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强迫症大忽悠行走江湖传授衣钵给小萝莉却被小萝莉忽悠最终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先摘一段百度百科:“火柴人”——美国俚语,说的是那种让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钱的骗徒……一个厉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都有办法用高超的骗术,夸张火柴的效能,并且让一堆人捧着现金抢着向他买火柴。
故事开头“1,2,3”开门的桥段对强迫症病友来说真是很有共鸣,至于凯奇为什么畏光就解释得不是很清楚了,直到后来发病去药店强买Prefex却被告知只是普通营养补充剂(好吧,是女性荷尔蒙补充剂)时,导演才抖了这个一直很低调的包袱。
所谓的洁癖、畏光、强迫,完全是Frank的心理作用,而罪魁祸首,也许是他不见光的职业,也许是内心深处缺少家庭关怀的脆弱。
唯一能够治愈他心病的,就是这个原本“Lost(流产)”的女儿。
女儿的出现改变了Roy的生活,他开始将“生意”上的精力分散到享受做父亲的快乐上来。
他不愿让女儿涉足行骗的不光彩行当,在得知女儿曾被逮捕时,我们可以想象父亲内心的失望沮丧。
他无法继续冒险,所以金盆洗手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但好景不长,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自己最信任的伙伴、最疼爱的女儿居然合伙敲了自己一大笔,一切从开始就是一场骗局。
多年之后和昔日女儿的偶然重逢是如此的五味杂陈,寒暄到调侃,没那么多怨念愤恨,更多的是遗憾缅怀,尽管虚假,却曾经美丽得那么真实。
女儿问:“你气我么?
”Roy垂首道:“不,你没有骗我。
是我心甘情愿。
我看问题的态度变了。
”经过那次输得精光彻底的败局,他想必已经完成了自我的反思和蜕变,能够坦然地面对过去,重新做人。
而胜利的一方,虽然赢得一时,却时刻怀抱着无尽的自责与良心的不安,毕竟,对垒竞技棋逢对手的双方,曾经作为至亲而一起生活,谁都清楚,任谁演技再高,多少有些东西容不得掺假。
和Leon很像,同样是大叔和萝莉,同样是沉着稳重亡命天涯的大盗或杀手,同样是聪敏伶俐的青春少女,从萍水相逢到互生情愫,经历过考验,经历过误会,最终分道离别,相忘于江湖。
其中不少洋溢少女叛逆和浓浓父爱的片段,Roy教女儿行骗却又让她将赃款奉还,Roy勉强答应女儿参与机场踢馆最后事情败露大发雷霆,即使是狡猾的老狐狸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温情和关切。
火柴人,曾经叱咤江湖,却有着脆弱的一面。
好在结局圆满,父亲与女儿相逢一笑泯恩仇,释去愔愔心头的过节,重拾当初的那份美好。
“你不想知道我的名字吗?
”“我早就知道了。
”“爸爸,我会回来看你的。
”在车窗内笑着挥手时,她还是当初的那个叛逆却单纯的女孩。
小萝莉把青春少女的叛逆面和纯洁面双面个性表现得很到位,也不知为什么最会不由得想到赫敏。
凯奇对强迫症患者的演绎也可谓入木三分,见光不适时扭脖子的细节让我想到了《十二猴子》里的饰演猴子军首领的皮特。
另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笑到最后的男二居然被取名“Frank(诚实)”,也算是导演编剧对骗术高超却栽在搭档手里的“火柴人”的戏谑吧。
他是公司经理,是FBI探员,是银行职员……为什么会有多重身份?
