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云、林家栋、张晋、江一燕,这样的演员阵容应该是票房保障了,没想到在豆瓣只有4.8分。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前半段典型地道的香港古惑仔生涯,后半段主角改邪归正,荣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弘扬正能量。
细节略显粗糙,对主角重走正路的原因的描述过于简单,缺乏说服力。
江一燕就是来打打酱油,气质与影片风格格格不入。
而且这个角色毫无底线倒贴迁就一个瘾君子,怕是要被女权主义者口诛笔伐了。
推荐此片作为大学生禁毒教育片。
毒品虽然我没尝过,对它有一点好奇心,看到很多影片里吸它的人要戒时都是死去活来的,知道它的坏处大于好处,我就绝不会去碰的!
这部电影里的男主吸毒、贩毒后从监狱里放出来洗心革面、改邪归正,将戒毒进行到底并帮助兄弟们戒毒。
他是经过怎样的痛苦过程?
他是如何成功的呢?
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将带领我们大开眼界!
故事要从1974年的香港说起:男主华哥作为街头混混有两位得力助手:猫仔和喇叭,一个心细一个勇猛,那时的男人装扮以花衬衫为主,裤子全是大喇叭裤子,鞋子还是粗高跟呢!
头发很长像4个月没剪了!
他们的偶像是不是猫王啊!
警察哈雷更酷:带着超大的蛤蟆镜,一言不发就能吓死人!
瞧:男主贩毒场所经常遭到警察突击检查,搜不到货还要求被栽赃以完成警察局的指标任务。
警匪勾结时间长了,警察的贪心越来越黑!
男主的生意时常搞砸、亏损连连!
男主要养一大帮兄弟,还要养女朋友,日子越来越难熬了。
女朋友阿柔也劝他不要再吸毒、贩毒了,为了帮他戒毒阿柔去舞厅上班陪人跳舞,她如此辛苦赚来的钱根本不够开销,她是个刚烈的女人有些偏执:她没有选择去嫁个富人,而是做了顿丰盛的菜并放了老鼠药,等男主回来一起死!
可男主为了躲警察没回来,阿柔被兄弟救出活了下来。
男主在一次警察搜捕中被抓住,哈雷在关键之时放他一马,可在与别的警察厮打中没能躲过一劫,当警察要对男主下狠手之时,猫仔扑上前去用数刀将警察插伤,两人因此坐牢5年,在这期间阿柔伤心欲绝离开男主另嫁他人。
出狱后的男主在父亲的葬礼上也忍不住吸毒被家人唾骂,内疚不已、失魂落魄的他无依无靠流落街头,巧遇以前的兄弟,他已成功戒毒并扩招吸毒者到他办的戒毒所进行科学、专业、有效地戒毒。
他和喇叭去了几日后非常痛苦,在准备离开之时看见门口插着的百合花:这让男主想起当年追求阿柔时,是从别人开追悼会用下来的百合花,经过包装后变成一大捧漂亮的泡妞神器,外加偷来的黄金项链俘获了阿柔的芳心!
是的,有哪个女人不爱花呢?
项链带在头颈里天天看到能不喜欢吗?
况且阿柔对男主也是仁至义尽了,为了他都自杀过一次了!
想到这爱情的魔力让他回到戒毒所,男主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和喇叭成功戒毒!
他们找到猫仔劝他戒毒并介绍他养老院的工作,在男主和喇叭的鼓励下,猫仔也成功戒毒了!
就这样曾经的毒贩变成了楷模,他帮助了一批又一批的吸毒者戒毒,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后,男主去了日本进行讲座,在那里他遇见了阿柔,这位男主唯一心里爱的女人,得知阿柔的丈夫在几年前因车祸去世后,他将珍藏的那个定情项链寄给了她,当年阿柔离开后兄弟们生活拮据,男主无奈把项链给了当铺,后来猫仔把它赎了回来,当阿柔得知猫仔得了肺癌晚期立即回来看他并照顾他。
看到这我会想起我哥哥高烧一周不退,被查出直肠癌中期,辗转两个医院复查、6个小时手术后,医生取出的囊肿竟有猪心那般大个,吓得我嫂子说不出一句话,我连忙对医生说:这么大太吓人了!
医生辛苦了!
谢谢啊!
好在哥哥年轻才四十多岁,经过化疗、修养、家人的悉心照顾,恢复蛮好!
