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部,已然有近三年的时间了。
彼时看第二部的心情,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部的副名,叫做黎明踏浪号。
电影结束之后,我一个人坐在那里,思考了很久。
我忽然意识到,直到第三部,我才真正看懂了纳尼亚传奇。
【诱惑:永远不要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每一个人,生来都带着责任,同样,在承担责任的同时面临的诱惑也常常让人无法抗拒。
而这诱惑,常常与内心深处的欲望紧紧相连。
就像Lucy想要变得更漂亮,Edmund向往权力和财富的顶峰,等等。
Lucy在梦中念了变美的咒语,结果她变成了美丽的姐姐Susan,参加了浪漫的酒会,但自己却消失不见,似乎全然没有在这个世界存在过。
恐慌之下,Aslan的一番话点醒梦中人,Aslan说,Lucy,这是你希望的吗?
你要做你自己,不要期望变成他人,永远不要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是啊,永远不要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Aslan的一番话,也点醒了我。
怀疑自己,期望自己变成某某,我多么像Lucy。
觉得自己不够好,世界上没有那么简单的捷径,念个咒语就能让自己变成期望的样子,无论是相貌还是身材,无论是学识还是修养,无论是地位还是成就。
Edmund在欲望的池塘边与Caspian兵戎相见,那一刻心底的欲望暴露无疑。
那个魔幻的池塘,任何物品,包括人,丢进去都会变成黄金,如果能够带走这些财富,那么世界首富非他莫属,他与妹妹Lucy,就不需要寄人篱下,如果杀掉Caspian,他可以统治纳尼亚,而不用屈居人下。
只要这两项中的一项成立,即算如愿以偿。
这与现实世界多么相似,多少患难与共的兄弟手足,因为权力与财富,可以自相残杀,因为想要成全内心的欲望,不惜消灭对方。
通过自己的力量,战胜内心的诱惑,这是多么艰难的事情。
就像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诱惑的瞬间,那么我们该何去何从,作何选择?
最关键的是,我们能否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看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
【信念:只要坚定不移,就能实现梦想。
】Lucy与水手的女儿躺在岛上看星星,女孩问Lucy,妈妈还能回来吗?
Lucy回答说,一定可以,只要坚定不移,就能实现梦想,这是Aslan说的。
从第一部“狮子,女巫与魔衣橱”开始,我就很喜欢这个名叫Lucy的小姑娘。
兄弟姐妹中,只有她的信念最为坚定。
她几乎代表着最纯洁的一面,真诚、美好、热情、坚强,一步步走来,她与Aslan之间的感情,最为亲密。
而信念的缺失,确是很多成人的共同点。
我们常常以自己已知的经验来判定未知的事情,应该怎样,可能怎样。
还没有开始努力,就认为结局必定失败。
可是,真的尽全力了吗?
我在彼时以自己的立场拷问自己,忽觉汗颜无比。
公考,BEC,工作,感情,我原本可以做的更好,原本可以没有那么多遗憾。
那么容易退缩,如果可以更坚定,如果可以更努力,是不是,就可以实现梦想?
【珍惜:不要只看着失去的东西,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更为重要。
】Caspian之所以搭上黎明踏浪号踏上征途,其初衷就是要寻找失踪的父亲和台尔玛七伯爵。
据说,找到Aslan的王国,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父亲。
而在翻卷的高大浪潮面前,Aslan告诉他,父亲所在何处,需要他自己去寻找。
一旦往前,便没有了退路。
Caspian最终放弃了前进。
他说,我想明白了,不能只看着失去的东西,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更为重要。
我失去了父亲,但是我还有我的国家和我的人民。
如果我放弃他们,父亲永远也不会原谅我。
这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吧。
Caspian很早就失去了父亲,在叔叔的阴谋之下艰难的生存了很多年。
历经了艰辛,终于到了Aslan王国的入口处,却只能选择无功而返。
而我敬服这种舍弃的勇气。
我们所有人,都会在人生关键的时候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题。
或艰难,或痛苦,选择A就必须舍弃B,不论你选择的那条路,是风景独好还是荆棘密布,都是自己需要勇敢承担的收获或代价。
无论舍弃的那个B,有多么美好的景象,都已经与你无关。
而选择的这个A,也许并不是完全一无所得,即便是荆棘密布,拥有了披荆斩棘的勇气和能力,也未尝不是一种收获。
所以,同样应当珍惜。
【成长:你们长大了,所以,这是你们最后一次回到纳尼亚。
】这是Aslan对Lucy临别时的箴言,因为长大了,所以,这是最后一次回到纳尼亚。
那么,纳尼亚究竟是什么?
