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喜马拉雅

我的喜马拉雅,My Himalayas

主演:仁青顿珠,旺卓措,次德吉,周波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藏语年份:2019

《我的喜马拉雅》剧照

《我的喜马拉雅》剧情介绍

我的喜马拉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以“时代楷模”卓嘎、央宗姐妹父女两代人爱国守边的先进事迹为题材,由中宣部电影局、电影频道、区党委宣传部联合打造,导演张馨执导。 曾经在西藏玉麦乡只有桑杰曲巴一户人家。他们抵抗住环境恶劣、外敌骚扰、亲人病逝等艰难困境放牧戍边34年,如同格桑花一般扎根祖国雪域边陲,为祖国守住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大清后宫滑头鬼之孙千年魔京鸡皮疙瘩2:闹鬼万圣节爱的猎犬对不起,我爱你锦月藏心走山爆裂点中间的房子赤脚梦想超感应医学生星之梦舞力崛起无间毒票笑面杀手霍华德庄园精子总动员厨房第四季老妈子与秋机甲拳击第二季恩赐之地第一季凄灵室极光大冒险疯狂特警队雅加达战火遗孤天狼星特种兵少年托洛茨基大汉风之吕后篡汉

《我的喜马拉雅》长篇影评

 1 ) 感动的喜马拉雅

不像其他题材的大制作,明星的加分,艺术效果的渲染,仅仅凭着一份真实忠诚将观众感动,印象最深地是爸爸和姐姐站在国旗下面讲述爸爸年轻时候的经历,顿时一片敬意油然而起,还有姐姐腿部受伤一个人在帐篷里哭泣,爸爸慌了神的表情,心里一紧眼泪在珠子里不停打转广袤无垠的雪山,自然绿染的森林就是最好的片场;朴实无华真实的脸就是最好的出演!

 2 ) 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边境,牦牛走过的土地就是中国领土,五星红旗飘扬的天空就是我的祖国

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边境,牦牛走过的土地就是中国领土,五星红旗飘扬的天空就是我的祖国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边境,牦牛走过的土地就是中国领土,五星红旗飘扬的天空就是我的祖国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边境,牦牛走过的土地就是中国领土,五星红旗飘扬的天空就是我的祖国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边境,牦牛走过的土地就是中国领土,五星红旗飘扬的天空就是我的祖国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边境,牦牛走过的土地就是中国领土,五星红旗飘扬的天空就是我的祖国

 3 ) 那片属于我们的土地

无意间看到这部电影,当电影镜头从那广袤的天地间切换到那个普普通通的仁青身上,他说:不要拿走羊子!

一个人面对那么多凶神恶煞的人,他却一点也不退缩!

自家的狗被打死了,他也被打的鼻青脸肿。

但是,他说,我不走,这是我的家!

这份执着和坚持,瞬间就让我潸然泪下!

现在社会上已经缺少了像他这份坚持!

这份执着。

妻子因为这片土地的贫瘠,被夺走了生命!

也没有动摇仁青一丝一毫,他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坚守着他的信仰!

他说我们就是政府,他就在家里竖起来五星红旗!

在所有的地方,用所有的力量去刷上五星红旗,以此宣告领土的归属权!

一做就是10几年!

他的一生不为名利,带着女儿在这片贫瘠的土地,坚守这份信仰!

家国天下!

女儿曾经挣扎过,但是慢慢理解这份责任之后,依然选择留下来,陪着爸爸一直坚守!

就这样34年,凭借一己之力捍卫了国家不容侵犯的领土!

这一份信仰,这一份坚持,这一份选择,这一份敬畏,就是我们生命里欠缺的那些光!

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坎坷的剧情。

就是这样原汁原味的一部电影,1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几乎是哭着看完的!

给这样的电影点赞!

 4 ) 家国

今晚,一部几乎是全部藏语对白的电影{我的喜马拉雅}意外的令我驻足观看,到最后,随着悠扬深情的藏语歌曲响起,我已泪流满面,感动于这部电影的所有演员的诚挚演出,感慨于这部电影原型人物深厚的家国情怀,更加感叹的是祖国母亲的日益强大!

