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1999年的自己

致1999年的自己,致15岁

主演:李昀锐,黄杨钿甜,倪虹洁,杨皓宇,董洁,喻恩泰,陈鹤一,张昕懿,黄毅,陈芳彤,杨昆,岳旸,蒋诗萌,程莉莎,曹卫宇,赖伟明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5

《致1999年的自己》剧照

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2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3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4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5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6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3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4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5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6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7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8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9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20

《致1999年的自己》剧情介绍

致1999年的自己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从1999年开始,讲述生活在上海工人新村里五个普通家庭的温情故事这五个家庭里,有厂花关爱萍丧偶后一天打两份工,独自抚养儿子肖涵;有陈秀娥知青返城后爱岗爱家,跟女儿钱佳玥之间的亲情却有隔阂;有不务正业的张启明艰苦奋斗当了小老板,去日本打工回来的前妻跟他抢儿子;有艰苦奋斗严肃古板的陈彭宇,女儿却追求自由生长引发家庭矛盾。父母们正经历着亲情危机、家庭重组等一系列人生变化,而孩子们也在一天天长大。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在你的冬夜里闪耀猫与桃花源迷情漩涡等着你耶稣革命灭罪33分钟侦探中国文明之谜秘密的时光地下室飞翔情报室薰衣草和夏天恶魔岛之王船到桥头不会直瞎了吗驱魔人风暴之土欢乐野营两家人芝加哥烈焰第七季美梦人生牧师神探第九季与魔鬼同行我的吸血鬼学姐老大美国寓言裂痕第三季火车上的男人七月半2:前世今生死亡约定2嘿,蠢贼铁血精英

《致1999年的自己》长篇影评

 1 ) 剧其实挺好看的,试着分析下为什么糊成这样

都说一剧一命,真的不能不信。

同题材的《小巷人家》那么火,这剧就算比不上《小巷人家》,也不该有这么大的差距,糊到毫无姓名。

而且一般的糊剧,剧粉还是很和谐的,这剧却很神奇,一面糊的no body care, 一面有限的几个观众吵的不可开交,也是奇观了。

致命的问题就是影视化时到底怎么定主角。

这个小说的改编是地狱级难度,因为是女主视角,女主暗恋男主,但是男主不喜欢女主喜欢女二,女主最后跟男二/男N在一起了。

同样设定的“世界名著”《祸国》,到现在还没人敢影视化呢,因为你搞不清楚到底谁是男主。

观众是很难接受一个女主视角的剧,男主竟然跟女二happy ending了,甚至他从头到尾对女主都没有一丁点想法,而且这个女二还不是完美人设,这让带入女主视角的观众情何以堪呐?

大家看剧是为了高兴,不是为了添堵啊。

大概只有我这种看剧不带入的观众,能乐乐呵呵看完不骂人吧。

我看剧都能感觉得到,主创为了圆这个bug费老大劲了,但是观众好像不买账。

这剧只能说明,大家不拍《祸国》是多么明智的决定。

钱家玥(我老听成田家瑞,好出戏)得是女主,因为主要角色里,她、肖涵(跟我小学同学同名,又出戏)、毛头,是老邻居青梅竹马三人组,用来讲家里的事。

她、陈末(跟我朋友长得有点像,又又出戏)、卡门,是同班好朋友三人组,用来讲学校的事。

她是交集,所以她得是女主。

她的暗恋线要不要保留,得留,因为这是她身上最大的冲突和矛盾。

她的人设太平了,她本人,乖乖女,用功,智商一般,成绩一般,长相清秀但是没有陈末那么漂亮(按人设),性格内向敏感,爱好文学。

这样的女生,我说的难听点,念书的时候哪个班上没有几个,而且基本都是透明的存在。

她的家庭,普通人家,父母关系不错,又爱她。

她整部剧的烦恼,为学习发愁,为表白发愁,嫌她妈妈市侩,外婆和妈妈关系不好,她最大的一个坎是外婆去世,但那是很后面的剧情了。

她前面这些烦恼,跟其他角色比,小打小闹,删掉暗恋线更没意思了。

要钱家玥是女主,还要保留所有的暗恋戏份,那她单恋的男生就不能是男主,弄成一个完美的只能远观的“符号”比较好,干脆把毛头提成男主,最后跟她在一块。

非要肖涵当男主,又要保留暗恋线,那稍微弱化一点,让女主早醒悟一点。

现在是什么情况,开篇第一场戏就是她的暗恋,前两集都在讲她怎么琢磨着表白,观众都代入了完了,你跟我说对不起你想多了?

