭洙曾说过,这些晃动的影子使她看见墙上的绿洲后感到害怕。

文素丽饰演的恭洙演技不得不让人折服。

她将这个患有重度脑麻痹患者演绎的入木三分。

不管是身体上扭曲的残疾,还是眼神表现出来的孤独,向往,沉溺和欢喜。

她喜欢拿着镜子,让窗外反射的阳光照在墙壁上,欢喜的笑容使她原本扭曲的脸上更加有些变形,但她乐在其中,这也是她第一次见到忠都。

她总是想抓住这些反射过来的亮点,就像抓住忠都一样。

在窥视了嫂嫂和别人偷情后,内心的欲望熊熊燃烧,她开始在乎自己的外表,会为自己涂上一层唇膏。

她叫忠都为“将军”,忠都称她为“公主”,他们是那么的需要彼此,需要给自己取暖。

有忠都在的日子,恭洙俨然变成了真正的公主。

他为她做尽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事甚至是恭洙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忠都把她当成了家人,不仅带去和家人见面,就连拍全家福他也固执的要恭洙加入。

有忠都在的每一天,恭洙就算是吃杂酱面也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他们之间虽然从来没有说出一个“爱”字,但是从恭洙的幻想中,从忠都的不顾一切中我们都可以知道答案。

忠都入了狱,恭洙依旧一个人,在老房子里面自生自灭。

不同的是我们能看出她的转变,从刚开始只会呆在原地,到后来会学习着生活,开始用毛巾拙劣的擦拭着地板。

这转变的原因,大概只有恭洙才清楚吧。

另外,导演并没有按照观众的意愿安排剧情,没有留下类似童话故事里的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团圆结局。

忠都和恭洙,一个刚出狱的不良青年,一个孤僻在家的残疾人,他们都属于社会的边缘人物,而童话般的结局出现在他们身上是有多么的不伦不类。

影片结尾,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两个孤独的人。

忠都仍然被抓进了监狱,虽然都为他抱不平,但对他而言,监狱的生活比起世情的冷漠也许会更适合他。

恭洙仍然在自己的家里,等着邻居送的饭菜,等着偶尔哥嫂会前来看她,等着忠都的信…… 在讲述这段爱情时,导演也反应了人性丑陋的一面。

比如片中忠都的哥哥,导演就持有批判态度。

弟弟为他顶罪成为替罪羊,他不知感谢不说,反而是轻蔑,打骂。

甚至在面对恭洙哥哥的敲诈和威胁时说出不认这个弟弟的话。

还有恭洙的哥哥,口口声声说着关心着这个残疾的妹妹,每月付了多少多少钱让邻居照看,自己却为了过好生活搬了家,让一个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妹妹独自居住,这也是常人难以想象,嗤之以鼻的。

发现妹妹“受辱了”,他没有想如何通过正义的渠道为妹妹讨回公道,而是选择用金钱这种丑陋的方式私了。

可见,他同忠都的哥哥一样,都是金钱至上的奴隶。

影片隐藏的一个含义是沟通,正是因为缺乏沟通,导致了后面的事情发生。

恭洙的哥哥和嫂嫂,片中虽没有直接表现出他们的婚姻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沟通,相信这也是恭洙嫂嫂出轨的原因。

忠都和哥哥弟弟已经母亲都几乎没有沟通,更多的时间他们是在指责他。

忠都出狱后,我们没有看到一家人脸上的欣慰,作为一家人,甚至连一起吃饭的场景都没有出现。

当“强奸案”发生时,忠都哥哥没问清缘由,一上来就拳脚相加。

几乎不能说话的恭洙在看到忠都被抓后也万分着急,也只能用近乎自虐的方式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是没有人能够懂她。

我们很难想象身带残疾的恭洙和被人排斥的忠都之间是怎样交流的,也许只有忠都才懂恭洙,恭洙懂忠都。

是孤独让他们相知相依相爱。

 8 ) 公主殿下,等到我下次给你写信的那天

看哭了你知道所谓悬念吧,某学院文学系那帮教授们写了无数本书,无数的笔记教案,就在于教会课堂里那帮梦想成为大编剧的痴儿们,可惜不知道是痴儿们功利心太强还是教授们功力不够,学不会也没学会什么。

一个刑满释放的将军,一个脑麻痹的公主,外人看来这样一对太诡异了。

一个被人认为品行不端,另一个是丑陋的代表,怎么会在一起呢?

