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有哪个思想家强调过怀疑的重要性。
怀疑权威,怀疑官方,怀疑所有属性100%的事,怀疑主动的善意,怀疑陌生,怀疑自己。
那既然这样,为什么要放下身段去相信一个半路遇到的人?
他讨好般地取信于你?
还是自欺欺人地觉得真诚是彼此的,你待人真诚自会得到友善的回馈?
劣根性在人类身上是多么难以剔除?
对于欲望,有多少人能有反抗之力?这些问题,我以为在自己身上你已经得到了答案。
既如此,所谓信任就只是虚妄而已。
也有将经济学概念的契约精神代入婚姻关系的说法。
刨除经济上的联系以降低风险及其它分工上的裨益,所谓婚姻契约精神是难以成立的。
从起源说起,契约精神来自于自由流动交换的商业社会。
商业活动持续稳定地存在,离不开经济活动主体对于契约的重视。
而这种重视(也就是契约精神)是基于重视权利和平等的社会氛围及有力的制度设计的。
在婚姻契约里,社会环境条件不具备,有力的制度约束更是不可想象。
古语有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意思是说,一些大的事情,往往都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事而发生。
这样的例子在娱乐圈有很多,曾经的喊麦天王、东北轻工业排头兵天佑,最后一场直播的时候,肯定没想到第二天自己就变成一个不能提的名字,也不准参加大型演艺活动。
最近崔永元手撕刘震云、冯小刚,顺带着也把范冰冰、徐帆给带上了,随着崔永元在微博上大爆料,事件已经失控了。
国家税务部门介入调查范冰冰的公司,看是否存在偷税漏税问题,同时,税务部门也向崔永元取证,要调查娱乐圈更多人,眼看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范冰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亲自给崔永元打电话。
如果不是问题严重,范爷这样的C位大咖是不屑于沾上崔永元这样的过气大V(没有轻蔑崔老师的意思,但两个人红的程度确实天壤之别)。
(来自sir电影专访崔永元文章截图)现在,两级税务机关都已经表态,无锡税务部门已经开始调查范冰冰的公司,这个事件已经超过了娱乐新闻的范畴。
事态发展到今天,谁也预料不到。
就像谚语所说:洪水来临,每一滴水珠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
如果一开始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等人的不那么傲慢,对崔永元置之不理,也不会发展成现在这样子。
话说回来,把范冰冰、冯小刚、刘震云、崔永元都卷进来的这起事件,起因到底是什么?
其实就是15年前的电影《手机》
之所以会引起这样一个事件,就是崔永元觉得《手机》这部电影在映射自己,而且,映射得特别三俗。
崔永元控诉:《手机》三俗、恶趣味,有很多少儿不宜的桥段,映射自己的主持人生涯,电影里还说电视圈都是一些搞婚外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对自己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现在,在网络上搜索“崔永元炮轰手机”还能找到十几年前的专题。
(崔永元炮轰《手机》的新闻专题)话说回来,《手机》这部电影,到底有没有崔永元说得这么居心叵测?
有没有这么少儿不宜?
今天我们来看看。
《手机》的男主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严守一(葛优扮演),严守一是电视节目《有一说一》的主持人,这是一档全国有名的电视节目,严守一是非常知名的主持人。
(“有一说一”的主持人严守一)表面上,严守一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业务能力强。
镜头前,他反应快、幽默机智;镜头之外,他出入各种高端聚会场合,有人找他合影,有人找他给新书作序,是一个典型的成功人士。
但在另一面,严守一确是个婚内出轨者,花样百出欺骗女人的渣男。
(严守一与范冰冰扮演的武月把车开到野地里偷情)更坏的是:他这个偷情是很有预谋的,长期的行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偷情结束后,严守一很熟练地打开汽车车窗散味儿,同时删除手机的聊天记录,走到家门外的时候还整理了一下衣服。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恶有恶报。
既使严守一小心谨慎,还是被自己老婆余文娟发现了。
(严守一老婆余文捐接到了小三武月的电话)严守一把手机落在家里了,余文捐接了来电以后,武月在电话那头气冲冲地问“怎么现在才接电话”?
等到余文捐说自己是严守一老公后,那边匆匆挂断。
(严守一背上,武月留下的牙印)蛛丝马迹继续出现,直到余文捐发现了武月留在严守一肩膀上的一个牙印,两口子彻底决裂离婚。
与余文捐离婚后,严守一跟沈雪好上了。
(严守一的主持人培训老师沈雪)沈雪由徐帆扮演,是严守一业务培训时候的老师。
虽然她跟严守一在一起了,但严守一跟武月并没有撇清关系。
(范冰冰扮演的武月)甚至于,武月跟沈雪见了面,三个人还吃了一顿西餐。
在西餐桌下,武月偷偷把脚伸到严守一的两腿中间。
可见这两个人玩火玩得多大胆。
你以为这就是一个三角恋,不止!