然后她恨不得暗恋到倒数几集才放下,刚放下就飞速大结局了。

你哪怕让她早点放下,跟毛头跟天才再发展发展呢。

非要这么强调暗恋线,又要拍男主谈恋爱,那陈末的人设是不是得好好斟酌斟酌。

她误会女主是非写不可吗?

她不需要完美,但是能不能先写好的再写缺点?

一上来就写缺点,搁这欲扬先抑呢。

她可是男主的官配女主的“情敌”啊,这么难写这么拉仇恨的角色,抑完就扬不起来了!

非要写她的缺点,那不好意思了,演员的外形是不是再挑一挑。

演员挺漂亮的,但是还没到“一入学全校男生都知道”的程度,她得是年轻的刘亦菲,我才能接受这个故事。

这是剧里,骂角色。

剧外,为了戏份又吵。

番位这个东西,害死内🐟了。

我真不觉得肖涵应该是最核心的角色,这剧是围绕女主的,其他角色都差不多,很难说谁该是男主。

但是剧播的时候,又确实小林最有流量(虽然也挺糊的),你给他一番,那观众就理所当然期待他戏份多一点,结果并没有,那也不怪人家吵。

整个过程简直又是一个《孤舟》张海沫,我看《孤舟》都要骂人了。

这剧还好,主要是男主的官配长得亲切,有种看熟人的喜感,我比较溺爱陈末,所以看的没什么怨言,毛头的戏份拉进度条就好了。

演员方面,年轻一辈演的都不错,平均水平比小巷人家的小辈还强点,那里面有个拖后腿到离谱的,这里起码没有那么差的。

但是男女主年龄差的也太多了,男主上一部剧演的她爹你敢信么?

我开始以为男主是大学生了,女主刚考上大学,结果是考高中,那我以为男主起码高三了,竟然是同学?

小林看着能是高中生吗?

我感觉他刚开始跟女主对戏僵硬得很,一动也不敢动,这个年龄差演表白的戏真的有点离谱了,他都快三十了女主还没成年呢!

想报警!

后面陈末一出来正常多了,看着终于像同龄人了。

他最后成年的戏最像了,“给我简历我给你内推,别的组招人”,我都笑出声了,码农,绝对是码农,这熟悉的词,这腌入味的社畜感。

但是女主成年的戏实在太不像了,一种高中生走错片场的即视感。

 2 ) 《致 1999 年的自己》:一场触动心灵的时代回溯

一口气追完了《致 1999 年的自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部剧真的给了我太多惊喜。

剧中对于人物群像的刻画堪称一绝。

肖涵,那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背负着家庭的重担,活得有些压抑,可他内心对梦想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在细微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末,勇敢又充满个性,她的出现就像一道光照进了肖涵的世界,两人之间懵懂又美好的情感,让人心生向往。

还有毛头、佳玥、婉晴、无忌等,他们各自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也都有着青春期特有的烦恼与困惑,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像极了我们曾经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青春情愫,青涩而美好。

不仅如此,剧中的家长们也十分出彩。

秀娥、阿佩、爱萍、芳芳等女性角色,她们在生活中的琐碎日常、内心世界的细腻变化,被展现得丝丝入扣。

而男人们,像爱跳舞又有点大男子主义的柳松明,喜剧感十足的张启明,自视甚高的陈彭宇,全方位宠妻的钱康,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也有着各自的缺点,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构成了那个时代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部剧巧妙地将时代背景融入其中,1999 年的上海,弄堂里的烟火气、邻里间的嬉笑怒骂、时代变革下人们生活的变化,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氛围。

它没有刻意渲染苦难,而是用一种轻喜剧的风格,让我们在欢笑与泪水中,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也看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看这部剧,就像是在翻阅一本珍贵的青春纪念册,那些熟悉的场景、人物,都能勾起我们心底深处最美好的回忆。

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过去的自己,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真心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部宝藏剧,去感受那份来自 1999 年的温暖与力量 。

 3 ) 父母的偏见或缺失 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两个各有痛楚的家庭,赚足了我的眼泪今天更新的12、13集由肖涵家转到佳玥和毛头家的故事了。

