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那麼爛?
套路再俗的故事講的完整也是合格,更何況其中幾場戲處理的相當利落毫不拖泥帶水,不知道甩多少導演幾條街。
全片除CIA頭目愚蠢至極以外沒太多槽點。
七分左右算是更能表達該片實際水準,所以拉拉分吧。
這種都能評一星的實在是沒看過什麼吧,真正的一星電影我隨便都能提供幾百打以供觀摩。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不知道这是多少人设想过的事情。
还记得多年前曾听说过一种设想,假如医疗科学发展实现了记忆移植,便可以通过移植延续一些伟人的记忆,使他们永生不灭。
这种说法未免让人细思恐极。
人之所以为自己,究竟是因为什么?
如果只是记忆,一个人意外失忆,他便不再是他自己了吗?
如果只是身体躯壳,何以有移植记忆使一些伟人永生不灭的说法?
如果甲获得乙记忆的同时,丢失了自己的记忆,那么该认为他是甲还是乙?
关于记忆移植的设想,我想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超脑给出的设想,便是当一个人拥有另一个人的记忆时,他能获得新生。
这种设想充满美好,当罪犯杰里科被植入了特工比利的记忆,他开始慢慢受他影响:他的观念、习惯、情感。
杰里科有了是非观,最终选择了以比利的身份活着,得到了happy end。
尽管他不全是特工比利,但他更不是罪犯杰里科了,或者该说,他是被弗兰克斯医生创造出来的、一个全新的人。
其实超脑有个巨大的bug,罪犯杰里科的设定,是一个没有情感、不分是非、没有正常观念的人。
我们知道,这并不是他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观意识驱动他成为这样一个人的,他只是患了一种精神疾病。
就像抑郁症患者无法控制自己陷入抑郁情绪,因为他缺少了给大脑传递快乐的神经。
像杰里科这种没有情感是非观念的,准确来说已经不算是个完整的人,或者可以说是一种野兽。
所以,即使他植入了特工比利的记忆,其实并不能改变他没有情感是非观念的根本。
就像一个神经病人不可能靠移植入正常人的记忆就变得正常、一个抑郁症患者不可能因为植入乐天派人的记忆,就得到痊愈一样。
毕竟神经病发者可能早期是个正常人而且他未曾失忆,抑郁症患者里也有乐天派的人存在,他们正常的时候可以是个乐观积极的人,但当病发的时候,他们是无法控制自己大脑里的负面情绪的。
当然,我指的是遗传性、难根除的精神病和抑郁症。
人总是以为自己可以唯心,其实这全靠我们正常的神经系统来维持,让我们有感情、能体察和与同类互动等等。
所以,我们才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所以像超脑里的罪犯杰里科,他的设定是一个神经系统不怎么完美、不怎么正常的人,其实并不可能靠特工比利的记忆来使得自己获得是非观和情感,他并没有这方面的神经支持,即使有记忆,也并没有什么卵用。
当然,我们可以脑补他在动手术的时候,刺激了神经,也许使得这方面的神经开始生长而趋于正常数值,所以他能产生和感受到感情、能看清是非、能体察和与同类进行互动。
毕竟我不是医疗研究者或者医生,不知道这样的脑补是否说得通。
假如罪犯杰里科一开始就是个正常人,他拥有自己的记忆,并且被植入了特工比利的记忆。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他是特工比利,或者说更希望他是特工比利。
因为罪犯杰里科的存在,对于除了杰里科以外的人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其中唯一的一个特例,就是医生弗兰克斯。
如果说手术前的杰里科于医生弗兰克斯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顶多算是个实验品的话,那么术后的杰里科,于这位医生而言便有了特别的存在意义与情感。
术后的杰里科是他的作品,或者说是他的儿子,他对杰里科有了一种类似父爱的情感。
所以弗兰克斯从一开始就认为,他是杰里科、他是受比利记忆影响的杰里科、一个在他手上获得新生的杰里科。
于杰里科自己而言,他自然认为自己是杰里科,所以他说,我TM居然会道歉,快TM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属于别人的记忆从我脑袋里拿走!