电影{我的喜马拉雅}是以藏族同胞桑杰曲巴及其两个女儿卓嘎和央宗姐妹为原型创作的。

仁青一家居住在中国边境线上玉麦乡境域,平均海拔3650米,居住环境恶劣,最初,被称为“三人乡”。

一家人用行动践行了“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爱国主义情怀,用全部的爱和忠诚,见证并创造了玉麦乡新时代的繁荣。

玉麦精神渗透并体现在整部影片当中,剧中原型卓嘎和央宗姐妹跟随父亲放牧守边34年。

藏族演员真实、质朴、鲜活的表演,将普通人的家国情怀递进式逐步呈现在我们面前。

电影在优美、抒情的藏歌中落下帷幕,也把无私奉献的深厚爱国主义情怀根植于我们的心中;此时,祖国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从自我做起,听从指挥,科学防控,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相信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5 ) 很真实

电影取材于坚守祖国边陲的西藏自治区“玉麦三人乡”真实事迹。

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间,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

一个家、两代人,用几十年的的坚守,身体力行地诠释了:“祖国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少。

”想在银幕上呈现这样一个横跨三十多年的故事,对导演张馨来说是莫大的挑战。

因为,故事的发展时间很长,主人公的变化也很大。

导演在影片中希望呈现的主题,是原型人物通过几十年时间慢慢形成的。

在创作上,真实人物的故事又要严格按照真实事件来改编,这些都让创作有了很大局限。

为了避免影片出现“散、空、假”的故事内容,曾获过“五个一工程”奖的张馨导演从场景道具、到演员形象都尽可能地贴近真实。

 6 ) 身教大于言传

作为一名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生,我时常想,我的专业,除了在思维上知识上对我有明显提升外,还有什么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地方呢。

看了这部电影,我突然明白了,理论学扎实,论文质量高,绝不能是为了所谓评职成,谋个好差事或者为自己的前途添一点砝码而已。

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有多不容易,学习历史的人都能明白,从积贫积弱,到独立自主已然是不易,如今日之日韩,虽然是发达国家,但其军事外交极大程度都无法自主抉择(参考美日安保条约),我们用了这么多年站了起来,又遇上邓公富了起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一个又一个挑战,走到今日,着实不易。

在物质丰富,重商主义盛行的今天,在社会精英崇尚历史虚无主义,广大中青年生活重压之下开始佛系的今天,看这样一部电影,对于我这个学习马哲与历史的青年来说,是一次受教育,也是一种点拨。

思想宣传,精神传承,理论研究都不是高高在上的,试想一下,名校博士闭门造车的边区社会的论文,和电影中妇女三人在边区生活几十年的事迹报告,我想所有人都会选择去倾听后者的故事。

没有切身经历,没有在生活中付出与磨砺,只有知识的堆积和研究的技巧,哪怕再加上无数的聪慧过人的大脑,也永远产生不了伟大的事业。

就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后没俩月,新闻上就爆出某知名高校教授性骚扰女学生,某名媛花钱进入常青藤装X人设破裂。

面对一个浮躁的社会,面对一群精致的温室里待久了的利己主义者(我也不排斥我个人有时也很利己),我们该如何找寻自我?

如何保持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与良知,这部电影给了我答案———去做,不要害怕前方的黑暗,不要害怕道路的崎岖,不要在乎旁人的麻木,亦不必担忧未来的自己是否可以获取世俗意义的成功,只管循着一条有意义的路去走,想好你能承担的后果,然后默默地走,只管向前,这便是武器的批判,是你我追求一个完整健全的自我的勇气。

最好的宣传和教育,都是以身作则。

向这故事中的主人公鞠躬,并且向他们学习。

在未来的日子里,扎实学习,踏实工作,若有余力,为这个时代与社会,发一点光

 7 ) 雪域守边人

真人真事改编,父女、姐妹之情表现得还行,不是传统的主旋律流水账,但说教的味道依然太浓。

突兀的是电影采用藏语对白,却让女主用汉语旁白叙事。

另外,国产片爱滥用旁白,而这是导演编剧无能的表现。

国旗这个情节显得突然而生硬,且不说他们那么困顿的一家如何来颜料(或者油漆),他们又是如何把国旗画得那么工整的?

要你前面有铺垫其中一个女孩从小爱画画还好。

不然你让一个没有接触过画画的孩子在石头等上面画一幅国旗看看出来是什么效果。

这家人很厉害了,还识字读报,那个年代,西藏玉堆这么偏远的地方,基本都是文盲吧?

卓玛的汉语说得那么好,汉语歌唱得那么纯正,谁教的啊?