原来陈秀娥的原生家庭和婆家都重男轻女,都是伤害她的“刀”。

倪虹洁演得太好了,把母亲从小到大对她的偏见和委屈,女儿对她的不理解不支持的心寒和失望,演得太真实太动情了。

我很能共情。

因为我奶奶也重男轻女,从小妈妈为了我有更好的生活,忙着拼命工作挣钱,没时间照顾我,只好求我奶奶照顾我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我也像毛头一样吃百家饭,爷爷奶奶经常出去打牌根本不管我。

等我妈妈有条件就把我接回去,知道我在奶奶家的情况后,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掉。

从那以后,我妈妈就再也没去奶奶家过年,也不让我去,倒没拦着我爸去。

我因为被奶奶带了一段时间,对爷爷奶奶竟然也有一点感情,没有那么恨他们,但是我坚定地站妈妈,对妈妈不好的人我也不喜欢。

毛头的妈妈是那个年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90年代的上海去日本的比较多,在上海的日本人也比较多。

我有两个上海的表姐,都交过日本男朋友,其中一个还嫁到了日本。

回国的时候,也穿得像毛头妈妈一样洋气,虽然已经很久不联系了。

毛头这个从小缺母爱的孩子的确让人同情,但从剧情中可知毛头妈妈离家出走也是被逼无奈。

丈夫整天打牌赌钱不求上进,对家庭失望的她才远赴重洋,想离婚前夫又始终不松口。

对孩子的愧疚是有的,从她站在毛头房间的门口,声音发颤地说了声“妈妈走了~”。

也让人对毛头妈妈的认知更清晰起来,只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吧!

 4 ) 鸡毛满天飞 家家有本经

这段时间年代剧蛮多的,而且整体上都拍得挺好的,我自己瞎想大概有这么两个原因吧,第一,对于同时代的我们,代入感很强。

第二,大部分中年演员的本色出演,演技在线。

就拿这部剧来说吧, 少年的叙事线,整一个1999的回忆杀,带着喜悦和希望。

中年的叙事线,就是我们这代人经历的映射,感同深受,在为父为母和为女为子的上下纠葛间腾挪辗转,喜乐参半苦痛自知。

老人的叙事线,是在历史车轮转动中的思想和每一次的决定,人在大潮中的由不得的无可奈何。

喜欢这部剧的编剧,每个年代的故事都很贴合现实,特别是最后的痴呆症的状况,这也点出了当下中年人的痛点。

不错👍。

电视剧中少年人中的毛头格外可爱,中年人的群像我都喜欢,当然毛头爹属于极品上海爷叔,看到他我就来劲。

好剧都是好演员好剧本好导演共同努力的结果,👍。

 5 ) 大人们的群像戏挺好

一部小成本年代群像剧,受众群体肯定不会大,但从题材加剧本加演员们表现来看,能做到每个演员都还不错也挺不容易。

大人们的群像戏,非常棒,尤其抓人,今天26集廖主席帕金森找人这场戏,跟着又哭又笑一起心酸… 无双吕秀才合体很有90年代市井小夫妻的味道;老黄超级棒;小年轻们都演的干干净净,虽说不能和老戏骨比,但也清爽舒服,没什么bug… 所有情感推进都很细腻…编剧导演看得出有很用功… 青少年经历过千禧年的人很多地方都觉得很贴合。

这部倒因为小林火了关注到,虽说是男主,但戏份不多,一开始没抱期待,就随便点开看看,打算不行就弃。

毕竟一开始宣传的主角都是年轻演员…一直觉得年轻流量演员们的演技基本都在及格线上下浮动,反正我是没法带着滤镜去看非演技派演员的演技的…这回年轻演员们倒也没丢脸,稳住了清爽干净的学生感…但大人们的群像戏,真的很好啊,喜欢。

我原来是非常不喜欢年代剧的,以前觉得不时髦,加上觉得那个年代生活辛苦,基本刷到就换走… 唯一部基本看完的年代剧,就是父母爱情了,也是电视开着当背景噪声时,放着放着莫名其妙看进去了。

看着看着就觉得,真不错啊,没有滤镜没有大浓妆,素颜顶着个黑眼圈都觉得很美,那种质朴天然的健康的美感和韵味,突然就能get到一点点年代剧的魅力了…这部群像剧虽然不能与之相比,但是能看到细致的情感演绎诚意和用心,还是有点超出本来预期的。

