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去剧院看,有什么在家能看的线上资源吗|终于看上了。You have me. I surrender. Take me. Have me.卧槽独角戏还演出这么心动的感觉。不得不说两次看的剧院版doctor和伊莲娜的对手戏都很打动我,甚至一点点让我把重点放到doctor身上的感觉。Andrew好棒啊一个人演这么多角色都能演得这么好,通过语气,门,小道具如索尼娅的手帕,等来完成角色的转换。我好喜欢doctor role的声音,vanya自己的也很吸引我。Andrew Andrew怎么可以这么完美。我还很喜欢他的谢幕,我真的好喜欢他。可是我不喜欢vanya的结局,我觉得非常passive地回到了原来的track上,我感觉毫无意义。也许还有别的含义我没太懂。或许可以尝试写一个vanya后传。
一人分饰多角aka安煮表演大师班,行如流水的状态切换与惊人表演,神。但排成独角戏的意义何在?削弱了角色性格与魅力,也削弱了原作的冲突、控诉,文本共鸣和感动更靠之前看过的作品积累。本剧最大的作用就是重申Andrew Scott是一名多么伟大的演员。
能力强如安煮,也不得不在反串女角的时候夹着嗓子说话、用兰花指捏着手帕,但依然这是我看过的同类型独角戏里最出色的,尤其当我依然被当年王耀庆的《培尔金特》一人分饰n角时,他每次在反串女角时都用台湾腔夹子音提高八度念台词,乃至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的焦虑支配时,安煮能做到在反串时口齿清晰、一边有节奏地弹着网球还能说词不卡壳并且大部分的时候还能分清谁是谁,已经吊打很多人了。
安德鲁斯科特演的很好,但整体一般
本身就是一个讲无聊无趣生活的故事,又躺在vue的沙发躺椅上看安煮一个人飙戏,差点瞌睡了。安煮的演技不用多说,结束后我感慨的是这么演真的不会产生巨大的情绪消耗吗?真的太不容易了。有人需要一个把万尼亚做成独角戏的理由,我认为是这部戏里的九个角色其实有着极大的相似性:空虚,惰怠,悲伤,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有人借酒消愁,有人装疯卖傻,有人强颜欢笑,有人借口投身创作,有人直接摆烂扼杀自己未来。这九个人是一体的,在过去的年代一个小的家庭团体应该如何面对时代的变革,正对应了高度异化的当下一个孤独的个体如何存在于社会:结局就是存在不了甚至都精神分裂出9个人格和自己相处。我为什么能强烈共情,就是因为舞台上跟自己对话演一出大戏的精神病就是我自己…甚至很有兴趣拿一个剧本回去排练
就是剧作本身被Andrew的演技分散注意力了
AS叹为观止!这就是表演的力量,最细微的音调变化、最不易察觉的神态切换都成为他的颜料,你自然看不到他下笔的瞬间,只需在台下为那幅杰作而惊叹。而他完成了九幅,千面一人,一人千面,所有的失望与不甘,所有的争取与放弃,都在AS精彩绝伦的表演里 被无比精准地呈现出来。你常常无法分辨角色之间到底是从哪一刻转变的,于是所有微妙的情绪都有了双重含义,伊万醉酒后的眼泪中 流淌的不也正是索尼娅心中的苦涩吗?这种双重性最精彩的要数海伦娜和医生的那场“审讯”,他反问她“难道你不知道我的心意?”那段独白太深情了,他几乎是眼含泪光,却又让你看出一半坚定一半犹豫,你分不清那是男人的真情流露,还是女人的内心挣扎。实在太精彩了,我等这部等太久了,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心里的快乐了。
@ Coolidge Corner晚间两场座无虚席,大屏幕将每一个细节,每一种眼神,每一位角色都看得清清楚楚……就试问谁不迷恋这位万尼亚舅舅
剧本改得一般,但表演太好了。
一开始就在思考:为什么要一人饰多角?有什么必要?炫技么?随着剧情发展,带入角色,不再思考这个问题,只为人物本身而感动。或许这就是表演的魅力,这就是人活着的意义。
一人饰多角的独角戏,其内核原理就是镜像人格和schizophrenia。Andrew的演技实在流畅,剧中道具如镜面使用,门栏、门把手、椅子把手本应用作两个人的呼应、肢体扭打,却被演绎作个人的自我拉扯、自我意识的挣扎,很好的诠释。原剧本基本遵循三一律而引发的高潮时刻本应热闹,却在独角戏中流露悲寥。教授决定卖掉田宅,万尼亚清醒意识到自己浪费半生所崇拜、侍从的教授是多么平庸自私且虚伪,这一觉醒时刻是在表征底层人民对上层“偶像”祛魅的历史教诲,也更是揭示,上层形象归根是底层弥补自我缺失的想象建构,自我意识的觉醒便是剥离投射,与他人无关,故无所热闹而不过自我革命、刀锋独语。独角戏胜于多人饰角之处,便是揭示出这种因自我缺失而“力争上流”,以致在迷茫中自我剥削的精神困境之典型意义——它是现代、乃至永恒的。
如果想看正宗《万尼亚舅舅》,我还是很推荐图米纳斯的版本,包括谢尔盖·马科韦茨基把握人物执拗可笑又荒诞的气质十分贴合;这版独角戏的想法可以但没必要,绝在安老师的爆表演技拯救了一个很可能造成灾难的排法,抽烟的奶妈、玩网球的医生、喝可乐的万尼亚、拿手帕的索尼娅、坐秋千的海伦娜...男男女女切换得丝滑又准确,还从独角戏的隐喻中凸显了一个不常被强调的主题(同时打薄了很多其他主题):每个人的悲剧可能会变成同一种悲剧——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自说自话,顾影自怜。
present laughter 感装扮/it’s a perfect weather to hang yourself in 安德鲁逐渐变红 看得我也很累
一人多角太混乱
@中间影院,对未看过原作或者其他舞台版本的观众不算很友好,只能说独角戏的改编很大胆也成功了,角色切换的细节处理得不错,安煮老师的演技和破碎感撑足全场,只是觉得高潮时的悲剧感和代入感被冲淡了一些,英式味道浓了一些
百讲小厅,很好很感动。chekov 的剧本真好。
HOT PAIN
虽然性感神父演技很好,但一人分饰八角顶多是一种party trick,或者是一个人在卧室里做的事,这部戏非常不适合做这种改编。不过没关系,契诃夫会拯救你们所有人(1)。和朋友一起去看完还出待来着,神父真人和电视上一样而且超温柔。
除了去剧院看,有什么在家能看的线上资源吗|终于看上了。You have me. I surrender. Take me. Have me.卧槽独角戏还演出这么心动的感觉。不得不说两次看的剧院版doctor和伊莲娜的对手戏都很打动我,甚至一点点让我把重点放到doctor身上的感觉。Andrew好棒啊一个人演这么多角色都能演得这么好,通过语气,门,小道具如索尼娅的手帕,等来完成角色的转换。我好喜欢doctor role的声音,vanya自己的也很吸引我。Andrew Andrew怎么可以这么完美。我还很喜欢他的谢幕,我真的好喜欢他。可是我不喜欢vanya的结局,我觉得非常passive地回到了原来的track上,我感觉毫无意义。也许还有别的含义我没太懂。或许可以尝试写一个vanya后传。
在资料馆看的,一直在睡觉,来例假难受,也没好好看,没看完就提前退场了。。。后悔去看,浪费钱,120元一张票
莫娘一个人演了一部我的车,演技收放自如,人格切换也是自然不尴尬,真是戏疯子