将军的兄弟。

公主的哥哥。

其实他们才是真正品行不端+内心丑陋的集大成者。

不过这些表面现象掩盖下的事实必须慢慢揭晓,所以就耐下性子来慢慢看吧。

公主说:将军,其实你不知道,我多想像别的恋人一样,依偎着你,和你逗笑,唱歌给你听,和你跳舞。

在家跳或在高速公路上跳,对我来说是一样的,只要我能像正常人一样体面地站在你身边。

文素利演得太棒了,原来她是一个那么好看的姑娘。

将军说:殿下,我把那些吓唬你的树杈都砍掉了,他们以为我疯了,那有什么,我听见你的收音机广播了,我知道那是你的回应。

等到我下次给你写信的那天。

你想吃什么,列一个单子,我出来的时候给你买。

薛景求演得也相当好。

一开始看到这么个吊儿郎当的混混,我实在讨厌,但接着往后看,想想也是,导演也够讽刺的,这个世界上,轻度弱智的人才具有真正的善和爱。

不被世人所理解的感情与行为是最大的悲剧。

他没有错,所有人都认为他错了,怎样说得合理?

你们好好学学吧。

中间,公主在地铁站里给将军唱歌的那段,太感人了。

如果她真的能给他唱歌该多好,他们该是多么高兴。

 9 ) 《绿洲》:关于被剥夺了语言的人

有人说这样的爱情是不可能存在的,我则要辩解说,如果人类本就是一种生来残疾的物种,那么这样的爱情只会是世间唯一可能的爱情。

我对于《绿洲》的基本理解是,这是一个关于被剥夺了语言的人们的故事。

无论是智力低下,还是脑瘫,这些都是呈现失语现象的疾病载体。

也许非要选择一个脑瘫患者,更多是出于对影像奇观的需要以及为演员的发挥提供条件,甚至可以指责为一种取巧的做法(文素丽对脑瘫者的再现太有说服力,以至于我忍不住不断把电脑屏幕推远,仿佛那种残酷要冲破屏幕刺伤我)而这两种疾病的共同点,是他们对于自己境况的不可言说,因为这不可言说,他们的大脑被视为没有思维生成的封闭体,最后,连他们的生命本身都变成了没有生命存在的,任人处置的客观物。

在最后警察局那场令观众难以在伦理上难以忍受的戏份之前,李沧东已经展现了不能说话者被如何对待。

女主人公的公寓是一个没有任何私密性的场域,钥匙被放在楼道的花盆里,可以随意当着陌生人的面拿出,任何想要进入这间房子的人都能轻易得偿所愿,因而她不能预测何人、何时、因何事会突然闯入她的房间(这也酿成了最后的悲剧)对于所有的闯入者,她只能被动接受,因而她对于强奸这种极端事件也是完全敞开的。

残疾所带来的限制并不仅仅在残疾本身,比如不能自己吃饭,自己洗澡这般日常生活之上,它会修改整个生命的代码,改变每一个层级的运转方式。

对于女主人公而言,并不是在事件发生之时,她没有力气抵抗,她的生命的实质,是已经被限制得只剩下某种被榨干的形态,心脏的机械跳动或者持续的呼吸。

毁灭必然会发生,她只是在等待它而已。

偷情的情夫表示不必在意女主的存在邻居家的负责照顾女主人公的女人和情夫在她的房间里交欢,证明这里变成了一个合适的偷情场所,免费、便利,而偷情最需要的条件,则是无人知晓,很显然,女主人公虽然存在在这间屋子里,但她并不被视为人,偷情者无须担心她会告密,甚至无须担心她是否可以理解眼前事情的意义。