加上千禧年情境加成,还有喜欢的主题曲和插曲,倒是让我开始对其他年代剧也有了期待…打算空了再找几部看看…

 6 ) 弄堂烟火照进时代褶皱

在千禧年钟声即将敲响的上海弄堂里,《致1999年的自己》以15岁少女钱佳玥的视角,展开了一幅关于成长、家庭与时代的温情画卷。

这部看似普通的年代剧,用细腻的笔触撕开生活的褶皱,让观众在泛黄的记忆里照见自己的影子。

一、双重时空下的成长镜像 剧集采用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一边是1999年少年们的青春悸动,另一边是跨越时空的回望与反思。

钱佳玥收到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的尖叫,毛头在游戏厅的肆意挥霍,肖涵在母亲下岗后的沉默隐忍,这些片段构成了90年代末特有的青春底色。

剧中人物没有悬浮的偶像光环,而是充满了真实的瑕疵:钱佳玥偷看日记的敏感,陈末对抗父亲的叛逆,柳婉晴因身材自卑的躲闪,这些细节让角色鲜活如邻家少年。

少年们的情感线交织着朦胧与笨拙:毛头对钱佳玥的直球式告白,肖涵对陈末的克制欣赏,常无忌对钱佳玥的默默守护。

这些未说破的情愫如同夏日的蝉鸣,在弄堂的梧桐叶间若隐若现,让人想起木苏里笔下"割不完烧不尽"的仲夏夜荒原。

而剧中对于友谊的刻画尤为动人,钱佳玥与陈末从误会到和解的过程,恰似青春里必经的阵痛与成长。

二、市井烟火中的时代切片 剧集通过四个家庭的命运沉浮,折射出世纪之交的社会变迁。

返城知青陈秀娥的下岗危机,餐馆老板张启明的中年焦虑,英雄遗孀关爱萍的再婚困境,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困境构成了时代浪潮下的微缩景观。

剧中"旗袍三美"报考空嫂的情节堪称神来之笔,她们在失败中展现的坚韧,既充满了时代特有的理想主义色彩,又不失生活的真实质感。

导演用大量充满年代感的符号构建起时光隧道:张信哲的演唱会门票、厚重的台式电脑、叮当作响的自行车铃铛,这些细节让观众瞬间穿越回那个物质尚不丰裕却充满希望的年代。

而沪语方言的巧妙运用,如"差头""结棍"等词汇的字幕注释,既保留了地域特色,又避免了语言隔阂,堪称文化自觉的典范。

三、代际冲突中的人性微光 剧集最动人的部分在于对家庭关系的深刻剖析。

陈秀娥与女儿的隔阂、关爱萍与儿子的沉默、张启明与毛头的对抗,这些代际冲突中暗含着中国式亲情的密码。

当廖主席临终前那句"对不起"终于说出口,当肖涵默默为母亲擦拭眼泪,当张启明为儿子踢翻办公桌,这些瞬间让我们看到:亲情的羁绊往往藏在笨拙的表达里。

剧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尤为出彩。

陈秀娥既是强势的母亲,也是孝顺的女儿;关爱萍在生活重压下依然保持优雅;柳松明在琐碎婚姻中坚守自我。

这些女性角色打破了"贤妻良母"的刻板印象,展现了90年代女性特有的坚韧与智慧。

而男性角色的塑造同样可圈可点,张启明从简单粗暴到理解包容的转变,钱康对家庭的默默守护,都让人物立体丰满。

当普杨新村的灯火与锦绣花园的霓虹交相辉映,《致1999年的自己》完成了一次对时代与个体的深情凝视。

它没有刻意制造戏剧冲突,而是用生活流的叙事让观众在烟火气中感受岁月的重量。

这部剧的价值不仅在于复刻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更在于它让我们看见:那些在时光中流逝的青春与梦想,那些在生活里挣扎的欢笑与泪水,最终都化作了照亮未来的星光。

正如剧中反复吟唱的那句"大不了从头再来",这既是对1999年的致敬,也是对每个正在前行的我们的鼓励。

 7 ) 这就足够了。

摸鱼来记录被这部剧温暖的这个开春,甚至忘掉了窗外的阴雨。

当陈末说出那句我想去北京的时候,我 ,真的,终于和留存在身体里的某一部分青春的自己告别了。

我甚至将自己带入了剧里每一个年轻的女同学,甚至带入了秀娥和爱萍。

佳玥的平凡和小心翼翼,陈末在爸爸那里挨过的巴掌和勇往直前过的puppylove,卡门追求一切身体美好却总被现实打击;秀娥被陈婆婆数落时候的心灰意冷却在每一次老公的宠爱中满血复活,爱萍为了儿子倔强自持着却也一直勇敢追求着……我真的好喜欢这样的群像戏,也在每一次热泪盈眶中慢慢释怀着。