余文捐重新卷了进来。
因为:余文捐生小孩了,在离婚很久之后生了小孩,并没有告诉严守一。
(产房里边的余文捐,始终不理严守一)严守一知道余文捐这是在报复自己,但为了弥补对小孩的亏欠,他找各种各样的机会带着东西去见小孩,但余文捐已经不能挽回了。
严守一与前妻余文捐的关系令沈雪非常不满,但直到沈雪发现了严守一与武月的偷情,他们两个的关系才彻底断裂。
明知道不可能得到严守一的人,武月就想从严守一这里得到点别的。
于是,武月和严守一在酒店偷情的时候,她用手机录下了好几段视频,以此要挟严守一:我要做有一说一的主持人,取代你。
(武月录下了与严守一的大尺度、少儿不宜的视频,以此要挟严守一)还是因为手机!
沈雪无意间看到了武月传来的大尺度照片,那一刻,她才彻底明白:严守一就是个骗子。
(严守一与武月的大尺度照片)
电影进行到这里,严守一终于说了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几句实话:我跟武月是在酒店里,我们开房了,我还被她讹上了,她要取代我的位置。
与此同时,《有一说一》节目的制作人,艺术指导费墨(张国立扮演),一个很怕麻烦,并说自己嫌麻烦不会出轨的文化人,也出轨了。
(一向忠厚老实的文化人费墨也出轨了)事情进展到这里已经完全失控,费墨离婚了,去了国外一个很小的小国,武月做了有一说一的主持人,而严守一的结局,留给大家自己去看,电影腾讯视频上就可以看。
严守一从此以后不再用手机,也害手机。
为什么严守一害怕手机呢?
(面对手机,严守一惊慌的表情)因为一切都因手机而起。
拿着手机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真话,既使去前妻生产后的产房看自己儿子,沈雪打过电话来问他在干什么,他也说自己在开会。
可以说,这个小小的手机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改变了他。
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好像能更好的交往了,但也更容易撒谎。
就像严守一在节目里边说的,人类最开始的交流方式是舞蹈,一句简单的话都要跳半天舞,于是从来不撒谎,因为说清楚一个简单的事情都要跳舞半天累得不行,如果要撒成功一个谎,可能得从早上跳舞到天黑,非得累死。
但有了手机,就不一样了,撒一个成功的谎只需要上下嘴皮一动。
(范伟扮演严守一在老家的亲戚石头哥)当然,手机改变的不仅仅是严守一这样的名人,也有村子里的农民。
电影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广为流传。
“路之信叫我去杀猪,看我买了个手机,他也买,他北京没人呀”。
(范伟扮演严守一老家的亲戚砖头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到底是手机改变了人,还是有了手机以后人有了变的快捷通道?
我看是后者,手机只不过为人类隐秘、肮脏的欲望,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而已。
(年轻的张涵予,也被手机改变)电影中还有一段特别经典的段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魔性:“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让问一下,你最近还回来吗?
“这个场景放在了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
在当年,如果有现在这么发达的网络,他一定会跟“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一样爆火成为网络流行语,大家可以在看的时候仔细回味一下。
聊完了这部电影,我们来说说崔永元撕逼冯小刚、刘震云到底冤不冤?
崔永元说这部电影映射了自己,电影中的严守一就是崔永元,电影里的节目“有一说一”就是当年自己主持的“实话实说”。
而且,有业内人士爆料:当年《手机》筹拍的时候,冯小刚曾把崔永元请到家里,徐帆包着饺子,三个人一边吃着饺子就着茄子蒜泥,崔永元在晕晕乎乎喝醉酒后,把自己的一些主持人经历,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详细描述给了冯小刚。
(崔永元当年主持节目《实话实话》)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在酒场上,把自己的一些真心话、隐秘的经历告诉了你的朋友,你朋友明天就用这些事情拍了个电影,映射你,那你能开心吗?
这样想,这件事情上,崔永元还真是有苦衷。
如果不是十几年后《手机2》筹拍,冯小刚他们重新在崔永元的伤口上撒盐,估计当年的恩恩怨怨就会这样子被时间冲淡。
但是,今天的冯小刚已经不是当年的冯裤子了,不仅不需要再请崔永元吃饺子,根本不想鸟崔永元的想法,人生啊!
借《手机》里边的经典台词结束这篇文章:做人要厚道,既说给冯小刚他们,也说给崔永元。
想看这部电影的,腾讯视频上就有。
↓↓↓↓
前几年过年关的时候,总是会有原来的同学三三两两聚会在一起。
有一个好朋友是个男孩,读书的时候,总是称我为兄长,不过几年,就已经为人夫了,两口子都不漂亮,也不出色。
和他的妻子吃饭的时候是坐在一起,说起外遇的话题,她和我的观点不谋而和,我们都认为如果要是碰到自己的老公有了什么,只要大家还过得去,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我们都觉得,人生的路很长,我们都不能保证我们自己的思想会不会出轨。
说道这个话题最后,我们还笑,只要他不是太过份,只要我们彼此都还有颜面。
事情过去了几年,我开始没往结婚上想,也有几年,电影电视里不断在讨论外遇,不过都与我无关了。
如果有一样东西,你从来不会失去,大概就是因为你从来没有得到过。
今年新年前和白羽一起去看了今年的贺岁片——《手机》,老调重弹,大概总是因为这曲子还没有过时,男人女人,就算不谈婚姻,爱情里占有和背叛也是永恒的话题。
故事的一开始是从河南某家农村里平淡地诉说了乡里第一部电话开通的时候,守一的表嫂坐着守一的自行车去打电话的情景,然后,在类似秦腔一样的哭音响起,哭得我心慌,那句歌词我依稀记得是: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让问问你,最近你还回来吗?
