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题材日本其实已经拍得很多了,本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觉,从家挺的角度去看待家人和他的同性伴侣,然后更深的理解家人,理解这个群体。
但也非常遗憾,因为当终于理解了他爱惜他的时候,那个人却已经不在了。
短短的3集,情节紧凑而温馨,主题非常明确,演员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特别是子役,可以说很会演了。
印象最深的两个细节,一个是麦克亲吻凉二房间的地板。
麦克失去了最深爱的人,平时情绪都控制的很好,当进入凉二房间时忍不住了,这是亲爱的人留在家乡的气息,亲吻地板,呢喃他的名字,仿佛他在身边。
一个是夏菜的同学说他们结婚的原因是两个人相爱。
小朋友的语言天真,往往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本质。
大人在乎的是结婚的人是男是女,小孩在乎的是他们是否相爱。
我们长大了,却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
佐藤隆太对哥哥弥一情绪的把控非常好,包括两次哭出来,让人泪目心痛。
最近看的三部影片(人生密密缝、女子的生活)都是关注的少数人群,甚至在普通人严重的异类,但都给出了非常温情和正确的答案和引导,不禁感叹天朝何时才能追上。
把都瑠一个外国人的演技都能达到这样,天朝的小花旦小鲜肉们真是一言难尽。
假期没什么事情,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在睡觉,某猪都快中午了现在还不起来[哼]),然后补看一些平时没来得及看的电影。
终于把《弟之夫》的漫画和电视剧都看完了。
小猪还说,看电视剧就好啦,为何还要看漫画。
怎么说呢,电视剧固然拍得很好,特别是佐藤隆太演得特别细腻和动情。
但有很多关于同志特别是熊族部门的刻画,几乎是被削弱很多的。
电视剧展示的,多是异性恋家人从接触、慢慢了解同志,到最终接纳的过程。
所以男主角演得很好,这也是日本人擅长演的家庭剧,缓慢、温馨、细腻、治愈。
但是同志部分,个人觉得麦克的戏份就要弱很多。
可能跟麦克的演员本身是外国人又不是同志有关,怀念爱人的痛苦、看到日本的同志刻意地隐藏自己的尴尬、看到年轻人在自我认同上迷茫和进步之后的感同身受,电视剧里表现得不是非常充分,演员也根本演不出来,只能从漫画的特写中去体会了。
麦克在电视剧中感觉更像一个背板,作为背景和铺垫,让男主角的“心理救赎”之路顺理成章。
我印象中,15年去日本的时候,还帮基友买了《弟之夫》的第一本漫画,没想到短短的漫画完结到出版,都是17年的事情了。
这个看来简单的故事,其实创作很不容易。
刚刚虽然说了严苛挑剔的话,但能看到电视剧拍摄出来被更多人看到从而更了解同志,更是不容易。
看到弥一主动去要求看弟弟的相片,以及凉二和麦克结婚的场景,还是特别的感动。
(流着泪扭头一看,身边的猪打着呼噜张着嘴巴大睡[挖鼻][允悲]。
)有时候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不怕世俗的眼光,更期望的,是得到身边重要的人(家人朋友同事)的尊重和承认。
1. 女儿跟爸爸说想把麦克给自己的朋友们看看,爸爸温柔的俯身说,“这样不礼貌哦,你要说把麦克介绍给朋友们认识,而不是把谁给谁看看。
”2.女儿抱怨跟麦克一起睡觉麦克呼声如雷,爸爸说“你昨天也尿床了不是吗,爸爸没有因为你尿床而生气,因为爸爸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爸爸说完之后停顿了一下眼睛亮闪闪的看着女儿说“跟麦克说对不起” 看完这几个细节以后真的好佩服啊,虽然是单身父亲,但对女儿的教育细微到这样的小事情上,而且用这么春风化雨、平等沟通的方式,教会女儿要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其实说真的,这才是做人最根本的东西,不得不为爸爸鼓掌。
其实人只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才会懂得平权,懂得去接受爱的无差别。
从这样的角度上来说,我觉得爸爸其实一直在内心深处是接受弟弟的gay身份的,只是他自己没有正视过自己的内心。
很触动的同时也告诉自己以后也要成为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父母!