面色也越来越好了!
我埋怨哥哥十年里为工作太拼了,双休日、节假日都在加班!
大家可要注意啊!
人到中年身体弱了,要劳逸结合、修身养性为主啊!
所以猫仔在大伙如同亲人般的照顾下情绪异常的安宁,疼痛时医生要给他打吗啡止痛他都不愿意,说:我已经戒了!
据我哥哥的病友形容:癌症晚期的痛是钻心钻骨的痛,一般人难以忍受,生不如死啊!
可猫仔忍着剧痛拒绝打吗啡不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更是拥护心中唯一大佬华哥的尊严,如果男主当时没有戒毒成功,那他一定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家人亲人嫌他、兄弟们避而远之、女友更不会回到他身边!
所以从影片中我们学到了:对于在生活中都有缺点和坏习惯的人来说,及时改邪归正,为时不晚啊!
如果,我和阿甘一样把人生比作一盒巧克力,那一部部电影就是盒子里面的散装糖果,但是你想也想不到自己偶尔还能掏出一坨屎吧!
你想得没错,《毒。
诫》就是除了糖果的那些例外之一。
老实说,当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评论这部电影烂都烂的没水准时,我止不住笑了。
很同意那些人的话,影片故事零碎,没主题,没剧情,没冲突,没亮点。
演员走心,可以看出导演也是走心了的,至于剪辑,模仿了类似于《记忆碎片》的倒序,插叙,后来正序,所以大约也是走了心的。
所有人都走了心,却偏偏看起来连个走肾电影都不如,也是没sei了。
林家栋,到影片的最后几十分钟才看到了几次完整的脸,古巨基呢?
大约是一个小时左右墨镜摘下来我才看清原来是黑古,张晋还好,最后得肺癌那段至少看到了一个人物还算饱满完整的角色,这几个明明挂了主角的头衔,却太特么亏大了,镜头加起来都不够一半的,更别说近镜了。
新晋影帝只是个噱头,咋能不让人气愤。
全篇都只是刘青云的个人秀,从《神探》开始超级喜欢这个人,可到这部片子,他的表情还是那样严肃(扑克脸),说不失望是假的。
影片的另一个噱头就是打着人物传记的口号,香港黑道史举足轻重的神行十三太保。
可为啥只有三个?
那十个人去哪里了?
经费不够请不起人了?
谭耀文或许是因为我近视,反正自出场就是背景,看不到正脸。
吴孟达到底还是更有资历牛逼些,3场戏有张有驰,混不吝的黑道老大哥,又胆小又风骚,和稀泥两面胶,形象竟然赶超了另外两个主角!
影片最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剧本本身,虽然有人物原型,虽然表面上具有时代史诗的气质,但是毫无重点可言的情节,各种可有可无的角色,片段化严重并且时空混乱的叙事还有基本就不存在的节奏让这部电影变成了一个看不到起承转合、平平淡淡并且缺乏高潮的巨型流水账。
正如其它影评说的,电影情节破碎零散,就只靠主角的经历串连起来。
可能是为了全面地表现原型人物的威水和改邪归正,同时又要在讲述真实人物的故事时为尊者讳,所以叙述既没有高潮也没有低谷,也没有明显的坏人,很难形成有效的冲突。
而且整部电影的人物和情节非常突兀和零碎。
虽然宣传和海报突出了张晋和林家栋,可是他们的戏份少得可怜,原来以为电影里会讲兄弟情深,结果浮光掠影,根本没看到多少兄弟情义,只有主角的一个个前后不搭界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然后陌生的人物一个个出现,然后又消失无踪。
真没见过这样讲故事的。
本来聚焦几个主要人物,可以好好把一个故事一份情感讲好,结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位导演老手竟然会把电影弄成这样。
故事背景牛逼,演员也牛逼,为啥就看的人提不起劲儿呢?
的确,说这是一部禁毒宣传片都不够格。
对毒品的危害描述的不够惊悚,那个老头的死大约是全篇对毒品危害描述最正式的一段,可调调却是悲情的,少了些发人深省,倒让人觉得可怜可叹了。
贩毒者竟然还颇有情义,爱兄弟,爱老妈,爱老婆,怎能让人咬牙切齿的恨呢?
很喜欢豆瓣上一个短评:拍这种片子的人和贩毒的都该拉出去枪毙。
当时香港的社会状态让贩毒者没有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才有了后来改过自新的机会。
可放在现在的社会不行啊,法律的尊严呢?