我一直都忘不了,小学时第一次听说母亲节要送花,满怀期待把文具店买的康乃馨花送给妈妈,她阴冷的看着我,问我为什么要给活人送纸花,为什么送康乃馨这种没骨气的花。

我吓哭了,赶紧狂奔回文具店,换成了一只最贵的钢笔,跑回家拿给妈妈。

她在纸上使劲一戳,告诉我,这是坏的,你看分叉了,然后回扔给我。

我又懵了,跑回文具店在老板面前哭的一塌糊涂。

然后退掉了那只钢笔,从此再没给妈妈送过礼物,只给钱。

我一直都忘不了,因为要看还珠格格跟看球赛的爸爸抢电视,被一巴掌打到耳鸣,然后发疯一样还手,被踢出家门后在外面找了破瓷片就割了腕。

从医院被送回家之后,莫名其妙忘记了这个伤哪里来的。

从此,我再没主动看过一次电视,也没主动叫过一次爸爸。

我一直都忘不了,当我知道了原来我最喜欢的女孩子喜欢上了我喜欢的男孩子,就刻意躲开他,忽略他。

当我刚刚能把拉丁跳得很好却听到别人议论我的相貌平平时,我就从此不再肖想关于舞蹈的任何事情。

我一直后悔,这些关系我都没有处理好,这些事情我都没有做好。

慢慢坚信自己的平平无奇,慢慢失掉了一切好奇心、好胜心、自信心。

这部剧,我几乎从头哭到尾。

或许当时,我也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或许当时,也不全是我的错。

还好,她们都有了不错的结局。

人家都说引起80、90后共鸣其实很难,看过好作品的一代,哭点笑点都很高。

可是对于我,怀旧就是最好的药,治愈了我不待见自己的前半生。

接纳平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抵得过原生家庭的不完整和不和美,抵得过漫长岁月的不得志,也抵得过别人眼中永远达不到要求的自己。

这部剧,对我而言足够了。

 8 ) 谈一谈给两颗星的原因,不理解的人就当我是因为私心吧

人人觉得岁月静好 很治愈 (我很喜欢这种年代群像剧比如《昔有琉璃瓦》很久以前看的,现在依稀的还记得)可是真的岁月静好吗?

其实挺心疼钱佳玥的男主明明只把她当妹妹为什么不明确告诉她呢?

明显男主没有明确的拒绝让女主以为约定是现在好好学习毕业后再在一起长痛不如短痛 直接拒绝不是更好嘛?

女主误会约定就会伤的更深更何况是自己的朋友呢?

他可以喜欢任何一个人 选择一个三人组里的一个真的会让女孩儿更难过现实生活中,这种直接就互不联系了直接丧失了自以为最好的友谊和自以为的爱情喜欢陈末 也喜欢剧里的每个角色真的哭死,虽然女二和男主也很好磕女二是小太阳可以治愈男主刚开始的时候男主觉得女二是坏孩子但是慢慢的男主看到女二的好,并不是自己想的那种五好家庭活动的时候女二穿裙子 弹古筝眼神都移不开 都拉丝了明显就是爱上了 喜欢上了 然后关注一直女二 很好磕但是我喜欢钱佳玥和肖涵佳玥真的把肖涵当成了榜样 努力学习考上和男主一个学校(二中)喜欢很多很多年是初恋 也是少女时期的悸动 最后肖涵只把佳玥当成了领居家妹妹终究青梅未抵过天降(别喷我,自己真实想法,实在不行轻点喷,求生欲➕10000000000000……)

 9 ) 青春,是步履匆忙。

我们也有自己的1988。

其实对我来说,1999年的时候我刚刚3岁,对于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媒体记忆是没有印象的,比如下岗潮,千禧年之类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沉浸其中,代入每一位主人公的视角,跟随他们进入到那个阶段,好像同他们一起经历了一遍青春。

“青春 是步履一双”,故事里的青春,有钱佳玥、卡门、陈末的友情,她们在青春懵懂时互相陪伴,彼此信任,又给予支持,即使在钱佳玥和陈末都喜欢肖涵的时候,也没有现在常见又烂俗的雌竞,而且允许自己有情绪,让自己远离他们来好好思考,慢慢平复,钱佳玥和陈末都是很珍惜友情,很棒的小女孩。