当镜头拉开,全部是矿工的人头,广播在继续找人,而这些男人,都没有表情,没有说话,我还以为是一部反应民工过年的片子,我没有想到,这个故事是在说,结婚女人对自己老公的牵挂,也没有想到,这是一个从古到今一直都有的话题。
女人依靠男人,企盼稳定,而男人,也想有个家,可是他们又怕约束,还有怕“视觉疲倦”。
不,我说错了,他们不是怕,这只是一个事实。
虽然我们都在说,爱情消失了过后,还有感情可以维持在两个人中间。
但是我们自欺欺人了,还是我们只是没有找到那一份“合适”呢?
故事里的墨非(张国立)说,如果这是在古代就好了,一个人上京赶考,要好几年才回家,你回来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对着严守一(葛优)说,相处了,几十年,是真的有点视觉疲倦了……电影里,严守一是个节目主持人,他的生活在继续,他的节目也在继续,他的节目里不断地讨论着“诚实”、“心里有病”,可是他的生活仍然不可能改变这一切,拿起手机,他张口就是谎言,那谎言被丝毫也没迟疑的说出来,说得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拿起手机会说什么,我们在电影院里笑,可是她的女人却笑不出来。
故事里有三个女人。
严守一的前妻于文娟,她是在家里拖地板的时候,接过了严守一情人的电话,然后在发现严守一外遇的时候,断然离婚,而在离婚后生了孩子才让严守一知道,他们离婚的时候,她怀孕了。
严守一的老师沈雪(徐帆),这是个很独立的新时代的女性,她是个认真的人,所以她有几出戏,一个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不能容忍严守一漠视她的教学,把严的手机扔进了垃圾桶。
也是她的认真吧,她在下学夜不睡觉还要抓夜归的学生,也还有她为严守一代酒,这些是快乐的,后来,他们住在一起了,沈雪的地位就显得夹生了,他们不是夫妻,严的过去有一个老婆,而且是一个生了孩子的老婆,严的外面,还有一个女人,一个很漂亮很年青的女人。
最后沈雪在烛台前一根根地划着了火柴,此时,她在想什么呢?
是在想,男人的心理总是如此,看穿看悟了?
还是在感叹其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需要搜他的包,不需要知道太多的秘密呢?
严守一的情人武月(范冰冰),这里忍不住要称赞她几句,虽然我觉得她演这个角色,应该有更多人不喜欢她,但她确实演得很有神采,漂亮,青春,还有疯狂。
故事的报幕很有新意,导演编辑,作词作曲,每个人都是存在《手机》电话号码薄的一个名字。
是的,我们的生活在改变,男人过去出去工作,女人不会知道他身边发生的世界,广播找人,现在,通讯如此发达,你的手边有一部手机,所以她找得到你,她也不放心,她找不到你,她也不放心。
手机做得越来越好,可以录音了,可以发彩信了,可以拍摄了,是我们的生活空间受到了挤压,还是我们阴暗的心里没处可躲呢?
其实我无意讨论什么道德问题。
这方面我有些冷漠。
这本来就是个对错无法分得太清的世界。
只是觉得很有趣,还有几个有趣的片断。
墨非和严守一说,女人和女人站在了一起,最怕就是“结盟”呀。
但其实,男人互相为彼此掩饰,女人则互相妒忌。
里面李燕在知道自己老公有外遇后,和深雪一起去电信局查手机的通话记录,李燕没有劝慰,对话里多少有些兴灾乐祸,还有一点挑拨离间。
在这个故事里严守一的外甥女来京考试,主考官要她表演一段小品是她爸回来后干的第一件事情,结果外甥女冲门而出,再没有进来,原来她爸回来第一件事是串门。
沈雪问她,你就不会编一编,他就不兴和你妈说说话?
小姑娘硬着脖子说,“他们没话说。
”这个实在的小姑娘当然不会选上。
所以我们知道生活本来就改变了我们,我们已经习惯了谎言,也许也在不停地说谎。
女人是不是你不敢承受,有一天你的婚姻也是走到无话可说的地步呢?
但是我们还是在等,还是在问。
于是那首歌仍然在响起。
“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让问问你,最近你还回来吗?