当女人(也许由于平时那最低层次的照顾,虽然是连喂狗的精力都不及,但她尚且知道这一团扭曲的持续抽搐的肉体里有生命存在)略带迟疑地告诉情夫,“她在看”时,他以无法理解为什么需要担心这件事的口气回答“没关系”。

在很多的电影叙事中,动物的目光都常被作为使偷情者(甚至是正当的情侣)羞惭的存在(比如《华尔街之狼》,我看的太少了一时只能想起这些,但应该有更多)而这里的脑瘫者是连动物都不如的,她没有令人羞惭的能力,她被降格为类似于一件家具一样的存在,不动,无声。

她的观看不能转化为言说,观看就变成了只有输入的过程,输入的内容被大脑如何处理如何理解,因为出口被封闭了而永远不能被人知道,因而观看本身也失去了意义。

男主人公对于女主人公的意义,他作为“绿洲”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是唯一想要去破解那一连串毫无意义的能指碎片,在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语音中,主动去拼凑出一个连贯的句子的人,他带有鼓励意味地重复女主人公的话,因为她没有能力一次说太多的词,他作为一个补充的大脑,帮她存储那些已经费劲说出来的东西,使得她可以安心地接下去说,而不用为上一句话不被理解而焦急(在警察局的场景里,我们可以看到失去了男主的辅助,女主的话语如何不可能被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女主的理智存在,又或者说,他从来就没有质疑过这份理智。

令我惭愧不已的是,她对于历史的了解,她对于爱的渴望,她最原始的性欲,她虽然缓慢,但是仍旧能清楚表达自己需求的能力,这些事实都在某些瞬间里引起我的惊奇,“不是所有的脑瘫都是智力低下”,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新知识。

如果说女主人公的失语是直观的,男主人公似乎有非常好的语言能力,很多时候我不能确定他是否真的有智力上的缺陷,因为至少在现实中,我知道有很多的人只是因为坦诚和率真,只是因为不愿意去按照所有人都生活的那套规则去行事,就被视为怪人,甚至被认为是有某些精神上的疾病。

从男主弟弟的口中我们得知,替哥哥顶罪是他自己的主意,这可以被视为一种怪异的举动,因为它违背了人本性中的利己倾向,这是人们怀疑他智商不高的充分理由。

当然,家人们是不需要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的,因为这种话语的施事结果正好符合他们的利益。

在男主的话语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上,家人们判定有一种智力的缺陷和精神的疾病造成了扭曲,因此男主虽然可以说话,但是不被相信。

男主把车祸家的女儿带来母亲的生日宴会,让派对无以为继。

在男主把女主带到母亲的生日宴会上,若无其事地告诉大家这就是哥哥车祸撞死那家人的女儿时,他毫不在意地反应使得众人的惊诧和愤怒达到了极点,似乎他只是带来了一个无关的人。

如何可以在阖家欢乐的日子把整个家庭推向愧疚的深渊,而又不在语言上体现这种恶意呢,这是他的家人们所不能理解的。

他的哥哥,也就是那场车祸的真正肇事人,无疑是最为不安的一个,因为男主人公不仅帮他顶罪,更替他愧疚,这是一种令人抓狂的僭越。

事实上,男主人公本不应该有任何的愧疚,反而是哥哥,不仅理应对车祸的一家人愧疚,更要对主动顶罪的男主愧疚。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模式,男主应该表现出愤怒、痛苦、冤屈等情绪,然而他却反而同情别人的受害者,他的话语无法展现他对于含冤顶罪这件事的任何态度。

为了使自己摆脱这种愧疚,将男主判定为智商低下的未成熟的儿童显然是最方便的做法。

只有那个弟弟,尚存理解的企盼,尽管他根本不可能理解,他问出那句不会有答案的话:‘솔직히 말해 봐,지금 무슨 생각하고 있어?