特别留意到爸爸教育夏菜的几个细节。
第一是夏菜特别喜欢麦克,想把麦克带给自己的小伙伴们看。
爸爸说麦克又不是东西,你该用介绍麦克给大家才对。
第二就是麦克睡觉打呼噜吵到夏菜了,夏菜一晚上没睡好早上起来埋怨麦克。
爸爸说你上周还尿床呢,夏菜说那自己也不说故意的,爸爸马上接着说所以爸爸才没有生气,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这个时候夏菜马上意识到自己生气是很不礼貌的,马上给麦克道歉是不是让他难过了。
第三是之后全家的温泉旅行,是日式那种可以一起打地铺睡的榻榻米。
爸爸也专门准备了耳塞给大家,可以让一家人愉快的睡在一起。
第四是剧中夏菜非常喜欢麦克,无时无刻都想和麦克黏在一起,这时候爸爸总会给夏菜说麦克也是人啊,有自己的安排,你需要尊重别人。
第五是夏树在吹竖笛,吵到了爸爸,爸爸从房间探出头来问夏树,爸爸现在工作夏树可以等一会儿再吹么。
夏树说可我明天有考试我要准备呀。
爸爸马上说对不起,你吹吧,没事。
零散的好几段对话,爸爸都不是着急说教,去管小孩该怎么样,而是都非常平等。
遇到具体问题在帮助小孩应该要怎么去面对处理这样的事情,看着非常舒心。
闲来无事,今天就端坐在电脑前,把早已经下载到电脑硬盘里的影视翻一翻,想着恶补一番自己荒废日久的娱乐大片。
而在这里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影视剧,是来自日本岛国的一部温情暖心的短剧集——《弟之夫》。
《弟之夫》日剧海报日本时下的剧集涌现出很多有趣的题材,《弟之夫》算得上是其中的一款。
诚如它的剧名般直观,这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剧集,根据日本同志向画师田龟源五郎(对,就是这个名字,很有乡村气息)的同名漫画《弟之夫》衍生拍摄得来。
这部剧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用一种较为轻松的节奏,和温暖的步调,把一个原本哀凄的故事情节,导向了兼具教育与关怀的社会生态剧。
《弟之夫》漫画故事的开端并未拖泥带水,通过主角弥一与弟弟裕二简短的童年片段,侧面折射出同性恋在日本这样拘谨和尊崇传统礼俗的社会里,存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不被包容的裕二最后选择了远走高飞移民加拿大。
而故事的展开则从裕二去世,他在加拿大结合的伴侣麦克奔赴日本恳亲之旅开启。
如前面所述一般,整剧的节奏步调都趋向轻缓,麦克作为异国人在弥一家的融入似乎显得尤为"顺利"。
为何我要在顺利上打个引号呢?
如果有阅读过美国人文女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一书,一定会对弥一所代表的日本人保守、隐忍、含蓄的矛盾个性,拘谨和尊崇传统礼俗的社会关系结构有非常深刻的认知,而相较麦克加拿大人等西方人原有的热情奔放,在剧中尚未出现任何鲜明的文化冲突,麦克的入乡随俗,潜在的台词却是反衬出麦克更大程度的隐忍,对逝去爱人裕二的思念,与面对音容如爱人的双胞胎哥哥弥一时的自我约束。
《弟之夫》剧照:麦克融入弥一家庭剧中营造的日本人严谨如丝的片段,时不时穿插而过。
亲戚与哥哥弥一基于现实市侩的考虑来推断麦克来日的因由,也给这位为爱走天涯的麦克,其对于爱侣的精神追求映衬加分。
成人的世界在考虑着利弊,小孩子的世界却在为新鲜和好奇兴奋不已。
弥一有个可爱懂事的女儿夏菜,生平首次与外国人打交道,麦克憨憨又恬和的个性深受小女孩的喜欢,粘人得让弥一都有点吃醋。
《弟之夫》剧照:憨憨的麦克片中值得称道的小片段不止以上,静心观赏下其实能够看出很多用心之处。