那个时候,他选择的身份是罪犯杰里科,所以他能随意打人、骂人、入室抢劫。
但特工比利的记忆告诉他,杰里科的存在并没有意义,特工比利能拥有的幸福和快乐也不是罪犯杰里科靠宣泄自己私欲、为所欲为就能获得的。
他认识到比利的价值、有了是非好坏的分辨力,他开始接受比利的情感、唾弃杰里科的存在、憧憬比利的存在,最后,选择了作为比利去存在。
所以,假设记忆可以移植,人之所以为自己,是因为选择吧。
假如一对长得完全一模一样的双胞胎,连他们自己也无法从照片里分辨出彼此,当其中一个死去,另一个靠记忆移植同时同步同清晰度的拥有了两个人的记忆,他究竟是这对双胞胎中的哪一个人?
同一张面孔,不同的记忆,究竟成为谁,其实靠他这两份记忆中共通的某些是非观来分辨究竟哪个身份更美好、更有价值、更能被哪些人接受和喜爱,然后,他便成为了那一个人。
哪怕最开始,他可能是另一个。
当然,他也不可能完全成为其中的哪一个人,在他拥有两份记忆的那一刻起,他便已不再全是以往的自己,选择以哪个身份去存在,他都获得了新生,只是更偏向于哪个身份而已。
重生之杀死那个神经病。
一句话说完电影主线。
起因是个荷兰黑客小子发现了美军武器控制系统的一个漏洞,从而可以在他自己的电脑终端可以远程操纵导弹发射(话说此bug真心比脑洞还大)。
这小子还脑抽要把这个bug卖给一个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以后又反应过来那家伙是一疯子于是反悔了,向CIA寻求庇护。
CIA就派了个特工跟他单线联系,结果人还没接到就被西班牙人逮到光荣殉职了,荷兰小子的下落就此失落成迷(话说这么大的事CIA就派一个人去办关键信息还不及时交付组织,西班牙人最关心的问题没问出来居然就把人灭口了,两边心都挺大的)。
西班牙人说哼最保险的就是死人,死人不会说话。
CIA说too naive,头在秘密在,只要有头就能说话。
然后不造从哪刨出来一个医生(这种类型片里科学怪人是标配,汤米李琼斯的这个医生形象还挺正常温婉的),又从哪刨来一个暴虐死囚(传说中的冷酷无情综合征患者,好多年未见凯文科斯特纳,一下没认出来,困兽犹斗的张狂暴戾终于让片子醒过来了一点),开始了一场记忆导入术。
接着就是老梗了,牺牲特工的记忆在反社会大叔身上觉醒,使大叔同时具备了特工的华丽技能自己的粗暴身手以及解决事件的关联线索。
然而主线模式终于开启,过程中伴随大叔混不吝的体制外作风和什么都要管的体制内领导的冲突,以及华丽丽打开的一个副本(一会再讲),最后把西班牙神经病boss成功KO。
然而功劳并不属于大叔,荷兰小子才是隐形大boss,虽然那个导弹认人拐弯发射模式简直是槽多无口。
以及西班牙疯子仅以弱鸡之身和一个杀手妹子就干净利落地干掉一票特工,CIA,你家总统喊你回家写报告了。
许是太了解我们科斯特纳大叔能文能武可彪悍可深情的路线,别看主线导演走得心不在焉,副本倒是打开得真情实感。
在导演看来,什么记忆梗重生梗动作梗,感情梗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好吗!