(老实说,你到底在想什么?

)’其实男主人公在想的,他都已经说出口了,可无论是哥哥和弟弟,都坚信还有一些没有说出的东西,他们一面寄希望于男主是智障的的事实来消除自己的愧疚感,另一方面怀揣着男主装傻寻求报复的阴谋论,活在持续性的良心不安中。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男女主人公显性的失语和隐形的失语终于合流,他们无法告诉所有人他们恋爱的事实,无法让这种爱被众人认可。

而对于众人来说,不能相爱,仍旧有活下去的希望,而对于他们来说,爱情的悲剧则等于人生的悲剧,一个再度入狱,另一个则失去了生的希望。

当看到有人在评论区询问为什么女主人公不解释自己不是被强奸的,我怀疑他是不是放了二倍速并且跳过了无数个段落,以至于他刚好理解到了情节的彻底反面。

李沧东所展现的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女主人公如何声嘶力竭地想要表达自己,说出真相,她的理智是多么努力地想要冲破那扭曲的躯壳,被人听懂。

她的焦躁却使得她陷入了不被理解的恶性循环,由于她的亲人早已放弃从具体的词语,而是从肢体语言上去理解她,因而她越试图说话,表现在肢体上的躁动就越会被她的嫂子理解为是经历了强奸之后的PTSD,并自以为是地帮她诉说她认为的真相,而女主就会更加着急,仿佛被堵住了嘴的人。

情况就变成了:越想说话,就越被视为不能说话,越不能说话,就越想说话。

对表达无望之后,女主人公遂用自己的身体砸向桌子柜子,试图自杀,或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她对现状的否认,然而即使是这种尝试,都会被理解为是因为无法忍受被强奸之后的耻辱,因此她甚至被剥夺了选择死亡的正当理由。

这是何等深刻的绝望。

在警察局女主拼命想要解释,但并没有人听,而女主的嫂子则在不断自作主张地做着错误的证言男主人公又为何不解释呢?

答案也很显然,只要他要辩解,他和脑瘫女孩是自由恋爱,是女孩主动想要和他做爱的,人们就会更把他当傻子,尤其是在他有强奸前科的情况下。

傻子可以干的最危险的事情,就是声称自己不是傻子,男主人公似乎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没有做任何的辩解。

他的越狱也只是想要和女孩子打个电话,在破碎的声音能指中再度确认她的存在,帮她砍掉树枝,消除绿洲上的阴影。

他对于辩解之不必要的清醒认识,似乎说明他的智力也许还要超越常人。

有人说这样的爱情是不可能存在的,我则要辩解说,如果人类本就是一种生来残疾的物种,那么这样的爱情只会是世间唯一可能的爱情。

它使用一种排外的语言,绿洲国的绿洲语,不需要他人的理解,只需要彼此心领神会。

然而正如残疾人是少数群体,绿洲也是那些快要消亡的所在,它们不断被侵蚀,缩小,直至消失,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绿洲,也不会再有少数人的爱情。

绿洲是相对于沙漠而言的,在这里,所有人理解所有人,或至少,所有人试图去理解所有人。

只有当绿洲和沙漠不再有分别时,我们才可以承认,每一种爱都没有分别。

可是,那样的世界是无差别的绿洲还是无差别的沙漠呢?