犯罪的成本呢?
被害人的痛苦呢?
你说这是毒诫,反倒像是贩毒宣传片了。
因为,影片告诉人只要没直接杀人,出狱后就还是一条好汉,说不定遇见机会,走向人生巅峰都是非常有可能滴!
明明表达的是对毒品毁人一生的思考,竟然成了毒品也能成就人生梦想的奠基石。
太失败。
这不能是电影,应该是宣传片。
哦,教育片。
就说说影片里能够理解为人生鸡汤的部分。
首先是江一燕。
她告诉我们,只要你长的漂亮,有气质,够善良,就能拥有精彩人生。
不小心说出了实话。
换个说法应该是只要你自身不在黑暗中堕落,做最好的自己,就一定能遇到那个对的人。
不要在无望的时候放弃融入社会,你会遇见另一种可能。
(高大上了对吧)刘青云告诉我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人生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你看人家,小混混到持械斗殴抢地盘,再到贩毒,顶缸入狱,出狱,戒毒,成为戒毒导师,成立戒毒中心,发展连锁,海外讲堂,成为杰出青年,女朋友回到了身边,兄弟回归正常社会……人生赢家啊有木有?
而且,在人家的演讲里还间接证明了鸡汤文里的话:越牛逼的人越不装的很牛逼,装的很牛逼的人往往一点也不牛逼!
至理名言震耳发聩啊有木有?
影片还告诉我们,一直骄傲昂着头颅,大好头颅就会掉地上摔个稀吧烂,比如古巨基。
人要学会变通的,要承认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人老了,就要退让一些,否则就是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很多人说兄弟情太淡,看不出感觉。
这个我就不同意了,怎么能这么说呢?
哪里淡了?
猫仔不是说了很多次吗?
着重强调的台词你们都没好好看吗?
“老大,让我吸毒的是你,让我戒毒的还是你。
”“老大,我这辈子,就只认你这一个老大。
”“老大,跟你,我从来没后悔过。
”……怎么样,是不是的确兄弟情深?
你看医院回忆那段,笑中带泪,大约是全篇最有人情味的一段了。
所以说,兄弟情还是有的,只是少了快意恩仇,策马扬鞭,刀光剑影,说白了就是老大不够牛逼。
兄弟情也就黯然无光了。
冲着演员去看的,随您。
抱着巨大期望值去看的,还是算了。
毕竟时间可贵,浪费可耻
本以为分数不会太低,却出乎意料。
该片有别于传统的港剧,以时间为线索,偶尔穿插倒叙,故事平平淡淡,并无太大的跌宕,很多评价说是戒毒宣传片,但是我觉得不仅仅是戒毒的意义,还有一个时代的变迁所带来的种种改变。
江一燕没死,去了日本,成了一家餐厅的老板,与刘青云多年后的相见既突然又必然。
毕竟她曾说过忘记一个人需要用一辈子的,所以与他重逢不是突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刘青云,带头大哥666,他是一个时代的标签,或者说是各个时代的标签,从古惑仔到劝人戒毒的圣人,无一不展现了那个年代所需的,或颓废,或激昂,不是他造就了时代,而是时代需要他,所以他输得起,或者说他聪明。
这部戏张晋演技爆表呀,为你打电话。
林家栋依然是不瘟不火,让人看着很安心。
然后化妆师也厉害,把道友化得似模似样的哈。
最后,江一燕是真的漂亮、性感呀呀呀。
看了前面的影评才知道,原来这部片是上了院线的,真是失礼了。
我看这部片子是在抖音推荐的电影看到的。
可能是因为有影帝的加持吧,虽然平淡没有高潮,个人还是觉得可以一看。
尤其是电影前半部分讲述香港旧社会的混乱和黑暗,还是十分有意思的,后面的剧情虽然平淡,但还是可以给到观影者感受现实生活的气息,明天会更好。
如果作为一部戒毒宣传电影来说,可能确实不太适合现在的社会环境,剧情的重点也没有放在吸毒者的严重后果上,如果可以分几个人生,我觉得会更加有效果。
看了《毒。
诫》,明白它为什么评分不高了。
找了一堆一个打十个的打星演感情戏,使得希望看到血肉横飞的观众失望了。
刘青云是出了名的演戏不会哭,看的出他很走心,也想带着观众走心,可能有些带不动了。
本片依据真人真事改编,选择性的没提“慈云山十三太保”中的钱罐,蛮牛,高飞。
蛮牛身在江湖,不方便提,高飞就是演《古惑仔》的基哥,钱罐干啥的我忘了。。。
影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讲述了陈慎芝的一生,最后用到意识流拍摄手法确实少见,前半部没仔细看的,后期可能看不懂!