从受记忆影响想一探究竟的第一次回家,到受伤后温情留宿的第二次回家,再到后来孤胆救妻女,用一个脑洞接续一段爱情,用铁汉柔情的冲突冲兑动作戏的紧张,还留下一个"他不是他但他有他的记忆所以他又是他你还敢不敢爱他"的狗血伦理争议点,导演也是尽力了。
然而即便科斯特纳的眼神依然如在《保镖》《瓶中信》中般深情醉人,也弥补不了主线的稀薄,每到副本骤然慢下来的情绪被割裂在120分钟的无序里,就像虚幻的气泡,美一下即散,零散亮点难救全局。
最后来说点记忆的事。
关于记忆的电影可以拉一个长长的豆列了。
《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初恋50次》《记忆碎片》讲的是失忆症,《盗梦空间》讲的是植入记忆,各种意外失忆寻找自己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记忆意味着我们是谁,由记忆可以生发出无数喜怒哀乐的故事,但前提是有一定的科学性,至少以现在的知识逻辑再扩展一下能讲得通吧,当然魔幻类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即便像《盗梦空间》这种华丽无比的神片其每一点都是有科学基础且经得起推敲的,然而《超脑》并没有。
两个大脑一通电,自动导入记忆,却只能维持48小时,试用版啊亲,48小时试用期结束,医生说来来来再开一个脑洞能升级为永久正版。。。
逻辑有点忙啊导演。
以及记忆就是记忆,因为记忆,我们成为我们,但成为我们不只靠记忆,记忆不会颠覆人格也治不了大脑缺陷,记忆不是表情包,下载安装就能上线唱大戏。
三星,给大叔、副本和美丽的伦敦。
<图片1>講實話,這部電影本身劇情上並不是太吸引人,也不是很出彩,在劇情上充滿各種套路,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我在此寫影評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討論電影中的一個主題,即通過複製額葉是否可以塑造和移植一個人的記憶 人格 與情緒。
根據引述維基百科的內容:額葉是脊椎動物的腦的一部分,位於腦的前半部(頂葉前方、顳葉上方),在人類大腦當中,比起其餘腦中的「葉」,這是最大的一部分,而有些動物的腦幾乎不存在額葉。
這個結構和人類語語言的形成、語言表達(布若卡氏區)、自主意識以及隨意肌的控制有關。
<图片2>很明顯記憶無論長期記憶還是短期記憶都是不被存儲在前額額葉內的,而是被記憶在邊緣系統的海馬結構內。
這是本電影的一個結構性的硬傷,額葉電迴路移植又不是大腦更換手術,海馬體的意識也沒被上傳,記憶怎麼可能說轉移就轉移。
<图片3>額葉:是運動、思考中樞。
當她受傷時,易使對側顏面下半部及對側肢體產 生運動性偏癱 ,痙攣甚而抽蓄,此外還可造成大小便失禁、人格改變。
由於大部分人的優勢大腦在左側,故左側額葉受損會造成運動性失語症,病人可 能聽得懂、看得懂,但不會說、不會寫,所以病人也容易變得沮喪,抑鬱。
左額 葉也是計算、推理、抽象觀念中樞,因此受損後將不會作算數、嚴密思考,並對 常用的成語無法了解其涵義(註二)。
但右額葉受損會使人缺乏空間、立體觀念, 甚而不能繪圖。
此外病人在右額葉受損時會有過度欣喜感,因而產生誇大或不在 乎的情緒表現。
上述文選描述的是額葉受損的病人案例綜述。