我不得不以悲观的口吻似诉说这个现实:我们似乎离后者更近一点。

不止一次,李沧东让女孩变成正常人起舞。

我第一次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他比金基德更残忍。

 10 ) 对结尾镜头运用的一点看法

影片结尾修剪树枝的那场戏自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高潮,同样让我有所触动的是运镜角度,李沧东用了一个类似女孩儿视角(但其实女孩看不到)的高远视角,与薛景求拉开了很大距离,看着他在音乐声兀自乱舞——终于达成心意,为心爱的女孩子“施了魔法”。

联想到导演后来那部《诗》的结尾,也是镜头远远地在高位看着老人撩拨羽毛球、看着老人一下、一下地打着羽毛球。

可以发现李沧东作为作家导演的某种思维习惯——在这样高远而俯视的镜头后面是导演对剧中人物命运的表态,满怀人文主义的悲悯和绝不煽情的克制(以达成一种类似客观的、个体无法更易的命运感)。

当然,做为一位有追求的电影导演,也可以看出李沧东在这两部电影结尾镜头运用的细微差别和进步。

在《绿洲》里,当薛景求被抓走,镜头便改成了地面视线位置,拍摄路人漠然走过。

可以看出,在叙事意图的干扰下,李沧东或许没有意识到刚才那个高位镜头强大的情感力量。

而到了《诗》,两组不同角度却同样是高位的客观镜头,无疑将叙事与情感抒发结合的更流畅饱满、天衣无缝。

从而更强有力地表达了导演意图。

联想到国内电影那些粗制滥造、毫无逻辑的镜头语言,我们在电影语言和电影视角上真的还有很多需要学习与追求(因审查而无奈剪切的情况不在此列)

《绿洲》短评

被正常世界所摒弃的不正常爱情。既有辛酸,如女主艰难的表演、一度倾斜的摄影,也有浪漫,那些幻想与梦境成真的时刻。李沧东总是在生活最难的地方寻找某种宗教的替代品,《绿鱼》《密阳》里的执恋,《诗》里面温柔的正义,加上这段“残疾人”的初恋,都是在绝望处孤悬的信仰,乱世里的一丁点儿真心。

9分钟前
  • 57
  • 推荐

很喜欢绿洲。一,她看到的鸽子会拍打着翅膀融入镜中反射的光,而破碎的光分散在墙壁上又成飞舞蝴蝶;二,光线增强,他们二人可以伴着印度歌曲舞蹈,光线暗淡,二人相互拥吻,即使身边小象;三,男主角真他妈像张艺谋。

14分钟前
  • 马上 青年
  • 力荐

基本上属于李沧东的第二梯队,故事讲得磕磕绊绊,有些地方为了突出文本,电影语言用得略微潦草了一点,显得几分刻意。谁在带着假面生活,谁在戴着镣铐跳舞。任生活有多苦,任时代有多冷,凭我心中纯真,总有那一方绿洲,与你取暖。

16分钟前
  • 仁直
  • 推荐

工整、丝毫不差的电影,李沧东作为一名悲天悯人的知识分子导演,镜头一直都聚焦于那些社会中被边缘化的人们,此片最为明显:男女主角都是被社会无视的边缘存在。于是这样的两个平凡人的紧紧相拥显得格外动人,结尾砍树枝的戏拍得很好,直接把这种情绪直接推向了高潮。

17分钟前
  • TouMing柜子
  • 推荐

李沧东“绿色”三部曲 囧! 期望 过高 失望 越大!

20分钟前
  • Chapelle L.
  • 还行

太刻意了,想到日剧《花火》从第一个镜头就对着你吼“呐,这就是生活啊”,但是文素丽的表演很棒。

21分钟前
  • 热腾De小笼包
  • 较差

有些地方很不舒服 有些情节又着实令人感动 同类型更喜欢推拿

22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李沧东不但摆脱了小国小家的自身某些弱点(如模仿、形式主义、肤浅等),还在电影观念上超越了常规的韩国电影,不管是手持摄影机、纪录片风格、强调与现实不可分割的真实感,还是对好莱坞叙事和技巧的排斥、规避,都很好的体现出了这一点。他不断地挖掘琐碎生活表象下的诗意,但最终却还是得回归现实。

