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和陌生人
Friends and Strangers
导演:詹姆斯·沃恩
主演:Fergus Wilson,Victoria Maxwell,Amelia Conway,Emma Diaz,Poppy Jones,Malcolm Kennard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语言:英语年份:2021
简介:《朋友和陌生人》是一部超现实主义喜剧影片,通过两个中产阶级千禧年人的视角,探讨当代澳大利亚人的流离失所、失联孤独、心态厌倦的现状。透过大胆的剧情框架和细腻的层次,影片展示了爱丽丝和雷所经历的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这两个年近30岁还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但似乎没有能力驾驭枯燥的工作、诡异的爱情和半吊子的创业..详细 >
很有趣,声音远比“看上去的”要私密。我觉得导演知道远处的声音应该是什么样子,也知道真正的安静应该是什么样子。结尾真漂亮。
三星半//像这些镜头里的建筑 总是达成了一种微妙又漂亮的平衡//大概是和电影中的角色年龄极其接近 身处的时代不能说完全一样但也算是同在那个最大的浪潮之中 总还是有些感同身受 有一点点好高骛远也有一点点理想追求 意义在我们这里和那个墙上的洞差不多 它就是瞬间地人为地难以给出理由地被破坏了 它是个破损的吞噬兽 是个突兀的黑洞//过程中不断神游但好像也是这部电影存在所想要带来的感受 难道这也是我们生活本来的样子吗 意义缺失的灵魂受困的精神匮乏的而物资充沛的生活
朋友、陌生人,笼统划归两者可以看作是人际关系中的一对阈值,电影所做的就是罗列出一组组这样的关系,是一种看似无意义漫步下的找寻。有趣的声音处理。
洪常秀式的叙事结构灵感,两段故事采用了不同的视角。特别关注了当代年轻人生活的无意义、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澳洲殖民历史。澳大利亚风景很美,户外和城市的景观构图和环境音效印象深刻。近期看过最有意思的一部。
视线游移或凝望,停顿的时长一如情绪倾注程度的深浅。虽是讲人的关系,但更像是一部城市电影,机械或僵硬,深情或灵动,荒诞或惊悚,日常或超常。不见得有多好,但很难得。
镜头内外的现代性惆怅,氤氲出关于城市空间和土地历史的某种隐喻,然而导演在Q&A提到对于colonization和indigenous struggle的反思感觉只是postmodern contrivance,带着明显的牵强附会.中间一度认为是叙事不够精巧的Sally Rooney式的成年人社会关系解构,但是最终跳脱的absurdity让我意识到我也许只是一厢情愿期望太多.
想法有趣,执行偏散。在看到的外部世界中,是不是隐藏着些幽灵,促成了那些日常中的偶遇,别离与再会? 恍恍惚惚,这些日常的交际也许只是一场梦,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忘记了那副画是不是粉色的那样,陌生人随时可能变成朋友,朋友也随时可能变成陌生人。
前面是舒服的情感 “呢喃核”,中间是对社会和艺术的可爱诡异探讨,后面是陌生人、朋友和亲密之间的游离关系。影像质感、对话、和生活小细节的结合非常招人喜欢。
导演以“唯我主义”来定义男主一代人,应该是成立的吧。影片对此最直接的体现,一是朋友和陌生人有时并无二致,所有人际关系与任何往来对象都不是恒定的,是fragile不牢固的,只有“我”是不变的;二是这代人的实质生活和精神状态就像墙上画作一样一拳即破,是fragile易损的,不能够用力推敲。 * 本片极像一篇漫不经心的随笔,从日常散漫里捕捉到了某代人/某类人的寻常松懈。
+
-。城市与郊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却通过空间秩序的破坏呈现出惊人的同构感。一个滚动的球牵引着观众的视线从轻mumblecore的日常离开,掠过城市中人的符号,最后定格在那异质的梦境上,而结尾哪有真正醒来,当母亲与雇主突然间形成又一个突兀的联系时(正如在片中常见的那些联系一样),梦境已然反噬了现实。
看完电影脑海中好像只留下南澳明媚的海岸线风光和开头帐篷里碰壁的调情,前半段还在主线有些模糊的范围,后半段一些奇诡跳脱带着些象征意味的设定对我这样的普通观众着实有些晦涩,没法厘清哪部分是幻想哪部分是现实。
没有工作,四处流浪,寻在生活的意义。这样的生活本身就是令人神往的,还需要什么探究什么意义。
帐篷、车内和别墅三场对话描写青年一代对爱情责任思想的无所适从和漠不关心,任由时代潮流沉浮然后搁浅。后半段观感奇妙(老头真的很聒噪)
当代社会的迷离与疏离感,看了之后好想去海边55
【B】本以为会如同「Ciao」那类睡前电影一般,用亲昵和呢喃的声音形成极其舒适的视听,而后影像开始随空间变化而变化,从而滋生出焦躁、间离等不同的情绪观感。很精准的设计,但不会显得刻意。
一个澳洲男的瞎晃荡,啥也没讲,无聊
weird
喜欢城市镜头和仙人掌,世界是豆子。
越是凝视,越是失焦。视线的错位与延迟,声音的不和谐暗响,对话的无意义。像是当代版的罗伊·安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