如在夏菜介绍麦克给自己的好朋友——单纯的小雪(或许说是聪明更为贴切)时,小雪其单纯(更乐意看作是通透)的想法:结婚就是两个相爱的人结合,犹如轻轻的在观众耳语出同性恋与异性恋无可辩驳的一致真谛,一语中的。
如夏菜的一句“爸爸和妈妈有相爱过吗”,让小雪所阐述出来的结婚定义,在夏菜心里,经由爸爸的肯定回答,开始埋下无差别恋爱观的种子,开始萌芽。
如酩酊大醉的麦克在扑向弥一,哭倒在他怀里时,即便说的是弥一不懂的呢喃,那呓语般的悲伤,透过背景音乐的渲染,令人动容,也撬动了弥一对亡弟的思念情绪。
而剧中日本文化的穿插同样刺激我的三观。
在日本其如此保守与尊崇传统礼俗的社会,在这里我又再提一次 ,弥一和前妻夏树的对话中,弥一在离婚的态度上居然如此的包容,且在离异的家庭上也有清晰的幸福认知,认为单亲家庭只有爸爸也能够让女儿夏菜幸福并努力去实践,其所表达出的日本文化的进步与包容之处着实令我惊叹错愕 。
要知道国内对离婚的话题的避忌,乃至认为单亲对于原生家庭具有极大危害,已经先天给单亲家庭带上了沉重的枷锁(片中最后弥一和夏树两个去开房... 也是挺让我错愕的,前夫前妻闲着没事可以去鼓掌,是剧本安排的黑色幽默吗?
)。
《弟之夫》剧照:弥一与前妻夏树的厨卫夜话随着剧情的推进,日本拘谨和尊崇传统礼俗的世俗文化(这是第三次说到了)与同性恋的冲突由隐晦开始变得明朗激化。
剧情通过弥一梦境里夏菜的哭诉,凸显弥一潜意识里心态的纠葛:希望夏菜能够好好的成长,希望喜欢麦克的夏菜不被传统世俗眼光的偏见伤害......弥一的心境在悄悄的转变,同时也让弥一更能站在裕二和麦克的立场作设想。
可以说,弥一对女儿夏菜的亲子之爱和无时不刻的保护,战胜了自身世俗的流毒,使得这部作品的亲情旋律得到了很大的升温,显得尤其温暖。
这与古老的东方家庭价值观里还占据主流的亲子文化中,父母更多视孩子为自身意愿和理想的投射品,要求孩子满足父母对自身力不所及的期望(如希望孩子考上自己想要的大学)、满足父母自身不足以达到的社会认可地位(如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满足父母残缺又避重就轻的感情诉求(如希望孩子百分百听话不能忤逆)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应当细嚼玩味(其实用个比较重的词,某些亲子文化里,父母在孩子的成长和生活里仅是充当了一个饲主的角色而已)。
《弟之夫》剧照:妈妈夏树开放式言论助攻剧透得已经够多了,总体而言,这部剧是我可以很放松很治愈的心情下追完的温情剧。
而温情片的存在价值之一,就是它恰好折射了现实中那些我们默而不视,却心有恻隐的现实:我们这世界,终究要比影片里的故事要来得残酷些。
正当如此,我们才需要努力活得更温暖一点。
相信这也是本剧为何用温暖的手法,来述说一个本该哀伤的故事的原因吧。
《弟之夫》剧照:片头人生若已苦,何妨来点甜。
漫画原著
短短三集,很不错,跟原著的还原度很高。
原著获得了 2015 年曰本蚊化厅媒体艺术祭漫画部门优秀奖。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国各种蚊化、思想进入相对保守的曰本,蚊化交流和融合更加频繁。
95后00后相对于父辈,思想更加多元化,包容性更强,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曰本独有的蚊化、环境,不惧怕任何蚊化入侵。
并且曰本一直在对外蚊化输出,辐射全世界。
这才是强国应有的样子。
随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曰本变得更强是大概率事件吧?