我很喜欢卡门,她在我的心里闪闪发光。

在意识到自己误会钱佳玥后她主动找她道歉,顺带解释自己和陈末在一起玩的原因,也让juice girls有了雏形;在知道两个好朋友喜欢同一人时,她没有盲目站队,绝不偏帮,而是在中间像“夹心饼干”,努力调节两边的气氛,小心安抚、安慰她们;对偶像炙热真诚,对喜欢的人也尽可能对他好,像小太阳一样,总是甜甜的笑,超级可爱时晴晴宝宝。

钱佳玥,你是一个很好的女孩,你本来就值得所有人的关注和喜爱。

从钱佳玥身上,大家一定都能找到青春期女孩的一些共同点。

她敏感,会因为妈妈的贪小便宜爱说大话而羞愧;也很羞涩,默默在心里定下要和喜欢的人上同一所高中,总是设身处地地为肖涵考虑;英勇,对毛头很有责任心,也会在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既善良,能共情别人,在刘剑锋偷餐费的时候也用了一个不伤害面子的方式,给了他一次机会;又孝顺,对带大她的婆婆总是轻声细语,对爸爸妈妈也会心疼,虽然偶尔也会自卑,但不总是被情绪困扰,很快转化为行动,向更好的自己努力。

除了女孩子们之间的友情,还有青梅竹马的肖涵毛头,在钱佳玥难堪时,婆婆去世时都总是陪伴左右;特别是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十分感动,是以前的同事,是长情的朋友,也是选择的家人。

看剧时我总是流泪,不由自主地掉下一串串眼泪,为妈妈们在接近中年时仍然寻找自身价值、追寻青春而感动,为婆婆和秀娥之间别扭又互相关心的母女情谊感动,有很多感动。

群像戏的核心在于人,钱佳玥、卡门、陈末、肖涵、毛头、王斌、刘剑锋、常无忌、周老师、爸爸妈妈等等,他们都太鲜活生动了,但并不是完美无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缺点,但这正是生活。

 10 ) 不被偏爱的“男主”--肖涵

看到有人说,肖涵是一个不被1999偏爱的角色。

诚然,看过剧的朋友都知道,他的故事零散而琐碎,往往存在于别人的篇章里。

女主的暗恋、妈妈和后爸的感情纠葛、女二的接近与逃避,肖涵总是被动卷入其中。

目光聚焦于他人,因此他的挣扎、痛苦、纠结与成长在剧中常常被轻描淡写。

所能艰难捕捉到的丝毫是小林赋予了肖涵灵魂,让他在有限的戏份里鲜活了起来。

肖涵不是天才,数学竞赛被超越,主持比赛输给他人,篮球赛受伤惜败,但他从未沉溺于失败而是坦然的面对。

他对陈末说:“恭喜你啊,得偿所愿。

” 没有愤怒和生气,只有释然和接纳。

第八集打完架后,别人问他该怎么办。

他说:“实话实说,让妈妈这个好儿子的滤镜破碎一下吧。

” 然后露出释怀的苦笑。

相比起那些被聚光灯照耀的故事,肖涵的生活要沉重得多。

他学会了在角落里默默成长,偷偷补鞋,认真学习,为妈妈准备生日惊喜;看着父亲的照片想念落泪,却仍祝福妈妈开启新生活;学着照顾家人同学,安慰女主安慰弟弟为妈妈拭去泪水。

十几岁的年纪早早地学着去承担责任。

但是在被女二被断崖式冷暴力而不开心的这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人去安慰过他或者发现他的情绪。

肖涵的成长线或许并不完整,如今也不想再去纠结原作者和编剧是否在有意打压这个原本是男主的角色。

但在我看来,他的魅力不在于耀眼的成功而在于对现实的温柔和努力。

不管现实如何,无论这故事怎样落幕,都希望肖涵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愿你幸福美满。

(这部剧在我这里最多只值三星,但多给肖涵一颗星)

《致1999年的自己》短评

抛开剧情,win98拨号界面、OICQ、PS1这些元素,都是真实且首次出现在国内剧中,QQ2010界面神还原。老一辈的家长里短,年轻一辈的吵吵闹闹,让时光冻结在那1999。