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纳尼亚。
在这个纳尼亚王国里,我们曾是自己的King or Queen,我们曾经纯净如Lucy,勇敢如Peter,也许温柔美丽如Susan,也曾自私如Edmund,我们曾经都经受诱惑,曾经为捍卫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曾经为我们所珍惜的一切坚强抗争,而最后,我们终将成长。
Lucy问Aslan,我还能见到你吗?
Aslan说,我会在你的现实世界中存在,也许会换一种身份,有另一个名字,现在,只是让你们提前了解我而已。
而你的Aslan,又是谁?
三年了。
成长快乐,亲爱的自己,亲爱的你。
给个四星,感觉比第二部拍得好,剧情完整,没有漏洞。
剧情基本忠实于原著,但是为了把电影变得更紧凑些,时间顺序有一些调整。
其实这部影片的原作是我在整个纳尼亚系列里最喜欢的一部,尽管没有第一二部的战斗精彩,却有着一种浓厚的解密探险气息。
书里描述过的很多事物都曾经让我向往不已,比如世界尽头海里的百合花,魔法师的书,金水池等等。。。
当然,影片里估计是为了照顾孩子们和喜欢大动作的电影观众,加重了海怪的戏份,但是我觉得这个改动是应该的。
比较可惜的是3D版的效果平平,好象是纯粹是为了赶上3D潮流所以才决定临时抱佛脚一般。
另外电影版的结局跟原作里是一样的。
阿斯兰所说的现实世界里的他的名字,雷佩奇普的抉择,阿斯兰的国度等等都有相对应的象征意义。
不得不说的是,对于尤其是成人观众来说它的宗教色彩非常强烈,所以能不能接受基督教的种种传播就全凭观众了。
但是总体来说,剧情真的不错但是亮点比较少,我认为更适合原作爱好者和少儿群众。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很神奇的梦。
梦里有人拉着我跑,来到一株很高大的绿色植物面前。
这株植物嘛,有点类似于童话故事里,农夫埋下一粒种子,种子生根发芽后不断往上长往上长,最后抵达了天堂,人类就顺着这棵植物爬到上帝的地盘。
梦里人叫我抱住植物,大概是世界末日了,植物上攀满了人,谁不小心掉下去就会死掉。
上下左右一看,都是我认识的人,然后上面那个人眼睁睁看着我抓住的那块叶子脱离植株,也没有伸手拉一把的意思,哼!
掉下去之后是一片蓝得不像话的汪洋大海,我和一个小伙伴在海里泡了一下,看见很多人乘着滑板从天空滑进海里,原来掉下来不会死,而是跳到这个新世界里了。
跟小伙伴游上岸,玩了一会她不见了,之后遇见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我们走走停停,看人们为这个新世界建立秩序,所有的东西都要重新建设,就像看见人们为校庆搭台一样。
好吧,再后面的情节就不记得了。
做梦最不好的就是无论它有多美妙你在梦里以为能有多难忘,醒来都会很快遗忘;遗忘最好的就是人们因为这种模糊的不真实的感觉很少会分不清哪里是现实哪里是梦境。
《纳尼亚传奇2》开头那里,彼得四兄弟姐妹并排站在地铁站,铁轨处飞速驶来一辆列车,列车越开越快,速度搅动着时空,他们站立的地方变成纳尼亚。
电影结尾的时候,他们穿过施了魔法的树洞,又回到那条铁轨前面,车还是原来那辆车,不过这次列车停下,在他们面前打开了车门——原本该做的事还得接着继续做,纳尼亚的奇遇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至于在《纳尼亚3》里,卧室墙上挂的一幅航海图画突然漫出大量海水,把埃德蒙、露西和他们的表弟浸没,他们和泡在水里的家具一起挣扎,等到游上水面,却发现自己已经穿越到纳尼亚的大海中。
一连串冒险结束后,三人再度投入水中,游出来发现自己坐在原先的房间里,水不留一点痕迹地迅速退去,他们连衣服都是干的。
世界看起来唯一改变的只有自己的脑袋,如果身旁没有两个同样经历的小伙伴投来默契的目光,那得有多强大的意志才能使自己保持相信所有历险不是做了一个梦?
