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好好的题材没用上力,就只是把男女互换了一下来演而已,这个力度什么问题都反映不了,谁也点不醒。
去掉男人怀孕的设定,就是很普通的剧情了,人物性格也不突出。
看到网上的评论,还有骂女主渣女的。
一开始是男主到处约炮,喜欢找不缠人的女主,发现怀孕了又为了职场生存自己决定生孩子。
结果观众希望女主放弃工作去养孩子?
于是我想,拍这个剧的人只是想看斋藤工当男妈妈而已吧,只要斋藤工大肚子别的怎么都行吧。
| 这是本号第250篇原创很久没有写影评了,查了查发现上一篇影评写于六个月前,期间陆陆续续也看了很多片子,有喜欢的也有无感的,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不想写了,于是除了被约的稿子外,几乎没有再动笔。
4月1日居家豆瓣帖子被连根删除之后,竟然连书都突然看不进去了,每天被微信群信息轰炸到,每一分钟都会被点爆。
疫情突然让我成为了一名”煮妇“,做饭虽然累,倒也成了一种远离喧嚣的放松手段,男友偶尔会帮着做个一餐两餐的,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我一个人在厨房里面对着“工作台”,孤独地“战斗”。
所以在这个时间点看《桧山健太郎的怀孕》这部剧倒是多出了一份基于体验而变得更真实的共鸣感。
这部总共8集的日剧不能算太出色,不仅在日剧范围中不算出色,并且在Netflix平台都不算太出色,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大胆”或者是“跳脱”的程度和我觉得有点过誉的《鱿鱼游戏》相比,都不能算出色。
无论是从角色的描写还是从剧情的设置,或者是切入的深度,这部剧都属于浅尝即止的类型,从男女关系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批判性,从日本社会的角度也没有什么深入的探讨。
事实上,这部剧除了“男人能生孩子”这个设定比较吸睛以外,整体做得都比较平庸,观赏的乐趣固然是不少,但仅限于一种类似奇观和出丑的普通乐趣而已,远低于我的期待,抛开它极有话题性的设定的话,它基本就是一部普通的日本温情家庭剧和恋爱剧而已。
当然在男女的常规角色反应在剧情中被倒置了之后,这种天然存在的戏剧冲突是的确会至少让我作为一个女性乐此不疲的,尽管我没有生孩子的体验,但男主突然开始泌乳或是排尿增多,情绪变化过大甚至有点所谓的歇斯底里的时候,作为女性还是会觉得一个字——爽!
事实上我相信如果男性依然是在他们的目前的生理结构下可以怀孕的话,所有的症状一定不会完全和女性一样,但是对于一直把生孩子看作女性的天职和天性,甚至于是一种恩赐的社会共识之中,这种简单粗暴的设定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譬如我男友看了前面那部分特别写实的孕后反应出现在一个男性的身体里之后,他半开玩笑地说,这是一部恐怖片吧,可见这些被大部分男性直接忽略掉的“普通且正常”的事情,真的让他们有“切肤”的能产生共情感的设定之后,这些小事才会被看见。
巧合的事是,看这部电影之前,正好在饭桌上被一位前辈催生,生了两胎的他催着我和男友生孩子,桌上的另一个单身年轻男孩则是轻轻松松张口就说自己想要三个孩子,全然没有去思考过,会给未来的另一半带来多少的痛苦,也没想过这是首先在要求对方牺牲,虽然我不否认生孩子的确可能带来一些全新的体验,在众多文字和影视作品中被称为“礼物”,但这种不确定的获得是以极大的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换来的。
比起去讨论生育权和义务给男女带来的不平等,这部电视剧更多的是在用“生育”来讨论人生而不同的歧视话题,或者说是在讨论男性女性化所受到的歧视,在男性视角里产生的对女性的“感同身受”,而不是彻底的对于男女性别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思考。
男女主角的关系处理得十分平面,基本就是所谓“渣男”反应由一个女性角色来表演出来,或者说是一种最基础版本的换位思考。
而男主职场部分的处理,也做得十分温和,当然在男主遭遇到职场歧视的时候,的确也连带着让同样遭遇歧视的女性角色被看见了,但最终这种被看见也只是被男主一个人看见了。