”………………
《手机》这部电影,冯小刚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揭开了现代都市人生活中不可或缺却又充满矛盾的手机一角。
影片不仅仅是关于通讯工具的探讨,更是对人性、信任与隐私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剖析。
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像是我们身边的缩影,他们通过手机这个媒介,编织着谎言与真相交织的网。
葛优饰演的严守一,其幽默中带着几分无奈,完美诠释了现代人在信息爆炸时代下的迷茫与挣扎。
而范冰冰、徐帆等女演员的精湛演技,更是为影片增添了不少情感色彩,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
《手机》的剧本紧凑,情节设计巧妙,每一句台词都仿佛能直击人心。
电影通过一系列看似日常却又充满张力的故事,将人性的复杂多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影片也巧妙地融入了社会热点话题,如媒体炒作、公众人物隐私等,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7】拍的好。
但还不够好,还可以更好。
对手机这一主题的内涵和深度是有了的。
这一深度是建立在人设与情感纽带的基础上的。
里面各个人物塑造的都比较立体。
特别是葛优的表演为这个人物赋予了灵魂。
以前不太能get到范冰冰的演技,在这部里面我算是能get到了。
真的把小三演得很好,那种神情,说话的调调都演绎的活灵活现。
不够好的地方是,借用手机这个主题探讨了出轨这一话题。
还有其他隐含的话题。
我觉得拍的还是不够深入,不够立体。
手机这个主题应该有很多切入点,但从出轨这一点切入的话,显然比较单薄,比较浮于表面,不那么有层次感。
当然电影毕竟是2003年的,在那个年代拍出这样一部探讨出轨的话题的电影算是比较大胆的了。
冯小刚还是会拍,也敢拍的,据说当时影响还蛮大的。
影片中的喜剧部分也是颇为搞笑,葛优的表演和语气又增加了些许笑点。
还是那股熟悉的冯小刚喜剧的味道。
在刘震云小说的基础上,改编成这样的电影我算觉得比较不错的。
希望我以后也能拍一部以手机为主题探讨教育话题的电影。
希望有那一天吧……
这是一部反映真情的电影,它的角度很特别,说的故事也十分贴近生活。
一开篇,是一段矿工的戏,吕桂花问丈夫何时会回家,在通讯不便的情况下,她跑老远的路,到镇里通过电话给丈夫带了一个话,丈夫能否听到,妻子都是不确定的,她的问候,丈夫更无法回答。
而她也只是想跟丈夫说,自己想他了。
当这一个妻子的问候,通过矿上的广播在全矿区的上空飘荡时,矿上所有的男人都笑了,这是多大的安慰啊,最辛苦的时候能想到自己的家人,有什么能够比这更让人感到幸福的呢?
之后的情节种种,感情一直是一个主线,不管是夫妻间,情人间,还是奶奶和孙子,喜欢要钱的兄弟,或者是帮忙做活的乡亲。
一丝浓重的感情线,一直贯穿着始终。
而另一方面,这又是一部反映现实的影片。
现实,作为一条更浓重,甚至近乎到强硬的线索,不断压迫着影片里的角色,压迫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从最初的通信不便,到后来的有车,有房,有手机,有钱。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了,但反而 '近的喘不过气来了'。
手机可以说是一个关键点,而它实际上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现代生活中,人们所承受的各个方面的压力。
现代的人,在生活中,工作中,不断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纠缠,打磨,更像是在縫隙中,维持着心中的感情。
痛苦,折磨,对抗和逃避,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也是为何很多人,觉得这部影片'恐怖'。
写到这里,话算是说了一半,根据每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这部片子自然会反映出不同的东西,而因它的诙谐幽默,让此片也具备娱乐片的效果,所以在我看来,是难得一遇的佳作。
建议看看'手机'的小说,文字的东西,体会起来,会更透彻
最近《手机2》开拍引起崔永元炮轰,想必大家都跟老衲一样充满了好奇心,崔永元为什么这么冲动,他疯了?
于是老衲去查了相关信息,发现这件事缘起冯小刚2003年的贺岁片《手机》,这部电影的主角叫严守一,他是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因为手机而引发了他婚外恋的故事。
这电影本来跟崔永元没关系,但当年电影上映前冯小刚邀请了崔永元见面并被记者抓拍到,于是电影上映后媒体捕风捉影猜测严守一的原型是崔永元,崔永元觉得自己被冯小刚摆了一刀,于是崔永元和《手机》由此结怨。
而电影《手机》中有很多情节就是含沙射影的崔永元,老衲今天就来带大家看看,《手机》中含沙射影的那些剧情。
话不多说,现在发车!
戏梗一:节目道歉“大家晚上好,这里是《有一说一》,我是严守一。
今天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结婚几年是个坎’,这个节目的策划是我们这里新来的女大学生小马,她现在还没有结婚。
”众人又笑了。
严守一对这种利用调侃别人获取利益的手法也开始讨厌,但它在节目中屡试不爽。
严守一:“在讨论开始之前,我先向大家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做一个检讨。
上次在‘我们如今没发明’这期节目中,我把蒸汽机的发明者说成是牛顿。
我们节目的总策划费墨先生,他是一名大学教授,和瓦特比较熟,便说蒸汽机不是牛顿发明的。
刚才我给牛顿打了一个电话,牛顿也说蒸汽机比较平常,要发明咱就发现地球引力。
看来我错了,在此我向广大的电视观众致以深深的歉意!