一时的相信很容易,长久的相信就很难。
第一部的时候,露西一个人闯进魔衣橱,出来后没有一个人相信她说的话。
要是后来一直没能得到证实,她大概终有一天也会怀疑自己。
本来第三部说的就是心魔,在黑暗岛上,老勋爵说:“你恐惧的都会成真。
”于是他们跟埃德蒙由内心恐惧幻化出来的海蛇斗得难分难解。
实体与虚幻的界限不见得总是那么明晰,表弟是真的变成过一条龙,还是他做梦自己变成一条龙?
他原本对幻想世界不屑一顾的。
这时候就显出小伙伴的好,因为人们往往不自信,总是需要拥有共同记忆的人去支撑自己的判断。
就算几十亿几百亿的人说纳尼亚是幻想都没有关系,一同经历过的小伙伴们告诉你那就是真实,你并没有疯。
童年的回忆,我是在一六年,还是一五年,反正是我表哥考上大学的那个暑假看的。
那时候表哥考上大学了,家里面摆宴席,我也去喝了酒,喝完酒之后就和表弟一起看电视,我记得我那时候特别喜欢看CCTV5电影频道的一个节目叫《佳片有约》,我在那里看了很多我喜欢看的电影,《铁甲钢拳》《金刚狼3》《X战警(哪一部不记得了)》等等等等。
还有《万物理论》,《万物理论》这部电影还是我拖着家里人一起看的,当时我看了介绍我觉得这部电影特别好看,但是影片播出的时间又很晚我就很怕爸妈他们看一半不看了,特别是影片放一半又打广告去了,就怕他们不看,因为我觉得错过了就是遗憾了,只不过后来一家人还是在一起看完了这部电影。
和表弟也是提前直到那一周的《佳片有约》会有《纳尼亚传奇》这部电影就拖着他一起看了。
今天看《岛上书店》的时候正好看A.J在讨论书,提及了《纳尼亚传奇》,想起来了,特意来做一下标记。
《纳尼亚传奇3:黎明踏浪号》的剧情嘛,就是三个小朋友再一次穿越到了纳尼亚世界,开了他们的神奇梦幻之旅。
就像我们玩过的RPG游戏,小朋友们乘着黎明踏浪号领取任务,踏上寻找宝物七把神剑之旅,七把神剑是最后通关关键所在。
在一路上遇海盗、杀怪物、战心魔、抗诱惑,最后达到怪物岛和终极BOSS进行狂风暴雨般的屠杀搏斗。
电影最大的亮点应该是表弟尤斯塔斯,一个喜欢打小报告,自以为很博学,待人傲慢无礼,喋喋不休的家伙。
表弟尤斯塔斯从来就不相信有什么童话世界的存在,对于爱德蒙与露所说的纳尼亚世界更是嗤之以鼻。
而这一次纳尼亚之旅尤斯塔斯也一起参与了进来,小家伙初到纳尼亚时还一度保持着他臭屁孤傲表情,喜欢抱怨其他人的种种不是。
当尤斯塔斯因为贪财变成一只会喷火的巨龙时,我直接笑喷了,算是这家伙活该吧。
小家伙一点一点的认识到,纵然自己成为了长得并不怎么好看的龙,但依然能为寻找七把神剑之行做出贡献,也为自己变回真身做出努力。
原来一个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小朋友,在经历了纳尼亚之旅后,改掉了身上的那些臭屁自大的坏毛病。
经历一些奇幻之旅还是有助于小朋友成长的。
这部系列作品的剧情和票房一直呈正比,第一部在对的时间和恰如其分的宣传下成为了当年的节日票房黑马,之后在新鲜度逐渐散去和影片硬件下降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票房滑铁卢,来到第三部剧情上已经完全像个外传一般,平铺直叙罕有波澜,甚至连看电影的小孩子们都不再尖叫。
现在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一种为了记忆延续的行为,影片最后孩子们和狮子阿斯兰的对话大概反映了电影制作团队的一种心态:这种情况下不知道电影的下一部是有还是没有?
昨晚看了《纳尼亚3》。
之前很多人劝我不要看,说很是不好。
但这是我童年挚爱的童话,1和2都让我分外激动。
听多了这些评论,不免气短,生怕看了会失望。
所以拖着且找了多种理由,让自己没时间看,让自己的时间永远卡不上放映时间表。
但,经过这么久的挣扎,昨天睡了个下午觉,睁开眼距离开场还有四十分钟。
心想,再不看真就错过了。
(真要感谢时光网的手机客户端,让这些时间表烂熟于我心。
)整部片子,除了3D效果较差之外真还没让我失望。
其实关于这个3D还真要说两句。
导演老早就说这不是部3D电影,但受到《阿凡达》根据发行方的要求,硬是改成了3D电影。
否则为什么整部电影中都没有恶俗的冲击画面,比如扔过来一把刀,甩过来一具尸体什么的。
回到正题。
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说这部片子剧情平淡,不跌宕不起伏,不魔幻,不大场面。
我得说,这些人被好莱坞宠坏了,被养成了坏毛病。
《非诚勿扰2》是不是那么跌宕呢?