当然无疑,这部剧也指出了一个可能被男性女权友好派或是女权主义者常常忽略掉的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残酷而无奈,女性平等绝对不可能只靠女性一方的觉醒和抗争就能完成,而是需要男性共同参与,在几千年根深蒂固已经形成习惯的男性为主的社会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已经习惯了忽略女性的存在,是的,其中包括女性自己。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剧的几点处理,譬如男主角从头至尾情感关系里“渣男”的设定没有改变过,譬如男女主角到最后一集都没有结婚却一起抚养了孩子,譬如女主角家庭看似“完美”却不相信家庭关系,反而男主角作为单亲家庭更笃信家庭的美好,譬如女主角最后“抛”下孩子只身去追求事业而没有提出所谓的“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解决方案,譬如男主的母亲设定为出租车司机和单亲妈妈,譬如男主的爸爸不仅是“孕夫”一代还是以失败者的形象出现,这些设定无疑和日本主流文化相悖,也几乎可以说是亚洲主流的家庭男女爱情观相悖,但却是十分西方也十分Netflix式的一种典型人物设定,甚至于在台词中出现了,把“自我”放于家庭、集体之上的呼吁,可以说是一种不小的突破。
希望能在以后的亚洲作品中看到更多保有这样价值取向的作品出现,当然我也希望剧情可以更猛烈一些,温和,大部分时候无法解决问题,相信这两个月我们深有体会。
最后,本片在Netflix已经上线,资源网上也已经有了,有兴趣的可以拉着男性另一半一起看看。
BTW,我的女神上野树里还是这么可人,真好。
无意当中刷到的一条视频,就狠狠期待住了《桧山健太郎的怀孕》本来以为是一个很搞笑的故事。
(我的想法)一个男人发现怀孕然后出现的一系列掩饰怀孕所制造的戏剧冲突,创造令人发笑的情节。
没想到它会是这么严肃,这么压抑(其实我并不喜欢压抑这个词语,因为一看到它我就不开心,但这些情节我想到的除了气愤就是压抑。
)聊聊我看完这部剧的想法。
思考一剧一开头,男主所说的一番话。
“我从未想过怀孕如此艰难,身为一个男人,压根没想过,怀孕会怎样改变生活的节奏。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男性是无法感知到一个女性又要兼顾家庭和事业是多么的艰难,还有那外界带给女性的职场生存压力,以及生育小孩的危险与疼痛。
他们都无法感知到,但转换视角,是否能让男性思考?
思考二女主她亲情淡薄,父亲觉得她“丢人现眼”,母亲想让她嫁人,有个孩子,不要那么辛苦,她是一个独立的女性,觉得自己不适合婚姻,想要好好打拼,为此她与家庭几近决裂,妹妹给她发了结婚邀请函,想让她参加自己的婚礼,她去了。
妈妈告诉她不要和她爸爸顶嘴,可一见面,他就像中国式催婚一样说,怎么还没找到一个好的对象。
这一段太气愤压抑了,我不否认父母想子女好,可是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完全不知道。
只觉得踏入婚姻便幸福么?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种生活,不仅仅是结婚生子一种“颜色”,忠于自己才不负这一旅程。
思考三女主因为在家里去参加了同学聚会,同学们聊起了正火的孕夫桧山健太郎,她是他肚子里孩子的妈妈。
男人说好恶心,女人说好丢人,我才不会说出来。
女主争论了一下,她发现这世界上偏见不会消失,她选择勇敢的面对。
偏见不会消失,我们能做的只有忠于自己。
思考四你会做到孕夫的天职么?
如同你问女性的天职一样,而男主有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其实这部剧给人的思考很多。
人生有很多意外,我们有什么样的选择,就会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就到这里吧。
开头惊艳,过程就是讲述了一个孕夫所面临的异样目光,以及他们所面临的不安与困境。
就是,真的有这样的人么?
——end——碎碎念:我还是挺讨厌那些说让男人也生孩子的评论。
我不是说生孩子一定是女人的事,而是,让男人了解女人在家庭,孩子和社会的困境才是主要的,而不是单纯的去把生孩子推脱到男性身上。
影片接近尾声,男主休假照顾孩子,在扶梯上和女同事聊天说:我好像成长了。
女同事说,我们女生向来如此。
里面也有身为孕夫的女人的困惑,她们体会不到女性的天性,接受到的压力也是有的,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而不是说真好,这样的男人来一打。
这不也是变相的“男尊”我讨厌女权,是讨厌打着女权的幌子,来搞优越感的女权,我讨厌男权,是讨厌那些不尊重女性自主意识的男性。
我希望这个社会,多包容,少歧视,多尊重,少偏见。
题材很新鲜,但是也并没有把实际会发生的情况讲全。
例如,在男性女性都可能怀孕生子的社会里,公司是否会在雇佣方面一视同仁,招聘时对已婚未育的男性是否担心他们很快就休产假,而不予录用。
剧中男主怀孕后,工作上,经济上,情感上,几乎不受影响,而身体的不适,情绪的波动,旁人的异样目光,也只是点到即止而已。
甚至产后的恢复,生子对身体上的各种问题都没有发生,产后的复职也完全没问题,这与现实中女性产后回归社会的艰难截然不同。
男主在产前产后工作都不受影响,是因为公司的包容(作为稀有模特,有利用价值),然而,企业对怀孕和育儿的女性是否也一样包容?