推荐指数:★★★
我是为看新科影帝看的这片子。
基本上,想看林家栋的可以散了,戏份几近客串。
想看张晋的稍微好些,戏份比林家栋还是多一些,但也还是寥寥。
本片是刘青云的大主角戏,戏份相对多一些的是江一燕和古天乐。
导演刘国昌当年的黑帮电影据说叫好叫座,但现在真是廉颇老矣,除了摄影角度有时还有点意思,以及偶尔有几处笑位,整部电影真是乏善可陈。
正如其它影评说的,电影情节破碎零散,就只靠主角的经历串连起来。
可能是为了全面地表现原型人物的威水和改邪归正,同时又要在讲述真实人物的故事时为尊者讳,所以叙述既没有高潮也没有低谷,也没有明显的坏人,很难形成有效的冲突。
而且整部电影的人物和情节非常突兀和零碎。
虽然宣传和海报突出了张晋和林家栋,可是他们的戏份少得可怜,原来以为电影里会讲兄弟情深,结果浮光掠影,根本没看到多少兄弟情义,只有主角的一个个前后不搭界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然后陌生的人物一个个出现,然后又消失无踪。
真没见过这样讲故事的。
本来聚焦几个主要人物,可以好好把一个故事一份情感讲好,结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位导演老手竟然会把电影弄成这样。
演员还是演技在线的,就是编剧和导演不知道是不是在梦游,搞出这么一部裹脚布似的的电影。
故事通过男主角叙述倒回的手法,串连起整部影片。
说是四位男主角可能有些勉强,那就姑且称为四位男演员吧。
这四位男演员应该都算得上港产片中的佼佼者了吧。
光捧得金像奖的就有三位哟,虽然一位未能捧杯,但他在观众心中早就成为了无冕之王。
这四位男演员:刘青云、林家栋、张晋、古天乐。
看看这阵容,演技应该不是问题,只要编剧和导演过关,影片还是挺有看头的。
就是带着这份期许,走进了《毒诫》的故事。
以往涉毒题材的影片,故事重点都放在缉毒上,而这个故事却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将吸毒之人从泥潭中拯救出来,完成自我救赎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的过程。
70年代的香港黑社会横行(打架斗殴、偷窃抢劫、吸毒贩毒、收放高利贷等等),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也有不少误入歧途的。
故事中的慈云山三兄弟也正是沉沦在这个时期的不良少年。
故事用平实的叙述,昏暗的光线、斑驳的老屋、腐烂不堪的病体向观众讲述着沉浸在毒品泥潭中的人们,如何的丧失自尊、如何的挣扎反抗、如何的走向死亡……影片男主角陈华从吸毒、贩毒、戒毒一步步走来,在他身上经历了家人的嫌弃、家父的离世、妻子的抛弃……一个连亲情、爱情都丧失殆尽的人,每日如同行尸走肉般苟活于世,从未曾渴望过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直到他看到曾经的毒友已经成功戒毒回归到正常人生活,才如醍醐灌顶般大彻大悟起来。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经历了生理、心理双重考验后,如涅槃重生的陈华终于带着兄弟们成功戒毒。
换回了来之不易的正当职业、逐渐恢复的身体、家人的回归……曾经的慈云山三兄弟,每个人都如获重生,完成了人生的大逆转。
正当他努力规劝仍在贩毒的老友(古天乐饰)回归正途之际,老友就被黑帮仇杀给逼死了。
不过我始终认为这个梗安排的过于唐突,人物结局也过于仓促,明显没有给剧情加分,感觉有些累赘了。
当然了,编导们不过是想再次告诫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我掌握的,只有自我救赎才是正道!