不是,但王朔的笔触却很明显,李香山最后的人生告别会,让人唏嘘不已,简单的言辞让人努力活着。
《黎明踏浪号》亦然,这是一部关于童真的梦幻作品,他不需要一把魔杖漫天飞舞,他不需要翻手动乾坤的大场面,他需要的是一滴眼泪就可以让你内心柔软之处动容的力量。
那个小麻脸尤利西斯执拗的和表哥表姐作对,讨厌他们,甚至在日记里记录下他们的种种愚蠢行径。
你敢说你儿时不曾做过?
起码我做过,我甚至在日记里倒计时和哥哥姐姐相处的时间。
埃德蒙不甘心做千年老二,总想着在某个时间窜上宝座,踩着败者的手仰天大笑。
小学时总考第二名的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梦境?
我得说我还有,我是多么希望我的一道杠变成二道杠,我是多么希望在自习课上发号施令,我是多么希望升旗仪式上朗读一周报告的人是我?
露西希望变美,就连做梦都想,希望丑陋的自己从未存在过。
你会没有过相似的闪念吗?
一定有一定有。
因为或许我们没老过,但我们都幼稚过。
幼稚的梦想就是这样的。
但是你却用《魔戒》的老道来衡量一个孩童的梦想,你会不会苛刻了一点。
就好比用《孙子兵法》规教一个幼儿园里和同桌发生争执的小朋友。
哥们儿,您犯得着吗?
片子里尤利西斯由于自己的贪心变成了巨龙,强大外表下的怯懦,刚强骨骼下的柔软,都是分外真实的。
但是他却异常幸运的遇到了那只侠客仓鼠。
一句“I'll Stay with you”让人热泪盈眶。
想家、害怕、呆头呆脑的尤利西斯在仓鼠的鼓励下都变成了鼓足勇气的康夫。
尤利西斯龙拉着黎明踏浪号奋起;害怕黑暗到转头逃跑但却被仓鼠鼓励回头冲向黑暗;恢复成人身拿起最后一把剑冲到阿斯兰桌的那个执着,以及踏在枯叶上的坚定。
这些都是一个孩子的成长,也是最让人动容的瞬间。
但太多人用一个过于审视的目光错过了这些感动。
一叶障目也就是这个道理。
片中出现三次“只要信念坚定,就一定有希望。
”此时,正逢我最好的朋友的父亲在这个春节进入弥留之际,生或死都是一念之间。
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泪,让我这个平时的话痨一时间言语全无。
我甚至不知说什么去安慰他,我能做的就是陪着他守在病床边,他说他做好的最坏的打算,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我知道他没有,谁也不会有。
昨晚看过《纳尼亚3》,我把这句话用短信发给他,希望他能信念坚定,期盼奇迹。
他仅仅回了一个“好!
”但我相信,他知道我的心思。
这是一部能让人得到力量和重建梦想的片子,需要一个安静的心情和淡定的视角。
如果仅仅是抱着看大场面,大刺激,大魔法的心态,那真是不应该而且一定会失望。
纳尼亚从来都不是《魔戒》,它仅仅关乎爱、理想还有信念,而爱、理想还有信念从来都不是惊天动地的。
他们都是润物细无声,而且温暖动心的。
我在香港看的是周五的五点半场。
全院只有三四十个人,青少年占了很多。
相信这部电影的观众都是带着看童话、科幻片的心态而来的。
如果没有比较深的基督教背景,很难看出剧(或者是原著)中一些情节和对话的寓意。
在《狮王、女巫和魔衣橱》里,狮子阿斯兰是牺牲的基督是最明显不过的。
不认识基督教的人很难明白。
在《凯斯宾王子》里的信心。
以及这一集里关于人内心的各种引诱:财富、权力、外表。
书的作者是个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当然他在很多情节与对话里都带有基督教信仰。
信仰有多深就看得出有多深。
结尾时阿斯兰说:在你的世界里我有另一个名字。
那就是基督教的神。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原著有七本。
现在拍了三本。
不知道最后会不会其他四本都拍成电影。
我很期待 The Last Battle 。
我承认我一直对欧美影片比较宽容,尤其是大制作的魔幻影片,至少在视觉特效、场景设计等方面人家一般都是10元特效起步的,对得起票钱。
当然,还有个原因真正烂到如现在很多国产圈钱片水准的欧美烂片我们也基本看不着,因为它们基本没有能够传播到地球背面的生路。
包括欧美演员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演技都过得去。
所以当《纳尼亚传奇》第一部出现的时候,我还是很激动的:魔幻史诗大片,还是部有深厚寓意的大片,很和我胃口。
结果去影院看了,中间硬撑着没睡着,而且看得浑身不舒服,照道理场面也够漂亮了,制作也不可谓不上心,故事虽然讲得不好但至少讲圆了,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出在那几个小演员身上,尤其是最小的那个露西。
讲真,我真是好久没见好莱坞出这么糟的童星了。
小姑娘长得挺可爱的,但是从头到尾就是各种端着,摆着我很可爱我很纯真的架子,让观众各种入不了戏,其他三位也不行,但和她相比好一点,但是但是颜值不高啊!