想我们乡下小学以致初中都没有推行普通话教学的年代,很多人到了大学普通话还是烂得不行。

藏族歌曲是真的好听,天籁之音。

编剧吴孟璋,名字很熟悉,因为当年参加华语电影青年论坛接触过,那时候他是组委会人员,类似编辑(初期的审稿者)。

总监制唐科,央六的,曾经在八一厂见过。

 8 ) 美丽的地方

没想到这个地方的故事被拍成电影了,多年前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过关于玉麦的描述,当时就觉得这个地方与世隔绝,非常漂亮,主要是对保持藏南区域的很多领土不被阿三窃取作出了很大贡献。

也是这篇文章让历史知识匮乏的我第一次知道了麦克马洪线这样的东西以及藏南地区的中印冲突,直到现在还有好些国土被阿三非法占领。

看完后百度了一下,好像这个地方已经发展的很不错了,有机会一定要过去看看。

 9 ) 藏之南

玉麦乡,每年有260多天是雨雪天气,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5月底大雪封山。

由于光照时间短等气候因素,玉麦的地上长不出庄稼、青稞结不了穗、土豆只有拇指那么大,各种物资供给全靠从山外运进来。

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既要忍受物资的匮乏,也要克服一年有大半年与外界隔绝的孤苦。

  

图为玉麦乡老乡长桑杰曲巴 宁世群摄于1994年  1959年,玉麦乡成立的时候,卓嘎、央宗的父亲桑杰曲巴担任了第一任乡长。

  交通不便、贫困苦寒……大多数群众都因为生活困难陆续搬迁出去。

从1963年到1996年,长达34年时间里玉麦乡只剩下了桑杰曲巴一家人。

  在这座高原孤岛上,桑杰曲巴的妻子走了,小女儿也走了,大儿子贡觉扎西结了婚搬去了山外,小弟嘎尔琼被桑杰曲巴送到山外读书。

图为20世纪90年代,卓嘎(右一)央宗(左一)与父亲桑杰曲巴  从此,玉麦只剩下一家三口人,桑杰曲巴是父亲更是一乡之长,女儿卓嘎和央宗是仅有的两位乡民,一栋房子是他们的家,也是乡政府。

  打那时起,玉麦有了一个外号“三人乡”。

  年幼时,卓嘎和央宗姐妹在艰苦的生活中一度萌生离开的念头,几次央求父亲“我们到山外去吧!

”  “你们想离开,我不强留,我是永远不会离开这个家的。

我们走了,这个家就没有人守护了!

”  桑杰曲巴的执着究竟从何而来?

  因为在桑杰曲巴看来,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和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放牧,就是对国土最好的守护。

  春来秋往,“三人乡”在外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走过了沧桑岁月。

  

图为玉麦乡曲巴(右一)一家 宁世群摄于1994年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是身为共产党员的桑杰曲巴给卓嘎、央宗最刻骨铭心的教育。

  一天,桑杰曲巴亲手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插到屋顶上。

他告诉姐妹俩:“这是我们中国的国旗,比我们的生命还重要。

”  从那时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这片土地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从那时起,卓嘎和央宗渐渐明白,守护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守护国家。

  1988年,年老的桑杰曲巴退休,卓嘎当了乡长,央宗当了副乡长,守护玉麦的使命交给姐妹俩,这一干又是23年。

  1996年,两户人家从扎日乡回迁到玉麦,隆子县向这里派了两名干部,玉麦由此彻底告别了“三人乡”。

  这一年,卓嘎、央宗姐妹入了党,玉麦因此有了乡党支部。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父女两代人用自己的行动,兑现着对家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

祖国没有忘记他们  “生活艰苦,日子孤寂,但有祖国,家就有希望。

”央宗说。

  玉麦河日夜不停地流淌,见证了玉麦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2001年9月,玉麦通往山外的公路终于修通了。

  2004年,玉麦乡开通了两部卫星电话,玉麦乡从此不再封闭。

  2007年,手机信号覆盖了玉麦乡。

  2009年,玉麦乡微型水电站建成。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电器家具走进这个偏远山村。

  2011年,玉麦公安边防派出所成立。

守边的村民们有了坚实的依靠,这片面积广大的原始森林也有了一支强大的保护力量。

也就是这一年,卓嘎不再担任乡长,她又回到了牧区,继续自己的放牧生活。

  2011年6月26日,玉麦乡宽带工程建成开通,为当地电子政务、远程医疗、数字教育、科技普及等信息化应用开辟了信息通道,架起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息桥梁。