”严守一向电视镜头深深鞠了一躬。
现场鼓掌,笑。
在严守一主持节目的时候,费墨和其他一些《有一说一》栏目的工作人员在导播室通过一排监视器在观看严守一的主持。
当严守一说到费墨和给牛顿打电话时,众人笑了,都看费墨。
费墨看着监视器,也笑了。
监视器中的严守一似乎已跨过了过去和现在给他积累的许多障碍,主持开始顺溜和忘我:“结婚几年是个坎?
三年,五年?
俗话说七年之痒。
我现在结婚十年,已经过了这个坎,我主持节目倒是七年。
现场有多少结婚七年以上的?
”[戏梗] 《手机》含沙射影崔永元之一:节目道歉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老衲有话说:小说中这一段主要是严守一在节目中以一个玩笑的方式向观众道歉,他上次在节目中把发明蒸汽机的瓦特说成了牛顿,并说给牛顿打电话引发观众大笑。
电影中为了更突显手机的主题,也为了让严守一这个幽默的道歉显得更自然,则把蒸汽机改成了电话,严守一把发明电话的贝尔说成了瓦特,并顺道说出给瓦特打了电话。
而这场戏是严守一独自一个人在台上讲话,小说中可以直接写他说了什么,但如果电影中一个人单独在镜头前说一大堆话就显得有些死板。
所以这个镜头导演采用了移动拍摄,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动拍摄在这里的好处就是,让一个静态不动的主持人,变成了移动的镜头,死板的单口讲话变得更灵动。
而当年崔永元在一期节目中将刘备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错说成了孟子说的话,在下期节目中他为此向电视观众道歉,还幽默地说给孟子打了电话。
联想电影中的这一段,含沙射影不言而喻。
戏梗二:农村老家 三天之后,院墙砌好了,新门楼也盖起来了。
严守一让两个厨子做了两桌酒席,在新院子摆开,招待大家。
黑砖头买了一挂鞭炮,挂在新门楼上,“噼里啪啦”崩了一阵。
十几个人抽着烟,散坐在两张桌子上。
费墨是客,被让到主桌的首席。
沈雪也被两个厨子推坐在费墨旁边。
费墨起身让严守一他奶,老太太坐在院中的枣树下,摇着头笑了。
院墙和门楼已经砌好,她就不再说什么。
沈雪也来让,黑砖头:“奶不会喝酒,不让她坐,吃饭时,给她盛碗菜就成了。
”严守一虽然是主人,但有黑砖头在,他就没有往桌前坐,系着围裙,在帮着厨子往桌上端菜。
宴席开始之前,黑砖头煞有介事地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以主人身份说:“砌墙盖屋,是件大事,村里是来帮忙的,都因为说得着。
靠娘忙了几天,不说别的了,喝!
”然后并没有让大家喝,而是拎着酒瓶,绕开众人,绕到费墨跟前,把酒往费墨面前的菜碟里倒。
边倒边说:“费先生,你是北京来的客,来到俺这穷乡僻壤,俺是大老粗,几天来穷忙,对你照顾不周,所谓不周,是言语不周,饭菜也不周,请费先生海涵。
”[戏梗] 《手机》含沙射影崔永元之二:农村老家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老衲有话说:小说中这段主要写严守一农村老家盖完房子,邀请众人吃饭犒劳并庆祝新居落成之喜。
在宴席上大家推杯换盏,互相敬酒。
整个场面欢天喜地,热闹异常。
而电影为了展现欢天喜地,热闹异常这一场景,则一开始运用了大全景镜头拍摄,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导演先用大全景展示了参与宴席的所有人的状态,而具体到人物见敬酒的镜头则换成了中景和半身景。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导演运用大全景到中景和半身景的切换,完成了文字中整体欢天喜地的场景到具体人物动作的变化。
崔永元的老家是河北农村,电影中严守一的老家是河南农村,阿弥陀佛,施主们有没有联想到什么?
戏梗三:美女接班确实好长时间没有这么好过。
两个多小时。
两人大汗淋漓,倒真像掉进了河里。
由于出了汗,两人的酒倒醒了。
床上的毯子,早被他们踢蹉到地上。
完事后,两人一身光,并排躺在床上。
喘息片刻,严守一吐出领带,想起身穿衣服,又被伍月扳倒在床上。
这时伍月拿起床头柜上自己的手机,对着床上“啪”“啪”拍了几下,让严守一看手机画面。
手机屏幕上是几张严守一和伍月的裸体照片。
裸体上了手机有些变形,不像刚才的实际感觉那么好。
这时一阵疲惫袭上身来,严守一开始有些懊悔,一边说:“以后不能这样了。
”一边想将手机上的照片删掉,但手机一把被伍月夺了过去。
严守一:“知你换了新手机,有这功能。
你拍它干什么?
”伍月:“留个纪念。
”严守一还夺那手机:“删了吧,别让人看见。
”伍月躲手机:“我就是想让人看见。
”严守一这时看伍月,发现伍月的神情有些不对。
他一边拿过一件衬衫盖到自己身上,一边忽撸伍月的头:“别学傻,我知道对不起你,但我们只能这样。
我跟沈雪,已经在一起大半年了。
”伍月:“我不是让你娶我。
”严守一看着伍月:“那你想干什么?
”伍月:“我给你前妻找了一个工作,你也给你前情人找一工作吧。
”严守一奇怪:“你不是有工作吗?