由此我們得知,額葉迴路成功移植,也只是促使男主傑里科獲得了男二比爾的行為慣性與情感慣性,此外電影中對額葉未開發前的傑里科的描寫倒是非常寫實,額葉受損未開發的病人往往是歇斯底里,沒有善惡觀感,情緒波動異常,無法算數與嚴密思考,沒有共情能力的野獸,而這是典型的先天額葉受損或未開發患者的表現。
<图片4>但是這依然無法改變電影中的一個邏輯硬傷,這種移植不會帶來實際記憶的轉移,只會產生人格共融的現象,傑里科被植入了一個虛擬的情感人格,而非其記憶,帶來的移植效果會是行動上和情感上的印痕移植,是模糊的圖片體系電迴路信息,並不會有任何清晰的記憶結構被傳遞。
而這是本電影最大的邏輯硬傷。
不過本片確實有一個亮點,那就是傑里科人格被植入后的融合過程,非常寫實,從病態的額葉受損患者,如野獸一般的行為,到產生多重人格結構,行為混亂。
再到人格逐漸融合,額葉修復完成,其行為也逐漸正常化,情緒的波動反應也逐漸正常化。
此外講真,這部片的格局有些過大,沒有其另一部講大腦的電影換命法則節奏把握的好。
超脑48小时 (2016)6.62016 / 英国 美国 / 剧情 动作 悬疑 惊悚 犯罪 / 阿里尔·弗罗门 / 凯文·科斯特纳 加里·奥德曼
😊😊😊😊😊😊😊😊😊😊😊😊😊😊😊😊😊😊😊😊😊😊😊😊😊😊😊😊😊😊😊😊😊😊😊😊😊😊😊😊😊😊😊😊😊😊😊😊😊😊😊😊😊😊😊😊😊😊😊😊😊😊😊😊😊😊😊😊😊😊😊😊😊😊😊😊😊😊😊😊😊😊😊😊😊😊😊😊😊😊😊😊😊😊😊😊😊😊😊😊😊😊😊😊😊😊😊😊😊😊😊😊😊😊😊😊😊😊😊😊😊😊😊😊😊😊😊😊😊😊😊😊😊😊😊😊😊😊😊😊😊😊😊😊😊😊😊😊😊😊😊😊😊😊😊😊😊😊😊😊😊😊😊😊😊😊😊😊😊😊😊😊😊😊😊😊😊😊😊😊😊😊😊😊😊😊😊😊😊😊😊😊😊😊😊😊😊😊😊😊😊😊😊😊😊😊😊😊😊😊😊😊😊😊😊😊😊😊😊😊😊😊😊
有意思的是,同样是“换脑”概念的电影,《幻体:续命游戏(Self/less)》和《超脑48小时(Criminal)》在IMDb上同为6.5分。
更有意思的是,同一个演员瑞恩·雷诺兹在前一部是被植入的那个,而在后一部是植入他人的那个。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美国这两部电影上映时间相隔有九个多月,而在中国,不临时改档的话,两部的上映日期仅差一天。
这是相爱相杀的节奏啊LOL我认为,把《超脑48小时》当作玩了点科幻元素的动作剧情片来看,快节奏高强度的动作戏还是足以让人血脉喷张的,不血腥但是够暴力,本片中爆米花电影必备的打斗、追逐、爆炸也在水准上。
老牌硬汉凯文·科斯特纳,论颜值自然是比不上瑞恩·雷诺兹(喜欢看大帅哥还是去看隔壁的《幻体》吧,这一部他下线太快),不过演技大赞,从一个冷血残暴没有情感的罪犯,被植入CIA特工记忆后多重人格的混乱,到逐渐有了正常人的情绪,以及中间的反复,可以说是把野兽、孩童、成年男性和各种组合状态中间状态过渡状态都演绎得相当到位。
而他对已故特工的妻子渐生的情感,则为这部影片的后半段注入了温情,如果能接受凯文·科斯特纳和盖尔·加朵CP而不感到尴尬的话,也能在结局时让某些观众洒一把感动的泪。
作为动作剧情片,这一部是完全合格的。
还有加里·奥德曼和汤米·李·琼斯的加盟,称得上超强卡司了。
另外,在伦敦拍摄的美式电影也让人有点新鲜感,可以顺便领略一番英式建筑和伦敦风光。
下面要说的是“科幻”的部分引发的一点思考,和电影好不好看没有太大关系。
人的主体特性,和记忆究竟有多大的关联?