因为,他是一个matchstick man.One, two, three.我不明白,在做开门这等小事的时候为什么要重复三次,但显然,他的朋友已经习惯了他的习惯,同时,他还习惯整齐,习惯洁净,习惯行骗。
他是一个顶尖的骗子,自然没那么容易被抓到,避过了警察的追捕,骗子这行绝对是份赚钱的好工作。
他策划了很多的骗局,而骗了他的,是情局。
人的一生逃不过三种情,亲情、爱情、友情。
即使是顶尖的骗子,也会被情所瞒骗。
感情,向来会让人盲目,除了冷血的人,他不是。
Angela的出现,打乱了他的一切,变得对整洁不那么执拗,变得快乐,学着做一个好父亲。
因为洁癖,他不吃外卖那一类的食物,可是Angela喜欢,他开始尝试;他的垃圾桶里,原来是一个个被塑料袋包裹的罐头,后来,没有了包裹垃圾的塑料袋;他不吃药的话,很容易发病,因为Angela,即便吃的不是精神药,他也减少了发病的频率;他从未担心得要发狂,却因Angela外出没有告诉自己而不眠……他甚至决定改行。
就是这样,他被亲情一步一步拖进了那个为他设下的圈套,而他全然不知,他以为这是个好的开始,却没想到是个深渊的入口。
不得不说,设下这个情局的Frank很聪明,论骗术,他或许比不上Roy,但他利用了一直潜伏在Roy心里的魔魇。
Roy嘴上说Angela是野种,而这个他不曾见过的骨肉却是他心里一直的遗憾,一致的痛。
Frank巧妙地利用了Roy心理上的缺陷,也利用了他们之间的友情。
那个胖子的死,或许是个意外,或许是Frank预料之中的,我更宁愿相信前者,那多少可以证明Angela心里是有这个挂名父亲的,不然,她不会开枪。
枪声过后,一切慌乱起来,谁都没有杀人的经验,没有过多的考虑,Roy决定把一切罪名都扛上肩,作为一个父亲,他必须保护自己的女儿。
联邦警探前,他极力隐瞒真相,他真的爱这个女儿,对她是绝对信任的,因此,他让医生把保险箱密码告知Angela,只因她是自己的亲人。
可惜,这是一个骗局,一个情骗局。
为了朋友,为了“亲人”,他承担了一切,的道德,却是花了半辈子积存下来的钱都被骗走。
要面对自己的好朋友,自己的徒弟设计自己是很难,更痛苦的,是要面对那个带给自己很多欢乐的女孩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他坐在前妻门前,哭得像个孩子。
一年,够他忘记所有的过往,却不能忘却那个女孩,那个他曾经以父亲这个称呼照顾过的女孩。
我想Roy感到欣慰的是,他令Angela也忘不了他,令Angela对地毯有了兴趣。
相遇,于他,往事已经烟消云散,他放不下的,只是Angela的生活,一如父亲的关心。
“你不想知道我的名字吗?
”“我已经知道了。
”在Roy心里,她永远是Angela。
“我会回来看你的,爸爸。
”她笑了。
他也笑了。
我觉得,这个故事所能感动人的地方,就是揭示了一个道理,即便是没有血缘关系,曾经以父女相称,曾经真诚以对,就会永远有种割不断的联系。
面对亲情,连恨意也要退缩。
和Y一起看了《火柴人》,Matchstick Men。
小妮很久前就推荐的片子。
说是我和Y或许会喜欢。
果然。
是一个关于骗子的故事。
看到一半时,我和Y猜测故事的结局。
我说一定是14岁的女儿使骗子重新认清了自己,弃恶从良;Y猜是骗子骗骗子,连环骗。
为什么Y会想到这样的结局,是因着他的理性还是人性的险恶,为什么,我宁愿相信这是一个温暖的结局,坏人不再做恶,亲情让他找回了良知,从此变成了好人。
故事到最后百转千回,女儿拿枪对准要杀父亲的坏人时,我流下了泪。
而到最后,故事的确就像Y说的那样,骗子父亲被他的搭档欺骗,连女儿,也只是一个可以拿大奖的演员,所有的亲情、救赎,都是虚构的。
那样的亲情,那样可以引我流泪的亲情,竟然是设计好的圈套。
我难以置信。
好在导演安排的结局,在残酷的欺骗过后,还有温暖的偶遇,还有亲切的那一句:再见了,老爸。
今天晚上偶然的机会让我坐在心理协会的放映厅里安静的看完了《火柴人》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开头会让人有点昏昏欲睡不知所云而结尾让你出乎意料若有所思的影片。
罗伊这个强迫症患者一直经受着职业和家庭这双重的道德谴责,虽然自己不愿意承认,甚至于辩解是别人自己主动把钱放到自己手里,但是从他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对女儿angle的教育中可以看出自己道德上的空虚与失落,或许这也就是造成他强迫症的关键因素。
虽然这最终只是一个骗局,但我宁愿相信,angle就是上帝派来治疗罗伊的天使,在angle出现的日子里,罗伊逐渐的摆脱自己内心的阴影和矛盾,开始接受这个自己甚至于未曾证实的女儿,为她苦恼、为她欣慰。。。
在心理医生“治疗药”的作用下,罗伊的精神状态也逐渐恢复正常,成为了一个好父亲、好男人,甚至于一个好的购物者。
当最终罗伊从楼顶的破房子中蹒跚而出的时候,他失去了一切,包括金钱、朋友、女儿甚至于内心的顾虑与痛苦,一切都清零了!