9分钟前
  • 雨滴在心头
  • 力荐

不难看,也不好看,女主选角也不行,一集就看不下去

10分钟前
  • Rainie
  • 还行

年代剧的重点就是还原当时的场景和心态,两代人的讲述都很有代入感,不过人物设置相对来说还是有点爽剧倾向,有些角色前后变化有点过大。

15分钟前
  • 卷卷满天星
  • 推荐

凑合 看到17还行 结束

19分钟前
  • 欧阳搞把子lyn
  • 还行

温开水一样的年代剧,初看不觉惊艳,越看越觉温暖

24分钟前
  • 不饿
  • 推荐

无聊得吓人,先不谈演员,人设本身就没新意……

29分钟前
  • Lunn
  • 较差

挺好的 就是有点聒噪

32分钟前
  • 桔梗
  • 还行

同住一条街,各家有各家的欢乐与难处,相比校园青春,这部剧的亲情、邻里情更打动我,对孩子关心过火的秀娥,放养式培养的阿佩、经济拮据但细心照料的爱萍以及邻居们各种明里暗里的帮助,好温暖

37分钟前
  • 餮饕
  • 力荐

不好看,拍不出来请回答那种温馨又有趣,几集看下去还是觉得很无聊。而且小女主不太行,不灵,表演痕迹太重。

41分钟前
  • 琦琦快乐儿童餐
  • 较差

2.5/5,文本还是有点单薄,前年我看上一个ip,推到最后没做成,跟这个相似度80%吧,也算了了心愿

46分钟前
  • 十号风球女士
  • 还行

整体不错,群像剧,父母辈演技在线。孩子们凑合吧,实在不喜欢女主,更能get女二,最喜欢卡门,女主毛头部分基本快进不好看。

47分钟前
  • 一天一个小面包
  • 还行

群像是有意思的,质感也好,但问题是这么令人火大的剧情放在过年前播是有何居心啊?看了三集剧情如下:女主和男主表白,男主婉拒让女主会错意,女主为了帮女2弄丢了男主送的笔还耽误了考试,结果转头女主的嫡长闺和女2瞬间好上了把女主晾一边,最后告诉我男主的官配是女2……女主她妈偷看她日记偷听电话等一系列神经操作,女主被逼得发火,全世界包括男主都来说你妈多爱你多不容易,最后女主和她妈道歉了(????大过年的还是别让我看这种东西了好吧

50分钟前
  • 干啥咧
  • 较差

中年世界和青春世界双线都好看的年代剧 真的很好 选角也绝 1999-2002他们的高中我的初中 还好还好 在 。我真幸运

54分钟前
  • 淡香味的圆珠笔
  • 力荐

倪虹洁老师这声音是有点嗲啊

58分钟前
  • 沈精病
  • 还行

还行吧,俗套的沪版成长的烦恼,还不说纯上海话,演员都还行可以坚持看完。

1小时前
  • Lucass
  • 还行

还可以,家长里短,能明白编剧想讲啥,挺有意思的,但事件与事件的衔接很不高明,年轻演员演的普通,尤其两个男生。母爱好伟大,被秀娥的毛头妈妈的演技弄的哭的一塌糊涂

1小时前
  • 全球第一张曼玉
  • 还行

在最要强敏感的年纪,申请贫困补助,肖涵的懂事让人心疼

1小时前
  • lngipy
  • 推荐

看到第三集就非常的生理不适,到第四集的时候我已经要爆炸了,卡门这个人设是不是太脑残了,就为了给女主加挫折吗,一起长大的好朋友突然有了新朋友然后就把自己扔一边甚至不信任自己冤枉自己?这在16岁的少女友情世界里,就是绝交的存在,是过了多少年都无法释怀的伤口。至此少年戏已经烂了。后续那些暗恋往事,破镜重圆已经是一场闹剧了,因为人物一开始就没立主。为了父母爱情坚持看了,倪虹洁和杨皓宇的演技都有高光时刻,各值一星。这剧实在是不疼不痒,最可惜的是一个核心概念,不是带上了年代的标志就是年代剧了,关键是时代洪流下,人物囿于年代局限而表现出来,反应认知的台词,对未知的恐惧犹豫甚至赌一把破釜沉舟的勇气。

1小时前
  • 蜗牛然小九
  • 较差

肖涵心里是最理想化的那个大男孩

1小时前
  • 像疯一样自由
  • 还行

喜欢看让人心暖暖的年代剧~喜欢剧情和演员们~可爱的~

1小时前
  • mpor2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