”伍月:“你们《有一说一》不是正招女主持人吗?
我想去面试。
”[戏梗] 《手机》含沙射影崔永元之三:美女接班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老衲有话说:小说中伍月跟严守一亲热完之后用照片来要挟严守一,伍月想通过这个把柄,让严守一帮助他竞《有一说一》的主持人。
而照片是个静态的物件,在电影的表达中缺乏灵动性,而且艳照这种东西只能打马赛克。
所以电影中把艳照改成了两人亲热的录音,这样观众不仅听得灵动,还可以避免审核问题。
而两人在宾馆里听录音也太静止了,直接拍出来就是两个人在那里保持姿势不动,未免太无聊。
所以这段镜头一开始使用了摇动拍摄,摇动拍摄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导演以此来避免了太过于静态而显得无聊的问题。
而崔永元当年的节目叫《实话实说》,严守一主持的节目叫《有一说一》,内容如出一辙。
不仅如此,接替崔永元主持节目的是美女,接替严守一主持的也是伍月这个美女。
这种含沙射影,怕是傻子都能懂的吧?
这是我们谷臻故事工场戏梗栏目的第20期推文,我们用原著小说和电影镜头对比,来帮助大家解读好故事。
* 本文文字及影视画面属于原版权方
看过小刚导演的很多电影,基本上印象都是偏向幽默、诙谐的风格,而《手机》却是比较严肃,带有些许批判的意味,片子前后深刻地揭示了本片想表达的主题,引发思考。
简单一点来说,本片讲的是一个男人如何用谎言在三个女人之间游走,最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
故事看似与手机无关,但是细节之处却能反映手机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和不断的变革。
严守一不仅仅只是作为故事中一个主要人物存在,我们通过他可以发现社会上许许多多与他相似的“同类”存在。
作为电视台节目“有一说一”的一位主持人,屏幕前给人讲诚信之类的正能量话题,生活中却满口谎话地欺骗身边的女人,这完全与他的名字和他主持节目的名称矛盾,一定程度上有点讽刺的味道在。
故事中他的前妻于文娟是个比较正派的人,在看到武月给严守一发的短信之后得知两人私情,毅然决然和严守一离了婚,当时也没有提到自己有了身孕,直到孩子生了下来,也没有接受李守一一分钱。
这点是我个人比较欣赏的。
沉雪和严守一可以说是一场“不打不相识”的恋情,记得严守一曾和费墨说过,武月只能给他带来片刻激情,关键时刻她还是以自己为重,只有沉雪直到为自己着想,表示沉雪才是自己心目中的妻子,相比于文娟,沉雪会显得更加开朗,喜欢偶尔撒娇,直接说出希望严守一不要和武月联系,她会主动去关心严守一,帮他清理剃须刀,但最终由于严守一谎话连篇,两人还是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
再说武月,觉得一方面武月曾经也喜欢过严守一,片中有一幕在看严守一主持的节目时她躺在床上流下了眼泪。
另一方面她也不排除有靠着严守一满足自己利益的嫌疑,比如在片子最后她取代了有一说一节目。
三个女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而严守一能在这三个女人之间编谎话继而稳定她们的心,可谓是“用心良苦”,这样疲惫的生活有何意义?
但谎话再美也终究敌不过事实,最终他还是遭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惩罚是他应该承受的。
片中多次出现了手机,从一开始广播找人,可见当时手机还没有广泛使用,渐渐地,周围人都开始通过手机进行联系,由最初始的只能打打电话到后面用手机拍照录视频,其实都能表明手机已经慢慢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新换代的也越来越快,而这一现象的背后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午饭的时候刷了冯小刚的电影《手机》,说起来还是范冰冰的影坛成名作,可惜冰冰现在已经凉凉了。
第一次看这片子是在家里电视CCTV-6里,我还是个小学生,对婚姻、感情完全没概念,对手机也不了解,当时只觉很迷惑,大城市的男人是不是都这么爱搞外遇。
十几年后二刷,才明白电影中的很多现实映射,真是细思极恐。
虽然现在看来,电影立意无非就是手机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增添不必要的麻烦,给人际关系造成隔阂,引发误会,甚至会酿成家庭或感情的悲剧。
但是在2000年出头,手机刚普及不久,能提出这个主题,至少说明电影对社会现实有一定洞察,而且能看出当时人们对于这个新事物的态度是谨慎和怀疑。
事到今天,同样的话题依然时常被人们所谈论。
以手机为首的各款智能电子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在扩宽所承载功能的极限,尽管一再被诟病,但不能否认,它们的存在对于这个时代是利大于弊。
电影中葛优演的主人公严守一,在快结尾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认为很有道理:生活很简单,是人把它搞复杂了。
严守一经历了两段感情的失败,最后悲痛丧母,他平静而绝望地把手机扔进燃烧的火坑,从此再也不用手机。
这个情节让我很有感触,也很费解,导演为什么这样拍,编剧为什么这样写,难道这一切都是手机的错吗?