《幻体:续命游戏》中被植入体最终吞噬了植入体,而《超脑48小时》被植入体越来越接近植入体的个性。
人之所以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记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吗?
曾不止一次看到过这样的报道,失去记忆的人再一次对爱人一见钟情,那么是不是说明人的感情其实可以独立于记忆存在?
此外,还存在道德层面的难点。
一个杀人如麻的罪犯在被植入“好人”记忆后该作为罪犯对待还是好人对待?
如果他的行为越来越接近好人,那他过去的罪恶能就此被抹掉吗?
这部电影的科幻部分显然不够有说服力,两位编剧也都没有往更深层面去挖掘。
《超脑48小时》只能是一部打发周末下午的消遣娱乐之作,作为动作剧情片的观赏性尚可,创新和格局就谈不上了。
(于2016.5.2发的影评,5.7被通知转移到了讨论区,今天就再试一次吧。
)
看到开头就看得到结局的片子,某些地方真的好想吐槽,主角演技精湛也盖不住我的吐槽。
关于小女孩第一次见面就晚安吻他,但是并没有晚安吻妈妈,说明他们家没有这样的习惯。
那他的这个吻只是为了推动演员情感变化而出现。
去掉关于家庭与爱的部分,这就是一部纯粹的暴力恐怖片。
甚至在男主夜闯女主家的时候,稍加改变简直堪称完美的恐怖片。
换过脑子的无情感无理智的精神病患者,因为换脑后接收到了前主人的记忆。
于是夜闯前主人家,家中只有妻儿……恩,想想就觉得可怕。
中情局那群人的智商好像也被吃掉了,明明可以兵分几路解决的事情,非要一条道死磕到底。
看得人好着急。
男主情感上的转化总觉得好生硬。
而对于从开始到最后死伤在男主手中的人我也一直念念不忘,毕竟最后你变得有情感温暖,而那些人变得冰凉。
所以对我来说结局甚至有点虚伪,所有的一切建立在一群人的痛苦上。
哈哈哈哈。
我只是想说比利的领导就是一个令人崩溃的傻逼啊。
医生:刚刚做过手术不能这样让他想太多事情领导:不行不行,快想快想,马上马上……什么?
想不起来?
拉出去,弄死弄死!
什么?
没弄死?
还能想起来以前的事情?
快抓回来,快抓回来!
医生:他现在人格分裂,你只要答应给他钱,他肯定会帮你。
领导:好,给钱,给钱。
比利:往左走往右走,然后……领导:什么?
找到那个关键人了?
回去回去,比利怎么办?
不管,不管。
什么?
那个关键人时假的?
快把比利找回来!!!
嗯,整集就是这样。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奔着贱贱来的,看了半小时,发现被骗了,那为啥宣传要打着贱贱的噱头。
女神也是酱油党,什么福利都没发。
到是三大老戏骨很出彩,让我看完还觉得意犹未尽。
故事剧情简单明晰,卧底警察失败被杀,加里演的警察而为了破案,找到汤米演的医生,进行记忆移植,把贱贱的记忆移植到凯文演的罪犯脑中,罪犯逃跑时,被贱贱的记忆感染,最后弃恶从善,拯救了贱贱的家人,也把罪犯一并送上天。
最后海滩重逢,感觉就是盗取保罗的。
首先来说贱贱,出场没多久就挂了,看起来就像愣头青,而且还是被虐死的,心疼不已。
老戏骨的飙戏是本片的亮点,汤米演的医生一看就是非常专业,动作台词都非常好,加里演的警察为了破案的不择手段,情绪爆发的很到位,为了国家安全的激动心情给人的紧张感很强烈,最后的人性化又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凯文确实老了,看他的电影不多,但是他也是老戏骨,年轻也是很有名的大牌,现在的颓废类似鸟人里面的基顿,造型和表演都很像,所以应该是成功的,毕竟基顿取得了成功。