我又重新开始了!
从骗人到被骗的一无所有,从整天惴惴不安到心平静气,这就是这个火柴人的蜕变,甚至于他不恨曾经伤害过他的“朋友”和“女儿”。
因为最终我们乐见的是他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内心道德的平衡!
尼古拉斯凯奇😭😭😭我爱你😭😭😭影帝演技天花板😭😭😭天赋型选演员啊啊啊😭😭😭你的电影是最高的享受IMDB7.3分最关键一点:凯奇低沉忧郁感声音很有辨识度,一开始的上门就会被识破呀!
Cage的文戏比他的动作片更出彩眼角神经质的抽搐很可爱剧情不合理一个搞诈骗的一点防备心都没有孩子突然蹦出来也不查一查一副很单纯的样子对自己的搭档不知根知底也不提防别说什么感情让人冲昏头脑了。。
诈骗走感情路线的多了去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一个普通成年人都不会这么傻凯奇的强迫症表演足以塞满整个表情包,和洛克威尔的CP也是奇妙7月13日10:44,今晚我还没看,因为我暂时找不到资源,但是我最近一直都在想里面的情节,所以改为五颗星。
尼古拉斯凯奇的演技,无可挑剔,这样的一个骗子,有洁癖,怕日光,强迫症,时常转换不同的角色,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想必是很难的,演技精湛的他,无疑给影片增色不少。
查了下,火柴人是美国俚语,指那种会让人们掏心掏肺外加掏钱的骗徒。
很贴切,这是一部雷德利.斯科特非典型的小品,短小精悍,也是凯奇大叔堕落成烂片之王之前最后能够维续门面的作品。
单从表演层面,奥斯卡影帝从来不水,把一个例无虚发、患有强迫症又孑然一身的行骗艺术家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那眼角神经质的抽搐太出彩了!
也正因为他从不失手,所以女儿梗出现的时候,就相当于剧透,所谓大师必定栽在亲情上面,换种说法,也只有亲情能够拯救一个长期游离家庭及法理之外的骗子。
很喜欢这个具有警世通言的温暖结局,职业骗子只有被身边最亲近的人打落谷底,一无所有的时候才能去找寻内心最缺失的那部分,用金钱换回身心健康的人生,他才是最大的赢家!
从《离开拉斯韦加斯》开始,尼古拉斯。
凯奇似乎非常能够诠释心理有点问题的人,而在这个电影里面他无疑古怪到了极点。
这是一部小制作的电影,但非常令人满意。
紧凑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出人意料的结局还有恋恋父女情深,几乎每一个都能够打动人。
不过,也就是这些紧凑和起伏才使得整部电影至少在前一小段缺少点主题。
我一向都喜欢尼古拉斯凯奇的电影,因为他的表演真的非常到位。
比如电影中的ROY收拾房子,害怕待在户外的神经质的眼角抽搐,走在房子中不停的哼哼,真正让我觉得感动的是听见安吉拉的电话留言时候的眼神。
还有在得知整个事情真相时又哭又笑的表情。
就对ROY这个人而言,我是不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正常人”的。
这样他的魅力,他的神经质将遗失而不可寻。
但是当你看见他做一个正常的工作,遇见安吉拉,回到家,从背后抱住亲爱的妻子,并且亲吻她怀孕的肚子时,你会发现,真正的爱是不是要你在寻找到一种平衡后才能找到?