应该不大可能,原因就像片中所说的:社会惯性把生子育儿看成是女性的天职,是理所当然的责任。
女主得知男主怀孕之后的各种表现,其实并不是渣,她和男主是炮友关系,不是普通恋爱关系,所以在男主有多个女炮友的情况下,问出“孩子是我的吗”的问题,也是人之常情。
而且由始至终,女主都没有逃避养育孩子的责任。
虽然后来去新加坡工作,但也是在男主的劝告下才决定去的。
现实中,男性为养家糊口而离家外出工作的例子太多了,也没人说他们渣。
换成女性,在有孩子之后,不放弃事业和梦想,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但却经常被批评“没有母亲的样子”。
男主的父亲当年受不了旁人异样目光,就赌博(到剧终也没改掉),抛妻弃子,不顾而去,一直没回来(除了问男主母亲要钱),就是一个渣,最后却莫名洗白了。
不明白男主父亲到底为何回来?
几十年不出现,看到儿子出名了,出息了,就回来拉关系,还向男主的朋友欺诈钱财,把儿子名声搞坏,虽然最后主动把钱还了,但还是没法洗白吧?
回来一趟,搞这么多麻烦,就为了引出当年生下男主的,是他父亲吗?
要是换成是男主的母亲抛夫弃子,赌博,逃避责任,几十年之后回来涉嫌诈骗,扰乱儿子生活,不被骂死才怪。
片中的社会还是对偏向男性,即便是男性也可以怀孕,得到的重视依然比女性多,而女性依然受到较多的歧视。
首发于公众号:杰拉德(4月23日7:30)
图片豆瓣目前评分7.7,比预期的低一些,但也算不错
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男性孕夫桧山健太郎(斎藤工饰)是一家广告策划公司的职员,在事业上升期的时候,得知自己“怀孕了”。
从开始的拒绝,到后来慢慢接受,同时也联系到很多有同样状况的男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个群体更容易让社会接受,并希望与他的伴侣濑户亚季(上野树里饰)一起将孩子抚养长大。
在桧山的努力下,这部分群体也逐渐被社会所接受,他们的孩子也健康的成长起来。
共八集,一集25分钟,算是一部轻松的喜剧片,虽然并没有想象中将事情讲述的那么深刻,但好在结局也算是皆大欢喜。
期待如果有第二季的话,可以将内容更充实一下!
妊娠する/关于怀孕
桧山健太郎的怀孕◆剧中桧山健太郎可能会面对着现在这个社会中怀孕女性可能会面对的一切问题,包括身材的变化、焦虑,也要上班顾家,面对工作中的一切,甚至是歧视等等,这些也都是现在社会的常态,只是这部剧换了另外一个角度,通过男性视角将这些内容表达出来。
表达方式相对柔和,适合周末休闲观看。
亲爱的小孩◇ 同样,最近也在关注另外一部国产热播剧《亲爱的小孩》,同样也是聚焦家庭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各种摩擦。
知道这个剧也得感谢人民网关于“贩卖焦虑”那片发文,但确实让更多人知道了这部剧。
跟这部日剧相对温柔的叙事风格不同,这部剧戏剧冲突更加强烈,观看感受会压抑些。
父权社会下,生育常常被认为是女性的“天职”。
尤其是到了三十岁,女性总是难以逃离被身边人催婚、催育的宿命——“再不生?
等年纪大了才生就很辛苦了啊!
”在这个“女人生娃”被当成天经地义的环境下,怀孕与生育带来的各种痛感,包括漏尿、孕吐、忌口等生理反应,以及产后被大幅降薪或炒鱿鱼等就业困境,却没有得到社会的更多重视。
但是,如果有一天,男人也“大肚子”了呢?
近日,网飞新推出的一部高分日剧——《桧山健太郎的怀孕》,就以性别翻转为素材,为观众提供一个讨论与反思的机会。
在这部剧的设定中,生育的主体不再是女性,而是大腹便便的孕夫了。
《桧山健太郎的怀孕》当幸福悄然而至,男人们如何应对这个“意外的惊喜”呢?
又或者说,这对他们而言,反而是“措手不及的惊吓”呢?