凯文把人物的纠结和最后被亲情感染刻画的非常好,动作场面虽然不凌厉,但是表演取胜,三大老戏骨的集体爆发给影片增色不少。
总体还是值得赞的。
看《超脑》这片,跟玩了一场游戏一样。
说来讽刺,好莱坞没少把游戏搬上银幕,却经常连游戏一丝的精髓都抓不住,而《超脑》跟游戏半点关系也没有,却从头至尾拍出了强烈的游戏感。
如果玩过《GTA》,《热血无赖》,《黑道圣徒》等都市背景的沙盒游戏,《超脑》简直就是一次游戏试玩视频,全程体验高度相仿。
这个故事的主角一出来,是个没有道德观念的混账。
就像刚进游戏的玩家,好奇心强烈到处做坏事,随心所欲斗殴、杀人、抢车、入室行窃,横行街头,无法无天。
尤其是抢了车钻进去,随即切换到第三人称俯瞰视角,背景同时响起电台音乐,除了一些饭制视频,从没见过这么游戏感满溢的电影桥段。
坏事做多了,通缉指数上升,条子很配合地出现了,把没有经验的玩家抓了个正着。
经过一番批评教育,掉了不少经验值。
玩到这时候,胡闹也够了,开始专心攻主线,挣钱、取情报、救人、飙车、杀boss,挑战一个又一个任务,不断解锁新的记忆碎片,与此同时还有一条谈恋爱的支线也不断攒进度……看得出主角是个娴熟的高级玩家,只用了大约100分钟,就接近完美通关。
如果仅仅是情节点和调度手法,那么这样的“游戏电影”我们还能找出不少。
《超脑》更难得的是,整个节奏感都跟玩游戏高度契合。
从风格上看,这电影是比较老派的那一型,几个主要的男性角色,没有一个是颜值选手(最起码在这把年纪不是),唯一稍微能靠脸的瑞恩•雷诺兹,开场不到10分钟就咽了气。
而通常来讲,这种傲娇不配合花痴少女口味的类型,理应节奏都比较快,废话比较少,感情戏更是能删则删,主打简单粗暴才对。
可《超脑》偏偏背道而驰,节奏舒缓地完全不像阳刚的美式犯罪片。
不但文戏如此,几场动作也是不徐不疾。
留意的话,对白速度都比同题材慢上半拍,整个叙述节奏,逼近文艺爱情片,政治不正确地说一句,也许更对女性观众的胃口。
这个113分钟的故事倘若放在80年代,90分钟妥妥讲完。
在每一个环节都有停顿,正是游戏玩家的体验,除非某些过场动画,情节的张弛变化也不会太明显。
更显著的一点是,大多数动作片里,我们哪怕知道主角必胜,也不免挂念一番他的安危,而《超脑》的科斯特纳即便滥杀无辜,我们仍丝毫不担心他会死——正因为他太像掉命就读存档的游戏角色了。
说到主角不死,《超脑》其实挺能反映好莱坞电影的一种变化趋势,即一种比较老派的价值观的崩溃。
要在十几二十年前的商业片里,如果主角故意杀害无辜者,或者哪怕是对失去反抗能力的坏人下了手,也是无法得到救赎的。
而《超脑》不但放了他一条生路,还给了个无罪释放外加光明未来,显然是如今观众对于主角的道德容错大大提升了。
哪怕是主角人格上已经弃恶从善,洗心革面,依然像《飓风营救3》的老爸一样,为了救“家人”毫不在意弄死弄残警察,当局也照样视若无睹,观众更衷心盼他不死,浑然不会替死去警察和路人感到愤怒。
这种道德疏离化的趋势,倒是为将来商业片的暴力指数飙升,铺平了道路。
当然,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影片最引人咀嚼的一点是,你会不会爱上移植了爱人记忆的陌生人?