影片陣容足夠強大,也取材于真實,茅掟華也真有其人,懷舊題材,本來也甚為桃溪。
但內容平鋪秩序,一筆流水賬。
1.對背景交代不清,本來九龍城寨是非常有故事性的內容,但劇情的主力都集中在華哥的瑣事上,讓人覺得無趣。
2.很多事件參照真實故事,但都是一筆帶過,對人物的刻畫很失敗,華哥浪子回頭的原因也無甚說明。
3.過於平淡,矛盾點變來變去,但都不深刻,鏡頭運用也是平鋪直敘,好像無聊的談話,想到什麼隨意告訴觀眾什麼,使看的人沒有代入感。
找了一些资料,当年慈云山十三太保中在外名声比较响的有以下几位(其余继续在道上混的退居二线的隐姓埋名的不得而知,以能搜集到的明确资料为准):“茅趸华”陈慎芝,片中刘青云扮演的陈华“高飞”李兆基,片中林家栋扮演的喇叭“猫仔”陈振辉,片中张晋扮演的猫仔另外还有自投资拍摄自传《濠江风云》的澳门大佬“崩牙驹”尹国驹看了几片影评,都说十三太保为什么拍来拍去就三个人,并且说喇叭和猫仔没有存在感。
首先,我只能说,就这三位转型成功了。
现在拍黑帮片不能像以前那样宣传暴力,只有从这里面去挖掘转型成功的人物。
第二,喇叭原型是李兆基,对,就是古惑仔里面那个贪心胆小的基哥;另外猫仔的故事,我放条链接吧,有兴趣的朋友戳最下方链接。
香港福利院老社工年轻时曾为著名“古惑仔”核心提示:2014年8月,65岁的香港福利院老社工陈振辉因癌症去世,这名生前在福利院照顾了30多年老人,被大家亲切为称呼为“猫仔”的普通社工葬礼上却意外的出现了众多香港社会名流,而更加出人意料的是,就连警方也闻讯赶到,在殡仪馆外拉起警戒线逐一盘查每名到场者,直到这时很多人才第一次得知,这个平日里为人谦卑和善的老社工,年轻时竟是香港黑帮中赫赫有名的“古惑仔”。
惊醒方知此乃文艺片啊
快把这部影片的一切都立刻丢入硫酸池....
味同嚼蜡,慈云寺十三太保之首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也是电影里面枯燥无味的一生。
太水。不想多说
不懂为什么评分这么低。片子拍的很好很真实,台词很有味道,开始其实就是一群打闹恶作剧的小屁孩,最后一个一个走上了犯罪道路,最后改邪归正。一群老戏骨在那里飙戏江一燕居然不落下风。赞个!
真烂
人生,死不痛苦,有遗憾才痛苦。
说点和电影无关的,香港现在剩这几个抗鼎的基本都在这里了,他们几个人,为什么能在风浪中,一直来来回回的依然可以扛起香港电影的这面旗帜,一部本身就好的电影演员只是加分项而已。像这部都知道不是一部合格的优秀电影,但是因为主演们的存在,让你无压力的从头看到尾,这才是体现一个好演员的价值。
三星。看过。
自传体 装逼力作
勉强两分。这一票老屌的颜真是……催吐,九龙城寨的CG部分做的挺糟烂,几个角色的青年时代的假发套也够拙劣,那种吸毒者的疮脸虽然恶心但道理上还说得过去,但假发套子没法忍。这片本质上是个传记片,主题是戒毒宣教,但是男主的一条线给的够马虎理顺不下来啊,那点怀旧气氛渲染的还行。江一燕还挺美的
戒毒宣传片
过于流水账,但是评分怎么会低到这种程度
迟迟没缓过神来,太TM傻逼了,真的恨不得冲上去把银幕给烧了。观看本片真的跟自残没有太大的区别,气死我了。刘青云和古天乐的出台费到底是有多便宜?
听到了很多多年没听到过的词汇……
4.7分???why???作为刘青云的铁杆粉我要为他的演技打5分
白瞎了这个阵容了,本以为可以拍个《扫毒》,结果拍成了四不像
剪辑实在太凌乱了。但好在有一些情感戏的片段很感人。
2017/05/12tvb 明星班底,明明是戒毒宣传片可是在毒的切入点跟角度明显很片面仅存是朦胧飘忽晃晃晃的吸毒场景,蹭杂太多是古惑仔的情义和老掉牙的爱情故事。诸如戒毒的辛酸、重投社会的踌躇、劝诫的苦路却没引申。ps.感觉出狱后周围做架俩黑白通吃真并不像杰青...
太一般了,中规中距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