01怀孕与生育,不是女性一个人的事情在花花世界中,男主角健太郎一直是一个享乐主义者。
年近四十的他,不仅事业有成,在公司内被上司器重,就连情人也有好几个——比起严肃的恋爱和婚育生活,他更享受这种短暂的快乐与满足。
直到有一天,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健太郎,正准备向同事说明工作安排时,却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只好匆匆奔向厕所狂吐。
如此莫名的生理反应,让他只好迅速地结束当日的工作,前往医院求助。
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检查后,医生却告诉他一个难以接受的答案——“先生,你已经怀孕了。
”言毕,医生还一边操作着医学仪器,一边向健太郎讲解,“我明白,对男人来说,‘怀孕’一事通常事不关己。
你慢慢消化一下。
”
但未听完医生的解释,健太郎就快速穿上了衣服,慌张地逃出了医院。
在他的认知中,男性怀孕的现象只在电视新闻出现过,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呢?
他要怎么生下来呢?
又要和谁一起抚养呢?
这些问题就像是一串鞭炮般,在健太郎的脑海里响起。
很快,他的身体也有了更多妊娠的反应,呕吐、泌乳、疲惫……各种复杂的感受接踵而来,自然也影响到了日常的工作。
在无法向他人倾诉“男人怀孕”的状况下,健太郎开始考虑堕胎。
然而,堕胎并没有那么简单。
医生提醒健太郎,必须要告知孩子妈妈,才可以进行手术。
但尴尬的是,与健太郎发生关系的人,都是关系不密切的情人,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伴侣。
所以,他还需要根据过往的行程,找到孩子的妈妈。
庆幸的是,孩子的妈妈是健太郎还算相熟的亚季,一个同样与他不热衷婚育生活的自由作家。
健太郎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以为自己很快就可以从痛苦的妊娠状态中逃离出来。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不过是生育困境的开始。
过往,我们总能在一些狗血的都市剧中,看到男性对女性怀孕的回避与质疑。
而今在这部剧中,也上演了同样的剧情。
当亚季听到健太郎怀孕的消息时,第一反应也是困惑与不安,“你还有其他的情人,你确定这孩子是我的吗?
”
此话一出,就像是“荡fu羞辱”般的Pao弹,开向了他的心脏。
作为一个浪子,健太郎从未想过这句话会是女伴口中说出。
尽管,他平时也会提醒同事不要性别歧视女性;但直到这一刻,他才因为怀孕而共情到女性在亲密关系的压抑。
值得一提的是,当生育主体不再是女性时,作为独立女性的亚季,也对是否要孩子的想法有了更多的变化。
刚开始,她考虑到自己的事业,同意了堕胎。
但转念一想,她无需经历痛苦的妊娠,就能拥有一个孩子,又想把孩子留下来了。
强烈的妊娠反应,与孩子妈妈摇摆的态度,只是健太郎在怀孕初期面临的小小挫折。
更令他困扰的是,却是社会对“孕夫”的偏见与歧视。
尽管,在此剧的设定中,任何男性都有怀孕的可能,但大众依然无法接受与理解这个现象。
在不少人的认知中,怀孕是女性的“天职”,而不是“男人的工作”。
因此,当孕夫出现时,常常会遭到异样的眼神、奚落的言语。
甚至,由于这种不符合常规、主流的出生方式,孕夫们生下的小孩也会被同龄人欺负与攻击。
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开始给孕夫们贴上性别标签。
比如,在一次记者会上,有人就问健太郎是否会做好“孕夫的义务”,言下之意就是觉得作为一个孕夫以及父亲的他,正做着没有男子气概的事情——吃甜食、分泌母乳等行为。
就这样,因为怀孕与男儿身,健太郎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异类”。
默默承受着一切的他,终于忍不住发出了无助的感慨,“我从未想过怀孕如此艰难,身为一个男人,压根没想过,怀孕会怎样改变生活的节奏。
”
事实上,在健太郎身上发生的一切,包括生理反应、工作困难,都不过是几千年来一直在女性身上重复的事情而已。
如今,到了男人生娃,也不一定很轻松。
更重要的是,生育本身,从来就不是一个人、一个女人的事情。
02共同抚养孩子,不一定要结为夫妇两个人有了孩子,就一定要结为夫妇,再一起养娃吗?
这是剧中给观众留下的第二个思考。
前文讲到,健太郎和亚季并非是男女朋友,只是固定Pao友。
过去,他们习惯约定时间,在那天晚上云雨,之后告别,再等待下一次见面。
然而,孩子的出现,却让他们的关系出现了变动——一定要结为夫妇,才可以共同抚养孩子吗?
对此,健太郎和亚季也做出了不一样的判断。
浪子的健太郎决定“回头”,希望以传统的一夫一妻制的形式进行育儿。
但亚季却不同意,她觉得自己无法像母亲一样承担母职,所以无法结婚,但可以和健太郎一起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
亚季的理念,也是在打破社会对于“母职”的认知。
在婚育之外,女性的生活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哪怕她们真的很想育儿,女性也不必拘泥于过往的价值观,而是可以建立新的育儿观,并做出新的育儿实践。
有趣的是,听到亚季的回应后,健太郎也并没有为孩子再去找一个妈妈,而是开始了新的育儿探索。
在工作之外,他主动联系其他孕夫,并向他们请教怀孕、生育的事情,并慢慢学习一些生活技能。
所以你看,男人真的不会带娃吗?