电影的处理颇为暧昧,并没有指明女一是因为共同的记忆对他坠入爱河,或因为他是一个拼死护救母女的“好”人,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结尾也大幅留白,三人是否组成新家庭,答案在戏外。
模糊处理当然是创作需要。
说来说去,诸如记忆是否能完整移植,移植能否改变宿主的人格,这些议题,科学上没有定论,电影也没有义务或者必要来下个结论,那样在立意上反而低级。
当然,商业片总要承担起劝人向善的道德使命,在模棱两可间走向光明乐观、温暖人心的那条路,是商业和艺术的双重优选。
《超脑》不是有野心的电影,对于科技命题的探讨,就跟它的动作场面一样,规模不大,点到辄止,但比起那些眼花缭乱的超级爆米花,它不至于让观众麻木在视听轰炸里,也没有用各种烧脑逻辑把人绕晕,走出影院还剩大把脑细胞可以跟情节较较真。
想想还真不好下结论呢:如果有一天,你的伴侣爱上了拥有你记忆的陌生躯体,你是喜还是忧呢,ta对你是忠贞还是背叛呢。
(文/方聿南)
写完博士毕业论文后连夜看的第一部片子,哈哈哈哈哈。凯文科斯特纳演技大赞
美国 英国 电影 动作 科幻 阿里尔·弗罗门凯文·科斯特纳 加里·奥德曼 汤米·李·琼斯2016
在科幻动作电影的发展历程中,需要这样的烂片,仅仅需要这个创意,那些莫名其妙的剧情就完全没有必要了,漏洞百出,看的各路大牌演的那么卖力,我甚至真的笑出了声,真的浪费了那么多实力的明星,盖尔加朵估计再也演不了这种柔弱的角色了吧,对她已固化为神奇女侠速激的硬汉女了,加里奥德曼估计是从诺兰蝙蝠侠片场走出来的,戈登警官演的好,死侍很无奈,拍了两部类似的电影,他甚至想回到过去给自己一枪,斯诺登做错了什么一枪就被崩了,真是一部处处有梗的电影,当成喜剧片看效果更佳,记忆植入就是盗梦空间嘛,好了,不说了,烂片。
一般般,我觉得都还没有老汤米李琼斯演的好。
情感线弄得不错,越看越投入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幸运的故事——某犯人获取某死亡特工的大脑神经元,从而获得他的记忆、技能、情感、老婆女儿……坑啊
一堆老大爹。。。科学基础弱。。。那家伦敦大学是什么鬼。。。但科大爹还是挺萌的
过于沙雕…浪费演员…
死侍打了下酱油,老戏骨凯文科斯特纳撑起这部戏,神奇女侠盖尔加朵魅力饰演女一号。回忆杀终究可跨越脸谱的障碍。
中规中矩的动作片,“真希望我能一直当他”凯文科斯特纳说的这句话感动到我,感情线很温暖很感人。
一堆实力派演员,一个很狗血但是也很有看点的故事,可以预计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爆米花电影,但是导演毁了一切。这个导演根本不会讲故事,故事的几大要素渴望,障碍,行动,结局没有一个地方及格。这个导演怎么混进圈里的?
有的东西比任务重要 就是我在乎的人命
想不到科斯特纳也到了蓄起胡子,扮演老英雄的年纪了,愿以为那是肖恩·康纳利才有的专利,亦或是这几年的丹泽尔·华盛顿。说实话这部戏的剧情实在是硬伤,不过在电影院看的时候那些经典桥段之如《石破天惊》,《变脸》,和《怒火救援》不断地在我眼前浮现,再加上盖尔·加朵,还是挽回了不少分数。
5.0。没啥亮点高潮。
好難看.......
超人的地球父亲被老一代双面人哈维丹特植入了死侍的记忆以便和神奇女侠继续谈恋爱,蝙蝠侠的警察老友局长得知后表示很抓狂。这主要还是个DC故事。
加朵也不能阻止片子的脑残
凯文科斯特纳脑残粉一本满足。
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
靠着eva的介绍假装看过后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