霓虹的未来一代
口尼奇瓦
X X 欢 迎 您
这个剧我真的太喜欢了,人物、剧情都没问题,”家人“的核心也拿捏的恰到好处,不强行煽情,但是却给你当头一棒。
小确幸式的温情电影真的还是看日本啊,他们压抑又放纵的民族文化太适合拍这种题材了。
下面只是我的一些我生活映射的某些碎碎念:1.当我看见弘一第一次哭的时候,我真的感动到不行,出柜后逐渐陌生的弟弟,他在我脑中的印象越发模糊,以至于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入我耳朵,我仿佛只是在怀念一个远方的朋友,他从我现实生活中多年消失变成永久消失,只是一点悲哀。
但麦克的闯入,抹去了梦在弟弟记忆上的灰尘,弟弟在我心中的形象越发丰满,不足了多年消失的空挡,也因为麦克在我身边的陪伴讲述,仿佛这些年弟弟一直都在我身边。
那一瞬间的填充,让我的情感从悲哀变成悲伤,我止不住眼泪的想念弟弟,我止不住眼泪的想当面和他说声对不起。
陌生隔绝的不仅是我对弟弟的怀念,还隔绝了我对弟弟的爱,当陌生逐渐消失、弟弟的形象跃然纸上,如云开见雾,悲伤、想念的情绪如盒子被打开,一览无遗,爽快却晴和。
2.夏菜真是一个令人心疼又喜欢的女孩儿,因为幼年时候父母吵架、离婚等因素,她过早的明白了大人们的情绪,努力做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她渴望着爱却又不敢索要爱,因为怕给大家添麻烦,大部分时候只敢以”我要回房写作业了“的借口偷偷哭泣,那坦率又逞强的样子拍的真好。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的经历,小学三年级那段时间因为家里变故,我变成了无人理会的留守儿童,所有事情都要一个人完成,每天早上拿着桌上放得5块钱早餐钱,中午自己做饭,晚上吃中午得剩菜。
小学五年级的一次过年,堂姐带回来一个男人,姐夫人高马大、为人温和,他来的第一天就和我们打成了一片,带我们爬山、探洞、认识山上得蘑菇、躲开石头上的蛇皮。
姐夫离开的时候我躲在门槛内、倚在木门上放声大哭,全家人以为我只是想去玩没被满足,其实是因为以后我将继续过独自一人面对寂寞生活的恐惧,以及对失去陪伴的不舍。
毕竟姐夫是我三年级以后第一个愿意陪我玩的大人。
3.我之前认识一个书店老板,我大学在他店里兼职了2年,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如弘一。
书店老板是个非常爱好看书的温和的人,我第一天上班他就定下规矩:(1)不能用您称呼他,直接用你即可;(2)不要叫他老板,叫他掌柜,他只是掌握钱柜的一个职业而已。
他和他老婆共同抚养着一个孩子,他每天给孩子念睡前故事、陪孩子玩耍、到河边田边采风(所以才要我来打理书店,因为他要陪孩子),他每年情人节会给前妻定一束花,前妻得空会来书店帮忙,和来往的客人寒暄。
弘一和掌柜身上都有一种温柔的坚定,这份品质一直让我非常向往,那种一步一个脚印,平静过自己生活的样子真的非常迷人。
毕业以后我经常想给他写信或者发微信,最后也不知道发什么遂作罢,不过不影响我怀念这个朋友,他如横道世之介一般每次想到就会露出笑容。
1小孩子比大人纯真、有温情。
寿司就该配绿茶。
小女孩竟然喜欢玩小熊叔叔跳动的胸大肌?
照顾孩子也是不错的工作。
——你们两个男人结婚,谁是丈夫?
谁是妻子?
——没有妻子,都是丈夫啊。
——两个男人为什么要结婚啊?
——那是因为他们爱着对方啊,结婚就是两个相爱的人结合。
拥抱,是用来问候的方式。
御用洗碗师。
家庭的组建方式,本来就没有对错之分。
我睡不着,能陪我喝一杯吗?
2只是同志而已,却被人看做是性犯罪一样。
——我们离婚了,而他是我弟弟的丈夫,我们几个人之间怎样称呼呢?