火柴人这部电影就属于“我猜到这开头,却永远也猜不到这结局”类型的电影,而它之所以能这般精妙地讲述这个故事,除了离不开主演尼古拉斯凯奇出神入化的表演外,还得益于它精巧的构思——整个故事从头到尾只以罗伊的视角为线索,以他为中心,这个特殊的第一视角使观众得知的信息极其有限,也使得影片可以选择性地隐藏、选择性地保留真实,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已随他的视角去体验去感受电影中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所以看到结局时的观众们通常会觉得荒诞,但却又能感受到荒诞中孕育着的合理,因此他们大呼上当的同时也会对这个故事赞叹不已。
电影妙就妙在这里,跳开第一视角的这个设定,这不过是一个骗子被自己所信赖的人用自己传授的法子骗了自己的普通故事。
但因为聚光灯下所有的心理走向都是围绕罗伊展开,所以观众不自觉地就已和罗伊一起感知他的急躁、愤怒、对陌生亲情从不知所措到喜悦接受再到被骗时的绝望等各种情绪,就如罗伊被喜悦冲昏头脑时,我们也和这个曾经精明的骗子一起感受着喜悦,丝毫没有考虑任何的不合理性,也没有怀疑过那个安琪拉的女孩的真实存在,这就使得那个巨大而隐秘的骗局有机可乘,能像一张无形之网慢慢笼罩在罗伊和观众的周围,所以当到最后这张网开始收紧、猛地一出手时——便是致命一击。
说起来其实这部电影又何尝不是导演和演员们联合起来给我们设的一个骗局?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是“火柴人”,而我们便是那心甘情愿买票上当并且花招越多被骗得越厉害就越拍手叫好的“受骗者”呢。
另外,全片在架构设计和控制情节上也有一种如配制药方般的精确:电影看到前三分之二时我以为是个温馨的亲情剧——一个父亲失而复得了他的女儿,其乐融融,但因为意外女儿被卷入事故中,父亲挺身而出;看到后三分之一时忽然来了个大反转,其中这三分之一的前三分之二我以为是个落寞的悲剧——被欺骗的可怜人痛苦地四处寻找答案;直到到了最后的那一小部分我才了然这简直是最好的喜剧结局了——皆大欢喜,未伤无辜,所有人都有了自己的归宿。
罗伊收手了老本行,治好了忧虑、焦躁,与罪恶远离、不再担惊受怕、能够面对人群,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和正经的事业——这样的情节划分非常精准地抓住了观众寻求“结尾刺激”的心理(有调查显示,一部影片不管前面情节再烂,只要结尾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都能使大部分观众在出电影院时感到心理满足,反之则会被观众定义成一次糟糕的观影体验),把信息量都集中在短小精悍的结尾,令人目不暇接寻找证据的同时也顺带在一个个大反转中回味无穷。
父女初见面时,凯奇说自己是一个古董商,女儿天真的笑容中藏有一丝转瞬即逝的狡黠...机场交货时,“受骗者”比“行骗者”更为紧张迫切的表情...安吉拉向“受骗者”开枪,居然向天花板放了一枪,注意看“受骗者”的表情.......当然这些都只是细节,全片的点睛之笔在于影片结尾:在地毯商店门口,女孩问凯奇:想知道我的名字吗?
凯奇说:我早已知道了...。
女孩笑着说:再见老爹!
这世界来自无又归于无,你所能拥有的,只能是真正投入过的感受,至于是否有其适宜的名称,这已无所谓了。
片子精彩的地方在于剧情上颠覆性的结局和三位主角前后性情大变的出色表演。
所谓戏剧性,就上述两方面来看,本片提供了教科书般严谨的范本,因此我们可以反复阅读,如果我们还没有掌握戏剧性是什么概念的话。
我读了两三遍,看了两三次凯奇在本片中的神经兮兮,终于明白了戏剧性就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不要悲哀,因为我们也欺骗过生活。
”因此电影的戏剧性在这里完全可以上升为人生的戏剧性。
如果要深入挖掘下去,真假难辨的人生肯定会让一些人增添莫名感叹,这已经不成为娱乐力所能及的事了,简单来说,编导阴观众一把的目的已经圆满达到,假如我们被骗了还要心悦诚服的说骗的好,然后犯贱一番检讨一下被骗的现实意义,这样盛大的事就交给著名电影杂志的著名影评人去做吧,别忘了,电影前100分钟其乐融融的亲情氛围是很打击人的!
要说片中那个大逆转的结局是如何的博位出彩,确实让人目瞪口呆,倒也不见得无懈可击,罗伊在收拾房间那具尸体时突然被一棒击昏,发散思维比较强的观众就应该知道大致是怎么回事了,活泼可爱的安吉拉迫不及待的表现“遗传”自“父亲”的诈骗天赋总让人觉得事情不太妙,当然我们决不会料到会不妙到完全毁灭前面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温情脉脉的家庭气息,从这一点来说,导演是比较狠的,他欺骗了我们的感情,以勾引出我们的惊诧为快感,当然应该承认的是,我们也在惊诧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快感。
所以检验一部好电影的标准之一,必须是让主创人员和观众都要产生快感。
对付小孩子没那么复杂你只要喂他们足够的蔬菜注意别熬夜和看太多电视 然后尽量诚实滴面对他们。尼古拉斯是个有魅力的男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加分太多,中间也是各种情意绵绵,温情脉脉。父女情 欺骗财产 最后一场空。终归是幸福圆满结局。大家都是演员啊!