并非如此。
或许又是因为大众觉得这是妈妈的天职,或是对父亲的不信任,才会觉得男性不会育儿。
但事实上,当孕夫们足够用心,并且愿意去做这件事时,一切都皆有可能——健太郎就做得挺好的!
此外,我们也应该看得到育儿需要的社会支持,比如职场上的友好制度。
自从健太郎怀孕之后,公司并没有炒他鱿鱼,而是根据他的生理反应,给他提供了一些假期。
甚至,公司大老板还安抚健太郎因怀孕而波动的情绪,希望他保重身体。
在职场之外,健太郎也找到了其他同类,和一些孕夫们定期见面。
尽管社会对孕夫们的偏见很多,但在同伴的安慰与支持下,健太郎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不再是孤岛的孕夫们,也在慢慢地发展出属于他们的生存智慧。
至此,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只有结为夫妇才能一起育儿吗?
答案恐怕早已揭晓。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跳出剧中,从现实层面继续思考这个问题——在这个时代下,育儿的组成,是否可以多元化呢?
过往,我们的养育文化,一直都是以异性恋为主的模式。
但如今,当一男或者一女未婚又想育儿,该怎么办呢?
又或者说,健太郎或者亚季这样的单身父母并不少见,社会支持可以怎么做呢?
比如弹性的工作时间?
友好育儿的办公场所?
更重要的是,我们也需要明白,适合孩子成长的一个环境,可能不在于是否一定要有一个父亲、一个母亲,而是一个有爱、非暴力的生活状态,家人们彼此是否足够关心、陪伴、互相支持,才是一个健康的相处之道。
唯有在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再加上社会的育儿支持体系,家长们只能安心地选择育儿的方式,小孩也能自由、快乐地发展。
03当男人会生娃后,性别会更加平等吗?
当男人会生娃后,性别会更加平等吗?
这是剧集让我们思考的第三个命题,但可惜的是,我们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
一方面,由于孕夫的身份,健太郎成为了一个公众人物,推动了大众去关注与重视孕夫的需要。
比如在公共场所增加哺乳室,或者在办公场所增加育儿相关的空间等;这些设施与空间的增加,也给女性育儿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支持。
但另一方面,健太郎作为孕夫的生活,仍然跟女性育儿的困境相差甚远。
以职场为例,健太郎怀孕之后虽然刚开始被减少了工作量,后来因为孕夫身份得以升职加薪,成为了公司的代言人,有了跟公司商量育儿假的底气。
然而,这种底气对女性而言,却很难拥有。
正因为女性怀孕是普遍现象,所以与孕夫的广告相比,不具有争议性,更难以引起重视。
可女性的怀孕,除了妊娠反应感到不适,还有可能困在了“重男轻女”的牢笼,所以被迫一直生不停。
尤其在纪录片《人间世》中,女性被沦为生育机器的状况,更是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为了生下这一个男宝,年轻的女孩们愿意放弃一切,甚至是自己最珍贵的生命。
但孩子诞生,却已经没有了妈妈,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回到这部剧中,健太郎在职场上,无论是怀孕前后,都是被人器重的状态。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间公司的女员工,却必须配合其他男同事的黄色笑话,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难以有升职加薪的发展机会。
更尴尬的是,剧中为健太郎设置的“难题”,竟然是健太郎爸爸曾骗过钱,影响了他作为代言人的身份。
但剧中没有深入探讨的是,健太郎的爸爸之所以选择骗钱,是与其在生下健太郎后,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有关。
因此,比起那些需要平衡生活与工作的妈妈,健太郎无疑是一个幸运的孕夫。
无论是生产前后,他依然有很好的工作,可以因代言人的身份,干脆利落地向公司请假,更不需要担心性别歧视的困境。
甚至,当男性生育之后,他们的肚子一旦恢复原状后,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抹去怀孕的历史,再次成为一个“轻松的父亲”。
至于育儿,可能在大众的认知下,还是会让母亲去承担所有的育儿责任,继续困在丧偶制育儿的窘况中。
这提醒着我们,即使在未来,男性的身体真的可以怀孕了,但生育的性别困境仍然存在。
为此,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从妊娠、怀孕到产后,还需要搭建一系列的支持体系,才可以让想生育的个体,大胆地、自由地生。
性别平等之路还很漫长。
或者在将来,男性的身体真的可以怀孕了。
那么生育困境依然存在,我们能思考的问题仍然很多,生育、怀孕,生产后,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友好的社会支持体系。
也许到那时,人们也不再拘泥于婚姻形式的育儿,还会出现如伴侣合作式的育儿形态。
那时候,单亲家庭也不再被歧视,孩子们都能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Hi!