颜值不高就让人更难以忽视他们糟糕的演技,尤其是在气场强大的冰女王和栩栩如生的狮子阿斯兰的反衬下,四个小主角简直比路人还路人啊,除了有主角不死光环,其它的真都糟透了。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不平衡让人实在提不起兴趣也无法入戏。
外加纳尼亚传奇原著本身在国内没啥知名度,这样糟糕的演绎就落下“原来是部儿童片”的评价。
其实真不能怪原著,像魔戒系列,在电影之前国内的知晓度也并不高,正是电影的成功带动了原著的推广。
所以纳尼亚失败了,就老老实实承认吧,小演员演得太次了。
还可以横向比较一下题材相当相似的《潘神的迷宫》,小姑娘演得太好了,完全把观众带入啊,最后姑娘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真是心疼的不行。
之所以放在第三部吐槽这个问题,是因为第三部内部出了个对比模板,那就是丑得可爱的威尔保尔特,虽然他颜值真心低,但是演技真心好,真是把那几个秒得渣都不剩啊。
黎明踏浪号继续从女主开始各种端,只有威尔的演出自然,让你看了觉得他就是那个本色,但如果你看过《移动迷宫》或者《米勒一家》就能比较出这个孩子的塑造角色的不同,真是连气质都变掉了。
威尔的短板就是颜值实在不高,但也因为这样,他能创出一片天地,绝对是实力够强啊!
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好多留恋,最终我们还要回到家中,那里有我们的亲人,那里才是最终的归宿。
纳尼亚传奇3,是个不折不扣的励志电影,欲望是个扰乱人心境的东西,容貌、金钱、权利、地位诱人迷失。
只有敢于正视自己,摒弃欲望,才能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一星就給片尾曲吧,沒想到是Carrie Underwood電影拍成這樣好意思叫大片嗎?!!!主角都這麽丑,cohesion&coherence還如此糟糕,差得一米咧!!!
没什么惊喜
还能更烂点么?不要走下坡路。。
我喜欢讲衣柜后面的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帅帅的凯斯宾
没见过这么俊的狮子
三部没有二部好看 二部没有一部好看
垃圾
怎么找的孩子一个赛一个的,你们懂的。。。
又想省钱又想骗钱,这个系列的第三部已经无聊到令人咋舌的程度.... Tilda Swinton从2开始就经常出来打酱油,无语...
各种虚张声势,各种刚刚吊起来的观影快感瞬间给出无聊的分解,这一趟冒险旅程实在是无趣到家了。在这个世纪,还拿着传统、正面的童话圈钱,这一招基本上已经不灵光了。
只记得看过,一般
特技真心不错.
三部里最好的一部
大老鼠
昏昏欲睡……
比2好..
呃,真是一部不如一部了。3D效果几乎全无,剧情平铺直叙,特效亦无新意,插曲也无亮点。看在前2部的份上,多给了第3颗星。
看了3D的蛮过瘾蛮好看哒。。4个孩子就看到2个最小滴但也都是小大人咯PrinceCaspian还是一个字帅有个蛮傻的角色后来还变身金龙和耗子交朋友。。开头就是Cambridge真嗲。。喜欢魔幻题材有许多影片の影子驯龙高手哈利波特。。还期待再续只不过孩子们都长大了。。
哈利波特实在是太黑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