27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最近看了几部李沧东的电影,这一部给我很多期待,但最终是我很难喜欢的片子。生命的绿洲,蝴蝶的光斑,飞舞的白鸽,残缺的爱情,命运的讽刺,确实让人唏嘘不已,但是无论多么优秀的演员表演以及细节的处理都无法抵消三十分钟左右那场强奸未遂给我带来不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作为女性体会到的并不安全的生存环境,这种男性视角下的爱情和感动,连道德感有些薄弱的我都只能感到担忧,下班走在街上的女人,上一个强奸未遂的女人,我眼里满是这些无辜的人,已经无暇去顾及你们自顾自的,脆弱而灿烂的爱情了。

30分钟前
  • 鞋带与共和
  • 还行

整个故事只让我觉得恶心,一个不务正业仅因顶替了故意伤害肇事逃逸致死的哥哥坐牢的人,出狱后便有合理理由转而去欺辱更加弱小的残疾女性吗?为什么底层女性反而有为社会收留垃圾的责任了?

31分钟前
  • 三水cc
  • 很差

他们是世人眼中的怪,却在互相的慰藉中活的逍遥自在。他是她身边高声歌唱的将军,她是他怀里美丽起舞的公主。他为她去砍社会恶意的枝,她为他盛放温柔的想象。可叹绿洲只能活在彼此两人的世界里,人性的荒漠最终把它覆盖。扮丑成这样,文素利的演技让人膜拜。

33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趁人之危亵渎女主与深夜巷子里抢年轻女孩手机与威胁,没有驾照把客人车子开出去兜风,偷钱……残疾人的惺惺相惜与深爱并不能掩盖男主身上这些数不完的劣迹斑斑,他不是个好人

38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还行

生而为人,对不起!

41分钟前
  • 陶陶四
  • 力荐

不好意思,生理不适,40min男主想去强奸残疾人女性时实在忍不住弃了。一个出狱的强奸未遂犯、猥亵犯他并没有权利过好的生活。女主就算残疾她也是人,凭什么硬要让她接受这一切,还爱情,爱他爹的情。

44分钟前
  • M’C1OSET
  • 很差

你们男性创作者所谓的纯洁无瑕,两手空空,莫欺少年穷的爱情,建立在对女人身体义务的极尽剥削和去人性化的享用上。就连对这义务的赞美的最终解释权,也都在你们对着残疾女人解裤腰带的手上。

45分钟前
  • 靜流
  • 较差

这一周接连看了三部李沧东,其实我还是更喜欢他的文字,但是这一部绿洲真的太好了,几乎是有关边缘人主题最优秀的作品,蝴蝶飞出来的镜头和文上天台看天的一场戏,简直让人屏息,难以忘怀。以前总觉得李沧东绝望,太绝望了,但这一部隐隐约约总有希盼,除了边缘人,其他都不是人了。薛景求太好了。

49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生香真色人難學。

50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什么傻屌男凝视角电影啊,导演是不是以为自己拍出了一个落魄男人和残疾女人相互救赎的浪漫爱情故事啊?实际上只是处在社会底层的男人对另一个更惨的女人的剥削。现实里要发生残疾女人被强暴的事之后还能爱上强奸犯,别太离谱。真是受够了这种爹味儿视角的文艺片了😅

53分钟前
  • 若水水
  • 很差

文素利表演惊人,李沧东可真厉害,直面残疾人的性爱这一主题。唯一把脑瘫女孩当公主的人最终被当成强奸犯,美好只出现在幻想中。李沧东“这部电影其实在讲界限,健康与残障的,幻想与现实的,美丽与丑恶的,道德与非道德的,内心与外在的”

56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还行

看到四十分钟弃,就算是残疾人的爱情,一定要建立在强奸未遂之上吗?这一段剧情完全没有必要存在,刻意制造戏剧冲突。无法认同,不理解这段爱情的开始。完全可以描写成替哥哥顶罪的,社会化不完善的男主还有一颗善心去关心到了女主,而不是一上来就是这种戏码。这样的人真的算善良吗?

60分钟前
  • 远航路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