亲爱的豆瓣小伙伴,欢迎看完Yummy的文章!
作为国内女性愉悦领域开创者,性健康咨询培训颁证机构,我们希望用前沿的愉悦指南与专业课程,提升女性身心成长与两性愉悦认知,帮助每个人爱上自己、勇敢去浪!
也欢迎扫码关注Yummy的公众号:Yummy愉悦精选,打开你的新世界大门。
最近看了这个,我对关于生育这方面,女性男性之间,有了新的想法对于大多数时候,我发现自己还是身处刻板印象之中比如今天英语课上英语老师问:这个图片里的房间都是花装饰的,所以会是女生还是男生房间?
我下意识就回答:女生瞬间我又醒悟过来,这些刻板印象已经潜移默化到我脱口而出的地步。
今天看了这个剧,我又在想——某些评论说——没有展现对于女性生育痛的深刻表现生育在女性身上是平凡,男性身上却成了红利。
对于女主放弃新加坡工作留下跟男主一起养育孩子表示批判,说女主智商不在线那换个角度想想——①如果是女主生育,男主抛下刚生产下来的孩子,去新加坡工作几年,那就是对的选择吗?
所有的女性都有生育痛吗,他的丈夫都不爱她们,不爱她们的孩子吗,不会因为妻子生育而提心吊胆吗?
如果换了男性生育,生子压力就不存在了吗?
我还是觉得网飞做了大胆创新,就比如男性生子这个话题就很吸引眼球,这就是一种刻板印象——男性怎么能生孩子,多奇怪。
所以我觉得新鲜,我想看。
但男主说了一番,如p2,就被他的同事说他怀孕就成了女权主义。
那如果换一种——男男生子,女女生子都存在,那也一样新,一样吸引眼球,因为是刻板印象,打破常规的现象大家都会觉得奇怪啊。
生子体验到的那一刻才能说你了解了,提出看法了,没办法感同身受说出的话,真是讨厌。
我没体验过生子,也没有那样的想法,而我也有种在反对别人生子,已经在把别人生育说成毫无价值事情感觉到一种无知感。
因为我无法得知别人生孩子是否是真的愿意,是否幸福,相爱的人也许真的有这样想要拥有孩子的想法,以至于我现在不知道其中原因有多少,感觉是很有趣的选择。
无法去揣测,也不能贬低别人生育这件事。
因为生命很长,未知事情太多,说也不知道100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觉得要是所有人都有生育的机会会如何呢,同性之间,是否会成为有意愿生育的他们都福音呢?
好希望有人能看完跟我讨论🙇♀️
其中我喜欢的一个短评
最近看了一部网飞的新剧《檜山健太郎的怀孕》。
这是一部描述日本社会高压下的一名男性突然怀孕的故事🫃如果平时有看新闻就会发现,当今的社会时常呈现出一种“割裂”的状态。
每当发生什么社会事件,“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观点总是碰涌而上,特别是站在男女立场的前提下,好像永远在争论谁对谁错,谁输谁赢。
这部剧演绎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假如男女都拥有相同的经历,譬如:怀孕、生产。
那么,性别上的差异究竟会带来怎么样的分歧呢?
剧情一开始就很巧妙的揭示了男性的恐慌。
首先,大部分男性对于“男人怀孕”这件事本身就是不接受的。
在男主父亲的那个年代,因为怀孕被当作“变态”,天天被邻友耻笑,终于有一天,内在的羞耻感和恐惧让他再也无法承受,最后抛妻弃子一逃了之。
而男主生活的今天,日本经济迅速增长,社会一片繁荣,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却变得疏离冷漠,大家都是以“便利”为前提来往,谁也不想过多干涉谁,就算是恋爱,也是今天约一个,不开心了就换下一个。
看似物质充裕的社会,基本上没有人会因为温饱问题而饿死,但精神上的极度匮乏,导致了人们都没办法花时间和精力投入一段有深度的情感关系。
男主就是一个应对感情潇洒自如的人,在刚得知自己怀孕的那一刻,居然不知道孩子是谁的…之后第一时间选择了掩人耳目和准备堕胎。
当他因为频繁的孕吐备受折磨,因为生理上的变化而导致精神恍惚,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拉满了整个荧幕。
在他第二次找女主角签“堕胎同意书”时,女主角提出了“生下来”的建议。
这时候的对话如此真实的反映出如果能够换位思考,其实男女思考问题的方式居然没什么不同,此时女主角给出的反应倒像是那个“不负责任”的人。
“突然的怀孕”“新生命的降临”“养育问题”,发生在一段不稳定的关系里,职业生涯的规划全部都受到了影响,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只要是个人都会惶恐不安、脆弱无助。
原本海王一般的健太郎,突然间变得更有人情味了起来。
而女性这边对于“男人怀孕”这件事却是接受度很高,剧中对于女主角的性格刻画也是十分深刻。
她从一个传统的家庭跑到了东京,成为了一名自由作家,企图摆脱女性“相夫教子”的命运。
或许那些可有可无的情感关系让她在某些时刻感觉到自己还是活着的,当她得知健太郎怀孕的时候,理智十分在线。
也许也是因为过往的她习惯了凡事都依赖自己,所以给出的建议显得不那么有人情味。
剧中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东西,也许当我们遇到一个难题的时候,想到角度A,再想想角度B时,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我想这大概就是这部剧集想要反应给大众的视野,学会“换位思考”真的非常重要!