凯奇大叔那个时候还是很火的很有好电影拍的 演起这种怪人还是得心应手
纠结。顶好的编剧啊!玩的就是圈套。“火柴人——美國俚語,是那種讓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錢的騙徒……一個厉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都有辦法用高段的騙術,誇張火柴的效能,並且讓一堆人捧著現金搶著跟他買火柴。”
结局太出乎意料了。原来一直以为火柴人指的是男主角那种精神上有问题的人,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是美国俚语,说的是那种让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钱的骗徒。凯奇大叔以前的片子质量都还不错的,现在是越来越烂了。
居然被假冒心理医师治好了。还是因为缺失的亲情。
再看诸如最近要播的那个什么片,你就越发想问,凯奇,你到底欠了多少钱啊·~~~~
挺像《九个皇后》的,都是烂片
强迫症+洁癖。挺有意思的父女。有点像Hustle,con artist。罗伊和他搭档互相告白还挺萌的,搭档跟他分手还互相说了我爱你,我觉得搭档是因为罗伊的女儿出现了才要走的啧啧啧。一早就觉得心理医生有问题,但没想到搭档也出卖他了啧心痛,女儿开始有些让我怀疑,后来才打消的但我错了啧。结局挺令我意外
一度以为会流于平庸,心里潜台词说不会的,不会这么傻逼的。于是猜了个结局,结果又猜中了……
后面是快进的,主要是因为前面太无聊了 没想到后面竟然给了我惊喜 ....说实话,我是觉得如果以骗子的立场来拍这部电影,Frank和Angela,心理医生 黑帮老大等人设下巧计骗走老骗子Roy的钱 走十一罗汉的路线应该比这个好看
无聊的美国人和无聊的美国电影。适合观摩了解人类如何说谎(选择什么对象,在什么情境下,如何铺陈)以前就是看太少了。
有点太普通了,就是那种连反转都平平无奇,中间吵架和逃走好几段吵吵嚷嚷的听得耳朵疼,很少快进的但是实在忍不住,要是受不了吵闹叛逆小孩的直接没理or送走可能也没啥事了🤨要不说得你当主角呢凯奇从良拗亲情线这么无聊,放在以前不得大杀特杀,还是当坏蛋劲劲的
骗局越大,看起来越过瘾,看过之后,却未必都是好评,也许是大到不真实的原因。无论是《火柴人》还是《天气预报员》,Nicolas Cage总能把一个遭遇中年危机的郁闷男人演到位,让人看到光鲜背后的辛酸和硬汉身上的疤痕。《火》中小女孩将狗狗烟灰缸递到罗伊面前时,我深深被感动,演技真好,火柴家族里的小戏骨!
凯奇在里面演得还不错,情节上也猜到了不少。只是我是在一个非常不好的状态下看的,看完立刻融入当晚的噩梦,在噩梦里我都意识到可能是个陷阱了。
当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不是原本的自己,除了现实的困苦生活是真实的,你又将何去何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我们本可以生活得更真实,但是我们后悔的时候,往往都太晚了,因为我们发现自己已经离起点太远太远。即便心里清楚想走的是另一条路,也没有勇气重新起跑。人生,这就是无奈的人生。
我发现我很适合当编剧,要不,就让我当个骗子也行~
身高是关键,艾莉森·洛曼挺好看的,20多岁能扮演未成年人角色。骗中骗啊,法兰克和心理医生甚至安吉拉都是为了骗罗伊的钱,这点确实没想到毕竟安吉拉藏得太深了,但也正因如此,安吉拉这么会演这么聪明居然没分到法拉克抢走的钱?把罗伊害得这么惨还强行洗白,不喜欢这种主角光环式的洗白。明明可以安排法兰克和安吉拉这么做是为了让罗伊摆脱病情和妻子重聚正常工作,用这种方式洗白更有说服力,或者安吉拉确实是罗伊的女儿但被法兰克给骗了也能具备洗白的说服力。
凯奇的低分电影
哇哇,让我惊呆了,我真的被骗了,比起来,香港那些电影里的骗术真是太下三滥了,太经不起推敲了,这才真正能称得上“行骗艺术家”。喔喔
其实讲述的是一个孤苦伶仃的人,他是一个行骗的人,但是最后骗他钱财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他自以为的女儿,她那个根本不存在的女儿和他的搭档一块把他的钱给骗了,这个故事有点荒诞,有点搞笑,但是也蛮有意义的,就感觉天道好轮回吧,做过的事情就会最后会报应在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