——叫家人就好了呀。
学会人与人之间的拥抱。
3不想出柜的人活得很小心,只能去隔壁城市的同志酒吧玩。
对不起,我失言了。
猪肉生姜烧。
相爱就是你很喜欢他,非常重视他,他对你也一样。
敢于指出老师不是的家长。
他跟男朋友结婚了。
如果这是他所期望的,那就守护。
如果他很幸福,那就祝福。
内敛的日本人等亚洲人,还没学会欧美人的见面拥抱。
离婚的夫妇没有勉强再结婚,很自然啊。
离别。
再会。
《弟之夫》,并不是「耽美」,也不像大多LGBT类影视作品那样残酷现实,而是一部温馨又治愈的日剧。
虽然主角们颜值不在线,但我认为这真的是一部不容错过的良心好剧。
不吹不黑,看这部剧的每一分钟,你都会感觉自己被温暖着
饰演男主的佐藤隆太是实力派,演技没的挑就连里面的小演员,眼神里也满满都是戏
《弟之夫》是一部漫改作品,原作是田龟源五郎创作的同名漫画。
讲述男主折口弥一(佐藤隆太 饰)独自抚养正在读小学的女儿,突然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外国男性。
原来,折口弥一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凉二,已经移居加拿大,两人已经多年未联系,后得知弟弟已经去世,而这个外国人Mike自称是弟弟的“丈夫”。
故事一开始,男主弥一就梦到了双胞胎弟弟凉二和自己出柜的场景。
弟弟坦诚的告诉哥哥,自己喜欢男生,甚至不敢看哥哥的表情就跑开了。
自此之后,兄弟二人之间就有了隔阂,渐渐生疏。
甚至在父母双亡后,两个人就再也没说过话。
弟弟出国留学、移民、和Mike相恋、结婚、去逝。
弟弟的人生,哥哥弥一就再没有参与。
直到Mike的出现,那些关于弟弟的回忆才又一一涌现。
关于弟弟,弥一甚至对女儿都没有提及过,也是在Mike出现后,女儿夏菜才知道爸爸有个双胞胎弟弟。
Mike见到弥一的第一面,就把他看成了死去的恋人凉二,紧紧的抱住了弥一。
xing取向的不同,让弥一对Mike保持着距离。
不能直视弟弟和Mike的合影、不敢看Mike的果体、想到弟弟被Mike抱在怀中就很不舒服,甚至产生“我是不是也是他xing幻想的对象”这样直男的想法。
比起弥一的“抗拒”,女儿夏菜则完全相反,她用孩子独有的天真善良给了Mike最大程度的接受。
从第一次见面,她就喜欢上了这个外国叔叔。
夏菜质疑男生和男生是否能结婚,得到了弥一和Mike给出的两个不同答案,慌张的弥一只能用不同国家针对同婚有不同政策的理由来说服夏菜。
但在我看来,这种举动其实也是弥一的一种逃避吧。
然而夏菜在问到谁是丈夫这个问题时,Mike却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听到后,弥一呆愣了片刻,他没有想到Mike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弥一无法理解的男男关系,在Mike眼中竟然是如此的纯粹又平等。
从男主视角,我看到了Mike对凉二深沉的爱。
Mike会去凉二停留过的每个地方、在凉二住过的房间缅怀自己的恋人。
醉酒后,这个壮汉更是卸下防备,流露出脆弱的一面。
深情的低语呢喃,打动了原本准备推开Mike的弥一。
他放下戒备,安慰着Mike。
住在同一屋檐下,Mike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感染着周围所有的人,也让弥一渐渐转变了对自己(感情)的看法,卸下心防。
他们甚至可以像老友一样一起喝酒、一起促膝长谈。
在Mike的影响下,弥一甚至说出了:“家庭的组建方式,本来就没有对错之分”这样的话。
看到有人说,这部剧是一本LGBT教科书。
但我想,这部剧的价值远远不止一本书尤其是看到夏菜和自己的朋友讨论男男为什么能结婚的话题时,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还是小学生的她们竟然说:那是因为他们深爱对方。
这让我觉得,也许在未来,像我们这样关注和支持LGBT的人会越来越多。
在那样的环境下,也会有更多的人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吧
我喜欢看日剧,就是因为日剧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戳中心底的柔软。
细腻、深邃、温馨、感人,虽然只有短短的三集(未完结),我还是希望每一个心中有爱的小伙伴都不要错过当然,如果你是想看Mike最后把哥哥也掰弯这样的剧情,那么不好意思可能要让你失望了因为这部剧要传达的,可是远远超越爱情的、更为深厚的情感。
或许朴实无华,却弥足珍贵。
© 文章丨编辑微信公众号@菠萝帮BANG
没超过漫画,但也没毁了漫画。
漫画里的内容百分之九十五都有,但是总感觉有一点不自然,应该跟导演节奏和演员的演技都有关吧。
另外麦克一点gay的气息都没有,看得我好出戏,好无奈😑。
这片子应该拍成《情书》的气质,看完后觉得少了点什么,就立马想到了《情书》。
为了弥补这种感觉,今晚再重温一遍。
看完漫画还想着,会不会出第二部—描述弥一和女儿去加拿大拜访麦克的故事,但是转念一想,宁愿它不出。
少即是广。
漫画看哭了好几次,里面很多洞见都犀利、自然而又平和的展现出,人物刻画细腻真实,情节发展自然和谐,不得不佩服田龟大叔的智慧和功力。
我也意识到,以前怎么就没关注漫画领域呢?