  2011年底,玉麦人均收入过万元,成功实现脱贫。

  2017年,玉麦乡人均年收入达到55803.6元,远超西藏平均水平。

  2018年,玉麦乡标准化民居建设完成;幸福玉麦接通“大网电”,小水电、煤油灯都成了历史。

  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卓嘎、央宗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中央的特殊关怀,姐妹俩谋划着想把这里的喜人变化告诉习近平总书记。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姐妹俩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在父亲的带领下,一家人不畏山陡路险、交通闭塞,扎根玉麦几十载为国守边的故事,讲述了玉麦乡从当年的“三人乡”到如今9户32人的喜人变化,表达了同乡亲们一起继续坚持放牧守边、报答党恩的决心。

  2017年10月28日,卓嘎、央宗姐妹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她们回信了!

  “看了来信我很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说,希望你们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没想到总书记这么快就给我们回信了。

”卓嘎、央宗热泪盈眶,怀着无比崇敬和感恩的心情,姐妹俩将回信装裱起来挂在了客厅正中央。

 10 ) 我的国我的喜马拉雅

10月6日《我的喜马拉雅》正式在CCTV6上映,这是看的国庆节第二部以西藏为题材的电影。

与《攀登者》不同的是,老乡长和他的女儿们默默的付出,没有多大的惊醒动魄大场面,没有明星演员,只有一丝情感被无私隐藏在背后,责任大于一切。

“咱们玉堆难得有那么多人,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过好冬,还有那些坏人,我们要想办法。

”“查无此人,这个人要不然没了,要不然就拒收了”“扎西一毕业就申请修玉堆道路,由于不是公派,我们也是领抚恤金的时候,才知道的”我们搬到离边境更近的地方,爸爸说这是我们的责任,离别三人乡

《我的喜马拉雅》短评

陪老娘系列。电影频道难得播放好片儿

4分钟前
  • 推荐

这是豆瓣?

8分钟前
  • 豆友hzpqWhYWVk
  • 较差

无感

13分钟前
  • .
  • 还行

是以藏族同胞桑杰曲巴及其两个女儿卓嘎和央宗姐妹为原型创作的。

15分钟前
  • 哇喂.
  • 还行

有点小感动,可能很多观众会看不懂,这个应该是属于文艺片吧,挺好的。见证了藏族地区一个小村庄的发展历史,致敬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

18分钟前
  • Leon Hsu
  • 推荐

少数民族的爱国情怀

23分钟前
  • Charles
  • 力荐

地名是虚构,害我在地图上搜了好久不得,看到最后才知道是玉麦。影片基本没啥剧情,就是一个以西藏大美风景为舞台的三人剧(一父二女),男主爱国情怀值得赞赏,但对家庭却未免太不负责任了。

24分钟前
  • Arcmn
  • 较差

俩姐妹演技也太好了吧…我眼泪叭叭的掉

29分钟前
  • Elise
  • 还行

命题作文下不容易,风景是真好

33分钟前
  • 素质小青年
  • 还行

挺克制的主旋律片

37分钟前
  • TreeflowerS
  • 还行

爱国有了真实的精神土壤。

42分钟前
  • 相与行
  • 推荐

2020.3.3 知道有人这样生活,对待现有的生活我总会态度更谦卑,要求更简单些。 有时需要沉重的片子清洗浮华不堪一击的灵魂

47分钟前
  • fishrun
  • 推荐

好好一个故事,硬是拍成这样,完全没有侧重点。

51分钟前
  • 张无情
  • 还行

有些事总会有人去做,有些地方总会有人去守护,有些信仰总会有人在坚持。感谢所有守护边疆的的同胞们,对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

55分钟前
  • 溢出的银河
  • 推荐

必须给5星,讲的太对了!

58分钟前
  • dolphinfu
  • 力荐

屋里挂的领导人相赞

60分钟前
  • 素拾
  • 还行

主观评价,不喜轻喷。评分仅代表我自己

1小时前
  • 颠底乧儿
  • 还行

报看。

1小时前
  • 花不等我
  • 较差

守护的是家园是国家

1小时前
  • _王大懒
  • 还行

7.1

1小时前
  • 无敌大猞猁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