手机作为我们生活的智能助手,本身只是简简单单的机器,而它越来越丰富强大的功能,一方面证明技术不断革新,一方面也说明人类的欲望不断蔓延。
其实机器也好,环境、科技也好,本身是不会存在任何问题,只是当里面的人不安分时,才会暴露出各种丑陋的现象。
人类,永远是所有灾难的始作俑者,而欲望恰恰就是人类最大的软肋。
所以这一切当然不会是手机的错,是人把它搞复杂了,情欲、金钱、名利,花花世界到处诱人。
严守一对两前任撒了无数个谎,隐瞒出轨的事实,他也清楚自己跟武月之间没有未来,可就是不愿意割舍这女人赤裸裸的欲望。
最后,严守一像是报应般地被玩弄了,武月用他出轨的证据威胁,成功坐上知名主持人的位置,而他则失去了一切。
男男女女都有自己的私欲,可惜生活喜欢兜圈子,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让你知道自己是玩弄别人还是被人玩弄。
手机是个好东西,别把它妖魔化了。
影片里严守一认为武月跟他之间的所有纠缠,都是为了实现“上位”这个终极目的,我感觉是有点不太合理。
如花似玉又有才能的武月,明明可以光明正大地争取自己的前途,何必这么处心积虑地祸害另一个人,不光浪费三年青春,甚至还为了给严守一前妻找工作牺牲自己。
或许她对严守一是有感情的,因为要面子吧,所以撒了个谎。
电影可能有更深刻的含义,只不过我的理解是如此╮(╯▽╰)╭有时候把以前没看懂的电影电视剧翻出来再看一遍,也挺好玩,会得到一种原来如此的畅快感受。
小时候那种稀疏的三观根本不懂得分析任何内涵,不管看书还是看电视都太囫囵吞枣,只当是过个眼瘾。
多年后的现在,电视上已经没什么能看了,这不就是给我们机会弥补那些年错过的经典。
严守一。
他得到了惩罚了吗?
从意气风发的主持人,变成了垂丧的中年人。
看到他对手机的恐惧,所有人以为他得到了惩罚。
可是,真正受伤害的却是三个女人。
于文娟。
她的名字被打上了她性格的标签。
她性格温婉,坚挺不屈。
曾经深爱的男人,当她发现他背上有女人咬过的痕迹时,心死了吧。
不像其他女人又哭又闹,对比的是费老的妻子李燕,大哭大闹。
有种爱,叫做隐忍。
一言不发却胜过千言万语。
她爱严守一。
但是面对爱情的原则,毅然离去。
在离婚后,在坚持生下了严守一的孩子,这其中,是深深地恨吧。
只有恨一个人,才会这样惩罚他。
可是这样的惩罚,伤的还是自己,一个独身女人,养一个孩子,还是出过轨的爱人的孩子。
看着孩子,就想到了曾经的爱人。
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折磨吧。
心中有万般痛,化作表面上的冷漠。
这样充满爱的女人,难怪严守一的奶奶会把她当作亲孙女看待。
武月。
严守一对武月的评价,“遇到事只会想到自己。
”他并没有看错,武月确实是一个遇到事情只想到自己的人。
然而,是否只看到了武月的美艳,却没有看到她的心痛。
她在小岛上看着严守一的《有一说一》,一个人把房门关上,默默流泪。
难道不觉得心疼?
她肯定是爱严守一的。
但是严守一只把她当作风月的对象,而不是厮守的伴侣。
无可奈何,无可奈何,只能是无可奈何的站起来,给自己尊严,笑着看这一切,跟严守一叫板。
武月,她是好人?
还是坏人?
一方面,要不是武月,于文娟也不会离去。
所以她是坏女人。
另一方面,要不是武月,于文娟和沉雪也看不清严守一的真面目。
出轨这种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
即使没有武月,严守一也会有小情人。
所以在婚恋中,不要把所有的错就归咎于女人。
女人,想的是爱情。
男人,想的是如何同时拥有更多的女人。
时代在变化,要慢慢从专门骂小三,转变成慢慢变渣男。
毕竟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不是说:不是小三的勾引,我家男人会出轨?
应该说:我家男人想出轨,这个女人恰好出现。
武月,因为失去了爱情,所以去利用爱情。
沉雪。
沉雪从一出场,就知道她是一个任性又端庄的大姑娘。
她有少女的心,有熟女的温柔。
按照笼统地来说,是适合做老婆的。
而严守一是节目主持人,能说会道。
哄这颗少女心是手到擒来。
沉雪上了她的贼船。
沉雪她大度,她不介意严守一有过婚史,有过情人。
也原谅了严守一有孩子瞒着她的事实。
沉雪她贤惠,她会帮严守一整理家务,做些细节的事情。
她甚至帮严守一的孩子买礼物。
这确实是女性难得的胸怀。
老婆娶到这样的,确实是人的福气。
沉雪一直都是温柔恬静的。
但是她的歇斯底里:“你就是一个骗子。
”让人难以忘记。
温顺的绵羊也会嘶吼。
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沉雪终于认清了严守一的真面目。
淡然的选择离去。
严守一,终会因为他的谎言得到惩罚。
最讽刺的是,当沉雪和李燕联手查严守一和费老的通讯记录时,让人想起了严守一和费老合伙欺骗老婆的事。
冤冤相报终会报。
于文娟是贤惠与坚韧,沉雪的少女心与爱恋,武月的妖媚与不择手段。
假如你是男人?