PS:麦克(漫画里的)跟大叔其他漫画里的主人公一样帅且性感,又高又壮,性情温和,浓眉大眼,粗犷的胡子,在gay圈里是会是相当受欢迎的存在。
很温暖很治愈,悲伤的共鸣尤为动人
竟然是正经片
感谢田龟老师恭喜田龟老师。比预想要出色 故事果然很棒 拍的演的也不错 给佐藤隆太暴风鼓掌。无论怎样家人就是家人。很简单的道理√
中国的文艺事业在广电总局的带领下…路漫漫…其修远兮…
这应该是原作者改编后最小清新的一部剧了吧,虽然听说删改了蛮多,但还是角度清奇温暖;那段英文真心不如日文字幕。直人真的很有趣,就算性别符合,难道别人都不挑的吗……很多浅淡的生活与校园对白,都在透露什么叫教育有方。我必需讲,一年后 Mike 连衣服都不换也简直太没诚意……“家庭的组建方式,本来就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她喜欢,男孩女孩有什么关系。”
@hezhiandannecharlotte 要不要这样政治正确哟……
日剧真的在多元化方面甩开国内不知几百条街,国内的审查制度做个人吧!
平庸、拖沓
润物细无声。一次探亲之旅,让他们真真正正成为一家人,寻着爱人的成长轨迹去融入他的生活圈子。小孩子的天真无邪,爸爸的多虑,最后能用一个大大的拥抱代替所有语言,也是完美的。很赞的日剧
很温馨很平淡。演技差节奏散。
温柔的不腐不基的LGBT 但是还是不好看
佐藤隆太的眉眼好像小七啊,笑起来更像~
改編自同志作者的作品,而不是耽美作品,於是沒有那些意淫又狗血的橋段,滿是自然與溫情,也不避諱歧視與偏見,而且在補完田龜源五郎的原作漫畫之後,更要誇一句改編得出色,無論是情節的取捨還是日常的增加,都讓整個故事更加動人,當然,最後加上的“一年後的Happy Ending”有點多餘。佐藤隆太的細膩表演,不僅把因為把瑠都和小朋友的生澀表演扣掉的分加了回來,更是讓人能夠被故事感染的存在,溫柔且堅定。
夫夫,夫妇近似的读法,一样的生活。
设定很赞,但写得温吞。太日剧的日剧了。
从欲海中把田龟源五郎的深情赤裸裸的打捞起,晾在了阳光下。上了年纪的田老师直白的科普欲啊~
日本小学级lgbt教育片
故事挺好的,演员也不错,那么这么刻意的表演就只能怪在导演身了
很美好的故事 家人亲情始终是gay的软肋
觉得这部剧讲的还有一个方面,人世间的离别。弘一和凉次父母死去,父母与孩子的离别,凉次死去,兄弟之间的离别,弘一离婚,爱人之间的离别,麦克的离开,对于夏菜和弘一,是亲人和挚友的离别。夏菜也终会长大,离开弘一。我们的人生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离别。如若不能留住,那便趁拥有时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