之前看预告片和设定就很感兴趣,应该是这些年看的第一部正常男性生子的电视剧。
(娜诺那个不算)通过这部剧get到了工桑成年男性的魅力。
看完之后感觉这部剧拍的不错,剧情也挺有意思。
剧主要围绕男主的故事线展开,一个事业有成的海王意外怀孕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一系列的经历。
女主的故事核心是她想做一个为自己而活的人,不想为了别人而放弃自己的准则。
所以最后结尾女主在带了一段时间小孩后想要放弃工作机会不出国的时候男主劝她为自己而活那段感觉特别棒!
是全剧中我最喜欢的部分。
男主的故事反而让我觉得就那样,开头因为怀孕的身体变化导致工作上被打压看的很难过,但总体而言因为男主的工作性质所以他整个怀孕的过程给事业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没有普通女性的那么大,反而那个花店老板一家更体现了男性怀孕面对的社会压力。
感觉男主虽然单亲但并不缺爱,所以他相信家人,这也和女主不一样,所以我其实特别不理解他在他父亲那件事上的处理,明明母亲才是一直陪伴他养育他的人,母亲也和他说了父亲是什么样的人,但最后还是坚决的去找父亲,难道不会伤母亲的心吗。
这是男主身上我最不理解的一个点。
不过总体这部剧还是很不错的,设定新颖,剧情简单而平凡。
很喜欢那个花店老板一家,普普通通的人们努力的热爱生活!
一个男人在男权社会怀孕,尽管他受到了挫折,但他仍旧获得了男权社会的谅解,将他打造成为一个商业符号。
这是因为他只是一个异类,只要没有动摇男权的根本,他们能够容纳这个异类。
这部剧与其说是从男性怀孕这一点出发呈现生育对女性的压迫,不如说是展现了社会对异类的排斥。
很大一部分的偏见不是一个社会对孕妇的偏见,而是一个社会对异类的偏见。
男主因为怀孕成为了孕夫们追捧的对像,个人影响力扩大到公司还得求他继续做代言人。
这一点让我很不适。
男性怀孕作为一个奇观被展现,但事实上大多数男性并不会因为这种少之又少的事情而对自身的地位产生危机感,女性真正的生育苦难大众却习以为常,理所当然。
女性怀孕的危机只在开头几集轻描淡写地掠过,到最后整个社会都开始重视男性孕夫,为男性孕夫生产产品,这是何等荒谬?
这种和解是隔靴搔痒的,无法触及根本问题的。
男性永远无法站在男性的立场与女性共情。
我理解编剧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我不得不怀疑这是男性拍的作品,好像是在对男性说:看,就算是男的怀孕,我们也能让这个世界接受我们、欢迎我们。
要我说,既然都让男人怀孕了,何不直接改变这个世界观,将故事构建在一个女权社会中?
直接通过社会对女性的优待暗示社会对男性的优待,通过这种反差揭示平时我们习以为常但却饱含歧视的问题。
当然这存在的一点问题是,这一点会牺牲掉对现存社会女性尤其是孕妇困境的直接揭示,所有的揭示都会基于女性义务到男性义务转变的间接反讽。
这部剧的精华之处就在桧山同时的那句话上:桧山啊,别把自己说的那么伟大啦,(你的那些努力)对我们女人来说不过是习以为常,男人都是白痴。
因为这句话,我愿意把这部剧再打高一星。
呵
節奏很慢,但又沒有體現出細緻。也沒有好好利用切入點或者角色互換,並沒更好的體現男女的社會角色與關係,總之戲劇衝突並不夠。偏向純粹的娛樂,卻欠缺即使稍微深入的探討。
好的一点是把少数群体的心态描绘得特别到位,前几集找到同样的孕夫交流心得时,总有种熟悉的共鸣,那是跟另外的大多数人交谈时无法抵过的安全感。不过确实是不够激烈,结局也是鸡汤走向,风雨过后一定有彩虹的概念,太不现实了。不过哪怕如果有一个人能借机体验到那种感觉,或许这部剧的社会意义就也已经达成了。3.5归4。
对小众人群的看法 社会宽容度 角度不错 但有点无聊
这奇妙的设定不就更说明如果男人无法感同身受 他们怎么可能理解女性的困境呢 可惜在设定大胆 叙事还是没一刀切进痛处 就算如此 仍然很推荐!