你会选择哪个?
假如我是男人,我会犯下一样的错误吗?
假如你选择了于文娟或者沉雪,你会摸着心脏说,我甘愿和她守一辈子,天荒地老,我也不会疲劳。
爱,是久看不腻。
武月的手段和妖媚,不是每个男人都能自信的降服住,保不准,自己只是这个女人的阶梯。
一个男人,三颗女人心。
婚姻和爱情,从来不公平。
过去手机的最大功能就是打电话!十多年后的今天,打电话这个功能感觉就是充话费送的 ~——▶1◀—— 🔴 2003 🔵 中国·大陆【2月【🟢】【➊】】【2020 ▲ 42】【≈ 107分钟】【原版 ★ 中文字幕】【⭐⭐】◀▶【⭐⭐⭐】
彭浩翔在微博里说这是证明冯小刚是大师的作品…北京真是个养人的地方啊!
刘震云离不开“话”找不到“话”、说背叛想、嘴背叛心的主题。似道德偏执狂一般挑剔周围的世界的人,往往是意识不到人类的精神力量在大多数时候都屈从于肉体的需要,并且因此而造成精神上的痛苦。选材上明显强调严守一而牺牲了女性。 @2017-09-24 18:32:26
在这个通讯时代,女人活着累,男人活着更不容易啊。张国立说得好,还是活在过去的落后时代好。冯小刚拍出了手机时代的喜剧,闹剧,悲剧。我们今天正在通过QQ上演着同样的故事。我还是如严守一说的那样,现在,特别想念费老……冯小刚的又一佳作~
真的是太下作了。就算不说借了崔的热度捧红自己,简直毁掉人家后半辈子,就说电影本身,恶臭得就像看到冯家两口子和刘震云那张脸一样。一想到中国就是这一批玩意儿站在高位上指指点点,就感到由衷可悲。
四分给电影,扣你三分因为这是你踩着崔老师才拍出来的,简直是恶意黑化,里面主角和崔老师那么像。真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自己往上爬可以踩着别人上去。冯小刚微博说的也不错,毕加索人品不好但是也是艺术大师。可是人品和别人对你的信任是你多少天分,多努力都赚不回来的。
一开始觉得点抓的稳准狠,看到最后觉得好本子写残了,其实自己人品不行,怪人家手机干嘛啊,原来是人家暴露了你,就是手机的错,人没错,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世界观,以及男性玛丽苏视角,所有女性围绕着我转动,不敢稍有冒犯。最后的结尾挽救不了观影的糟糕体验。结合最近崔永元炮轰事件,其实很值得玩味
关系真乱,女角色一个比一个作,锁屏密码真是重要的发明,移动居然能查通话记录
2019.12.29 最后一幕老家外甥女拿着新功能的手机咔嚓拍下严守一的照片,他脖子瑟缩、瞳孔放大、脸上满斥着惶恐,宛如清末的人们第一次被拍照,怕被摄去了魂灵一般。严守一最后再也不用手机,这说明他始终没有真正醒悟,手机无罪,有罪的是他自己,早已丢弃对婚姻对爱人的尊重,不知忠诚为何物。不知这个结尾是冯小刚有意为之还是自然之笔,这个问题其实最有意思。
男人特有的劣根性:欺骗、好色。101016
说真的,这片子“出炉”得极其不厚道。
撒谎的代价是你撒了一个谎,将来可能还要为这个谎再撒更多的慌。
就说电影本身,是不错的片子,客串的名人是真多。葛优学打电话那段实在经典,结尾也非常有意思。时至今日,大家手机里的秘密只会比那时候更多了,被追踪,被记录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不过,电影中严守一的困境却并不来自于手机本身,离开了手机,他随口撒谎也已经成为了习惯,失去了信任,情感也就靠不住了。不过手机发展到今天,很多不安全确实是来自于手机本身了。
我是崔永元我也生气。
冯小刚的早年贺岁片实在好看。虽然九年前的科技水平已经无法引起共鸣,但感情真,广告少,纯度提高不少。
时令话题,加上方言流行的年代,冯小刚敏锐的抓住了热点,又成功的给投资方赚到了钱。
好奇几十年感情,有多少情侣会不出轨不腻。时隔二十年后看蛮有意思的,智能手机近20年的发展历程,把人拉的越来越近,但不变的是“我开会呢”仍是未接来电的万能理由。冯小刚几乎所有作品现如今都可以以“丑化人民群众”拒给龙标,但奈何,这就是现实。
“有一说一,我叫严守一”、“做人要厚道”,我妈妈不是影迷,这却是我童年记忆中她经常重复的两句台词,边说边笑,笑得那么开心。我想这就是喜剧最大得成功吧,一笑之后还能给人留下那么深远的影响,而这影响甚至可以传递到下一代人。
手机还是手雷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终将死去。
非常典型的国产喜剧,没有期待没有惊喜也没有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