越看越失望,一股楠臭,只看到了生硬的性转以及不合理且无趣的冲突。女性的日常发生在男性身上就是一种“令人恶心的偏见”,当男性成为少数时依旧可以借力变成特权,现实中女性、孕妇、母亲的真正困境被蔑视。
这题材最后拍成这个样子,只留下猎奇感,那和意淫又有什么区别
Juri这浑然天成的渣男感 真是爱了!
就……蜻蜓点水……
除了大概念很edgy之外…剧情都太平…这么有激烈冲突的故事,写烂了 最后的金句“别把自己想太伟大了 这是我们女人一直在做的事情”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啊
你以为女人生孩子很好玩?拍的什么东西啊
选题很好,这么好的题材却使不上劲真是生气,怀孕性转到男人身上就成了全社会都宽容的事情,一点都没体会到女性怀孕生产的辛苦,又是假惺惺的放空炮
期待了一个月,结果竟然无聊到根本看不下去……以为是喜剧,可是也没有笑点,最重要的是男主一直面无表情不笑也不哭,天哪好难看啊……要说是现实话题,可是剧中出现的也都是能预料得到的,虽然话题新鲜但真的没啥新鲜可看的剧情,哎,失望
2022.4.24 3:05 斋藤工怀孕生孩子和上野树里一起养孩子真是梦幻搭配,这部最出彩的是题材和选角,yuri“渣男”演技好评,那个小婴儿好可爱(tao的客串好惊喜,越来越有气质了)男性一旦怀孕就成为社会话题,他的发声引发了针对孕夫的一系列福利,工作没受影响反而得到了重视,挺讽刺的。内容拍得有点散,没有亮点,不过敢拍摄这个题材就值得好评。从男主爸爸来看,不靠谱/容易逃避问题的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下的男性。有些男观众真的不用破防,你又不能真怀/真生,这里面拍到的怀孕的难处才哪儿到哪儿,看了之后想到自己不会被催生偷着乐就好了(能不能期待一个国内翻拍) 喜欢“He's Expecting”这个英文译名~
女人生孩子没人关注,男的怀个孕整得多了不起似的……
蠢透了,怀孕和成为妈妈的艰苦是不够写出有力量的东西了吗?还要简单粗暴的性转才能impress社会,顺带成了性少数,两重弱势身份不搞各种特殊简直要活不下去了。Daniel Sloss是没有骗人的,男人要是来月经一旦疼估计就要排救护车直升机,而是个子宫功能健全的女人都能怀孕,所以不算弱势群体,男的怀孕了就必须沙龙搞起。简直笑掉大牙,什么时候有一个工薪阶层母亲能去得起而不是只有贵妇能栖身其中的沙龙给女性?让男人想象和体验怀孕的艰苦不等于让他们直接成了稀有动物,可以去拍广告赚得盆满钵满,家里有了八卦立刻开发布会,而怀孕的女性做模特都要被优衣裤否决因为好老掉牙。这个剧,女权是假,男权是真。
本以为这个题材会很有趣,但意外无趣,连齐藤工看着都不帅了……但还是好喜欢上野树里的声音!
除了男性怀孕,其实没什么可说的,整个剧都是概念和教育非常轻飘。评论区的批评也很好,根本没有尝试探讨女性男性在工作生活上的待遇会有什么巨变,只是看到男主怀孕后过得风生水起。我只看到剧里的男性怀孕让男性联盟更加紧密,甚至是不负责任的爹也能轻易地信任。而女性居然还在为了没有承担母亲的责任而愧疚(这就是日本人吗😅)。男主非常自然地就对女主说出,你又不是生孩子的人。试问如果是一个孕妇能这么说吗?确实,现阶段即使真的存在男女性互换的情况,男性也依然会站在聚光灯下抢占女性资源,这部剧居然无意识地展现了这点。
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台词让人觉得很刻意。
男人怀孕的脚本有意思,斋藤工上野树里豪华阵容,网飞有钱,but真的看不下去。上野树里怎么永远给人自私的感觉,斋藤工总是那么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